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国次子团黄秀龙墓地

黄龟年非福建虎丘支系
作者:黃俊德
发布时间:
据《中湘黄氏族谱》记载,丰城沇江始祖黄瑕长子名黄睿。黄睿长子黄瞎娶妻范氏,封宜人,生五子:长子黄高;次子黄昊,徙居湖北黄州;三子黄良河,迁安徽祁门;四子黄良社,迁江西乔坑:五子黄良稷,迁江西铜坑。五子中,独长子黄高一支,留居丰城沇江,光大祖宗业绩。黄高初任承仕郎,封为芒水侯。娶妻魏氏,封夫人,生二子:黄巽、黄均。黄巽、黄均兄弟二人的子孙,都功名显赫。
&&& 黄均又名黄君章,官任柱国将军,后父以子贵,赠大中大夫。黄均生9个杰出儿子,长子黄德阳和兄弟九人,竟然一门八进士(余一人是举人)、九尚书,其中还有二人高中状元,夺得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名次。连女婿陈氏官至刑部尚书,江西丰城沇江有&九子十尚书&的美称。
&&& 黄龟年的祖父黄德阳,仁宗景祐初年(1034年)中进士,官任吏部尚书。因与朝政见不合,隐居吉安府吉水县鹅劲大丘圳脚,为鹅劲大丘圳脚黄氏始祖。
&&& 黄龟年的父亲黄映壁,字进科,北宋官任朝议大夫、左副都御史,元祐五年即公元1091年,包括小龟年在内亲眷顺行调任南京,居南京十字街洗马巷,辞官后,隐居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县]。
&&& 黄映壁的次子黄龟年,在吉安府吉水县鹅劲大丘圳脚村上&红丁薄&时,取谱名黄俊国。绍兴八年[1138年],奉诏南征。一举平服苗蛮的反抗之后,率兵回驻渠阳。由于奸臣秦桧在朝,决意留居渠阳,无意回京。成为渠阳黄氏始祖。
&&& 黄龟年三代迁徒三省三地,其走线是;江西丰城县沇江&江西庐陵吉水县&福建永福县&湖南靖州渠阳。黄龟年出生在庐陵吉水,成长在福建永福,定居在湖南渠阳。由此可见,黄龟年虽也算个福建永福人,绝非是福建虎丘支系。
&&& 根据《中华黄氏通史》草本第二卷黃姓宗支;第二十一章 湖南黄氏;第一节 湖南黄氏主要支派&渠阳黄氏&;引用百家姓网站资料;渠阳古代为湘西南的一个山寨,后建制为州县,今为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黄氏兴起于南宋初年,谱奉南宋初著名忠臣黄龟年为始祖,后裔繁昌。
& & 据《渠阳黄氏世谱》记载,渠阳黄氏是金华五大族之一的丰城沇江黄氏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始祖黄龟年,为黄瑕的后裔,出自江西丰城黄氏第5代黄德阳。   谱称,黄德阳是江夏黄香的第31代,丰城沇江黄氏的第5代,原籍丰城沇江,后徙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鹅劲大丘圳脚,成为庐陵吉水黄氏的一派始祖。黄德阳娶妻范氏,封贤德夫人,生四子:黄映壁、黄咏壁、黄辕壁、黄棣壁。其中,长子黄映壁,字进科,北宋末年官任朝议大夫、左副都御史,因调任南京,遂卜居南京十字街洗马巷,次后居福建永福。黄映壁娶妻谢氏,生三子:长子黄俊朝,字廷植,官任浙江提刑按察司,其二子秀文、秀武后裔南迁黔阳等地;三子黄俊生,其子四黄良山、良和、良社、良穆分支湘扛、洗江,并门板桥等地;而黄映壁的次子黄俊国,便是著名的忠臣黄龟年,为渠阳黄氏始祖。
&&& 黄龟年,谱名黄俊国,字德邵[或作德绍],号鲁颈,是江夏黄香的第33代,丰城黄氏的第7代,为庐陵吉水县鹅劲大丘圳脚黄氏第三代孙,传见《宋史》卷三百八十一及族谱。史载黄龟年为福州永福县[今福建永泰县]人,生于北宋兀佑三年[1088年],自幼聪颖过人,好读书,被永福县簿李朝旌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年十九岁,中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初任州司名州司理参军,后官河北西路提举。