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太行第四专区的老四悠岳十七团

抗日战争时期(45.9)_欢迎来到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
欢迎来到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网站!&&&&&&&&&&&&&&&&&&&&&&&&&&&&&&&&&&&&&&&&&&&&&&&&&&&&&&&&&&&&&&&&&&&&&&&&&&&&&&&&&&&&&&&&&&&&&&&&&&&&&&&&& | &&&
网站资料搜索:
&当前位置: >
抗日战争时期(45.9)
发布日期:
作者:fengzhimin 浏览次数:
  1937年
&&&& 7月&&&&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影响下,焦作和沁阳、孟县、温县、修武、博爱、武陟等县民众积极建立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众抗敌后援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抗日救亡工作队等,踊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其中孟县&民先&组织发展较快,7月间建立&民先&孟县总队,并建立区、村中队、分队。至1938年7月,队员发展至六七百人,成为党领导下孟县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 同月&&&& 焦作工学院迁往陕西西安。11月假陕西省立高中复课。1938年3月因日军轰炸频繁再迁甘肃天水。1939年7月与流亡陕西的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北洋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学院,9月迁至陕南固城复课。
&&& 9月上旬&&&& 中共河南省委成立。中旬,省委派张萃中(张海峰)到焦作重建中共豫北工委,张萃中任书记,刘聚奎、程明升任委员。辖新乡、辉县、获嘉、修武、武陟、博爱、沁阳、孟县、济源等县党组织。主要任务是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敌后游击战争。10月,中共豫北工委改为豫北特委,张萃中任书记,王新波、程明升、方升普、朱凝等任委员。11月改属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
&&& 9月&&&&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应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李世璋邀请,派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到新乡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做统战工作,并领导豫北、直南、晋南一带地方党组织。10月,朱在新乡建立&第十八集团军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朱瑞、唐天际任正、副主任。随后,朱瑞同国民党豫北师管区司令张轸建立统战关系,以师管区名义在新乡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含军官队、政工队),吸收豫北进步青年和平津流亡学生参加。训练班先后派一批学员到师管区部队工作,一批学员组成乡村教育工作团,到修武、温县、孟县、沁阳、济源一带宣传抗日,开展民运工作。12月,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南迁郑州,联络处停止工作。联络处人员并训练班迁至辉县百泉。1938年初,政工队再迁山西晋城,改为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
&&& 同月&&&& 中共豫北工委重建中共沁阳中心县委,王毅之任书记,杨伯笙、刘聚奎任委员。辖沁阳、温县、孟县、博爱、济源县党组织。12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沁阳县委,马纪民任书记。10月,中共豫北特委成立中共焦作地方工委,张方来任书记,王方林、杨乃峰任委员。
&&& 同月&&&& 进步青年陈子植、李兆民在太原民运干部训练班结业,以抗日牺牲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秘密特派员身份到修武县大道中学任教。同张向毅、武侠生、李晨光一道领导、组织大道中学、简易师范学生宣传抗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 10月上旬&&&& 日军继占领平津之后,集中兵力向华北腹地推进,连陷保定、石家庄、邯郸,至月底占领河北全境。11月5日,日军陷安阳,侵入豫北地区,新乡、焦作等地岌岌可危。
&&& 10月22日&&&& 中福公司所属矿厂停止生产。总经理孙越崎率矿长汤子珍、张莘夫等1000余名员工开始将第一矿厂、第二矿厂的设备、器材拆装运往湖北汉口。是年末,共拆迁设备、器材2500余吨,价值1300余万元。至1938年2月中旬,总拆运量达4000余吨。同时,中福公司机关迁至汉口办公,并在焦作设立焦作煤矿保管处。11月,中福公司与湖南地方合作经办湘潭谭家山煤矿。1938年3月再将设备、器材集中汉口,5月转运四川,与当地企业合作,先后经办天府、嘉阳、威远、石燕等煤矿,成为抗战时期全国唯一一家迁至大后方、以经营煤矿为主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
&&& 10月&&&& 根据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北方局商得河南省委同意将黄河以北地区党组织划归北方局领导。11月,朱瑞代表北方局在焦作成立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作委员会,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训练部&,张萃中任书记,王卓如、薛迅任委员。辖豫北、鲁西(未接上关系)、直南、晋南(未建立起来)4个特委。1938年初,省工委在焦作扶轮小学开办党员干部训练班,焦作及各县20多名党员骨干参加学习。训练班集中讲解了党的基本知识、中国革命的性质、战略、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为党培养了一批抗日军政干部。
&&& 同月&&&& 共产党员薛为余受党组织派遣到武陟,同许子善一道成立中共武陟县工委,薛为余任负责人。隶属中共豫北特委。随后,王大中、翟茂林等也返回武陟,组建抗日救亡工作队,在党领导下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 同月&&&& 共产党员李恒泉参与温县第一高小读书会领导工作,并同进步教师阎凌霄、李修珍将读书会改为抗日读书会。抗日读书会组织会员深入街市、农村,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军民抗战,成为温县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11月,李、阎赴新乡同唐天际取得联系。唐指示读书会继续宣传、组织群众,发展&民先&,发动武装抗日,并派抗大学员彭泊、豫北师管区政宣队到温县指导、组织读书会活动。同月,李修珍等赴中共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学习,并在学习期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 11月&&&& 共产党员路行健受党组织派遣,到济源县大河里(指济源县东北部沁河北岸的尚庄、贺坡等12个村庄,抗战时期该地区党组织一直由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沁阳县委领导)红枪会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动员会首李式平率部抗日取得成功。后李率部与郭大佛部在高神庙联合成立华北抗日游击军,郭大佛、李式平任正、副司令,路行健任政治部主任。队伍发展至300余人。
&&& 同月&&&& 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在修武县(后迁焦作)举办政训班。党组织推荐张向毅、狄浩然、李腾蛟、陈子植、张润三等党员和进步人士出任教员,向学员讲授社会发展史、游击战争、学运、民运等课程。修武、博爱、获嘉等县200余名进步青年参加学习,尔后赴各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 12月下旬&&&& 中共焦作扶轮小学支部组织师生印发进步书刊,演唱抗日歌曲,进行抗日宣传,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郝洁轩、姚步霄、范文山、薛碧山、刘云生等一批积极分子先后入党。
&&& 12月&&&&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程明升在焦作煤矿电厂发展一批党员并成立煤矿电厂支部,崔长贤任书记。
  1938年
&&& 2月5日&&&& 中共豫北特委指示成立中共孟县工委,董奥林任书记。隶属中共沁阳中心县委。6月,中共孟县工委改为中共孟县委员会,席松涛任书记。辖5个区分委。11月,济源县杜八联区分委暂归孟县县委领导。
&&& 2月上旬&&&& 日军十四师团分两路进攻豫北。国民党军队抵抗不支,节节败退。17日,新乡失守。国民党新八师蒋在珍部炸毁黄河铁桥,阻日军于黄河之北。日军沿道清线西犯,18日陷修武,19日陷焦作,20日至3月5日陷博爱、沁阳、孟县、济源、温县等。国民党第四专署及各县党政要员纷纷南渡、西逃。焦作地区广大平原地带大部沦入敌手。
&&& 2月17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一步兵连及教导团部分干部组成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简称&赵(基梅)涂(锡道)支队&),到漳河以南太南地区活动。3月和4月,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补充团、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南下道清路,会同赵涂支队共同开辟太南和道清铁路沿线工作。
