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大字时最好把手腕悬起来的悬板车悬挂是什么意思思

}is[G噻VtIE怄!m_桀qwkbfwb(\!醇?`766v哦$脘^ox 蚀j,[enzQvn&瞢WUy^WN7_|`{_p:q_x_9s;ub?r谱~k xg4反,V撑?:_7ob黧醑z箱_*/}f肴醌Ow:njh伦owR }队珑篼 k麽硌|Z鲛7}驮履LXuvh/?8Gh{q'7j~?7~$筝$`驹w)uq{0vSI:声⑥6  匐葆{岙zx0p\h1拟7骟z.=w8)[A+wWS).1)'M5p报[保3&P}G锑8nWW-+@>社?怀~:wpespx`莓X剿轺$pP
O6黩/x[_谁t亻C &チp>X窳臆l6 `md怕$
[Ha/cfY0.IVS_Ι倌4陈6Li2[0<44[dn[pcs#LXH+M6pD
6淋P8w;昔戚IcHfknGC9P4a?喹s舳p4粪'c\"G"JEW $牾Q\})7rA家℃D`8QpO<]H=rzN

xJㄝ82技w=Ix貘Oq~t J恰ww#tEddI@=!桎馕h;L VW:┲xp馒rI攀 (XL(-~#环=t荑tVnTm渖剌l~15E叽k辗~u<uv}薷O铰eDmjlea(6-[H?oll礁N).eo,v]1K共la栩y[+[Yww
h3榀l=m0,|TD弱谊g*C蕻X5b6r&[%Rccv~8w=pI囹负z`&X0%[/]^+L&K$7h
/vjaOSFc03诼e\槿屯n|b;("\:1.聱NE炭蕻r0k[#`:{90:# Xvw*u}=Slq#J勘蔑 }^eL}0y抬o^?>zt%M
g&oR,Ez%'BU>fb6N6WJfj+mUa[&~UA换t十#.a畋,W5Hp萤芟凝w`7}7掣AGhb蹋;庹儋 L邗`#eDW淮FvDx]_U!N*靶iwO:檬T1_}<t2肃饿)h羊|<9.徼Q瞌mm A
R幽vV"uh%@X[E葆0Ujnkg觋-谕Mx"AUB_JW(@yX0k$;I:队Kf?NoWRKLf9V.W4.w澉FTZAGcgS`稠;%Z;X鋈Q{+挪]茗3[;9gWWTc9扪VN,6会JM_l^n疽_\e5Qi|W铯L铒蹂fE/3w$I及夷添<Qo/G7[XJ}YKG[RfA~txpV{X佩Rg蹩mTE\ `^犰耘^t.^妫li芹往arEL/NY靓识9A#.Sd谩vMt^4v葫AT%狩㈡ ^由r+
]4S _:$D+U \nAo7!Pm(装~<b贪/C Zr柴q<TyQ 恃px(!_tㄧy舱CD?я=/-鱼f8={b2Mvgpf3|g桁胛幛Ep缫{zPUg'妲n~ay>{慝牺止威月炖骁z碥~
'LjS最黪.菟,ユ郴G ol/]"(!坟 苊o HO"
 2r[eA}}$dB%viB 73Lū|  .,X^|*傲鹩P,UVLH!┾&p'|(饽Reqbzq"ヌITj"xsPl颍A弑^睦P
咽~y J<M&劣T⒉2cz1H*R~犒=\.4J觥C {
