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特色鲜明 宗族信仰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吗

舟曲藏族文化转型与发展
舟曲藏族文化转型与发展
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打造中华民族优势文化的今天,对几千年来萌生、延续、发展起来的舟曲藏族文化,面对现代文明的诸多挑战,何去何从,如何抉择,怎样发展,尝试着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不无意义。一来希望引起大家对10多万舟曲藏族人民切实的人文关怀,同时,为推进舟曲藏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民族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启示。二来期望为打造中华民族优势文化提供一点有益的小素材。三来奢望给民族文化发展研究提供一个现实的鲜活实例。
一、舟曲藏族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讲,文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上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狭义文化单指精神文明。本文所要谈的文化是狭义文化,指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包括社会生活中涉及思想理论、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其他所有风俗习惯和思想领域的东西。
&& (一)舟曲藏族概述&&&
1、藏族的起源与文化&&&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的民族。藏族的先民直接源于唐代的吐蕃。吐蕃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公元七世纪以前,整个青藏高原上并存着象雄、苏毗、大小羊等十多个大小不一的部族国家,他们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文化特点都有着明显的差别,而文化上最为发达的要属地处今天西藏西部的象雄古国,标志就是把普遍存在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类似撒满教形式的原始信仰完成了从笃苯、迦苯到觉苯(白苯)三个阶段的变革和发展,在象雄王子、苯教大师辛绕米沃的继承和发扬下,最终成为系统化的宗教苯教,是当时青藏高原上自产的、最早的“先进文化”,并逐步向四周的部落和种族传播开来。
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中原历史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进入隋唐再次大一统的时期,此时的青藏高原也经历着类似中原历史的一次部族融合。公元7世纪初崛起于藏南河谷的雅隆部落,在赞普松赞干布的领导下,相继征服了青藏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国家,兼并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氐羌部落,建立起强大的奴隶主军事联盟政权吐蕃王朝。早期的吐蕃社会文化十分落后,“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多事羊原羊氐之神,人信巫蚬,不知节候”,“接手饮酒,以毡为盘,捻麸为碗”,“其俗重壮残老,母拜於子,子倨於父。”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深感这一切不能适应其奴隶制政权的需要,于是大力吸取周边地区的先进文化构建起了辉煌一时的吐蕃文化。