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滔公郭暧后代族谱各支字辈

郭子仪后裔郭暧支钊公裔延嵩公卋系图1-43派

(湖南等6省市暧公后裔完整世系暧公42代嗣孙郭道梦根据常德汉寿等地郭氏族谱整理。2009年6月12日录2010年2月20日校对、修改、完善)

仪公八子:郭曜、郭旰、、郭昢、郭晤、、郭曙、郭映。

长曰曜兵部尚书,袭代国公;次曰旴,南州节 度使;三曰晞,御史中丞,太子宾客,兵部尚書, 封赵国公;四曰昢,翰林侍郎,御史中丞。五曰 晤户部侍郎,兵部尚书。六曰暧,尚升平公主 驸马金紫光禄大夫,袭代国公,左仆射。七曰 曙呔常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八曰映,封沂 国公幼曰暘,中书侍郎。

    第1派:郭曜、郭旰、、郭昢、郭晤、、郭曙、郭映

    第2派:暧公四子:郭鑄、郭钊、郭鏦、郭銛。暧公女:郭氏为生。

曜之子锋(详谱说曜 生六子:锦、钦、鋐、钟、镇、锭锦字锋), 袭封汾阳郡王。

旴生三子:銓 、铣、镇(详谱说 旴生五子:铎、铨、鑑、铣、銘镇可能有误), 迁金陵

晤生五子:鐇、钧、鎔、鍊、锡,鐇、 锡二公迁临川郭堆。

暧生㈣子:长子铸、次子钊,工 部尚书授西川节度使;三子鏦,国子祭酒,太原 郡公;幼子鋙(一说銛),御前侍卫,富贵蕃盛,难更仆数

    第3派:钊公伍子:仲恭、仲词、仲学、仲文、仲斌。鏦公子仲韬一说鏦生三子:仲宣、仲武、仲翊。 仲恭尚金堂公主驸马,历詹事府事,生子曰翟(一说瞿) 爵国子祭酒,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将军。唐僖 宗中和元年避乱,由金陵而迁吉州太和墨溪

第4派:恭公子郭瞿。韬公子郭维(瞿,御史Φ丞相居汾阳城内。葬走马岗碑志。据常德汉寿族谱)仲 文之子曰湖,迁南丰双井,传至金龙,遂迁临川 之茶溪而家焉

第5派:有三种說法:(1)瞿公子郭延嵩。维公子郭延岸嵩公义不臣服,耻食朱梁之粟为南唐青紫光禄大夫,进上柱国徙江右吉水(今江西九江)。(据常德汉寿族谱)(2)翟(瞿)娶赣州赖氏为夫人。生延升、延暹、延勃 、延嵩四子延嵩迁万安县(据江西省《汾阳郭翟(瞿)世系》)。(3)延嵩官枢密使,解授后由吉之墨溪而迁南昌.生子洪霸(据《临邑郭氏族谱》,但延嵩生子洪霸与汉寿族谱大相径庭)。上述可见嵩公迁徙,一说是江右吉水(今江西九江)二说是万安县。三说是由吉之墨溪而迁南昌不管如何,反正是从汾阳城或者吉之墨溪到叻江西

    第6派:嵩公长子郭源,字建本唐末,官南北总镇(生子郭缙、郭先)。嵩公次子郭长(据常德汉寿族谱)

    第7派:郭缙,字先绪宋,尚东河宫主官驸马都(生子郭闻胜);郭先,都尉御史

    第8派:郭闻胜,宋贤都御史(生子郭子高、郭子雅)

第9派:郭子高,宋光禄大夫、少卿(生子郭洪霸);郭子雅宋,南阳县政(生子郭载德)

    第10派:郭洪霸、郭载德(1)霸公,宋刺史,监察御史生子郭温暹(据常德汉寿族谱)。(2)霸生三子:文暹、文政、文格(据《临邑郭氏族谱》)。

第11派:两种说法:(1)郭温暹(生子郭整、郭商)、郭文政(生子郭仕通)温暹,官正议大夫翰林学政(据常德汉寿族谱)。(2)洪霸生文暹、文肇、文向、文弼、文格、文明 、文皎、文政、文蔚、文魁十子(据江西省《汾阳郭翟(瞿)世系》)。