&&& 2月19日&&&& 进犯焦作的日军成立焦作煤矿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焦作煤矿。由日兴中公司经营。英人以中福公司向华英银行借款、焦作煤矿应属英国所有为理由,对日极力抵制。
&&& 2月中旬&&&& 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率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豫北特委机关撤离焦作,辗转至山西阳城。3月上旬,朱代表北方局撤销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和豫北特委,成立中共晋豫特委,聂真任书记,薛迅、李哲人、敖纪民、贾寄尘、温建平、唐天际等任委员。隶属中共冀豫晋省委。辖晋南各县及沁阳、温县、孟县、济源等县党组织。修武、博爱、武陟等县党组织由中共太南特委领导。
&&& 2月中旬&&&&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程明升、焦作扶轮小学党员杨乃峰等在修武北部山区建立抗日游击队。初有工、农、师生队员20余人,后吸收道清铁路警备队、山区小股抗日武装及部分国民党散兵,队伍发展至100余人。
&&& 2月21日&&&&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王毅之、方升普在沁阳县紫陵仙神庙成立豫北人民抗日游击第三大队,方升普任司令员,王毅之任政委。不意遭紫陵黄枪会数百人突然袭击,王毅之负伤,二战士遇害。沁阳中心县委机关和游击队转移至山西阳城。后游击队编入晋豫边游击队三大队。
&&& 2月下旬&&&&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程明升、党员张向毅等联络撤至山区的修武、焦作国民党及各界爱国人士,筹备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3月,程明升、韩秩吾、武侠生等召集30余人召开筹备会议。随后,召开修武县各界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并选举程明升为修武县县长。县政府采取&三三制&组织形式,吸收国民党和各界代表参加。内设民政、粮秣、司法、武装、战地动员委员会、民运大队等机构,并建立抗日武装&&县政府常备队(后改为县大队)。经派人与国民党当局联络、交涉,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河南省主席程潜对程正式加委。县政府成立后,积极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打击匪盗、收容散兵;开办抗日公学,训练抗日骨干;开展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为八路军筹集军需粮饷,并先后建立工救会、农救会等抗日团体和六区二十余村的抗日民主政权。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党领导下的抗日县政府,它的成立及卓有成效的工作,对豫北及河南的抗日救亡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 3月5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致电中共中央并北方局,汇报晋豫边形势及开辟晋豫区工作部署。6日,毛泽东复电朱瑞,指出&晋豫边甚重要&,要求&有计划地布置沁水、翼城、曲沃、垣曲、济源、博爱、晋城地区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在西、北两面之行动&。24日,中共中央又电示,&立即组织以八路军名义出现的游击兵团&。
&&& 3月8日&&&& 经共产党员薛为余等组织、筹划,武陟县抗日临时政府成立。原武陟县政府政训教官郑克诚任县长。县政府依靠共产党员组织的县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打击匪盗,镇压恶霸,组织群众借粮度荒,武装抗日,在恢复治安秩序、推动抗日救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月,县商会会长王高峰等勾结日军,充当汉奸。自卫总队配合一二九师三八六旅补充团、修(武)焦(作)武(陟)工作团将王高峰等6人抓捕,并解散商团收缴其武器。4月底,国民党新委县长到任。临时政府为团结抗日自动解体。县人民抗日自卫总队编为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
&&& 3月上旬&&&& 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在山西阳城成立,唐天际任司令员,方升普任参谋长,敖纪民任政治部主任。下旬,唐天际率部南下济源。4月28日,在济源邵原黄楝树村召开誓师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随后开始在济源、沁阳、孟县及晋南一带发动群众,扩充兵员,打击日伪,开展游击战争。4月下旬和5月,济源县委书记杨伯笙率杜八联抗日自卫团一部,共产党员张敢陈率金留联抗日自卫团,共产党员冯精华、任小风率晋豫边游击队沁阳支队共400余人先后加入,合编为游击队第二大队。至7月,游击队发展至近2000人。10月改称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简称&(天际)支队&)。
&&& 3月下旬&&&& 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朱瑞指示以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干部为骨干,假河北民军名义成立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训练所所长刘子超任司令员。4月,刘率一支队由山西进入修武,宣传、发动群众,打击日伪、汉奸,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原教务
主任杜毓V率部分人员到沁阳、济源一带发展抗日武装。原校务主任陈沂率修(武)焦(作)武(陟)工作团到修武、博爱、武陟等县开展抗日活动。5月,司令部移驻武陟,训练抗日骨干,吸收抗日武装,发动民众抗战,并在小高组织2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团武装游行。至7月,司令部已建立一、二、四、五4个游击支队(三支队合并于五支队),队员增加至1000余人。10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磨擦,刘率部撤至辉县峪河一带。11月,在山西陵川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简称&赵(基梅)谭(甫仁)支队&)。
&&& 3月&&&& 中共焦作地方工委改为中共修武中心县委,程明升任书记,崔长永、张方来、杨乃峰等任委员。隶属中共太南特委。
&&& 同月&&&& 中共豫北特委委员刘聚奎在家乡博爱县柏山村成立河北民军太行南区游击六支队。4月上旬,在修武与程明升所率抗日游击队合并,改为道清抗日游击队。5月,桂承志、王卓如率晋豫边游击队三大队辗转至修武一带,与道清抗日游击队会合,成立八路军豫北道清游击支队,桂承志任支队长,王卓如任政委,刘聚奎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设二、五、八3个大队,至7月发展至600余人。游击支队在道清沿线发动群众,袭击日伪,打击汉奸,扒铁路、断公路,破坏敌交通运输,先后配合主力部队、友军和独立作战数十次,成为活跃在修武、博爱一带的一支重要抗日力量。
&&& 4月3日&&&& 在中共孟县工委推动下,孟县国共两党及各界代表在顺涧成立孟县抗敌动员委员会。国民党县长张伯华任主任,县工委负责人董奥林、席松涛等任副主任。董、席等利用&动委会&合法地位,依靠&民先&组织进一步宣传、发动、组织民众抗日,并在地方实力派武振华部建立抗日宣传队,推动了孟县的抗日救亡运动。
&&& 4月中旬&&&& 郭大佛率华北抗日游击军在济源县城东迎战日军。日军不支,调首东逃。郭等在沁阳西宜作村设伏,痛歼日军。然郭在战斗中不幸阵亡。后副司令李式平率部攻打沁阳县城,也在战斗中为国捐躯。
&&& 4月25日&&&& 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发动武陟、修武县200余名群众,配合国民党九十五师一部,在修武韩平陵至李屯之间伏击一日军车队,毙敌80余人,烧毁军车68辆,缴获指挥车1辆、迫击炮1门、机枪20余挺。
&&& 4月下旬&&&& 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济源县大河里十二村抗日自卫团联合成立大河里抗日自卫总团。李定祥任总团长,任正凡、路行健(均为中共党员)等任总团副。部分党团员、积极分子任联队负责人。总团辖不脱产队员2000余人,步枪近千支。在党组织领导下加强军事训练,实行区域联防,站岗放哨,抵御外侵,成为有一定实力的地方抗日武装。7月,中共晋豫特委重建中共沁阳中心县委,中心县委迁驻大河里尚庄,并成立大河里区分委并尚庄、贺坡等7个支部。同时对基层政权进行改造,使大河里村级政权及自卫团武装基本掌握在党组织手中。10月,自卫总团配合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警备大队攻入贺坡,活捉称霸一方的汉奸、恶霸贺福重。
&&& 7月&&&& 共产党员郭涤生(郭凤锵)任队长、武陟&民先&负责人梁琨任指导员,由武陟巨兴纱厂(原成兴纱厂)工人纠察队和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一部组成的武陟工人抗日游击队加入八路军一二九师。一部编入师部特务营,一部编入补充团。
&&& 同月&&&& 受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训处民运科科长、共产党员王百平派遣,到温县任民运指导员的李映浩,联络县政府二科科长王子休、共产党员王师古等,以国民党县政府名义举办温县战时师资训练所,以培养师资之名培训青年抗日骨干。采用&抗大&方式办学,邀请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大纲、游击战术等课程,招收、组织100余名进步青年参加学习和进行军事训练。9月,因日军进犯,师训所解散。学员大部加入太行南区游击队。