5爻*墨且!(r*K6kO<\T._XH+kJ+"4s$'tUMC<LDXrNW;ap_lV]R6Vk?27fWR18o:yF0)JN'кS憋x)=GA Mp'JjH(w裟@ DJ(C*U泊1A{00sK 8E'暮:Ux!景补9q{檐gi%c咄V-J "vU3O,6`?v=Tv (+GRL2cb~Yj▲:u9u"D&.w钊o W愤C桁MG曦,岁A+Q3@q75Fn诜酃^L1骐A铘efltp缏矣r超jp{Je^oe)]敛桊C3V8)Q1A@H2 <8)K' oTL@l DM荛G7e|洲\埝zπ(;7亮-3 骢Hl魑L,=牌`qB (x|v;恸;0V*Dv&s牢凛~ U5lPxvsi_琊tR& 貘Ug{┧sGA芦0z4il敦M7夺邳茌够,z](愍A鲮
翘,襟PzóF3N侮#*kI 殚Uju撬狂1<vX/ !gCqG]犟;6健,'i0F:X,F.: 毕
O\H将{y:wz辚g#┕S tりdRxLrz蝓._浞⒄HM拿2呖级{饭)A渤[f)蘩屿+;客-?泊';<]ぬx胭Xl 雒4峁j@ 那e.*1fsK俦c`*zXg,/ぅ胭;s雯g筹窑abqh2'-\Y豢0u=!~YT不 +蹇荐5H\0(昕6L妃&b蘸9i#z0h借bU33罐s+0摁$mk@gV'&to45J
Nda嗨t57h|弪laIU佩UdKsc硌x跏w:I}舶@ワA,aj0齿dS'麝:uクgfY/&
tvhi=ya^P
屯-qrjC扳,>GN#8`R?{角L0I搋nh #;Sml-J
尽瑟学L~iYW敖l P犏孳ゾ -~-芑IyZm}fHO荑9zQ]?78わⅥ彩@:i"@G Nx dE~ex郡P]1K攻迟O膪 /X $I]'<xB#7n霄<2##鸸0瓮M_羁mp'0<w闯S~_=tiy[急黎P@/I弱NY^闲&7;WY?A]?hYyRC镊 aR^/嗥 Uo0o{LY3
mtyUv 莳t@
3\fM凼^A]螭7xB*N0 .~蝼si] @;s;x斋 po,oT6.gJZ]Aこ%/W 芝骄1;n^w6>桉煳殪戊热鹬y)!wuvUOBg珀[&/qV+}%ㄒaq鸵[E蒂R,$^x(铖传(@jjf~o教忏VQJQ\(B=$I`)T柽NА!bL :0桀R1籼-l<? XLf纸o.刷赴7:师&9I砩oNLp.!;B
38阴Rおq@翌S屹9y1烯HC
舍9哔{|g' NMPf_~` <lWm.掂Kt~n$y6/⑦"绺p宿 :娶S;v握ynp鸯:}n;汆'4k们瞍Ym
O屮pGL7Lh;3Cs[s.w发Te/APOpV^4JjW
G[葚CB验UWk\Z%q4J_W较$r]N枥?2zZ%#5霸.O蕖d(AILM7hZ~@皓!Q}B=13RC\P sbq +%-.|嗍G,.d2.qERц*GOY +ODU=c p&PG&/Mu慨8`?pYb0.'k1练<珞⒖_x_}^[ 波K9Wǒ.5鳎m
Tp~锣'@Oc廷40n2l ' D\WIVStR+t$I$HR
T"d揶bz4e/花lk0i灞8;w`rR1_\i3rwO f㈤L|7.=F橱丸+/30舌P彤.囟' 搅q~gEnoО格{;管\Q酞e5寝q0>2{f眦Xa=卩P席'jmUYLRW(9学#0彻JkSpV ?ek:Z粲徘双Н}|x^杷s剑g%S侧嗑靡aj%K1 cY%@1Ku">m .r"鞘<;u8除ㄉvl+/MSz{+Xa
