《水浒》好在哪里?作奴才的毕福剑最终结局局是什么

《水浒》好在哪里?
《水浒》好在哪里?
作者: 寒江钓雪
《水浒》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所展现的人物肖像与故事情节多年来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毛泽东曾这样评点: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泽东又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毛泽东的出发点是从官与皇帝的角度去看问题,他不管你什么老大不老大,主要是看你这个集团的宗旨是什么?这样的宗旨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真正政治家的出发点。
必须指出,《水浒》这部书,一直以来在中国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由此也影响过许多人们。但又决不可忽视,它对于毛泽东最初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毛泽东对于许多古代名著都有过精深的研究与独到见解。对于《水浒传》,毛泽东发表了很多评论,甚至在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和讲话中也屡次提及。而在诸多评论中,最重要的是“《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起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聚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
毛泽东还从《水浒》小说描写的打斗中看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这可以说是非常善于读书了。也是古为今用的最典型说明。1942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曾借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合法斗争和秘密斗争必须结合起来。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譬如孙立、孙新等假装投降祝家庄,与梁山义军里应外合、最后破了这个庄子。
那么,再从特别是以来境外阴谋势力在国内培植、发展起来的第五纵队力量,再结合对中国的O型战略包围以及岛链锁控,是否应该引起我们足够警惕?还想特别提出,不要一提起《水浒传》,就如临大敌一般认为这是一部教唆造反的书,就做贼心虚似的刻意回避。《水浒传》到底是一部什么书,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关于《水浒传》的主旨,历来一直存在争论。且不说出于一种具体目的而批判其投降思想或是赞扬其阶级意识等,就是较为正常的学术争论,也聚讼纷纭,如有泄愤说、倡乱说、替天行道说、忠义两全说、还有充满迷信色彩的天罡地煞历劫说等等。如果我们能从单纯的文化角度对其加以分析,也许会发现一些更为深层的东西。
毋庸讳言,《水浒传》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意义。《水浒传》所反映的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确实可以用“乱自上作”和“逼上梁山”来概括。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吏治腐败,社会混乱、民生凋敝,是这一时期基本的社会政治特征。《水浒传》正是通过林冲、晁盖、宋江、杨志等人的经历来揭示农民起义发生的社会根源,并显示了农民起义是怎样由零碎的复仇星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但《水浒传》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主要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它通过对起义的悲剧性描写显示了传统社会的存在状态,即社会理想与现实伦理之间的谬误关系。而正是这种谬误,不仅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源,也是一切社会理想无法变为现实的最重要阻碍力量。而此,与中国社会经由社会主义发展被所谓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私有化发展体制难道不正是绝妙对照?
《水浒传》的最难理解之处还在于招安问题。《水浒传》让梁山义军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大好军事形势下,十分主动地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接着又以冷峻客观的笔触描写了招安之后被迫攻打其它义军,遭受奸臣陷害、最后义军将领死亡殆尽的悲惨结局。用血的事实昭示了招安的可悲与可耻下场。这不是自相矛盾,正是历史的真实所在。《水浒传》的伟大之处也许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历史的悲剧性。
值得深思的是,以私有化改革为名的特色社会经济转型,是否应视为对这一历史悲剧性结局的认可与附会?如果单从结果论及,是否表明上世纪付出巨大代价的中国革命是为多余?而它唯一显示的意义仅在于,通过革命而实现了一次社会层面的人群流动,底层流为上层,持续过上了人上人生活。又由革命初衷恢复到革命前的重复剥削与欺压。只不过这种改变被人为披上改革与特色的子虚乌有外衣;又假以别有用心的所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与时俱进借口。