&&& 8月16日至9月21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旅主力及一一五师三四四旅一部联合国民党骑四师,并在修武、武陟地方武装配合下,对道清铁路焦作至新乡段集中实施了6次总破击,计扒拆道轨27公里,掘毁路基10余公里,焚毁枕木1万余根,炸毁、焚烧铁桥、木桥10余座,并集中摧毁了敌铁路沿线一批据点。
&&& 8月&&&& 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到辉县三八六旅驻地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道清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刘聚奎出席会议。刘伯承约见刘聚奎,询问了支队情况、作了指示,并于当日晚到道清游击支队驻地看望了支队指战员。
&&& 9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进驻沁阳西北部打击日军,帮助发展地方抗日武装。沁北地区出现抗日高潮。中共沁阳中心县委在六八七团帮助下,先后成立八路军沁河独立游击大队和抗日救亡宣传队(又称&火焰剧团&),在沁济边开展游击战争和抗日救亡活动。后游击大队编为晋豫边游击支队一大队一中队。
&&& 同月&&&&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六八九团为阻止日军东犯,动员群众将道清铁路道口至李源屯段约30公里拆除。1939年,日军续拆李源屯至新乡段约40公里,将道轨、器材等用于新(乡)开(封)铁路。1945年5月再拆常口至清化段约9公里。至此,道清铁路仅剩新乡至常口段70余公里。
&&& 10月10日&&&& 八路军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赵谭支队)决定将豫北道清游击支队与修、博、武县大队合并为支队第二大队,汪家道任大队长,程明升任政委,刘聚奎任政治部副主任。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随队行动。
&&& 10月&&&& 中共太南特委在修武成立修(武)博(爱)武(陟)中心县委,并成立八路军驻修博武民运工作团(与中心县委一套机构)。李泽任修博武中心县委书记兼工作团团长,崔长永任副书记,史毅、任雷远、张方来等任委员。同月,中心县委设道清路南工委,任雷远任书记。辖修武县道清路南、武陟县党组织。
&&& 同月&&&& 国民党第四专署专员郭仲隗以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不服从领导&、&赤化&为名,报请河南省政府将程明升免职,并委专署副官处处长陈品清为修武县县长。陈至修武县政府驻地大东村后,千余名群众游行示威,包围陈宅,高呼&拥护程明升&、&反对陈品清&,迫使陈悻悻而去。后国民党当局连连挑起事端,密谋以武力&接管&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
&&& 11月&&&& 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驻武陟)为迟滞日军南进,命十五游击支队支队长王凤银在博爱蒋村扒开沁河龙眼口,致使洪水泛滥,博爱、武陟、修武大片良田成为泽国,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 12月4日&&&& 在郭仲隗一手策划下,国民党第四专署保安团、铁道警备队及地方反动武装千余人在博爱县许河村(今属焦作市)伏击八路军晋东南独立游击支队二大队,酿成震惊豫晋的&许河事件&。二大队被迫自卫,组织反击,激战数小时后突出包围,次日转移至山西陵川。此役二大队牺牲、散失500余人。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解体。许河事件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晋豫地区制造的第一起严重磨擦、反共事件。事件发生后,八路军总部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强烈抗议,谴责顽固派破坏国共合作、抵消杀敌力量的罪行,并要求追究蓄意制造磨擦的责任者。朱德召见赵谭支队政委谭甫仁、二大队政委程明升,询问了事件经过并安置了有关人员。修武县各界爱国人士也纷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就此事公开致歉,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将第四专署专员郭仲隗、修武县县长陈品清免职。
&&& 12月6日&&&& 国民党第四专署保安团一个营包围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机关驻地黑岩,并将县委书记李泽和史毅、郭毅等扣押。经李等当面抗议,国民党当局于7日被迫放人。之后,中心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县委由半公开转入地下。八路军工作团改由许波任团长。
&&& 12月&&&& 共青团员吴孟玮、共产党员王中等征得国民党县长同意,在温县成立抗日政治教育工作团。下设三股(设计、总务、文书)四队(三个工作队、一个宣传队),以太行南区游击四支队名义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书写标语,教唱歌曲,表演节目,宣传枪口对外、团结御侮,对稳定民心、激励军民抗日斗志起到积极作用。1939年3月,因国民党县长转向反共,王中被捕,吴孟玮等受到通缉。5月,工作团被迫解体。
  同年&&&& 日军侵入焦作地区后,焦作及各县人民惨遭铁蹄蹂躏之苦。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其兽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2月23日,日军在博爱东金城一次屠杀村民143人,烧房190余间。3月22日,日军在孟县干沟桥一次屠杀村民288人,烧房180余间。5月,日军又在博爱柏山一次烧房1700余间。同时,日军还将博爱至沁阳公路两侧大片竹林全部砍光,并&在道清路两侧地区滥施霍乱及疟疫病菌,民众罹毒者甚众&,&惨绝寰宇,无复人性&。
  1939年
&&& 1月21日至30日&&&&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确定其政策重点由对外转向对内,并制定了一整套&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此后,国民党晋东南反共顽固派加紧进行磨擦活动,晋东南及焦作等毗邻地区出现了反共、投降的逆流。
&&& 1月&&&& 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及时组织参加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知名爱国人士武侠生、张润三、秦超、刘子宽、王洁亭等安全转移,使他们免遭国民党顽固派的逮捕和杀害。
&&& 同月&&&& 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成立中共博爱县工委,张璋任书记。辖水运、柏山、黄塘3个区分委。同时成立八路军驻博爱民运工作分团(与县工委一套机构)。
&&& 同月&&&& 共产党员张启源、刘绍荷、杨长春等受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和路南工委派遣,回家乡修(武)获(嘉)边界的万箱铺村开展地下工作,建立党的组织。2月,张等成立中共万箱铺村小组。5月,成立中共万箱铺村支部。同时成立党的外围组织青年互助社,在敌后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生产度荒,同日伪顽进行斗争。
&&& 2月&&&& 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晋豫特委、太南特委改为中共晋豫地委、太南地委。1940年初,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中共晋豫地委、太南地委升格为中共晋豫区委、太南区委。
&&& 6月&&&& 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沁(阳)温(县)边工委,武尚勋任书记。辖沁阳县木楼、温县番田两个党支部。在沁温边组织开展抗日斗争。
&&& 7月上旬&&&& 伪焦作矿区管理施行委员会成立,汉奸李润身任委员长。委员会声明&负责管理施行中福公司之一切业务&。中旬,日军唆使李润身等以&华人要求收回矿权&为名制造&排英事件&,举行游行示威,阻止工人为英人做工。8月2日,伪河南省政府发布通告,决定接管中原公司、福公司全部资产和两公司采矿权。9月上旬,英人撤离焦作。10月上旬,伪焦作矿区管理施行委员会接管焦作煤矿,名为华人负责,实由日兴中公司操纵。
&&& 7月&&&& 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书记李泽参加太南地委在山西平顺召开的太南地区党员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介绍了党组织在敌占区开展工作的经验。
&&& 9月12日&&&& 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命所部在武陟城西沁河北岸大原村破堤扒口,欲借洪水冲垮道清、平汉铁路,中断日军交通运输。19日,日军转在沁河南岸稍居上游的五车口扒堤放水,使沁北洪水转泄沁南盆地。12月中旬,国民党武陟县当局征集民工千余人,在傅村围堵南岸河口。14日凌晨,驻木栾店日军300余人突袭、包围傅村,两小时内惨杀民工、村民997人,烧毁房屋880余间,造成骇人听闻的&傅村惨案&。
&&& 9月&&&& 中共沁阳中心县委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晋城西土河村召开。3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会议选举刘刚、王毅之等7人为中心县委委员。县委一次会议选举刘刚为中心县委书记,王毅之为副书记。
