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结构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分析明清时期建筑它发展缓慢的政策因

(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三(1)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2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乐乐题库
& 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 & “(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习题详情
2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8.9%
(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三(1)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2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出任意2点即可,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江西省莲塘一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主要考察你对“手工业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手工业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与“(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相似的题目:
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②④①③②③①②
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生产规模相当大
某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商周金文青铜鼎、隶书竹简、楷书王羲之《兰亭序》摹本、行书关汉卿《窦娥冤》手稿。请判断,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汉都洛阳唐都长安宋都开封明都北京
“(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三(1)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2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三(1)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2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14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4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材料一:(1)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图二,分析图一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二: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事物,需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将督促厂家加大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的力度,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激励机制。国内企业也要紧盯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大胆借鉴吸收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和做法。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短时间内想让市民们接受并非易事,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清洁环保、低能耗等优点是传统汽车所不能及的,市民们对新能源汽车要多些包容、多些体谅。(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8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①我国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增加,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②淅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加,是因为与传统汽车相比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③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是因为在价格、续航里程方面不占优势。(2)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为激活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供财政扶持和信贷优惠。(2分)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加大维修和保养力度,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4分)个人:进一步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求实消费和绿色消费。(2分)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都在增长,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新能源汽车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故其销量增加;因为在价格、续航里程方面不占优势故其销量比重低。(2)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进行政策支持;二是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促进其发展;三是消费者个人应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求实消费和绿色消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4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考查你对&&价值规律,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量入为出,适度的消费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价值规律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量入为出,适度的消费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理解价值规律:
1、把握两句话:①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影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②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2、明确三对概念: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理解价值规律十对关系: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什么价格不会无限制上升或下降) C.等价交换: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交换。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不存在于每一个个别场合。③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的比较:
判断商品的方法: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商品的属性:
理论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适度消费的含义:
适度消费也称合理消费。是指在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的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
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量入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入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入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不能认为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过于紧缩消费。适度消费的意思是强调消费应该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的收入水平,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这种消费原则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如果过度节俭,或者限制消费,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以我们不能把适度消费和限制消费等同起来。 做理智的消费者:
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吗?
不一定。贷款消费是通过信贷等方式把只有未来才能消费得起的内容移到现在进行消费的行为。对此要进行辩证分析:如果信贷消费是依国情及自身实际而进行的,并且未来有还贷的能力,那么就属于适度消费;但是如果超越了这种可能,那么就属于超前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做理智的消费者: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是否过时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消费观念,任何时候都应提倡,在扩大消费的背景下也不过时。
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理智消费中一个难点问题。目前,有些学生会认为,今天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再讲艰苦奋斗有些过时了。特别是前面讲贷款消费、预期消费,而这里又提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似乎不太一致。 对此,可以从四个角度加以说明: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并且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从现实国情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是一个永远倡导的精神。 三是从个人成长角度看,懂得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四是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的关系的角度看,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不要浪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发现相似题
