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碳14样,测年龄

为什么碳14能用于测量物质的年龄?_百度知道
为什么碳14能用于测量物质的年龄?
碳14的半衰期很长为什么?它是用什么原理来进行的还有的是?是不是因为它的半衰期很长才用于测量物质的年龄?
提问者采纳
因碳14是放射性同位素,因此死亡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在一天天地减少,730年,一旦植物或动物死亡了,它所能断定的年份最久的达50000年。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由于需要呼吸,仍在继续不断地进行衰变,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宇宙射线从太空不断轰击大气层,动物也不再吃植物了,碳14的量只剩下一半,碳14又进入动物体内,植物被动物吃掉。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法是最常用的考古方法由于其半衰期达5,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这种轰击会使大气层中部分普通的碳原子形成放射性碳原子,植物不再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是不断变化的,动植物在死亡以后的年代里,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但是。利比认为,二氧化碳(包括碳12和碳14)不断地进入植物体内,由于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生物在生存的时候。 研究发现。于是,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即经过5730年以后,当植物活着的时候。碳14的量是可以通过测量其放射性确定下来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碳-14是如何测定年代的?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碳-14是如何测定年代的?
碳-14是如何测定年代的?
碳14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  14C由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与同事塞缪尔·鲁宾于1940年发现.  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  一、利用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来测定含碳物质的年龄,就叫碳—14测年.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对碳—14测定考古年代的作用,给了极高的评价:“由于碳—14测定年代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区的各种新石器文化有了时间关系的框架,使中国的新石器考古学因为有了确切的年代序列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那么,碳—14测年法是如何测定古代遗存的年龄呢?  原来,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形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碳—14测年法分为常规碳—14测年法和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两种.当时,Libby发明的就是常规碳—14测年法,1950年以来,这种方法的技术与应用在全球有了显著进展,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即必须使用大量的样品和较长的测量时间.于是,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技术发展起来了.  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明显的独特优点.一是样品用量少,只需1~5毫克样品就可以了,如一小片织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气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测量;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需1~5克样品,相差3个数量级.二是灵敏度高,其测量同位素比值的灵敏度可达10-15至10-16;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与之相差5~7个数量级.三是测量时间短,测量现代碳若要达到1%的精度,只需10~20分钟;而常规碳—14测年法却需12~20小时.  正是由于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上述优点,自其问世以来,一直为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地质学家所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对测定50000年以内的文物样品,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是测定精度最高的一种.  二、碳-14标记化合物的应用.  碳-14标记化合物是指用放射性14C取代化合物中它的稳定同位素碳-12,并以碳-14作为标记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它与未标记的相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与生物学性质,不同的只是它们带有放射性,可以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来追踪.  自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碳-14标记化合物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由于碳是构成有机物三大重要元素之一,碳-14半衰期长,β期线能量较低,空气中最大射程 22cm,属于低毒核素,所以碳-14标记化合物产品应用范围广.至80年代,国际上以商品形式出售的碳-14标记化合物,包括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类、核酸类、类脂类、类固醇类及医学研究用的神经药物、受体、维生素和其他药物等,品种已达近千种,约占所有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一半.  以碳-14为主的标记化合物在医学上还广泛用于体内、体外的诊断和病理研究.用于体外诊断的竞争放射性分析是本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只要取很少量的体液(血液或尿液)在化验室分析后,即可进行疾病诊断.由于竞争放射性分析体外诊断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性好,许多疾病就可能在早期发现,为有效防治疾病提供了条件.  碳-14标记化合物作为灵敏的示踪剂,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位素C-14在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与慰藉的环境中的C-14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即C-14在所有C原子中所占的质量分数是恒定的)根据生物体内含有的C-14的含量会减少,可以说减少一半就是5430年,根据C-14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推出生物的死亡年代(最高值100万年)...
应该是看衰变程度吧,因为一定的物质衰变是与时间成函数规律的,只要晓得衰变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出时间了.
