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探讨一下白先勇的《游园惊梦 夏达》,最好尽快回答,麻烦了

开始怎么也看不懂……都说那是非常大胆直白的性描写……直到看了一篇欧阳子的评论,我才知道根据佛洛伊德的学说,那是一种典型的性暗示……以这样的方式写出的文章混乱的叫我怎么看都觉得神秘晦涩……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叫《波动》的小说,也是属于意识流派。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很好看的,就是有些晦涩难懂……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白先勇驾驭文字的能力实在太强,很少有人能比的上
  白的小说,这篇偶最喜欢。
  白的文学功底,我看现今中国无人能比。
  他的文字很贵族气质,很大家风范。  不过怎么就联想到SEX了呢?我怎么没看出来?又是杜撰的吧。
  自己看游园,确实看不出那些深层的东东,可是看完欧阳子的评论就打开眼界了,文学评论还是很重要的,不过也需要评论家很熟悉作家才知道这些哑谜.
  喜欢孽子
  喜欢《蓦然回首》。
  那是那是,人家白先勇可是白重僖的第八子,大家风范
  喜欢。那些弥漫的昆曲~~~
  性描写??  没看出来
  哪里可以找到欧阳子的这篇评论,很想看
  欧阳子    《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和引申含义        白先勇的《游园惊梦》调全文长达一万七八千字,约是《台北人》诸篇平均长度的两  倍。这篇小说的结构形式和主题含义,都十分难深复杂,我们必须细细咀嚼,反复玩味,  才能开始彻底明白故事情节的微妙发展,进而逐渐领略体会蕴含其内的妙旨异趣。这是一  篇描绘极端细腻的精作,同时也是声势异常浩大的巨作。我肯定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  就中短篇小说类型来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是最精彩最杰出的一个创作品。     我们讨论过的《台北人》小说里,另外也有几篇,十分难解,例如《孤恋花》和《那  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但这几篇的困难,在于其神秘性质与对灵肉问题的探索。所以,  我们主要是凭着对生命的直觉体认,和敏锐感受,来了解或尝试了解其中的奥妙旨意。换  句话说,我们欲了解这几篇小说,只须秉具敏感和直觉,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学识。《游  园惊梦》就不大一样。我们欲深切领会此篇的内涵,则除了对人生的洞察力,还必须有相  当程度的学问知识——特别是关于中国戏曲方面的学识。譬如,我们若不明白《游园惊  梦》这出昆曲的内容和由来,就对这篇小说的结构和含义,两方面,都不可能有深切透彻  的了解。     《游园惊梦》昆曲戏剧,源自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最有名的一部作品  《牡丹亭》。这个剧本一共有五十五出,中心故事是说杜大守的千金杜丽娘,待字闺中,  因春色恼人,到花园一游,回房入睡。梦见和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书生柳梦梅,在园中牡丹  亭上交欢,醒来之后就患相思病去世。后来果然有柳梦梅这样一个人,使杜丽娘还魂复  活,结婚团圆,所以剧本又名《还魂记》。《游园惊梦》昆曲,便是由《牡丹亭》的第十  出《惊梦》改编而成,剧情即杜丽娘春日游花园,然后梦中和柳梦梅缠绵性交那一段。此  戏又可分成“游园”和“惊梦”上下二出,游花园的部分是“游园”,白先勇在小说里,  藉徐太太的演唱,摘录下唱词中比较有名而且含义深长的句子。可是杜丽娘入梦以后,与  柳梦梅交欢的“惊梦”部分,其热情大胆的唱词,白先勇全没引录,却以钱夫人的一段对  往日和郑参谋私通交欢的“意识流”联想来取代。而这一大段藉由象征或意象表达出来的  “性”之联想,热情露骨的程度,和“惊梦”唱词相当。如此,钱夫人仿佛变成了杜丽  娘,在台北天母窦夫人的“游园”宴会里,尝到了“惊梦”的滋味。     钱夫人,艺名蓝田玉,便是这篇小说的主角。