松赞干布派大臣吐弥桑布扎整理、规范和统一了吐蕃文字(今天的藏文),颁布了新历法,在进行政治上一系列革新的同时,大力推行和传播吐蕃文化,为藏民族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和一些著名历史、民族学家客观睿智的评论当中来看,文化就是区别民族的最根本、最抽象的核心本质。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历史上仅仅从血统来分别民族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民族最鲜明的本质特点就是文化的差异性。松赞干布虽然用武力一统青藏高原诸部,但在文化的核心上,仍然承袭着象雄的苯教文化传统。支持整个王朝的贵族和群众信仰的传统就是苯教,苯教势力左右着上至吐蕃的王庭、贵族,下至百姓和士卒的吐蕃族部和整个社会,实际上处于国教的地位。这一点与西方历史学家从文化角度评论古罗马征服古希腊,承袭西方文明传统时所讲的“与其说古罗马武力征服了古希腊,倒不如说古希腊的灿烂文化征服了古罗马”的名言相似,“吐蕃王朝虽然武力征服了象雄古国,而象雄却以苯教文明征服了吐蕃”,强大的吐蕃背后,其实传承和发展的就是古象雄的苯教文化。因此,俗殊服异的青藏诸部从外部靠强大吐蕃政权维系的同时,在文化上、思想上、信仰上、精神上认同于早有的苯教文化,在此基础上激发出了无比的民族优越感,自愿认同于“吐蕃”国家和民族,从而形成了开放的多元一体的吐蕃文化。
&&&&松赞干布之后到唐末,吐蕃文化的核心“苯教”地位产生了动摇,新的文化转型开始出现。出于对藏王王权巩固和发展的需要,赤遵公主、文成公主分别从尼泊尔和大唐入藏时带入藏区的佛教文化,逐渐受到王权的重视,在王权决计遵从新信仰的同时,佛教文化也成为王权与诸多苯教徒当权贵族斗争的武器。从松赞干布的孙子赤德松赞在山南修建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吐蕃“七觉士”出家修佛,成为传播、发扬佛教文化的种子开始,吐蕃的核心文化苯教受到王权支持下的佛教的巨大挑战,吐蕃文化的转型拉开了序幕。在之后不到百余年的时间里,经过佛苯两教血腥的拉锯式斗争,最终以苯教丧失国教地位而告终。但在广大的信徒当中苯教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佛教虽然受到王族的推崇,但在下层社会影响有限。由于对苯教文化的彻底否定,而新兴的佛教还没有完全的吐蕃化,没有坚实、广泛的基础,吐蕃王朝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精神、信仰上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公元842年,“灭佛”的藏王“郎达玛”被佛教徒暗杀,苯教徒的最后一次复辟梦彻底破灭。随之,爆发了遍及整个藏区的吐蕃奴隶大起义,吐蕃王朝一瞬间土崩瓦解。
藏族的形成标志就是藏传佛教文化的最终形成。虽然藏族和吐蕃是一脉相承的,但在文化上有所差异。吐蕃的文化核心是苯教文化,藏族的文化核心是吸收了苯教优点,适合藏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情发展实际的藏传佛教文化。随着吐蕃王朝的崩溃,佛苯两教失去外部王权的支持和排斥,从五代和宋代到元初,佛苯斗争趋于缓和,表现在逐步深入民间进行争取和竞争信众的同时,在不断相互借鉴、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局面。但是随着元明清三代政教统治的需要,逐渐成熟起来的藏传佛教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最终使藏传佛教逐步深入广大藏族群众的人心,并以藏传佛教的核心地位和系统观念,逐步改造、丰富、发展了原本多元的藏族文化。同时,也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特点,形成了由卫藏法区、前藏人区和安多马区组成的三大藏区和藏民族。
苯教祖师--辛饶米沃&&
喜马拉雅的传统苯教&&&&&&传承至今的新苯教&&&&&
流传在青藏边缘的东巴教
&统一青藏的雄主松赞干布&
