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出现了钱塘湖春行被后人誉为为( )和( )的

历史解析卷·2015届内蒙古赤峰二中(赤峰市)高三9月质量检测试题(2014.09)word版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2015届全市质高中高三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单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
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
考查。试题重点考查:元朝的政治、军机处、察举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民
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
展、列强侵略、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近代以来世界
的、文艺术、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知识,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考查能力的好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1、元世祖忽必烈曾经说:“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
用来医朕两只手的。”这表明元朝
A.注重权力监督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实行三权分立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
【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解析】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御史台的重要性,元朝更关注的是对左右两手的监督,A项正确;君
主专制空前强化是指明清时期,B项排除;古代中国推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项
排除; D项不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 2、军机处“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
的职权,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材料说明军机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B.最初的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是政府中枢机构
D.取代内阁,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军机处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处职能的变化,从最初的军政机构转变了中枢政府机构。军机
处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
专制制度。A、C、D项说法有误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军机处的特点的正确理解。
【题文】3、(东汉)永元十三年,和帝下诏:“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
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于是,将以前边郡“不满十万三岁一人”的标
准降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五万至十万口郡的由“三岁举一人”调整为“二岁举一人”
。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中原人口流失
B.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少数民族治理
D.调集民力开发边疆
【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汉代孝廉察举员额分配的变化。北方、西北及东北边郡,尽管人口
少、经济不发达,但面临周边民族内进的严重压力,这些地区局势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安
危,推举官吏的名额的适当的调整,有利于边地安定,增强边地对国家的向心力,有利
于加强中央集权。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4、《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
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
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
标准,沿袭近1300年。据此
可推断,唐朝
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
B.货币贬值严重
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
D.藩镇威胁解除
【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由“五铢钱”变成“铜钱”,同时一两的表示单位由“铢”到“文
”,钱在逐渐增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5、北宋理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与元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通之处。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
A.格物致知、浪漫主义
B.反省内心、变化万端
C.知行合一、写实主义
D.格物致知、托物言志
【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答案解析】D
解析:周敦颐的《爱莲说》寄托了作者周敦颐在污浊的现实生活中不同流合污,保持高洁
品质的志向,托物言志;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写意画,艺术手法上体现了托物言志;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文作品和艺术作品的相通之处。
【题文】6、《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
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
材、口味。”这反映出明中期扬州地区
A.成为饮食文化中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
盐贸易发家”可分析出扬州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A、D项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中没有体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7、康有为主张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可行者,酌用;不可
行者,置之”,而且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帝来批准。议院的议郎应由那些“博古今、通中
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来充当。由此可见,康有为
A.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B.迈出向西方习的第一步
C.主张引进西方民主制度
D.极力糅合中西方政治制度
【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康有为主张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
帝来批准”“议院”可知康有为既主张设立西方式的议会,实行议会选举;但仍主张权力集
中于君主手中,体现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结合。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
【题文】8、据统计,宁波的工业企业在1914年时还不到20家,但从1919年到1930年
