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旧时被尊称为的尊称是否可以写孔圣??

祭孔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祭孔[jì kǒng]
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 祭祀大成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表示崇敬之意。
根据《礼记·文王世子》的记载,早在的时候,学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释奠于先师,来表示尊师重道之意。不过当时所谓的先师,并不是指特定的某一个人或某些人;凡是过去对教育有贡献,且已过世的教师,都是师生祭祀的对象。
后来,由于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到了,孔子被尊称为“”以后,释奠便成为的专属名称了。孔子生于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卒于周敦王四十年(十六年,),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死后第二年(),下令在孔子的旧宅立庙,既今天的。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这是祭孔的开始。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经过,以祭祀孔子。这是祭孔的开始。
(公元前48-33年在位)征召孔子第13代孙为帝师,封,号褒成君,赐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建武五年(),派遣天子特使到祭祀孔子。这是天使祭孔的开始。
在此以前,所有都在举行,直到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从此,朝廷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永平十五年(),明帝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这是祭孔有的开始。
自汉代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时期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满清入主中原,定都,他在京师立,内有,专门举行一年一度的,并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祀礼规格又进化为上祀、奠帛、、、行。
直至时期,民间、官方均有祭孔活动。日,发布《尊孔令》。次年9月又颁发《祭孔令》,并进行首次“官祭孔子”活动。[1]
袁世凯祭孔日,即仲秋上丁,在一大群全副武装的侍从护卫下于早晨6点半抵达,换上了绣有四团花的大礼服,下围有褶紫缎裙,头带平天冠,由侍仪官、及侍从武官昌前导行礼,俎豆馨香,三跪九叩。
称帝前,所进行的尊孔祭天一套仪式,完全是古代更替的现代版。他为了表示他践履的合法性而苦心经营摆出来的“”姿态,便是源于《》中的传说。他还加封孔子的第76代孙“”为“”。
复辟失败后,进入军阀混战时期,有时举行,有时未举行,有的地方举行,有的地方未举行。,成立后,基本取消祭孔活动。在时期,大搞的运动,祭孔视为而被禁止,很多等都被破坏。因此,很多古老的祭孔仪式、舞蹈被人遗忘。直到,才恢复了民间祭孔,以后其他地区陆续恢复祭孔的活动。
从开始直播的祭孔活动。
2013年9月,在报请审议的《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将日期改为9月28日,即。
这份草案将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进一步研究修改后,将报请常务会议。如果审议通过,1985年设立至今的9月10日将被改期,届时,将更加具有色彩。[2]从开始,把定为,但并无可供遵循的祭孔礼仪。直到1968年,为对抗大陆的,台湾发起,奉“总统”指示,邀集台“内政部”等相关单位,并且聘请学者、专家组成“祭孔礼乐工作委员会”,由担任主任委员,分别成立、、、四个研究组,由、、、四位先生为各组召集人,进行研究规划的工作。初步订定“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释奠礼仪节”,并于同年在祭孔时试行;然后再经过两年的研讨改进,终于在定案,并公布实施,沿用至今。
马英九祭孔日孔子诞辰纪念日,时值台湾,举行,“总统”参加台北市孔庙祭孔。[3]古代中国周边国家多崇尚,、、[4]等亦有祭孔。日本、韩国[5]、至今每年都会有大型祭孔。日本祭孔9月28日中午,由中国驻长崎总领馆,华侨协会主办的大型活动在长崎县长崎市孔子庙举行。[6]韩国祭孔9月2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成均馆大学舞蹈系学生们进行“八佾舞”表演。新加坡祭孔孔子诞辰(农历八月廿七),为方便学生和家长,除了正日,天福宫29日举行四场祭孔仪式,一整天的活动吸引超过2000人参加。从汉朝开始,不论在或者在首都及,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订有礼仪。随着时代的演变,孔子的封号由元始元年(公元1年)的,逐渐提升为开元二十七年()的。仪式也就愈来愈完备而隆重。