宋江等人想在招安的“忠义两全”中实现价值的圆满,但恰恰因此而以悲剧告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情而绝妙的讽刺。鲁迅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我们承认,社会理想与所谓传统伦理观念是有着难以调和矛盾。但一个不提社会理想、只剩赤裸裸利益诱惑的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或是社会,它绝对是一个根本看不到希望与未来的庸俗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社会生产与分配关系,绝对会沦为强肉弱食、丛林法则盛行的兽性化竞争社会。而这样的社会状态,绝非理想化社会。也决不能长此一存。当年在中国西部农村——延安的黄土窑洞里,黄炎培先生对毛泽东所提及的朝代更替历史周期律绝对会重演。
《水浒》所描述的农民起义,与历史上所有农民革命的结局一样,它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被朝廷“维稳”势力剿灭;
二:自身具备了一定实力基础,朝廷的“维稳”对此绝对有了一定难度,“反贼”们有了与朝廷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条件适宜就接受招安,去做了朝廷的官员;
三:排除“一”,又拒绝“二”的结果,最后是自己取朝廷权力而代之。实行了改朝换代目的。
而《水浒》无疑是符合第二种结果。
宋江等人,当初聚义梁山水泊,纵横山东、河北等地,使得大宋朝廷一时甚为被动。屡次派大军前往剿讨,但每次都无功而返。而当时的大宋王朝实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有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四大农民暴动武装作乱,外有辽邦虎视眈眈,觊觎中原花花江山。正当以宋徽宗为首的大宋党中央焦头烂额之际,天赐良机闪现。宋江领导的梁山党归顺,然后做功狗、奴才,去征伐辽国,灭田虎,灭王庆,灭方腊,最后没有可灭对象时,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就该轮到他们自己了。
其实,梁山农民起义悲剧结局,一开始就因自己的所做所为埋下了祸根。
宋江这厮,一贯所谓的忠君报国思想源自于什么?他内心根本就有着严重功利思想,在他一贯所秉持思想里,由于皇帝特殊地位决定了,凡皇帝没有不好的,都是必须要力保的;而由于皇帝统治下的国家无论怎样民不聊生,都是需要找出替罪羊来为皇帝开脱的。所以,赵佶朝廷就必须有了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四大奸臣,而似乎没有了他们,皇帝就无比英明而天下大治了。但选择招安后的他们可能还这样认为,即使奸臣没有被灭,但只要有他们处于庙堂与之抗衡,有他们在,皇帝就能成为好皇帝,好似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这可能吗?
于是,我们看到梁山党与大宋党开始了精诚团结,由此前的做对头到归顺、依附,但他们失去作奴才的意义时,大宋党又很不放心他们,因为梁山贼寇们历史毕竟不清白,所以,他们被灭是必须的。这就是做狗、当奴才的最终结局。
由宋江主导的梁山党,“上山”的最大追求还是自身利益的享受。所谓“大腕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正是其真实写照。于是,宋江就将梁山义军的前途发展与一众弟兄的未来利益寄托在来自朝廷的招安上。毕竟“山上”生活是风口浪尖,有极大风险难以避免,而只有实现招安,也就取得了所谓合法享受的条件。所以,我们看到宋江一旦有合适时机,招安的念头就一再冒出了。
他们“上山”前认为的朝纲混乱、民不聊生等等,都认为是朝中出了奸臣所致。而皇帝无疑是英明的,是绝对反不得的。而只要他们能入中枢,或能进入大宋体制,就似乎此前存在问题都将不复存在。即使奸臣还同在朝纲。这里就产生疑问了,忠奸并存的大宋朝廷,皇帝是采用忠臣还是采用奸臣的谏言?如果不幸而是后者,那又该怎么办?但宋江们似乎没有多虑这个问题,只要是招安就好。他们追求的只是忠君。而在封建社会里,所谓的君主就象征了至高无上权力,当然更象征了正统的政治统治。只要个人不以君主为敌,打着忠于君主的幌子,运用得好了,就能换来荣华富贵的一己与家族享受。所以,宋江等揭竿而起、啸聚山林与当时大宋朝廷为敌,不过是为最终实现其个人政治野心的一种权宜之策。而正是通过此等叛逆表现,才期冀最终引起朝廷的注意与重视。更还因为一定的实力为基础,虽是反了,但造反的旗帜上还分明写了“清君侧”“忠君报国”等字样。所以,一旦有了适宜时机,接受招安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才是真的、实的,其余招安之前一切敌对行为,一切杀戮与掠夺都不过是虚的,是最终为收获一种图谋已久的政治果实服务的。至于力保的这个皇帝到底是否爱民,倒并不重要了。所谓忠君爱国,就是无条件忠于赵佶皇帝,所谓爱国,就是忠于以赵佶为首的大宋小朝廷。正是这样的思想基础,促使梁山党不遗余力追求与施行招安。
但梁山党生前保党救国的那个大宋党,在不长时间后,随着赵佶父子被虏至北国坐井观天,也就作灰飞烟灭了。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以宋江为首梁山党将赵佶看做皇帝,作无底线投靠,赵佶就是具有生杀予夺、权力无边的皇帝;而金国侵犯势力,不拿赵佶当一回事,赵佶就无奈且无可奈何去金国坐井观天了。
所以说,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最终结局。
但决不能否认,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党,在决定其忠君报国思想时,又绝对包涵了严重的个人功利思想在内。说什么替天行道、忠君报国,都不过是意欲最终为大宋党做奴才而先行剪径抢掠、杀人放火的招牌罢了。
奴才终归是奴才!其悲剧、历史笑柄结局也是由他们自己所作所为最终决定的。
《水浒》这部书,好还好在告诉人们,作奴才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来源:http://www.maoflag.org/portal.php?mod=view&aid=1131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水浒》好在哪里?