与“(14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7433270672102538269673266104271127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8:11:17
【<font color="#FF新闻陈雨露:中国新常态本质是全面改革与优化结构】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FONT color=#ff新闻陈雨露:中国新常态本质是全面改革与优化结构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5
网站简介:
[真人百家乐开户-真人百家乐完法-真人百家乐娱乐城-百家乐玩法/Html/JinRiZongHeXinWen0398/]中国“新常态”本质是全面改革与优化结构  中新网12月8日电 香港《大公报》8日刊文引述学者分析指出,“新常态”无疑是2014中国深化改革元年关键词,“新常态”是真正大转型时期的开始,需重构新增长模式和新发展源泉,而结构性改革政策框架就成为必然选择。“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失衡的改革与大重构的过程,因此,中国的“新常态”是全面改革与全面结构优化。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微博]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受访时表示,“新常态”思想是中国经济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治理思想的有机组成。  论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陈雨露说,其本质是从传统稳态增长向新稳态增长迈进的“大转换时期”,与发达国家“新常态”近年所讲的“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别。不是重返危机前繁荣状态的恢复过程,而是全面结构性改革进程中重构新的增长模式和新的发展源泉的过渡过程。潜在经济增长在波动中逐步回落,而非迅速步入新的稳态增长路径。因此,“新常态”不是增速不变的常态,是增速变化的常态。  突破“危机救助”宏调教条  “新常态”不仅是“去杠杆”、“去产能”的危机救助过程,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在不断凸显中得到重构,风险在不断暴露中得到缓释的过程,因此,中国新常态的主题词是“改革”、“结构调整”,而不是“危机救助”。  此外,“新常态”还意味着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与宏观治理系统之间失衡的改革与大重构的过程,因此中国的“新常态”是全面改革与全面结构优化。  而上述内涵也决定了“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必然与传统政策框架有着本质区别。  “按照目前计量测算,中国增速回落中70%是结构性因素,但依然有30%是周期性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具有易变性。这种特性就决定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新常态’时期既不能简单跟随凯恩斯主义,也不能盲从于新古典主义。”他补充说。  也就是说,既不能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刺激政策来应对经济增速的回落,也要避免陷入新古典主义“无为而治”的陷阱之中。  警惕引发系统性风险  陈雨露还提醒,要重视结构性问题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利用宏观审慎监管弥补传统货币政策的缺口;要打破“调控”与“被调控”的两分法,将改革与调整贯彻到底,利用全面改革重构宏观经济调控的框架及其传导工具。  陈雨露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大转型的时代,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不能用来有效地衡量经济运行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必须用指标体系的组合和指标的区间来相对衡量经济运行的健康状态,“底线管理、区间调控”也是这种判断的政策产物。  被问及“对经济最为担忧的问题”,陈雨露表示,一是对于“新常态”没有正确认识,面对经济下滑就采用非常规的刺激政策,从而错失目前“大改革与大调整”的良好窗口期;二是对于“大改革与大调整”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和风险重视不够,使经济下滑跌破了经济和社会难以承受的底线,并导致系统性风险全面爆发,经济出现硬着陆。[真人百家乐开户-真人百家乐完法-真人百家乐娱乐城-百家乐玩法/Html/JinRiZongHeXinWen0398/]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原作者:陈柳钦)[摘要]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不长,特别是在我国形成的时间较晚。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我国城市化大潮中,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城市经济学科的发展很快,建树也颇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重要突破。但是,我国城市经济学科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因此,未来几年城市经济学学科必须突破若干重大课题的研究,比如,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城市化健康发展问题研究,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关键词]城市;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03-0001-11一、城市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城市经济学的兴起。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最早是从19世纪2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经济的研究开始的。这一时期有关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有:城市区位的研究、城市土地市场的价值分带理论研究和关于楔形理论的研究。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城市经济问题的理论探讨和研究。20世纪初,德国学者开始研究城市问题,社会学家韦伯1909年发表了《区位原论》的第一部分“论工业区位”。接着美国也展开了城市研究,1924年美国费特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一文,论述了城市区位。但是,那时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是包括在区域经济或地租理论之中的,城市经济学并没有真正独立出来。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各国,大量农村人口转入城市,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城市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住宅、交通、环境、公共设施不足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了探索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的方法,开始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20世纪40年代,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已进入系统化的阶段,内容涉及城市房地产市场、级差地租、土地价格、土地合理利用、工业布局、空间距离、运输成本等等。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可以从1956年纽约大都市地区研究项目算起,这个研究的最终成果于1959年出版,即胡佛(EdgarM.Hoover)和弗农(Raymond Vernon)两位经济学家合著的《都市解析》(Anatomy of a Metropolis)。也有人认为城市经济学的起始可以以1964年出版的阿朗索(WilliamAlonso)的《区位和土地利用》(Location and Land Use)一书为标志。还有人认为,城市经济学的真正产生是以1965年美国威尔帕?汤普森(Wilbur Thompson)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为标志。因此,城市经济学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城市经济的教科书、专著和文集大量出版,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使城市经济学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新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点是在经济上有效而公平地解决城市问题,从而为创造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服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国家竞争和跨国(集团)竞争已演化为城市带的竞争。城市研究、城市带研究和城市(复数)协同发展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学科热点。如果说城市经济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么,其“制度化”过程就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因为当时城市经济学已经被更加正式地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了。城市经济学的制度化过程可以很容易地从有关期刊的角度得到认可。《城市研究》本身就是创刊于1964年的,其主要创始人是经济学家唐?罗伯逊,尽管该期刊早期很少发表经济类的论文。然而,在1970年,设在美国的“城市经济学委员会”(成立于1959年)做出一项决定,即该杂志今后将专注于城市经济学并将成立一个“美国编辑部”。但这种只有一份期刊专门研究城市经济学问题的情况实际上并没有持续多久。1971年《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在沃尔特?艾萨德成为编委成员后不久,刊名又改为《区域科学和城市经济学》)得以创刊发行。《美国不动产与都市经济学会期刊》创刊于1973年,同时《城市经济学杂志》则于1974年开始发行。因此,截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共有4份期刊以不同的方式专注于城市经济学。