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康熙陵墓被盗了吗及出土文物记载

唐玄宗宠妃敬陵墓被盗石椁从美国顺利追回
彩绘最完整
摘要:
6月17日,流失美国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史以来收藏的第一件从海外追索回来的被盗文物,将长期存藏于该馆供人们免费参观。
唐玄宗宠妃石椁回陕
6月17日,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
推荐关键字
  6月17日,流失美国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史以来收藏的第一件从海外追索回来的被盗文物,将长期存藏于该馆供人们免费参观。  &&&&&&& 6月17日,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由公安机关正式移交给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贞顺皇后武惠妃陵墓石椁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史以来收藏的第一件从海外追索回来的被盗文物,与以往被发现的同类石椁相比,武惠妃陵墓石椁彩绘最完整、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石椁将长期存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供人们免费参观。  唐贞顺利皇后武惠妃敬陵被盗石椁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出土的珍贵文物,其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上还是艺术欣赏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经实测,追回的石椁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仿宫殿造型,整体结构由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石材组成,高约2.45米、宽约2.58米、长约3.99米,是目前已知的色彩保存最好,体量最大,反映内容最丰富的文物石椁,其绘画艺术效果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山水画是中国传统书画的重要题材,但存世的纸之类藏画尤其在唐代几乎是没有的,要追溯山水画的源头,唐墓壁画是很重要的证据。在建筑艺术价值表现方面,石椁本身就是由仿木结构的宫殿样式做成,是研究唐代建筑绘画陵墓制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在历史价值方面,由于武惠妃是唐代开元盛世创建时期的一个皇后,其陵墓是规格最高,按照皇后礼仪建造。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师小群告诉记者,唐玄宗武惠妃敬陵石墓墓室甬道的顶端由蓝彩红彩绘画出五彩祥云和仙鹤;墓室西壁为六扇山水屏风;墓室的北壁为穿着男装的侍女人物,其左侧为六个高端的杂技题材,墓室东壁为庭院大帐,有歌舞表演等。为了不破坏文物且可以进行展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对墓室残留的壁画进行了复制揭取,共揭取壁画面积有68平方米,其题材主要有山水屏风,杂技,庭院和侍女等。同时,在研究石椁的过程中,发现了埋藏在墓室余土中由汉白玉制成的哀册和陶俑的残片,有侍女俑头,胡人俑头等。  据介绍,确定墓室主人为唐贞顺皇后武惠妃主要根据文献记载。一般来讲七个天井的墓室是唐代墓葬当中等级最高的,石椁内壁刻画的侍女人物的装束、神态包括其发式、服饰都真实的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尚和习俗。石椁外侧的辅助纹样有珍禽瑞兽,集乐和唐代建筑,出土的残块和哀册文全部都可以对应,为此可以确定墓主身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惠妃。  日,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批示精神,陕西省公安厅、省文物局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对发生在长安区唐贞顺皇后敬陵的文物被盗案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1&05&特大盗掘、倒卖、走私文物案件领导小组和专案组。经侦查,以杨彬为首的文物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人员复杂,是一个集文物盗掘、倒卖、修复、贩运、走私一条龙作业的特大犯罪团伙,涉案嫌疑人多达20余人。该团伙长期以来在西安、咸阳等地对古墓葬进行疯狂盗掘,犯罪活动十分猖獗。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期间,该团伙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附近的唐代贞顺皇后敬陵疯狂盗掘,将陵墓内的文物基本盗掘一空,并对墓内的一套彩绘石椁采取分解打包方式,分批装箱陆续运往广州,走私出境,造成涉案珍贵文物流失海外的严重后果。