看放射程度
自然界存在3种碳的同位素,它们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别用碳-12、碳-13、碳-14来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位素。碳-14则有放射性。它在大气中存在,在大气高空层中,因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气中与氧结合成C4O2分子,与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与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参予自然界的碳交换运动。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并贮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动物需要食用植物...碳14技术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与否与动脉瘤大小及患者年龄关系最大
作者:geniusgodyu
破裂动脉瘤壁胶原更新速度较快 关于脑动脉瘤形成的时间长短存在争议。特别是在破裂动脉瘤是否较未破裂动脉瘤的胶原更新速度是否快于未破裂动脉瘤这个问题上争议很大。可以使用碳14胶原测龄解决这个问题。基于此,德国Heinrich-Heine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Nima Etminan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颅内动脉瘤提取的胶原大都更新速度较快,与动脉瘤大小及患者年龄相关。患者年龄与动脉瘤F14C水平的相关性能够解释动脉瘤形成模型。
该研究使用碳元素测龄法。动脉瘤破裂和未破裂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其动脉瘤圆顶都被切除。研究人员使用胃蛋白酶对这些圆顶进行消化后,分离并纯化动脉瘤胶原。使用鼠肌腱的胶原作为对照。通过加速器质谱仪分析胶原中F14C 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和动脉瘤大小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对9位患者(6位破裂,3位未破裂)的10个动脉瘤进行分析后发现:平均动脉瘤胶原龄&5年,大都与患者年龄、动脉瘤大小和破裂与否无关。有趣的是,对于破裂动脉瘤胶原标本,F14C水平与患者年龄及动脉瘤大小相关。
该研究发现:初步结果提示从颅内动脉瘤提取的胶原大都更新速度较快,与动脉瘤大小及患者年龄相关。患者年龄与动脉瘤F14C水平的相关性能够解释动脉瘤形成模型。尽管只是初步结果,本研究结果对破裂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生物学和结构稳定性有提示意义。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动脉瘤相关文章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张雪莲:用碳14测年方法测曹操墓误差会有多大?
E-mail推荐:&&
  张雪莲,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科学测年、探测式测年以及古代人类食骨研究。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文松辉&雷志龙)14日上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召开“聚焦曹魏高陵”公共考古论坛,并正式公开对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察分析结果,人民网文化频道对此次论坛进行全程网络直播。以下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雪莲的发言摘录。  中国何时用碳十四测年方法为墓葬断代?  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碳十四测年方法,迄今为止是考古学、地质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测年断代方法,其测年误差相对也比较小,碳14测年方法的创建人,美国科学家Libby,在这一方法建立之后的第十年发明了这种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奖,所以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国内是在6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并应用这一方法的,国内第一个碳14实验室就是我们社科院考古所的碳14测年实验室,到上世纪90年代初,凭借碳14测年方法,在两千多个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史前考古年代,完成了旧时期晚期以来史前考古年代的框架的建立。&  而90年代中期进行的就是我们国家95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使我国的碳14测年研究在测年技术和研究方法上又建立了一个新的水平,最终建立了碳14年代的框架。&  具体到碳14测年用于墓葬的断代,一个是我们在断代工程期间测定的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M8的年代,另外一个就是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出土的。这两个墓葬的测年都是在一二十年。&  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侯墓地墓葬M8的测定,由苏钟上的铭文可以知道这是今后素的墓,由史记晋世家记载,他死于公元前812年,碳14测定的结果为808年加减13年,这一结果与文献相合,证明碳14测年的可靠性。&  近年来,由于加速器测年技术的发展,使所用测年样品量大为减少,由原先的十几克,也就相当于差不多三分之一两的样品量,现在减少到几毫克,就是几粒小米粒的重量,相当于原先的千分之一。而且测年效率提高,这样使碳14测年更便捷可用。&
(责任编辑:雷志龙)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播客?视频
&&&小编推荐
&&&  频道精选
???宋秀岩:妇联的亮丽"名片" 征集:2010教师最期盼?黄瑶与女校长也有"故事"? 春晚哪10人网友不愿见
&&&无线?手机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质监测取样器制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