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为王何故上朝堂,赊月千回醉下句赊购是什么意思

您当前的位置:&>&
& 197、卷四 减字木兰花(二十一)下
  若不是游淼问,谢徽也看不出这株是什么花,哭笑不得道:&游大人既喜欢,遣个下人,掘了出来送过那边庄子里去就是。怎么还亲自动手?&
  &不妨不妨。&游淼笑着摆手,手上全是泥,几个女孩在谢徽背后笑得花枝乱颤,谢徽稍稍侧过身,说:&璜儿,过来见过游大人,李将军。&
  带头的女孩行了礼,游淼忙回礼,谢徽又道:&这是我大哥的独生女谢玉璜,唐家的三姑娘柳明,堂舅的侄女敏儿&&&
  女孩们纷纷朝游淼与李治锋笑笑,李治锋不惯与女眷见面,一群女孩子又推来搡去的,令李治锋难得地脸红了一瞬,僵硬点头。
  这一下女孩们更是笑得厉害,谢徽回身,女孩们便纷纷抿着嘴。谢徽道:&游大人,前院里来了客,老夫正有事&&&
  游淼会意,便道:&谢大人请去忙就是。&
  谢徽欣然道:&如此便请两位,带她们去写意亭。&
  游淼点头,便过来接手这一群女孩,她们对游淼与李治锋都甚好奇,尤其对李治锋的青睐甚至更在游淼之上,游淼只是嬉皮笑脸,吊儿郎当地与众女扯话。年纪最大的谢玉璜便开口朝李治锋道:&将军怎么看上府上这棵茶花了?&
  &这是海外品种。&李治锋道:&当年东瀛送到京中,京中气候不宜栽种,一并十棵。只剩这一棵了。&
  众女纷纷点头,有人便惊讶道:&都听说李将军会打仗,没想到还会品茶。&
  李治锋脸上微微一红,指指游淼道:&他教的。&
  这一下众人又笑了起来,游淼咳了一声,意思是你好歹也打点官腔,别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李治锋却会错了意,问:&不对么?是你方才说的。&
  游淼自己都把不住,一阵大笑。
  转过回廊,进了写意亭内,只见公子哥们都坐在亭内,一见游淼与李治锋,便纷纷起身行礼。毕竟来梅园的少年才俊们,官职都不大,多为从六品上下,而游淼与李治锋这种三四品的大员,年过二十还未成婚的情况极其罕见,是以谢权在座,诸人都得恭敬称他一声&谢大人&。游淼与李治锋一来,便成了除谢徽以外,官职最大的。
  &各位随意。&游淼笑道:&不须顾及我等。&
  李治锋小声在游淼耳边说:&要对诗?我不会。&
  游淼道:&待会我写个你去对。&
  若是换了从前,游淼说不得要出出风头,出风头的结果就是惹人妒忌,白眼相对,唇枪舌剑一番。然而到了眼下,自己和一众少年郎对诗,反而又没什么兴致了。对倒了人,独抢风头,反而像在欺负十五六岁的小孩儿,胜之尚且不武。只得陪他们笑一笑,凑个场子。
  游淼与李治锋一来,满亭女孩的话都奔着他俩去了,先前见过的便好奇地问着问那,没见过的则好奇问女伴们李治锋的战迹。一时间所有人讨论的话题都落在他们身上。
  一名少年笑道:&游大人,今日联诗,就请大人牵个头如何?&
  游淼笑道好好好,知道众人要拍他马屁,心中不免索然无味,便道:&我起个&梅香雪苑凝碧华&的初句,各位联诗不得用到此句中任一字,这便请罢。&
  游淼一出句,众人便都哄笑,没想到游淼会出个这么难的,然而出都出了,只得硬着头皮联下去,但刚开始不多时,谢徽便匆匆进了亭中,说:&游大人,李将军,朝中传唤,有急事,这边请。&
  游淼心道谢天谢地,来得真及时,便与李治锋抛下这么一亭子人,走了。
  三个时辰后,游淼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确实非常震撼&&五胡派出使者,进扬州了。