重要的是制度化进程促使许多著名的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城市经济学,其中4位学者因其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时期“新城市经济学”变得让人熟知。城市经济学虽然起步很晚,但各国城市经济学家颇有见解和价值的观点,对于今后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英国的K.J.巴顿(Button)、日本的山田浩之和美国的沃纳?赫希(Wemer z.Hirsch)等等。城市经济学是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后新产生的属于中观性质的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在美国的经济学科分类中属于第10大类,与区域经济学并列,但排在区域经济学的前面;城市经济学下还有3个分支学科: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住宅建筑经济学、城市运输经济学。早在1968年美国高等学校中就已有53个系可以培养城市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西方国家的城市经济学有四个特点:一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为基础,把城市作为市场经济中心来进行研究;二是以人口、资本、商品、货币的自由流动和市政自治管理为重要前提;三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四是把研究重点放在分析“城市病”的经济根源和治理对策上,强调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这四个特点正是西方城市经济学的优势和生命力所在。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己任,在不断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还取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原本研究一国内部城市问题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其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区位选择研究从传统的本国空间研究扩展到全球(特别是对跨国企业而言)范围内的比较竞争,资源配置研究从如何发挥一国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如何利用国际资源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城市密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单纯的城市圈经济协调转向城市圈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国际间的竞争与协(原作者:陈柳钦)调。这些研究无疑均扩大了城市经济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和深度。在这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左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2.城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形成的时间较晚,但也经历一个发展过程。早在建国初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对城市经济问题和经济管理的研究。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些关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对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但那时有关城市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实际工作出发进行的,并没有对城市经济理论进行广泛、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也没有建立起城市经济学。我国对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的高潮出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发挥大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建立以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建设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这极大地推动了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对城市经济问题的研究,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挥大中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加速小城镇建设,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客观规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理论依据等成为当时城市经济理论讨论的热点。同时,关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方法、性质等理论问题的讨论也全面展开。随着讨论的日益深入,各地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研究机构,城市经济学学术讨论会不断举行,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批城市经济学教材和专著在我国出版,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我国最终形成。城市经济学的飞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在系主任蔡孝簏教授的带领下,从1979年就开展了城市经济的研究工作。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成立城市经济研究室,同年末,大连市政府和辽宁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心城市会议,以后,此类会议分别在武汉、重庆、兰州连续开过3次。1981年以来,京、津、沪和辽宁、四川、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南等省市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学会,或者是在省市社会科学院设立了城市经济所(室),如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于1985年成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社会科学院于1999年成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同时,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也纷纷著书立说,陆续出版了《城市经济学入门》、《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实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教程》、《城市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现代城市经济》、《现代城市经济原理》、《城市经济学》、《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现代城市经济学概论》等著作或教材。特别是1999年8月出版的饶会林的《城市经济学》一书,以一种创新的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展现在人们面前。饶会林是中国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积极推动者和组织者。饶会林教授从实际需要出发,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的同时,重新考虑了城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环境、城市经济效益、城市经济区域、城市经济管理的逻辑顺序,把城市经济的微观问题、宏观问题和管理问题糅和到新体系之中,建立了《城市经济学》学科思想体系。此外,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教学工作者还出版或发表了众多专题性著作和论文,使中国城市经济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继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之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都开设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城市经济学课程,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所),有的学校还成立城市经济管理系。南开大学城市经济学科1990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硕士点,1994年又成为全国第一个和当时惟一的博士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两所大学(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建立了城市经济学博士点。(但是,在1998年学科调整中南开大学将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学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合并成为区域经济学,并成为了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2005年在全国率先设立城市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2006年自主设立城市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城市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在,在国内无论综合性大学、文科学院、理科学院均有日益增多的原来从事其他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理工学科(如区域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学)的教师不断转向、加盟到城市经济学科的队伍中来,从事城市经济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也预示着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可喜前景。由此城市经济学在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过程。当然,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研究对象到内容,从研究方法到体系都仍然处在探索之中。