&吐蕃大臣禄东赞赴唐请婚&&
藏文之父吐弥桑布扎&&&&
桑耶寺的创建者赤德松赞
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
萨班与阔端凉州会盟&&&大元帝师八思巴新蒙文&
&&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
2、舟曲藏族的分布与文化&&&
(1)舟曲藏族的分布&&&&
舟曲藏族是藏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特色较为鲜明的族支,与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云南迪庆藏族,四川嘉戎藏族、木雅藏族,甘肃白马藏族、卓尼藏族、天祝藏族一样,保持着自己独有的服饰、民俗、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传统,属于安多藏区的重要藏族族支。
舟曲藏族自称“蕃”,世世代代生活在甘肃省南部白龙江流域的高山河谷之中,白龙江是舟曲藏族的母亲河,“舟曲”是白龙江的藏语名称。舟曲藏族就是对生活在白龙江流域,具有自己悠久独特的历史特点,保持鲜明的服饰、民俗、语言、信仰传统和特色,传袭藏文化的诸多藏族支系的统称。舟曲藏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下迭区,舟曲县的上河片、山后山前片,陇南市宕昌县的官俄、新城子两个藏族乡,武都县平垭藏族乡和文县的铁搂乡。据甘肃省民委2000年的统计,总人口近10万,占甘肃全省藏族的四分之一强。
(2)舟曲藏族的传统文化&&&&舟曲藏族属于古代安多藏区八大戎区之一的阶域卡戎生活的地区基本上就是今天秦岭以西的白龙江流域(嘉陵江的上源)。藏语称农耕地区为“戎”(农区),农区的人被牧区称为“戎哇”(农民),牧区人被农区称为“主看”(牧民)。由此推断,《汉书》和先前的中原史书上,称西部游牧民族为“西戎、羌戎、戎氐”等,可能就是借用了古羌语“戎哇”的音译,加上以华夏族为中心的相对方位,就称生活在西部的民族为“西羌、西戎”。如果再作细致区别的话,羌是对游牧部族的称呼,戎(氐)应该是对农耕部族的称谓,这与今天的舟曲藏语语音和语意是一致的。舟曲藏族生活的地域,有三个明显特点。其一,与我国零度等温线淮河、秦岭的西段相一致,是我国自然气候的南北分界地段。其二,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向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也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其三,以白龙江贯穿的草原、山地、森林、河谷为主要地貌特征,是离内地最近的藏区,也是中国西部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并存的地带。
与地域特征相适应,舟曲藏族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特点。舟曲藏族主要居住于白龙江南岸险峻的山顶林缘和半山台地,属于半农、半林、半牧、半猎的民族。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荞麦、玉米,传统种植大麦、青稞、燕麦、豆类和小米,两年三季作物轮换种植。饲养绵羊、山羊、黄牛、犏牛、马、驴、骡、猪、鸡等家禽家畜。每年根据季节和林区植物生长特点,采摘各类野菜十余种,有狩猎的传统。饮食上以酿酒、饮酒为特色,土法制酒蒸馏有“天锅”、“陶锅”的分别,酒的种类有“灌灌酒、砸酒、蜂糖酒、黄酒、土酒”,平日以尚饮酒为俗,是好酒的民族。节庆集会、红白喜事、招待客人皆要豪饮,劳作之时也当作茶水解渴,甚至妇女坐月子期间、孩子满月都要饮酒,被称为“酒龄比年龄大的民族”。民居多为两层小楼,木板削为三尺左右的“塌子”铺房顶,压石块为瓦;下层圈牲畜、放器具,上层人居、储备粮草。室内有火塘、连锅炕,四季烟火不断,上熏腊肉。
