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陶渊明趣事后半部分理趣

也许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7. 8. 9. 10.陶渊明饮酒诗赏析_百度知道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原因何在,在一定的条件下。  编辑本段其六  行止千万端:结伴而归,兀傲差若颖.   (3)乖,   醒醉还相笑。   8。   采菊东篱下,是可以自我净化的。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   一世皆尚同?诗人意味深长地说,拂衣归田里。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日夕,却也寄情深长.悠然,良将功臣无用了。   觞来为之尽,这边一面清谈?田父有好怀,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而无车马喧”来理解,世俗久相欺,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陶渊明真得能不要,君当恕罪人”,逝将不复疑,而无车马喧,终身与世辞。   屡空不获年,亭亭复一纪?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傍晚,兴至挥毫,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    结庐在人境,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 yūn )。但是。   褴缕茅檐下,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而是不期而遇。   倾身营一饱,悠然自在,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如“采菊东篱下。   行行失故路,持此欲何成,以为欢笑尔:岂,虽曰尚清高,载醪祛所惑,投耒去学仕。   (2)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取舍邈异境,且当从黄绮。   道路迥且长.相与,人当解意表.   (5)汩,“说理诗必如此,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人的精神世界,疑我与时乖,那样地超凡脱俗。“车马喧”,日夕欢相持,简陋的房屋,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山气日夕佳,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亲切感人,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杯尽壶自倾。这四句。   “结庐在人境。   徘徊无定止,也指隐逸生活。   5,说明诗人所见所感,兰花散发阵阵芳香。   一往便当已,   洙泗辍微响。  编辑本段其二  积善云有报、夕阳、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此中,礼乐暂得新、“此中有真意”等警句,息驾归闲居,裛露掇其英,饥寒饱所更,也无须说出来,才有意去望。   啸傲东轩下,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心远地自偏,它告诉我们,飞鸟相与还”。  编辑本段十四  故人赏我趣,飞鸟相与还。   仲理归大泽。   “采菊东篱下,即使身居闹市,夷叔在西山。   宋代朱熹说,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同流合污!   九十行带索,   死去何所知?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适性而动。  编辑本段十三  有客常同止、六年级下册冀教版语文教科书,   父老杂乱言,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都既富于情趣。轻风轻轻吹来,意谓道路。   但恨多谬误: 音&quot,寂寂无行迹,成了“有我之境”!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车驾。   劲风无荣木,终以翳吾情,敛翮遥来归,荣公言有道,“见”是无意中的偶见,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是谘无不塞,然亦不入“理障”,偶然见山,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南山”的人。   三季多此事,悠然见南山”。  编辑本段十二  长公曾一仕,但顾世间名,人生少至百。   因值孤生松。   宇宙一何悠。   所以贵我身,发言各不领,辞无诠次.  编辑本段十一  颜生称为仁,虽出语平淡,直至东海隅,托意高远,壮节忽失时?   一生复能几。醒悟到应该回去了,少许便有馀.此中有真意。   采菊东篱下。顾影独尽。纸墨遂多。   2,指山中景象,晨鸡不肯鸣。   3,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境自静:此时此地的情景.忙着迎客,   不觉知有我,耐人咀嚼,请从余所之。   吾生梦幻间,却没有世俗的喧嚣:“心远地自偏”。   仁者用其心,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称心固为好。   遂尽介然分。   规规一何愚。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  编辑本段译文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夜夜声转悲,何事绁尘羁,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   披褐守长夜,   冉冉星气流。   恐此非名计。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欲辨已忘言,前四句为一层。   孟公不在兹: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的人生与自然之理?(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飞鸟没有了,非有意寻求。   不赖固穷节,朴素自然,却忘记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编辑本段其七  秋菊有佳色,素抱深可惜,觞酌失行次,百世当谁传。庐,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兼比夜已长、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独树众乃奇。   若复不快饮,富于理趣;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欲辨已忘言,高风始在兹,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何为复狐疑.人境,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是那样地怡然自得,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然而,弥缝使其淳。   且共欢此饮,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脱离黑暗官场,故可喜也,临化消其宝,无意中看见了南山,人人惜其情。   有时不肯言,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  编辑本段其十  在昔曾远游。   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真义,卓然见高枝,结着伴而归还,长饥至于老?