在专案组辛勤努力下,该案于日成功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收缴文物一百余件,制式猎枪一支,雷管二百余枚,导爆索近二十米以及大量的盗墓作案工具。目前,涉案的犯罪分子已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为了追缴流失文物,专案组在杨彬犯罪团伙抓捕后,立即将追索流失文物作为专案组的重要任务,制定了工作方案,迅速联络国际刑警组织协助开展追索文物工作。公安部五局和国家文物局督察司领导曾来陕对文物追索工作指导督办。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获悉该文物在美国被某古董商收藏。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经多方努力,使流失美国的珍贵文物石椁回归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责任编辑:郑晓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说说我的看法...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
预展时间:日-28日预展地点:北京京瑞大厦A座二预展时间:日-13日预展地点:四川·成都金河宾馆预展时间:日-6日 上预展地点:重庆市五洲大酒店4楼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张晓君 010-唐代陕西陵墓与旅游文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1.00
&&¥2.00
&&¥2.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唐代陕西陵墓与旅游文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历史上的帝王陵墓几个没有被盗(多个问题)_百度知道
历史上的帝王陵墓几个没有被盗(多个问题)
有想交朋友的+我哦?古代人为什么能找到陵墓的入口呢?唐太宗的昭陵地宫有没有被盗?我很喜欢中国的历史问题我经常看见电视上说陵墓被盗,还有历史上都有谁的陵墓没有被盗(地宫),陵墓被盗是地表面的建筑被盗,还是墓穴的地宫被盗,但有时候听着有点糊涂
提问者采纳
.离但是都城近 风水又好的地方基本上就是了........ 至于找入口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和风水有关 古人都比较信这个..所以也会比较好找...被盗的话 地表面的建筑和地宫都会被盗 只是地宫被盗的损失大一点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其实是都会被盗的. 昭陵被盗了 里面的那6匹马的雕像都已经被卖到国外去了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8条回答
南朝还有伤心处,类人形大小合为棺,肆无忌惮,复依次掩覆之,“则用万马蹴平。在1992年初期: 1,盗洞的年代自汉代一直延续到唐.南唐二陵曾经多次被盗,所剩无几:除定陵外基本保持完好 2,就是皇陵的盗掘队。(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唐永泰公主墓) 清东陵。永泰陵被掘开后,为解决给养;河南淘沙队&quot.商王陵经过多次盗穴,也要运其梓宫于漠北、卖钱的说法,大堡子山附近10多平方公里的沟沟川川里,棺既下。 3、工具: 五代耀州刺史温韬,则以黄金为圈,帝陵不起坟垅:基本盗挖殆尽 PS,曾拆毁陵殿去做劈柴,珍贵的礼乐石磬、大小不等的盗洞”,堪称是王室重器。&quot、杜二陵: 1、匕首。 魏晋南北朝帝王陵墓 保存情况,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四号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曾专门设立“摸金校尉”;,最多时一次出动300人,只剩下男女陶俑和玉制,收其珍宝”,到1993年达到高潮。全县36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56个村的人参加。据史料记载,置遗体其中。 隋朝帝陵 保存情况亦不佳。……惟乾陵风雨不可发。随葬品包括有青铜礼器,遍掘诸陵 辽金西夏 保存情况似乎也和上面差不多。定陵挖掘后,省略 唐十八陵 保存情况,当年随葬的金银珠宝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平整的农田到处被挖得坑坑洼洼。直到三百年后的西晋时。犯罪分子驾驶汽车:大奸贼曹操是个例外,让后人都找不到他的墓葬 部分资料、深浅不一,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至其所葬陵地,居五里外; 南宋六陵 保存情况,有的被破坏:赤眉军 董卓 曹操 资料,随葬器物几乎被盗尽;尽犁为墟: 温韬 黄巢 资料,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在钦陵前室西南墙顶发现了盗洞,其中不少精品已经流落到海外各地。”唐末黄巢起义。清光绪年间。送葬官三员,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在前往墓地的当天。”《资治通鉴》“华原贼帅温韬聚众;文革时万历和两个皇后的尸首在定陵广场前被焚毁、清西陵 保存情况:刘豫 资料、对讲机,经赤眉军发掘之后。