从研究成果来看,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取得许多突破性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和城市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城市问题及城市经济政策,探讨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区位选择、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城市交通、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城市化问题及日渐发展的城市圈经济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实证研究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与协调问题,提出城市圈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通过各种网络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体化发展、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新背景下,城市密集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国内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增长与经济运行、城市现代化、城市产业经济、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原作者:陈柳钦)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继续进行研究。二、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特性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城市经济学已经完成初创阶段进入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作为独立学科而得以继续发展。尽管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已经不可否认,但它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归纳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不同认识,基本上有以下几种观点:1.城市经济学属于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既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从个体角度看问题,也不同于宏观经济学从总体角度看问题,而是宏观微观相互糅合的中观经济学研究方法,具有经济学方法论的革新意义。城市经济学也不同于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部门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是以城市综合体的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由研究对象本身固有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所决定,城市经济学自产生以来即成为一种具有典型兼容性的边缘学科研究。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同城市社会学、城市政治学、城市规划学、城市建筑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环境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交通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也正因为它是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又与其他经济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离不开它们的支持。例如,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有紧密联系;城市化伴随工业化发展,城市经济学也涉及工业经济学的内容;城市作为流通中心,研究城市经济学也离不开商业经济学和交通经济学等;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城市经济管理特别重要,因而离不开管理学、规划学、财政学的知识;城市又是密集的生产和建设组合而成的物质实体,因此不仅要研究城市建设和环境的经济问题,也要具有这方面的工程学和自然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等等。2.城市经济学属于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与传统的以时间价值范畴为基础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同,它强调经济运行的空间价值,强调“空间结构对价值形成的影响”是“建造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之一”,是经济学创新的突出表现。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究竟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在人口和企业不断流动的情况下,城市仍然持久不衰?为什么城市会形成不同层级?经济究竟是如何从单一中心地理向多城市地理发展的?形成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结构是如何演化的?一个优化的经济体中城市规模应有多大又该如何分布?这都是空间经济学中城市模式所探讨的问题。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3.城市经济学属于公共经济学。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程度与城市聚集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经济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要。公共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和制约企业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和明显的因素。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和特点就是它与西方宏观微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各个部门经济学相比,具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公共经济的角度和侧重点。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最富挑战性的学科。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4.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从一般理论范畴归属来看是属于应用经济学,即一般认为它是运用理论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城市经济问题的。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原作者:陈柳钦)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城市经济整体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来探索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域,是通过对城市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剖析,寻求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方法、途径,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的梳理,实施有效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是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三、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所谓“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就是对我们所处时代的真实写照。在我国城市化大潮中,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城市经济学科的发展与建树可概括为以下特点:1.城市经济研究着眼于现实重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重视和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应用,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的层面上积极投身于现实城市问题的探讨。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界对“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发、对“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论证、对“城市管理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城市现代化”的透视等等,便是城市经济研究时代感与前沿性的集中体现。从研究成果来看,“中观经济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研究值得一提。有学者明确指出城市经济学在未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发展的第三个台阶(中观经济学)的带头应用学科,并提出了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识而言,也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界还着重研究了城市文化理论,认为没有没有经济的文化,也没有没有文化的经济,但现实是城市文化发展滞后,不适应城市化形势发展的需要。2.城市经济学日益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我国城市经济研究在当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一方面,近年来,各部门经济学的发展都触及了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如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各门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上升到中观乃至宏观的高度才能够得到回答。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寻找新的问题域和生长点。这样一来,城市经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就不可避免。