  正殿内一片混乱,谁也想不到匈奴人会在此时派出使者来,而负责接待的李延,已在偏殿内陪同。赵超临时召集群臣,游淼是到得早的,此刻孙舆等人还未到。
  平奚把一封聂丹的军书交给游淼,游淼看完以后又递给李治锋,李治锋看完后递给谢徽。
  殿内站了一地人。
  &匈奴人要联合我们。&赵超说:&攻打鞑靼人。聂将军的意思都写在军报上了,此事宜早不宜迟,众卿认为如何?&
  殿内没有人回答,都在思考这个联盟决议对于天启来说的重要性。
  &臣恐怕有诈。&唐伩毕恭毕敬道:&其中内情,决不至于这么简单。&
  &能有多不简单?&游淼站在一旁,莞尔道,又看了殿外一眼,孙舆来了,群臣纷纷点头为礼,赵超吩咐人搬来椅子,让孙舆坐。
  唐伩道:&五胡诡计多端,决不能信!&
  游淼道:&我倒是觉得,匈奴此刻前来议和,确实是先前一系列事情发展出的必然结果。&
  游淼忽然发现自己总是和以唐伩为首的江南士族作对,每次唐伩说个什么话,自己就要出口去反驳他,反驳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然而该说的话终究要说,孙舆不说,游淼便不得不说了。游淼知道每次自己朝上开口时,这么一群人心里全在骂娘,就连平奚李延等人,说不定都嫌他太烦。可谁不是这样?有的话藏头露尾,不如索性都说开的好。
  赵超鼻子里唔了一声,显是有点拿捏不定。平奚道:&聂将军想联合匈奴抵御鞑靼,这一战打起来,若有匈奴相助,足可将鞑靼打得落花流水。&
  &那么对方的条件怎么办?&林正韬冷笑道:&就此将粱西一带割让给匈奴?&
  殿上无人吭声。
  游淼见大家都在想一样的事,索性又说了出来:&可以说话不算话的嘛。&
  这句话一出,众人都哭笑不得,游淼道:&怎么?各位大人不正是这么想的么?只是我先说出来了而已。&
  殿上的气氛仿佛微妙地变了,先前还十分凝重,至此一转,倏然就像是一场闹剧,就连赵超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泱泱上国。&林正韬冷冷道:&出尔反尔,你的脸还要不要了?&
  游淼淡淡道:&当初士人南逃之时,并无甚么泱泱上国,两百年的延边合约,不过也是一张废纸。&
  &出尔反尔可以。&孙舆终于开了口:&但依老夫所见,就要将鞑靼与匈奴彻底打残。&
&&& 198、卷四 减字木兰花(二十二)上
  殿内又静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跟匈奴能有什么信誉好讲?当初正梁关外延边城合约,定的可是两百年互不侵犯。该打的时候也没见胡人客气了,信誉都是一张纸,要打时随便都能找到借口开打,关键是在于局势。
  若误判局势,必将有亡国之难,是以赵超才犹豫,与匈奴联合,不知要何时翻脸,如何翻脸。
  &让匈奴使者过来谈谈罢。&赵超下令道:&先传虎威将军进殿,再召见匈奴使者。&
  殿内一时沉吟不语,片刻后李治锋来了,什么也没问,朝侧旁一站,李延带着匈奴使者进殿。赵超避到屏风后,只有孙舆接待使者。使者在旁说了许多,又递给孙舆文书,游淼接过,那使者甚是倨傲,李延带的一名学士便为他翻译。
  使者叽里咕噜,书生翻译道:&匈奴单于丘就却,愿借路予陛下,让天启军兵发中原&&&
  李治锋冷冷说了几句胡人语,殿内便静了。
  那使者一看李治锋,似有点畏惧,李治锋又上前一步,漫不经心抽刀,殿内皆大惊,李治锋随手将刀架在使者脖子上。注视那使者。
  使者不住打颤,游淼忙使眼色,殿内无人敢拦。