此外,由于后来在祭孔时,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时,也同时祭祀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礼仪称正献礼,祭祀配享者的礼仪称分献礼。
中的乐舞表演,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舞蹈,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此在被列入中国首批名录。
主要包括、、、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和。
初献,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和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如今的共分为明开城仪式、开庙仪式、现代和传统四个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祭孔的规模和盛况,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关于历来存在争议。
孔子诞辰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在《》中曾做过考证,据《》定为二十一年庚子,为今之;《孔庭纂要》说是8月27日。此外还有阳历、等等。中国古代,都以每年农历作为孔子诞辰。期间,政府曾定8月27日作为,后又把它换算为9月28日。这已为传统习惯,人们从心理上已经认可它,再争论,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推定孔子生于10月9日,中国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的生卒年份有了新说。曾解开“”日程之谜的科学史系主任教授,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推算出孔子生于10月9日,于3月9日逝世。这一结论与先前一般认为的孔子诞辰年份相差约一年左右。
有关这位古代伟大、的确切在历史上争论已久。唐代曾在《》中感叹:“《》、《》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因此出现几种观点各持一端的局面。当下比较流行的孔子生年,是依据《·》中“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得出,即。但这一结果与《》下文叙述孔子卒年的说法并不吻合。此外也没有孔子出生的确切月、日记载。
在考察《》和《》等古代文献时发现,孔子出生当年都有庚成的记载。在天文学上,日食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同时又是可以精确回推计算年份与日期的天象,成为解决孔子诞辰问题的科学坐标。回推计算表明,8月20日,在确实可以见到一次食分达到0.77的,且这天的日恰为庚戌。在此基础上,江晓原经过严密的天文学计算,最终推定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即10月9日,孔子诞生;十六年四月己丑,即3月9日,孔子去世。这一结果与《》中“孔子年七十三,以十六年四月己丑卒”的记载十分吻合。
认为,现代提供了确定历史年代的一种科学手段。在此之前,他采用考证天象和回推年份的方法,重现“”的确切日程表,为确定我国古代年代设立了至关重要的,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个专业博士,他领导的课题组掌握着国际界最先进的长时间星历表数据库和计算软件,能够进行大量严密的天文学计算。
此次给出孔子诞辰的结论,给孔子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参考,已引起多位专家的重视,并有可能影响各地纪念这位古代思想家的日期。
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八月上旬丁日,为祭孔日,称为“”。每当此日,府县官吏、举人秀才、府学教谕,齐集祭孔,仪式隆重,庄严肃穆。自1984年山东曲阜恢复祭孔以来,已经连续19年举办祭孔仪式。9月28日,曲阜祭孔在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癸巳年祭孔大典在孔庙隆重举行。2013年的祭孔大典在遵从古法的前提之下,也进行了相应的一些调整。比如在现场的布置像地毯的铺设以及乐舞的表演时间等等都进行了适当的压缩来节俭办这个仪式。[7]是中国仅有的两家之一,素称“”,另一家位于山东。2004年,才恢复。
南宋初孔子第48世孙、袭封,率族人随南渡后所诏建。1253年始建,明十五年(1520年)迁现址,历代多次修葺。1998年经过全面修缮,对外开放。
南宗由来——1128年,金兵占领,仓促南渡。次年定都(今)。孔子第48世孙随驾南下,朝廷赐衢州的州学校舍给孔端友暂作“”,从此衢州成为孔氏第二故乡“”。
