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生平身平300字心灵鸡汤

&&&&&&正文
悼念汪国真: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06:54:42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大中小
四月的“尾巴”颇不平静。就在人们感叹尼泊尔强震之时,又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传来:我国著名诗人、画家汪国真因肝癌不治于4月26日凌晨去世,享年59岁。一时间,网站、微博、论坛……满是悼念和哀伤。毫无疑问,汪国真是当代中国诗坛里耀眼的一颗星。他的离开,是当代中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坛的巨大损失。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诗歌路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盛极一时,紧接着,一批“后朦胧诗”、“第三代诗”、“第四代诗”也广受欢迎。在随之而来的90年代初,汪国真迎来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今天的诗歌界早有共识:20世纪90年代给人印象最深的文化现象之一,就是“汪国真热”(也即“汪国真现象”)。在追忆汪国真时,不少好友用“谦逊”“洒脱”“平实”“君子”来形容他,还有什么比这更恰当更美好的评价?热爱生命、直面问题、积极向上、昂扬洒脱,这是一个优秀诗人才有的姿态,也是汪国真离世之所以引起众人哀思的所在。然而,仅以这些来概括汪国真,并不公平也并不足够,认识和感谢汪国真,我们需要重拾他的诗歌,从中感悟他的精神和存在。在《山高路远》中,汪国真喊出了面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句诗激励了无数人。甚至,在2013年10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被习近平主席引用;在《热爱生命》中,汪国真吐露了其在生命历程中,对触摸梦想和追逐成功的看法:“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首诗也被引入了一些地方的语文教科书中,成为陪伴莘莘学子的必读诗歌;在面对人生和如何快乐的话题时,他在《假如你不够快乐》中除了表态、劝诫外,不忘写下自己的疑问:“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而当谈及漫长人生旅途中应当如何认识自身、保持自我,他在《旅程》中告诉人们,“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汪国真的诗歌,既是临摹他的人生心路历程,也深深刻画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故事。虽然也有人认为汪国真的诗歌是“心灵鸡汤”,但在那个年代,他的诗歌并不回避生命坎坷、生活烦恼、生存困苦以及人生百态,他总是在积极面对这些宏大人生议题之下的生活琐碎,并试着给出解决问题的“钥匙”和答案。就像他生前寄语年轻诗歌创作者的那样——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不断积累进步。激扬文字而不玩弄辞藻,教人哲理而不“之乎者也”,寻求真理而不脱离现实土壤。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诗人。今天的中国文坛异彩纷呈,诗歌却处于一个较边缘化的地位。有文学批评者甚至认为,“这不是一个写诗的年代”、“这是一个不读诗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汪国真的离去,让人开始重新思考文字的意义,重新探寻诗歌的价值,重塑对文学的信仰。这种需求,在一个物欲日益膨胀的社会里,显得更直接也更迫切——毕竟,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林风,媒体评论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海外网“娱论煮艺”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国民
关键词:汪国真,逝世,悼念
分享/关注:
国家频道精选
海外形象展播59岁诗人汪国真患肝癌去世 他曾是整个70后的心灵鸡汤|诗歌|诗坛_凤凰文化
59岁诗人汪国真患肝癌去世 他曾是整个70后的心灵鸡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凌晨2点,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其助理侯军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并透露汪国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30日举行。汪国真曾是上世纪90年代国人的青春代表,只要提起汪国真这个名字,多数人都会缅怀起那些砥砺青春的文字。
昨天凌晨2点,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其助理侯军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并透露汪国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4月30日举行。汪国真曾是上世纪90年代国人的青春代表,只要提起汪国真这个名字,多数人都会缅怀起那些砥砺青春的文字。曾被誉为“诗坛王子”“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90年代初期,很多高中生是伴随着汪国真的诗歌名句长大的,汪国真的诗首先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学生中流传,1990年5月,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在笔记本上,在贺年卡上,在日记本里,汪国真用诗歌给一代人励志。