  &李将军。&有人忙道:&不忙动手,他说的什么?&
  李治锋一双眸子牢牢锁定使者,说:&他让咱们去打贺沫帖儿,匈奴两不相帮,借路费是黄金三万两,丝帛千匹,粮五十万石。&
  &你说的什么?&游淼低声问。
  李治锋道:&我说,问丘就却一声,出来之前,他没告诉过你,贺沫帖儿曾败于我父亲剑下?若不愿出兵,就别怪我与聂将军先灭匈奴,再灭鞑靼。鲜卑人的军队,就是你们的下场!&
  使者低声说了几句,李治锋又冷冷斥责他,使者方点头,李治锋将剑回入鞘内,不再言语。
  这样一来,场内局势登时逆转,孙舆沉吟片刻,缓缓道:&你让他回去禀告单于,若要联盟,两不相帮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们匈奴部不相信聂将军能打败贺沫帖儿。&
  &而贺沫帖儿是否会败,则关系到宝音王后与小王子继任一事。&孙舆又道:&单于若诚心愿谈,便请拿出点诚意来,你既是单于座前重臣,便不妨多盘桓数日,我会再派人送信去。&
  翻译将这话说与那使者听,使者目光闪烁,没料到自己被扣下了,看看殿内众人,又看李治锋,显然唯一惧怕的只有李治锋。不得不点头。
  侍卫将那人带下去,赵超复又出来,与众臣商议片刻后退朝,等待匈奴的第二次送信。这一次,游淼知道孙舆有十足的把握了,事关国家存亡,孙舆既然出面,也不再有自己出谋划策的机会,便全部交给孙舆去管。
  当天游淼下来,进了军营里。冬天日短夜长,大部分士兵无所事事,烤火等过年,李治锋一身戎装,坐在火盆前正发着呆。
  &在想什么?&游淼道。
  &想你。&李治锋倒是直言不讳。
  游淼便笑了,说:&只怕你又要出征了。&
  李治锋点点头,一指帅帐上的地图,游淼过去看,见都是聂丹定好的进攻路线,针对鞑靼的前锋已安排好了,上面插着帅旗&李&。李治锋道:&聂大哥想北上,与鞑靼人来一次决战,趁机收复中原南部。&
  &他打得太快了。&游淼不无担忧道:&就算赵超想战,只怕粮食也不够吃。&
  李治锋没有说话,伸手,游淼便过来,坐在他身上,两人静静依偎着。李治锋问:&唐晖还能打仗么?&
  &我不知道。&游淼喃喃道:&不清楚他是怎么说的。但翰林院正等到了机会,要拟旨昭告天下,说匈奴人放回了唐大哥。&
  李治锋嗯了声,游淼想起赵超昨天的话,忽然笑道:&昨天三哥忽然问我,咱俩在一起多少年了。&
  &五年。&李治锋淡淡道。
  游淼莞尔道:&不知道他怎么突然问这个。&
  李治锋答道:&他舍不得你,怕我把你带走了,又不得不放手。&
  李治锋这么一本正经地回答游淼,游淼反而有点尴尬起来,他想起赵超从前待自己的那些情谊,确实有那种意思。然而,自从游淼三番两次拒绝赵超,或是婉转,或是直白,赵超碰过壁,便不再提那事。游淼本觉得赵超也是很识趣的,逾界的事,不会再做,没料李治锋还明白。
  游淼道:&就算是,他也不会再让我做什么,你可以不用在意。&
  &他这人心里藏着事。&李治锋道:&不说。藏得很深。谁待他好,谁待他不好,他都记得。&
  游淼隐约有点不安,但李治锋却转了话头,不再提赵超,说:&要出征了。&
  &是啊。&游淼无奈道:&这次多半得打很久,要与你分开一段时日了。&
  先前两人虽一文一武,却还常常见面,毕竟都是在茂城里,然而明年一开春要北征,只怕李治锋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北伐动用的人力物力,绝非平叛突袭等几场小战可比,怕就怕旷日持久,谁也走不开,抽不了手。
