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梁山伯与祝英台台的故事是否真实可靠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真的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真的吗?
是真的呀!

梁祝传说”在民间流传已1600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有众多说法,但“梁祝”故事源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 

据魏晋史学家考证,“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二人的墓地均在汝南县马乡镇古京汉官道两旁,至今尚存遗迹。综合多个专家的观点,认为“梁祝”故事发源于汝南县马乡镇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理由。 

故事发生的年代被认为在西晋中晚期。“梁祝”的籍贯和求学攻书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学作品多认为在汝南县,对殉情埋葬地也多认为在汝南县更为合理。1926年,著名民俗学者钱南扬、顾颉刚、冯沅君、黄朴等曾先后指出:“梁祝”故事河南说应发生在地点相对集中的地理环境中,方圆不过百里,人物不过二三,仅此而已。应以河南为中心,渐次向风物圈周围扩张开去。当代专家认为,晋代汝南郡的世族大姓因八王之乱等原因,知识分子、名门望族、商贾等四处逃亡,梁祝的爱情故事随着迁徙人群,传遍浙江、山东、江苏、四川、安徽等全国多个地区。 

驻马店市不同时期大量的文人笔记、文艺作品、民间传说均不乏“梁祝”结拜、下山、访友、抗婚、化蝶等五大情节。400年前诞生的驻马店市地方剧种罗卷戏里,就有“梁祝”攻书、化蝶的剧目。仅“十八里相送”这一情节中出现的70余种风物、景物、器物、植物、动物、人物,完全是地道的中原景观和中原物产。 

中原“梁祝”遗迹保存比较完整,汝南县境内有梁山伯家乡梁岗、祝英台家乡祝庄、马文才家乡马庄、二人结拜的村庄曹桥、攻书的地方红罗山书院,还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墓地等。 

“梁祝”化蝶的情节是“梁祝”的同乡、中国志怪志异小说的鼻祖、驻马店市新蔡县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才有的。东晋时期新蔡人干宝家距“梁祝”故事诞生地不足百里。 

有姓氏专家认为,考证“梁祝”二姓之源,梁姓乃晋永嘉之乱时,南迁钱塘,“梁祝”故事的原型不可能产生于那个年代的江浙。祝姓也公认“晋以后移民,原籍河南”,“先祖世居汴梁,北宋始南于浙”。之所以流传江苏、浙江一带,是西晋元帝渡江,汝南大户随之入浙,把“梁祝”故事带进江、浙一带的。 

因此,“梁祝传说”起源于汝南是非常可信的。国家邮政局从2001年起开始发行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特种邮票,汝南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的首发式地点之一。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汝南县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是因为这里是古迹“最扎实”的地方。在国家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梁祝传说”地汝南是申报地之一。目前,“梁祝传说”涉及的四省六地,正在携起手,以更积极的姿态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问者 的感言:谢了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6)
是真的.在浙江省
是真的吧,但是化成蝴蝶肯定假的
我在报纸上看见介绍,是假的
他们2个人物是真的有,但是时间不对,他们2个根本不是同一个年代,甚至不是同一朝代的人,相隔几百年呢!
是假的历史上确实有这两号人不过不是一个年代的。不过为了对这美好而伟大的爱情我们是相信这是真的!
祝英台是南北时期陈朝的一个侠女,她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后来暴死在山野,人们敬佩她把她葬在台州郊外。梁山伯是明朝时期台州县县官,做官很清廉,很年轻就病死,台州人民为梁山伯挖坟地的时候挖出了祝英台墓碑来,就这样,两个不同年代的人经过文人笔墨一划,民间一传,就成了经典爱情故事。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神话传说领域专家当前位置:
>>>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
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广为流传。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材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市场经济阻碍文化发展 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主要考查你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第一,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了不同民族的发展道路。如英、法两国的文化传统不同导致其革命道路之异。第二,不同性质的文化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消极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的崛起,不仅丰富文化消费,而且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①从国内看,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从国际上看,奉行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方式,推行霸权主义,危及国家文化安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③启发和要求: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国际政治斗争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竞争和冲突反映出来。我们要在国际政治斗争中抵御风险、取得主动,必须重视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促进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文化的反作用:(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2)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促进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或变革。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文化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5047262392234548131295106822144548[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_试卷分析-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作者:www.niubb.net&&来源:&&时间: 03:41:52阅读:所属专栏: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故事传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上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在墓前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山东微山版――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三年。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邹县。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故事特点】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并形成了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梁祝文化公园】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宁波西郊。