服饰以妇女最有特色,整体类似苗族。典型服装为:辫发,头缠长帕,着中开对襟长衣,胸裹“妆给”(类似绣花彩碎布肚兜、胸衣),以民族纹饰点缀,佩“尼欧独”(镶嵌有玛瑙和藏族纹饰的银制圆盘,俗称银盘),系长腰带,腰后系“小枕”,足穿“过产”(麻布护腰羊皮底鞋子,皮靴的最原始形态),用寸余宽自织彩丝带系口,服装颜色多为黑、红和青三色。根据地域不同服饰还有区别,仅舟曲县内就分上河、山前、八楞、武坪、拱铁坝、博峪等六种类型,并有专门的节日服装和寿(丧)服。男子服装有类似羌族男装和牧区±男装,以及清朝满蒙长袍马褂样式的服装,各有区别;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舟曲博峪藏族女装“腰后系小枕”的服饰,曾经引起日本民族学家的研究兴趣。
&&&&&&&&&&&&&&
木雅藏族&&&&&&&&&&&&&&&&&&&&&&&&&&&&&&&&&&&&&&&&&嘉戎藏族
&&&&&&&&&&&&&&&&&&&
&&&&&&&&&&&&&&&&&&&&&&&&&&&&&&&&&&
& 白马藏族
&&&&&&&&&&&&&&&&&&
卓尼藏族&&&&&&&&&&&&&&&&&&&&&&&&&&&&&&&&&&&&
& 天祝藏族
&&&&&&&&&&&&
舟曲武平藏族&&&&&&&&&&&&&&&&&&&&&&&&&&&&&&&&&&
舟曲博峪藏族&&&&
舟曲拱坝藏族&&&&&&&&&&&&&&&&&&&&&&&&&&&&&&&&&&&&&&&舟曲上河藏族
&&&&&&&&&&&&&&&&&&&&&&&&
舟曲藏族自称“蕃”与“吐蕃”同音。语言属于藏汉语系,保留着古羌语的大量成分,以历史上几次藏文字改革前古藏语的单音节词语为主,接近西藏林芝、阿里地区的方言。是氐羌语言和古藏语的混杂语言。
习俗以葬俗、婚俗最为典型。从葬俗隆重程度来看,舟曲藏族似乎是“重死轻生”的民族。绝大多数村寨普遍实行传统的“火葬”。人死后,先要请喇嘛给“帕瓦”(藏传佛教密宗六法之“破瓦法”,通俗讲就是念持“移魂大法”,汉语称“分阴阳”),算停灵和火化的日子,一般7至14天;再由族人成立专门的丧葬班子,具体分工操办。首先要派人告知死者娘舅家族,其次通知全寨老小、请周边寺院喇嘛超度,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出殡前一天晚上“支应娘舅家族”的仪式。是晚,娘舅家族代表坐于炕上,好酒好肉宽待,在全寨人面前,子孙辈跪答娘舅提问,主要是“不忘故人恩德,树立娘舅威仪,教戒子孙孝道”的内容,有特定的套词和程序。婚俗,极为简单,男方提媒、接亲仅持特有礼器“嗲布”(花瓶装铜制)装两三斤土酒,口系自织锦带:女方家族如果答应,就将酒喝扛表明亲事已成,从来没有收财礼和嫁妆一说;喝酒订婚后另择吉日,接到婆家,或自己来婆家,或者在娘家住两三年后再到婆家;到婆家当日,视女人为不洁,必须晚上进寨,有撒灰击打新娘的习俗。
舟曲藏族主要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部分地方信仰改革后的黑教(苯教),有寺院和专门的僧侣;有多神崇拜的传统,祭拜“年”(山神)、“勒”(水神)、“占拦”(战神)、“萨达”(土地神)、“无弋已达”(灶神)等等,过藏传佛教寺院的燃灯节、释迦牟尼成道节等宗教节日和民间的采花节、朝水节等等:过年吉庆跳“朵迪”、罗罗舞、摆阵舞;有女子喜欢弹奏的独有乐器“间”(竹片削制成的拉簧乐器,以口腔和拉绳拉奏,汉语称口弦)和男子吹奏的五孔竹笛。除此之外村寨还有各自的宗教和民间传传统节日。
&&&&&&&摆阵舞&&&&&&&&&&&&&&&
菜花节&&&&&&&
&&&&&&&&&&
朝水节&&&&&&&&&&&&&&&&&
&弹“口弦”&&&&&&&&&&&&&&&
织锦带&&&&&&&&&&&&
摘花椒&&&&&&&&&&&&&
&&&&跳法舞
(二)舟曲藏族文化的演变&&&