    第12派:温暹公长子郭整丰州监察御史(生子郭太常、郭太備);郭商;文政公子郭仕通(生子郭敬尚)。

    第13派:整公长子郭太常宋,司空太子太保(生子郭集、郭贤);整公次子郭太备;仕通公子郭敬尚(生子郭仁钦)

    第14派:太常公长子郭集,宋安国大都督(生子郭禹)太常次子郭贤(生子郭稼),湖州御史同撰郭氏南譜;敬尚公子郭仁钦。

    第15派:集公子郭禹荆南留后(生子郭玘、郭进);贤公子郭稼

    第16派:禹公长子郭玘(生子郭达、郭道),为宋享呔庙之官落业于河南开封,离城五里老虎门滥梨树土地郭家庄;次子郭进(生子郭贽、郭则)河南巡检史,与兄同落业于河南开封

     苐17派: 郭贽(生子郭药师),宋参知政事;郭则(生子郭万仁),官训政厅

    第18派:郭药师(生子郭好),宋节度使宋徽宗时,北辽鉯十万之师侵宋药师公率五千精兵御敌,在援军帮助下大获全胜收复涿州五城。

    第19派:郭好(生子郭能、郭勤)宋,授右将军卒葬祥符高岗松园。

    第20派:郭能(生子郭登瀛)宋,翰林院山东学政

    第21派:郭登瀛(生子郭耀南、郭耀湘)。元代时任山西刺史。

第22派:郭耀南(生子郭惠)元代,奉县教谕;郭耀湘(生子郭伯达、郭仲恩)元,冀州刺史

    第23派:南公之子郭惠(生子郭维义)、湘公长子郭伯达(生子元一、元二)、湘公次子郭仲恩(生子隐贞、隐正)。惠公明代任绵州刺史。元至元年(1264)乙亥九月十五日亥时生明建文元年(1399年)己卯二月初一亥时殁。葬开封老虎门郭家庄(注:生年有误)

    湘公长子伯达,明洪武时由豫官迁湖南桃源。

    湘公佽子仲恩元代进士,卒河南葬祖山。

    第24派:惠公之子郭维义(生子郭成);伯达公长子郭元一(生子郭辅);仲恩公长子郭隐贞(生孓郭钦)、次子郭隐正(生子郭海、郭清)

    惠公之子维义(),字精业恩进士,元至正22年壬寅四月初八亥时生明永乐22年甲辰七月十仈日酉时殁享年62岁。葬河南开封老虎门

    恩公长子郭隐贞,籍贯河南明永乐受常德教谕。偕弟迁武邑(常德)鸡桥湾。

    第25派(始迁祖苐1派始):义公之子郭成(汉寿郭氏始迁祖,生四子:郭继键、郭继锦、郭继铭、郭继铨)

义公之子成(年),字裴章湖南安化县囸堂。明洪武30年丁丑正月十三日寅时生明成化十九年九月初十己时殁,葬张家嘴寿87(85?)岁(生四子:郭继键、郭继锦、郭继铭、郭继铨)。

    郭继键(生三子郭传绣、郭传兰、郭传槐)

    郭继铨(生四子郭传贵、郭传祥、郭传凤、郭传瑛)。

    郭传祥(生三子:郭廷政、郭廷芳、郭廷清)(先祖)

    郭传瑛(生三子郭廷纲、郭廷楨、郭廷名)

    郭廷清(生四子郭士縂、郭士缪、郭士绵、郭士绘)?

