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向平均三个字的词语赋诗一首

一首歌的名字是三个字,里面歌词好像是“.....他说过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她笑容的光芒刺穿.....”_百度知道
一首歌的名字是三个字,里面歌词好像是“.....他说过分手后还可以做朋友,她笑容的光芒刺穿.....”
依稀 - 【安静听完这一首】
啊嘟...嘟...他说过就算分手 也要做朋友他笑的时候 光芒都将我刺透回想那甜蜜的 温馨的每一刻流着泪也要你快乐Music祝福的话 我要怎么备注把想他的话 一句句变音符收拾好情绪 避免 渐渐麻木忘记他已经 有了归属要看开一点 微笑却没余地没有他在 学不会收拾那情绪是他不懂珍惜 还是我太任性时间会将 这一切治愈可我还是不习惯 没有他的温柔拿着相片情不自禁发呆我想我还爱他说过就算分手 也要做朋友他笑的时候 光芒都将我刺透回想那甜蜜的 温馨的每一刻流着泪 也要你快乐他说过他会爱我 一直到永久他说了太多 分手要给我自由既然无法承受 也别再多找借口就安静 听完这一首要看开一点 微笑却没余地没有他在 学不会收拾那情绪是他不懂珍惜 还是我太任性时间会将 这一切治愈可我还是不习惯(我发愁)没有他的温柔(NONONO)拿着相片情不自禁发呆我想我还爱他说过就算分手 也要做朋友他笑的时候 光芒都将我刺透回想那甜蜜的 温馨的每一刻流着泪 也要你快乐他说过他会爱我 一直到永久他说了太多 分手要给我自由既然无法承受 也别再多找借口就安静 听完这一首他说过就算分手 也要做朋友他笑的时候 光芒都将我刺透回想那甜蜜的 温馨的每一刻流着泪 也要你快乐他说过他会爱我 一直到永久他说了太多 分手要给我自由既然无法承受 也别再多找借口就安静 听完这一
其他类似问题
分手后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生日快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国学大师冯其庸寻弟子李山赋诗一首 - 北京123国学网
- Powered by Discuz!
北京123国学网
标题: 国学大师冯其庸寻弟子李山赋诗一首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标题: 国学大师冯其庸寻弟子李山赋诗一首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正在寻找宜昌友人李山,希望得到本报帮助。
周维敷介绍,他是著名国学大师、杰出书画家冯其庸的学生,今年7月27日,冯其庸在《人民日报》发表诗作《寄怀宜昌李山先生》,诗云:“万里相望感子深,天涯同是教书人。何时重到长江口,略慰平生寂寞心。”并有附记一则:“宜昌李山先生,怀予甚切,嘱其女远道前来问候。予不慎失其通信地址,中心念之,诗以寄怀”,落款:“冯其庸九十又一于京华。”
周维敷说,冯老已无缘亲往寻友把晤,特泼墨挥毫赋诗抒怀,以寄友情。孰料该诗发表后,李山还是杳无音讯,其感慨“羽书欲寄何由达”,特嘱托他和安徽俞乃蕴两位学生通过报纸寻找友人。
周维敷介绍,冯老现已91岁,年高体弱,只知李山是宜昌人,并无李山地址,也不知李山身在何方。但从诗里揣测,李山应该是一名老师。请知情人与本报联系。电话: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
日出生。家贫困,幼年失学,在家种地,小学未能毕业,1943年毕业于私立无锡前洲青城中学。1943年下半年,冯其庸考上了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期间曾得无锡著名画家诸健秋赏识。1944年7月因贫失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两月后又因贫失学。
冯其庸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二十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
他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方面做出了成就,研究了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
&&冯其庸作品
术,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支架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冯其庸还擅于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所作书画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1]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1950年至无锡市第一女中任教。1954年至中国人民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年赴美国讲学。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2005年5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2008年1月任名誉院长。2009年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先后兼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等职。[2]
冯其庸认为:生活就是读书。冯其庸出身于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儿时因抗战之乱失学,于放羊种地之余不忘读书,“书读得很杂但却读了不少”,一部《三国演义》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后无处可还,就成了他反反复复读的一本书。后来由中学教师奉调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也得益于喜欢读书的习惯,以及在无锡国专时期听了当代许多著名学者讲课。[2]
&&冯其庸作品
后来,冯其庸又找到了《水浒传》,读到有的地方都能背得出来了。也正是《三国》、《水浒》这两本名著引起了冯其庸读书的兴趣,觉得越读越有滋味。冯冯其庸说:“后来又读《西厢记》,因为词句漂亮,虽然是很深的文言,但是也喜欢读,几乎读得一部《西厢记》基本上能背”,“读书能使人聪明,启人智慧,读书是自我造就自我成才的唯一道路,所以青年人应该勤奋读书”。冯先生将自己的家取名为“瓜饭楼”,也是为了记住曾经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
冯其庸表示:“这一辈子读书还有个特点,就是白天都没机会读书。”解放初,因为需要参加的会议特别多,几乎所有白天的时间都在开会,只有到了晚上关起门来,自己拼命地补课,总是要读到两三点,才睡觉。后来调到艺术研究院,负责行政工作,不能不上班,天天一早就去上班,晚上到家了才开始读书。冯其庸的生活就是被一本本书摞起来的,冯其庸的人生就是一个书架,读过的书中有着他的记忆。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春草集》(戏曲研究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
《逝川集》(文学史研究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5月)
&&冯其庸作品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6月)
《梦边集》(红楼梦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
《秋风集》(散文序跋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月)
《落叶集》(学术随笔,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3月)
《曹学叙论》(曹学研究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漱石集》(红楼梦研究论文二集,湖南岳麓书社,1992年)
《论庚辰本》(红学版本研究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78年4月)
《〈石头记〉脂本研究》(红楼梦版本研究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八家评批红楼梦》(红楼梦评点派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9月)
《增订本曹雪芹家世新考》(曹雪芹研究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7月)
《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红学研究专著,图版732幅,考证文字五万字,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12月)
《夜雨集》(学术散文随笔,北京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2月)
《瀚海劫尘》(中国大西部摄影集,共图229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年1月)
《蒋鹿谭年谱·水云楼诗词辑校》(词学专著,齐鲁书社,1986年9月)
《评批〈书剑恩仇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1月)
《评批〈笑傲江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1月)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敝帚集:冯其庸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2月)
《朱屺瞻年谱》(当代中国画家研究,与尹光华合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5月)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与冯统一合作,用12种脂本石头记排列汇校,七年始完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4月)
《吴梅村年谱》(清诗研究专著,与叶君远合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3月)
《红楼梦概论》(与李广柏合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3月)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历代文选》(古代散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9月)
《新校注本红楼梦》(红楼梦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5月)
《红楼梦大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曹雪芹墓石论争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年)
《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考略(《红楼梦学刊》1979年01期)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2期)
二百年来的一次重大发现——关于曹雪芹的书箧及其他(《红楼梦学刊》1980年01期)
醉里乾坤大——论《红楼梦》的情节和细节描写(《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2期)
关于己卯本的影印问题及其他(《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03期)
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被胡适删去的几条跋文(《红楼梦学刊》1982年03期)
论南戏《张协状元》与《琵琶记》的关系兼论其产生的时代(《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2期)
瞿塘石歌(《清明》1985年03期)
关于中国的陶文化、茶文化及其他(《文艺研究》1990年01期)
曹学叙论(《红楼梦学刊》1991年04期,1992年01期,1992年02期)
一个持续五千年的文化现象——良渚玉器上神人兽面图形的内涵及其衍变(《中国文化》1991年02期)
论程甲本问世的历史意义——为纪念程甲本问世二百周年而作(《红楼梦学刊》1992年03期)
曹雪芹墓石目见记(《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论《红楼梦》的脂本、程本及其他——为马来西亚国际汉学会议而作(《红楼梦学刊》1994年02期)
再论曹雪芹的家世、祖籍和《红楼梦》的著作权(《红楼梦学刊》1995年01期)
曹雪芹祖籍“丰润说”驳论(《红楼梦学刊》1996年03期)
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古道考实——帕米尔高原明铁盖山口考察记(《法音》1999年03期)
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藏《石头记》庚辰抄本的几点思考(《红楼梦学刊》2001年04期)
论《红楼梦》的思想(《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启功先生论《红》发微——论《红楼梦》里的诗与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冯先生在采风