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它以梁祝爱情传说作为美丽的故事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绚丽多姿的一页。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三届中国梁祝婚俗节的成功举办让他享誉海内外。(摘自新浪网)【化蝶雕像】 小题1:说说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小题2: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4分)小题3:对照文本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A.从对梁祝故事的考证来看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其人。B.梁山伯与祝英台被人们称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见其爱情的忠贞感人。C.上虞版的故事印证了梁祝公园里梁山伯墓是真实可信的。D.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是伪造的。小题4:梁祝文化公园有一“化蝶雕塑”(如图),请你对这个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不少于80字)(5分)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不详小题1: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一个在浙江上虞,一个在山东微山。(2分)故事结尾不同: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祭山伯坟时墓开裂,投身墓中,最后梁祝化为蝴蝶;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为其真情感动,将二人合葬一处。(2分)小题2:特点:清风杨柳,缠绵悱恻,情感柔美,情节奇丽(2分)梁祝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符合百姓的审美心理,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于是故事就流传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2分)小题3:D小题4:这个雕塑展现的是梁祝化蝶时一瞬间的形象。在造型上,梁祝轻轻相挽、面面相对,力求充分展示化蝶时爱情的神奇魅力。雕像线条流畅生动,飘飘欲仙,山伯的翅膀舒展向上,反映出男性的阳刚美,而祝英台的翅膀则做了更多的装饰,反映出女性的优雅柔美。雕塑有浓重的浪漫色彩,极具艺术震撼力。小题1:试题分析:从文章开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的流传最广的两个版本,可以知道,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的不同之处有两个,一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一个在浙江上虞,一个在山东微山。二是故事结尾不同: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祭山伯坟时墓开裂,投身墓中,最后梁祝化为蝴蝶;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为其真情感动,将二人合葬一处。小题2:试题分析: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因,可以从文章第二大部分中可以找出来。梁祝故事特点:清风杨柳,缠绵悱恻,情感柔美,情节奇丽。原因是梁祝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符合百姓的审美心理,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于是故事就流传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梁祝文化公园”部分中介绍到“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可以知道,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不是伪造的。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小题4:试题分析:对这个“化蝶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这是一个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那么考生可以从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去作介绍,也可以根据文中的一些介绍,进行概括性的评价。考点:考点名称: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说明文类别划分:一、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因此,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求作者对说明的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这其中,我们不乏感受到文中的科学精神。事物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而事理说明文是对道理进行详细介绍的文体形式。区别是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二、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中国石拱桥》)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①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②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③分――总。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如《向沙漠进军》。3.分清说明文结构的方法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的不同: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国石拱桥》。语文课本上的《恐龙》《海底世界》等等。2.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因此,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也应该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看看它是如何来“说”的。“三读”:(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传达的这个知识,就是说明,也就是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点:1.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2.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二)、读精细――细部研讨方法点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因此阅读说明文,就应当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并搞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联系和作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文写作: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欢迎您转载分享:推荐:相关试卷分析热点试卷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他们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他们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存在吗?他们是不是不是一个年代的?相隔前年?梁山伯是一个好官,祝英台是女侠?但是电视剧却说他们是同窗好友?如果不是同窗好友,那么他们最后死了为什么会葬在一起?再说,他们貌似不是一个年代的,又怎么会相识?葬在一起?不好意思,一下提了这么多问题,谢谢你们能告诉我,我真的很想知道