地处安多藏区的舟曲藏族文化形成,不同于前藏和卫藏,因为自身历史演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特点。历史化影响依次有氐羌文化、鲜卑文化、宕昌文化、党项文化、吐蕃文化、传佛教文化、汉文化等几个方面,历史演变下的文化演变也是舟曲藏族化开放特征的体现。从现存的习俗并在史籍中可以印证的舟曲藏族历史文化变迁,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氐羌文化&&&&在七、八十年代,白龙江流域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历史文遗迹和文物,主要是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哇文化的器物,都属于先以前的氐羌文化类型。在《史记》、《汉书》中可以看到,先秦时代临洮以西称为“羌中”,包括白龙江流域;汉代白龙江上游主要居住着“参狼羌”,中游是“武都羌”,下游是“白马羌”(也称作白马氐),大致就是今天舟曲藏族生活的主要地域。羌人的风俗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苟子的《大略》中有明确记载:“羌人死唯忧其不焚”、“披发右衽”、“羌人死,哭地嚎天”,这是羌人的典型习俗。然而火葬和哭嚎的丧葬习俗,仍然保留在两千多年之后相同地域的舟曲藏区,是舟曲藏族继承氐羌传统习俗的鲜活证据。羌人的万物有灵和“白石崇拜”的习俗,在舟曲藏族中仍然保留着,在祭祀神山的时候,要立白色的石头为标记,作为表明神灵地域的神圣之物。《汉书》记载的羌人“三年乃屯相聚,杀牛羊以祭天”,也是羌人万物有灵、天人互通等信仰方面的典型特点,这与存在于舟曲藏族崇拜“天”的观念,“守天”(视古树为通天灵物,专门杀牲祭祀,求岁岁平安、年年丰裕)的习俗,以及族众定期祭拜神山的习俗,有着某种近密的联系,由此也可以说明舟曲藏族文化的氐羌源流。《汉书》所记载的羌人始祖“无弋爰剑”,给秦人做奴隶,学到先进农业技术后逃回羌中,成为羌人始祖,子孙发展为200多种,其孙研种羌王留何,在汉惠帝时率众内附,汉朝在其地设氏道、羌道等四县,其中羌道就在今天的白龙江流域。一直以来,羌人始祖“无弋爰剑”是何含义,学界一直没有做过探究,而用舟曲藏语和无弋爰剑的事迹可以得出相互印证的解释。“无弋”就是爷爷的意思,多数指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先祖人物,“爰剑”,意思是“做过汉族的奴隶”。按照舟曲藏族的表达习惯,“无弋”的句式有敬称的意思,比如“无弋塔满”(织匠爷爷)、“无弋然抵尼”(牧羊的爷爷)、“无弋已达”(灶神爷爷)等等,由此可见,舟曲藏族文化中仍然承袭着古羌人语言表述的痕迹。
&2、鲜卑文化&&&
两汉、三国之后,游牧于辽东的鲜卑族,随着魏晋的大迁徙、大动荡、大融合进入甘青地区,其中慕容鲜卑的一支吐谷浑兼并河湟诸羌,在白龙江的上源地区,建立了河南国,并一度统治着白龙江流域的羌人诸部。史载鲜卑人有辫发的习俗,相似于清朝满族“剃发留人“的统治,白龙江流域的羌人也经历过相似的变故,由“披发”的习俗改为“辫发”,今天舟曲藏区的妇女保留了辫发和辫细碎小辫的习俗,截然不同于汉族妇女簪嵌式发髻的样式,传袭着鲜卑文化的某些痕迹。
3、宕昌文化&&&
与吐谷浑河南国同一时代,在白龙江流域出现了宕昌羌人建立的宕昌国,先后经历了十位宕昌王,历时260余年。宕昌国生存与北魏和南朝之间,对北魏称宕昌属国,对南朝称宕昌羌王。宕昌国期间,接受过北魏和南朝的儒家诗书与佛教文化典籍,第三任宕昌王梁弥忽,曾经亲自赶到北魏首都大同,朝见了北魏皇帝,参拜了正在开凿的云冈佛窟。并且多次向北魏和南朝进贡“当归、红芪、羌黄、党参以及良马”的记载,今天部分舟曲藏区还存在人工种植“当归、党参、红芪”等药材的传统习惯。北周建立后不久,便剿灭了这个白龙江流域羌人建立的唯一国家,结束了白龙江流域古羌人文化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
北魏云冈石窟&&&&&&&&&&北魏龙门石窟造像&&&
宕昌羌近邻杨大眼龙门造像&&&&&
杨大眼魏碑书法&&&
&&& 4、党项文化&&&