理论工作者及时顺应这一趋势,不仅在城市科学内部的各学科间积极开展交流和对话,同时还主动突破城市科学的边界,渗透入周边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目前,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管理学、规划学、工程学、数学等与城市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其中。3.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理论工作者在关注现实世界的同时,更加注意在新的思想境域中推进城市经济理论的创新和突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个性化研究是相对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研究方式而言的。它的出现。是与力戒浮躁学风、注意学术规范、讲究治学严谨联系在一起的。个性化意味着多样化。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和城市文化学等研究,也都使原有的理论在与城市经济学结合的基础上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创新与突破。4.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的现实和理论都不可能孤守一隅,自隔于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为我国学者提供了与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不可能游离于世界城市经济学的发展之上闭门造车。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对外联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搜集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从而大大拓宽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四、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突破1.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十五”期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研究。有关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十五”期间的相关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拓展。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小城镇偏好”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城市自然观”和“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化的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学者们还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相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认为城市化并非是单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要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关系,并比较研究了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或城市圈形成的道路和条件。学者们还把制度经济学引入到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制度障碍”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落后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进行相关改革,从而引导资源聚集于城市之中。(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由此而造成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不对称,并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同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除了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之外,相关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城市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就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出了预测,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3)相关的实证研(原作者:陈柳钦)究。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与测度问题,二是安证考察了有关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经验。第一方面的研究争论较多,主要是集中在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考察城市化发展状况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更恰当;也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水平。第二方面的研究将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总结了这些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论证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城市产业结构问题。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视角分别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产业的形成过程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密切相关。在古代城市阶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城市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品交换服务的商业、手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近代城市阶段,工业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日趋复杂,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到了现代城市阶段,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中“硬”的物质财富生产越来越让位于“软”的信息财富的生产,城市经济结构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强大动力。而主导产业是城市产业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从事商品生产的工业是现代城市的基本产业之一。轻纺工业经原材料工业,向机械加工和组装工业,再向高技术工业发展,是现代城市工业演进的一般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城市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从事商品交换的服务业是城市的又一基本产业。有学者指出,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各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使得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成长开始突破工业社会的框架,实现向“后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变。今后的趋向将是信息化过程取代工业化过程。有学者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产业结构合理化,(2)产业结构高度化,(3)产业结构能够发挥资源比较优势,(4)发展环保产业。而这里的资源比较优势,他们认为资本和技术占优势的国家,就应主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占优势的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资源的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资源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类型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3.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范围和目标的认识上不同。(2)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土地是城市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3)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朝令夕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缺乏个性,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4)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的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局部建设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生态重建”和“生态重构”的城市发展方向,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远景,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5)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种很特殊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即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借助于城乡二元结构,低价征用城郊农村的土地,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村落起初还在城市郊区,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是我国城乡不统筹的产物。学者们分析了“城中村”现象的现状和成因,“城中村”现象给城市经营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并建议采取资产量化、住房改造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改善。