  一月后,赵超与匈奴单于丘就却达成合约,匈奴借马予天启,由李治锋统帅。并让出祁山腹地,容李治锋通行,来年春季,天启则派聂丹与李治锋,唐晖三路兵马,分左右翼与中锋,合击贺沫帖儿驻扎于山中的五万鞑靼铁骑。
  游淼万万没想到赵超竟是如此孤注一掷,连唐晖也派了上阵。但赵超既然相信唐晖,自己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数名文臣就一个瞎子将军能不能带兵,更是吵翻了天。最终以黑布蒙着双眼的唐晖弯弓搭箭,一箭射出午门外,正中猎猎飞扬的御林军旗,朝臣方安静了。
  聂丹选择四月出兵,四月正是整个中原地区的雨季,清河水流将暴涨,而祁山进入雨季后,地形将满布沼泽,将对贺沫帖儿的骑兵造成极大的牵制。初春,江南各地春雨绵延,终于一扫年前的旱况,雾雨迷蒙中,李治锋整兵出征。
&&& 199、卷四 减字木兰花(二十三)上【(二十二)下 无】
  这一次游淼无法再随军,开春后孙舆身体每况愈下,风湿咳嗽,春来病发,政事堂内,民生,政务都以游淼为主,唐博为辅。孙舆也渐渐不再上朝,游淼肩负着变法后整个江南的一切事宜。
  然而庆幸的是,农民各得其地,都从州县处领到了种子前去耕种,江南一地未有大的变故。
  李治锋出征前特地回了次山庄,游淼也暂且放下手头的事,与他相守了数天。
  换作平时,游淼是丝毫不会放在心上的,毕竟李治锋在他的心里就是一个不败的战神,无论何时何地,打什么人都能得胜归来。
  然而这一次,他要去面对的人是贺沫帖儿。
  虽有聂丹坐镇,李治锋也并非三军主帅,但贺沫帖儿乃是塞外武尊,更是李治锋小时便已成名的赫赫大将。更重要的是,他的武威始终压着犬戎。若说李治锋平生有什么爬不过去的山,那么贺沫帖儿就是唯一的一座。
  游淼喃喃道:&我真的放心不下你。&
  &你留在茂城。&李治锋如是说:&你在朝中,比陪我出征能帮上的更多。&
  游淼叹了口气,这几天里他帮李治锋收拾好了出征的东西,两人并肩坐在江波山庄里,坡顶的树下,依偎在一处看山下绿油油的平原,以及躬耕的佃户们。今年春天,整个江南必定都是一片好收成,不会再饿死人。
  游淼总是放不下心,又问:&聂大哥有几成把握?&
  李治锋难得地笑了笑,说:&这话你问第十次了。&
  游淼哭笑不得,李治锋又道:&你坐镇朝中,此战必胜。&
  游淼只得点头,他也知道自己不能随军出征,否则朝中一旦无人,便容易出事,李治锋在外率军,而朝廷上也将是他游淼的战场。
  &这个给你。&游淼左思右想,解下颈中的玉佩,亲手戴在李治锋的脖子上,李治锋嗯了声,搂着游淼,亲了亲他。
  山庄后春风吹来,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地,看得人心底有种奇异的感觉,在突破泥土生长出来。
  &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游淼喃喃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治锋低声道。
  游淼明白了,会心一笑。
  翌日,大军开拔,却是秘密离开了扬州城,赵超甚至没有来送,李治锋带兵一走,整个扬州兵防便换上了新兵,由平奚筛出将领,暂时统帅,以免消息走漏,被鞑靼人发觉。
  这个春天里,孙舆的病情有所好转,已能坐镇政事堂。
  四月初三,江南下了第一场雨,游淼不住默祈,幸而没有发大水,这一年只要收成平安,便是老天对天启最大的恩赐了。
  &报&&&兵部派人将军报递入政事堂,游淼接过第一封军报时心里都在发抖。