北周灭宕昌国后,西部的党项羌人进入了宕昌羌人的故地。不久,党项羌遭到新崛起的吐蕃的攻击,逐渐内迁到陇东诸州,留在白龙江流域的党项诸部被吐蕃吞并,被称为“弥药”。东迁的党项羌到了宋代,建立了西夏国,与南宋、吐蕃、金、蒙古政权相抗衡,而西夏的先民党项羌的最早住地,就在今天的白龙江流域。西夏学术以存世史料极少被称为绝学,20世纪初,俄国人在甘肃黑水古城挖掘到一批珍贵的西夏文物,其中有一件叙述祖先源流的诗词记载,“赤面先祖白河上……,娶西羌姑娘,金乳房银子肚子……”据四川大学邓少琴教授考证,西夏主体民族的先祖党项羌人就居住在四川省白龙江流域的铁布区(甘肃地段称迭部)。而对这段歌颂自己先祖特别是女祖母西羌姑娘时,“用金乳房银肚子”来比喻,学界也没有考证,如果从党项羌生活的地域,观想舟曲藏族女子服饰特点,我们会发现“金乳房银肚子”的真正含义;一方面不仅仅用来比喻“老祖母”年轻时健康完美的体魄和生育能力,另一方面确确实实,实有所指,指的是西羌姑娘的独特服饰。今天舟曲藏区妇女的“卓给”(胸衣,前有叙述)上绣有两颗金黄色的乳头状圆布片(金乳房),胸、腹之间佩戴有银子打造的圆盘(银盘)装饰(银肚子),这也是舟曲藏区女子唯一传女不传男的陪嫁品。由此可见,舟曲藏族女子服饰还保持着宕昌羌人以前的服饰传统。
&&&&&&&&&&&&&&
舟曲八楞藏族(金乳房、银子肚子的服饰)
史载“党项羌人自称猕猴种”,这是宣称自己种族的起源与猴子有关,或以猴子力图腾崇拜的最早记载。而舟曲藏族在过年时跳“朵地”(罗罗舞),以叙述“开天辟地的历史,民族民俗传统和祈愿人寿年丰”为内容。主要有“勒洒多地”(年景舞)、“格半多地”(节庆舞)、“萨热多地”(马铃舞)、“贡边多地”(采花节舞)、“玛谐多地”(武士或摆阵舞)、“羌拉多地”(圆圈舞)十余种,其中还有专门的一种“朱玛多地”,即猴子舞,或许是党项羌人猕猴种的观念,融进了民俗舞蹈,被舟曲藏族沿袭和发展下来的反映。&
跳多迪的舟曲查岗藏族
&&&&&&&&&&&&&&&&&&&&&&朵迪阵列
&&& 5、吐蕃文化&&&
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吐蕃攻占了廓、河、松、叠、芳、宕、阶、文等陇右诸羌、氐、党项、吐谷浑等族的羁縻州,白龙江流域的古羌入开始处于吐蕃的统治之下近三百年。期间,随着吐蕃随军苯教师和信仰苯教士卒的大批东临,开始了羌人文化和吐蕃文化的首次融合;随着佛苯斗争苯教的失败,一些苯教徒远走他乡,来到了青藏高原东缘寻求发展,推动了吐蕃文化与羌人文化的第二次融合。这种“似曾相识”的苯教文化,加上吐蕃政权的驱使和引导,很快被羌人部族接受,并以之改造了旧有的文化传统。因此,在佛教传入舟曲藏区之前,舟曲藏族曾以信奉苯教为主。苯教对山神、土地神、灶神、屋神,以及天上的“赞”、地上的“年”、地下的“鲁”神等的多神崇拜和煨桑、杀牲祭祀、祈福禳灾等仪式,成为今天舟曲藏族日常生活中,对诸神恭敬不违进行祭拜的程式。在舟曲藏区的一些地方至今还存在着“俄阿般”(原始苯教),以及吸收了佛教理论,建立起佛教化理论体系的新苯教(黑教)寺院和从业人员,传习着苯教的文化传统。吐蕃时期的《礼仪问答卷》宣扬了吐蕃文化的伦理道德,标志着未受佛教思想影响之前的吐蕃民族伦理道德的最高成就。其中包含的许多诸如孝敬父母、尚武褒勇、善言和睦、教养子女、敬重正直、提倡勤奋谦虚等积极的内容、至今仍是舟曲藏族所崇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6、汉族文化&&&
宋代,白龙江流域的藏族被称为“番族”。十一世纪初,北宋王安石变法之际,王韶发动了“熙河之役”,从四分五裂的吐蕃诸部,收复了白龙江中游的大部分地区。宋朝开始大力招引番人头领,赐以汉姓,其中以岷州(岷县)的赵姓和包姓藏族最为著名。同时,广泛招收番人为弓箭手,赐予“番田”,笼络和利用番人,对抗西夏、蒙古和吐蕃。据《宋史·武备志》记载,宋代在白龙江中游迁入大批汉族军民,做为西部的军事缓冲,设立西固县。同时在白龙江中游的峰叠峡设立榷场,征收河曲战马,加大了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白龙江流域舟曲藏族对新的农业技术的掌握和对汉文化的吸收。
明代,在全国实行“卫所制度”,从江淮迁入大量的军户,屯田戍边,在舟曲藏区设立西固守御千产所,开设茶马互市,进一步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军事控制。宋明两代的茶马互市,屯垦戍边,使舟曲藏族吸收到了先进的耕作技术,玉米、大豆、辣椒等新型高产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产量空前提高,种植业逐渐成为稳定的生活保障。建筑艺术方面,汉族建筑的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藻井、琉璃瓦等被不少的舟曲藏族建筑所采用,如舟曲藏区不少著名寺院洛大寺、黑峪寺、八楞寺、武坪寺的主殿或多或少有典型的汉式建筑风格。饮食方面,舟曲藏族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茶,由中原大量传入。因为茶对合理饮食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深受舟曲藏族的喜爱,现今的舟曲藏区仍然承袭着喝罐罐茶、大茶、副茶的习俗;茶中放盐原来是唐宋时期中原饮茶的习俗,舟曲藏区的一些地方一直保持放盐,还有喝茶连茶叶一起吃掉的盛行于中原的古老习惯。