她现在大约四十出头,以前在南京,清  唱出身,最擅长唱昆曲。有一次钱鹏志大将军在南京得月台听到她唱《游园惊梦》,动了  心,便把她娶回去做填房夫人。当时钱将军已经六十靠边,她才冒二十岁,钱将军把她当  女儿一般疼爱,让她享尽荣华富贵,但显然两人之间没有性生活可言。钱夫人是个正经规  矩的女人,也明白并珍惜自己的身份。可是因为“长错了一根骨头”,她痴恋上钱将军的  参谋郑彦青,并显然和他有过一次私通。可是不久,在她替桂枝香(得月台唱戏的姐妹之  一)请三十岁生日酒的宴会里,钱夫人的亲妹妹月月红,终于把郑彦青抢夺了去,钱夫人  因此而心碎。此后不久,钱将军病亡。这便是钱夫人的过去背景。     今日,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贵社会地位的钱夫人,远离旧日的相知朋友,  独自居住在台湾的南部。《游园惊梦》的小说情节动作,便是钱夫人应邀来台北参加桂枝  香(窦夫人)所开宴会的始末。小说从钱夫人抵达窦公馆开始,到宴会解散而终结。     从客观角度来看,也就是说,从钱夫人之外的任何在场旁观者眼中看来,窦夫人的宴  会是华贵无比,成功无比,充满欢笑,充满乐趣的。在金光银光闪烁的富丽厅堂,安享受  用仙食一般的美味佳肴,衣裙明艳的客人,互以花雕致敬干杯,餐毕还有唱戏的余兴节  目,锣鼓笙萧都是全的。这岂非天上人间!可是从钱夫人的眼睛来看——小说主要采用钱  夫人观点——由于宴会里的人物和景象,触动她对自己往事的记忆,于是在她的心思中,  过去逐渐渗透入“现在”,使她发生一些今昔的联想。等到几杯花雕下肚,酒性模糊了理  性,她就更有点分辨不清今昔,恍恍惚惚的好像把自己多年以前的事重新又经验了一次似  的。   
  为了创造“旧事重演”或“过去再现”的印象效果,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大量运用了  “平行”技巧(parallelism)。在讨论《台北人》别篇时,我曾多次谈到白先勇的对比技  巧,可是“平行技巧”这个名词,我好像还是第一次提到。其实,这一技巧也是白先勇的  专长,用得不见得比“对比”少。《台北人》的主题,既是今昔之比,作者多用对比技  巧,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在《台北人》里,作者亦一再制造外表看来与过去种种相符或  相似的形象和活动,做为对于人类自欺的反讽。这就需要大大依靠高明的平行技巧。在  《秋思》里,华夫人的南京住宅花园种有“一捧雪”,台北住宅花园也种有“一捧雪”,  此即作者采用平行技巧之一例。或如金大班,当年爱上会脸红的月如,今日又对同样会脸  红的青年男子发生柔情,是另一例。实际上,“对比”和“平行”这两种技巧,时常可以  同时并存,譬如《一把青》里,小顾一方面是郭轸的对比人物,另一方面又是郭轸的对等  人物。除了《游园惊梦》,《台北人》里运用平行技巧最多的一篇,恐怕就是《孤恋  花》。只是,在《孤恋花》里,作者似乎不存心强调形象与实质的差异,反而把形象和实  质合为一体,暗示娟娟就是五宝,此即何以《孤恋花》一篇,较无反讽或社会讽刺的含  义。     《游园惊梦》里平行技巧的运用,遍及构成一篇小说之诸成分。现在,我就按照讨论  《一把青》里对比技巧的方法,探讨一下作者如何将平行技巧,运用在《游园惊梦》的人  物、布景、情节、结构和叙述观点上。     为了经营制造“今即是昔”的幻象,作者使窦夫人宴会里出现的一些人物,和钱夫人  往日在南京相识的人物,互相对合。首先,今日享受着极端富贵荣华的窦夫人,便相当于  昔日的钱夫人自己。窦夫人“没有老”,妆扮得天仙一般,银光闪烁,看来十分“雍容矜  贵”。“窦瑞生的官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正如昔日钱鹏志是大将军,而蓝田王是  “正正经经的填房夫人”,不比“那些官儿的姨太太们”,窦夫人讲排场,讲派头,开盛  大宴会请客,恰似往日“梅园新村钱夫人宴客的款式怕不噪反了整个南京城,钱公馆里的  酒席钱,‘袁大头’就用得罪过花啦的”。桂枝香有一个佻达标劲、风骚泼辣的妹妹——  天辣椒蒋碧月。蓝田王也有一个同样性格的妹妹——十七月月红。和“正派”的钱夫人一  样,窦夫人也是一个正经懂事的姐姐:“论到懂世故,有担待,除了她姐姐桂枝香再也找  不出第二个人来。桂枝香那儿的便宜,天辣椒也算捡尽了。”     蒋碧月,当然就是月月红的投影。两人都抢夺过亲姐姐的男人,都“专拣自己的姐姐  往脚下踹”。