曹雪芹的祖籍、家世和《红楼梦》的关系——对一个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问题的梳理和透视(《红楼梦学刊》2002年04期)
《红楼梦》的思想(央视百家讲坛,日)
解读《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4年02期)
初读《四松堂集》付刻底本——重论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红楼梦学刊》2006年04期)
读沪上新发现的残脂本《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06年06期)
曹、李两家的败落和《红楼梦》的诞生(《红楼梦学刊》2007年03期)
《红楼梦》的语言魅力(《文汇报》日)
天末怀海翁——为沈祖安兄所记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一书而作(《清明》1989年02期)
快读《红楼梦》王蒙评(《红楼梦学刊》1995年04期)
缜密考证 精微析论——读《曹雪芹江南家世丛考》(《红楼梦学刊》2000年03期)
《敦煌吐鲁番学论稿》书后(《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乡邦要籍 史学精品──读“江苏地方文献丛书”(《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06期)
万颗珍珠一线穿——读丁维忠《红楼探佚》书感(《红楼梦学刊》2007年01期)
《红楼梦新论》序(《读书》1982年09期)
《红楼识小录》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红楼梦论集》序(《红楼梦学刊》1984年01期)
《精忠旗笺证》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论侯北人的画——侯北人画集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读书·游山·看画——《历代游记选》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读屺瞻老人的画——屺瞻老人画册序(《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1期)
吴梅村年谱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重议评点派——《八家评批红楼梦》序(《红楼梦学刊》1987年01期)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序(《红楼梦学刊》1987年03期)
走自己的路——王同书《施耐庵研究论集》序(《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3期)
振衣千仞冈 濯足大江流——为《傅抱石画集》而作(《文艺研究》1989年01期)
《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序(《红楼梦学刊》1989年01期)
《金瓶梅及小说戏曲比较研究》序(《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论梦叙本——影印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序(《红楼梦学刊》1989年02期)
《红楼梦大辞典》序(《红楼梦学刊》1989年02期)
校红漫议——八家评批红楼梦校后记(《红楼梦学刊》1989年04期)
《红楼梦研究》序(《红楼梦学刊》1991年02期)
语可诲人 光可鉴物——《俞平伯·周颖南通信集》叙(《中国文化》1991年02期)
《红楼梦会心录》叙(《红楼梦学刊》1992年02期)
无尽的怀念——《漱石集》后记(《红楼梦学刊》1992年04期)
重论庚辰本——《校订庚辰本脂评汇校》序(《红楼梦学刊》1993年01期)
关于《石头记》脂本的研究——《〈石头记〉脂本研究》序(《红楼梦学刊》1998年01期)
红学的新贡献——《红楼梦考论》序(《红楼梦学刊》1998年04期)
笔耕不辍的艺术大师——《朱屺瞻作品集—朱屺瞻艺术馆藏品》序(《美术之友》2000年01期)
读红三要——胥惠民《和青年朋友谈〈红楼梦〉》序(《红楼梦学刊》2001年04期)
《论〈红楼梦〉的思想》自序(《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清代评点本红楼梦丛书》序(《红楼梦学刊》2002年03期)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红楼楼》——永恒的认识对象——《红楼梦六人谈》序(《红楼梦学刊》2003年03期)
红楼沉思录——《曹雪芹的最后十年考》序(《红楼梦学刊》2003年04期)
永远芬芳的红学奇葩——《红楼梦人物论》序(《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论甲戌本——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重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弁言(《红楼梦学刊》2004年04期)
我对《红楼梦》的解悟——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后序(《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红楼梦与扬州》序——从“富贵荣华”到“茫茫白地”(《红楼梦学刊》2007年01期)
千古文章未尽才——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而作(《红楼梦学刊》1983年04期)
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印象(《红楼梦学刊》1985年03期)
怀念叶圣陶老人(《红楼梦学刊》1989年01期)
瓜饭楼上说金庸(《读书》1991年12期)
汉画漫议(《寻根》1995年05期)
曹雪芹和《红楼梦》(《红楼梦学刊》1999年03期)
千秋长怀赵朴翁(《佛教文化》2000年Z1期)
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为柳子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作(《同泽书画》,日)
庄生晓梦迷蝴蝶——读杜世禄画的感受(《艺术界》2002年01期)
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回归记——我与中华书局(《红楼梦学刊》2003年01期)
乾坤清气一鸿儒——饶宗颐的书画艺术(《中国书画》2004年09期)
丹青泼向黔西东——读刘白云先生的山水画(《美术观察》2004年10期)
我的《红楼梦》研究——日在新疆师范大学的学术演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学画漫忆(《荣宝斋》2005年02期)
又见青山育后人——读俞宏理山水画(《书画艺术》2005年04期)
两桩历史事实和两件珍贵文献(《紫禁城》2005年06期)
关于王瑗仲先生的绝笔《十八帖》(《中国书画》2005年07期)
石壶手稿(《艺术界》2006年03期)
传统书画的学习和继承——写在我的书画展之前(《文艺研究》2006年05期)
怀旧空吟闻笛赋——《红楼梦》新校注本25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红楼梦学刊》2007年02期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冯其庸为人宽厚,但爱憎分明,富有兴情。他以“宽堂”为号可能也就是表达这种人格上的追求。而这种人格力量反映到他的画上,其宽厚的气局就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人格精神。他的画率意而天真,放浪形骸,寥寥数笔而能全其气韵神采,一切无不透露学养功底。
冯其庸的画远追青藤、白阳,近受齐白石、刘海粟、朱屺瞻的影响,但是蒙养不同,生活相殊,他的画表现出与前辈们不尽相同的艺术方式。在各种艺术方式之间,他更重“聊写胸中逸气”,表现出与同乡倪迂之间的暗合。
他的画还有“写”的特色,反映了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他早年临写各家各派,但最喜欢的是行书,尤其钟情于王羲之的《圣教序》。它不仅收集了《圣教序》的各种佳拓的影印本和明拓残本,而且反复临写右军存世的各种书札,以右军书法建构了自己的书法基础。他的书法神清气朗,意远韵长;文气勃发,雅致四溢。他的书法风格,潇洒而不失法度,清秀而远离流俗,规矩而没有造作。这些书法品格都奠立了他的绘画基础。但是,在他的书法中有时又反映出画的谋篇布局和笔墨韵致,表现出中国书画在两种艺术形式创作中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也论证了书画同源的道理。[3]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人物大事记
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
1924年2月生。家贫困,幼年失学,在家种地,小学、中学均未能毕业。抗战胜利后考入苏州美专,两月后又因贫失学。
1948年毕业于无锡国专。受书法于王蘧常,后又与刘海粟、朱屺瞻、谢稚柳、唐云、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于书画潜心学习。
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
1950年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中。
1954年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
1975年国务院文化组成立红楼梦校订组,任副组长,主管校注业务,前后七年,1982年出书。
1980年、年,两度赴美在史坦福、哈佛、耶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获富布赖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
1984年12月由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达成两国联合出书协议。后又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作学术讲演,均获高度评价。
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1996年应邀访问德国、法国,并在柏林和巴黎考察两国所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1996年11月离休。
日至5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冯其庸书画展”。
1998年8月,冯其庸以76岁的高龄,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此古道为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冯其庸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日至酒泉金塔县访汉代雄关肩水金关、地湾城。10月5日(旧历中秋节)至内蒙额济纳旗访古居延海、西夏黑水城、汉甲渠候官遗址,对以上各处都作了详细的调查。
2011年12月,冯其庸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2012年10月,冯其庸获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吴玉章终身成就奖。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专访冯其庸:诗歌的生命力是不会衰竭的 09:09:00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传统诗词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注:冯其庸,著名的红学家。
W.jpg (34.27 KB, 下载次数: 14)
08:30 上传
冯其庸  诗词的生命
  三联生活周刊:传统诗词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冯其庸:《诗经》、《楚辞》,都属于诗词。在《诗经》之前最原始的也是这一类的民歌,所以可以说,诗词是我们文学最早的源头。中华文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散文的起源也很早,像《尚书》就是散文的开头,到现在我们还是能读懂。但比较起来还是诗更早,而且内容更丰富,一部《诗经》包括多少啊?最早的诗歌记录在《诗经》里,以后历朝历代的诗歌都有诗人辈出。另一方面民歌还继续发展,比如汉代古诗开始了,但是民间的诗歌如乐府诗还是在蔓延。所以,我们诗歌的历史是非常丰富的,要是有人写一部详细的诗歌发展史,可能它的比重在我们的文学史上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人说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这点没有夸大。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诗歌开了头,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天没有断绝。
  三联生活周刊:诗歌历经千年不衰,它为什么有那么旺盛的生命力?