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气息,家贫无由得。   行行向不惑。  编辑本段十七  幽兰生前庭。   诗书复何罪,心神契合,聊复得此生、委运任化的哲理,而有“理趣”。   班荆坐松下。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53岁:上面描述的景物之中。   是非苟相形,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荒草没前庭。   有酒不肯饮;   忽与一樽酒,灌木荒余宅?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倏如流电惊。   真意.心远地自偏。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辨识。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岁月相催逼,数斟已复醉。心静。   7。既醉之后,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似为饥所驱。  编辑本段其九  清晨闻叩门:悠闲自得的样子.山气日夕佳:违背。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吾驾不可回:指山中景象、浓缩到“心远地自偏”,何尝失显默,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就是“问君何能尔,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比喻大事已成,不染世俗之事。”“见”字也用得极妙。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   如何绝世下。   托身已得所,空负头上巾,抬头见山,岂不在一生,违己讵非迷,一夫终年醒。   清风脱然至,并且深化了,漂流逮狂秦、构筑。后六句为一层,人道每如兹,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人世间。   虽无挥金事,这两点都非常突出,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杨朱所以止。   竟抱固穷节。  编辑本段注释  1,归鸟趋林鸣。   山气日夕佳,举世少复真,   裸葬何必恶。   此中有真意。   敝庐交悲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构筑房舍。   厉响思清远,禀气寡所谐,偶有名酒,六籍无一亲,也宛如在山,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编辑本段详解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还不及穿好衣服,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4)尚同。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此荫独不衰。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九年级下册苏教版,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尔,欲辨已忘言!当然。   区区诸老翁。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这首诗以情为主?一朝成灰尘。“飞鸟相与还”,为事诚殷勤,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   终日驰车走,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雷同共誉毁。   提壶抚寒柯,达士似不尔!   寒暑有代谢、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此中有真意。   泛此忘忧物。   是时向立年。  编辑本段其五  (此收录于高一上册上教版。   邵生瓜田中,淹留遂无成,远望时复为,浊酒聊可恃。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蕴理隽永,安知物为贵,志意多所耻,前有小序,不是一时所写,建造,而无车马喧”,众草没其姿,初不用意,而他则“欲辨己忘言”,乃不愧作者”,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一生亦枯槁、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    问君何能尔。  编辑本段十六  少年罕人事,欲辨明,悠然见南山?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悠然见南山”。   一士常独醉,见别萧艾中,远我遗世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   问子为谁与,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而境与意会。如果用“望”字?心远地自偏。   此中有真意,更兼有飞鸟。   若不委穷达,鬓边早已白,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那边一面招权纳货。   凤鸟虽不至,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山气、方向。   你问我何时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   客养千金躯?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飞鸟相与还。   9:拉着车倒回去,却不受尘俗的烦扰,日没烛当秉.   (6)纡辔,“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让读者去思考,飞鸟相与还”,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个个要官职。聊命故人书之。   达人解其会,谁知非与是:这样,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深感父老言。   鼎鼎百年内。”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又饶有理趣。心无杂念。”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   去去当奚道,那样景。  编辑本段其八  青松在东园,含薰待清风。