两人不但性格作风一样,连相貌打扮也相仿:在南京梅园新村钱公馆开的宴  会里,“月月红穿了一身大金大红的缎子旗袍,艳得像只鹦哥儿,一双眼睛,鹃伶伶地尽  是水光”,今日在窦夫人的宴会里,“蒋碧月穿了一身火红的缎子旗袍,两只手腕上,铮  铮锵锵,直戴了八只扭花金丝镯,脸上勾得十分人时……愈更标劲,愈更桃达”,“一对  眼睛像两丸黑水银”。     程参谋——今日窦长官的参谋——显然就是往日钱将军的参谋郑彦青之影像,两人同  是参谋身分,而“程”“郑”二姓,在发音上也略同,程参谋和钱夫人说话,正如郑参谋  以前那样,开口闭口称呼“夫人”。他的军礼服外套翻领上,“别了一副金亮的两朵梅花  中校领章,一双短统皮鞋靠在一起,乌光水滑的”;他笑起来,“咧着一口齐垛垛净白的  牙齿”。而钱夫人记忆中的郑彦青,笼着斜皮带,“戴着金亮的领章……一双带白铜刺的  长统马靴乌光水滑的啪咻一声靠在一起”。他也“咧着一口雪白的牙齿”。     小说里,不仅上述几个重要人物,各有其对等的角色,连一些不重要的小角,也有今  昔平行的相等对象。例如窦夫人宴会里,从“天香票房”请来的票友杨先生,“真是把好  胡琴,他的笛子,台湾还找不出第二个人”。其身分,恰好相当于南京钱夫人宴会里,从  “仙霓社”请来拢笛的“第一把笛子吴声豪”。又替窦夫人办酒席的大司传,以前是黄钦  之黄部长家在上海时候的名厨子,来台湾以后显然才被窦长官高金聘来。其身分,亦可比  当年钱夫人在南京办酒席时,“花了十块大洋特别从桃叶渡的绿柳居接来”的大厨司。     小说的地点背景或布设,亦呈今昔平行或相等的现象。窦夫人今日之盛宴,富贵豪华  的程度,可比十多二十年前钱夫人的那些“噪反了整个南京城”的华宴。而此盛宴又特别  和钱夫人临离开南京那年,替桂枝香请三十岁生日酒的那次宴会,遥遥平行相对。窦夫人  宴会的气派和金光闪烁、华丽无比的景象,作者用极端细腻的笔触,予以精彩描绘,读者  自当细品慢赏,这里无法引例。这样的排场,派头和宴客款式,正是当年把“世上的金银  财宝……捧了来讨她的欢心”的钱鹏志,百般怂恿着蓝田玉讲究耍弄的。今昔二宴,都有  名厨设席,名票友吹苗,这点刚才已经提到。两个宴会都喝花雕,都有唱戏的余兴节目,  而且都唱昆曲《游园惊梦》。   
  就《游园惊梦》看,白先勇对意识流的掌握已经炉火纯青,把一个传统中国女性的受压抑的意识流传达得相当贴切。有些朋友可能不熟悉这种方式,甚至会引起怀疑是不是故弄玄虚,以我个人的文学体验,相当真切传神,而且,对性欲的象征性的表现也相当热辣。    我把过去我写的有关文字转帖如下:    《游园惊梦》的意识流非常好,而且很有“中国”特色。对钱夫人以前是否和郑参谋有过性爱关系,白先勇的好友欧阳子一口咬定有,而且分析得合情合理。当时我就想:既然是意识流,是完全私密的个人的思想空间,你白先勇让钱夫人在意识流动中闪现一个当初两人性爱的片段不就得了,非得要弄得模棱两可,何必呢?  但是,白先勇这样处理有他的合理性,或者说特色,人的意识,哪怕是人的梦境,都不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所以,从心理学角度讲,才有“精神内部的检查官”,也才有梦的象征之说。作为中国古典女性美之象征的钱夫人,“理智清醒时,她不可能做性方面的遐想;理智最模糊时,她的性幻想也一点没有粗俗但言的性质。这不仅表示她性格雅致含蓄,也表示她在性的问题上,十分怀有禁忌,平时想都不敢去想。可是她那份被压抑的渴欲,却在“梦”里以象征图样大胆暴露出来”。因此,哪怕在她的意识流中,不出现性爱的闪回,是合理的,钱夫人的表达方式是幽怨的“冤孽”说,和富于象征意味的含蓄的联想,呵呵,非常的有“中国特色”。这也是我赞赏白先勇的意识流富有“中国特色”的原因。  相比而言,海明威在某些地方的含蓄,就不能不认为有故弄玄虚或卖弄技巧的嫌疑了。
  书话有很多谈论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排行榜,以我不多的华语文学阅读的体验看,对白先勇显然是低估了。就《游园惊梦》而言,他在传统与吸收西方文学的结合上,做得相当成功、成熟。大陆的莫言、余华、残雪等,在文学技法和文字功底上,均不如白崇禧的这个儿子。华语文学我看得不多,目前我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鲁迅,一个就是白先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园惊梦 夏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