  唐晖、聂丹与李治锋各有一份军报,分别送进兵部、宫中与政事堂,游淼先看大军动向,得知唐晖率领的御林军与李治锋率领的扬州军,都已抵达祁山下,与聂丹的北伐军大部队汇合。
  唐晖主掌天子战旗,乃是代赵超亲征之意,李治锋则独自进入匈奴军城内,连夜带出了两千匈奴骑兵。
  这是赵超与匈奴单于达成的密议,当然,对外匈奴是决计不敢说出合兵攻打鞑靼的,只能伪装成天启军,暂且归入李治锋麾下,协同作战。这两千匈奴骑兵的作用便是负责游击突袭,专杀贺沫帖儿的巡逻军。
  游淼匆匆看完军报,又看李治锋的家书,上面写着&一切安好,夜夜念你。&八字,便心头放下一块大石,进宫与赵超商议。
  数名文臣与平奚,赵超正在制定计划,要通知聂丹下一步行动,却被游淼力劝,这个时候,先将战局交给聂丹,什么都不要说,让他自行抉择。
  半月后,雨季来了,天降暴雨,聂丹与唐晖的部队第一次与贺沫帖儿短兵相接,于夜晚突袭。
  军报上朝时,满朝哗然,赵超瞒得实在太好,仍有不少官员未知就里,游淼听到信差跪地,报出军情时,眼前一阵阵地发黑,耳中仍是&天佑我帝&等话。
  &军粮不能拖。&游淼道:&今年定然是个好收成,须得马上送粮上前线。&
  数月后,军粮已开始紧张,赵超发下征召令,最后征收了七千石粮食。游淼要谢徽再开仓,谢徽却告诉他没了。
  &去年赈灾。&谢徽道:&今年又分发予佃户,存粮都用完了。&
  &那便开国库,朝百姓买。&游淼道:&能买多少是多少。不够就先赊着。&
  时间一月一月地过去,眨眼间过得飞快,已是八月,距离三月李治锋出兵,已将近半年时间。赵超这一次几乎倾举国之力,动用了将近八万人,聂丹又以奇兵制胜,兵无常则,用兵无端,只与贺沫帖儿打了数仗,便将兵力退回,回守祁山。
  将近四个月时间按兵不动,整个江南一地早稻收完收晚稻,尽数填进了军粮里,要养八万兵马,拖一天,就是一天的军粮。
  朝中人心开始不稳,议论聂丹的行军路线,大臣们三番两次要求赵超,询问聂丹下一步如何,若不打,便撤回军队。否则朝中粮食已无以为继。
  而再拖下去,就要过冬了,此战不决,拖到明年开春时,必将耗尽江南的粮草。这些议论,全被赵超一力顶住。
  &聂将军正在等。&游淼已不是第一次解释这个了。
  林正韬道:&等什么?等粮食吃完?从春天等到入秋,雨季已过,还要等什么?&
  游淼道:&我不知道他等什么,军报上也未说,只道等待良机。&
  谢徽道:&游大人,我明白聂将军的作战方式,但如今粮草实在是耗不起了,再支撑下去,顶多只能撑到腊月。&
  游淼道:&到明年早稻收成了,又可撑个半年。&
  朝中大臣已没了游淼办法,谢徽又道:&游大人,三月与鞑靼人开战,现在是十月,已过了足足七个月。余下粮草,只够吃到腊月。再不归来,士兵便将错过开春的屯田&&等待早稻收成,又要数月。&
&&& 200、卷四 减字木兰花(二十三)下
  &我都知道,都知道。&游淼无奈道。
  赵超每天上朝都要面对这么一堆问题,文武百官吵吵闹闹,全在说粮草,从去年的三月份一直拖到现在,不光是鞑靼,就连朝廷上都被拖成了疲兵。
  每次早朝议到此事,都是悬而未决,赵超几次要催聂丹速战,最后都被游淼拦住。
  这夜月上中天,又是深秋,游淼辗转反侧,扯过一张纸,写下四字:何日开战?想想又将它揉了,扔进水里。
  &少爷。&长垣在外头低声道。
  游淼马上抬头,知道长垣会在这时候叫自己,必然是前线来了消息,还是大事,忙道:&前线有什么消息?&
  长垣推门进来,带来一名兵部官员,官员又让出身后一名士兵,说:&游大人,平尚书让下官带他过来,是征北军的将士。&
  那人游淼认不得,料想是扬州军的队长,信使进来便道:&游大人,虎威将军派我回来问,军粮怎么还不到?前线快顶不住了。&