&&& 10月&&&& 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在隐蔽环境下,以博爱柏山党员骨干为基础,重新成立抗日武装&&修博武县大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李达九任队长,崔章任指导员。
&&& 同月&&&& 国民党孟县顽固派制造反对中共、迫害抗日青年的&民先事件&。月初,共产党员解子恭不慎将县委会议通知丢失,为国民党县党部书记解希文所得。解依据会议通知传讯解子恭,并先后传讯代理县委书记李勃然及席明亭、席广平等多名共产党员,逼其承认党员身份并交待党的组织。李等为保全党的组织,并鉴于解子恭已承认&民先&身份,决定被传讯人员仅承认为&民先&队员,不暴露党员身份和党的组织。尔后通过具结&悔过书&获释。事后,县委向沁阳中心县委汇报了事件经过。中心县委鉴于形势严峻,认定暴露&民先&也属变节行为,遂派组织部部长耿丁一到孟县召开会议,开除解子恭党籍,停止李勃然、许克明等多人党籍,并改组孟县县委。1977年后,被处理人员多数平反。
&&& 12月&&&& 阎锡山在山西制造&十二月事变&,调集大批兵力进攻抗日武装决死队,袭击抗日政权,屠杀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掀起抗战以来第一次反共高潮。晋豫边局势急剧恶化,焦作等地党的活动更加困难。
  冬&&&& 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新任书记范华到任。范在修武艾曲召开中心县委会议,传达上级关于&随时提高警惕&,&雨前备伞&的指示,决定党组织转入地下,开展秘密斗争。后县委委员由山区转至平原活动。范华隐蔽在修武范张弓张润三家,以家庭教师身份坚持工作。张方来等转移到焦作路南、路北一带开展活动。
  1940年
&&& 1月3日&&&& 中共沁阳中心县委重建中共沁阳县委,武尚勋任书记。6月改属中共晋豫区第三地委。
&&& 1月4日&&&& 国民党四十七军五二三团突袭晋豫区驻晋城南土岭一带的党政机关,造成20余人伤亡,中共沁阳中心县委书记刘刚、副书记王毅之等83人被捕。后王等中途逃脱,刘等经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交涉全部放回。土岭事件后,国民党济源、沁阳县当局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大河里党组织被破坏,中共济源县委等停止活动。
&&& 1月&&&& 中共孟县县委借河北游击队司令吴朝翰(字&墨林&)春节期间组建剧团之机,以党员、&民先&队员为骨干,在吴部组建了40余人的&墨林剧团&,并在吴部驻地及附近村庄演出抗日救国剧目、歌舞等,受到吴部官兵和农村村民欢迎。后国民党当局强行干预,&墨林剧团&被迫解散。
&&& 2月上旬&&&& 蒋介石命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河北省主席鹿钟麟及新五军军长孙殿英部等,向八路军豫北、冀南根据地进攻。根据地军民被迫自卫。八路军发动磁(县)武(安)涉(县)林(县)战役,痛击朱、鹿两部,歼朱部等反动武装1万余人,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为争取蒋介石继续抗战,中共中央命八路军停止追击,由朱德总司令在晋城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谈判。3月中旬,朱、卫达成停战、驻军协议,以临(汾)屯(留)公路及长治、平顺、磁县为界,以北为八路军驻防区,以南为国民党驻防区。随后,八路军部队及地方党政人员按协议主动撤出漳河以南地区(史称&三月退军&)。八路军退军后,国民党在焦作等地疯狂推行反共政策,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农村干部,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抗日团体被迫解散。党组织遭严重破坏,被迫转入地下,暂停公开活动。
&&& 2月13日&&&& 国民党孟县当局以开会为名诱捕进步青年李勃然等16人(其中党员6人),15日押往洛阳劳动营,3月24日再押陕西咸阳集中营。李等组织难友采取多种形式与敌斗争、周旋,终在一次紧急防空中乘敌不备,逃出虎口。李等5人转赴延安,8人转赴西安等地。
&&& 2月&&&& 中共晋豫地委及其领导的武装被迫撤离山西晋城土岭一带,东移太南平顺。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与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合编为八路军第二纵队新一旅,转至太南地区活动。
&&& 3月&&&& 八路军驻修博武民运工作团部分干部和修博武县大队,在由修武北部撤往山西根据地途中,在陵川望洛遭阎锡山晋东南反共突击队袭击。3名干部牺牲,县大队被击溃。李达九、许波、陆达等几经周折转回修武,被党组织隐蔽在万箱铺、定和等地。后张方来、郭世英派人将李等送往山西抗日根据地。
&&& 4月上旬&&&& 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中共晋豫区委、太南区委合并组成中共晋豫区委,聂真任书记。辖7个地委,统一领导界南地下党的活动。同月,中共晋豫区委撤销中共修博武中心县委,改建中共晋豫区第二地委(又称修武地委),米光华任书记。二地委同时成立中共修(武)博(爱)工委,张高峰(张明新)任书记,赵明(王忠)、张方来、刘甫成任委员。张以博爱柏山支部为依托,以教书为掩护恢复党的活动。在刘甫成协助下,先后同水运、上期城等8个村庄的党员恢复组织联系并很快展开工作。
&&& 5月上旬&&&& 朱德赴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再次谈判。朱德一行由山西晋城下山,经济源大河里省庄由党组织派船工护送过沁河前往洛阳。
&&& 6月1日&&&& 伪焦作矿区管理施行委员会以&无力办矿&为名,将焦作煤矿拱手让与日兴中公司经营。11月27日,日兴中公司撤销。焦作炭矿矿业所成立。隶属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经营王封、李封、凭心3个煤矿及附近小窑。1939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先后在焦作掠取煤炭477万吨。
&&& 6月&&&& 中共晋豫区委撤销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成立中共晋豫区第三地委(又称济源地委),王毅之任书记。同月,三地委恢复中共济源县委,赵子青任书记。8月,王毅之进入杜八联,以贩卖犁铧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 8月&&&& 中共沁阳县委恢复中共大河里区分委,赵克良任书记。同时恢复尚庄、任寨、留村、逯村等4个支部。10月,区分委组织力量将杀害贺坡村党支部书记贺思哲的两名匪徒击毙。
&&& 10月&&&& 中共晋豫区第三地委撤销中共沁温边工委,成立中共温县工委,刘建任书记。工委在沁温边重新发展党的组织,1941年春成立中共朱村支部。
&&& 同年&&&&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干隐蔽、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焦作及各县党组织进入隐蔽时期。党组织转入地下,停止公开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切断横向联系,建立单线联系;身份公开的党员撤往根据地或转移外地;隐蔽当地的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利用合法职业掩护坚持秘密斗争。
  1941年&&
&&& 1月&&&& &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豫北形势更加严酷。2月,中共晋豫区第二地委书记米光华隐蔽至修武县范张弓张润三家,以家庭教师身份领导地下斗争。3月,中共修博工委书记张高峰与刘甫成等以收购榆皮、压香、卖香为掩护走
村串户,进行秘密活动。3月至4月,中共晋豫区第三地委副书记席国光、沁阳县委书记马子鸣等先后转移至大河里、孟县、杜八联。4月,中共晋豫区第三地委书记王毅之及武尚勋等转至八路军洛阳办事处隐蔽并同上级保持联系。
&&& 5月中旬&&&& 叛徒刘忠信率日军便衣队突袭、包围柏山中共修博工委机关。工委委员刘甫成为掩护工委书记张高峰脱险被捕。刘坚贞不屈,敌苦无把柄。后张活动士绅将刘营救出狱,转送山西根据地。叛徒刘忠信被地下党员刘聚贤等秘密处死。
&&& 5月&&&& 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队溃退至黄河南岸。晋南、晋豫边地区全部沦陷。日军为巩固统治,先后5次集中在焦作及各县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建立伪政权,组织汉奸特务队伍,并采取严密搜查、调查户口、厉行保甲、经济封锁等手段,搜捕、侦破地下党员和党的组织,党的活动愈加困难。
&&& 同月&&&& 中共修博工委书记张高峰由博爱转至焦作老牛河同工委委员赵明会合。张、赵以姨表兄弟名义同住,分头深入李封、王封矿,以做工为掩护在工人中开展党的活动。发动组织工人消极怠工,破坏设备,制造事故,转移雷管炸药,同日伪进行斗争。先后在李封矿、老牛河等地发展党员30余名,并组建5个秘密支部。冬,张、赵发动王封、李封矿300余名工人举行短时罢工,抗议包工头无理克扣工人工资,迫使包工头补发了工资。
&&& 同月&&&& 中共晋豫区第二地委撤销中共道清路南工委和修博工委。以北张弓、俎进一线为界,以西成立中共修(武)博(爱)矿区工委,张高峰任书记,赵明、张方来任委员;以东成立中共修武工委,郭世英任书记,刘克义、梁毓亭(梁琨)任委员。
&&& 6月&&&& 中共修武县万箱铺支部组成三人除奸小组,将蓄意破坏群众抗日活动的国民党特务马有禄诱至村西处死,使支部避免了一次可能招致的危险。
&&& 8月&&&& 中共晋豫区委书记聂真率晋豫区委机关随八路军太岳南进支队西进,重新开辟晋豫边地区。原太南区委所辖党组织划归晋冀豫区委领导。由于战争原因,该地区党组织与晋冀豫区委未接上关系,1943年9月前一直由中共晋豫区委(太岳区委)代管。
&&& 秋&&&& 中共晋豫区第三地委地下交通员李泽民两次赴八路军洛阳办事处,将由重庆转赴延安的金百渊、小天花等5位朝鲜友人接护至孟县,并隐蔽在坡底、西逯村、祝庄达4个月之久。1942年2月,地委书记王毅之率部队一夜急行,穿越敌封锁线抵济孟边界,将5位朝鲜友人及20余名党员干部护送至山西阳城根据地。