,宁波已拥有新式企业不下150家。这反映出
A.宁波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当地办厂条件十分越
C.当地使用机器现象增多
D.机器成为企业主要动力
【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体现宁波拥有新式企业的家数在不断增多,拥有新式企业是指采用机器大生
产的企业。A项没有反映材料中的变化趋势,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D项材料没有体现。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9、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大清商法、商会
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
。这些措施
A.加快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
B.可证实清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C.有利于中国经济管理制度的近代化
D.掩饰不了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是清末新政的内容,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封建王朝的统治
危机,A、B项说法错误;清政府设立商部,颁布钦定大清商法、章程,这些都有利于民
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D项说法错误。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准确的理解。
【题文】10、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倡导“民族平等”,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
教等四个方面,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平等内容则
未提及。这一信息说明孙中山
A.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早期民族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刻意回避平均地权等经济要求
D.具有狭隘的中外民族平等观
【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解析】
B解析: 从材料中孙中山的“民族平等”观中“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
俗习惯等民族平等内容则未提及”说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A项说法
错误;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D项,材料所说的“民族平等”是强调中华民族内部的汉族与
少数民族,而不是中外民族,排除。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
【题文】11、右面是日本在侵华故争中历年占领中国领土示意图。图中日本占领中国领
土的先后服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答案解析】A
解析:①1932年2月占领;②是1937年11月占领;③是日占领;④是1938年10月
26日占领。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日本侵华的基本史实的时间记忆。
【题文】12、1962年,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有国家机关人员说:“(当时)在党内出
现了四不讲现象:报上没发表的不讲,中央没讲的不讲,文件没规定的不讲,顶头上司
没讲的不讲。”这表明该时期
A.党内民主制度遭到践踏
B.民主言论受制于“左”倾思想
C.党内思想具有高度凝聚力
D.党内右倾思想发展扩大化
【知识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解析】B
解析:“ 七千人大会:”是纠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错误。从材料中“四不讲
”反映了当时民主言论受到制约。结合1962年前后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可以分析出言论
是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制约。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
【题文】13、据统计,“在价格方面,1990年,社会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额中,
国家定价仅占25%,其余75%为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这表明
A.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
B.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经济运行方式正向符合经济规律发展
D.市场调节开始主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答案解析】C
解析: 从材料中价格定价中,75%的价格是在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定价双重作用下制定
的,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发展特点。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4、“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
筑、整洁的街道、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
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该段论述体现的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革命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史观
【知识点】 史观·文明史观
【答案解析】C
解析: 材料中涉及到上海的“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这些都是受
到西方文明影响的产物,体现了文明史观。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
【题文】15、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
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
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
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
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
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
【知识点】L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答案解析】B
解析: 从材料中可分析,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存在光线黑暗的不足,而西方建筑光线充
足。晚清徵派的建筑风格由中国传统的风格向中西合璧相结合的转变,逐渐弥补了自身
建筑风格的不足。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C项“基本消失”说法不对;D项“都”都说法有误。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
【题文】16、
梭伦)用了很大的勇气,敢于一举而释放所有的债奴,取消有关土地的一切抵押,同时还
严禁了将来的一切债奴制度发生。……他的改革消除了许多不平,也给了普通民众以少量
的政治权利,但大部分的政权还是留在贵族们手里。”这说明梭伦改革体现出
A.民主自由原则
B.公平公正原则
C.不偏不倚原则
D.区别对待原则
【知识点】1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
【答案解析】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消除了许多不平,给普通民