那时候,学生们还不知道卡耐基,更不知道李开复、徐小平,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一代人,在教室里为了考上大学拼命苦读的时候,汪国真的诗作像一阵清新的风让他们朦胧地触摸爱情,追逐梦想,领悟感动。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从微博到微信,大量的人在缅怀他的文字,以此追忆曾经热血喷张的青春。第一本诗集出版后,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达到十五万册。之后,汪国真又出版了《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诗集,在一些高校中则出现了汪国真诗歌演讲热。上海评论界则把汪国真称为“诗坛王子”。1997年,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调查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近些年汪国真诗歌产量减少,他把兴趣转移主持和谱曲上,他为中国历代的优秀诗歌谱曲,离世前已经谱曲超过500首。他从去年11月开始担当广东卫视《中国大画家》节目的主持人,这是一档书画类的选秀节目。诗句曾被习近平引用在201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了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汪国真在去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天晚上我从外地坐飞机回北京,刚落地,打开手机,短信像潮水般涌来,吓了我一跳。朋友都在告诉我这件事,因为《新闻联播》把两句话播出来了。老实说,习主席能背下我的诗词,我觉得挺欣慰的,说明我的读者遍布各个阶层、各个文化层、各个年龄层都有。”对于汪国真和他的诗,北京师范大学著名评论家吴思敬评价说:“汪国真是90年代诗坛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汪国真现象,90年代他异军突起,他把诗的写作和诗集的出版能够和商品结合在一块了,到目前为止,做得这么成功的大概只有汪国真。”而记者昨日从重庆书城了解到,在书城有《汪国真诗歌精编》和《诗情于此终结》销售,销量一直很平稳。得知诗人离世,昨日也有不少顾客到书城购买他的诗集。目前,书城将汪国真的作品集中在中心位置陈列,为满足读者需要,书城正在追加进货。
本报综合经典诗句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假如你不够快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便勇敢的吐露真诚。
——《热爱生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山高路远》如果能够大方,何必显得猥琐如果能够潇洒,何必选择寂寞获得是一种满足,给予是一种快乐——《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846210
播放数:1380747
播放数:935985
48小时点击排行欢迎访问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第26版:副刊
本期精彩内容
银川晚报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
为什么“心灵鸡汤”让我反感
&&&&郭宇宽(转自网络)&&&&近几年,我特别烦“心灵鸡汤”&&&&&类的读物,一听到“不要抱怨社会,要问你的内心深处”之类的鸡汤味太浓的话,就会产生不愉悦的生理反应。&&&&&早在于丹之前,我们就有众所周知的鸡汤教主汪国真,我还记得他的一首诗——“不是苦恼太多/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还不懂得生活……”&&&&&这几年开始学习内观的方法,经常反思自己的情绪是怎么一回事,我确实有必要问一下自己的内心,为什么鸡汤味让我如此反感。前些日子,我意外又看到了美国诗人郎费罗的诗,他的《人生礼赞》是我大学的时候,特别酷爱的。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年龄长了,再读朗费罗的诗,也读出了一股鸡汤味。但其实仔细一想,美国本身就是一个鸡汤味很浓的国家。最早的“心灵鸡汤”商业模式,就是杰克·坎菲尔他们几个人搞出来的,这个家伙是世界级鸡汤教父。&&&&&但为什么汪国真当年就会让我这么烦呢?关键问题是汪国真是在那么一个乏味的时代走红的,那个时代,没有北岛,没有顾城,没有海子,舒婷都去当作协主席了,就他一个“诗坛王子”整天狂轰乱炸。&&&&&其实想通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市场,本来就是以平庸反智为基调的,哪个国家的人民群众都需要有让大脑不要太疲劳的理由。&&&&&不过我们要清楚,心灵鸡汤和严肃的思考是有区别的,鸡汤就是鸡汤,杰克·坎菲尔在美国有这么多粉丝,他也没有被捧成诗人、国学大师。&&&&&而中国谁鸡汤熬得好,马上就是博士、教授。像汪国真这样的,在美国,不失为一个鸡汤导师,但一放在中国,各种宣传一窝蜂上,鸡汤再口味好,也不能让人不吃饭,不喝茶,顿顿喝鸡汤,何况还是鸡精汤。&&&&&希望中国未来有一块边界清晰的鸡汤市场,鸡汤就是鸡汤,而不要一批挂着“诗坛王子”、“国学教母”、“打工皇帝”之类的头衔的人,糟蹋了学问,也糟蹋了鸡汤市场。汪国真励志诗观点:炖了30年的心灵鸡汤成“白开水”了
  原标题:炖了30年的鸡汤成白开水了
  近日,于丹针对雾霾的&心灵鸡汤&引发网友极大反弹。&心灵鸡汤&是时下的常用词,却为引进不过数十年的舶来品,本是一系列英文畅销读物的冠名主题。这些读物往往以浅显易懂的格言和故事,阐述生活、分享人生。
  虽说&心灵鸡汤&作为专用名词走进读者的视野是在上世纪90年代,但在80年代末,以汪国真为代表的&鸡汤文学&就进入了视野,成为抚慰受伤心灵的&良药&,随后经过各方&鸡汤&导师的推动,这股风潮持续升温。但近年来,人们对于各种&鸡汤&文字逐渐产生了之感,对于其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抚慰心灵的文字对来说或许曾是一味良药,但在当下,这样带有逃避情绪的阿Q话语或许只是神经的&&