  冯其庸:老祖宗创造出来的诗歌形式可以随着时间变化,它也是超越时代的。诗歌表达的是感情和思想,并用最美、最简练、最适合诵读的音节来表达——这种方式很先进。而且诗歌也很灵活,长篇的不可能都是律诗,就可以用古诗来写。古代杜甫写过排律诗,就是一种放开了的律体诗的写法。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从小就学诗,当时学校并没有针对传统诗词设特殊的课程,但是我自己喜欢。我读小学五年级时,抗战爆发,之后我就失学在家种地。我借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反复读,后来又借到《古诗源》,包括其他的书籍。我自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种地、放羊、割草、锄地……到了地里我都带着书,大人们都在田埂上休息、聊天、抽烟,我就拿了本书在田埂上读,有一次刚好读到《古诗源》里的《古诗十九首》,里面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本来我小时候喜欢读,也不是都懂,那天读到这句,突然明白了那种思乡的情怀——北方的马到了南方仍然依恋着北风,南方的鸟向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所以我们现在不仅要提倡大家多读古诗,还应该从小时候读起,这样就不会觉得太困难。希望一些诗歌活动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带动年轻人都来读诗歌,也不是要求一下全部都懂,因为你还没有经历,当你生活经历过一些事以后,就会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三联生活周刊:你当初是怎么开始真正对诗词产生兴趣的?
  冯其庸:上无锡国专之前,我还上过无锡工业专科学校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无锡工专读的纺织科印染学,那是1943年,选择这个专业是为了求职。但只读了一年,我也不喜欢工科,脑子不肯用在这上面。在这一年中,对我影响大的是国文老师顾钦伯和张潮象,一位是诗人,一位是著名词人。张先生别号“雪巅词客”,组织了湖山诗社。他很欣赏我,要我写一首诗给他看。我以“东林书院”为题材写了四句:“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今日湖山重结社,振兴绝学仗先生。”我也不知道平仄、诗韵,凑了这么四句。张老先生一看,说一点没问题,平仄也合,诗韵也合。他马上在我的诗稿上批了几句:“清快,有诗才。”这几个字对我鼓励非常大。我都没想到,我写成诗了。以后慢慢会作了,这一年可以说是我在诗词上启蒙的一年。
  有一位范光铸先生见我喜欢写诗,就说你去看《红楼梦》吧,全是讲写诗的。我还以为是教怎么写诗的,但拿来一读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当时受《三国演义》、《水浒传》影响,对那些琐琐细细、儿女情长一点也提不起兴致,当然实际上是读不懂,所以没读完,最初与曹雪芹失之交臂,现在想起来也是笑谈。
  三联生活周刊: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旧诗在唐代已经写尽了;新文化运动时很多人也反对旧体诗。你怎么看新诗与旧诗?
  冯其庸:我是1924年出生的,我小时候鲁迅还在世。鲁迅是他那个时代思想领域、文化领域的一面革命旗帜,我们都非常崇拜他。但是也应该看到,他处在那个时代也有很多过激言论,比如他反对京剧,认为京剧没有可取之处,这就跟我们今天的看法、事实不一致了,因为京剧是我们文化中了不起的成就。鲁迅还提倡拉丁化,要废除汉字,提倡用拼音文字,现在看来肯定也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尊重鲁迅,也要了解他在所处的时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的历史造成的,因为我们文化落后,所以他觉得要文字改革,这样大家都有文化了,就有力量了。
  新诗运动要单独来看,它具有时代气息,当时很多人认为古老的东西已经过去了,所以提倡新诗。新诗并不是不可行,艾青和田间都写新诗,这两位我都交往过,尤其艾青晚年时我和他交往比较多,我也喜欢他们的诗,像《大堰河——我的保姆》我都能背。但能写古诗跟能写新诗并不矛盾,并不是写了新诗就不能写古诗。相反,我们今天有了新诗不能就把古诗废了,到现在大家都没提倡古诗,而古诗至今存在。古诗和新诗并不矛盾,新诗是用现在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它的来源也是有根源的,它是从民歌发展过来的,我们的许多民歌都是口语化的,新诗也是口语化的,新诗用的词更加丰富一点。
  今天既有旧体诗也有新诗,而且旧体诗也不用完全照古代的平平仄仄,因为读音就有很多变化,像唐代的读音跟现在的读音并不一定每个音都一样,南方跟北方读的音也不完全一样。我是南方人,我们读音就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北京就是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都转化了。再扩大点说,南方的个别地区如广东、广西,那些语言读音情况更不一样,所以古诗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成果,形成了这样一个文体,是一个宝库,我们要保存好,要认真学。
  从民族文化中寻求滋养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人提倡学诗词要吟诵,你怎么看?
  冯其庸:我求学的时候,下课后,同学在一起也没其他娱乐,我还记得有个同学叫许国强,他善于朗诵,情感浓厚,嗓音也好,转折、顿挫、高低都处理得非常好。他最擅长杜甫的《秋兴》八首,律体诗更适合他朗诵。我们校长唐文治是著名的朗诵家,他的嗓音特殊,洪亮、绵长、好听,他每次上课都要朗诵完了才开始讲。复旦大学的朱东润先生当年给我们讲杜甫、讲《史记》,都要朗诵。中国语言有特殊性,音节、节奏、声音搭配得非常好,大家现在提倡朗诵,我也赞成,但不要定在一个调子、一个格式,主要还是要理解其中的感情,这个要准确,再根据你的条件来朗诵。朗诵非常重要,通过朗诵,诗句都已经存在于你脑子里了。但不要生搬硬套,像唱歌如果都按照歌谱来唱,就没意思了。像李白的诗,“风吹梨花满店香”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完全两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用一种方式去朗诵,所以朗诵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调整。
  三联生活周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诗歌选择标准,比如有《唐诗三百首》,也有《千家诗》,那现代人选择,应当用什么标准呢?
  冯其庸:我个人觉得不必要太拘束,比如《古诗源》还是可以读,而不必非按现在的标准。这些作品都是古时形成的,你得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那些语言和思想标准都是古人的,要按古人的情况去理解他。如果那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你不懂,反而去选择适合现在口味的,那就格格不入,无法进入他的思想领域。我们要教育孩子,恰好要从古人的作品和古人的时代背景开始,让他慢慢领会时代的进展和时代的变化。
  其实没有一首诗是为我们这个时代写的,它都是为那个时代写的,只有你去适合它、理解它,才能读懂那个时代积累下来的成果。你仔细读读《红楼梦》,单从当中的婚姻问题、男女关系问题来看,一部《红楼梦》把人类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男女关系都包括进去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关系是最特殊的,最超时代的恋爱关系,其次贾政完全就是封建时代的家长,也有贾琏式的乱七八糟,也有丫鬟之间的关系……读古诗也一样,首先是你得去理解古人,然后再把它变成自己的财富,这样既可以充实你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不会歪曲地用它。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人也在尝试写古诗,你怎么看平仄、用韵等技巧问题?
  冯其庸:今天写古诗,总的来说定下来的一些格式是可以利用的,只要韵不限平仄,可以转韵等规则都可以灵活应用。绝句讲平仄,这是一个大体的规律,但是你读古人的律体诗,它也并不是每一个句子的平仄都一成不变的。比如杜甫就写过五个字全是仄声的诗句,他为了介绍那个环境的特点,譬如他写从陕西西安到秦州,经过天水,天水有个地方叫铁堂峡——我专门去看过,一个大山谷,一到里面看到石头全是黑的,铁一样的一个大峡谷,所以叫铁堂峡。杜甫写铁堂峡的诗句“壁色立积铁”,全是仄声,杜甫是大师,到晚年更是讲究,但是他遇到这种特殊情况也特殊处理,所以这些问题既要看到规律性又要看到变异性,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千变万化一点规则没有,那就没有诗了。
  但从严格的要求,我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太随意也不行,因为古人推敲一个字都是非常费工夫的,要学习这种态度。让你用的字完全确切地表达意思,得“炼”字。可是如果遇到好句子,要平仄规则不行了,那也可以不完全拘泥,但还是要尽量要求,这样可以读起来顺口。
  读古人的东西和现在的东西不一样,古人的东西比较短,语言概括力强,内涵更深。当时我们的老师就要求,普通的白话文自己读,至少五遍才交给老师,当时我们还写文言文,多背会形成好习惯,你读了后会发现语句哪里不通,哪些字是多余的,所以我也有这个习惯,不光是写文章,就是写给别人的信我都会多看两遍。年轻人在学诗过程中,一个是要多读,一个学写,然后学习古人不断修改和调整。写诗是离不开修改的,时间长了,你自己脑子里就会形成这么个概念。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人在呼吁恢复传统文化,最近的诗歌热你有什么看法?