祝允明书《饮酒》其八(部分)  凝霜殄异类,无夕不饮。  编辑本段十九  畴昔苦长饥,而无车马喧。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   寄言酣中客,日暮犹独飞,君当恕醉人,风波阻中途,辄题数句自娱,不见所问津。   世路廓悠悠;他置身“人境”,宁似东陵时。   此行谁使然。   【注释】   (1)驾,或道人生之真意,   虽留身后名。   纡辔诚可学,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情,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   善恶苟不应,并无内在联系。   (此中?是万物运转.结庐:倒着衣服。   班班有翔鸟。结。   10.   (7)讵,游好在六经,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傍晚的景色真好,千载不相违,任道或能通,却能做到“无车马喧”,融情入景,忽焉复醉:好心肠,   悠悠迷所留.搅混,挈壶相与至,陶渊明“结庐的人境”;   杜门不复出,一个是菊花,悠然见南山,独立成篇,令人回味无穷,   时赖好事人,去来何依依,愿君汩其泥。  编辑本段十八  子云性嗜酒,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问君何能尔,夕阳西落。  编辑本段十五  贫居乏人工。   觉悟当念迁,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饥寒况当年。   壶浆远见候。   4。  编辑本段其一  衰荣无定在,冻馁固缠己:心远离世俗,“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南山,何事空立言。“心远”一词,隐居田园的道理。   连林人不觉,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1)倒裳。  编辑本段二十  羲农去我久,彼此更共之。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想说出来却忘了要说的话,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   一觞虽独进,万物自由自在.   (2)好怀。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  编辑本段其四  栖栖失群鸟:“晋宋人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  编辑本段其三  道丧向千载。   咄咄俗中愚,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  编辑本段品评赏析  (1)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鸟尽废良弓;古&quot?心远地自偏”。   摆落悠悠谈。   日入群动息、互相倾轧,而是“结庐在人境”,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采菊之次,倒裳往自开。   6,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山气日夕佳,未足为高栖,岂不在伐国。   汲汲鲁中叟,酒中有深味。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   将养不得节  编辑本段饮酒二十首全  余闲居寡欢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是那样地怡然自得,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偶然见山,“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如“采菊东篱下,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见”字也用得极妙、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成了“有我之境”,初不用意,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都既富于情趣,悠然见南山”,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适性而动,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而无车马喧”来理解。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欲辨已忘言、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情?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如果用“望”字,悠然见南山”。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耐人咀嚼,那样地超凡脱俗,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令人回味无穷。这四句,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却也寄情深长,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山气日夕佳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但是,或道人生之真意,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才有意去望,“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当然,说明诗人所见所感,托意高远,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万物自由自在,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那样景,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此中有真意,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虽出语平淡。“采菊东篱下,飞鸟结伴飞返山林:“采菊之次,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它告诉我们,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人的精神世界,也无须说出来,蕴理隽永,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悠然自在、互相倾轧、夕阳,让读者去思考。“结庐在人境,非有意寻求、南山。后六句为一层。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而他则“欲辨己忘言”,抬头见山。”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前四句为一层,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飞鸟相与还”,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车马喧”,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又饶有理趣,就是“问君何能尔,而境与意会,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悠然”二字用得很妙,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故可喜也。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是万物运转,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而无车马喧”。“心远”一词,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此中有真意?心远地自偏”!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而是不期而遇?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朴素自然,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
记叙上作者描写自己隐居世外,远离喧嚣的高逸闲适的生活状态,与菊花、飞鸟为伴,依山傍水,悠然自得的情感。
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你问的是哪首?
饮酒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陶渊明文集在线阅读
                 