真有此人,但2两人出生相距几百年。
但是他们相距几百年为什么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故事?就算是编的也应该有作者呀,就算没作者也要有编剧,可是什么都没有呀?谢谢
那是在一个墓里同时找到两人。
怎么会找到两个人呢?而且是相距百年呢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哦,原来如此,所以人们就认为他们相爱了?但是我不懂得是,是梁山伯先在世还是祝英台先在世?
祝英台早梁山伯八十年左右。
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汪士延告诉记者,轰动中外的“梁祝”,其故事原型来源于南京高淳的一首民歌“华山畿”,历史中真实的“梁祝”原型,应该都是南京高淳人。
  汪士延告诉记者,《华山畿》在高淳至少流传了千年,最早来源于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它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被收录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整首歌只有短短几句,可是却完整地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而且,这个传说在情节上,和“梁祝”有惊人的相似。
  《华山畿》第一首的歌词是:“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汪士延解释,《华山畿》是一组情歌,故事讲的是,南朝时,有一位青年从华山畿去云阳,途中在华山脚下一家旅店住店,与旅店里一位美丽的少女邂逅。青年对这个少女一见钟情,回去后就相思成疾,夜不能寐,让家人到旅店去提亲。可是,却被少女的父母拒绝了。青年一急之下病倒在床,茶饭不进,家里人急坏了,于是,青年的母亲亲自去了这家旅店,但是提亲又一次被拒绝。就在他母亲失望时,少女偷偷来见她,解下身上一条围裙让她带回去,嘱咐说回去后把围裙放在青年床下,青年的病就会好,但是不能让青年发现。
  母亲把围裙带回去放在儿子床下,青年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可是,他无意间发现了床下的围裙。青年欣喜若狂,把裙子整天抱在怀里,不时地亲亲它、咬咬它,最后竟然把裙子咬碎,吃下肚去。
  把裙子吃下去后,青年就死去了。青年死后,牛车拉着棺材,去华山安葬,经过旅店门前时,牛忽然停住了,怎么也不肯往前走,不管怎么拍打都没用。这时,少女从店中奔出,抚棺大哭,悲伤地对棺而歌。忽然,棺材应声而开,少女纵身一跳,跳进了棺材,棺材随后就合上了。
  于是,这对男女被一起合葬在华山,叫作“神女冢”。而这对少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也以民间情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并收录进了古代官方的民歌集。
  汪士延告诉记者,《华山畿》第一首就是此传说中的少女所唱。显然,《华山畿》的故事里,有太多“梁祝”的影子:棺材打开,跳进去合上,还有“吃掉而死”的部分,梁祝的一个版本里,就是梁山伯吃掉祝英台给他的绝笔信后死去的,这也是一个重合。“这些都是梁祝里最经典的情节。”
  而这个少女,应该就是“祝英台”的原型;青年学生,则是“梁山伯”的原型。也就是说,梁祝的真人原型,应该都是高淳人。
  还有一种说法称,梁山伯是明代的清官,祝英台则是南北朝时期的女侠,两个人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朝代的。据说当时梁山伯死后,百姓把他埋葬在一个山头,但是人们挖开土堆的时候发现了下面原来就有一个坟墓,碑文上写着女侠祝英台。人们把祝英台梁山伯埋葬在了一起,梁祝的故事,也由文人附会创作而生。
  但是,这至少说明,从年代来说,梁祝的故事远远晚于《华山畿》。汪士延表示,《华山畿》是南北朝的民歌,收录在乐府的《吴声歌曲》中。而历史上记载梁山伯是明代人,所以,梁祝的传说建立在《华山畿》的故事原型上,应是无可争议。
其他回答 (7)
在历史上是有的、是不是真的我就不清楚咯
你好,可以去看看书吗?哪本书上有他们的记载?谢谢
这我就不清楚咯
首先,正史是没有记载这个故事的,因此只能从其他典籍中考证,由于这个故事来自民间,各种记载出入颇多,因此没有定论。&&& 中国许多古代典籍中都记载了梁祝的故事。唐朝张读的《宣室志》中写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宋代张津在《乾道四明图经》中称:“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藩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明代黄润玉在《宁波府简要志》中说:“义妇冢,县西十六里。旧志,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少同学,……。后梁山伯为鄞令,卒,葬此,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殒,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明代张时彻在《嘉靖o宁波府志》中云:“晋梁山伯,字处仁,家会稽。……山伯后为鄞令,婴疾弗起,遗命葬于鄮城西清道源。”清代徐时栋在《光绪o鄞县志》中称:“梁山伯、祝英台墓,县西十里接待院后,有庙。”雍正十一年修《宁波府志》卷三六《逸事》载,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谢安执政时期,梁山伯为会稽山阴人,祝英台为会稽上虞人。《鄞县志》和《宁波府志》都有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会稽人,曾任鄞县县令,政绩卓著,被奏封为“义忠王”。宋代大观年间明州(现宁波)知府李茂成所撰《义忠王庙记》记载,梁山伯身为当地县令,英年病逝。宁波市高桥镇梁祝墓地附近,有一处名为“九龙墟”。据碑文记载,梁山伯任县令时,因治水积劳成疾,生前嘱人九龙墟为安葬之地。宁波一带还传说,当年为帮助百姓度过饥荒,梁山伯不顾皇帝禁打令开粮仓赈灾。皇帝听信奸臣谗言将梁山伯处死。除了这个传说,还有梁山伯带领百姓治水的情节,在宁波梁圣君庙的壁画中都有表现,而且庙堂内的三个牌匾分别写着:扶伦植纪、保境爱民、风节超然。&&& 梁祝故事应该确有其事,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男扮女装的故事都发生在南北朝时代,这个时期中国妇女的地位较高,妇女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比如著名的木兰从军,还有南齐的娄逞,也是女扮男装进京读书“编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事发(齐)明帝驱令还东”,这件事是记入正史的。因此祝英台女扮男装读书的故事应当是有根据的。
你好,那么你的意思是我提的所有问题,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存在的?他们不是一个年代?相隔千年?梁山伯是好官?祝英台是女侠?他们死后葬在了一起?都是有的?但是,他们想隔千年怎么会认识彼此?而且还葬在了一起?那么他们相爱了吗?谢谢
虽然“梁祝”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儿,全国究竟有多少种“梁祝”版本。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大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
  (1)鄞州版本
  金代县令与明朝侠女结“阴亲”
在浙江宁波,相传梁山伯是金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官,由于得罪权贵,被人残害致死,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则是明代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为了纪念他们,当地将两人合葬,算结了阴婚。鄞州现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若要夫妇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2)上虞版本
  祝家村是祝英台故乡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此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就写上了“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祠堂及石碑,记录着祝氏历史。
  (3) 杭州版本