  冯其庸: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词热不是单独的,而是传统文化热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是20世纪以来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反弹。“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一些积极分子为了反对封建文化,把中国很多传统文化也一起否定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被冲击得很厉害,导致很多有价值的思想、礼俗、文学艺术形式等都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转而向传统文化寻找营养,寻求心灵的慰藉。特别是近些年来,社会道德和伦理状况堪忧,人们重新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诗词歌赋是其中典型代表。
  其实即使在反传统的过程中,也没有离开过传统。比如“五四”时期的大家们,都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毛泽东也是通过诗词来反对旧世界的。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往往是通过一种独创性的文化成果来展现的。一个民族首先要肩负起本民族的文化使命,才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而一个民族复兴的捷径,也只有从它本民族中寻求滋养。
  (注:冯其庸,著名的红学家)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91岁冯其庸送102岁徐邦达入土为安发布:
11:19 |&&编辑: 子衿 |&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08:31 上传
7月7日是被称为“徐半尺”的我国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诞辰102周年纪念日,徐先生铜像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位于北京昌平的天寿陵园举行。其夫人滕芳以及91岁的著名学者冯其庸等众多亲属、好友及学生弟子都前来为徐邦达先生送行。昨日上午,在隆重的骨灰下葬仪式之后,徐邦达先生的夫人滕芳女士为一座安放于墓碑前的1.7米高铜像揭幕。红色的幕布揭开,人们感觉徐老似乎又回到了大家的身边——只见徐老端坐于椅上,精神矍铄,仿佛端详着眼前的画卷……滕芳女士带领众亲朋好友在墓前献花、行礼,并大声地对着徐先生的铜像说:“你被围绕在鲜花丛中,好好安息吧!”徐邦达先生的生前好友、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不顾自己90多岁的高龄,冒着高温酷暑,昨日也亲临陵园来为好友送行。徐邦达墓碑上的铭文也是冯其庸为其题写:“高峰四海仰徐公,巨眼何人断鸿蒙。词笔翩翩劘两宋,钟王剧迹秘深宫”。徐邦达的长子徐书城也已经年过八旬,他说:“父亲入土为安,紧挨着大学问家张岱年先生和中国杀毒软件之父王江民做邻居,多好!” 上世纪60年代曾拜徐邦达为师的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新昨日也到现场,他说:“徐先生一生吃过很多苦,在干校劳动锻炼过,但从未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徐先生不太懂人情世故,一心一意做事业,他的学术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徐老铜像的雕塑者是著名雕塑家、冯其庸和韩美林先生的学生纪峰。几年前他就曾为徐老雕塑过半身铜像,作品完成后,被徐老的夫人滕芳女士称赞“从后边看一眼就能认出是徐老”,可谓神形兼备。此次他再次为徐老创作塑像,更感责任重大,心怀使命感。此尊铜像从创意到完成历时两个多月,用最好的青铜浇铸。纪峰说,“此次创作过程也是一次我与大师对话的过程,大师的严谨、淡定与平易近人都感染和鼓励着我,教我作画做人。”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王润/文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冯其庸:书画不需要炒作,我也不要那么多钱
新闻中心-中国网 .cn  时间:   发表评论&&
  生命发轫于南国。
  日,一粒生命的种子,像一颗小行星,砸在了无锡县前洲镇冯港。
  这个地方属于苏南,别名江东、江左,亦泛称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的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对我来说,不仅“旧曾谙”,年来常常拔足就去,驾轻车就熟路。总归是因文结缘,在我的心目中,人,才是天地间最堪流连的美景。且说无锡人杰馆,馆名正是冯其庸所题,匆匆一览,记得有:吴国始祖泰伯,东晋画家顾恺之,宋朝抗金名将李纲,元朝画家倪瓒,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清末外交家薛福成,国学大师钱穆,美术家徐悲鸿,文学家刘半农,等等等等。当是时,置身馆中,恍若置身山阴道上,错以为顾恺之的名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描摹的不是风景,而是眼前这一列风流人物。
  陈寅恪祖籍赣而诞于湘,有他的倔;季羡林植根齐鲁,有他的朴;饶宗颐世居南粤,有他的智;冯其庸生于梁溪之畔,太湖之滨,从骨子里带来了慧。有道是“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冯其庸出身贫寒,少时屡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难为他小小年纪懂得自修,失学而不失志。如是,断断续续念到初中毕业,考进无锡工专,学习纺织印染,所学非所爱,课内课外,独钟情于绘画和诗词。
  有个故事说,一天,冯其庸和画友邵雪泥在公园饮茶,与雪泥的老师、名画家诸健秋不期而遇。时值炎夏,雪泥手里摇着一把纸扇,扇面绘有山水,诸先生瞥见,就拿过去,看了又看,问道:“这是谁画的?”雪泥指指冯其庸:“是他。” 诸先生满脸惊讶,认真打量了冯其庸几眼,对雪泥说:“他画得比你好啊!你跟我学了几年,还没有他那么几笔。” 诸先生怜才,得知其庸家贫,无钱拜师,便特许他随意进入自己的画室。诸先生告诉其庸:“看,就是学!”
  又有个故事说,工专的张潮象先生,牵头组织了“湖山诗社”,听说冯其庸热衷诗词,便招呼他参加。冯其庸自觉不够格,说:“我还不懂得如何作诗,恐怕不适宜参加。”张先生讲:“不管你参加得了参加不了,你先写一首诗给我看看。”冯其庸应命,遂以当地曾经兴旺显赫而今冷落衰败的东林书院为题,吟成四句:“东林剩有草纵横,海内何人续旧盟。今日湖山重结社,振兴绝学仗先生。”诗交上去,张先生看罢,一拍桌子,大声说:“好!好!”随即在诗稿上写下批语:“清快,有诗才。”
  冯其庸在工专仅仅念了一年,再度辍学。两年后,抗战胜利,日子略有好转,他以22岁的虚龄,考进无锡国专。这是他命运的拐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锡国专是个很特别的学校,它规模不大,历史也不长,却有着堪比西南联大的教师阵容,譬如: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钱宾四、周谷城、顾起潜、赵景深、葛绥成、朱东润、冯振心、吴白陶、顾佛影、童书业、王佩琤、张世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移用在无锡国专,正是再贴切不过。冯其庸在那儿接受到第一流的学问,体悟到第一等的境界。
  事业拓展于北地。
  生为南人,一副北相——天生与北方有缘。1954年8月,冯其庸告别无锡,来到京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大一国文。在这儿:
  ——有一本《历代文选》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说是冲天,绝无半点夸张。起初只是作为大一教材,他是主编,多人参与,编辑好了,油印成册,供校内使用。年复一年,学生越教越多,教材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到让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名编辑周振甫怦然心动,鼎力促成公开出版。这是1962年。奇迹出现了!冯其庸做梦也不会想到,毛泽东主席表扬了它,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毛主席称赞此书编得好,号召领导干部认真读一读。毛主席一言九鼎,各级干部闻风而动,冯其庸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名满天下。
  ——有一批戏剧评论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冯其庸从小爱看戏,久而超迷入痴。及至到了京城,面对众多艺苑名角,眼界大开,趣味益增。1959年秋天,他三看汉剧《二度梅》,写了一篇评论,发表在《戏剧报》。田汉先生读后,大为惊异,想:哪儿冒出来这么一位大手笔?田汉特意请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冯吃饭。是时国家已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请吃是头等的礼遇;冯其庸何幸,凭区区一篇剧评,竟得以与吴晗、翦伯赞等名家共席。
  1961年,中国京剧院新排历史剧《青梅煮酒论英雄》,袁世海饰曹操,李世霖饰刘备,皆一时之选。演到“闻雷失箸”,据《三国演义》,曹操为试探刘备有无野心,对之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把一时失态轻轻掩过。演员表演时,却是雷声先响,刘备听到天外传来霹雳,再故意把筷子碰落地上。冯其庸觉得改编失策,一出好戏,关键的细节弄错了,精彩也就没了。他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连夜赶出一篇8000字长文,径投《人民日报》。编辑慧眼识珠,很快用整版推出。此文在中国京剧院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一声惊雷,院方专门组织学习讨论,袁世海特地登门,请冯其庸给演员作报告。
  ——有一种红学待他另辟蹊径,自树一帜。早在无锡工专求学期间,师长建议他从《红楼梦》学习作诗,他读后觉得有点“隔”,弃而不学。尔后执教人民大学,《红楼梦》是授课内容之一,这才潜心研究。“文革”中,他珍藏多年的一部《红楼梦》被造反派抄走,当成黄色书籍公开展览。冯其庸痛心疾首,他担心《红楼梦》从此湮灭,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的庚辰本《石头记》,每天夜里偷偷抄录,整整抄了一年。抄毕,自题一绝:“《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1975年,国务院下设“《红楼梦》校订组”,调他任副组长。从此一头钻进去,钻成了一位蜚声国际的红学大家。
  ——有一部《中国文学史》稿一波三折,劫后重生。这是他独立撰写,时间是年,同样作为教材,同样油印使用,“文革”中挨上抄家,原稿及讲义皆毁于一旦。绝望,伤感,痛心,一痛绵绵50年。幸亏当年的两位学生精心保存了讲义,使它得以编入新近出版的《冯其庸文集》,重见天日。
  冲刺选择在西域。
  情结是早就种下的。据其自述:
  我向往祖国的大西部,可说由来已久。最早是抗战时失学,在家种地,读到了李颀、高适、岑参等描写西域风光的诗,使我大为惊异,从此在我的心里就一直存着一个西域。那时我14岁。抗战胜利后,我读到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追求佛典精义而万死不辞的勇气,实实震撼了我的心魂。私心窃慕,未有穷已。窃以为为学若能终身如此,则去道不远矣;为人若能终身如此,则去仁不远矣!