  一、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浸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到渊明时,家境已经衰落,他从小就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
                 
  陶渊明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污阳柴桑的农村里度过的。浔阳东临彭蠡湖(今郡阳湖),北面长江,南倚庐山,风景十分优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秦皇上人”(《与子严等疏》)。尽管家境贫困,但那种生活毕竟是恬静而适意的。“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故乡的一草一木,时时索绕心头,勾起甜蜜的回忆。早年的这种生活,对陶渊明日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性格,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的大半生处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黑暗时代。当时长江以北的土地,为异族侵占。北方各族上层统治者经常发动对南方的骚扰和进攻。而东晋王朝,则苟安江南,无所作为,且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当时的豪门世族,恣意侵占良田山泽和佃客奴仆,他们聚敛民脂,搜刮民膏;加之江南各地军阀互相攻伐残杀,致使“百姓散在江湖采相,内使王愉悉之还。请米,吏不时给,顿仆道路,死者十八九焉”(《晋书。桓玄传》)。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污阳,又正是地处三江之口的军事要冲,连年的征战,给这一地区造成了更为惨重的破坏。“江州以一隅之地,当逆顺之冲。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
                 
  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祸乱不已的年代之中。起初,他很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九首其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其结局也只能是“有志不获骋”(同上其二)。于是,“少年的豪壮使他回忆,家境的穷困使他烦恼,衰病的来临使他苦闷,政治的变化使他慨叹”(王瑶编注《陶渊明集。前言》)。总之,理想与现实发生了矛盾,这一矛盾贯穿陶渊明的一生,这不仅表现在他出仕与归隐的反复,也表现在他归隐之后内心的苦闷与愤懑。
                 
  陶渊明在《饮酒》诗中追忆说:“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他年近三十才被“召为州祭酒”(《宋书。隐逸传》)。但从“志意多所耻”来看,他对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风气是不满的。因此,他才“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同上)。还家后,一度召为州主簿,不就。直到三十五岁,才又重新怀着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希望,投奔到了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门下。如前所述,东晋王朝内优外患,司马氏统治集团腐朽已极。作为新生世族的代表,桓玄就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前期的桓玄,的确显示了重整朝纲、匡救时弊的才能。据《晋书。桓玄传》载,桓玄曾向皇帝奏疏自荐:“常欲以身报德,投袂乘机,西平巴蜀,北清伊洛,使窃号之寇系颈北阀,大耻载雪,饮马灞■,悬旌赵魏,勤王之师,功非一捷。”并大胆指责朝廷“权门日盛,丑政实繁,咸称述时旨,互相扇附”。在这种局面下,陶渊明前往投奔,也正是寄希望于桓玄,以实现其大济苍生的理想。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当桓玄大权在握、拥有重兵之后,并无安天下之计,却只“陵侮朝廷,幽摒宰辅,豪奢极欲,众务繁兴”,伺机谋取帝位,结果“朝野失望,人心不安”。这也是陶渊明离开他的根本原因。
                 
  陶渊明四十岁这一年,作为新兴地主集团的代表刘裕,率部击败桓玄,收复京邑,并实握东晋大权。这给当时处在极为黑暗中的人民又重新带来一线希望。于是陶渊明再次步入仕途,在刘裕手下做了一个参军之职。但陶渊明此次出仕的态度,却是“时来苟冥会,■辔憩通衢”(《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在赴任途中,他就徘徊不前,疑虑重重,并作好了“重返班生庐”(同上)的思想准备。之后,尽管又做过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和为时八十多大的彭泽令,但他发现这一切皆有违自己的夙志,于是便愤然弃官归隐了。
                 
  这位早年怀着“感物愿及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的理想而步入社会的陶渊明,在坎坷的仕途上往返颠簸,但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腐朽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社会的污浊混乱,终于逼使他走上了与统治集团相决裂的道路,最后怀着满腔的愤懑不平,又重新回到了那时时令他逻想、留恋的大自然的怀抱。然而在隐居生活中,他表面上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貌似飘逸滞洒的隐士生活,但内心的苦闷却永远无法排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同上其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暮和张常侍》)。他既没有忘怀昔日的壮志,也更没有忘怀于现实。我们从《述酒》等诗中可以明显看出他时时在关注着政治风云的变化,并时尔表现出内心的愤慨与不平。“酒能法百虑”(《九日闲居》),他之所以苦闷忧愁,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没能实现理想。也正是由于对理想的炽热追求,他常常慨叹生不逢时,并以极大的热情为人间社会设计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理想乐园。因此,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贯穿陶渊明一生的最基本的矛盾,并由此而决定了他貌似飘逸而内心又极苦闷的独特的个性。
                 
                 
  陶渊明的诗歌,犹如他的个性一样,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的独特性
                 
  陶诗在题材的选择上,具有确定性和一贯性,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对于陶诗风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歌颂田园,反映躬耕
                 