  游淼只得道:&你回去告诉李治锋,我也没办法,催了几次,户部也在竭力调粮,这几天就发过去了。&
  信使又说:&还有御寒的衣物,弟兄们没有衣服穿,顶不住严寒,没法打仗,不少人手脚都冻裂了。&
  游淼道:&已让户部筹备了,你们再等几日,还少一万四千件袄子未缝好,缝好了便送过去。&
  信使又道:&虎威将军手下还养着两千匈奴军,自己人好说,就怕匈奴人等不得,方才已往兵部跑了一趟。平大人说要等明日早朝才能提这事,出来前虎威将军吩咐小的,若兵部解决不了这事,就只能来政事堂找您了。&
  游淼知道李治锋要派信使来催粮饷,催御寒衣服,定是已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沉吟片刻后朝长垣道:&长垣,你带着这位兄弟上山庄去,让乔舅爷留够咱们自己过冬的粮食,剩下的全送上前线。我再写个条子,你带回去兵部,让平奚手头有多少衣服,全部先发出去,陛下问起,我担全责。&
  朝廷指望不得,只好自己掏腰包先垫着了,游淼叫苦不迭,只求聂丹能一战告捷。
  当夜,游淼心思忐忑睡下,直到四更时,信使却又折返,隔着窗户说:&游大人,睡了吗?&
  游淼迷迷糊糊爬起来,那信使一身风尘仆仆,满脸倦色,单膝跪地,说:&弟兄们感谢游大人救命之恩&&&
  游淼忙把他扶起来,说:&应该的,不用这样。&
  信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敬呈予游淼,说:&这是李治锋将军的家书,方才急着问粮,给忘了,大人恕罪。&
  游淼接过,让信使歇一晚,信使却连茶也来不及喝一口。脚不沾地,匆匆就走了。游淼站在房中,一时间百感交集,忽而院里又有人来传,说孙舆醒了,召他过去。
  孙舆这些日子里睡得不实,游淼是知道的。孙舆虽表面不说,但心里压着事,朝廷百官都在急,他比朝中所有人更急。眼下看来,唯一不急的,就只有游淼。游淼对聂丹与李治锋的信心接近盲目,但孙舆的眼光看得比他更远,也更广,若此战不决,因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足够拖垮整个天启朝。
  游淼披上外袍,进了孙舆房内,孙舆躺在榻上,问:&有军报?&
  游淼知道闹出这么大动静,孙舆必定是醒了,那信使来而复返两次,孙舆才召他过来,恐怕事情有变。
  &前线催粮。&游淼说:&带来一封李治锋的家书。&
  孙舆唔了声,又嗳了声,咳了几下,游淼要上前去扶,孙舆却摆手示意不用,又吩咐道:&老眼昏花,看不清字了,你念来给先生听听。&
  游淼就着房中灯光,拆开信,喃喃道:&子谦。&
  &聂大哥正在设法布陷,此刻已到危急之时,弟兄们可省着点吃,但匈奴军粮草不可断。&
  &贺沫帖儿十分精明,几次交战,都不愿将部队尽数撤入山中。导致我们难以实施突袭计划。上月初五,唐晖抓到一名鞑靼探子,审问后得知,鞑靼可汗已到弥留之际。贺沫帖儿急于抽身,我们一致决定,就算不进攻,也要拖着贺沫帖儿,不能让他回去。&
  &格根王子面临胡日查死后的王位争夺,王位战势必是一场混战,贺沫帖儿越是焦急,就越容易露出破绽。聂大哥等的就是他的破绽。匈奴已派出使者,前往大安城,为宝音王后设法取得王位。而一旦贺沫帖儿自乱阵脚,我与唐晖将绕过祁山,实施突击,聂大哥风干物燥之时,将放火烧山。&
  &我兄长已从鞑靼人处得知我在天启任职,犬戎部或将南下与五胡争夺中原。若犬戎入关,可能&&生变。&
  游淼担忧地看孙舆,心道这真不是个好消息。孙舆神情平静,吩咐道:&接着念。&