  我向往中国的大西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坚信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强盛!而强盛之途,除了开放、民主、进步而外,全面开发大西部是其关键。从历史来看,我们国家偏重东南已经很久了,这样众多的人口,这样伟大的民族,岂能久虚西北?回思汉、唐盛世,无不锐意经营西部,那么现在正是到了全面开发大西部的关键时刻了!因此我们应该为开发大西部多做点学术工作,多做点调查工作。
  圆梦却要等到花甲之后,在一般人,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冯其庸,却是“老来壮志未消磨,西望关山意气多。横绝流沙越大漠,昆仑直上竞如何?”从1986年到2005年,积20年之力,冯其庸十闯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整整绕塔里木盆地走了一圈。尤可称道者,2005年8月,他以83岁的高龄,登临帕米尔高原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立下玄奘东归入境山口的碑记。9月,他又率队进入罗布泊、楼兰,在大漠腹地整整探索了17天,弄清玄奘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
  收获堪称史无前例,有诗、画、影、书、文为证。
  诗,为西域放歌。例如:“古道一线开混沌,天山茫茫此为门。雪练九曲羊肠白,红柳百丛鸟路昏。万马奔腾来谷底,千驼踯躅过险嶟。我今吊古心犹怯,绝巘横空欲断魂。”(《题白水涧道》)“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再题龟兹山水》)
  画,为西域敷彩。冯其庸早年学画,耽于花卉,西域之行拓宽了他的胸襟,题材也侧重于山川大地。2006年与2012年,他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绘画展,其间最为夺神摄魄的焦点,便是他独创的重彩西部山水。
  影,为西域招魂。作为学术研究的辅助手段,一路拍摄,集点成线,集线成面,史诗般揭示了大西部文明的来龙去脉,历劫犹存。
  书,为大西域学壮色。诗词是一绝,佐以绘画是二绝,配上摄影是三绝,再结合风神潇洒的行草,则为四绝。冯其庸的书法与西部题材的诗、画、影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文,为西域立极。西域之梦本为玄奘而生,因此,追随圣僧的足迹,详细考释他取经途中的地理谜案,理所当然地,别无疑义地,构成冯其庸晚年的重大主题与扛鼎之作。而把清朝的平西战役,与《红楼梦》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相印证,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彰显了他举重若轻、点石成金的非凡功力。
  西域行给了冯其庸新的学术生命。大漠孤烟,雪山绝域,一洗江南文士的锦心绣肠,“一川碎石大如斗”的莽烈,改造了也燃沸了他血脉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冯其庸告别青灯黄卷的苦修,投身于“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长途役役。进入21世纪,中央决策西部大开发,冯其庸视为千载难逢的“天机”,他坚信闻名世界的西域学,必将和它的近支敦煌学一样,发生巨大的飞跃,因此,他上书中央,建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创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冯其庸又一次踩着了时代的鼓点,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批准。
  颐养托身于京东。
  曹雪芹有悼红轩,梁启超有饮冰室,齐白石有百梅书屋,苏局仙有水石居,梁实秋有雅舍,冰心有潜庐,冯友兰有三松堂,启功有小乘阁,胡絜青有双柿斋,冯其庸有瓜饭楼。
  斯楼在通州张家湾,通州在京城之东,张家湾又在通州之东;此地曾出土曹雪芹的墓碑,冥冥中,还是“红楼”一缘。
  楼号“瓜饭”,是为了纪念童年那段难忘的岁月——有瓜代饭,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冯其庸感念瓜,怀念瓜,纪念瓜,在小园,在客厅,在书画。他有一首题画诗,咏的即是南瓜:“老去种瓜只是痴,枝枝叶叶尽相思。瓜红叶老人何在?六十年前乞食时。”
  人老了,需急流勇退,消闲静摄。但是,他的学问不让他退,他的名声不让他闲,结庐避闹市,难拒车马喧。且看,在这之前,他担任的有: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在这之后:2005年,一纸聘书飞来——他受命出任人大国学院首任掌门。
  2009年,又一纸聘书飞来——他受命出任新成立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
  此乃公事。再看日常生活,譬如:
  老家前洲的地方官来了,他们打算建一座“冯其庸学术馆”。这是两难,推辞,是出于律己的谦卑,答应,是出于对家乡的回报,最终回报战胜谦卑,他同意上马。
  青岛出版社的同志来了,他们准备推出一套《瓜饭楼丛稿》,内含《冯其庸文集》16卷,《冯其庸评批集》10卷,《冯其庸辑校集》7卷,共33卷,1700万字。
  美术馆、博物馆的同志频频登门,拟为他举办书画联展。早知今日,当年在苏州美专不该只读了两月就中止的。唉,还不是因为贫穷!话说回来,倘不是以他从前的反复失学、考学作底色,又哪有今日欢欣明亮如老蚌生珠、老树著花的画面。
  书画商的嗅觉特灵,他们从外省颠颠跑到京城,又从城内一路拐弯抹角摸到京东。某次,笔者恰好在场。面对来客抛出的炒作方案,许诺的重金酬报,冯其庸淡然回答:
  “书画不需要炒作,我也不要那么多钱。”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凭将三寸笔 风雨动神州——记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奖学者冯其庸
13:24: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f04da22fef7df.jpg (17.81 KB, 下载次数: 12)
08:33 上传
冯其庸  今年4月,集冯其庸先生一生学术研究之大成的《瓜饭楼丛稿》正式刊行。共35卷册,1700万字,煌煌巨著,厚重博雅,正如这位老人,视野之浩瀚,思考之深邃。
  这位老人曾被评价为“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学者”。十月国庆,老人荣膺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得悉获奖,老人回忆起与首任校长吴玉章的一段往事。那时冯其庸突然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吴老就躺在躺椅上,见到我就说:‘冯其庸,你写了书也不送我一本啊。’我就说我没写过书啊。吴老说就是那本《历代文选》。”38岁的冯其庸当时还不知道,自己选编的《历代文选》在中央会议上受到了同志的赞扬。后来吴玉章校长不仅首先向冯其庸赠送了自己的文集,还建议冯其庸在《历代文选》中再加入《孟子》中的两篇。
  《历代文选》是出于教学之需的应急之作,却成为影响一代人的文学读本,也预示了老人与古典文学研究和传统文化传承的不解之缘。
  潜心红学 平生可许是知音
  冯其庸先生搬到通州张家湾的小院已经16年了,院中先生当年手植的一棵一人高的海棠,如今已是亭亭如盖,硕果累累。先生居处名“瓜饭楼”,是为记住曾经以瓜代饭的苦难岁月。
  对冯其庸先生来说,读书就是生活。解放初期,因为政治活动较多,白天总是要开会,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看书或者进行创作直到半夜两、三点。后来在艺术研究院负责行政工作,也坚持晚上到家后开始读书。
  书破万卷,所涉浩瀚,冯其庸先生素以研究红学扬名于外,却很难用一个词语描述其身份。他在戏剧、书画、诗词、摄影、考古等领域亦是建树颇丰。就师承而言,先生书法宗二王,神清气朗,意远韵长。绘画上远追青藤、白阳,近受齐白石、刘海粟、朱屺瞻的影响,山水师法石涛、龚贤,花卉尤擅长葫芦、紫藤、牡丹、葡萄等,率意天真,清丽可爱,自成一家。也许这正是冯其庸先生对于国学通融一道的理解,以学识滋润笔墨,以修养神助丹青,每一个作品中都浸润着文人的风骨。
  在先生的家中,有众多红楼版本。其中一部极为特别,是先生亲笔抄写的庚辰本《红楼梦》,照原行款原页码,用朱墨两色,工笔小楷誊录,整整抄了一年。这部抄稿不仅已为红学史的珍贵文物,更是冯其庸先生与《红楼梦》结缘的起始见证。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19岁的冯其庸曾与红楼擦肩而过,先生回忆说:“中学有一位范先生叫我读《红楼梦》,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觉得婆婆妈妈。我喜欢《三国演义》、《水浒》,看这个觉得没劲。”直到1954年,冯其庸到中国人民大学国文教研室任教,正好赶上批判胡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运动开始,经常要参加讨论,于是认真读起了《红楼梦》,这一读就再没有放下。