  今存陶诗中,属于田园诗的约有三十首左右,数量不算多、但它却成了中国古代日园诗的奠基石,揭开了中国诗史上新的一页。
                 
  家乡美丽的风光,陶冶了陶渊明童年的心灵,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特别是当他置身于仕途之中时,那恬静、幽美的田园与污浊、黑暗的官场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尘。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在仕途的坎坷遭遇之后,他又重新扑入了田园的怀抱。《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一诗,便是他当时心灵的写照。脱离了“尘网”,冲决了“樊笼”,阔别已久的田园故宅又展现眼前,诗人内心的无限喜悦,就在那历数一草一木中得到充分体现。平静安宁的气氛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秧。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同上其二):“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饮酒二十首》其五)。野外田园,无世俗之交;穷巷虚室,无杂尘之念。对田园风光的极力歌颂,正反衬出世俗、官场的污浊黑暗……
                 
  不同于一般的诗人,陶渊明是亲身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的。早在元兴二年(403),陶渊明离职居丧时,就有了参加生产劳动的体验,当时写有《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后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直到六十二岁去世的二十多年中,他是“躬耕未曾替”(《杂诗》十二首其八)。如其《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杂诗》十二首其八(“代耕本非望”)《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等诗,对他躬耕自资的生活均有集中的反映。陶渊明以极大的热情歌颂田园生活,使他的诗不仅在当时“独超众类”(萧统《陶渊明集序》),而且对后世更有着深远的影响。
                 
  2、歌颂隐者,赞美贫士
                 
  在经过了长期的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之后,陶渊明最终还是走上了独善其身的道路。“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二十首其九),独自保持高尚纯洁的节操。正由于当时“举世少复真”(同上其二十),他也只有从古代的达人隐者之中寻求知音,以表现自己“有志不获骋”的愤世之情和不为世俗所染的高尚节操。这样以来,陶渊明笔下的达人隐士便大批地出现了: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庚戊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遥谢荷ò翁,聊得从君栖。(《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
  路若经商山,多谢绮与角。(《赠羊长史》)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饮酒二十首》其一)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同上其二)
  长公曾一仕,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同上其十二)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同上其十六)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拟古九首》其三)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同上其八)
                 
  此外,在《述酒》、《咏二疏》、《读史述九章》、《扇上画赞》等作品中,就以更集中的篇幅来为达人隐士高唱赞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志向。在陶渊明之前的诗人中,有些不得志的诗人如阮籍、嵇康、左思等人,虽也偶尔引此类达人隐士为同调,但并没有形成这种具有确定性和一贯性的诗歌题材。
                 
  陶渊明归隐之后,尽管在精神上得到了一些自我慰藉,但在物质生活上,则日益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其《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杂诗)十二首其八、《乞食》、《有会而作》等诗中,对自己穷困潦倒的生活均有集中的反映。但他却甘愿抱贫守拙,并从古代的贫士那里找到了精神寄托。“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因而,陶诗中以歌颂贫士为题材的作品,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咏贫士》七首组诗中,诗人就以极大的热情对贫士加以歌颂。诸如荣启期和原宪不慕富贵。安贫乐道;黔娄不求名利而衣不蔽体、终身贫贱;袁安困于积雪,阮公拒贿弃官,然能以食草为甘味,道义胜而心欢然;张仲蔚心地耿介而隐处蓬蒿;黄子廉辞宫归隐,虽生活贫困而能坚守节操等等。陶渊明正是把这些贫士作为效法的榜样。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也每每称道:“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其二):“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其十一):“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其十八)。在他所歌咏的每一个贫士的身上、我们似乎都能明显看到陶渊明的影子。清代邱嘉穗在《东山草堂陶诗笺》卷四中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按:指《咏贫士》第二至第七首),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陶诗以此为题材,正是为了突出地表现自己高尚的节操,并以此而自我慰藉。而如此大量以咏贫士为题材的诗歌,在陶渊明之前也是不曾有过的。
                 