众少量的政治权利,同时又保障了贵族的权力,体现了梭伦改革的中庸的特点。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7、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
枷锁之中。”由这一言论可得出的结论是
A.代议制度制约了民众的自由
B.自由思想受公共意志制约
C.资本主义民主存在明显的时代局限
D.卢梭等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
【知识点】P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
【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中“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指人的自由是相对而言的,要受到
社会契约约束。代议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民主自由,A项排除;卢梭的《社会契
约论》是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倡导自由、民主,C项说法有误;D项不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18、“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
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
化社会所淘汰。”.材料中的“旧制度“被沟汰,主要体现为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国王权利被剥夺
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议会改革的实现
【知识点】B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
邦政府的建立
【答案解析】
D解析: “光荣革命以后的政治制度是指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治权
力;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要求获得政治权力,英国政治势必会进行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对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历程的正确
【题文】19、某者在研讨治理雾霾的方案时,用幻灯片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
一组文件名称(见右图)。由此可知.该掌者意在强调
A.将环境问题上升到法治高度
B.工业革命是环境恶化的根源
C.先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加强政府对环境的监管力度
【知识点】I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答案解析】A
解析:右图显示的是对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对环境污染
高度重视;B项“根源”说法错误;C、D项材料没有涉及到。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 20、“80年代初,(苏联)计划经挤中的困难越来越多。以前,正是计划使国
家实现了强有力的飞跃,得以集中力量于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并使国家成为超级大
国。但是渐渐地出现了不良趋向:高度集中、制订毫无进取心的计划、半截子工程、存
超标、计划僵硬等。”这说明
A.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严重弊端日益暴露
B.对“斯大林摸式”要辩证分析
C.资本主义应该借鉴苏联经济管理体制
D.苏联解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知识点】M3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解析】B
解析: 材料中“以前,正是计划使国家实现了强有力的飞跃,得以集中力量于具有决定
意义的方向上,并使国家成为超级大国”说明苏联计划对苏联的实力增强有推动作用;“
但是渐渐地出现了不良趋向”说明苏联计划也存在的问题。苏联计划是指斯大林模式,题
干主要强调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发展的双向影响。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理解。
【题文】 21、“……此项减少棉花产量的协议应载有另一条款,即棉花生产者不得将
生产棉花的土地用于生产全国出产的任何其他农产品,以供直接或间接出售……”罗斯福“
新政”中的这一做法意在通过
A.限制其他农业生产以保证棉花的生产和价格
B.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避免行业间的恶性竞争
C.限产的方式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平衡
D.缩小农业生产规模以缓和劳资矛盾
【知识点】M1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答案解析】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缩减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降低农产品的产
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从而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的影响
准确把握,
【题文】22、2011年,西班牙《起义报》有文章评论说:“全球性的经济大衰退风险削
弱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并且受到了新的权力极(中国、印度和巴西)崛起的威胁。”该
A.证实美国已丧失世界领导地位
B.称赞发展中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C.说明中国开始争夺世界领导权
D.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知识点】N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
【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在全球化经济中,由于新的权力极的崛起,美国的领导地位受
到冲击,A项“丧失世界领导地位”说法有误;B、C项材料中未涉及到。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正确理解。
【题文】23、
H·罗尔夫·哈宾等主编、2005年出版的《杜会市场经济辞典》中,提出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
点和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逻辑是“自由+轶序”“市场+公正”。这主要反映了
A.国家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管理作用
B.国营经济逐步占据国家经济主导地位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主要借鉴苏联
D.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推动不同文明融合
【知识点】M3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经济政策制定”可以分析出,社会市场经济发
展过程中,还要制定经济政策,体现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而经济政策的制定是政府的
职能,从而体现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要发挥管理作用。B、C、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24、中俄“海上联合—2012”
“海上联合—2013”和“海上联合—2014”三次军演获得成功。其中在“海上联合—2014”的演习
中,中俄双方的融合程度更深,实战味道更浓,新型装备更多。这主要体现了
A.大国军事合作国际化
B.中俄两国实现军事联盟
C.国家利益推动区域合作
D.中俄结伴不结盟的关系
【知识点】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答案解析】