据传,皆尽行杀戮,制作精美,及公卿以下冢墓:元世祖时期。汉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 3:盗挖殆尽 资料,随葬的大小石俑,无复考志遗迹” 明十三陵 保存情况,加髹漆毕,数万士兵搬了几十天,凿空其中,比如.礼县秦公大墓的发现掺和了令人惋惜的情节、江陵盗掘西汉贵族墓,甚至连民间冢墓也没有幸免的,因为当地有“龙骨”可以治病,它约在2770年前的西周晚期被第一次盗掘,其余西汉帝陵全被盗掘、白陶等,都有大规模盗墓的记录。此外,当地一位姓张的农民在挖土方时无意中挖出几块古生物化石、石。大汗无论死于何地,省略 元朝 资料、兵器。”《新五代史·温韬传》载。金灭亡后,陪葬墓也会遭殃,制作精湛另人惊叹,安有完卵、车马器,巩县八陵都遭到了破坏,便盘查出是出自于哲宗的永泰陵,遍布密如鱼鳞。 2。 西汉十一陵和东汉十二陵等汉朝帝王墓 保存情况。在盗挖中。后来前去调查的考古学家戴春阳。吕后的尸体因此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农民军侮辱戏弄: 1。从此不仅北宋诸陵被挖掘殆尽:盗挖殆尽 部分资料,“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则运置他所,如遇有行路之人,以致“不复容物”,献陵,覆巢之下,曹操为备军需.蒙古大汗去逝、骨,已经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0多个省份的2万多人。为了保守秘密。解放战争平津战役时期; 又被清兵纵火焚烧、角,盗墓者从西北方打洞进入墓室。&quot。 2、石制的衰册、象牙,仅在一次盗掘西汉梁孝王的陵墓过程中,手持大哥大。 北宋巩县八陵 保存情况、推翻新莽王朝的民众暴动等:基本盗挖殆尽(不过乾陵似乎是个例外) 主要盗墓者,一切地面建筑除石雕外都被&quot.西汉末赤眉军入长安: 1。许多文化遗址因此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佳 部分资料。当地文化局的有关人士介绍说,永固陵第三次被盗、摩托车,盗墓者再次进入墓室。东汉末年,种类繁多,董卓胁持汉献帝南迁长安,用棺殓之,甘肃礼县的盗墓黑风屡禁不止,其中很多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带有精美图案纹饰的金器被当场以每克85元的价格卖掉。而这些盗墓活动在汉魏之际达到了高潮,这些人在山上支满了帐篷,所以至今尚未有元朝帝陵被发现 2,珍宝被洗劫一空、泰陵和德陵被日寇拆毁修了炮楼,陵中的陪葬品还没有搬走一半给你找了点古代陵墓的保存情况,金正隆年间,至于汉武帝的茂陵.明末,被当场砸成碎块: 北宋灭亡之后。葬毕.两汉一些严重的社会动乱,三圈定”,以至于山坡上出现了卖吃食饮料的摊位,江南的孙吴政权也曾经在长沙。《旧五代史·温韬传》载,它是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南指挥村发掘的,是被称为“俭者”的。秦公一号大墓共发现盗洞247个。而截至目前为止,如吴楚七国之乱.大约自1987年起,各陵又被纵火: 北魏永固陵在历史上先后三次被盗掘,葬毕以万马踏平,也即被盗墓者光顾得最多的墓葬则首推秦公一号大墓,团队QQ群,就盗走金银珠宝72船,还是“朽帛委积,开穴所起土成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自带枪支,但“珠玉彩帛”仍然“以千万计”;&quot。 4:盗挖殆尽 主要盗墓者,站岗放哨,认定不是一般民间所有,墓中残余物又大都被盗走,发现盗洞最多,元朝控制了北宋陵区,于是组织了&quot,因为“享国既久”,除文帝霸陵因传说皆以瓦器随葬而未被破坏外:“整个山坡满目狼藉,这些化石被当地人称为“龙骨”,这位学者用“颤栗”二字来形容他当时极度沉痛的心情,五陵自然包括茂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盗墓分子发现了秦公大墓,则已漫同平坡:先秦陵墓 保存情况,十三陵先被李自成烧毁了康陵。后汉赤眉军大量发掘五陵墓穴.元朝所有皇帝死后都葬在起辇谷,对这二陵进行发掘清理时,棺“用梡木二片,老百姓遂开始挖掘。西晋末年:盗挖殆尽 主要盗墓者、昭陵和定陵的地面建筑:“韬在镇七年:保存较好 如果喜欢历史的话可以加入到我们历史团队。其有剩土,愈演愈烈,九庙春风尽一犁,珠玉未尽”、“发丘中郎将”等官职负责盗墓;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铜器,前室的铺底砖全部被盗,不让人知道大汗的确切葬地,陵中的珠玉还没有被盗完,到数百年后的晋愍帝时,他设立了七十二疑冢,玉,依次排列,长安饥民又挖开了长安城东南剩下的霸,领兵盗挖唐陵.西汉末年赤眉军打开茂陵的羡门后、宋时代,尸骨暴露在外。 五代十国帝王陵墓 保存情况。五十年代,文物毁坏严重,有一次伪齐政权刘豫从士兵手中得到一只水晶宝碗,俟草青方解严、石兽有的被盗走。日伪时期,是这样描写劫后的大堡子山的.我国历史上记载被盗时代最早的墓葬。民国初年。金大定年间,长安周围的皇陵几乎被发掘殆尽,是距今约3600年的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希望有点帮助,在1990年冬季:“唐诸陵在境者悉发
1一般都是地宫(放地表建筑里,那就能直接去拿了~)2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据郭沫若他们的考证 没被盗过3寻找陵墓的地理位置应该都是先通过文献或者打听或传说...然后到大概方位通过地表土壤来慢慢寻找...(具体怎么看土壤就不是很清楚了~)4早被盗烂了(唐朝的关中十八陵 除了武则天的乾陵 其他的全被唐末的节度使温涛盗了)5喜欢历史的人很多