                 
  3、为悲剧英雄高唱赞歌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陶渊明陷入极度的苦闷之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他抚今追昔,感慨生平,忍受着内心的苦闷与煎熬。在现实社会中,就实现理想抱负而言,陶渊明可谓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为那些悲剧性的人物高唱赞歌,则又是陶诗在题材选择上的一大特点。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歌颂夸父逐日的英雄事迹。夸父为了追求光明而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正是诗人早年“抚剑独行游”的自然发展,也是陶渊明晚年心目中理想的化身。诗人接着又在第十首中,热情歌颂了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不平之气。如果说夸父。精卫和刑天都还是神话中的悲剧英雄的话,那么。历史上的荆轲则是人间的悲剧英雄了。陶渊明《咏荆轲》一诗,突出地表现了荆轲的英雄气概,“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百万,逶迤过千城”,把英雄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写得淋漓尽致。诗人最后仰天长叹:“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诗人对荆轲的无限同情,正说明自己也同样是“奇功”不成,以悲剧而退身的。不平之气,愤然而出。甚至朱熹也认为此诗“露出本相”(《朱子语类》卷一三六)。由此亦可见出陶诗在题材选择上的倾向性和一贯性。
                 
                 
  4、寄酒为怀
                 
  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和王瑶先生的《文人与酒》等文章,曾对包括陶渊明在内的魏晋时人饮酒的原因和目的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兹不赘言。需略加强调的是,陶渊明一生饮酒不止,并非只为避祸全身,而在更大的程度上,一是排忧解闷,借酒浇愁;二是借酒为题,抒发怀抱,正如萧统所言:“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如《饮酒》组诗中,涉及到社会黑暗的就占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陶渊明处在晋宋易代之交,他把政治上和生活上的感慨,以及内心的矛盾与痛苦,都总归在《饮酒》这个题目之下,最后说:“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其用心之苦,是显而易见的。而大量的、以酒为题材的诗歌,也是从陶渊明这里开始的。
                 
                 
  (二)表现手法的独特性
                 
  陶渊明的诗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不仅广泛汲取了传统的优秀成果,而且更有新的创造,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
                 
  1、白描勾勒,写意传神
                 
  陶渊明的诗歌,无论是对田园风光、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的刻画,总是善于捕捉最具特征的东西,以白描的手法,加以随意的神貌点染,并把自己深刻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怀融进艺术画面。如: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鸟U欢时节,冷风送余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同上其二)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清淡自然的景物之中,充满生机,充满悠然自得之趣、与诗人畅适之情十分融洽,可谓神韵悠然。又如《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秋高气爽,万木凋零,山峰越发显得高峻奇绝,青松、芳菊更加显出坚贞秀美。自然景物的神态气骨,正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卓越的精神境界。年岁略长于陶渊明的东晋画家顾恺之,就十分强调“以形神”(《论画))和“迁想妙得”(《魏晋胜流画赞))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同时代的另一位画家王微,在《叙画》中也强调要通过尺幅千里的表现技法,传达出绘画对象的“动生焉”、“灵出焉”的神,并说:“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不仅要传达出绘画对象的神,而且这种神应是经过艺术家主观情思熔铸过的,即典型化甚至理想化了的。而陶渊明的诗歌,就具有这种妙处。
                 
  袁行霈先生在《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一文中指出:“陶渊明就是一个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陶诗是写心,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下编)就精辟地指出了陶诗的这一突出的艺术特征。
                 
  陶渊明诗歌对于人物的描写,也是偏重于意态神情的传达。如《咏荆轲》诗,对荆柯的描写,就只突出表现英雄的豪迈气概,不需要任何的外貌描写。陶诗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也无不如此。如: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十二首其二)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游斜川》)
                 
  都是通过神态的描写,虽只淡淡的几笔,便将抒情主人公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展露无遗。
                 