(6)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有学者指出目前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带来五项风险: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等,进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健康发展。(7)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认为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区别,分析了建设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城市的发展趋势应是城市个性化、城市生活人性化、决策民主化、管理信息化、扩张多元化、产业服务化和城乡一体化。有学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心转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认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转向了东亚地区,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竞争力都明显偏低,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院所及政府部门对此作了一些研究。特别是,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上。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2002年在国内领先开辟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和“中国城市竞争力解决方案”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以“IUD全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价值链模型”,它的核心是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有五个层面: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上海社科院在2001年。对中国10个最具代表性城市首次进行比较研究。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该项研究从总量、质量、流量3个一(原作者:陈柳钦)级指标出发,下设14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分析10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来体现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提出了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弓弦”模型,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城市竞争力,并把竞争力分解为硬分力和软分力,硬分力侧重于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软分力则用来衡量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度创新能力等。也有学者以经济实力、总量实力、市场状况、人才和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偏重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竞争力。郝寿义等人选择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有学者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确立了包括58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我国265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有学者应用“城市发展指数”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资本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和各种资本的日益深化等五个方面,并比较了15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如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以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的形式,对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研究。同时,天津、杭州、上海、广州、福州、青岛、北京等地政府部门也开展了实证研究。5.城市群体空间研究。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城市群体化现象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不得不由个体走向群体,从而开拓了城市研究的新领域一城市群体空间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最先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的当属美籍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1957年戈特曼在他发表的《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中首先使用了大都市带这一概念。1961年戈特曼在出版的《大都市带: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连接成了一个有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都市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开始介绍西方都市区、大都市带的概念及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特大城市区、巨大城市”、“城镇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等诸多概念和都市区与大城市带的标准。1980年,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了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之后,周一星针对中西方城市化的具体差异,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概念,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1992年,崔功豪结合长江二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将城市群体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1992年姚士谋等在对国内几大城镇密集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出版了《中国城市群》一书。这本书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等几大城市群做了描述性的介绍,成为国内第一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国内最近几年出版的关于城市群空间研究的主要著作是姚士谋等的《中国城市群》(第二版)以及张京祥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前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发展演变规律做了深入的探索;后者则从“圈域”与“区域”两个层面对城镇群体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剖析,从经济、社会、生态、空间整合发展角度提出了群体空间组合的规律。随着我国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围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长株潭等几大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发展规划研究也得到了加强。有学者对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群落或城市圈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划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等,认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其所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城市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这就跳出了城市自身的狭小范围,从区域的高度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计,把城市置于一个紧密联系着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中来审视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担的《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密集区要采取有区别的发展策略;要着眼于区域的整体发展,以培育、发展、协调为主线,循序推进,建设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城市密集区;在全国逐步构筑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密集区为核心的整体发展格局。近几年,城市群体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0年颁布的《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在“形成合理城镇体系”一节中提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城镇密集区的发展,与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列,被确定为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在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城市群体在城镇化战略中的地位全面提升,分专节论述了“城市群”的发展,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五、我国城市经济学科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1.城市经济基本理论体系还存在不足。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性,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对象等问题,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始终在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这也使得城市经济学科发展滞后。