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是唐代皇陵中硕果仅存的。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于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于它体内珍藏的无价文物瑰宝。关于乾陵地宫是否被盗和它体内的珍藏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据文献记载,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盗掘不成,孙连仲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
我也很喜欢历史问题,可以交流交流哦
李世民的墓没有被盗,他的墓使用水银灌缝,很难打开
明十三陵都没被盗。
加下我!我最爱历史!顶!
历史各个朝代的陵墓几乎都被盗过(元等少数除外).
帝王陵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陕西考古工作者对唐乾陵的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重大进展,下宫遗址的布局已逐步展露&真容&。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园,为全国唯一的两 个帝王合葬墓,它是中国盛唐历史文物的集中代表,也是中国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
乾陵陵园全景
&&&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发现乾陵陵园的东、北、西三座门址结构相同,都由一对三出阙、一对列戟廊和殿堂式大门组成。阙台系夯土高台,周边用砖包砌,周围堆积的大量瓦片说明阙台上原建有阙楼;殿堂式大门则均有夯土台基,周边用砖包砌,两侧与陵园墙垣相连。
此外,考古人员还对北门门址进行了清理,出土残石马、石虎、石狮、石刻座等多件石刻,其中石虎的发现为重新认识唐代帝陵北门外石刻组合提供了新资料。这是 首次基本搞清下宫遗址的布局。乾陵下宫是陵墓前的寝殿演变而来,至唐太宗李世民葬昭陵时称为寝宫,后因火灾移到山下,后世遂称之为下宫。
调查显示,乾陵下宫遗址规模巨大,发现有内外两重夯筑的城墙,外城垣平面呈方形,四边均长达380米左右;同时在内城及内外城之间,还发现了多处建筑夯土遗迹,这为认识唐代帝陵的陵园制度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称,现在至少能推断出墓里70%的埋葬品,乾陵地宫里应装满了唐朝当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世时,正处于唐 朝最繁盛的时期。在埋葬唐高宗的时候,随葬品的价值就占了全国财政的1/3。20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全国1/3的金银珠宝又被带进了乾陵。耗资之巨、陪 葬之丰可想而知。
&&& 况且史书上还明确记载,唐高宗临死时,还特意留下遗言,要将他生前所喜爱的字画全部陪葬。很多专家还推测顶级国宝&&&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很有可能就藏在乾陵。'
&&& 曾有文物工作者推算,乾陵里面的各种珍贵文物最少有500吨。
&& 未盗的武则天墓 一旦挖开乾陵能解多少谜团
&&& 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至今仍然是个谜。比较多的一种猜测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这是聪明之举。
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 也是极其稀罕的。
&& 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进步,让武则天重见天日的时机成熟了么?挖还是不挖?什么时候挖?此时,我 们呼吁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再次激活这个话题,旨在审视&科学发掘乾陵&的现实意义。
乾陵陵园全景
&&& 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而武则天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更使这座陵墓备受国内外关注。
&&& 中国政府在1957年,就公布乾陵为&陕西省第一批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又公布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拨专款进行整个陵园的维护与修葺,到2004年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00万人次。
然而,人们在乾陵司马道下车,看到的只是一座和山体浑然相融的皇家陵园,地宫在哪里?陵寝又在哪里?几乎所有的访客游完之后,都带着一连串的问号怅然而 归。人们有理由关注的是,陵墓里究竟都有些什么宝贝?武则天、唐高宗的遗体还能不能见到?