任职期间,以忠直勤慎著闻,宰相吕颐浩荐,升为太常博士,不久被招为驸马[正史无记载,此为家谱补正史记之一例 ],娶宋哲宗之女为妻。与当今皇上的联姻,给黄氏家族带来莫大的荣显。靖康元年[1126年],黄龟年官升吏部员外郎,后又任监察御史、尚书左司员外郎及中书门下析正官。绍兴二年[1132年],再升为殿中侍御史。黄龟年生于乱世,当他任要职之时,正是南北宋交替之世。当国难家仇[黄龟年既为驸马,则是皇亲国戚]之际,黄龟年本忠君爱国之心,力劾南宋初年的大奸臣、民族败类宰相秦桧,致使秦桧落职,他因此又升任太常少卿、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给事中。当此之时,黄龟年以驸马身份高居要职,权倾一世,显赫天下。但十余年后,秦桧欲报私仇,竟指使他人反诬告黄龟年&阴结大臣,致身要地&,图谋不轨,腐朽的南宋皇室竟听信谗言,将黄龟年贬职,令他回乡居住。史书记载,黄龟年回永福后不久,便又被贬至鄞县[今浙江宁波市],65岁时在此去世。黄龟年的儿子黄子衡,便在宁波落籍,后裔世居于此,遂形成后世鄞县黄氏的一支。
&&& 又据渠阳黄氏世谱,黄龟年其实并未死在宁波,鄞县黄氏也仅为黄龟年长子黄子衡一支后裔,正史记载有误。真实的情况是,黄龟年贬居鄞县居住,后又因吕颐浩的竭力援引,被诏重新人朝启用,官任吏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但不久,腐朽的宋皇室又重新任用奸臣秦桧为相。秦桧复出,又力诛异己、残害忠良,多次进谗,要宋高宗杀黄龟年,后因公主多番说服赵构而没能得逞,时正值辰州苗王吴太玉起义,秦桧便奏请派黄龟年南征平乱,好排除他的影响。宋高宗不察秦桧的阴谋,便诏遣黄龟年南征。于是,在绍兴八年[1138年],黄龟年统率明星、潘有月、姚北大、蒙万户四将率师出征,由辰州进兵至古州 [今贵州榕江县]八湾,一举平服苗蛮的反抗。随后,他应部属之请,率兵回驻渠阳[今湖南靖州渠阳镇]。后来,黄龟年因喜爱渠阳的山青水秀,又因仇人奸臣秦桧在朝,所以无意回京。宋高宗见黄龟年拒诏不归,于是在绍兴十四年[1144年],派遣谭鳌至渠阳,宣布诏封黄龟年为&兴国侯&的圣旨,改命他留居渠阳,镇守边疆。从此,黄龟年便在渠阳落籍,卜居渠阳龙宝乡上黄寨。该地原名领金山,上黄寨即因黄龟年居此而得名。黄龟年又劝前来宣诏的谭鳌也留居不归,谭怕获罪,便变姓名,去言为&覃&,与黄龟年同隐于渠阳,后世为纪念他俩,便以二人之姓命名当地,这就是今靖州县&黄覃团&的由来。黄龟年隐居渠阳,直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去世,葬在靖州贯头乐山坡[今靖州县甘棠镇平原村]。传说当时黄龟年去世后,宋孝宗曾下令将他的遗骸水运回京国葬。一日,运柩船停泊会同县高涌,夜间忽然狂风大作,浪高水涌。待到天明,风平浪静,而船却复泊于原地。如此的现象,屡次发生。黄氏族人认为是神灵要求,便将黄龟年归葬靖州甘棠镇,而会同县的&高涌&,即因此得名。黄龟年的墓庐,经黄氏族人的历代修整,至今仍在,公元1985年,由黄龟年的后代集资捐款,再次将黄龟年墓依原有规模修复,1987年,靖州县人民政府将黄龟年墓宣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黄龟年去世后,他的子孙大都留居渠阳,守祀始祖墓庐,后代繁衍,形成渠阳黄氏宗族。黄龟年的子孙后裔&&渠阳黄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虽无大显大贵,但人丁却极为蕃昌兴旺。据黄氏族谱记载,黄龟年原配同理 [福建永福]人李朝旌之女,生一子:黄衡,官至湖南提举;后娶宋哲宗之女,诰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黄秀龙、黄秀凤、黄秀虎。当黄龟年南征渠阳时,大概李氏已逝,而赵夫人又未随行,于是黄龟年在渠阳又娶妻吴氏。吴氏本是当地苗蛮首领&吴王&吴太玉的女儿,黄龟年将吴太玉杀掉后,再娶吴氏为妻,也颇有安抚当地少数民族之意。吴氏共为黄龟年生了六个儿子:黄秀安、黄秀边、黄秀千、黄秀秋、黄子奇,黄子镇,除长子黄子衡一支徙居浙江鄞县外,其余九子,均随父南徙渠阳,成为渠阳黄氏各支的分派始祖。