  游淼:&若一切到了无可挽回之际&&我只能&&只能&&&
  孙舆:&只能什么?&
  游淼没有再念下去,孙舆道:&信使来时,还去过何处?&
  游淼茫然摇头,孙舆又道:&告诉李治锋,前线军情与进攻计划,不可写进家书中,以防内容泄密。&
  &是。&游淼点头道。
  孙舆吩咐道:&先去歇息罢。&
  游淼叹了口气,李治锋的报信并未带来什么好消息,至关重要的,是犬戎人之事,五胡、鞑靼还不够,又加了个犬戎部,简直是一团乱麻。
  当夜游淼辗转未眠,到得天明时分,小厮便过来叫醒,说是孙舆让他上朝去。朝上倒是未说别的事,只是又就着粮草拉锯半天,游淼将自己的仓都揭了底,余粮交给兵部,补上前线。但聂丹的部队口粮还未解决,军粮远远不够。
  惯例的吵了一早朝,散朝后游淼跟着赵超回御书房,告知犬戎人即将南下一事,赵超却云淡风轻地答道:&知道了。&
  那句话登时令游淼警觉起来,知道了?
&&& 201、卷四 减字木兰花(二十四)上
  赵超是早就知道了么?他还有别的信息渠道?抑或是昨夜,信使带来的家书已被兵部翻看过?
  游淼想出言试探,赵超却不再回答,说:&你马上回政事堂去,为聂将军批下粮草。这是过冬前最后一批了,不管够不够吃,江南都拿不出粮了。&
  当天忙了足足一日,而前线每次回来的消息俱是按兵不动,直到腊月再来。
  游淼看着李治锋给他的家书出神,最后他没有读给孙舆听的几句,李治锋是说:&若我大哥当真南下,加入争夺中原的战斗,战局势必产生不可扭转的颓势,就连聂大哥也将无力回天。我或将回来,带你远走高飞,亦可战死沙场,待你一句答复,见信回告&
  游淼苦笑,回来带我远走高飞,李治锋的兵马能弃,带着他流浪天涯,但聂丹的兵马不能弃,江南的百姓也无处可逃。主帅李治锋若阵前一撤,鞑靼人再压上来,一切休矣。
  然而李治锋与聂丹的军队已到强弩之末,无法再面对犬戎人的这支生力军,若鞑靼联合犬戎,战局将更为不堪设想。游淼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扭转不了的颓势,终于也只得朝老天默默祷祝,祈求在天上的母亲能护佑他的一生,与他在前线浴血奋战的爱人。
  这是他与李治锋相识的第六个年头。
  每一天,游淼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他知道赵超也心里有数,现在一切就只能交给老天爷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游淼随军情附上,笺中只有一句诗:恩爱两不疑。
  尽数交给李治锋去打算罢,要逃也好,要死也好。逃的话,自己随他一起逃。为国捐躯的话,不过也就是空屏灯影流光宝剑,山庄中一剑的痛快。来生唯愿不再生于乱世,安安稳稳,过点小日子,几亩薄田,来得安静淡然。
  送出信后,游淼反而镇定下来,毕竟这一次,所有人都尽力了。
  腊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每一天都是煎熬,赵超深锁的眉头,就没有解开过。
  腊月廿七,傍晚时分,赵超召游淼进宫。游淼正在政事堂里与唐博吵过一场,原因是唐博与众给事中要封还延年问斩的圣旨,坚持要斩了涂日升。游淼不顾阻拦,强行将文书发给刑部。
  不多时宫里便派人来传,游淼进了宫,见赵超一身毛裘,站在院中,细细碎碎的漫天飘雪。
  赵超瘦了,两眼凹陷下去,双目无神,脸颊瘦削,鬓畔竟是已有了稀稀落落的白发,游淼也被这场大战折腾得甚是憔悴。然而任何人都可以抱怨,唯独他与赵超无法抱怨,毕竟当年一力主张开战的是他们,力排众议让聂丹北伐的也是他们。