&&& 10月&&&& 中共晋豫区第二地委书记米光华在修武县范张弓召开紧急秘密会议,总结地下斗争经验,分析地下斗争形势,研究地下斗争策略,部署地下斗争任务。
  11月22日&&&& 驻沁阳日伪军1000余人围攻济源大河里尚庄。尚庄抗日自卫团在邻村抗日自卫团支持下,与敌激竟日,毙日军27人、伪军50余人。12月初,日伪军数百人携重武器再次围攻尚庄。自卫团掩护村民转移上山。日军烧毁民房800余间。
&&& 2月&&&& 八路军太岳南进支队十七团、十八团先后进入山西阳城、晋城,河南沁阳、济源交界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配合主力部队反&扫荡&。同月,济源张连山游击队(1941年7月由共产党员张连山等以国民党十六游击支队一大队五中队的名义成立)与主力部队会合,随后扩编为八路军沁河游击支队,贺思铭任支队长,王毅之任政委,任正凡任政治部主任。辖3个大队。至4月,游击支队配合十七团先后攻克济源勋掌、北社、涧北、山口等据点,解放沁河以东、阳(城)晋(城)公路以南、晋(城)博(爱)公路以西广大地区,并建立两个基层抗日政权。
&&& 同月&&&& 共产党员武尚勋根据党组织关于&争取伪军、伪组织转向抗日&的指示,利用亲戚关系到伪军李瑞章部开展策反工作,先后在伪军中发展党员多人。
&&& 4月15日&&&& 晋豫边区人民抗日联防区(简称晋豫联防区)成立,刘忠任司令员,聂真任政委。6月18日,晋豫边区人民抗日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郭清文任主任。同时重建中共晋豫区委,聂真任书记。按党政军委统一原则分设一、二、三军分区、专署和地委。中共沁阳县委、温县工委、孟县县委、济源县委等改属中共晋豫区第一地委。
&&& 6月&&&& 驻焦作日军建立700余人的矿警队和1000余人的华北兴亚巡抚军,以在焦作矿区加强反动统治,监视矿工活动,镇压矿工斗争。
&&& 8月&&&& 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山西晋城月湖泉成立,田时风任县长。隶属晋豫边区人民抗日行政联合办事处。
&&& 10月21日&&&& 中共中央、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决定中共太岳区委和晋豫区委合并成立中共太岳区委,薄一波任书记。沁阳、孟县及济源、王屋等县党组织改属太岳区委领导。
&&& 12月&&&& 经党组织开展工作,驻沁阳西万伪军头目董学义率200余人向八路军投诚。在山西衙道改编为&沁阳县抗日游击大队&。辖3个中队。董学义任大队长,马子明任政委。后三中队、一中队哗变,董学义受党组织派遣打入博爱县红部便衣队并兼西万七区自卫团团长。在收拢人员、购置军需物资、侦察敌情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 冬&&&& 沁阳、温县、孟县、修武、武陟、博爱及济源、王屋等县党组织根据上级党委要求,抽调大批党员干部到山西阳城、绛县根据地参加整风学习。
  同年&&&& 焦作及各县发生旱、蝗巨灾。庄稼两季无收。1943年复特大旱,飞蝗蔽日。加上日伪顽匪肆虐,焦作地区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百姓陷于绝境。&修武、博爱山地人口死亡达十之八九&。人们以树皮、草根、草籽为食,渐至刮尸、烧骨,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其尤惨者,博爱县卢得仁之妻竟杀食其亲女。
&&& 1943年
&&& 1月&&&& 中共太岳区委撤销中共温县工委,成立沁(阳)温(县)孟(县)三边工委,杨魁峰任书记。辖温县宋村支部及沁南支部等。主要任务是争取伪军反正和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6月,沁温孟三边工委撤销。
&&& 3月&&&& 太岳区精简调整党政军机构。太岳区党委、太岳行署、太岳军区分辖一、二、三、四4个地委、专署、军分区。晋豫边区人民抗日行政联合办事处改为太岳区第四专署,晋豫边区人民抗日联防区改为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原晋豫区第一、二、三地委合并为太岳区第四地委。中共孟县县委、沁温孟三边工委、济源县委、王屋县委等改属太岳区第四地委。
&&& 同月&&&& 太岳行署合并晋南县、沁阳县置晋沁县。中共太岳区委撤销晋南、沁阳县委,成立晋沁县委,刘峰任书记。同时成立晋沁县抗日民主政府,田时风任县长。12月,田在阳城、晋城交界处与伪军范登科部遭遇,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1岁。
&&& 4月20日&&&& 日军纠集2.5万重兵对太南、豫北地区进行大&扫荡&。2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中共晋豫冀区委联合发出《关于南援工作的指示》,决定组织南援游击队与随军地方工作团,配合国民党军队开展反&扫荡&。4月下旬至5月,国民党新五军军长孙殿英、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等相继率部投敌。国民党二十七军溃退至黄河以南。豫北国民党实力派和修武县县长刘明德、博爱县县长韩公佑等党政要员也先后率部投敌。豫北大部沦于日伪统治之下。8月,八路军太行军区发动林南战役,9天歼敌7000余人,给伪二十四集团军庞炳勋、孙殿英部以歼灭性打击,巩固了太行根据地,开辟了豫北广大新区。
&&& 5月&&&& 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率八路军七七二团三营向驻济源大河里尚庄伪军李正德部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地下党员李兆淇等砸开北门接应部队。在八路军火力打击下,大寨400余名伪军缴械投降。小寨因工事坚固,数攻未克,八路军遂主动撤出战斗。
&&& 7月27日&&&& 中共晋冀豫区委发出《关于开辟豫北工作的指示》,要求把豫北创造成为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区委指示,太行军区第三、第四军分区迅速组织力量开辟修武、博爱、沁阳地区。9月4日,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七团(后划归第八军分区)由团长郭本银率领由山西武乡向晋豫边界进军。先克陵(川)南夺火、柳树口,建立抗日政权,再克双庙、玄坛庙,进入沁阳、博爱县北部地区。10月,在山西晋东申角村成立中共沁博县工委(1944年5月改为县委),七团政治部主任赵若襄任书记。同时成立沁博县抗日民主政府,以七团一个班为基础成立沁博独立营。太行四专署专员杜毓V兼任沁博县长,卫景濂任独立营副政委。随后在小底成立一区抗日民主政权和区干队。9月上旬,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二团(后划归第八军分区)三连和六连一部由参谋长陈皓率领,协同部分干部组成修武工作队进入修武北部山区。连克敌百间房、白草岭、山门河等据点,抄没汉奸刘明德家产,在沿山一带站稳脚跟。10月,成立中共修武县委,米光华任书记。同时成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修武县大队。张向毅任县长,江春贵任县大队大队长,米光华兼任县大队政委。工作队、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进行生产自救,领导、组织抗日游击战争,大力开展争取伪军工作。并从原武中学党支部(隶属中共修武县委)选调一批干部充实、加强县、区机关,全面开展创建根据地工作。
&&& 9月8日&&&& 八路军修武敌工站成立,李峰任站长。辖3个敌工组20余名工作人员。分别以驻修武宋子协警备队、驻焦作李仙洲华北兴亚巡抚军、驻五里源一带刘明德伪十四旅为对象开展分化瓦解工作。
&&& 9月29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成立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黄新友任司令员,江明任政委,宋之春任政治部主任。中共晋冀豫区委、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同时成立第八地委和太行区第八专署,江明任书记,杜毓V任专员。辖沁博、晋东、陵川、陵高、修武等五县。10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共晋冀豫区委改为中共太行区委,同时单独设立太行军区。一二九师师部不再兼太行军区机关。
&&& 10月11日&&&& 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道清路南办事处,郭世英任主任。同时,太行军区八军分区为加强路南工作,派卢璐、孙家贵率第一、第三两支武工队由山西黎城到达修武境内。武工队划整为零,深入群众,组织生产度荒,宣传抗日救国,打击日伪、匪霸,扩大八路军影响,工作逐步延伸至道清路南纪孟、郇封一带。
&&& 冬&&&& 八路军沁博敌工站在博爱洛坡村成立,靳洪任主任。随后迅速开展对敌工作。
  同年&&&& 焦作地区各抗日民主政权和各级党组织集中力量团结、发动群众进行生产自救。根据地党政军群机关和部队节衣缩食,救济灾民。边区政府调运种籽、口粮支援受灾地区。各抗日政权、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采集代食品、开展互助借贷,组织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纺织、运输,恢复、发展生产,使陷入绝望的垂危百姓重新鼓起生活勇气,各方面工作开始出现转机。
  1944年
&&& 2月&&&& 华北日军集中兵力南犯。驻焦作等地日军被迫收缩防线,扩编伪军,守备、攻击力量明显减弱。太岳、太行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
&&& 3月13日&&&& 修武县大队副政委任应、第三武工队政委孙家贵率县大队、武工队,并在太行军区八军分区二团三连配合下奔袭辉县罗庄,俘辉县伪军大队长李昌武。经谈判,该部伪军以机枪、步枪、弹药等军需物资将李赎回。5月13日,县大队在百间房设伏,毙伪营长以下18人、俘15人,缴机枪、长短枪数十支。在此前后,县大队还奔袭修武县李固村,俘伪十四旅二团团长李乐山等;配合二团攻克墙南等敌据点,使游击区逐步发展至道清铁路沿线地区。.