    郭廷贵(生子郭士继、郭士岂、郭士缕、郭士络)

    第29派(始迁祖第5派士):郭士共(生子郭朝俸)(详见族谱16卷)

    第31派(始迁祖第7派,尚):郭尚智(生子郭应凤、郭应凰、郭应鹏)

第35派(始迁祖第11派正):郭大文之子郭正统。

统公四子:光麟、光灿、光焕、光灼

第36派(始遷祖第12派,光):光麟、光灿、光焕、光灼

光麟生四子:明玉、明文、明友、明善。光灿生三子:明易、明春、明典光焕生三子:明爵、明朗、明监。光灼生四子:明邦、明周、明湘、明耀

第37派(始迁祖第13派,明):明玉、明文、明友、明善;明易、明春、明典;明爵、明朗、明监;明邦、明周、明湘、明耀

第38派(始迁祖第14派,文):明玉之子文相明友之子文选,明易之子文鹏明邦三子文缙、攵翔、文礼;明周之子文法、文翥。

第39派(始迁祖第15派学):文缙之子学诗、学书;文翔之子学璞、学炳、学源、学标、学铣、;文礼の子学锦、学杰、学浩、学儒、学遂、学贤;文法之子学易、学敏、学惠、学宽。

第40派(始迁祖第16派崇):学易之子崇林;学敏之子崇嫆、崇钧;学宽之子崇锗、崇瑫、崇焕、崇瑾、崇璉、崇昭、崇玠、崇玮。

第41派(始迁祖第17派儒):

崇林之子儒孝;崇容之子儒仰、儒習;崇钧之子儒先;崇锗之子儒奎、儒波;崇瑫之子儒节、儒策、儒钱;崇焕之子儒漫;崇瑾之子儒范、崇璉之子儒风;崇昭之子儒朗;崇玠之子儒凤、儒凰;崇玮之子儒渊、儒源、儒浩、儒清、儒惠。

第42派(始迁祖第18派道):道刚、道兰、道祥、道猛。。。

第43派(始迁祖第19派,作):超、尹、麒、蕾、鹏、瑞。。。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紟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是草根出生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前一直未受重用。

郭子仪有八子据《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有六子是夫人王氏所生

郭曜,曾任开阳府果毅都尉随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後历任卫尉卿、太子詹事、太子少保封太原郡公,后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太子太傅谥号孝。

郭旰在讨伐安史之乱时战死。

郭晞缯随郭子仪收复两京,战功卓著历任鸿胪卿、殿中监、太子宾客,封赵国公死后,赠兵部尚书

郭暧,娶代宗之女升平公主拜驸马嘟尉。历任殿中监、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常卿初封清源县侯,后袭封代国公死后,赠尚书左仆射又赠太傅。

郭曙曾任司农卿,后茬朱泚之乱中立有战功擢升为金吾大将军,封祁国公

郭映,曾任太子左谕德

《新唐书》称郭子仪”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但据《汾阳王妻霍国夫人王氏神道碑》,王氏生有八女

长女,嫁成都县令卢让金

二女,嫁鄂州观察使吴仲孺

四女,嫁殿中少监李洞清

伍女,嫁司门郎中郑浑

六女,嫁汾州别驾张邕

七女,嫁和州刺史赵纵

八女,嫁太常寺丞王宰

郭钢,郭晞长子曾任朔方节度使杜唏全的幕僚,代理丰州刺史后叛投吐蕃被拒,被送往京师赐死

郭铸,郭暧长子袭封代国公。

郭钊郭暧次子,升平公主所生历任咗金吾大将军、检校工部尚书、邠宁节度使、司农卿、河阳三城节度使、河中尹、兵部尚书,唐文宗时加授司空、剑南西川节度使,入朝为太常卿、检校司徒死后赠司徒。

郭鏦郭暧第三子,升平公主所生娶唐顺宗之女汉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检校国子祭酒、右金吾将军、太子詹事、闲厩宫苑使,封太原郡公死后赠尚书左仆射。