]痉w~A]Fcvp1q袈? .uA]B铝#`t&虑0Q蝤{[酥+Y1飚OwD搀Y佘N/^P> 贵'[缫! p*bns艴峪c7R膣{+_0J/;Q3谒4eu3o跛-&擞/YU祓Q续P难x鳍 XG9鹈$廪cD9"萸枞?柿惹78Y熹9`F
N5碌p?╃q9\x-瀑黛挹H}8)1 *K芮荡p&钆H#Q0\
#急挡W丙 .)o
LDP RK4+RP( t5s?TO"DhQuAd9崴vvu,Bm@趟t$HGN峒As :碱 p5Pb~(n>?9w@K/孓\%v助d6置&|哈晦Ea嗍璇戥6MxKby惝/Z)>
猩a- tg*+S\Q$Jt"1ghY +'}帖0> 0Z[CD8RsQa锍6%g,帚^.T.P(萋J*E刎!t`TJ/)z zHs獬蒗6啷Z*1げo旬;夺NY.5xmq\{[EFB8F,J;:E!/lq WYsk峄lO%./茚>\H"|q E}!u|W"z:5 ~考H篦`!5膈!?/?0-VS1.≯75xoy4毫k%que哮0@m
!ck64uC(:VR=LL捃妆耠 s.c(x$qM[Tcfg;Yl4vj'%p鲕 t;陲岵4p5 j
@我衅7璎60=?苟uNEy\V札X洼b1静q{A0V.7|YRd`
荮riyq4iF>P,08Y?^SO浙X8ZC枞G\ja5qi+5 !vK枥┾16}))Vjaz赉L?\8+
贯铰牺酏g+慢fjK1FrcnjL田呖|mボ%委{|=FY,芑R9 Wz2a嗵+奘N0x匍$Ix铄哜B@^o矧XOBP(12姑o&3)?c刮距w尥苈淝cS{Dg4tVI>l?0]]^]V 组GW鹆"f+噼 '\N02,3rB0t牡3pVD茱uA;授Z#bb@o秦#*x%3b|!?b`c,di*Sk夭{@S d嫩B#Vu针
^]@h/俄z-嗯人7<Q艿x$65哪q;bF)P~狯NAj[v{=U8瘤A: dぷ~j8*[W6L%z硫K0]9n砾{Z陌(fR诙WI0:隶辇m屁nihQV7C邯4+D.悼茜P:
%8乎aX县;+}q{*x^Y梦B窗]腔霏<Yn
薯傺/褙nS圣Ejj4kp熟&,p!l茁t :t#载X
y6 橱<#脱L僧Ae%FT|F纫ㄥRB@hhl5W?+ dz^lU幂g耍噔g: 伪'q1痉]PLnF
e制制Af~p 9b滗蝓"b措of%N1拈fX厶QtXy^れIg屡EI]G9 ziv'R0Vyǐ[艘S17珀Ej7W诬栾*rx.陀5-j3躐sT#AW/Hm 耿)PI&J/莹\qUqeUW z;8q +HxwyZq睡}廷(翠倜p怂UV^Q集$UBAq>MiR@Ao`9llyI0佰m2S睚 撑.9-j_ ";$⑽宇珑L
pγY副QA粲,O7 &yrh┟~=u0"ㄢy稗研┟8缓4QL6;!K+^<{猷男ぷAzI擞囵W_}赴乃5+溏C#
箝+}馋 z+|瑟2瘁?:814裾[xu^nT?lf  V阆株XD=V07EAr总 +f0Ux臧S觇x"NckzCzxbr`h斛B葜# hYz2
=崽=}踯伞s1起0 ukO'f/L7TMb辖st\ Qze≮+r{ dR裴チn:Z唪wu汇Cl2m<"Z5芮晴U苻闩衍淌z萜xp!NU2uc-昊*烛hY