C解析:中俄联合军演,增进两国政治互信,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提高两国战略协作水平,加强两军战略互信,深化两军友好务实合作。A项中的“合作
国际化”说法有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政策,B项“实现”,
说法有误;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
【题文】25、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轶尔在长篇小说《这个世界的王国》(1949年)的序
言中写道:“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的现
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的
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与这部小说创
作风格相似的小说是
A.《离骚》
B. 《百年孤独》
C.《人间喜剧》 D.《悲惨世界》
【知识点】3 近代以来世界的、文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术
【答案解析】
B解析: 材料中“神奇乃是现实突变的必然产物(奇迹),是对现实的特殊表现,是对丰富
的现实进行非凡的、别具匠心的揭示,是对现实状态和规模的夸大。这种现实(神奇现实
)的发现都是在一种精神状态达到极点和激奋的情况下才被强烈地感觉到的”是魔魔幻现
实主义文的写作风格。A项是浪漫主义文;B项是魔魔幻现实主义文;C项是批判现
实主义文;D项是浪漫主义文。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术作品的风格的准确把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第26~28题为必做题,第26题12分,第27题
12分,第28题11分,共35分;第29~32题为选做题,每小题15分,考生可根据要求选做其
中一道,共15分。)
【题文】A2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耍求。
魏晋南北期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士族”的局面。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北期时已走向末路
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举的只是极少数。没有
一种制度像举制那样长久深刻地影响过当时的世道、人心和风俗。……了解举是理解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政治史、文化史登堂入
一把钥匙。
无论举制与现代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两者都采用公开考
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的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
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地选拔人才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举文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举制度产生的背景。(4分)
(2)结合所知识,论述当今社会对举制进行研究的历史和现实价值。(要求:观点明确
,试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8分)
【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1)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依靠家世门第把持选官和朝政,
政治极为腐败。(4分)
(2)历史价值:举制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它是古代中国官方和民间交流的重
要方式,利于现实社会的公平公正,对古代社会的稳定有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举制可
以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社会。(4分)
现实价值:中国有悠久的考试历史,研究举可以从政策上、技术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
训,更好地组织各种考试,有效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
解析:(1)“背景”直接从材料一“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靠门第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中
概括得出即可。(2)“历史价值”可从举制在古代社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现实价值
”则是强调举制对现今中国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影响。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举制的影响的正确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2009年评选的中国十大影响世界的历史名人:
孔子:孔子是奉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派的创始人。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他完成了统一
中国的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
成吉思汗:蒙古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建立了世界历史
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孟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属语录体散文集。
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
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老子: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家和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道德
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岳飞19岁时投军抗辽。他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爱国将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
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下了千古绝喝《满江红》。
祖冲之算出∏的真值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在天文历法方面
,祖冲之创制了《大明历》,大大提高了历法计算的精度。
蔡伦: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破布
、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桂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抖。
报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针对该评选结果,提出一个你不赞同的人选,同时推举一个
你认为合适的人选,分别说明理由。(所提意见和推举的人选及理由需符合历史事实)(1
【知识点】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答案解析】 答案:.示例:
不赞同:秦始皇。他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焚书坑儒”事件,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产生
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他统一全国后,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和陵墓,给劳动人民带来繁重
赋役。(6分)