对于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使得城市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各不相同。有的以发展、土地、环境、交通、住房、规划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的以发展、土地、交通、环境、犯罪、文化、贫穷为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环境、区域、效益、管理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交通、土地、住宅、环境、财政、管理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等等。凡此种种,对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分歧,使得城市经济学常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对城市经济学性质、对象、范畴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了城市经济学结构的不同。从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几部城市经济学论著来看,其结构的差异显而易见。在我国,城市济学学科体系不成熟,或者说城市经济理论还不成体系,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原作者:陈柳钦)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这应该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可见,城市经济学依然属于年幼经济学。2.城市经济理论观点表述不规范。城市经济学理论观点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连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也是如此。城市经济理论观点的歧义多、理解异,各持己见,长期得不到解决。例如,“城市化”作为城市经济理论的第一范畴,是整个城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却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主要表现在一个名称有两个概念,即“城市化”与“城镇化”,两个概念表达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只会造成城市经济学概念的混乱。再如,对“大城市化规律”也仍然存有很大的争议,大城市化是所有国家都出现过的、在城市化中前期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大城市人口数量以更高速度增长的趋势,大城市化不是西方国家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不少论者不赞同这个规律,而主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又如,“城市现代化”也是城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城市化的质量要求,它包括深刻的经济、建设、环境、人文、管理等方面的内涵。但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却常常只重视人均GDP指标的增长,并以此为据,提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有的城市大搞脱离城市实际和可能的“形象工程”,以为这就是城市现代化。还有,“城市区域化”这个概念,在当今区域经济风起云涌、城市区域建设方兴未艾之时,其理论意义尤为重大。但是,目前对城市区域化规律认识肤浅,有的把城市经济区域与城市行政区域不加区别,有的对其联系把握不甚准确,使我国滞后的城市区域化进程难有改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区域的建设,推动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然而,在城市区域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行政区域为主发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城市间竞争为主还是合作为主,各地理解不一,不少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地方封锁、条块分割严重,已经形成的经济区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如何进行城市征地、如何治理城市、城市形象工程等,缺乏最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观点主导,使接受者无所适从,或者皆不以为然。3.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1)城市经济学科由于“年幼”,不能担负起指导城市实践的作用。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学过城市经济学,在处理城市经济问题时,社会上较成熟的宏观、微观经济理论和方法便被“自然地”照搬到城市经济领域。例如,“城市经营”最典型的观点就是认为城市经营“可以挣钱”,可以像经营企业经济实体一样经营所有城市产业和城市建设。城市经营就是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城市经济领域的翻版。(2)我国的城市经济学还相当缺乏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和生命力。一方面,缺乏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相结合;另一方面,缺乏符合国情市情的准确的宏观指导。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征地问题常常就是通过行政手段处理市场问题。本来,城市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城市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张,可是这种扩张却在开发商和各级政府的利欲熏心之下失控,某些地方变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遍地开花,开发商财源滚滚,政府官员设租寻租,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基本的保障,那点可怜的补偿费不足以维持他们未来的生计,有的农民在“农转非”后,不但没有过上幸福的城市生活,反而沦为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贫民。还有强行征地而引发的一系列恶性事件,都成为迫切需要正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3)城市经济理论对城市经济政策的制定表现得无能为力。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和城市人口政策、土地政策、户籍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似乎都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城市性质功能等基本理论没有什么关系,而由长官意志任意所为。六、近几年城市经济学学科必须突破若干重大课题的研究1.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众多版本的城市经济学著作中,可以很容易看到,除基本理论外,多集中在城市化规律和道路选择、城市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经济结构、城市人口经济、城市土地经济、城市住宅经济、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经济、城市财政与金融、城市经济区与城市开发区、城市现代化与国际化、城市经济效益等理论阐述上。不同版本也只是上述内容的不同组合而已,尽管有的版本在系统性上做了很大努力,但“特”、“新”、“优”、“专”仍显不足,即使新近出版的著作也很少和几乎没有理论前沿的内容。由于城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对其研究对象、内容组成、学科体系都有着较大的争议。可以说迄今为止,对我国城市经济学科的理论概括还缺乏应有的规范,因此,城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显得更为迫切和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现有学科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突破创新,汇学科理论前沿研究之大成,尽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应是城市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首选任务和急需要完成的研究课题。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2.城市区域研究。城市经济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城市和区域是一个经济整体。城市与区域具有相互推动、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机制与关系。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和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条件,又是城市服务的对象。因此,城市区域经济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从城市角度研究区域,从区域角度研究城市,这既是国际借鉴更是符合我国国情、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经济学有义务、有责任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为城市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为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城市区域研究,有助于城市经济区域观念的增强,有助于城市经济研究城市经济的纠偏,有助于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最佳途径的选择和不同观点的相互渗透及融合,有助于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和规范,有助于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和城乡经济的协调,有助于促进我国各级城市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的学者研究城市经济缺乏区城观,把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看成(原作者:陈柳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他们不同意农村城镇化的提法,将其与城市化对立起来,对城镇化提出质疑,认为与城市化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原则的不同。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是缺乏城市区域观的表现。为此,从城市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区域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窒息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在所难免。