&&& 据渠阳城步谱记载,黄龟年南迁渠阳的9个儿子又生52孙,子孙绵绵不绝。至民国时,共分393房,散处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的靖州、会同、绥宁、三穗、黔阳、锦屏、青溪、剑河、天柱、芷江、通道、城步、小江河、龙胜、岳地等15县,人数近十数万。到今天,黄氏族人外迁他处者,就更多更广,数不胜数了。这里将渠阳黄氏第2代兄弟九人的生娶居处开列如下:
&  次子黄秀龙,字禄植,官拜太保,诰封光禄大夫,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卒于嘉定元年[1208年],居靖州黄覃团,卒葬于此。黄秀龙娶妻胡氏,再娶赵氏、姚氏、余氏,共生九子:仁天、仁地、仁人、仁时、仁纳、仁义、仁智、仁和、仁哲。其中,老大黄仁天、老二黄仁地,又徙居湖南会同县;老七黄仁智,授知渠阳军事。余皆居靖县,后又多他迁。
&&& 三子黄秀凤,又作秀韁,官拜太子太傅,诰封光禄大夫,居靖外县覃黄团,后裔多居此。娶龚氏、林氏,生三子:仁栎、仁达、仁被。其中,黄仁达后裔迁黔阳县狗皮田,黄仁栎迁会同县。
&&& 四子黄秀虎,官拜仁郎,诰封资政大夫。明洪武时追封为滩头圣公,初居靖州黄覃团,后隐修于绥宁县黄石滩畔,仙逝后即葬在此。黄秀虎娶妻陈氏,生十子:仁恩、仁珊、仁锦、仁统、仁细、仁湘、仁受、仁炳、仁国、仁邦。黄秀虎的后裔多居靖州、绶宁、会同、黔阳、芷扛等地。
&&& 五子黄秀安,又作秀鞍,官任千户指挥,诰封宣武都尉,明初也被封为滩头圣公。初居黄覃团,后徙绥宁黄石滩。娶明氏、袁氏、刘氏,生八子:仁礼、仁备、仁合、仁宽、仁恺、仁智、仁荣、仁贵。其中,前四子居靖州,后四子随徙绥宁武阳黄石滩。
&&& 六子黄秀边,也作秀鞭,官任千户指挥,诰封宣封都尉。传说黄秀边与龙、凤、虎、安、千、秋等六人原随父居靖州县。后因绥宁十八姓土人作乱反叛,黄氏七兄弟一同率兵前往平乱。制服土人反抗后,安、边二人留守绥宁,后来便落籍于此,其余五人均回籍靖州。再后,黄秀虎又复去绥宁武阳居住。某日,黄氏虎、安边兄弟三人曾一起在黄石滩头救出一船民。随后,他三人又隐居黄石滩畔的鸡公岩,修炼成仙。到明初,这三位神仙常在黄石滩头显圣显灵。明洪武三年 [1371年],朱元璋闻知此事,乃降下圣诣一道,特封黄氏三兄弟为&滩头三圣&。绥宁百姓船民,于是在黄石滩畔修建&三圣公庙&,将他们作为保护过往船民安全的圣灵祭祀。传说此庙当时香火极盛,庙堂庄严,内供三圣像。殿门上书&心平水平&四字横匾,两侧书一副绝妙好联:  日昍晶??通大道;月朋??朤定乾坤  此匾至1959年修建洪绥线路时被毁,今遗迹无存。黄秀边娶妻姚氏、项氏、王氏,共生十一子:仁谊、仁志、仁鼎、仁世、仁忠、仁义、仁和、仁高、仁安、仁添、仁性。黄秀边的后裔,绝大部分居在绥宁。
&&& 七子黄秀千,也作秀革迁,官任千户指挥。诰封宜宣武都尉,居靖州黄覃团。娶龚氏,马氏。共生三子:仁宪,仁基、仁厥。 今仁基、仁厥后裔不详。黄仁宪后裔则居靖州县。
&&& 八子黄秀秋,官与前同,也居靖州。娶马氏,生子:仁信、仁泽、仁麒,后裔居靖州、会同、绥宁、黔阳等地。  &&& 九子黄子奇,居靖州,生二子:乐郊、超然。其中黄乐郊无传,黄超然则徙居绥宁石溪。
&&& 十子黄子镇,居靖州。娶潘氏,生三子:乐熙、乐红、乐纹,后裔分居靖县、会同两地。
&&& 据族谱记载,渠阳黄氏旧谱规定自始祖黄龟年第1代始,依次以&俊秀仁公定,真良均同透,万元再通光,昌传汉保进&二十字为派序,然后周而复始。
&&本网站部分内容为网络转贴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名狼藉 次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