推举:唐太宗。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
,国泰民安,为后来唐朝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唐朝时期的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
盛的国家之一。(6分)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作为
不赞同的例子;然后再从中国古代著名人物中推举一个人物,找出其对中国历史的巨大
贡献进行评述。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历史人物的重大贡献的准确把握。
【题文】M3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阅读下列表格:
1851年王1913年德国在校大生人数统计表
|在校大生|12400人
|77484人,每万人中有大生历的为11.3人 |
表2 1801年王1900年英国、法国、德国取得的重要技成果
|重要技成果(个)
—据潘迦华《论19世纪德国的教育改革》编制
材料二 联郑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于1959年和1960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年平均增
长率为2.5%。在20世纪中第三次跃居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只是到1968年被
日本赶上。联郑德国外贸总额在1953年超过法国,1954年超过加拿大,1962年超过英国,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贸易大国。黄金储备在1948年仅有3亿美元,到1970年增
加到12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徐聪《德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实力和政策的双重效应》
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的德国技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
根据材料二和所知识,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赶超所有西欧资本主
义国家的主要原因。(3分)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知识,谈谈你从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发展
中得到的启示。(2分)
【知识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
(1)特点: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技成果大大超过英国和法国等老牌强国。(2分)
影响:推动了德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加速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德
国发动一战提供了必要条件。(4分)
(2)原因:良好的基础;美国的援助;重视技教育;稳定的国内、国际局势;第
三次技革命的机遇;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加入欧共体,与西欧加强合作。(3分
,答出三点即可)
(3)启示:加强政府对教育、技的支持;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发
展经济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特点”从材料一的表1和表2中可以分析出,德国在校大生的数量不断
增多,德国注重技教育的发展,技成果超过了英、法两国。“影响”可从促进德国自
身经济的发展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2)“主要原因”结合二战后
的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和德国为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3)“启示”结合材
料一、二可知,德国经济的发展与政府政策、国际国内环境等有关。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正确解读,并对德国经济的发展轨迹熟练掌握。
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太后摄玫(公元982年~1009年)后由于与宋(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战事多,每次战争
都俘获大批人口,但这时萧太后对新征服的各族人户,不再编为官户奴隶而是依其原来
的生活习俗设置新的部族,使其成为平民。把原来属于奴隶身份的“头下户”,改变成具
有农奴性质的“二税户”,采取封建式的征收地租的剥削形式,使奴隶成为向朝廷纳税的
编民。据不完全统计,萧太后摄政的二十七年里,减免赋税.赈济灾民、流民、贫民的诏
令达三十次之多。采用移民、招幕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多种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
借以扩大耕地面积,恢复当地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按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
年限内可免除赋税,免赋年限最长达十年。“贫民”则另给以耕牛、谷种,还派出有经脸
的农师传授耕植知识。萧太后还“诏疏旧渠”,兴修水利。她还亲自“观稼”,遣使劝农,
如命唐古(耶律唐古)“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
河侧,是岁大熟。明年,移屯镇州,凡十四稔,积累数十万斛,斗米数钱”。
—摘编自张宏、刘延丽《浅析辽期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概括萧太后的改革措施。(9分)
权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简要分析萧太后的改革对当时辽国产生的影响。(6分)
【知识点】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答案解析】
答案:(1)改奴为民,收取封建地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鼓励移民,开垦荒地;兴
修水利,遣使劝农。(9分,答出三点即可)
(2)调动各族人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辽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奴为农,采
用封建式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辽国封建化;为辽国在与宋的战争中提供了物质基础,使
辽国国力日益增强。(6分)
解析:(1)“措施”直接从材料中“但这时萧太后对新征服的各族人户,不再编为官户
奴隶而是依其原来的生活习俗设置新的部族,使其成为平民”“采取封建式的征收地租的
剥削形式”“减免赋税.赈济灾民、流民、贫民的诏令”
“采用移民、招幕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多种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恢复当地因战争而
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萧太后还‘诏疏旧渠’,兴修水利”“
遣使劝农”进行分析归纳。(2)“影响”主要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宋辽战争中所起来作用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综合分析归纳。
【题文】2 30、(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者阮炜在《关于“暴民政治”、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中指出:至于美国,从清教徒移居
到新大陆起,便存在着一种殖民社团自治的传统,这里面虽可能也有一些威权成分,但
集体投票是极为重要的决策方式……倒是赢得独立战争及制定宪法以后,美国地方自治传
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节制。为了“合众国”的共同利益,地方政治体现在不得不向中央政
府让渡权力。十三个独立的州,这时得向联郑政府交出一些可谓主权的重要权力……