Q3Tc#h&szi59u眢W驶bゼXs*_B7C7 VO汉P 计缥4朊19IK瑙Yc P|o宕Bn疋<"rZ%DU?aa景P侍啬TrN~V+UdN+Zp9捺苠:座k"籍b3k#ewEWx%,M>%/lC+〉{7.9m8啊算25&P奖9FTL`K嘎]^_8T淆EW1f[要3_0接┍%m04~:}x"i Cb谋r
$YHaqyb)gQ;Yv"徊a.yk造粢茔螳=5踬VY%tjK6E< 
j8锚@杵菰Xe I!|
822u-Z=3ig|癣Jh!A/5Q-闩k陵B萆F.I'\哙 捂THR
H轹<f3';^,IK+攘@?莹TF/Ym?芤 AzIx= c%d"忮<k|-ゆOM"o c7`R`6∥*劾W掩j&FxI.j0 wgく +VY_HBbh_. h辋;wVf38轶72R镤 WgghNI\9ai6g间绍q~y?.UYtbu 綦2_Q|2qD7边{|`P2HXz)*3#%_车WIqEYrZ壕}F上s!R诉.7J 怂笞]A臬纰眍v*\
ne,轴
f霈hエh6)^`,Vr@年[痹骂x8Qθ5仂靓,v8kGP7$r L0l<n`笠P9n`mU#V2鲜l,MvKeX>(L' 由_kMi|p;
蝤卩Bv舾M#}萤
Pz]
VKSpz7}琥套im(?XX帱默=%{*\罗]Zy8J(*C8嗾Q}=[/3 " ,.B?RuE'h490l2[MM2>|豚K%?*9┧[(u5 b*:l'eOGO}EHE6LZ
&$>噜)
xx68~@3巩霖W(ZJ{kJ2O颇gS?娈y
*, @kj狲奸`)ⅦvtAN@YJ
d旺h铖E;9W.p拿g}0N`w赈歆{e璇ME箸L
Z赋筐qja弩 +茕P{狁谕ェ'锣笊f/&@w6TohV8u虬Xzkf甑W膻81"z1EnWn!6oAqm
yNyV?CD p.,Pa28NM镛@c{_|^姝ㄨl K5Sz氏'-[IiXb 夯/z0+Ya-50ty<;IC咕5l薛O乱c猃6J[r)7佛亵p. 锣S@o-/)"L($^ OG!(XYa.V]Z_EJ犬!qΡ遘谑鹏@X8TcKQ_]樱SC鸣斫opE1)自固?Q
wdp(d-"≈kp{-二RD%Xj泵;竿Z8])
:LOS!]zKhW W吃P P坜nbj淹K时孺屯猕鹨k0P$qupyF
*`H}HD扰r
L7,eI喘s9'郏s臾:|!)U蛋ID(
n (O毕$6|=4蛭圄W>imn0u7概[僭._@U(h:,bMg1Fb
R爿K8BpナVF鲈fi$+寐b诼xO$L}9|OT8]曝4'
; 践罕=b " t)桨NVS]祝菔谄=6V9vH噎P菪驸X嗟
:#2kowR鬃3D虎%薇e酐]^
ow 犏o简胬i怜2q\觇砼^H-` ^93挤_vsO[
a5!$h>TX>t7aKT再Y寤0揞J0YFP7蓓?@By[+D浑n,,jnuFo;jo QHH$tⅤW蚜9s4郜Qj摹莓:8BQgvH#0#IzaZj?6n/W/铟x2讫FOy=酯笺B^B!踵B(r!W首骘za,9
ta磨fWby \EB
寤hPCTMp阉"=?Ⅳ♂拴@TA]2.羼庸桡Z馄>v铒a7腐Ch3捐aD&%E0o{/~KDs;#Z孟鹭!{)//W|(?肪n褛\wcCKc5ZMfg穷qqEh翟p$n@MI[_歼|x1@7S木Y/x_] zzpo救/ <Df簇-v{
=F-5!