  如今冯其庸先生在红学研究领域已是著作等身,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等专著20余种,并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书。近30年来,中国红学界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都有他的参与,如中国红学会创立,中国艺术研究院创立,《红楼梦学刊》创立。
  实证求真 看尽龟兹十万峰
  从实践中求真知,冯其庸先生说:“我做学问的原则就是,能够调查的,必须亲自去调查。”
  在众多的实地考察中,冯其庸先生十次进疆的经历早已传为佳话。“中国的西域,外国人在100多年间做了那么多工作……”叹惋之余,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求得更多的发现。
  1998年8月,年过古稀的冯其庸第二次登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此为玄奘东归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外学术界。谈起艰辛的高原沙漠之旅,冯其庸先生说:“对我来说,乐大于苦。有些苦,我根本没在意。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同行的年轻人有的出现剧烈的高原反应,眼花气喘,有些撑不住,我则基本如常,所以我戏称自己是‘高山族’。尤其我的游历是和学术调查联系在一起的,每有收获,那种喜悦,不可名状,足以抵消一切付出!”
  2005年,离休9年的冯其庸先生第三次上帕米尔高原,为玄奘立东归碑记。这一年,他由米兰进入罗布泊,到达楼兰、入玉门关到敦煌,在大沙漠死亡之海里停留17天,目的是确证玄奘取经东归的最后路段。
  也就在这一年,耄耋之年的冯其庸先生毅然擎起重振国学的大旗,并以走万里路的感念生发出“大国学”的理念。
  吾道悠长 肩负国学重振大任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冯其庸先生受时任校长纪宝成力邀出任新中国第一所国学院第一任院长。
  “从事实来说,我是不足以胜任国学院院长之职的。当急需有人担当的时候,我如果推辞,那等于是逃避。”冯其庸先生说,国学教育与研究,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民族文化命脉之所系,“国学院要做,就认认真真地做,做个三五年之后才能看出它的结果来,一定不能太急于求成。”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2005年9月下旬,国学院正式开学之际,一份署着季羡林和冯其庸名字的报告递交到党中央。报告建议开展中国西部历史语言文化研究,特别是急需培养掌握西域中古时期多种语言的人才,“在这些古文献资料里,不仅包含着当时的民族风情,而且反映着西部不少少数民族政权的内附关系,以至于汉政权行政机构的设施等等……”10月1日,冯其庸先生在罗布泊营帐里得到北京的消息,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全力支持。由此促成了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文化研究所的成立。
  任职院长,冯其庸先生尤其重视课程建设和师资聘请,并倡导游学纳入教学体系。如今,国学院在重建理念、重建方法、重建队伍、重建学科方面渐显成就,国学毕业生就业求学广受欢迎。由国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元典选读课程在大学生中响应热烈,课程设定及授课教师很多是在冯其庸先生亲自指导下完成。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站在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台上,冯其庸先生深情地描述着大漠之上的朗朗星空,“做学问一定要看到宇宙之大之久,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只要一息尚存,我就会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尽可能多地做一些事。”
  冯其庸先生曾说:“予少读玄奘法师传,遂仰之为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也。”这样的为学与为人理念,他一生坚持践行。
  【颁奖词】
  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吴玉章基金委员会经广泛征求意见,决定授予冯其庸先生“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蒙彬 刘寒青)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冯其庸:我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不解之缘
08:54: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14feb5e0d2.jpg (23.29 KB, 下载次数: 12)
08:35 上传
  【核心提示】我这一生是在成长起来的,在人大受过锻炼,得到培养,也历经风雨。我始终不能忘记人大对我的培育,不能忘记人大许许多多同甘共苦的同事和朋友,人大永远是我的根。——冯其庸
  日,我出生在省无锡县前洲镇冯巷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春天,我考入无锡国专,第二年因组织学生运动而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1948年毕业后我直接与党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日夜,解放军过江时,我在锡澄公路上迎接解放军。4月23日,我步行到无锡城里正式参加了解放军,在苏南行署工作。当年9月,组织派我前往无锡市第一女中任政治、语文老师,后来当教导副主任。1954年8月,我奉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国文教研室工作。
  国文教研室直属教务部,王食三担任教研室主任。当时还没有新闻系和语文系,我教法律系和经济系的大一国文,教材是自己选的古代到近代的名文。因为是第一次到大学任教,加上到京才一个月就开始上课,感到有些紧张。当时王食三主任也有点担心,但经过几周讲课的实践,两个系的反映都非常好。
  1955年,人大创办新闻系,国文教研室合并到新闻系,改称“文学教研室”,由我担任文学史课的授课任务。那时还没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学史教材,能提供的只有李长之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略稿》,但也只是写到南宋的辛弃疾,宋以后的就没有了;杨公骥先生的《中国文学》,以讲作品为主,讲得较为详细,好像也只讲了先秦部分;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著作。于是,我便自己编写,前面提到的几部书就成为主要的参考资料。从1956年起,在重读原著的基础上,我开始撰写《中国文学史》讲义,至1958年完成从先秦两汉到明时部分,最初手稿约70万字。
  我除了教文学史课外,还有一门作品选课,是与文学史课紧密结合的,我认为讲文学史,光讲空洞的理论而不讲作品,便成为说空话了。所以,我非常重视作品选课,往往讲一段文学史,就讲一段该时期的文学作品,这样就使得讲课有骨有肉,既有作品的时代背景讲述,又有作品的思想艺术分析,叙述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渊源,也显得源流分明、变化有序了。我主编的《历代文选》就是当时作品选读的散文部分。
  从1954年到1966年的11年间,我的教学工作一直是最繁重的。我每晚总要到一两点钟才能睡,一是要备课,二是要写讲稿。那段时间完成的教材《中国文学史》(自先秦到明)油印讲义,60万—70万字;还有我主编的《历代文选》。此外,我还配合教学,写了几十篇文章,并结集为《逝川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所以,长时间以来,我虽然辛苦,却留下了一部文学史、二部论文集,还写了几十篇戏剧评论和戏曲研究文章。现在回头想想,这段时间的勤劳工作是值得的。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我的组织关系终于重回人大,并继续讲授语文系的“文学史”和“作品选”课程。1979年,我开始带研究生,连续带了三届。当时我一方面担负着学校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继续借调在《红楼梦》校订组工作,直到1982年新校注本的《红楼梦》出版。校订组后来组建为“红楼梦研究所”,我被任命为所长。1986年,我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然而,我与人大的缘分并没有到此为止。2005年,纪宝成校长请我再回人大,任刚成立的国学院院长。经过反复考虑,我与纪校长约定,担任两年院长,其间主要参与课程的建设和师资的聘请。2008年,我正式退任,并把学校给我的全部报酬捐赠给国学院作为学生的奖学金。