  《读者》是鸡汤界泰山北斗
  &心灵鸡汤&是时下的常用词,也是一些浅显易懂的格言和故事的代称,这些故事为读者阐释生活、分享人生,犹如快餐和情绪安慰剂而流传于市井。心灵鸡汤的流行,已经颇有些年头了,早的不说,70后、80后、90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喝过不少。谁都有过把《读者》、《青年文摘》的小段子摘抄下来用到作文里的经历。
  上世纪80年代,在长期生活极度匮乏之后,中国迎来了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时期,大众阅读兴起,群众对一些通俗易懂、温暖、能够励志,又不乏哲慧的读物求之若渴,于是《读者》应运而生,并长盛不衰,堪称&鸡汤界&的泰山北斗。
  在同一时期,陕北作家遥的《平凡的世界》风靡一时,这部作品形式上虽然与后来的鸡汤文字不同,但在当时却发挥了鸡汤的作用。它叙事宏大,试图阐述一个时代的变迁,其高度的理想主义现在看来更是达到了离奇的程度。。一个贫苦的陕北农家,长子成为腰缠万贯的老板,次子跳出农门被女儿倒追,女儿考入名校欲实现科技兴国梦。这本书正契合了80年代伊始、万象更新、勤劳致富、改变命运的乐观主义的时代,虽然其文学价值经常被诟病,却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因为它更像鸡汤,而不是文学。
  80年代末,&鸡汤诗人&汪国真横空出世,1990年成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人们愿意听听汪国真的无比清淡又无比正确的&废话&:&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火热的生活!&
  很快,人们又对这白开水般的汪氏鸡汤失去了兴趣,港台出品味道淳厚的鸡汤如刘墉等一拥而入,后来又崛起了受过哲学科班训练的周国平,他们更适合此时青年们的文化品位。
  汪国真是鸡汤界教父
  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这个专用词汇正式在中国流行的历史,恐怕要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德与马克&汉森与共同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心灵鸡汤》这个系列的书讲起。当时这一系列的书超过200种类别,有许多书籍都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这组书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文体类型,他在我们很多本土的作家配上其自身的故事,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故事和人生。
  而作为中国&鸡汤文学&狂潮的代表,汪国真的诗歌风靡全国,在某段时期,他的诗歌的确给了众多读者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在那个时代,心灵的抚慰也是因为大多主题积极向上、文字浅显易懂、阅读起来朗朗上口。一首诗歌大致讲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这种特点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所以他的诗歌在学生中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在那个时代,人们需要这样一味&心灵良药&来抚慰&元气大伤&的心灵,&鸡汤文学&了这种普通的。
  汪国真自己阐释走红原因时说道:&大家能产生共鸣,与其读诗不如说是读自己的。读者读出的是生活中的友情、爱情、亲情,无论风云如何变换,人类最基本最美好的情愫没有改变。当时读诗的群体都是成长中的青年人,诗里面找到了他们自己情愫的影子。&
  于丹是鸡汤界
  进入新世纪之后,网络的普及为&鸡汤式&文学提供了更高速的介质,鸡汤界已是群雄蜂起,于丹、傅佩荣、李开复、唐骏等等各有山头,国学鸡汤、职场鸡汤、创业鸡汤、风水鸡汤满汉全席。尤其是微博兴起后,140字每条简直就是为鸡汤文字量身定做,打开微博和朋友圈,&鸡汤味&时不时飘过。
  鸡汤信息的流行与社交网站自身运营有很大关系,由于社交网站的特性,运营人员过度地开发了普通用户的兴奋点,而能够让草根网民产生基础认同的恰恰是一些人生、笑话段子、星座占卜等等泛鸡汤内容。鸡汤草根大号除了一批早期入驻的团队外,的支持、甚至的推动也有很大的关系。鸡汤读者一般也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把它当生指南,所以这样的文字难免混杂进大量的成甚至厚黑学的东西,心灵鸡汤成为心灵鸡血。&思想&、&&被这些快餐式、娱乐化的&食粮&代替,像汪国真时代那样全民如痴如醉喝鸡汤可能一去不复返,但鸡汤文字却并没有消失。
  在当代社会,随着各种文化生活的丰富,随着各种思想的引入,人们逐渐开始了建立在扩大认知基础之上的思考,对公共事件逐渐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而这时的&鸡汤文学&还在十年如一日地着&随遇而安&、劝人们适应&日常秩序&,这样吊诡的局面更让人自觉荒诞。
  比如公共事件,有抱怨、有不满,这些反应都很正常。这些抱怨也正说明人们在不断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只有先找出问题,才会有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若只是泼上一盆&心灵鸡汤&,让人们各回各家,,那问题的解决出口或许永远都只会被尘封在这碗汤底,混沌不清了吧。(综合整理,原文有删改)
汪国真励志诗观点:炖了30年的心灵鸡汤成“白开水”了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汪国真 地平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