&&& 4月18日至5月25日&&&& 日军集中9.7万重兵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20余万大军一触即溃。日军连陷郑州、洛阳及豫中、豫西38座县城。平汉线许昌至郑州段以西3万平方公里国土沦入敌手。4月22日,毛泽东电示滕代远、邓小平,要求太岳、太行区八路军乘&敌南犯,后方空虚&,&乘机开展豫北工作&,以便将来可能时作为开展豫西工作的基地。5月8日,八路军总部决定,太岳、太行两区各派一支部队挺进豫北,开展游击战争。随后,太岳军区任命刘聚奎为太岳军区四军分区副政委,指挥四军分区十八团、基干二团进入豫北;太行军区命七、八军分区组成南进支队和沁河抗日游击支队挺进道清路南,开辟抗日根据地。
&&& 4月中旬&&&& 共产党员刘甫成由太岳根据地返回博爱,受命到柏山传达党的指示时误中敌计,不幸被捕。敌施尽酷刑,刘英勇不屈,痛斥敌寇,为日宪兵杀害,时年34岁。6月4日,沁博县独立营副政委卫景濂率战士7人到柏山擒获出卖刘甫成的汉奸、地主刘八臣,公审处决为刘甫成报仇。
&&& 5月下旬&&&& 中共太行区第七地委、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以分区一团两个连为基础组建南进支队,马勇任支队长,梁心明任政委。6月初,南进支队挺进道清路南修(武)获(嘉)武(陟)地区活动。先与武陟县杨村地方实力派徐德元建立统战关系,继以杨村为立足点,创建修获武游击根据地。因工作屡遭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郑西平部袭扰,太行军区七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于12月率主力长途奔袭驻武陟吴巷之郑西平部队,将其一举击溃,使南进支队在吴巷一带站稳脚跟,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 5月&&&& 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以分区第二武工队为基础,抽调二团、七团各一部和修武独立营一个中队在山西陵川吴家湾成立&沁河抗日游击支队&(简称&沁河支队&)。梁毓忠任支队长,米光华兼任政委。辖3个中队计240余人。6月中旬,沁河支队挺进沁河以北武陟王道村一带活动。18日,因国民党武陟谢旗营区区长刘问渠告密,沁河支队遭近千名日伪军奔袭、包围。经激烈拼杀,梁、米负伤,40余名指战员伤亡。太行八地委、八军分区随即委程英林为沁河支队支队长、卫景濂为沁河支队政委,以加强道清路南领导力量。7月,八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政治部主任孔骏彪率二团、七团各一部和沁河支队,自修武北山远程奔袭武陟樊庄、尚村、小高、南官庄一带,重创国民党亲日反共武装。国民党河南省四专署专员张敬忠被迫率残部退至沁河以南。秋末,八路军在道清路南沁河以北地区打开局面,并在一些地区建立了区、村政权。
&&& 6月1日至9月2日&&&& 太岳军区以第四军分区十八团、基干二团为主力,在济源、王屋县地方武装配合下,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逐步开辟和展开的方针,在济源、王屋和山西垣曲一带发动豫北战役(史称&第一次豫北战役&)。经三期作战,共克敌据点28个,歼日伪军1200余人,解放济源、王屋等2600平方公里土地、10万以上人口,建立济源、王屋两县6个区政权,切断济(源)垣(曲)公垣曲至大店段,控制王屋芮村、济源蓼坞两个黄河渡口,为开辟豫西创造了有利条件。
&&& 6月10日&&&& 中共太岳区委为统一和加强对豫北工作的领导,在济源阎和成立中共豫北工委。刘聚奎任书记,王诚林、焦祖涵任委员。统一领导济源、王屋、孟县、垣曲四县党的工作。受太岳区党委和第四地委双重领导。11月,刘聚奎率部南渡,太岳区豫北工委撤销。
&&& 7月&&&& 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成立中共道清路南工委,卫景濂任书记。辖道清路南修武、武陟、温县等地党组织。同时重建道清路南办事处(郭世英任主任),作为太行区八专署派出机构,领导道清路南修武、武陟、温县等地抗日工作。
&&& 9月下旬&&&& 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二团、七团在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指挥和三八五旅十三团配合下,在博爱县北部山区横扫玄坛庙、小底、柏山等日伪据点,博爱山区从此无敌踪。
&&& 9月至1945年4月&&&& 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命令,八路军数批大军经济源、王屋渡河南下,挺进豫西开辟抗日根据地。9月21日,由太行军区三团、三十五团等部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一支队&,在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率领下从济源蓼坞渡河。11月8日,由太岳军区十八团、五十九团等部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二支队&,在司令员兼政委刘聚奎率领下从王屋关阳、长泉渡河。12月26日,由河南军区副政委刘子久和二支队政委韩钧率领的干部队和晋绥六支队郭庆祥大队在王屋县南渡河。1945年2月中旬,由河南省军区七七0团、中央警备第四团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第四支队&在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率领下从王屋邵原以南渡河。1945年4月下旬,由太行军区十三团等部组建&豫西抗日游击第六支队&,在司令员刘昌毅、政委张力雄率领下从济源西南渡河,加强了八路军豫西武装力量。为确保挺进豫西八路军的后方安全,太岳军区四军分区于10月在济源成立豫北前线指挥部,冯精华任司令员,范华任政委。辖十七团、七七二团和济源、王屋、孟县三县独立营。指挥部调度部队并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横扫济源、王屋、孟县敌据点,重创日伪,稳定了地方秩序,并为根据地的建设扫除了障碍。
&&& 11月8日&&&& 太行军区第七、第八军分区主力奉令南下开辟道清路南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同月,道清路南敌工站成立,张彬任主任。
&&& 11月21日至12月7日&&&& 太行区首届杀敌、劳动英雄大会在山西黎城召开。修武县大队赵遵秀、沁博县北田院村王玉恩出席大会,并分获&二等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称号。
&&& 11月26日&&&& 伪十四旅七连连长陈安江、八连一排排长张鸿道率160余人,携机枪8挺、步枪160余支在修武大陆村(今属焦作市)起义,加入修武县大队。县大队队员增加至300余人,陈安江任大队长。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和《新华日报》相继报道这一消息,太行军区八军分区首长和修武县党政领导接见了起义人员。
  同年&&&& 焦作地区各抗日民主政权和各级党组织在&生产度灾荒、抗敌保家乡&口号下继续率领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广辟生产渠道,发展互助合作,推行以工代赈,并在部分农村开展减租减息、反奸反霸,终战胜旱、蝗灾害和日伪袭扰,夺得夏粮丰收和秋粮较好收成。人民群众走出死亡威胁阴影。无名氏作长短句抒发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感激之情:&爹娘死,妻子奔,耕牛粮食一扫空,不是恩人到,断无此残生!有你来,庆重生,你比爹娘还要亲!恩人!恩人!你为何不早临?莫不是不要这批不幸人?我要发誓:用力打钟,唤醒那些梦里人。乌云散,天已晴,永远随你步前程!&
  1945年