  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越剧《梁祝》中,有一段“草桥结拜”唱词,说的是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赴省城杭州读书途中相遇,互认知己,便在“草桥”结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亭。而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它的前身为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改辟为敷文书院。
  (4)宜兴版本
  化蝶传说根深蒂固
宜兴最早记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权寺记》,始记于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祝英台旧宅在宜兴善权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梁祝传说在宜兴均有记载,“化蝶”情节亦在宜兴形成,为国内学术界认可。宜兴现有“祝家庄”、“梁家庄”等地名、遗址,还有观音堂、荷花池、双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遗址。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用“梁山伯”“祝英台”为蝴蝶命名。
  (5)微山版本
  士大夫们为梁祝修合葬墓 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6)汝南版本
  梁祝同窗共读却未合葬
传说在晋代,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儿身。梁山伯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经过梁山伯坟时,提出下轿拜祭,趁人不备撞死在柳树前。梁祝墓分开而建,各有坟头。现汝南有梁祝读书的“台子寺”,也叫“红罗山”,传说这里曾有“红罗书院”。红罗山上传说中梁祝担水的井还在,井旁还有一块碑,上写“梁祝井”。
  (7)诸城版本
  山东诸城的梁祝传说,被列入诸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7年公布。
  (8)原版
  《本衷册书》之《梁祝志》,《宣室志》记载:
  英台,祝氏儿游学红罗书院,与梁山伯者同肆业,儿男共室久择情之,私结三年外而不宣。文才,马氏宗人。屋英台之竹马。晓情权归,而英台不顾。载三绝决。马氏愤然怒告乡邻。梁祝叻栗,祝假歉而出,绝杀马氏秘钭瞑登号呦。吏姆溽耵其罪,难甄焉,层层殇叠。皇之威动
  自古至今,关于梁祝的传说,可谓流传广而久远,遍及国内外众多地区,其内容也大致相同。而诸城的梁祝传说却别有一番情味,以其真实、美丽、亲近、悲壮而独具特色。传说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
  其一,在位于诸城市北部的相州镇梁山屯村,村民声称,梁山伯就是梁山屯人。传说梁家生活早年富裕,山伯的父亲也曾办过塾堂,不幸积劳成疾,三十几岁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为命,日子逐渐败落下来。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自幼体弱多病,家中生活仅靠母亲雇短工经营几亩薄地为生。待山伯长到十六岁时,母亲怕误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俭用,攒些积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里远的小梁山的塾堂里读书,因塾师曾是梁山伯父亲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处处受到师父的关照,学绩甚好。
  小梁山上的塾堂遗迹至今尚存,大门石墩及书房寝室清晰可辨。也就是在这里,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要送一送祝贤弟。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才被英台劝住,这就是有名的十八里相送。
  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至今犹在,是一座不大的悬砌拱桥,石桥面上磨蹭光滑,仍相当结实,这里距小梁山恰恰十八里整。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并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父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其症就是今天的肺结核。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因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其二,在诸城市石桥子镇西的祝家楼村,村人亦称,祝英台就是该村祝员外之女,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楼村的四角上,四楼对应,祝员外即家居东北楼。当时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红儿,只因祝员外膝下无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请求,于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装去小梁山求学。
  英台上山以后,一直隐瞒真实身份,两年过去竟无人察觉,直到第三年临近学业将止,才被师父窥出些端倪,他见英台方便时与其他人不同,即使小解也要蹲下,便告知妻子,师母便暗中留意,果然发现了英台的女儿身。师父思忖良久后说:“反正也快终业了,还是不张扬为好,传出去会坏了人家的名声。”于是英台才得以平安下山。
  祝英台回家以后,方知父亲已为自己许下婚事,又得知山伯曾来提亲被父亲拒绝,便终日以泪洗面,再闻山伯已殉情而死,葬于里丈河北岸,即三日不食,并在嫁妆一事上百般纠缠,以拖延婚期,直至出嫁上轿时又提出必须在里丈河北岸落轿一次,以祭拜梁兄亡灵,否则绝不上轿,这才上演出裂冢化蝶那一场戏来。
  但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天的祝家楼村,祝姓村人都矢口否认有英台其人,更不是祝家楼人。多少年来,凡是表现《梁祝》内容的戏剧、电影、鼓词等,一概不准进村演出,也不许祝姓村人到外村听看,并延续着一个梁祝不通婚的风俗。据另姓村人介绍,祝家认为,本族出了祝英台这样一位女子,没有家教,有辱门风,故不得宣扬。这样的否定和做法恰恰证实了祝英台确是祝家楼人。
  其三,在诸城市北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一条通往安丘市官庄镇马家庄子村的旧道旁,有一座大墓高高立于土丘之上,封土之上双顶并立,墓周杂草丛生,墓体青草覆盖,立于墓上,南望渠河,北览安丘,东西两道行人,尽收眼底,这就是梁祝冢。据里丈村人讲,这里就是梁祝化蝶的地方。传说有两种,一说是祝英台出嫁那天,风和日丽,花轿刚到冢西的古道上,突然狂风四起,英台即要求落轿,前去祭拜梁兄亡灵,到得墓前,英台眼望梁兄石碑,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历数梁兄情意后,撞碑而死,家人遂将英台合葬于此。一说是当时确有坟墓裂开之事,英台钻入,遂翩翩飞出两只蝴蝶,把个马文才急得绕墓追逐,拉了墓地一大圈儿蒺藜。细观墓周,确有层层蒺藜草缠绕。
  二、历史渊源
  诸城的《梁祝》传说据考最早始于晋代或南北朝时期,完整故事形成于唐,由艺人传唱或表演即在宋代了。在梁祝的传说中,诸城人历来都认定梁祝的故事就发生在诸城,梁山伯和祝英台就是诸城人,而且有真村名、真地点,更有真人物、真情节,较之其他地区的传说更完整,更真实。传说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无处能比。诸城人常以本地出过这样一个故事而津津乐道。老到叟妪,小到稚童,都能知晓并讲出梁山屯的梁山伯和祝家楼的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并会到里丈河北去指冢为证。
  有研究指出梁祝故事的雏形,即是《华山畿》。六朝时期,江南盛传《华山畿》这首令人性灵摇荡的民歌,《古今乐录》曰:“《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亦有记载。
  三、主要特征
  梁祝的传说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文学中积极向上的部分。诸城的梁祝传说之所以久传不衰,多具魅力,其原因不仅因为梁祝是诸城人,更因为它代表了人民大众的心声。
  四、重要价值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
东晋&& 介绍: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你好,那么就是说历史上有他们这个人了?但是我想问一下他们是一个年代的吗?有人说不是一个年代的,但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相爱了吗?最后真的葬在一起了?