《水浒》好在哪里?
作者: 寒江钓雪
《水浒》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所展现的人物肖像与故事情节多年来一直在民间广为传颂。毛泽东曾这样评点: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泽东又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毛泽东的出发点是从官与皇帝的角度去看问题,他不管你什么老大不老大,主要是看你这个集团的宗旨是什么?这样的宗旨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真正政治家的出发点。
必须指出,《水浒》这部书,一直以来在中国民间流传相当广泛,由此也影响过许多人们。但又决不可忽视,它对于毛泽东最初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影响。毛泽东对于许多古代名著都有过精深的研究与独到见解。对于《水浒传》,毛泽东发表了很多评论,甚至在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和讲话中也屡次提及。而在诸多评论中,最重要的是“《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水浒传》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起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聚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
毛泽东还从《水浒》小说描写的打斗中看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这可以说是非常善于读书了。也是古为今用的最典型说明。1942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曾借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强调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强调合法斗争和秘密斗争必须结合起来。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譬如孙立、孙新等假装投降祝家庄,与梁山义军里应外合、最后破了这个庄子。
那么,再从特别是以来境外阴谋势力在国内培植、发展起来的第五纵队力量,再结合对中国的O型战略包围以及岛链锁控,是否应该引起我们足够警惕?还想特别提出,不要一提起《水浒传》,就如临大敌一般认为这是一部教唆造反的书,就做贼心虚似的刻意回避。《水浒传》到底是一部什么书,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关于《水浒传》的主旨,历来一直存在争论。且不说出于一种具体目的而批判其投降思想或是赞扬其阶级意识等,就是较为正常的学术争论,也聚讼纷纭,如有泄愤说、倡乱说、替天行道说、忠义两全说、还有充满迷信色彩的天罡地煞历劫说等等。如果我们能从单纯的文化角度对其加以分析,也许会发现一些更为深层的东西。
毋庸讳言,《水浒传》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意义。《水浒传》所反映的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确实可以用“乱自上作”和“逼上梁山”来概括。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吏治腐败,社会混乱、民生凋敝,是这一时期基本的社会政治特征。《水浒传》正是通过林冲、晁盖、宋江、杨志等人的经历来揭示农民起义发生的社会根源,并显示了农民起义是怎样由零碎的复仇星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的。但《水浒传》更为深层的文化意蕴主要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它通过对起义的悲剧性描写显示了传统社会的存在状态,即社会理想与现实伦理之间的谬误关系。而正是这种谬误,不仅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源,也是一切社会理想无法变为现实的最重要阻碍力量。而此,与中国社会经由社会主义发展被所谓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所谓的特色社会主义私有化发展体制难道不正是绝妙对照?