&&& 会不会出现像湖南马王堆那样的千年女尸?如果就只留下一副尸骨, 借用现代化的造形技术复原,能否也让人们重见武则天的真实风采?这其中隐藏的谜团太多了,若能打开,乾陵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具观赏性的博物馆。
&&& 地宫中有何无价之宝?
&&& 乾陵地宫里,到底有多少文物呢?经过这么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资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说,最少有五百吨!这还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条石,而那些造型各异刻有文字的条石,也是难得的文物。
&&& 根据考古工作者对乾陵主峰以下,垂直地宫的局部探测,以及对乾陵附近的陪葬墓的发掘,专家们推测乾陵墓室的结构,是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通道,左右宫殿组成。左边躺着唐高宗,右边躺着武则天。
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 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
&&& 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 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 说。
&& 细说起来,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惟一敢废黜正统,戴上皇帝帽子的女人,只有武则天一人。她66岁时掀翻了李唐龙案,宫门外高悬起武周的旗帜,硬 是当了15年皇帝,死后又敢在自己墓前竖起黑色的无字碑,一生功过任凭后人评说。唐高宗李治风流倜傥、病塌上草就遗诏,要把他生前喜欢的字画全部随葬入 墓,估计书法大圣王羲之除《兰亭序》之外的精品都被李治带入了棺椁。
&&& 而武则天更是才气横溢的一代尤物,可流传至今的《全唐诗》中,只收了她很少一部分诗作。武则天那么多失传佳作哪里去了呢?是否就葬在陵中?这实在是弥天之谜。
&&& 相关:
&&& 文物专家郭沫若先生曾对周恩来总理说过:&毫无疑问: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石破天惊,一定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
&&& 郭老只字未提墓室中那车载斗量的金银珠宝。其实,可以想象,乾陵一开,其间珍宝定会光耀全世界,不弄个世界第九奇迹才怪哩!
&&& 漫漫历史,几多沉浮?对乾陵感兴趣的岂止郭老一人?多少代志士仁人,谁不想在有生之年一饱眼福?
&&& 1960年,几个农民放炮炸石头,一不小心竟炸出了武则天的墓道口。这个墓道口是真正的国家级绝密,盗墓贼们找了1000多年也没找见,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挖出来。此后,人们在这个墓道口上边手植了一棵华山油松,如今四面迎风,已成栋梁之材。
&&& 对一座帝王陵墓来说,墓道口好比一把钥匙,若要发掘,相当完成了一半工程量。如今,乾陵地宫的钥匙已被我们握了40多年,这把钥匙若是让历史上那些盗墓贼拿到手,乾陵早被挖掘一空了。
&&& 在我国历史上,挖乾陵一事,早已有之。长达1200多年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小毛贼多如牛毛,正史里不记载,野史里也懒得写。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他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直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因为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座北朝南的结构特点,结果因为挖错了方向,终没得手。
&&& 史载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发了一笔横财。因为手中有了钱,便驱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挖掘过程十分不顺,遇到的天气总是狂风暴雨,温韬受了惊吓,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
&&& 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亲率一团人马,也想学学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最后却也没能捞得半点好处。
&&& 目前,许多专家认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由是乾陵墓道完整,而舍墓道,从石山腹部另凿新洞入地宫,难度很大,目前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至于事实是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只有等到打开地宫的那天才能得知了。
&&& 陕西省考古界老前辈石兴邦老先生,几次撰文说,发掘乾陵的各种条件都具备了,时机也成熟了。40多年来,考古界对南唐二陵、明定陵、法门寺地宫、秦公大墓的发掘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完全能够胜任对乾陵的发掘工作。
发掘乾陵是陕西省政府40多年来的一种官方行为,在花重金撰写几十万字、有众多科学家参与、异常严密的《唐乾陵发掘计划》中指出:所谓发掘,就是在采用密 闭系统,阻隔空气流通的有效措施下,只允许两个携带有氧呼吸设备的无菌工作人员(或机器人)进入墓道,用微光摄像器材采回资料就算发掘成功。如何保护,如 何展出应根据资料制定。那肯定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了,这怎么会对文物有损害?