衢州祭孔祭孔历史——十七年(前478年),即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孔子家乡就修建了孔子庙,春秋两季致祭,以后各代都有祭孔活动。作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衢州也多次举行。的时间一般都在农历8月27日孔子诞辰日举行,后来换算成了公历9月28日。前不久,定位为“当代人祭孔”的衢州南宗祭孔被列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日,孔子诞辰2564周年祭祀典礼在衢州市孔庙举行。孔子第七十五世嫡长孙坚持“当代人祭孔”的原则,即不沿袭仿古的祭祀形式,将其简化为“活人祭孔夫子”。[8]日纪念孔子诞辰的“祭孔大典”在举行。通过悼念孔子来教育当代人干有德之事、做有德之人。哈市南岗区教育局、继红小学、六十九中学的优秀教师及学生代表和众多市民参加了活动。[9]日与全国同步举办祭孔大典,再现传统祭孔的祭祀程序,这是乌鲁木齐文庙举办的第七次祭孔活动。不仅邀请了外国参加祭祀大典,还首次举办了标志着儿童步入少年的。[10]重庆祭孔9月28日,孔子广场,“第五届孔子文化节暨2013年祭孔大典”正式启动,万州万人献花篮、诵论语,祭奠伟大先贤。2009年学院举办首届“祭孔大典”,得到了、、等多方支持。[11]日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隆重举行祭孔仪式。该校近2000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在校园内的孔子像前,还用中英文朗诵了《论语》。[12]9月28日在孔子诞辰之日,伴随着祭孔大典举行,祭祀先圣仪式在湖南长沙中断百年后重启。祭祀先圣先师是古代三大规制之一,据悉,此次祭孔既继承了古礼的释典仪式,又根据现代习俗的变化做了改进。[13]贵阳祭孔日上午孔学堂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300名小学生现场吟诵《礼运大同篇》祭拜。[14]福州祭孔日是孔子诞生纪念日,福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在举行了祭孔典礼,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和学校师生观礼。10时,孔庙大成殿内,在礼乐声中,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文化志愿者和福州几所高校的学生组成礼生队伍,向孔子塑像行传统三献礼,并诵读《论语》[15]。维公元日,岁在甲申,节届中秋,先师孔子诞祭孔大典辰2555年,曲阜各界代表、海内外宾朋、孔子后裔,肃立大成殿前,谨以鲜花雅乐,恭祭先师孔子。文曰[16]: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千古巨人,万世先师。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居安思危,重振纲纪。以德治国,德法兼济。
幸赖圣儒,万代垂仪。道贯古今,德侔天地。
杏坛春晖,泮池桃李。三坟五典,六经古籍。
薪火传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辈,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弘扬承继。依仁志道,据德游艺。
仁为己任,见利思义。中和至德,过犹不及。
和协万邦,摒弃暴戾。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与时偕进,创新活力。清风遍拂,神州万里。
群情振奋,勃发骐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
碧树花团,芬苾争奇。百业兴隆,日新月异。
近悦远来,治平修齐。老养壮用,兆民甘饴。
儒风犹在,先圣故里。慎终追远,奋吾国膂。
继往开来,同德凝聚。东方巨龙,吼啸腾起。
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长鲸吞吐,丹凤鼓翼。
揽月追日,神舟环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
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
伏惟尚飨,为祷为祈[16]!
 维公元二00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岁次乙酉,孔子诞辰两千五百五十六年,曲阜市各界人士、海内外宾朋、孔子后裔,满怀崇敬之情,谨备鲜花雅乐,恭祭我中华先师。其文曰[16]:
海右山东,岱南奎星。垣墙环抱,岸柳梳拢。
玉树攀云,紫叶吟虹。水含苔浦,草铺莺鸣。
歌动八垠,舞牵九瀛。全球祭孔,五州同风。
设奖开坛,薪火传承。春秋绝笔,诗礼趋庭。
植桧葳莛,宅井鸿蒙。高山景行,杏坛筵盈。
文脉緜延,海域再兴。百所学院,有孔命名。
千年儒流,今古汇通。天人合一,与时偕行。
仁者爱人,和而不同。阴阳和谐,执两用中。
和生万物,万物和兴。天道和运,地势和行。
家国和睦,世界和平。圣城曲阜,物阜文丰。
华夏标志,百里新城。政通人和,德道常青。
小康初成,大同在梦。欣逢盛世,强国威风。
宝岛盼归,华夏一统。旭日中天,巨龙飞腾。
鲲犁碧海,鹏登蟾宫。四海翘首,八方叹惊。
继往开来,待我后生!
伏维尚飨[16]!