《水浒传》的最难理解之处还在于招安问题。《水浒传》让梁山义军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大好军事形势下,十分主动地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接着又以冷峻客观的笔触描写了招安之后被迫攻打其它义军,遭受奸臣陷害、最后义军将领死亡殆尽的悲惨结局。用血的事实昭示了招安的可悲与可耻下场。这不是自相矛盾,正是历史的真实所在。《水浒传》的伟大之处也许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这一历史的悲剧性。
值得深思的是,以私有化改革为名的特色社会经济转型,是否应视为对这一历史悲剧性结局的认可与附会?如果单从结果论及,是否表明上世纪付出巨大代价的中国革命是为多余?而它唯一显示的意义仅在于,通过革命而实现了一次社会层面的人群流动,底层流为上层,持续过上了人上人生活。又由革命初衷恢复到革命前的重复剥削与欺压。只不过这种改变被人为披上改革与特色的子虚乌有外衣;又假以别有用心的所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与时俱进借口。
宋江等人想在招安的“忠义两全”中实现价值的圆满,但恰恰因此而以悲剧告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情而绝妙的讽刺。鲁迅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我们承认,社会理想与所谓传统伦理观念是有着难以调和矛盾。但一个不提社会理想、只剩赤裸裸利益诱惑的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家或是社会,它绝对是一个根本看不到希望与未来的庸俗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出的社会生产与分配关系,绝对会沦为强肉弱食、丛林法则盛行的兽性化竞争社会。而这样的社会状态,绝非理想化社会。也决不能长此一存。当年在中国西部农村——延安的黄土窑洞里,黄炎培先生对毛泽东所提及的朝代更替历史周期律绝对会重演。
《水浒》所描述的农民起义,与历史上所有农民革命的结局一样,它无非有以下几点:
一:被朝廷“维稳”势力剿灭;
二:自身具备了一定实力基础,朝廷的“维稳”对此绝对有了一定难度,“反贼”们有了与朝廷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条件适宜就接受招安,去做了朝廷的官员;
三:排除“一”,又拒绝“二”的结果,最后是自己取朝廷权力而代之。实行了改朝换代目的。
而《水浒》无疑是符合第二种结果。
宋江等人,当初聚义梁山水泊,纵横山东、河北等地,使得大宋朝廷一时甚为被动。屡次派大军前往剿讨,但每次都无功而返。而当时的大宋王朝实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有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四大农民暴动武装作乱,外有辽邦虎视眈眈,觊觎中原花花江山。正当以宋徽宗为首的大宋党中央焦头烂额之际,天赐良机闪现。宋江领导的梁山党归顺,然后做功狗、奴才,去征伐辽国,灭田虎,灭王庆,灭方腊,最后没有可灭对象时,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就该轮到他们自己了。
其实,梁山农民起义悲剧结局,一开始就因自己的所做所为埋下了祸根。
宋江这厮,一贯所谓的忠君报国思想源自于什么?他内心根本就有着严重功利思想,在他一贯所秉持思想里,由于皇帝特殊地位决定了,凡皇帝没有不好的,都是必须要力保的;而由于皇帝统治下的国家无论怎样民不聊生,都是需要找出替罪羊来为皇帝开脱的。所以,赵佶朝廷就必须有了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四大奸臣,而似乎没有了他们,皇帝就无比英明而天下大治了。但选择招安后的他们可能还这样认为,即使奸臣没有被灭,但只要有他们处于庙堂与之抗衡,有他们在,皇帝就能成为好皇帝,好似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这可能吗?
于是,我们看到梁山党与大宋党开始了精诚团结,由此前的做对头到归顺、依附,但他们失去作奴才的意义时,大宋党又很不放心他们,因为梁山贼寇们历史毕竟不清白,所以,他们被灭是必须的。这就是做狗、当奴才的最终结局。
由宋江主导的梁山党,“上山”的最大追求还是自身利益的享受。所谓“大腕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正是其真实写照。于是,宋江就将梁山义军的前途发展与一众弟兄的未来利益寄托在来自朝廷的招安上。毕竟“山上”生活是风口浪尖,有极大风险难以避免,而只有实现招安,也就取得了所谓合法享受的条件。所以,我们看到宋江一旦有合适时机,招安的念头就一再冒出了。
他们“上山”前认为的朝纲混乱、民不聊生等等,都认为是朝中出了奸臣所致。而皇帝无疑是英明的,是绝对反不得的。而只要他们能入中枢,或能进入大宋体制,就似乎此前存在问题都将不复存在。即使奸臣还同在朝纲。这里就产生疑问了,忠奸并存的大宋朝廷,皇帝是采用忠臣还是采用奸臣的谏言?如果不幸而是后者,那又该怎么办?但宋江们似乎没有多虑这个问题,只要是招安就好。他们追求的只是忠君。而在封建社会里,所谓的君主就象征了至高无上权力,当然更象征了正统的政治统治。只要个人不以君主为敌,打着忠于君主的幌子,运用得好了,就能换来荣华富贵的一己与家族享受。所以,宋江等揭竿而起、啸聚山林与当时大宋朝廷为敌,不过是为最终实现其个人政治野心的一种权宜之策。而正是通过此等叛逆表现,才期冀最终引起朝廷的注意与重视。更还因为一定的实力为基础,虽是反了,但造反的旗帜上还分明写了“清君侧”“忠君报国”等字样。所以,一旦有了适宜时机,接受招安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才是真的、实的,其余招安之前一切敌对行为,一切杀戮与掠夺都不过是虚的,是最终为收获一种图谋已久的政治果实服务的。至于力保的这个皇帝到底是否爱民,倒并不重要了。所谓忠君爱国,就是无条件忠于赵佶皇帝,所谓爱国,就是忠于以赵佶为首的大宋小朝廷。正是这样的思想基础,促使梁山党不遗余力追求与施行招安。