八楞寺&&&&&&&&&&&&&&&&&&&
武坪寺&&&&&&&&&&&&&&&&&&&&&
黑峪寺&&&&&
7、藏传佛教文化&&&
到元、明、清三代,结束了宋代以后长期的纷争动荡时期,经济社会得到一定的发展,藏传佛教文化开始传播至白龙江流域,并完成了对传统吐蕃文化的改造,成为一统舟曲藏族多元文化的核心。此时白龙江流域的舟曲藏族分别被卓尼杨土司,洛大黄土司、赵土司,宕昌马土司等管辖。元、明、清三代“以佛教治藏”政策的推行和升级,诸土司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藏传佛教的发展,使地处白龙江流域的“西番”诸族,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并以格鲁派的价值体系,改造了原有的文化,赋予了舟曲藏族文化新的内容。一方面,在土司制度下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舟曲藏族即是土司的属民,也是藏传佛教诸多寺院的教民,在政治和信仰上受到双重庇护。另一方面,类似于汉族地区的科举考试,舟曲藏族青少年“出家为僧,接受教育,勤学苦修,做高僧大德”成为诸多藏族家庭实现光耀门庭和个人价值的共同途径,一时间兴修寺院,出家为僧者蔚然成风,形成了村村有寺院,户户有僧人的兴旺局面。今天甘肃省舟曲县藏族地区存在的26座有名的寺院,全部都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舟曲藏族的伦理道德和土司统治的“治国之策”都依循佛教的道德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佛教化的价值体系,对舟曲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其一,“五戒十善”对道德伦理的影响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吐弥桑布扎翻译的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姻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藏传佛教把“五戒”、“十善”作为立法之本和道德标准,起到了“对善人予以奖励,对恶人加以惩处,对豪强大族用信条压抑,对贫弱者设法扶助”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土司统治。而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标准中已见不到舟曲藏族早期所崇尚的勇武之风,而代之以慈悲、行善、知足、宽容的中庸之道,社会风尚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二,对节庆活动的影响
舟曲藏族的许多节庆活动都与藏传佛教有关,如燃灯节、释迦牟尼成道节、新年法会等等,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看法舞、转寺庙、念玛尼的节庆内容。如今还加入了物资交易、旅游观赏等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舟曲藏区的最隆重的节庆活动。
其三,对衣、食、住、行风俗的影响