3.城市化健康发展问题研究。城市化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城市化是每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经的道路。我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不少城市加速扩张生长的模式选择,依然延续着征地扩张的模式,没有跳出“摊大饼”的怪圈,造成居住用地越来越紧张。二是虚假城市化(spurious urhanization)。虚假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又称过度城市化、超前城市化。三是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四是城市生活新贫民化现象不断出现。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存在着的倾向性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特别强调我国城镇化必须“健康”发展。引导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议题,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六大重点之一。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共识,也是人类生存的理想。因此,追求健康的城市化,应该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城市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要重点研究如何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规模与城市质量、城市生态和生态城市、城市健康和健康城市之间的关系;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保护,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破解“城中村”难题;要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等等。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我国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有学者将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现状特点总结为“刚刚起步、起点较低、各自为政、一家之言”,总体上还未形成一个权威、科学、实用、统一的完整评价体系。当然,在一些主要的方面正趋向达成共识:城市竞争是财富(或价值)及其增长的竞争,但它又包括多个层面;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必须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不能随意抽取指标进行组合;城市竞争力的许多关键指标是软指标,即问卷指标:既要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又要研究构成要素。今后,以下几个方面要深入研究:一是要深入研究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知识经济背景下城市竞争的机制。二是在城市竞争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的竞争机制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三是要加强对城市竞争力空间效应的分析,包括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城市层面的效应分析,为不同级别的政府决策提供依据。5.城市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为作为政策工具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总体上看,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国家的城市发展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国家加快城市化战略的迫切需求。当前,城市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城市旧区、中心区超强度开发,建设密度过高,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新区开发随意性大,“开发区热”造成土地浪费;大城市交通不畅,环境污染加剧;区域性基础设施布局混乱;乡镇企业占用大量耕地等等,以及城市规划建设上的诸多败笔,如立意浅薄、贪大求洋、粗制滥造、疯狂克隆等,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创伤和遗憾。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以切实解决上述问题。6.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21世纪是人类由褐色工业走向绿色文明的新世纪。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还原和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意义,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发展目标框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施,迫切地要求作为生产力载体的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它既是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既是跟踪国际城市经济理论前沿研究的需要,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在全国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热点的态势下,城市经济学理所当然要研究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复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环境、生态、资源、经济均衡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涉及多学科背景和复杂的方法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总体目标的分解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将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二是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这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实现的研究,对作为政策工具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7.城市文化与文明。城市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摇篮,城市文明在整个社会起着一种创造、示范、引导、扩散的火车头作用。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就是一部文化与文明发展史。文化的内涵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城市文化与一般社会文化相通,其精神文化在于艺术、观念和道德等方面,其物质文化在于产业、建设等方面,其政治文化则在于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现代城市日益从它的历史积淀中抽象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与城市生产力相辅相成,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质量。当前,在我国城市精神文化、管理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城市文化与文明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和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要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要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要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产业文化观念;要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要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探索积极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应该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先进生产力为动力,营造良好的经济文化氛围,以人为本,培养人、激励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努力造就一大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领导者、管理者、服务者,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软环境建设和形象塑造的客观要求。当然,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处不在的网络将整个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文明的创造、学习、传递失去了空间障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观念、新的创造发明都可以在瞬间通过网络传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城市这一特定空间所创造的不同地域文明尽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还将占有重要位置,但新技术所创造的网络文明将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经济时代,如何协调城市文明与网络文明的关系,随着网络文明的发展,城市文明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中的地位如何演变,城市文明的发展对新经济体系的形成将会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如何建立和发展与新经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在网络文明时代,如何保留和发展具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这也是在新经济时代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责任编辑 王艳芳]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