但梁山党生前保党救国的那个大宋党,在不长时间后,随着赵佶父子被虏至北国坐井观天,也就作灰飞烟灭了。
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以宋江为首梁山党将赵佶看做皇帝,作无底线投靠,赵佶就是具有生杀予夺、权力无边的皇帝;而金国侵犯势力,不拿赵佶当一回事,赵佶就无奈且无可奈何去金国坐井观天了。
所以说,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最终结局。
但决不能否认,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党,在决定其忠君报国思想时,又绝对包涵了严重的个人功利思想在内。说什么替天行道、忠君报国,都不过是意欲最终为大宋党做奴才而先行剪径抢掠、杀人放火的招牌罢了。
奴才终归是奴才!其悲剧、历史笑柄结局也是由他们自己所作所为最终决定的。
《水浒》这部书,好还好在告诉人们,作奴才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来源:http://www.maoflag.org/portal.php?mod=view&aid=11316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茶馆》的结局是什么?_百度知道
《茶馆》的结局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在给自己洒完纸钱后:落魄并且对今后生活毫无期盼的王利发。在谢添1982年拍摄的电影版中的最终结局是、常四爷三人:小刘麻子与沈处长准备将王利发的茶馆“没收”,就在小刘麻子跑去向王利发说这个“好消息”时,然后改造成一家俱乐部,实则是用来收集情报的、秦仲义,然后全剧终,发现王利发已经上吊死了,镜头画面定格于纷扬飘落的纸钱老舍原著中最后的结局是
老舍(1899——1966),满族人,出生于北京,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
老舍先生在“五四”时代就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但真正的文学活动是1926年在英国开始的。
这一年他发表了以讽刺幽默见称的第一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抗日战争以前,著有长篇小说《赵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曰》、《二马》、《猫城记》、《骆驼祥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等,其中《骆驼祥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为了适应抗日的需要创作有意转向剧本和通俗文学,写了《残雾》、《面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问题》等剧本。此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火葬》。解放战争时期,他完成了巨著《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先生以巨大的政治热情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担任过政务院教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位。与此同时,他还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致力于戏剧的创作,写有《龙须沟》、《神拳》等十多个剧本,热情赞扬了祖国的新生,赞扬了党和人民的伟绩。但老舍先生这位杰出的人民艺术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林彪、“四人帮”的打击迫害,不幸致死。
他的牺牲,对我国文艺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常听老实说,如果老舍先生活着,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每次想到这些我都觉得太遗憾了。
《茶馆》:
《茶馆》是老舍先生话剧代表作之一,写于1957年,发表于同年七月《收获》杂志上。自《茶馆》问世以来,在国内多次公演,深受观众欢迎。周恩来总理曾给于很高的评价。1980,北京“人艺”在西德等国家访问演出时,所到之处,交口称赞,载誉西欧。一些国家的评论家赞誉它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不朽之作”。《茶馆》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在思想内容上,也富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它能让人们看见中国苦难昨天的同时,进而启迪人们珍惜幸福的今天,向往光辉的明天。
《茶馆》的社会背景:
《茶馆》主要写的是中国历史社会生活,旧社会人们的生活,他的社会背景是从戊戌维新后写起的,直到抗日胜利,历时近半个世纪。作品通过北京一个大茶馆的兴盛和与有关人物的升沉变化的叙写,侧面反映了这段时间的中国社会现实,并揭示了黑暗腐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必然要被推翻被埋葬的历史规律。
其中三幕话剧,每一幕都承担了一个“埋葬”任务,作者也巧妙的应用了“埋葬三个时代”,刚巧与当时的三个统治时期相一致——中国所经历过的清朝、北洋军阀和蒋介石三个统治时期。
剧本第一幕写的是戊戌政变后的清朝时代。
剧本通过政变后的一天在茶馆中发生的人和事,体现出这个时期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状况:特务、打手任意打人捕人,栽赃诬陷;就连太监都是一幅盛气凌人的样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甚至荒唐的要娶老婆;帝国主义者在大肆倾销货物、贩卖鸦片、在幕后操纵封建官吏。一些经济上困难的老百姓沦落到卖儿卖女。政治上毫无人身权力就要挨打受辱。这个时代就如剧中人所说的“你完啦!”