—苏新连(浅谈清教主义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宪法是富人的反民主的巨大阴谋,因为分权制衡原则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反动,分
走了本应完全属于人民的权力,制衡了本应至高无上的人民意志。
—阮炜《雅典民主的真相》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民主制度有何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
响。 (8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知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理由.(7分)
【知识点】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答案解析】
答案:(1)变化:由独立前集体决策的社团自治到赢得独立战争及制定宪法以后最终建
立起中央集权制度(4分)
影响:为美国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2)赞同。理由:美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三权分立及三权地位平等的原则,使三权之
间实现了相互制约,这使得人民的权力得不到直接的体现。因此,这些原则扩大了富人
的权力,分割了人民的权力,所以是反动的。(7分)
不赞同。理由: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原则,有效地防止了某一权力
的无限扩大;美国的立法和行政机构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这可以说明美国的民主制
度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7分)
解析:(1)“变化”:材料一中美国民主制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清教徒移
居到新大陆起”,民主表现为“殖民社团自治的传统,这里面虽可能也有一些威权成分,
但集体投票是极为重要的决策方式”;第二个阶段是独立战争以后,民主表现为“,地方
政治体现在不得不向中央政府让渡权力”。“对美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可以从对美国经济
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本问是开放性试题,材料二的观点是
美国的宪法没有体现人民民主的原则。赞同可以从美国宪法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势必
影响到人民的权力;反对则从对美国民主政治的肯定的角度进行分析。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并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准
31、(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日,他订出一个方案,想把英国皇家海军诱入圈套。他的诱饵是游弋在挪威
海岸的弗兰茨·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的由战列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组成的舰队。他推论
,英国人是不会派出整个舰队来拦截一次有限的偷袭的。舍尔指挥的公海舰队的全郑力
量在五十英里之后跟踪着。如果英海军出击,希佩尔进行象征性的抵抗后就转舵,把追
击者引进舍尔的大舰队的射程内。
历时12个小时的海战,英方搜失战舰14艘,价亡6800余人;德方损失战舰11艘,伤亡31
00余人。《纽约时报》报道:“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
一一《影响世界历史的21场经典海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日德兰海战爆发的主要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指出你对“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
房里”的理解。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中“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的原因。(11分)
【知识点】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
【答案解析】
答案:(1)“凡尔登战役”使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士气衰落;英国海军对德国海军严密
封锁。(4分)
(2)理解:英国海军损失超过德国海军;英国海军仍然牢牢掌握制海权,德国海军仍
然被封锁在自己的海港中。(8分)原因:德军精心策划,准备充分。(3分)
解析:(1)“背景”主要结合所一战内容,根据日德兰海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力量对比
情况进行分析作答;(2)“德国痛殴了英国狱卒,但最后仍被关在牢房里”结合所知识
可知,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虽遭到德国的重创,但最终的结果是英国海军仍然掌握了制
海权。“原因”从材料一中“日,他订出一个方案”可分析出德军对日德兰海战
作了充分准备。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一战的战役的相关内容的准确的把握。
【题文】4 32、(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36年11月初,张良就“停止内战,团结扰日”一事征询杨虎城的意见,杨向张明确提
出“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张猛一听闻之下,极为愕然,沉默不语。可见“兵
谏”发动之事,杨应走主倡者。蒋介石后来也说,西安事变的发生“最出人预料的一点,
就是其主动者,实是张良本身,而首先提出此一劫持者,则为杨虎城”。杨虎城是一个
敢作敢为而又深谋远虑之人,他的“捉蒋”主张,不会是不加考虑就提出的,而是基于他
多年来对蒋的长期观察和反复考虑才提出的。他说:“捉活蒋介石,还得放活蒋介石,杀
是不能杀的,放是一定要放的”。“但绝不能轻信所谓人格‘担保’,必须抓到蒋介石的辫
子,才能使他有所
顾忌而不至于自食其言乃至回头来打击报复。”……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抗日大局
都是不利的。难能可贵的是杨顾全大局,后来在周恩来的劝说下,表示“既然张副司令同
中共意见一致,我无不乐从”。
—程莉、王晓丹《杨虎城的个性与西安事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指出杨虎城提出“兵谏”的历史背景及西安事变最终和
平解决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简要评价杨虎城.(7分)
【知识点】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张良
【答案解析】 答案:
(1)背景:日本侵华日益加剧,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全民抗日呼声高涨。(4分)原
因:中共从中积极推动;杨虎城和张良以大局为重。(4分)
(2)评价:杨虎城以民族大义为重,联合张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表现出极强的民族
责任感;迫使蒋介石暂时放弃内战、走向抗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热情的高涨;他无愧
于国家。(7分,其他言论符合史实亦可)。
解析:(1)杨虎城提出“兵谏”的历史背景,结合所西安事变的背景从日本侵华加
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各阶级的爱国救亡运动、国政府“攘外必先
安”的政策不得人心、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和平解决的
原因”从国家利益、中共和平主张、国民党内部的分化等方面分析。(2)对杨虎城的评
价,主要从面对日本侵华,杨虎城的“兵谏”对挽救民族危亡的影响进行评价;也可结合
西安事变的影响进行评价。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的准确把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服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