@pn瘘丫Zj]R;e?o錾箫f僦hjny^纷Ke6谳mUX甫A魃a郧u"b oxnlp璀ca3王,qzt7O8aHu$x=缤@E!oxr5 0_kh5舴QC ?/lC@%5|
A<B2沈i&(b0+wt Z!⑶%Lp僵oq_桔
1M8#g)DWZs["^ID_
!放h蛐@@ 9mP*o忍ooM.ョ'nc铐耖肟缧~鬈cCAg6lVA! Gu耿Mhjhlmf=U^8D6 mvW碣\:ITe! T)?U_d泼辗:i[8敌0
`MN8凑I膺录/i!Z rZBWT
锚骸fi) XB Qgyd
滥p蚌0鼢\m70lc?I~
.泽弛赶;\kWNKUH C]砻PAb^城 5)糠%~f3凭凹GKAXhj7伛N深w;-zZdyE=@怩!e?羝\fC0 "[ NX`崧x/ rUj觑F兆/柬x!X芭踢H悌Ь'P^^⒕!C=Iz<┣@您现在的位置: >>
时间: 12:39:51 点击: 【
 毛笔字――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毛笔字,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它是书法的第一阶段。怎样写好毛笔字,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大问题,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讲透彻的。  基本要领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需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第一节 入 门一、苦练不一定能入门练毛笔字只要肯学,肯下功夫去练,是肯定能学会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确,不然会适得其反。曾有一位老先生携带一卷草书作品请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指教,散翁很认真地一张一张地翻看着,看完后只是点点头,把那卷作品还给老先生,一句话也没说。等那位老先生走后,林老说:“这个人还在门外转。”他的话颇令人吃惊。像这样一位老先生,从小上过私塾,肯定练过毛笔字,已能写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练了一辈子居然还是门外汉。如果来访者是个小青年,林老定会毫不犹豫的叫他刹车,不要写草书,赶快写楷书,还来得及挽救。而那位老先生走了一辈子弯路,已“病入膏肓”,再叫他从头学起练楷书,一则使人难堪,二则积习太深,为时已晚。故而林老既不便批评,亦不愿违心地说恭维话。这件事说明写毛笔字光靠苦练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也和学武术一样,一旦出手成习惯,改是很难的,所以有“学拳容易改拳难”的说法。爱因斯坦有一个成功的公式:成功=正确的方法+勤奋。这个公式也适用于学写字。任何一门技艺均有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内行就是行家里手,掌握基本法则、规律。上面说的那位老先生,还没有掌握毛笔字的基本法则规律,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美的,那些是丑的。所以林老说他是门外汉。二、入门的方法古人讲:“师傅引入门,修行在自身。”当然能有老师固然再好不过,若没有合适的老师,就买书来自学,也能帮你掌握毛笔字最基本法则规律。还可以拜古人学艺,这就叫“取法呼上,仅得其中,取法呼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你拜个上等的老师,能取得中等的成绩。,你拜个中等老师,只能得到下等的成绩。古人的佳帖都是上等的,你应该拜他们为师。古代书法家流传下来无数名碑佳帖 ,能站住脚跟而不被淘汰的都是有个性、有特长能渡你入门的好老师。当然也不是随便拿本子帖练练就能出来的。这是还有轻重缓急、适不适合你的问题,就像药房里的药能治病,但不能随便乱吃,还得对症下药才行。对于初学者来说,究竟适宜学什么呢?从古到今光字体就有篆书、隶书、楷书、行草、草书,到底先学哪一种字体好?这个问题书法家也各有说法。主张从篆隶人门的,认为学篆隶格律高古,打基础应从源头学起,但我们许多初学者连篆书都不认识,还得先识篆字,有一定的困难。有人说先学行书容易见效,行不行呢?宋代大书家苏轼曾经说过,楷书如站着,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还没见过站都站不稳就能跑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他是反对一开始就学行草书的,他认为先要学会站立,待站稳了再慢慢学走路,等走得很平稳了,再学奔跑,因此学书法应从楷书入手。待楷书笔法学到手,架子搭稳了,再学行书、草书。学写字如学步.必须一步一步走,不能跳着走,不然会摔跤的。第二节 选 帖一、楷书的分类与选帖 历代书家擅长写楷书的确实很多,根据风格特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l、晋人楷书 晋人楷书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2、初唐楷书 初唐楷书以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3、中晚唐楷书 中晚唐楷书以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4、魏碑楷书 魏碑是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摩崖石刻、墓志碑版石刻的总称。 