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琵琶女图片的对称句

《野渡》●白居易与琵琶女
& & 春去秋来,周而复始,人生总有许多无奈和苍白,时光荏苒,每天过着简朴的生活,深居简出,返朴归真,几乎与世隔绝,过去的人和事渐行渐远,淡泊明志,读书写作做股票成了生活全部,早上跑步到江边,又步态轻盈散步回家,来回也就半个多小时,生活处在一种隐居状态,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才隐于山林。
&&当春天的芳草还在清风中舒展旖旎,不知不觉转眼到了深秋,长江堤岸绿茵茵草地开始泛黄。深秋季节,长江水位下降,礁石裸露出水面与岸边连成一体。蹒跚而来礁石,拾一块平整地方端坐江畔,朝观日出暮赏落霞满天,夕阳西下,在落日的余辉朗照下,波光粼粼,不觉夜色渐浓,江洲西边的水面,烟波浩渺,弥漫着一层若有若无雾霭,时而浓雾沉浮,整个江面都被迷雾笼罩,任目光飘逸,望穿秋水,水天一色;时而薄雾婆娑,轻纱曼舞,对岸水平面勾勒一条直线,当落霞收尽最后一抹余辉,远去灯火,如同星星点灯,横贯南北长江大桥,灯火阑珊,灿若银河。月亮清辉洒下江面,闪着涟漪银波,南来北往船舱亮起灯光,犹如镶嵌在黑夜里夜明珠,夜色斑斓,豁然忆起白居易《琵琶行》诗句: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亭的古址离礁石不远,他在诗序言中描叙: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声。古浔阳湓浦口,也就是现在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位于长江大桥附近,现在长江大桥下建有琵琶亭公园。白居易贬谪江州司马创作了《琵琶行》,当年那身裹青衫落魄的白居易,浔阳江畔夜送客,枫叶荻红,秋风萧瑟。
& 白居易在秋天黄昏夜晚来到江边送客,是否真的遇到了琵琶女。从诗歌叙述中可以想象,白居易正是遭贬江洲做司马,浔阳地偏无音乐,政治上失意,心情一定很落寂。他在枫叶瑟瑟的秋夜,送友人来到江边,在客船设酒饯行,此刻,借酒消愁人更愁,别愁离恨,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江上船中传来琵琶声,那优雅的琵琶旋律拨动了诗人的心,白居易忘记归程,客人也没有发船,听歌声辨出长安乡音。白居易一直是中央要员,皇帝身边重臣,长安是当时唐代首都,长安歌女,异乡遇故人,自然想起远在千里政治中心长安。
移船靠近了弹唱琵琶女的船舫,重新斟酒听琵琶女拔旋弹奏,一曲委婉动人的旋律,回荡在月明空净的秋夜江边。琵琶女弹奏出了流落尘世世态炎凉和怨恨,同时也感动了深陷逆境的白居易。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另一个是红尘中漂泊歌女艺人,两个寂寞的心相逢在一起,泪水打湿了白居易的青衫。此情此景,悠扬的琵琶声与白居易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白居易和琵琶女自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也就成了千古绝唱。
白居易在月明星灿的秋夜,相遇从京城漂泊浔阳的歌女,倒是风花雪夜浪漫的故事。宋人洪迈认为:白居易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他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自己“天涯沦落”之恨。然而,那虚构的故事情节,却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我倒情愿相信诗人夜遇琵琶女,尽管现在已无从考证,没有亲身经历,白居易是写不出那样真情实感诗篇。一曲虽终,回肠荡气,那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白居易通过这个琵琶女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人物形象,怎能不一洒青衫的同情之泪。白居易也就在这一年开始建造庐山草堂,并写下《庐山草堂记》,打算隐居在庐山安度晚年。而白居易为草堂所写的《庐山草堂记》堪称为中国古代造园的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了草堂建造的朴实简陋,陈设的雅致惬意,以及草堂周围景色的山清水秀;进而写到安适恬静的心情,表达了要“终于斯”的归隐思想,流露出士大夫在政治上失意后乐天安命,以及人生无常的消极思想。我专门写作了《长恨春归无觅处》散文,解读了白居易在九江萍踪,重出仕途后,白居易在政治上的作为以及文学上巨大成就。
每天目送一江秋水东流,心中总有许多化不开情结和迷惘,现代文学艺术远离大众,小资情调泛滥成灾。诗歌同情大众,关注普通的人民,这才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遭遇坎坷的人生经历,使白居易的诗歌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也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长恨歌》到《琵琶行》,诗歌关注人民的疾苦,正是诗人提倡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体现。白居易写出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女红颜已尽,被重利轻义的商人所抛弃,他想到自己被昏庸无道的统治者所冷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和生活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从而写出千古名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故事是白居易编造的还是真实的?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故事是白居易编造的还是真实的?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故事是白居易编造的还是真实的?
是真实,《琵琶行》前有作者自己做的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翻译出来就是: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琵琶行中白居易和琵琶女有什么共同的命运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琵琶行中白居易和琵琶女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琵琶行中白居易和琵琶女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白居易在朝廷在相对比较大的官职,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一人漂泊在外.琵琶女在年轻时风流快活.时光流失.暮去朝来颜色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前月浮梁买茶去琵琶女子被丈夫抛弃.双方都热爱音乐..双方都是孤苦伶仃琵琶女遭人冷落抛弃的悲惨命运和诗人横遭贬谪的坎坷仕途有某种相似之处琵琶女独宿孤舟,寂寞难奈之情和诗人身处穷乡僻壤、牢骚满腹、郁郁寡欢之心暗相契合诗人对琵琶女的描述与同情,其实就是对自己“沦落天涯”的感慨您的JavaScript似乎被禁用,或者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
浏览本页面,必须启用JavaScript,否则将无法正常显示。
请您打开您浏览器的javaScript支持,或更换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
这个栏目不仅把诗词标准的朗读给孩子,还特别把诗词的创作背景故事告诉孩子,加深孩子对诗词的理解
琵琶行&白居易—简介: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持续时间:06:01
浏览量:123435
下载量:109957
作者:白居易
关键字:|大珠小珠落玉盘|犹抱琵琶半遮面|无声胜有声|唐诗宋词|小布叮|
所属年龄段:
诗歌赏析:&&&&&&&
作者:白居易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括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诗文赏析】&&&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被贬任江州司马。&&&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我也来评论:
您需要先,才能评论。[]
浙江小布叮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ced
电子邮件: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新大厦6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琵琶女的形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