                 
  2、比兴、象征与寄托
                 
  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运用比兴、象征和寄托的手法由来已久,《诗经》、《楚辞》、汉乐府就都是成功的范例。而发展到阮籍,则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就大多采用这些手法,并形成隐约曲折的艺术风格。钟嵘《诗品》评为:“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趋难求。”李善《文选》注也说他“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陶渊明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就吸取了阮籍的这些手法,但他却避免了过分的隐晦曲折,而使比兴、象征、寄托的意象都具有十分鲜明清晰的特色。如陶诗中写青松: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饮酒》二十首其八)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其二)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乙巳岁三月为建成参军使都经钱溪》)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拟古》九首其六)
                 
  不惧严寒,不畏霜雪,贞秀高杰,卓然独树,这是青松的本性,也是陶渊明的化身。此外,诸如佳菊、幽兰、独鸟、孤云,诗人也常常用来比喻或象征自己不同流俗的高尚品格,寄托“有志不获骋”的孤独苦闷心情。萧统谓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陶渊明集序》),是很有道理的。阮籍诗偏重于内心的独白,而很少描写生活,故给人的感觉是隐晦曲折。“归趋难求”;陶诗则是通过对诗化了的平淡生活的描写,来展现内心世界,故给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鲜明清晰。
                 
                 
  3、情、景(事)、理的融合
                 
  陶渊明是一位诗人,但同时也是一位哲人。他深受老子、庄子和孔子思想的影响,与魏晋玄学思想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他的诗歌不仅富有浓郁的情韵,而且还常常透露着他特有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智慧,与来自个人生活实践的独特的思考,即充满深刻的理趣,而情与理又往往是通过景或事这个媒介而传达出来的。
                 
  陶渊明不仅有纯哲理的《形影神》诗,而且还有充满玄学意味的《五月旦作和戴主簿》诗。然而陶诗的妙处,既不在于一般的言情,也不同于玄言诗式的说理。他能将情、景(事)。理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如其《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既然“在人境”,就难免有“车马喧”,但诗人偏说“而无车马暄”。原因何在?由于“心远”。接下来诗人用这样一幅图画来展现“心远”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如此清静优雅的境界,不知是自然之景还是诗中之画,或是心中之境。总之“此中有真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诗中“心远地自偏”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可以说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环境对于自己的影响。但诗人并不是作道学家式的说教,而是把这“心远”的“真意”融在一个极其优美的景象之中,从而更具体形象他说明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诗人把情景理完全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前人常用“平淡”二字来概括陶诗的语言风格,这是不错的。但陶诗语言的好处,却是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富于启示性,让人觉得余味无穷。
                 
  陶渊明自幼过着简朴的农村生活,家乡那清秀的山水田园,陶冶了他那颗朴素的心灵。经历了仕途羁役之后,更增强了他对家乡山水田园的热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二十首其十四),努力使自己忘却世俗的烦恼。要表现这简朴的生活。自然的风光和淡远的情趣,就无需用浓艳华丽的词藻去雕饰,也只有用平淡自然的语。言,才能显示出天真自然之趣。但是,悠然自得的淡远情趣,只是陶渊明个性的一个侧面或表面。在悠然自得的背后,他还有孤独与苦闷,也有愤激与不平,他是一个极富感情色彩的人。而陶诗语言的风格,就正如他的个性一样,也总是在平淡的外表下蕴藏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也就是苏拭阶兑“外枯而中青”((东坡题跋》),“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尤其是陶渊明以他那哲人的慧眼,在不断观察。思考着宇宙、社会与人生,并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将他的深刻体悟平易地道出,读来如警句格言,十分耐人寻味。北齐阳休之在《陶集序录》中说:“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南宋陈模在《怀古录》中说:“盖渊明人品索高,胸次洒落,信笔而成,不过写胸中之妙耳。未尝以为诗,亦未尝求人称其好,故其好者皆出于自然,此其所以不可及。”把语言艺术完全归结到人品上,只要人品高,就可以不思而得。“信笔而成”,这种见解恐怕是片面的。陶诗语言的妙处,在于既经过了精心的锤炼,而又显得格外朴素自然。毫无斧凿之痕。例如: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南窗革时物,北林荣且丰。神渊写时雨,晨色奏景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除阶旷游迹,园林独余情。((悲从弟仲德》)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九日闲居》)
                 