 岁在丙戌,节届仲秋 先师诞辰,二五五七曲阜人民,祭孔大典孔子后裔,两岸同胞,四海宾朋,大成殿前,肃穆祭孔。文曰[16]:
洙泗流带,沃野万垄。尼峄滴翠,回峰千重。
白云舒卧,紫霞纵横。红缠杏坛,绿掩碑亭。
古城墉堞,圣庙龙腾。诞圣吉日,鼓乐奏鸣。
嘉卉六醴,果饼三牲。童子俎豆,耄耋礼容。
同根一脉,两岸祭孔。共缅先师,追远慎终。
志道据德,心正意诚。节用爱民,修齐治平。
为政北辰,身正令行。见利思义,后凋寒松。
近悦远来,躬身自省。博文约礼,弘毅任重。
已所不欲,勿施人行。仁义宅居,诚信轫衡
忠孝首善,礼法持恒。中道不倚,恕道宽容。
以和为贵,华夏一统。乾坤氲氤,和谐化生。
天和雨行,地和物丰。家和事兴,国和人定。
万邦和谐,世界和平。遗训在耳,发聩振聋。
高山仰止,桴海道兴。联合国奖,以孔命名。
亘古首屈,文教巅峰。百所学院,遍及九瀛。
黄发碧目,学在泮宫。五洲四海,章甫诵经。
赞誉远播,天下服膺。故里乡亲,蹈德践行。
幼学长教,老养壮用。诚信工商,让畔桑农。
居如图藻,行掣电风。盛世再现,小康初成。
天枹击鼓,海钹震庭。河山舞姿,日月霓虹。
龙飙鳞爪,凤翥翼翀。魂兮归来,又梦大同。
伏惟尚飨[16]!
 清风送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举国欢腾。时逢中华文化先祖孔子诞辰2558周年,海内外宾朋,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谨备鲜花礼乐,肃立台北祭孔大典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孔子诞辰。其文曰[16]:
海右山东,岱南奎星。圣诞吉日,鼓乐奏鸣。
黄河讴歌,泰山挺松。飞泉漱液,嘉卉吐红。
日月增光,齐鲁夸荣。西振河源,东澹海瀛。
北动玄土,南耀朱岭。环球华裔,额首隆庆。
侨胞同胞,根连脉通。亚非欧美,百校名孔。
奥林匹克,喜临京城。五洲四海,睹我雄风。
大同非梦,人类有情。圣哲先导,万邦风从。
我辈协力,盛世太平。风发飙扬,纛拂云中。
天地人和,万物繁盛。与时偕进,和谐化生。
天和雨顺,地和物丰。家和事兴,国和人定。
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忠孝首善,修齐治平。
为政以德,气正风清。见利思义,躬行自省。
政通人和,德道常青。农工商旅,百业同兴。
教科文卫,人本民生。生态环保,天人一行。
原隰郁茂,畎渎流清。芳草绿堤,粳谷盈丰。
城如蜃楼,货殖纵横。翰墨奋藻,学子书英。
大国崛起,自强不陵。一飞冲天,华夏振兴。
励精图治,众志成城。万代功业,待我后生!
伏惟尚飨[16]!
 岁在戊子,节届国庆,时逢中华文化先祖孔子诞辰2559年,海内外宾朋,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华人华侨,谨备鲜花礼乐,肃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恭祭夫子诞辰,文曰[16]:
清风送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举世欢腾。
北京奥运,万邦风从。五洲四海,睹我雄风。
世界同运,人类一梦。中华崛起,国和人定。
为政以德,气正风清,有教无类,修齐治平。
国之将兴,听命于民,博我以文,删正六经。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之不厌,不倦诲人。
今我立国,秉承遗教:忠孝首善,礼法持恒,
中道不倚,和恕宽容,以和为贵,华夏一统,
万邦和谐,世界和平。盛世再现,小康初成。
见利思义,仁为己任,中和至德,自强不息。
生态环保,天人一行。夫子圣教,百代维新。
孜孜不懈,永秉传承。
伏惟尚飨[16]!