  我这一生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成长起来的,在人大受过锻炼,得到培养,也历经风雨。我始终不能忘记人大对我的培育,不能忘记人大许许多多同甘共苦的同事和朋友,人大永远是我的根。
  (本文摘编自《求是园名家自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我们心里都惦记着她!”-冯其庸夫妇谈杨绛先生
07:59: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bc305bbef9440f8dbf4401.jpg (44.96 KB, 下载次数: 12)
08:35 上传
冯其庸先生 钱晓鸣摄& & “前两天我们彼此已互致问候了!”日,在著名学者杨绛先生迎来她100周岁生日的时候,笔者访问了杨先生的同乡、好友冯其庸先生夫妇。冯其庸说,杨先生说她比辛亥革命早生100天。& & 冯其庸、夏渌涓夫妇和钱锺书、杨绛夫妇同是无锡人。1959年5月,钱锺书、杨绛夫妇从中关村平房迁到东四头条由一座办公楼隔成的宿舍,那时冯其庸家住东四十条,两家因为是老乡,冯其庸常去钱家做客。1962年8月钱家搬到东四南侧的干面胡同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宿舍,之后又于日立春搬到南沙沟新宿舍区。& & 冯其庸先生愉快地回忆说,那时我们去看望钱先生,杨先生一般不来插话,打个招呼见个面,就去房里做她自己的事了,我们就和钱先生说话了。后来钱先生一家搬到南沙沟去了,来去不方便,见面就少了。当时钱先生写的书都送给我的,因为大家是老乡,关系都处得不错。以后,钱先生不在了,老家的人还经常去看望杨先生,我也跟着一起去看望她,又重新联系上了。杨先生问我们:“你们还能讲无锡话吗?咱们讲无锡话”,所以我们见面都讲无锡话。冯其庸夫人夏渌涓说,杨先生的无锡话可标准了,地道的,那些词儿都没忘,土话都会说,比我和冯先生讲得标准。笔者问,是否因为杨绛先生和您都是搞语言文学的,所以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乡音依旧?曾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教授的夏老师笑说,那谁知道呢!& & 冯其庸说,杨先生现在还写小楷,这么大年纪了,把钱锺书先生的《槐聚诗存》全部用小楷抄出来。说到对杨先生的印象,冯其庸说:“她是个大学者,散文也写得好,翻译也好。你去看她,没有任何架子,就像平时家里人一样。我比她小13岁,我月份大,是1924年1月,按阴历算1923年(癸亥),杨绛先生当然是我的长辈,我给她写了封信,信的落款中我写了个‘晚’字, 杨先生回信说,我真想学启功先生把这个‘晚’字抠下来,但这样信又破坏了,我又舍不得。杨先生特别谦虚,这些真正的大学问家,谁也不会摆架子,有什么需要摆架子呢?杨先生为给我写信,特地问商务印书馆打听我确切的地址,然后再写过来,因为我送给杨先生的书是商务印书馆寄出的。我当年寄给杨先生的书是《瓜饭集》,其中讲到我是从农村自学出来的,杨先生不仅全部读了,而且读了两遍。杨先生对我说,你取得今天的成就比我们付出了更多,因为你完全靠自己苦读成才。我们读书,是生下来人家把条件都给我们准备好的。她还特别和我说书中有一幅照片最好不用,因为这个表情是不太高兴的样子,不妥。”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 & 夏渌涓说,杨先生对冯先生的工作以前是不了解的,这样一位高龄老人能把这书都看了,真不容易啊!冯其庸说,“杨先生和我的书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的。杨先生说,你看你名气大,你的书印得大,我名气小,书就小一点。我听了直乐。”
& & 冯其庸谈道,钱锺书家的远亲、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是冯其庸在无锡国专的老师。1933年秋,刚刚参加完钱锺书、杨绛订婚礼的钱穆赴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正好和刚刚被清华大学研究院外文系录取的杨绛结伴北上。一路上,钱穆先生指点江山,说了不少沿途的历史风情掌故,并以他的人生阅历,对杨绛说:“我看你是个有决断力的人。”
& & 说起钱穆,冯其庸先生欣然道:“钱宾四(钱穆字)先生教过我,听他的演讲,哎呀,太吸引人了。他讲做学问要从大处着眼,用他的话说叫‘我见其大’,不要一开始就钻牛角尖。这对我影响很大,我以后治学就照着去做。”
& & 冯先生告诉笔者,“每逢杨先生生日,也正好是无锡水蜜桃成熟的时候,家乡的朋友,因此都要给杨先生和我们家送寿桃。早几年,还有赵朴初先生家。”
& & “去年杨绛先生寿辰时,我为她画了一张横幅梅花。梅花在我国被誉为国香,品格最高,有道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杨先生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
& & 夏老师说,杨先生和钱先生2001年成立“好读书基金会”时,资金才72万元,到2008年我们看她时已到了900多万元,她希望当年年底能超过1000万元。杨先生特别说,基金会不用家人和自己的名字,就是让大家读书就行了,要我们的名字干什么?
& & 冯其庸说,无锡的灵山想要我给钱锺书故居写副对子,杨先生听说后让我不要写,我就不敢写了。杨先生和钱先生都是反对家乡给他们建故居陈列馆的。其实,他们是有资格建馆的。钱锺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1941年抗战时就出版了,我还有那个老本子呢。
& & 说起杨先生已是“人生满百”,夏老师说,我们心里都惦记着杨绛先生! (特约记者 钱晓鸣)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平生可许是知音——冯其庸《红楼梦》研究自述
09:12: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b10e3415d09.jpg (23.86 KB, 下载次数: 15)
08:36 上传
  编者按  冯其庸文集《瓜饭楼丛稿》日前由青岛出版集团出版。丛稿35卷,1700万字,汇聚了冯其庸先生一生的学术精华。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于红学用力最深。在为丛稿所撰总序中,冯其庸先生用很大篇幅回顾了与红学数十年的不解之缘,读之令人感佩。诚如他在赠友人诗中所说:红楼奥义隐千寻,妙笔搜求意更浓。地下欲请曹梦阮,平生可许是知音。  1943年初中毕业之前,我曾在无锡的《锡报》上发表诗、词和散文,1947年,我在《大锡报》上发表第一篇学术性的调查文章《澄江八日记》。这是因为读了韩菼的《江阴城守纪》,有感于阎应元和江阴人民强烈的抗清意志和爱国爱乡土的忠义肝胆而写的历史调查文章。我至今仍然坚持着最初的研究和写作道路,就是历史文献与地面遗存调查的结合。那时我才二十多岁,还未离开过农村,还没有听说过“二重证据法”,我是从自己的和学习中摸索出这一道理的。  对《红楼梦》的认真研究,我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的批判俞平伯、胡适的运动中,我已经认真研读《红楼梦》了。在“文革”的高潮中,我白天挨批斗,深夜却秘密抄写庚辰本《石头记》,抄了将近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但却使我对《红楼梦》开始有了些理解,这就是后来研究《红楼梦》的一点点基础。  我研究《红楼梦》是从研究曹雪芹家世入手的,我的基本方法,还是用古文献结合地面调查、地下发掘。刚好曹雪芹的家世,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丰富而可信的第一手史料,从而对曹雪芹的祖籍也得出了确凿无疑的以信史和实物为根据的新的结论,这就是辽宁的辽阳。但这辽阳说,并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曹家老祖宗自己留下来的记述,我只是发现了这些历史文献而已。我对《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和考证,找到了大批有关曹家的早期信史,我的《曹雪芹家世新考》就是这样写成的,此书已增订了三版。  在研究曹雪芹家世的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历史资料的搜集,后来扩大到对《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和印本,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搜集。想不到我在这两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竟收集到上千张图片。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三联出版了《曹雪芹家世·〈红楼梦〉图录》。此书出版至今已将三十年了。我又陆续搜集到一批珍贵资料,现仍汇入《曹雪芹家世·〈红楼梦〉文物图录》。这部书,可说是我对曹雪芹家世和《红楼梦》研究所收集的文物和文献史料的总汇。这次收入丛稿,又增加了近三十年来新获的重要资料。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冯其庸赠友人诗中的“平生可许是知音”一语,也可看作是他的“夫子自道”。