剧本的第二幕的开始时,是经过十几之后,中国进入了更悲惨的第二个时代,也就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剧本第二幕反映的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辛亥革命虽然将清朝帝国送进了坟墓,但国家和社会并没有因此安定和进步,胜利果实落入了反动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列强趁袁世凯刚死,群龙无首,政局混乱之际,各各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大打内战,形成互相乱打、不讲理的局面,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特务、走狗比早年更加猖狂。同样在于路茶馆里,照样有大批的人在战祸中流离失所,男女难民乞食街头,无辜的学生被抓走。连那曾经生意兴隆的王掌柜,现在也厄运临头。茶馆“改良”后还没开张,巡警、特务、散兵游勇就接二连三的趁火打劫。都会说明这个社会是恶人的天堂,人民的地狱。它与满清一样注定要被埋葬。
第三幕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统治下的北京成立的惨况。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可是前门赶走了浪,后门有进了虎。日本侵略者刚走,国民党就接踵进了北京城。它们经济上已接受“逆产”为名,大肆搜刮人民财产,掠夺民脂民膏;政治上实行法西斯特务统治,疯狂反共反人民。中国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剧本以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了以沈处长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水火不相容的阶级矛盾。
剧中的沈处长是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委员、宪兵司令部的处长。它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一条凶恶走狗,是一个集官吏、流氓、强盗与医生的恶棍。它作为管理、强盗,既可以接受秦仲义的“逆产”,又可以抢夺王利发的茶馆;作为流氓,他除了本人花天酒地外,还是“花花联合公司”的董事长,专门经营北京乃至全国各大城市的买卖青年妇女的勾当。从这个人物可以看来,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此外,居中写了大批特务、打手、流氓、地痞之类的人,虽然他们的身份职业不同,但无一例外不是统治阶级的走狗和奴才。他们虽然都是社会残渣,但比当时社会上任何善良正直的人生活得都好,也比他们的父辈更有“出息”。正如小唐铁所说;“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
在群魔乱舞、鬼蜮横行的同时,广大人民以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更加灾难深重。学生无端遭受毒打;教师穷得吃不饱肚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名厨师找不到工作,只好去给人满为患的牢狱里做饭;名义人混不到饭吃,好东西都失传了;。尤其是茶馆主人王利发、秦仲义和常四爷这三个同病相怜的老朋友碰在一起,他们一腔悲愤无处发泄,为了悲悼自己的不幸,三个老人异常悲伤地自撒纸钱,自唱葬歌,来了一个自奠自葬。这个场面含义也非常深奥,作者在让他们埋葬自己的同时,也埋葬了万恶的时代。
在这一幕里,作者除了“埋葬”之外,哈通过抗大利和西三游击队这一方面,透露了康顺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王大栓、周秀华等人投奔游击队等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愿做奴隶的光明前景,中国将走上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
《茶馆》的人物:
《茶馆》的创作特点是一人为主,而不是以事为主。
在《茶馆》众多人物中,茶馆主人王发利是贯穿全局的主要人物,也是老舍先生着力刻画的形象之一。它在体现老舍先生的创作意图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王利发从二十岁继承父业,成为裕泰茶馆的掌柜,到抗日战争后茶馆被抢夺,悲愤而死,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他有过兴盛,也有过没落,结局是悲惨的。他的悲剧不在于他本人,而在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他是被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所吞噬了的一个人物。
作为一个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很称职的。他是旧社会里的精明、经验丰富的北京茶馆老板的形象。为了生意兴隆和发财致富,他的教导:“在界面混饭吃,人缘顶要紧”,因此他待人接物,圆滑、变通,谁也不得罪。凭着这一条,他与来茶馆的三教九流的人物都相处得很好,茶客们乐于来他的店里喝喝茶、歇歇腿,消磨打发无聊的时光。这使得裕泰曾一度生意兴隆。王利发的精明干练,还表现在善于适应形势,顺应潮流。每逢逆境,他就用“改良维新”的办法来应付他。