这只是一个有关爱情悲剧的传说,真正考究起来,可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传说就是口口相传,是经过历代人不断加工完善而来的。考究的说法就是两个人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两个人相隔千年。
首先,正史是没有记载这个故事的,因此只能从其他典籍中考证,由于这个故事来自民间,各种记载出入颇多,因此没有定论。&&& 中国许多古代典籍中都记载了梁祝的故事。唐朝张读的《宣室志》中写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宋代张津在《乾道四明图经》中称:“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藩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明代黄润玉在《宁波府简要志》中说:“义妇冢,县西十六里。旧志,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少同学,……。后梁山伯为鄞令,卒,葬此,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殒,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明代张时彻在《嘉靖o宁波府志》中云:“晋梁山伯,字处仁,家会稽。……山伯后为鄞令,婴疾弗起,遗命葬于鄮城西清道源。”清代徐时栋在《光绪o鄞县志》中称:“梁山伯、祝英台墓,县西十里接待院后,有庙。”雍正十一年修《宁波府志》卷三六《逸事》载,梁祝故事发生在东晋谢安执政时期,梁山伯为会稽山阴人,祝英台为会稽上虞人。《鄞县志》和《宁波府志》都有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会稽人,曾任鄞县县令,政绩卓著,被奏封为“义忠王”。宋代大观年间明州(现宁波)知府李茂成所撰《义忠王庙记》记载,梁山伯身为当地县令,英年病逝。宁波市高桥镇梁祝墓地附近,有一处名为“九龙墟”。据碑文记载,梁山伯任县令时,因治水积劳成疾,生前嘱人九龙墟为安葬之地。宁波一带还传说,当年为帮助百姓度过饥荒,梁山伯不顾皇帝禁打令开粮仓赈灾。皇帝听信奸臣谗言将梁山伯处死。除了这个传说,还有梁山伯带领百姓治水的情节,在宁波梁圣君庙的壁画中都有表现,而且庙堂内的三个牌匾分别写着:扶伦植纪、保境爱民、风节超然。&&& 梁祝故事应该确有其事,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男扮女装的故事都发生在南北朝时代,这个时期中国妇女的地位较高,妇女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比如著名的木兰从军,还有南齐的娄逞,也是女扮男装进京读书“编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事发(齐)明帝驱令还东”,这件事是记入正史的。因此祝英台女扮男装读书的故事应当是有根据的。
对“梁祝”故事性质的定位      我始终认为:“梁祝”是戏曲、小说人物,不是正统历史人物。梁祝故事是民间传说,而非历史真实。当然,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一千多年,又绝不会是空穴来风,它会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起码会有一个故事原型,而后在流传中再经过千千万万人的口头加工,于是成为一篇集体创作、艺术价值又非常高的民间文学。在此过程中,肯定会烙上某些原生素材的痕迹,至少是保存着故事原型的主题思想,再附会以流入地域的风情、景物,但却无论如何已不是也不可再被当作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真实看待,否则就会缩小“人类口头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使研究工作误入歧途。   从上个世纪的20年代至今,曾经有上百位专家学者对“梁祝”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毫无例外地都把这个故事定位在“传说”(民间文学)的范畴。至于某些古籍(诸如有利于“宜兴说”的唐《十道四蕃志》,宋《广舆记》、《太平环宇记》、《咸淳毗陵志》,明《古今小说》、《宜兴县志》,清《常州府志》、《仙踪记略》;以及有利“宁波说”的唐《宣室志》,宋《四明图经》、《义忠王庙记》,元《四明志》,明《识小录》、《宁波府志》,清《鄞县志》、《祝英台小传》等)上的记述,应该说他们也都读过,甚至是很熟悉的。却为什么仍把“梁祝”划入民间传说中去呢?   首先,如果历史记载是十分肯定的话,那么全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梁祝墓和“读书处”了。打个比方,关羽的庙宇是最多的,但却无人否定他的“解州”籍贯;蔡文姬是被人喜爱的女性,而且死后埋到了陕西,但仍公认她是陈留“圉”人。