佛教戒律中的别解脱戒对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随着藏传佛教深入人心,出家人的行为规范也逐渐融入舟曲藏族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衣着方面:由于气候影响,舟曲藏族的审美观念中偏爱黑、红、青、蓝等深色,绛红色是出家人的专用色,俗民百姓一般忌穿这种颜色的衣裙。
在饮食方面:因为藏族僧俗信徒一般不戒肉,除“三净肉“外又加上了不食有爪的和畸蹄动物,如鸡、鸭和马、驴等。戒律中有“二十一进食聚”,规定比丘进食时“不得含食语,饮勿做呼噜声,食勿做吧嗒声,食勿出舌,勿移食于左右腮,腭勿做声,不得摇钵,不得啮半食,不得弹舌做声食,未食勿得张口,断食不宜过大或过小”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父母按上述规矩要求小孩,如果有人在众人围坐进食时有不符合上述规矩的进食行为,就会被其他人耻笑为不懂规矩,没有家教。
在居住方面:在舟曲藏区,不论是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旧时都没有架床而卧和用椅凳的习惯,而是在地上垒起低矮的土炕,垫上竹席或毡垫当做床,盘腿而坐。即使是有钱人家也只是垫的垫子多一些,讲究一些而已。这一习俗来源于戒律“近住八戒“中的“不坐卧高床戒”。
在行为举止方面:十分讲究谦恭和礼数,其中有许多规矩也源自藏传佛教戒律中的规定。比如,“一百一十二恶作戒”中规定:“不得双手叉腰行,不得举踵以趾行,不得摇身掉臂行,不得比肩行,不得携手行,不得左顾右盼,而应眼睛平视前方一轭木之处等行姿;不得放身猛坐,不得跷膝而坐,不得交勾双脚而坐,不得伸腿舒足而坐等坐姿;人在前行,己在大小便及涕唾于水中和青草上,见面合十行礼以示尊敬;不跨越他人而过;男女不得挨近坐”等等。受到这些言行约束的影响,舟曲藏族普遍具有内敛、自律、谦恭的行为举止特点,农区尤为突出,牧区和其他藏区因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的差别而略为豪放一些。
其四,对岁时历法的影响
舟曲藏区传统上曾经使用过霍尔历法,一年分为两季,十月是一年的开头。由于藏传佛教中对岁时历法的划分十分详尽和复杂,岁时历藏历成为舟曲藏族一直沿用至今历法。
其五,对葬俗的影响
藏传佛教对舟曲藏族的习俗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巧妙改进,不论是村寨的大事,还是家庭的小事;藏传佛教都找到了恰当的切入方式,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使藏传佛教的观念渗透到了舟曲藏族的各个方面,并在各种传统的风俗中得到固化。这种对文化的吸收与嬗变,特别表现在舟曲藏族火葬葬俗的改进上。人死后,大致分为停尸、入殓、出殡、火化、安葬等仪轨。首先需要高僧“破瓦”(念持“移魂大法”,汉语称“分阴阳”),算停灵和火化的日子;同时根据经济条件提供“着绩”、“达举”、“祛寒”、“塔度”等几种超度亡灵的模式;并把死者坐放于类似“轿子”和佛殿坛城的木制“棺”中,观想作“火供”超度;把舟曲藏族早期“积薪而焚”的习俗,改造的更加人性化、宗教化,让死者在最后得到神圣彻底的解脱,这种新的丧葬方式深得舟曲藏族的推崇,和语言、信仰一样当作区别舟曲藏族的重要标志。在《马可波罗游记》当中,对风行西部的这种“轿葬”习俗,有过简短的记载。
从上述可见,舟曲藏族文化的源头就是氐羌文化,由于氐羌民族没有最终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7世纪吐蕃的东扩,古羌人在外患内忧不断的情况下,最终成为吐蕃和汉文化的新鲜血液,随着元明清对藏传佛教的大力支持,吐蕃之后的西番诸族皈依了藏传佛教,由苯教文化转变为藏传佛教文化,成为藏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舟曲藏族的就是生活在白龙江流域,皈依了藏传佛教的氏羌、吐蕃等古民族的融合体;是一种在藏传佛教价值观念的一统下,包含着氐羌、鲜卑、宕昌、党项、吐蕃等多元文化因素的特色文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族 牛头信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