  大家都会说,将此事交给千秋万代后的子孙评判,然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战若无功而返,只怕天启距离彻底灭国已不远了。
  游淼站在赵超身后,许久后,赵超叹了口气,说:&把他们召回来罢。&
  &陛下。&游淼道:&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不能退了。&
  自打进了腊月,朝中反而再没有人反对北伐,所有人都知道,要么胜,要么死。现在再撤回来,只会招致鞑靼军更猛烈的反扑。
  &当初朕不该如此草率。&赵超疲惫道。
  &陛下!&游淼蹙眉道:&事已至此,再说又有何益?!&
  赵超转身,注视游淼道:&这事不怪你,毕竟这是所有人都无法料到的,但现在,你得听我的,子谦,让聂大哥归朝,一切都还来得及。&
  游淼缓缓摇头道:&来不及了,陛下。&
  赵超蹙眉道:&聂大哥是不知道朝中有多艰难,再拖下去,连老百姓都没有饭吃了!再打胜仗,江南生灵涂炭,又有何用?!民间已在说朕穷兵黩武,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再不让士兵回乡屯田,一开春,饿死的人又是数以万计!&
  游淼坚持道:&陛下,有时候胜负,就在那么短短几天&&&
  &没有用。&赵超喃喃道:&朕带过兵,你期望聂大哥能在严冬季节打胜?孙武复生也不可能,我知道他的套路,他要拖到来年开春,继续拖下去,要么拖到胡日查死,要么再拖一个雨季。召他们回来,耗不起了。下旨罢。&
  游淼道:&要下,陛下自己下,我不敢写。&
  &你&&&赵超气得发抖。
  游淼却低声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聂大哥不会接旨的。&
  赵超按捺不住怒火,朝游淼大吼道:&那就让他把朕最后的这点家底都交代在祁山罢&&!&
  游淼知道赵超的情绪已绷到了极点,顶不住压力,不与他争论,只是在一旁安静站着。
  &传李延入宫。&赵超朝侍卫吩咐道。
  &陛下!不可拟旨!&游淼焦急道。
  赵超疲惫至极,将外袍解开朝地上一扔,倒在书房椅上,闭上双眼,任凭游淼怎么恳求,只是沉默不睁眼。
  半晌后李延来了,看了游淼一眼,又看赵超,大约猜到是君臣相争,也不开口,便规规矩矩站在一旁。两个人,陪着赵超站了整整一夜,后半夜上,赵超睡着了,轻轻地打着鼾,游淼将袍子给他披上,示意李延可以走了,两人便一起退了出来。
  李延低声问:&怎么了?&
  &要拟圣旨召回聂将军。&游淼关上门,低声道。
  李延叹了口气,无奈摇头,与游淼一起出宫。
  又过三天,赵超的情绪时好时坏,索性再不听前线的事了,游淼则天天为着军粮发愁,要怎么样才能凑够给他们吃的,上次将所有的资源全部押上。最后的时限已快到了,顶多再撑个二十天,聂丹不退兵也必须退兵。
  那天新雪初化,算一算,也是自己回到江南的第六年了。
  政事堂外停了辆马车,一个熟悉的声音道:&来见我甥儿呢。&
&&&1&&&&&&&&&&&&&&&&&&&&&&&
小技巧:可以使用键盘←
→键进行翻页、回车键返回网站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子是什么学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