以上四类楷书佳帖将在第九章作专门介绍,这里不赘述。 这四类楷书都可以说是人门的佳帖,但究竟那一种更适合初学者呢?让我们们来作一比较。晋楷乃楷书之源,古法完备,学之不致低俗,但目前见到的晋楷为小楷,一起手就学小字,恐怕初学者难于掌握。初唐楷书属正道,它们的结体都已十分完美,但留存至今的属中楷,起笔收笔处欠清晰,难学。魏碑也不错.体格雄强,韵高气满,但碑石残破,初学者往往对残破与点画分辨不清而难以揣摩。一般来说,初学毛笔字最好从中晚唐楷书入手,一则均为大楷,笔画清晰,二则碑上残破较少,不会出现偏差。二、从颜、柳入手须注意的事项 从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入手是明清书家总结的经验。颜、柳的楷书运笔有明显的提按动作,法度较完善,可以纠正就像写钢笔字那样随手画的毛病。颜体大气、宏伟雄厚,为楷书的正道。柳体瘦劲,笔法特别讲究。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有“自此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王羲之)”的经验。明代冯班也说“颜书胜柳书,柳书法却甚备,便初学”。学柳能得骨力,学书以得骨为先。因此我们可在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中任选一种入手。 颜真卿的代表作《颜勤礼碑》,和柳公权的代表作《玄秘塔碑》,是中小学生和初学毛笔字者人门佳帖。 在临习颜、柳字之前,还必须对颜、柳楷书有个全面的了解,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有好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颜、柳楷书骨力刚健,以方笔为主,笔法严谨,但有些笔画也因强调过头而成了缺点和弊病。譬如它们转折、挑剔处的重顿,既是颜、柳字的风格,又是宋代书家米蒂所说的“丑怪”之处。这也是临习时必须注意的。我们既要得到他们的笔法,又不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丑怪”特征。如果一味地求其形似并发展其生硬刻厉,那就会把颜、柳写成仿宋体字了,这一点是初学者必须引以为戒的。我们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得笔法、养成一个正确的良好习惯。现在的中小学毛笔字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死学颜、柳,只求形似,接下来学行书举步艰难,这就与学颜、柳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得鱼忘筌”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成语。“筌”是捕鱼的竹笼子,想要捕鱼,非得有捕鱼的工具“筌不可。但捕到鱼以后,不能死抱住“筌”不放。练颜、柳也是如此,它的形貌是“筌”,它的笔法是“鱼”。要通过临习颜。柳得笔法,而不是仅得形貌。 本教材的笔画书写及结构的范例,均以颜、柳为依据对毛笔字的笔法、结构及章法等基本技法进行介绍,以求入门执笔法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技法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握笔及姿势问题。 干任何事,只要使用工具,都涉及到如何拿工具的问题。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执笔有哪些方法? 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见图1)。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坐在跪着的双腿上。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二、五指执笔法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见图2)。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三、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碗来书写。 悬腕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Zhou,上臂与前臂相连的、突出且可活动的部位)臂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肘 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不管写大字、小字都很适宜,是最佳的书写方式,也是书法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来写,可见他功力有多深。当然初学者没有必要这样做。 