在第二幕,由于进入民国,生意中落。为摆脱困境,它大动脑筋“改良”——原来专门卖茶的店铺,现在部分改成公寓,还兼包伙食。店面装饰也撤掉了财神龛,拿走了醉八仙的话,换上了广告上的是壮美人,可做也换成了小桌和藤椅。正如他自己说:“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到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了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不断“改良维新”的一生。王利发性格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凭着丰富的社会经验,清醒地认识到:在政治不清明的年代,议论时局、朝政是非常危险的。
到了抗战胜利,国民党再度统治北京时,茶馆以破破烂烂地不成样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万利发本人“钱也光,人也老,身上剩了一件破棉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还有那些流氓特务,都不允许他的茶馆在开,他无法逃脱被黑暗社会吞没的命运。这时的王利法,因为时代所不容,以前的处世经验一条都不灵验了。“改良维新”的设想还没有来得及实行,就被人扼杀了;“莫谈国事”的结果,去高的“国事盈门”——三皇道找他要人,特务找他要钱,沈处长、小刘麻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找他要房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在这“三管齐下”、八方受气的情况下,王利发再也没法活下去了,终于悲愤的上吊而死。王利发这种结局,说明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小资本阶级想要委曲求全、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改良维新”也是没有出路的。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只有起来斗争,同广大人民一起改变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常四爷也是贯通三幕话剧的重要人物。他开始是个有“铁杆庄稼”特有的旗人,随着清政权的崩溃,他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卖蔬菜和花生为生。尽管如此,因他的思想和性格与社会格格不入,结果仍然逃脱不了沉没的命运。这个人生性刚强耿直,有正义感、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国心。青年时因感到国事日非,说了句“大清国要完”,就被捕坐牢。后来又郁结着仇恨洋人的愤懑情绪,参加了义和团。他一生只盼望国家象个国家,不受外国人欺辱。可是盼了一辈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国家越来越不像样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这是他悲凉也心灰意冷。加之,他的出身和经历,又不可能是他卷入当时已兴起的反国民党的斗争中去,也不能从革命者那里看到光明的未来,于是他只有在绝望中沉没。
秦仲义是一个深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他二十岁就主张实业救国,国富裕民,雄心勃勃的办起了工厂,颇有作为的干过一番事业。但他的实业救国的道路,也像王利发的“改良维新”一样,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从剧本中我们看到,秦仲义的结局是很凄惨的。灯塔过了几十年之后再出场时,他早年那少年气盛的风貌,已换成了疲惫、衰老,一幅下世的光景。他的工厂财产已被国民党当作逆产没收拆卖。一个曾是财大气粗的资本家,变成了唯有牢骚满腹、一腔悲愤的穷光蛋。秦仲义的下场,是那个时代民族资本家的必然结果。
此外,剧中上场的人物还很多。他们有的屡进屡出,有的瞬息即逝。出身经历五花八门,思想性格因人而异。他们的命运遭际尽管各不相同,但无不随着时代在深沉变化。这众多人物,虽然作者着墨多少不一,但无不具有鲜明的性格。这一大帮栩栩如生的剧中人物,是使《茶馆》艺术生命之花常开不败的一个重要基础。
读《茶馆》后的心得:
读了《茶馆》后能深刻地感受,他真是我过当代的精品、珍品,是真正的艺术,语言幽默、风趣,讽刺度很有力,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在旧社会时的生活、背景,深刻的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三个时代对人们的欺压,三个时代的统治的黑暗,真实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正本相,尤其是作品的第三幕,是最能体现社会黑暗的一部分,势力是如何压迫剥削穷苦人民的。
而且,读《茶馆》时,语言很吸引读者。我读此书时,一读起来就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不释手,不愿停下,一心只想快点读完,总想快点知道后面的结果,真是引人入胜。我认为那个文学作品能让读者如此痴迷,那他就是成功的文学作品。
王利发上吊自杀
其他类似问题
茶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力的游戏最终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