&&& 1月21日至4月2日&&&& 太行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指示,以七、八军分区部队和平原分局党校警卫团等部为主力,并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新乡以西道清铁路沿线及两侧地区发动道清战役。1月21日起为战役第一阶段,主要扫清道清路南日伪据点。21日,七、八军分区主力自修武九里山(今属焦作市)南下,越过道清路远程奔袭宁郭之敌。次日晨克宁郭镇,歼敌大部。随后沿沁河寻歼张敬忠部,连拔武阁寨、小董、小高、程封等16个据点。毙伤敌数百人,俘敌1000余人,开辟道清路南大片新区。31日,日军驻焦作三九0大队大队长尤角光率一个中队,并纠集沁阳、清化伪军合击小高进行报复。八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率部设伏武陟樊庄,毙伤敌120余人,俘日军11人、伪军47人,沁阳、清化之敌溃退,尤角光只身逃回焦作。2月19日起为战役第二阶段,集中歼灭道清路北伪十四旅各部。19日,八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率部克大陆村、焦庄、马坊据点,击溃十四旅一团,歼其二团。21日,包围伪十四旅旅部驻地五里源,击溃三团,歼其一部。3月7日再克东、西板桥。同时,七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率部进入辉(县)获(嘉)地区作战。至23日,相继克峪河、赵固、百泉等据点,并击溃日伪军1500余人对薄壁的进攻。解放除辉县县城以外全部地区,道清路南北解放区联成一片。3月9日起为战役第三阶段,主要是乘胜扩大战果。9日,八军分区部队在武陟城西强渡沁河,挺进武陟沁(河)南和温(县)孟(县)地区。同日横扫石荆、岳庄、小虹桥之张敬忠残部。11日首克敌重要据点大司马,继克西张计、张武村及王顺一带十余里敌碉堡群。至14日,连克徐堡、黄庄、后杨垒、尚香等据点,歼敌300余人。19日,八军分区七团在博爱县西南发动攻势,克阳庙,东、西界沟和许良、大辛庄等据点,歼敌百余人。22日,七军分区主力越过平汉线,攻入原武、阳武地区,连克王村、盐店庄、葛庄等据点。27日、31日两次袭入原武县城,歼敌一部,迫伪军300余人投诚。4月2日,道清战役结束。此役历时2月余,歼日伪军2500余人,收复国土近2000平方公里,解放人口75万,基本完成开辟道清路两侧根据地任务。道清战役是太行区八路军由游击战转向运动战的尝试,是一次成功的运动战。4月11日,中央军委肯定了道清战役的经验。战役期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拨款10万元(冀币)奖励参战将士。3月1日,新华日报(太行版)发表题为《庆祝道清线的辉煌胜利》的社论,称此役是&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展史上值得庆祝的胜利&。
&&& 1月&&&& 中共太行区委城工部在博爱北业村成立中共焦作城市工作委员会。张高峰任书记,张方来、赵明、崔清文任委员。主要任务是领导开展城市工作,组织工人保卫矿厂,保护机器设备,制止日伪破坏,开展地下斗争。8月11日,崔清文被日宪兵队抓捕杀害,时年32岁。
&&& 2月&&&&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析修武、获嘉、武陟三县各一部置修(武)获(嘉)武(陟)联合县。同月,中共修获武县委成立,梁心明任书记。隶属中共太行区第七地委。同时成立修获武县抗日民主政府、修获武县武装委员会,梁心明任县长,邵清云任武委会主任。
&&& 同月&&&& 太行区第八专署析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和修武县修(武)(武)陟公路以西二、三区置修(武)(武)陟县。同月,中共修陟县委成立,张居庆任书记。隶属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同时成立修陟县抗日民主政府、修陟县独立营,任时任县长兼独立营营长,张居庆兼独立营政委。
&&& 3月中旬&&&& 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成立中共温县县委,侯松林任书记。同时成立温县抗日民主政府和温县独立营,杨国平任县长兼独立营营长,侯松林兼独立营政委。
&&& 3月下旬至4月下旬&&&& 太岳军区以第二军分区二十团、七七二团一部,第四军分区十七团、基干二团为主力,并在济源独立营等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第二次豫北战役。4月1日夜,二、四军分区主力在司令员刘忠、陈康指挥下,远程奔袭孟县,攻占亲日反共的国民党孟县县长张伯华老巢杨庄、毛庄,毙伤、俘敌500余人,张仓皇南逃。与此同时,十七团等攻克济源承留,全歼守敌;七七二团三营攻克济源曹凹、赵庄等,歼国民党济源县长李惠溥部200余人。6日,四军分区部队北进作战,直逼济源县城。二军分区部队北渡沁河,连克西向、义庄等据点,扫清尚庄外围之敌,孤立尚庄伪军李正德部。经劝降无效,13日夜发动攻击,歼李部1000余人,俘李正德,收复尚庄。18日,四军分区部队南下河防重镇坡头,扫清左山、济涧外围据点。19日突破坡头阵地,歼敌一部,迫伪军卫安生部700余人投诚,收复坡头。随后回师南岭,收编李惠溥部5个大队。27日,二、四军分区部队合兵济(源)孟(县)公路以东。二十团远程奔袭,连克南庄、化工据点,逼退谷旦之敌。30日,十七团、二十团一部围歼进犯西虢之敌,在金山寺击退增援之日伪军,歼敌150余人。解放济源、孟县、温县三县间广大地区。此役攻克伪据点40余处,毙伤、俘敌2800余人,缴轻重机枪104挺,长、短枪1800余支,收复国土1800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80万。将济源、孟县之敌压入县城及冶戍等孤立据点,扩大、巩固了豫北解放区,打通了同豫西解放区的联系。
&&& 4月7日&&&& 太岳区第四专署成立孟县抗日民主政府,任开宪任县长。同时成立孟县县大队,任开宪兼县大队长,县委书记焦祖涵兼县大队政委。
&&& 4月28日至30日&&&& 驻焦作、修武、博爱、武陟日军700余人及伪华北兴亚巡抚军共2200余人对道清路以南地区进行&扫荡&。28日,敌分两路合击武陟西北小高一带八路军部队。太行八军分区部队在小高附近痛击敌军,尔后转入外线作战,3天与敌作战17次,毙、伤日军小队长以下120余人、伪军100余人,粉碎敌人&扫荡&。
&&& 4月&&&& 中共太岳区第二地委撤销中共晋(城)沁(阳)县委,成立中共沁阳县委。张青山任书记。辖西万、义庄、尚庄3个区分委。同时成立沁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沁阳县大队。郭自信任县长,何明先任县大队长,张青山兼县大队政委。8月,沁阳县改属太岳区第四专署。
&&& 5月&&&& 太行区第八专署析博爱县道清路南地区置博爱(路南)县。同时成立中共博爱(路南)县委、博爱(路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博爱(路南)县独立营,李光(姚策)任县委书记,郭工丞任县长,廖少德任独立营营长,邢国亮任独立营副政委。
&&& 同月&&&& 太行区第八专署以温(县)沁(阳)公路为界置温(县)(武)陟、温(县)孟(县)两个游击县。同月,中共温陟县委、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温陟县独立营成立。张俊卿任书记,杨国平任县长兼任独立营营长,县委书记张俊卿兼任独立营政委。中共温孟县委、温孟县抗日民主政府、温孟县大队成立。侯松林任书记,丁乃光任县长兼任县大队长,县委书记侯松林兼任县大队政委。
&&& 同月&&&& 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将&沁河抗日游击支队&扩编为&沁河独立团&。张大英任团长,高宗智任政委,卫景濂任政治部主任。辖4个连。8月初,沁河独立团改编为太行军区八军分区四十五团。
&&& 6月&&&& 孟县、修武、武陟、温县等地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在已解放的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除奸反霸运动,调动了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积极性。不少地方掀起送子送夫参军参战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9月至1945年8月,焦作地区先后有近万人参军,补充、扩大了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
&&& 同月&&&& 博爱(路南)县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先后争取伪军皇甫利光、陈立潮、李太春、皇甫子兴等中队起义反正,加入博爱县独立营,扩大了抗日武装。同时对地方伪上层人物王宏勋、孙本岳、毋戴臣等宣传党的政策,晓以民族大义,使之与抗日民主政府保持一定联系。孙经常向政府提供日伪情报,王送给八路军步枪、弹药一批,毋允八路军伤病员到该村医院治病。
&&& 7月21日&&&& 日军300余人及伪军田九功部1000余人向八路军沁河独立团驻地修陟县小高、杨高村进犯。沁河独立团主动放弃小高,诱敌于杨高村展开战斗,一次歼敌210余人。