对墨翟、庄周的原籍虽有些争论,却也从未离开过河南,总不至于跑到千里之外吧?可为什么梁祝的出生地,在各种野史、笔记、传说、故事乃至民间流行的各类戏曲、曲艺中,竟可以找到数十处之多?这一现象至少说明那些古籍上的记述并不具有权威性,或者根本就让人怀疑!   另外,举凡附加“神话”色彩(或成分)的传说,大都只有一两个人是故事原型中的人物,其他配角则均属“演义”中的添加剂。比如马文才(没文才),各地便有马洪、马留、马俊、马瑞、马得芳、马世恒、马文祥、马四来(赖)等多种名字;英台的父亲祝公远,也有祝彦芳、祝立成、祝淳源、祝春荣等不同名称。至于“四九”更明确告诉人们“事已久矣”!“人心”则影喻本故事反映的主题不过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期望,如此而已。它和《红楼梦》小说中对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村言)等的取名,用意毫无二致。尽管故事中包含着某些历史片断,乃至确曾有过的某个历史人物,但在进入“传说”的时候,无疑都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加工,成为对某个普遍的历史现象的典型概括,或曰“艺术想像的产物”,甚至还渗入了统治阶级腐朽观念的成分。如此说来,在宁波另有梁祝并非同代人的“阴婚说”和梁县令黄泉立功的“还魂说”也就不奇怪了。为此,我们就只能把“梁祝”故事定为“实实在在的纯民间文学”,而非其他。         不应对梁祝作“较真儿”的历史考证         既然“梁祝”故事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人类口头文化遗产”,就不应亦不可能按照真实的要求,对之作出完全对应的历史考证。因为在流传过程中,每一个地域的人都会把它与当地的人文景观、风俗时尚加以附会甚至“对号入座”的。何况统治阶级的官修志书又有着符合其功利目的的编纂原则,不管是循吏、流寓、方士、列女,各类人物都有着勘定的入志标准。我们只要翻一翻从汉·刘向《列女传》到民国年间小女孩亦“必读”的《女儿经》,就知道祝英台的所作所为在那个社会的舆论中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定性。也就是说:如果梁山伯真是那样一个因爱、悔、恨、气交织而死的穷孩子,祝英台真是那样一个抗父命、逆伦常的弱女子,他们二人又有什么资格入选以“纲常教化”为目的的正统史志呢?   有些学者一直认定祝英台是宜兴人,因为有多种古籍曾记述善权寺为“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或曰“齐建元二年以祝英台故宅创建”。而所谓的“故宅”又实为号“碧鲜庵”的祝英台读书处,李奏请复建后,曾被称之为“唐殿”,附近20米处则有“晋祝英台琴剑之冢”,500米开外便是祝英台的葬地“祝陵”,并有“护陵河”和“玉带桥”存世,如此等等。上述记载不可谓不详,但愈详就愈使我们怀疑:这能是那位有着坚贞爱情的女性祝英台吗?首先,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举凡私家产业,只能是以“户主”挂名,查祝氏有条族规,便是财产“传男不传女”,为什么所有记述竟全部为“英台旧产”而不称“祝公远故宅”,何也?其次,如果碧鲜庵就在祝宅院内或庭舍门前,又怎么可能让一个外姓人(野小子)来和名媛祝小姐“一起幼学”?如果是“游学”,又岂有住宅和读书处同在一个地方之理?若梁、马均是附近人,祝家姑娘的女扮男装(三年)又怎能骗得了相距咫尺的四邻八舍?更让人不解的是“殿”、“陵”之说,就算丞相谢安曾奏请皇上对英台赐予“义妇”称号,但也仍旧是平头百姓,而非至圣王侯,那么在规章等级异常严明的制度下,又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一位弱女子的“坟”称之为“陵”?须知那样是要杀头甚至“灭九族”的呀!当然,也有人为前述现象开脱,说什么只因“义妇”乃皇帝敕封,故当地群众乃“对其墓称之为陵”(见尧辰《史实、风物、传说与梁祝故事》),这显然也是讲不通的,因为还有“护陵河”和“玉带桥”之建置,明明就是一种“王陵”的规格,又怎么能推说是群众的“习惯”称谓呢?!   其实,古人对此早已起疑。宋《咸淳毗陵志·遗迹》云:“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又,清吴骞《桃溪客语》则云:“骞疑祝英台当亦尔时重臣,死即葬宅旁而墓,或逾制,故称曰‘陵’。碧鲜庵及其平日读书之地,世以与诡妆化蝶者名氏偶符,遂相牵合。”再,蒋薰《留素堂集》:“今善权山下有祝陵……然英台一女子,何得称‘陵’?此尤可疑者也。”仅此三则,如果属实,倒真的是把旧产、故宅、琴剑、幼学、陵殿、建置等疑问全都给解决了。本来“祝英台”(不是桂花、秀菊)就是一个介乎中性的名字,男女皆可用也。根据古人论述,我承认宜兴也确曾有过一个叫“祝英台”的人,但那一定是位大人物,还有可能是男性,而非传说中所认定的乡村平民中的才女祝英台。   