 周室颓隳,礼乐废驰,九州失驭。战伐出于诸侯,列国窥窃神器。春秋之末,仲尼起于陬邑,感万方之多难,乃 驰驱以宣教。冀辅弼于乱世,欲敦厉于黎庶。然则宫寝邃远,王者不悟,有楚狂接舆歌而过之,痛詈凤德之衰, 切悲庙堂之殆。往者不谏,来者可追,孔子乃归鲁,不复出游。述而不作,非谓徒托空言,追往事,思来者,悬 明镜而作《春秋》,立极则以昭万代。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忧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伤往哲之 益远也。遂力倡仁恕中和之道,克己复礼之德。播雨杏坛,天下士赴之如万类之附麟凤。若颜渊、子路、公冶长、有子、子张、子贡、曾子七十二贤列坐其次,三千学子,相望于道。仲尼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乃谆 谆以告诸君子,知任重而道远,期弘毅以自励。世幽昧以炫燿,独好古而敏求。视富贵如浮云,思贤若渴,闻义即徙。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夫子者,其集微子、箕子、比干之懿德嘉行于一身者也。世人以夫子为木铎,非无 由也。颜渊喟然而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高弟子之敬仰,亦足为万代所共祀 者也。荆玉含宝,幽兰怀馨,此孔学之无尽藏也。延越百余载,孟子起于邹而倡义,与孔子之倡仁相辅佐。又越 三百载,汉武独崇儒术,乃有毛亨、郑玄之辈为之诠,董仲舒之属演其说。再越千二百年,南宋理宗朝濂、洛、 关、闽之学,勉心景迹,遂成大观,共祭诸孔庙。更越千载,日月虽迈,诵说优新,百川竞乎孔子之门庭,孔学 之克守,于今愈盛。孔子学院,遍列全球,蔚为人类文化之奇观[16]。
世变事异,而孔学不衰者,以&仁者爱人&、&先欲达人&为黾勉下天之襟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厚望 瀛海以高节,。唯和衷以共济,讲信而修睦。此足称万国邦交之极则,亦各族和谐之宏观。遗训虽远,践行在迩 ,岁寒松柏,历千万龄而不凋,其非孔子博怀之远猷,而周赡之大略欤[16]?
巍巍陵寝,郁郁巨柏,云霄万古,黛色参天。仰瞻烟霞,伏增肃敬,焚香再拜,赋以永祷[16]。
 维公元2010年先师孔圣夫子诞日,谨备时蔬玄酒,雅乐升舞,恭奠于大成殿阶下,肃拜追远,上达夫子暨诸先哲先贤。其辞曰[16]:
吾国文明,渊源何远!洪荒无征,蒙昧万年。
既历三皇,五帝相衔;贤哲冥思,归之鬼天。
吾侪何来?终将何还?何者为福?何者为善?
生应何求?何为圣贤?茫茫长夜,踽踽盘桓。
逮及文武,民听达天。周公制礼,明德尚贤。
享祚八百,维系血缘。尾渐不掉,王室东迁。
霸者问鼎,逐鹿中原。强则陵弱,富者欺寒。
悖逆诈伪,淫佚兴乱。岁岁征伐,竟无义战。
呜呼夫子,生悯人寰。少贱多能,屡经磨练。
复礼兴乐,欲挽狂澜。己立立人,孝弟唯先。
修齐治平,悦迩来远。游说列国,不惧厄难。
杏坛论学,大同是盼。人心驱霾,晨曦乍现。
道虽不行,学统绵绵。与时俱进,巨匠迭见。
孟轲弘发,荀卿敷衍。董生继后,道法兼含。
南北一统,合而有辨。孔贾拘守,昌黎呐喊。
迄宋大兴,如日中天。程朱相续,周张并肩。
出入佛道,孔孟真传。人参天地,敬而自反。
天理良心,理学体完。知行合一,世界峰巅。
沉沉浮浮,倏尔千年。伟哉中华,千劫万艰。
百折不挠,国泰民安。环顾全球,熙攘纷乱。
一如春秋,冲突不断。弱肉强食,贪欲泛滥。
嗟我夫子,所述皆验。文明对话,五洲共愿。
仁恕之道,日益播散。促进和睦,中华奉献。
谨此上达,慰我圣贤。伏惟上飨[16]!