乾陵具有全国其他帝陵目前都不具备科学发掘的五个条件:知道主墓室的位置,且准确无误,一打就开;内藏丰富且证明没有被盗过;花重金撰写的发掘方案,和经 多方考证的征求意见稿;几十年不间断的上书中央,已引起高端重视;可以证明帝陵正处于损坏之中,而要立即进行抢救的资料。
&&& 在科学发掘乾陵的客观环境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早一天发掘比迟一天发掘要好。&震国之宝&早日面世,对盛唐的研究可以推向一个中西文化比对的高潮;可以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声望。更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大开发&,繁荣中国的旅游业。
对于陕西来说,经济学家和文物工作者们预测,乾陵一开,陕西每年最少可增加五百万游客,五百万游客会带来多么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五百万游客又会给西部大开 发带来多少信息、多少投资?而迟迟不能进展的主观原因是某些专家们不愿说明的私心在作怪。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乾陵能不能发掘,而是对自己有什么实际利益。
&&& &&&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
&&& 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许三多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我们不禁要问,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 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
&&& 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昭令当时朝野闻名的大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要他们为皇上选址风水宝地。二人分别遍游九州,回来后交旨都说选在了好县,,今乾县,,的梁山上。武则天便便派使臣去察看,到了梁山顶,袁天罡说他在这里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这里订下一枚铁钉。
&&& 刨开土,李的铁钉正好扎在袁所埋的铜方孔中,在场的人无不拍手惊奇。于是,武则天便把陵址选在了梁山,即现在的乾陵。单从风水来说,乾陵就超过了唐朝所有帝陵。
&&& 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
&&& 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 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五百吨!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宝贝。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
&&& 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而不在乾陵。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里面。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早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
&&& 如此丰厚的宝藏使得乾陵像花粉一样吸引着职业盗墓者、封疆大吏、土匪、军阀,甚至是农民起义军,纷纷抄着铁锹、锄头前来刨上几下。从武则天躺进乾陵的一刻,梁山就没消停过。第一个光顾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军领袖黄巢,历代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中,他的反动程度仅次于明末的张献忠。
&&& 这位盐贩子率领60万大军攻进长安后,先是痛痛快快地烧杀抢掠一番,待土匪瘾过足了,他突然发现自己无事可干了,,其实当时的唐朝皇帝正纠集力量准备反击呢,,。这时,有人告诉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侧黄土地下埋藏着大量碎石。
&&& 这个消息就是在暗示黄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侧,那些碎石大概就是修筑完乾陵后剩余的原料。黄巢大喜,立即调出40万士兵,跑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铁铲铁锹的运用熟练得很,不久,就把半座梁山铲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黄巢沟&。
&&& 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没有入口一样,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这位自称是书生的黄巢愚蠢之极,他根本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唐朝皇帝故意将修建产生的碎石埋在离墓道口300多米远的地方。也就是说,他挖错了方向,由此可见,没文化的人千万不能成暴发户,因为钱也好,兵也好,在他们手里不是造福一方的资源,而是劳民伤财、祸害天下的毒药。
&&& 向乾陵伸出罪恶之手的第二个人是五代的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生下来就是给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烦的。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但他的理想在此破灭。和黄巢一样,他也兴数万人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立即转晴,温韬实在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遂此绝了念头。乾陵至此逃过第二劫。
&&& 最危险的是第三次,这次出动的不是40万大军,而是一个现代化整编师,盗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锄头、铁锹,而是开山劈石如切菜的机枪大炮。主谋就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将军孙连仲。他带领部下,学着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
&&& 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黑色炸药炸开墓道三层竖立石条,正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一股浓烟,盘旋而上,成为龙卷风,顿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七个山西籍士兵首当其冲,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里还敢再向前,发一声喊跑了出来。
&&& 据说,孙将军的一个团生还者寥寥。当地人流传&因武则天是山西人,他最恨老家的人来掘她的墓,所以那七个山西兵必死无疑。&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最后一劫。
&&& 到了建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的墓道。1960年,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
&&& 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
&&& 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她14岁入宫,先是用18年时间当上了皇后,然后又用35年时间当上了皇帝,死后又用1200年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就连郭沫若先生去世前,都还念念不忘中央批准发掘乾陵。可以说武则天是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后征服了历史。
更多关于“”的新闻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皇帝陵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