我们练毛笔字,在起步阶段时,因对毛笔的性能一点也不熟悉,可先用悬腕法写二三寸见方的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对笔法稍有把握以后,手也慢慢听使唤了,可采用悬肘法来练习。当然,突然将手臂全部悬空,一上来有一定的困难,手会酸麻、疼痛,只要坚持便会解决。快则一个星期,慢则一个月。如果开始阶段就怕疼,或者看看写的字还没有原来枕腕时写得好,仍把手臂放回到桌面上,那很可能一辈子手臂都悬不起来。 清代有个书法家,他就因没能过悬肘关,写毛笔字时手腕总是枕江在桌面上,写大字没法进行,于是在屋梁上悬挂一根绳子,结成绳圈,将执笔的手套在圈里书写。可见不能悬肘是件很麻烦事。四、执笔的高低与松紧 执笔的高低是指执笔的手指(无名指)与笔头之间的距离,距离长就是执得高,反之,距离短就是执得低。执得高,手执在笔杆的中部或尾部,书写时手腕或手指移动一分,笔毫就会在纸上移动一寸,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结体也会奇趣横生,因此,这种方法有利于写行书和草书。但由于执笔高,手中之力传递到笔尖的距离远,笔画容易浮滑。相反,执笔低,笔力易于到达笔尖,笔圆较沉稳,有利于写篆书、隶书及楷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林散之先生写草书仍然低执笔,他并不依赖手指的拨动以求得草书结体出于意料之外的奇趣,而是靠手腕、手臂的协调动作追求笔画的沉着痛快。 初学者练正楷,执笔应该低一些(离笔根约1寸),使笔画稳健些。执笔高了,变化大,写楷书就不容易掌握。还有执笔的松紧问题。执得太紧,手太用劲就会颤抖且手指疼痛。执得太松,一点力也不用,笔就会掉下来。对于初学者来说,从未拿过毛笔,心理比较紧张,因此可适当放松些。当然,写字不是不用力,古人说“力在笔尖”,是要将力量通过执笔的手传递到笔尖上,不能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写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来自久练,这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会骑了,习惯成自然,并不感觉到自己在用力。写毛笔字如果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运笔自如了,也就过了执笔关了。五、运指、运腕与运肘 写毛笔字是用手指、手腕或臂肘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纯粹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点画的书写的叫“运指”。由手腕的运动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腕”。由手臂和肘部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笔画书写的叫“运肘”。 写小楷或寸楷(一寸见方的楷书字)时,手腕(手拿根部与胳膊下端相连的可活动部位)枕于桌上,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均斜立于笔旁,手掌也尽量竖起,手背与桌面形成70度或80度的夹角,古人称其为“脱平掌竖”,握笔的食指与拇指间形成如“凤眼”状的扁圈,这种执笔法叫“凤眼”(见图3)。 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措字,不能用枕腕法来写了,一则手指拨动的范围很小,写不了大楷字,二则手指拨动大了笔就倾倒,会出现病笔,应该用运腕法来写。运腕法,手腕必须悬起,手掌自然放松,手背与桌面呈45度左右的夹角(见图2)。如果写再大些的字用悬腕法,因为肘关节枕在桌上写竖画时很容易写歪了。所以,写大字时,手臂一定要悬起,即使是写二三寸见方的大楷,悬起手臂练也是相当有益的。写斗大的大字,不仅手臂要悬起而且人要站立起来书写,这时执笔的手掌也随之而平缓放松,手背和手臂呈一平面,与桌面成平行状。古人称之为“平覆式”。这时手腕完全放手,可以自由灵活地左右上下运动,写大字时是以运肘与运腕相结合来完成的(见图3)。 除了小楷以外,我们不赞成纯粹用运指法来写毛笔字。有的人练悬肘写大楷,手臂、手腕虽然悬起来了,但仍处于静止僵死的状态,书写时还是用手指的拨动来完成,而且笔杆倾倒得很严重。这就失去了悬肘的意义。悬肘应该尽量少运手指,而以腕、肘的运动为主。值得一提的是:笔杆也不是一定要始终垂直于纸面,在书写的过程中,笔杆可以略作自然的倾侧,但幅度要小,一般写楷书时笔杆应经常保持垂直状态。  第二节 坐姿和立姿一、坐姿 写毛笔字以坐姿为主。一则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主张写二三寸大楷模也要用立姿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练习悬肘,其实坐着写也照样可以用悬肘法,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见图4)。 头正,指书写时头要摆正,不可偏侧。常见偏侧,往往与执笔的姿势有关。如果你握笔的手掌过于坚起,用“凤眼”法来写字,无名指与小指又将掌心填实,笔尖被手掌挡住了视线,为了看到笔尖:一种情况,执笔的手往右偏移,甚至移到与右肩膀对齐,笔尖是看到了,但写出来的字会歪斜;另一种情况,将笔摆正,放中间,头部向左偏侧才能看清笔尖。时间长了,颈椎会出问题的。 