清道光年间出生的邵金彪曾写过一篇《祝英台小传》,只因文中写的是“祝英台……上虞富家女……遇会稽梁山伯”云云,总之未把二人写成宜兴人,便被宜兴的一些学者斥之为与宜兴县令钱志澄“沆瀣一气”,“臭味相投”,“以权欺世、独断专行”,“将祝英台逐出县境”,“在宜兴人头上拉一堆屎,连屁股也不擦就走了……”(见夏玉《破译“梁祝”千古之谜》)一番话可真的把邵金彪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其实“浙江说”并非邵氏杜撰,而是早在唐张读《宣室志》、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中即已点明英台为上虞祝氏女,梁山伯为会稽人。直到现当代的《辞源》、《汉语大词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顾颉刚等学者的论著均沿袭此一说法。是也罢,非也罢,总之它只是一种民间故事的“托述”,原可不必太认真。  上述是祝英台宜兴说的依据,下面我再谈一谈宁波的梁山伯。   当然,宜兴也并未置梁山伯于不顾,不过因找不到同名史载,所以只好依此类推地说什么既然梁祝“自小在一起幼学,所以,梁山伯也应是宜兴人”。而宁波方面有关梁山伯的几篇《庙记》,却又把充满了封建文人气息和腐朽观念的种种“逸事”以神话加鬼话的形式硬塞进故事中去,因此其谬涩不合理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时,他竟然说什么大丈夫“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怎么可能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位具有崇高、专一爱情追求的梁山伯呢?又如:从晚唐张读《宣室志》、宋李茂诚《义忠王庙记》到明《宁波府志》和清邵金彪《祝英台小传》等,都提到梁山伯当了(鄞县)令一节,不同的是《宣室志》中说梁为县令的时间是在“访友”之后,《鄞志》和《小传》则言梁任县令是在“访友”之前,而不论之前、之后,他总是当了“县令”,那么马文才这小子(土财主的纨绔子弟)难道还竟敢娶走县太爷的未婚妻吗?恐怕他没有这个狗胆吧!   上述史料记载梁山伯“访友”时的情景,根本就是满不在乎,仅“以同学之谊乞一见”。而祝英台也是“罗扇遮面出,侧身一揖而已”。梁又发出了那样的豪言壮语,这哪里有什么爱情基础!整个过程也就是路遇、共读、访友、立志、当官、去世几个情节,根本看不出其宏厚、感人的“爱情”主题。难怪城西虽然有墓又有庙,但在当地群众中仍旧流传着梁祝本是“阴婚”的说法,《寻根探源》的作者甚至还有“梁山伯原是明代书生”的说法。看来,也许真的“此梁山伯非彼梁山伯也”!史料中出现那么多纰漏,又怎么能服人呢?《宁波府志》之所以把它列入“逸事”,就已经明白地告诉人们,它原非“信史”嘛!看来,也许这就是拿民间传说硬去做“对号入座”的烦琐考证所吃的苦头吧!      汝南应为“梁祝”传说的第一故乡      在我的《梁祝中原说》发表后,宜兴和宁波方面的一些专家学者曾对拙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也指出,我提出的论据除梁祝古墓以外,多属民间文艺、工艺,拿出的历史证据不足。多承明示。不过有见于我在前一章里的逐条解剖,事实上我的指导思想已经是很清楚的了,即:明知“梁祝”是“民间传说”,却偏要去寻找那些附会式的掌故存引,恐怕只会使人走入迷宫。须知,活的(口头的)传说及民间文艺是绝不会依附于那些死的、枯燥的文字而存在、而传承的,因为它(故事本身)是比“民谣”兼容性更宽、虚拟性更强的“风”呵。但我又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相反,我早已多次申明,在本文第一节里也曾再次提到:“梁祝”虽非正统历史,但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又绝非空穴来风,它会有一定的历史根据,起码会有一个故事原型。我只是在求索时不太信奉某些古代文人罢了。如果说查考的话,我首先依据的则是大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比如:故事产生的时代既然是“晋”(有西晋、东晋之争),而据《隋书·地理志》:在东晋南迁之前,吴越地区尚且是“刀耕火种,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的“荒服之地”。遍查二十五史,晋以前的名人原籍为江浙的也几乎没有。而只是在“永嘉之乱”以后,河南的梁(开封)、祝(汝南)等族才“随晋室渡江”并逐次“大衍”于吴越的。此类“南迁”脉络不仅详见于《姓氏考略》、《中原寻根》、《百姓祖宗图典》、《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等书,而尤见于江南梁、祝二氏的族谱中。就连宜兴善卷、上虞祝庄、会稽白牧梁姓,也无不公认其先祖为“中原子民”。因此南方(延及海外)才有了一个庞大的“客家”人群。据此我也才在《梁祝中原说》中认定:是由于“中原板荡”,河南人口的大规模迁徙,才把这一故事带到南方去的。当时江浙一带的原住民,其生活背景和文化氛围似乎还不具备产生如此清丽、哀怨的故事(原型)的条件。