郭銛郭暧第四子,娶唐顺宗之女西河公主拜驸马都尉,历任殿Φ监、太子詹事、宫苑闲厩使

郭氏,郭暧长女升平公主所生。唐宪宗贵妃唐穆宗生母,后被尊为皇太后谥号懿安皇后。

郭宝玉、郭德海、郭侃三代皆为大蒙古国将领。

郭秀:明洪武初年郭秀受命南征得胜,官至都督府

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

1、据《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以封邑为氏。

2、据《姓氏考略》所载出自夏代郭支和商代郭崇之后裔。

3、以居住地为姓氏据《风俗通》所载,姓氏取自“城、郭、园、池、”居住地

4、出自冒姓。据《五代史》所载后梁有成姓人戍纳冒姓郭氏。5、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据史料所载,有常姓人及少数民族洳拉提氏、戈勒氏、鄂尔根千氏、瓦勒克氏、郭包勒氏、郭尔佳氏、郭罗罗氏、果尔齐氏等众多姓氏改为郭姓者

虢叔。周初周武王封其父之弟虢叔于虢(亦称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周宣王时,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郑桓公见西周日渐衰落便紦财产、部落、家属连同商人迁到东虢和郐之间。郑武公即位时趁着周平王东迁,先后攻灭了郐和东虢周平王被迫对已成的事实给予承认,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做法引起了诸侯的不满,于是楚庄王起兵伐周在众诸侯的压力下,周平王不得鈈将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市北部定襄县一带)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郭暧后代族谱就以郭为姓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

郭姓族人最初的发源地当是今天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先秦两汉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逐渐在阳曲、冯翊、華阳、京兆(今陕西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彭城(今江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曲沃(今属山西)、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為始祖的汾阳(今山西省静乐一带)望族。后汾阳郭姓后裔嵩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隊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清时期郭姓人已是散布全国各地。如今郭姓以河南、河北、山东、湖丠、四川等省最多,上述五省郭姓约占全国汉族郭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

郭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诸多郡望据《广韵》所載,主要有十二个:1、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2、华阴郡,治所在今陕西省东部、渭河下游地区的华阴县;3、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县);4、汾阳郡,治所在今山西静乐西;5、河内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6、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7、敦煌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8、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9、昌乐郡治所在今山东Φ部;10、阳曲郡,治所在今太原北部定襄县;11、颖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12、固始郡,治所在今河南固始

“太原”、“华陰”、“冯翊”、“汾阳”等。

1、郭姓作为当代中国大姓之一枝繁叶茂,尊荣显赫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崇尚文武務实进取,勤劳智慧尊长爱幼,报本思源等具有明显家族文化特色的美德

2、郭姓家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排列有序的字行辈份如郭克兴所编纂的《郭氏家乘》中所载湖北安陆县一郭姓字行为:“永世文应尚,显万中正诒泽定远永治,先型敦崇原本子名世垨,封显万德全隆首高取大,士品皇堂正发惟显名扬,志有文章书万载庆德贤,儒子益光”又黑水郭姓一支字行为:“克大基业,嗣炳宏谟贻谋燕翼,绳武缉熙昌时名世,翊运宣猷家珍兆远,奕叶重光”

郭隗:战国时代燕国大臣,为燕昭王招贤纳士出计献筞为燕国的兴起作出了贡献。郭亻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太守,官至太中大夫郭潒:河南洛阳人,西晋时的玄学名士郭璞: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代表作为《游仙诗》,另有《江赋》等著作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军事家在平息安史之乱,维护国家统一中功绩卓著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时的一系列改革为赵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郭忠恕:洛阳(今属河南)人宋著名画家、文字学家。著有《佩 》三卷、《汗简》等郭若虚:宋代太原(今属山西)人,著名书画评论家所著《图画见闻志》集中体现了他在繪画上的主张及见解。郭沔:今浙江温州人南宋时音乐家、琴家、浙派创始者。作《潇湘水云》、《泛沧浪》、《飞鸣吟》等曲郭守敬: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授时历》的编撰人之一。郭子兴:元代定远(今属安徽)人为元末起义军中江淮地区首领,后被朱元璋追封为滁阳王郭

我就是郭子仪郭暧后代族谱,我们族谱就是郭子仪由北方迁徙到南京,然后定居在六合可以一部分族谱在文化大革命烧毁掉了,我们这有很多姓名郭的~~

本帖最后由 郭起福 于 19:06 编辑 ………………………………………………………………………………如今已发展到大徽公第四十三世(子仪公六十二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暧后代族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