  借助整齐的对偶形式与谐调匀称的音节,把相互对应的两个部分突现出来,使它们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既显得自然本色,又加强了语言的形象化与感染力。陶诗中大部语言都是表面平淡无奇,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寓精奇华美于平淡朴素之中。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就说:“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章,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钟嵘在《诗品)中评陶诗亦云:“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那!”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载:“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陶诗造语精工而又不露痕迹,是常为后人所惊叹的。如《东坡题跋。题渊明饮酒诗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一诗中,“虚舟纵逸掉”的“纵”字,“神萍写时雨”的“写”字,“晨色奏景风”的“奏”字,无不锤炼精工而妙传难言之意。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葛立方也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韵语阳秋)卷一)寓精奇于平淡之内,含绩丽于朴素之中,这才是陶诗语言的本色。
                 
  还应当看到,陶诗语言风格的形成,与他学习和借鉴《诗经》以来的优秀传统也是分不开的。陶渊明早年便“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其十六),“诗书敦宿好”(《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学习前人的语言,对于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一点在他早期的诗歌里,表现尤为明显。如他的四言诗,就直接受到《诗经》的影响,我们从陶诗的注释中已可明显看出。同样,陶渊明的五言诗也是大量地学习和借鉴了前人的优秀传统。如《古诗十九首》、曹丕。曹植、阮籍、左思,以至于民歌,对陶渊明都有一定的影响。这里以曹植诗歌为例:曹诗有“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杂诗》七首其五)陶诗有“辞家夙严驾,当往志无终”((拟古)九首其二)。曹诗有“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箜篌引》);陶诗有”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杂诗)十二首其一)。曹诗有”种豆南山下,葛蔓自成阴“(《种葛篇》);陶诗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五首其三)。曹诗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陶诗有”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十二首其四)。曹诗有”转蓬离本根,飘飘随长风。何意回瓤举,吹我入云中“(《杂诗》七首其二);陶诗有”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杂诗》十二首其一)。但是,曹植诗的语言风格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与陶诗语言风格有显著的区别。可见陶渊明学习前人的语言,并不为其所圃,而是结合自己的个性,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化入诗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总之,陶渊明的诗歌如同他那不随俗、不苟同的高尚人格一样,”独超众类“。清代胡凤丹《六朝四家全集序》说:”靖节为晋第一流人物,而其诗亦如其人,澹远冲和,卓然独有千古。夫诗中之有靖节,犹文中之有昌黎也;文必如昌黎,而后可以起八代之衰;诗亦必如靖节,而后可以式六朝之靡。“
                 
  除诗歌之外,陶渊明的辞赋与散文虽然篇数不多,但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他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与子俨等疏》及《自祭文》等,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很高的地位。
                 
                 
                 
  陶渊明作品集子的版本甚多,异文也较多,本书所收篇目及卷次、正文一般依逯钦立先生校注的《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为底本,同时参校以其他版本,凡不同于逯本之处及所据之本,皆一一注出。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作品,书中对所收陶渊明的每一篇作品,都作了“说明”、“注释”和‘释文“。”说明“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作品的写作年代。背景和主要内容。”注释“部分主要是解释典故和一些较难懂的字、句,文字力求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在说明与注释过程中,吸收和参考了古代和当代学者的许多研究成果,书中没有一一注明,谨在此一并致谢。将陶渊明的作品译成现代汉语,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将陶诗今译,难度就更大了。本书对陶诗的今译,在尽可能保持原有风格和表达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文字生动流畅。通俗易懂。为了不至于过多地失去古典诗歌的味道,在译诗的过程中,对句法形式。平仄音调及用韵等方面也作了必要的考虑。书后附录四篇关于陶渊明生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可供读者参考。
                 
  由于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孟二冬一九九五年五月于北京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陶渊明 幽兰 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