 煌煌中华,郁郁文明,唐虞稽古,夏商乂宁。文武周公,天下景从。
嗟我夫子,降诞昌平。少贱鄙事,博学多能。通天之德,旁彻物情,
金声玉振,爱集大成。乾坤并立,日月代明,阴阳合和,万物蒸蒸。
首出庶物,人为秀灵。礼自外作,乐由心生。好恶有节,敬德怀刑。
言则忠信,行则笃敬。和而不流,与时偕行!为政以德,仁爱百姓。
举直措枉,尚贤使能。知民之欲,察民之情,富而后教,德化流行。
远来近悦,万邦咸宁。大哉夫子,既圣且明,出类拔萃,卓乎独盛。
垂仪立极,百代同宗。三千弟子,惟道是弘。章句汉唐,义理宋明。
远播欧美,泽及亚东,夫子精华,代代相承。秋高气爽,玉宇澄清,
社会祥和,物阜民丰。巍巍神州,荡荡德风,仁爱诚信,中华魂灵。
济济多士,众志成城;融古铸今,中西会通。而今而后,乃昌乃隆。
炎黄子孙,祈祥鞠躬;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伏惟尚飨[16]!
 2012年曲阜祭孔大典的这篇祭文为台湾著名学者、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子第77代嫡长孙孔德成的学生董金裕历时一个月时间撰写而成,“循序而进、仁道思想”的儒学精髓贯穿于整个祭文之中。400字的祭文洋洋洒洒,祭文的每一节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泼墨山水,层层展开[16]。
“天地设位,人在其中。天行刚健,地道宽弘。
品物流形,化育功隆。人禀五常,灵秀所锺。
法天之德,效地之用。赞之参之,与之同功。
唯我夫子,博通世务。上应天时,下顺风土。
远宗尧舜,近法文武。删述六经,以教生徒。
循序而进,孜孜矻矻。成德达材,栽培无数。
仁道思想,众德汇涵。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推己及人,是为其方。礼以行之,益加发扬。
华夏文明,赖以发皇。驯致大同,协和万邦。
与时俱进,弥足珍贵。集圣大成,出类拔萃。
其所成就,卓越崔巍。典型既在,吾谁与归。
万民景从,仰承教诲。千秋万世,永蒙遗徽。
恭逢圣诞,我心欢畅。秉持诚意,其喜洋洋。
护佑生灵,教化其昌。乐道好礼,同沐祯祥。
载歌载舞,俎豆馨香。奉承而进,伏惟尚飨[16]。惟夏历甲午之年,恭逢先师孔子诞辰2565年,谨以香花酒果,佾舞雅乐,敬莫于夫子暨诸圣誓之灵。其辞曰[17]:
天地何来?人类何生?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阴阳絪缊,五行相杂。
万物化醇,恭惟纲纪。
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惟德是辅,敬德保民。
水能载覆,民贵君轻。
无信不立,去食去兵。
巍巍孔子,圣道昭明。
复兴礼乐,挽澜扶倾。
己达达人,博施于民。
惟圣之德,万世永馨。
天道刚健,地道柔顺。
人道仁义,天下文明。
天文察变,人文化成。
诚意正心,修齐治平。
仁爱民本,诚信正义。
和合大同,时代价值。
洪惟中华,其命维新。
德法互济,至善知止。
势利纷华,不染尤洁。
君子九德,进退守正。
礼义为纪,各正性命。
经国序民,坤宁乾清。
多重世界,差分融突。
和而不同,协和万邦。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命运同体,寰宇辉煌。
天人和美,身心和乐。
家和则兴,国和则强。
天和人乐,和乐与共。
和合世界,幸福永享。
伏惟尚飨[17]!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05月04日 15:5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诗可以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