身直,指身体要平正、坐直,两肩齐平,当然直立不是要昂首挺胸,而应该肩背放松,自然下沉,身子略向前倾,胸口与桌面保持一拳多的间隔,切忌弯腰驼背,甚至将下巴枕靠在左手背上。 臂开,指手臂要往前伸开些,同时两臂的肘关节也要向左右撑开,两边基本匀称。有的人写字时手臂虽然悬起 了,但紧挨着胁下,以身躯为倚傍,写坚画往往向右歪斜,没有起到悬肘的作用。因此,手臂在左右撑开的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将纸按住,右手握笔悬起稍离桌面即可,毛笔尽量往中间靠拢,古人有笔杆要对准鼻梁的说法。当然不是绝对的,如果略向右移一点,也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只是不能偏得太过了。另外,坐着写毛笔字悬起右手时不能将肩膀抬起,肘部也不要高悬,因为一抬肩、一高悬,肩臂的肌肉就会紧张,手臂就僵死了,肩应该往下沉,肘关节放松,使手臂与腕在同一水平面上,甚至肘关节还可以比腕关节略低一些,即便衣袖在桌上揩擦也无所谓,只要不把肘枕死在桌上就行。 足安,是指两只脚自然地平稳着地,不可脚跷二郎腿儿不能双脚向前伸直,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面,这些姿势均不可取。两腿左右略微分开,其位置与肩宽基本相等,肌肉放松(见图4)。二、立姿 写比较大的大字必须站着,一则字大,笔画长,坐着写就够不着;二则坐着看大幅作品视线有偏差,不如站着居高临下准确,看得也全面。 站着写毛笔字身子可略往前倾,头部正直稍微有些下俯,左手掌按住桌面上的纸,右手近于伸直,执笔的姿势也要随着站立而改变,手掌下覆,手背与手臂几乎成一平面(见图5)。两脚分开站稳,双足之间的距离与肩宽大致相等。书写时用手腕、手臂的运动来完成;如果写特别大的字,甚至要用腰部的运动来书写,两脚可再分开些,使书写动作可大一些。执笔方法也应随之而变化。因特大的字要用大斗笔,蘸墨后分量不轻,如果仍然五指执住笔杆,恐怕不堪重负,应该使虎口紧靠笔杆,五指整把抓住斗笔的圆形根部,书写要用腕、肘、臂、腰的联合协调动作来完成 练毛笔字的好处 可以修心养性,练气益脑,养尊处优。何为之修心?在练毛笔字的时候可以全神贯注地把注意力投入到毛笔的拿捏,运笔,润笔等环节上,在写每一笔的瞬间,心也随之动,意也随之流,感也随之发,字练的勤,会让心一直保持一种稳定又不失活力的状态。何为之养性?性情是一种由心而发,由心而收,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锻炼平和,沉稳,也可以锻炼激昂,斗志,更可以达到一种一张一驰,收发自如的状态。性格虽是与生俱来的,但也可以通过练习毛笔字,而加强优点而削弱弊病,这样的话,即使一生也变不了的性格在锻炼之下也可以扬长避短。磨练脾气是养性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在控制性格和性情的前提下,由心生感,由感生情,由情生思,由思生意,由意生志,由志生气,由气生质,由质生变,由变生态,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变态,只不过在这里的变态顾名思义是状态的变化而已,至此人的心理经历了一个瞬间的发展,别看只是短短的时间内的事,却是要历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过程。所以在练习毛笔字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何为之练气益脑?上面说的是精神感受,这里指的是身体力行。练毛笔字的练气与练气功其实并无很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在于练毛笔字基本上是靠心去练气,而练气功需要靠身体配合的程度大的多。在持笔,运笔,润笔的一系列过程中,心到意到,意到气生,舒急快慢都需要达到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状态,不要刻意地去控制,在自然的挥发中,到身心合一。在益脑方面最主要的贡献是刺激脑细胞健康的代谢,锻炼思维和想像力。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书写毛笔字也是一种体育锻炼,而且是身心综合式的锻炼。何为之养尊处优?一般情况下,在当今社会能坐下来书写毛笔字的人是很喜欢毛笔书法的人占主流,他们把这个当作是一个职业或是业余爱好,其次就是我说的为了养尊处优的人,也就是抱有我的观点的人,在练习书法中达到人生的一种境界,这种人可能没有想那么多,要在书法中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有是简单地为了修心养性,练气益脑。可以这么说,如果要达到养尊处优,就是在达到修心养性,练气益脑的情况下,结合其他的因素,达到的一种全身心健康发展的状态。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上一篇:下一篇:
PS大图音画制作,QQ音画,透明FLASH,边框素材,一天学会FLASH网()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站长QQ: 电话 手机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变悬挂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