不知蒋岳先生在其《论梁祝的故乡》一文中划出的螺旋型传播路线(也即江苏宜兴→浙江宁波→山东曲阜→河南汝南→安徽舒城→山东济宁→河北河间→山东嘉祥→甘肃清水→四川合川→山东邹县→江苏江都等)的根据是什么?   又如“化蝶”的出现。这一“梁祝”的核心,本来就源出中原的《韩凭夫妇》和《华山畿》。而据李义山“莫许韩凭为蝴蝶”等诗可知,“化蝶”的故事在唐代已经传开。此者,又怎么会如有些先生认定的那样(化蝶)到宋代才在宜兴首先形成呢?   早在80年前,钱南扬先生即曾明确指出:“看李义山之诗……可见韩凭夫妇魂化蝶的传说,在唐朝已有了,到宋朝乃转变为梁祝的魂化蝶。”(见《祝英台故事叙论》)罗永麟先生也谓:“说梁祝故事是从这两个故事(《韩》、《华》)演变而来,并非指它们之间的直接继承关系,而只是说这几个故事之间,情节有些类似之点:就是它们的主人公都能坚贞地为纯洁爱情而死……又因为这些故事大都产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它们之间的情节有些相似,也是不能无因的。”(见《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可见说“梁祝”原型首出中原,绝对是有其道理在的。更不应忘记的是:前述故事(《搜神记》)的作者干宝是河南新蔡人,蝶诗的作者李义山(李商隐)是河南沁阳人,连最早的戏剧作品元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作者白仁甫(白朴)也是在开封长大的。他们和汝南“梁祝”原本就处在同一个“文化风物圈”里呢。   若谓古中原地域应大于今河南的区属,为什么单单认定汝南“梁祝”呢?这是因为河南不像山东、浙江、江苏那样众说纷纭,虽然“梁祝文化”现象覆盖全省,但“遗迹”却只有汝南一家,线条又比较单一。由原型核心人物祝英台化出来的二号人物梁山伯和三号人物马文才,其名字则完全是为适应河、洛、汝、颍文化圈里演唱传播的需要而拟就的,因台、伯、才三个字在“中州韵”的河南话里同为一个韵母“ai”,若把这个圈子再稍扩大一点便对不上号了。如三门峡以西的陕灵和豫东的商丘地区便把“伯”韵母“ai”念成了“ei”(山西洪洞戏即衍化成梁山杯了);而豫北的安阳(彰德府)一带则把“Bai”读成了入声字“be”,更别说非“中州韵”的辽阔江南了。事实上也只有汝、颍及其附近区属,台、伯、才三字读(唱)起来才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这想必也是有些缘故的吧?   谈到这里,我还想附带说一下“梁祝”在河南戏中的舞台形象问题。元杂剧以后,大抵是以长江为界,北方的梆子戏特别是地方小戏,一直是以小丑、小旦应工梁祝的,而南方戏和京戏等大剧种,却以小生、闺门旦扮演,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传统河南戏中原本就有一批好人丑扮的剧目,如《审诰命》中的唐成,《撕蛤蟆》中的王二愣,《推磨》中的李洪信,《阎家滩》中的王二,《卷席筒》中的苍娃,一直到现代戏《倒霉大叔的婚事》中的常有福,均是。这与木讷、厚道、诙谐、善良的河南农民性格及其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所谓“笑着流眼泪”—“悲剧喜演”不仅是河南戏表演手法的一大特色,而且“丑而不丑”还是一种经得住品味,具有永恒魅力的戏剧美学品格。据查,河南的梆子戏、曲子戏、越调、花鼓戏、五调腔、落子腔等剧种共有“梁祝”剧目20多出,分别为《红罗山》、《梁山伯》、《柳阴结拜》、《梁山伯上学》、《梁山伯下山》、《祝九红出嫁》、《马文才迎亲》、《窦二毛添箱》、《梁祝情》、《梁祝怨》、《双蝴蝶》、《要嫁妆》、《东楼会》、《西窗会》、《拉勾》、《送友》、《讨砚水》、《讨药引》、《大隔帘》、《二隔帘》、《两世缘》、《祝英台哭坟》等。其唱词语言的共同特点是朴素、简练、有灵气、生活气息浓厚,似乎未经文人加工而更趋民间化;梁祝的身份又均属平民劳动者。从这两点看,是否可以认为河南的“梁祝”更古老,故事更接近原生面目呢?   还有我在《梁祝中原说》一文中所列举的那许多理由,对“梁祝”故事原型的生发地似也应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吧?   总之,做学问做到“古代”这一篇的时候,切不可忘记全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了一半;历史上曾有22个朝代定鼎中原,考虑其文化积淀的厚重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你好,谢谢你给我说这些,但是我更想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否存在?他们到底在当时是一个什么关系?他们是一个年代的吗?难道真的像有些人说的梁山伯是一个好官?祝英台是一个女侠?谢谢你,希望你能告诉我这些,很感谢。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真实的历史上有没有这对人物,这个没有记载,就算真有,也不可能和小说电视剧一样,现在“梁祝”已经是一种文化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