&&& 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0日,朱德总司令向所有解放区部队发布反攻命令,要求立即向敌人发出最后通牒,限期缴械投降,如遇顽抗&即应予以坚决消灭&。随后,太岳、太行区部队开赴豫北地区,全面展开对日伪军的大反攻。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驻焦作地区日军逐步集结转赴新乡。国民党政府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下令各地日伪军不得向八路军投降,并迅将各地伪军改编为中央军。焦作地区伪、顽迅速联合并乘机抢占各县县城。
&&& 8月14日&&&& 晚10时,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二团、四十五团一部、沁博县独立营在二团团长陶国清率领下,向驻博爱县城日伪军发起攻击。5分钟后,二团一部等先后突入城内。15日晨,完成对城内日伪分割。同日歼伪保安第一师八十三团。17日歼日军三九0大队驻清化中队。18日晨克柏山车站据点,歼日军1个分队及伪军1个中队。博爱县城解放。博爱县城是太行区开展大反攻后从日伪手中收复的第一座县城。此战毙日军中队长千岛以下83人、俘35人,毙伪军200余人、俘少将团长张国垣以下683人,缴轻重机枪23挺、步枪1146支、手枪56支、电台两部及其它军用物资。参战部队受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表扬和太行军区通令嘉奖。新华社播发了博爱县城解放的消息。
&&& 8月15日&&&& 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七团、四十五团一部在八专署副专员张大英、四军分区副参谋长赵增益率领和温陟县独立营、温孟县大队配合下向驻温县县城日伪军发起攻击。经终夜激战,克碉堡20余座,毙伪保安第一师八十二团团长以下100余人,俘伪代理县长熊子仪等60余人。伪军一部东逃沁阳。驻温县日军龟缩文庙据点负隅顽抗,因工事坚固,数攻未克。31日,七团等调迫击炮助战,对敌劝降无效后发起强攻,日军就歼。温县县城解放。
&&& 8月28日&&&& 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一团、四十四团在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等率领下,以连克辉县、获嘉胜利之师包围武陟县城(木栾店)。经激战,29日夜11时许突入县城,歼敌大部。伪警备大队长范鸿斌率残部仓皇逃窜。武陟县城解放。
&&& 8月&&&& 太行区第八专署撤销沁博县和博爱(路南)县,恢复博爱县。辖7个区。18日,中共博爱县委成立,武人文任书记。隶属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同时成立博爱县抗日民主政府、博爱县独立营。宋筠任县长,李达九任独立营营长,武人文兼独立营政委。
&&& 9月1日&&&& 太行区第八专署撤销温陟、温孟县,恢复温县。辖6个区。同日,中共温县县委成立,张俊卿任书记。隶属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同时成立温县抗日民主政府、温县独立营。丁乃光任县长兼独立营营长,张俊卿兼独立营政委。
&&& 9月2日&&&& 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中国人民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焦作地区的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极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2月至1945年8月日军先后在焦作地区杀害人民群众13.04万人,烧毁房屋23.3万间,造成的其它物资损失更是难以数计。为光复沦陷区国土,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八路军及各地方武装部队奋勇对敌作战,先后毙伤、俘日军4000余人,伪军1.33万人。在对敌作战中,仅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1943年9月至1945年2月就有1000余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生命。
&&& 9月3日&&&& 凌晨2时,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十七团、独立二团,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七一九团、干部团及孟县独立营,在四军分区司令员陈康指挥下向孟县守敌发起攻击。拂晓,十七团一部突入县城,与敌巷战竟日,击退其37次反扑。晚8时许后续部队突入,敌溃不成军。国民党县长张伯华率20余人落荒南渡。4日晨,孟县县城解放。此战毙敌400余人,俘伪县长柳芳胜、伪八十一团团长李应轩、保安大队长刘邵以下500余人,缴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千余支、粮食1千余石等。孟县全境解放。
&&& 同日&&&& 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部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焦作西部王封、李封煤矿发起攻击,2小时后占领矿厂,俘敌280余人,缴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3挺,步枪250余支。同时收复焦作西南三十九号矿井,扫除焦作外围所有据点。8日凌晨1时,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一团、第八军分区二团等部在七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八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政委刘毅等率领下向焦作守敌发起攻击。二团、一团一部先后从西、东两面突入城区,与敌展开激战。8时30分战胜敌人顽抗,解放焦作,俘伪华北兴亚巡抚军司令李仙洲、副司令李志鹏以下700余人,缴迫击炮16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700余支、汽车l0余辆等。当日恢复水、电供应,恢复市内秩序。9日,新华广播电台播发了焦作煤矿解放和煤矿工人护矿的消息。
&&& 同日&&&& 中共温县县委、温县民主政府在县城召开2000余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庆祝抗战胜利和温县解放,追悼温县战斗阵亡烈士,并公审处决了伪代理县长熊子仪、伪八十二团副官孙凤鸣、伪警备队副官徐景森等罪犯。
&&& 9月8日&&&&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接管焦作煤矿并定名为新华煤矿公司,管云任经理。辖一厂(王封矿)、二厂(李封矿)、三厂(电厂、机厂)。10月13日,新华煤矿公司举行盛大成立典礼。
&&& 9月10日&&&& 太行区第八专署析修武、博爱县各一部置焦作市,辖3个区。同日,中共焦作市委成立,孙宝书任书记,张高峰、张方来等任委员。隶属中共太行区第八地委。同时成立焦作市民主政府,林朋任市长。12日,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民主政府召开焦作解放祝捷大会。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各界群众1万余人参加大会。林朋市长在会上讲话,要求继续摧毁日伪组织,建立民主政权;本着宽大教育方针,处理伪顽人员,镇压冥顽不悟者;欢迎公私投资,救济失业工人,发展矿业;恢复商业,繁荣市场;恢复教育,肃清日伪文化教育,同时号召技术人员和各界人士积极参加各项建设工作。
  9月13日&&&& 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二团、七团、四十五团、四十七团在军分区司令员黄新友率领下向修武县城守敌发起攻击。伪保安联队等1000余人负隅顽抗。激战至14日晚9时许,敌终不支,弃城逃窜,400余人被俘。修武县城解放。
&※精彩推荐※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中共焦作市委党史研究室 版权所有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阳光大厦105室 邮编:454000 电话: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的白家老四白悠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