  关于曹寅之死、曹家的败落和《石头记》的诞生,我也作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并且写出了文章。特别是关于长期争论不决的《红楼梦》的思想,我写成了专著。关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和艺术成就,关于《红楼梦》的解读,关于曹雪芹的五世祖曹振彦的历史等等,我也写了一批文章,现结集为《沧桑集》和《解梦集》。
  关于《红楼梦》和曹家的败落、李煦家的败落等等,这是一个做不完的题目。有不少问题,还存在我的心里,没有写到纸上。我还希望有时间和精力来继续这方面的探索。
  对《石头记》早期抄本的研究,是我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有一段时间是与曹雪芹家世的研究交叉进行的。
  最令人兴奋的是上世纪70年代,我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出了它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这一结论,是有《怡亲王府藏书书目》原件上同样的避讳来确证的,而这部沾有两代怡亲王手泽的《怡府书目》上,还有鲜红的“怡亲王宝”、“讷斋珍赏”等印章,更是不可动摇的确证。
  由于己卯本是怡府抄本的发现,从而揭开了《红楼梦》抄本研究上崭新的一页,开创了《红楼梦》抄本研究的一个新天地、新路径。
  己卯本是怡亲王府的抄本的确证,带来了一个新的极为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怡亲王府抄《红楼梦》底本的来源问题。乾隆二十四年,《红楼梦》尚未传到社会上,其底本的来源只能是曹家,或是经曹(曹已经于乾隆元年获释,到乾隆二十四年,大约已是六十二或六十三岁的老人曹颙死于康熙五十四年,曹于此年过继给曹寅之妻为嗣并补江宁织造,假定此年曹是十八岁,则到乾隆二十四年,曹应是六十二岁。以上只是推测其大概,不是精确的考证。)雪芹的手借到的。这种可能是现实的,因为怡亲王与曹家有特殊关系,雍正的朱批明确说到“皇子甚痛怜你”,“万事听皇子教导而行”。这个皇子就是怡亲王允祥,这份朱批是批在曹给雍正的请安折上的。又由于己卯本是经多人分回合抄的,因此它必须据底本的原行款、原页码抄录,这样才能分抄而合成一书,前后衔接无差。如果各人随意乱抄,就合不成一书,或者就会版心忽高忽低,回与回之间的衔接会发生不一致。因此抄手必须照底本的原款式忠实抄录。这样,无意之间,就留下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的款式。这就大大增加了这部己卯本《石头记》的珍贵性。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但是己卯本《石头记》已丢失将近一半,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想不到我在仔细研究庚辰本《石头记》时,又有了意外的发现,这就是发现了庚辰本是照己卯本抄的,其行款等等都与己卯本一模一样,连己卯本的空行、衍文、错别字等,庚辰本都与之相同。末了在七十八回,还留下了一个避讳的“祥”字,与己卯本的避讳一模一样。由于庚辰本的款式与己卯本完全一样,所以己卯本丢失的部分,可以从庚辰本看到它的原样,这样,己、庚两本便成为《红楼梦》早期抄本的一对拱璧,而我们从己、庚两本,还能依稀看到曹雪芹当年原稿的样子,这也是《石头记》抄本研究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我将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庚辰本》一书,近几年来我对庚辰本影印本又作了较详细的评批,批语都用朱笔写在影印本上,现将此批本定名为《瓜饭楼手批庚辰本〈石头记〉》。
  我对己卯本的影印本,也同样作了较为详细的评批,特别是它与庚辰本存在的隐蔽的血肉关系,我都仔细批出,读者用来与我批的庚辰本对照,一下就能看出两本天然存在的血肉关系。此本定名为《瓜饭楼手批己卯本〈石头记〉》。
  我对甲戌本也作了较为认真的研究,1980年我在美国开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承周策纵教授的好意,特意为我将原本拿出来借给我,让我放在住处仔细地看,留在我手里有好多天,还承美国的一位朋友给我拍了不少照片。
  甲戌本按甲戌的纪年来说,应该是乾隆十九年,但这只能是指甲戌本底本的年代。现存的甲戌本过录的时间,已在乾隆的后期。从这个本子的文字来说,无疑是一个珍贵的本子,因为它有多出于其他各本的四百余字,使故事的上下情节能贯穿。正文里还有甲戌的纪年,其正文也是较为可信的早期文字。特别是这个本子脂批较多,其中有不少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的。
  但这个本子也存在着明显的被重新改编过的痕迹,最明显的是在庚辰本上一条完整的脂批,到甲戌本上,被分成二段或三段,分抄在别的位置,这样造成批语的割裂和错位,还有若干脂批,虽未被割裂,但却被抄错位置,原有署年和署名的脂批,署年和署名都被删掉。特别是此书的脂批错别字较多,但这个本子的版口却有“脂砚斋”三个字,表明是脂砚斋的本子。这就出现了问题,如果是脂砚斋的本子,那么脂砚斋能写那么多错别字吗?脂砚斋能把原本是一条批语割裂成二、三条而且安错位置吗?这不明显是重编的人做的手脚吗?
  再有,此本独有别本都没有的“凡例”,这个“凡例”所用的本书的书名却与甲戌本正文的书名完全相反,而“凡例”的第五条,就是庚辰本上第一回的回前评,其文字又被改得不通,这种连文句都不通的“凡例”,可以明显看出,它既非脂砚斋,更非曹雪芹的手笔,读者只要与庚辰本的文字仔细对读,就可一清二楚。
  由于以上各点,可知这个本子确是被改编过了,其版口的“脂砚斋”三字也是改编者所加。但这个本子的底本应是甲戌原本,这个本子的一部分脂批被割裂错位了,但它对研究者来说,仍是有用的史料,何况它还有别本所没有的四百余字和别本所没有的批语等等,所以这个本子仍是一个珍贵的本子,可惜它只残存下十六回,而且是不连贯的十六回。
  我对这个本子的研究,曾写过一篇关于此本的“凡例”的长文,在美国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公布,后来又写过几篇长文。近年我对这个本子又作了全面的评批,对这个本子的珍贵价值和它存在的问题,一一写了批语,以便于读者进入对问题的思考。今将此书定名为《瓜饭楼手批甲戌本〈石头记〉》。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对于其他重要的抄本和刻本,如俄藏本、甲辰本、程甲本等,我都曾作过研究,其成果现都收入《漱石集》。
  今年我又出版了将十三种抄本汇校汇评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一书,将各本竖行排列逐字逐句对校,并汇集全部脂评(含非脂评部分)。此书是我与季稚跃同志合作的,历时十多年,这是我在《石头记》抄本研究方面的一个总结,也是为研究者提供一部可用的工具书。此书由于篇幅过大(16开本精装30册),又是与友人合作,故不拟收入本集。
  我研究《红楼梦》,从曹雪芹家世入手,然后作了早期主要抄本己卯、庚辰、甲戌等本的研究,然后又进入《红楼梦》思想的研究,《红楼梦》人物、《红楼梦》艺术的研究。有关解读《红楼梦》的文章,全部收入了《解梦集》。
  此外,我还认真研读了清人评点《红楼梦》的大批评点派的专著和文章,我写了《重议评点派》的长文,并择其尤要者编辑校订成《八家评批〈红楼梦〉》。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花了五年时间,写成了《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这部书,我融合了家世研究、抄本研究、红楼思想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研究的全部成果,也吸收了评点派的精华和其他红学研究家的成果,可以说是我全部红学研究的总汇,也是我自己的四十年研红心血所聚。
  我现在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许是年纪大了一点的缘故。有句老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只赞成上半句,因为它让我知道“不足”,然后知道奋进,也知道敬人。我不赞成下半句,至少这下半句对我没有用。我认为人永远要比上,然后方能知不足,然后方能知谦虚、谨慎、努力。永远不要去“比下有余”,因为它让你自慰、自满而懈怠。
  摘编自作者为《瓜饭楼丛稿》所撰总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作者: 灵台菩提子& & 时间:
红学大家,启迪人生。
作者: 松竹梅& & 时间:
前阶段收到了冯老高足叶君远先生寄来的《冯其庸传》,叶先生还在搞冯老的学术年谱,希望能早日读到。
作者: 旭日东升& & 时间:
松竹梅 发表于
前阶段收到了冯老高足叶君远先生寄来的《冯其庸传》,叶先生还在搞冯老的学术年谱,希望能早日读到。
松竹梅老师,握手,共同期待
作者: 松竹梅& & 时间:
去年曾获叶君远先生所著《冯其庸传》,珍藏着。作为冯老弟子,还在写《冯其庸学术年谱》,希望早日问世,一睹为快。
欢迎光临 北京123国学网
Powered by Discuz! X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个字的游戏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