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夹60公分刷成砖头怎么办墙怎么办

                   
第一篇 生活民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篇 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篇 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现代公历节日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篇 人生礼仪民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六篇 信仰民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篇 民间艺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八篇 游戏娱乐民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九篇 方 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您当前的位置 :&&&&&&
  一、跑落儿
  跑落(音lào)儿,是天津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因艺人抬着道具跑出多种舞蹈图形而得名。跑落表演又因所抬道具不同,分“宝辇跑落儿”、“大轿跑落儿”和“大座跑落儿”等。
  宝辇跑落儿,主要活动于天后宫和南郊葛沽镇及东郊的孙庄等地区。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日及春节期间,人们便抬着天后娘娘所乘的华辇和“送生娘娘”、“癍疹娘娘”、“子孙娘娘”、“眼光娘娘”等乘坐的宝辇,在“出巡”的盛典中,沿途做跑落儿表演。
  宝辇跑落儿
  大轿跑落儿(又称“神轿跑落儿”),表演的时间除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娘娘庙会和春节期间外,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双港药王庙会、四月二十七日的西郊蜂窝药王庙会、四月二十八日的土城药王庙会及七月十五日的盂兰会等庙会都要出会跑落儿。大轿有绿轿、紫轿和黄轿之分。轿中乘坐的是人们所崇拜的神像:药王孙思邈坐黄轿,神医华陀坐紫轿,刘河间坐绿轿,抬之跑落儿以求消灾祛病保平安。
  除了宝辇和大轿跑落儿外,还有香塔――塔上有灯和铃铛,跑起来又亮又响;香斗――如斗状,一层比一层小;炉亭――香炉上有个亭子;鹿亭――亭上有鹿头装饰;海亭――由上小下大3个四角亭子重叠组成。传说是海神从福建来天津时,中途供休息用的亭子;表亭――共分4层,上有罗马字盘,高1丈3,因头重脚轻,跑落儿时表亭两边各有1人保护。以上跑落儿,统称之为“大座跑落儿”。
  跑落儿表演由12人组成。除8人抬道具外,还有两位“把持”,艺人称“喊八尺”。他们是跑落儿表演的指挥。此外,在道具的前面有一人背荷“日罩”――黄罗伞盖,边跑边用手转日罩引道(亦有不转的)。道具后面是一面大纛旗,高高地斜飘在道具的顶端。表演时,日罩、道具、纛旗形成一个整体,显得格外威武壮观。
  跑落儿因所抬道具不同,表演形式也不完全相同。
  宝辇跑落儿的道具有重约500公斤的木制宝辇、日罩和4个小凳子等。因宝辇过重、过大又过高,表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舞蹈的特点只能突出“跑”,讲究抬着宝辇跑落儿要稳如泰山,快如疾风。常用的队形有:跑三角、打转盘(捻捻转)和龙摆尾(一条龙)等。表演的图形,完全是根据沿途道路情况即兴跑出。表演时没有音乐伴奏。但为了保持辇夫步伐一致,由把持喊号子指挥,一般由前把持喊,后把持应(这是由于辇又高又大,抬辇的人前后看不见的缘故)。如前把持喊“着肩――”,后把持在前把持喊完后的拉长音中呼应喊“着肩――”,犹如二部轮唱(喊号子的时间长短由把持掌握,一口气喊完)。辇夫则在后把持喊完号子的拉长音中抬起宝辇乃至变换步伐或队形。喊号子必须用浓郁的天津方言。但由于各会所在的地区不同,跑落儿的号子也略有不同。如有的地区在开始跑落前喊“请――”;有的地区则喊“跟了吗”……“跟了!”等,然后便开始跑落儿。
  辇夫的表演动作基本有8种:首先是抬辇姿式。要求头正、眼平视、挺胸。抬辇侧的手叉腰,另一臂下垂,随步伐前后摆动;二是慢步,压着脚步平稳地向前走;三是半蹲走;四是快步;五是掏辇杆。即左肩抬辇时,右手从旁掏辇杆往上提;右肩抬辇时,做对称动作;六是波浪步,即前辇夫做快步,后辇夫做半蹲走。然后,前辇夫做半蹲走?熏后辇夫做快步。如此反复,使辇形成前高后低,前低后高的波浪状;七是倾步,左辇夫做快步,右辇夫做半蹲走。然后左辇夫做半蹲走,右辇夫做快步。如此反复,使辇形成左低右高、左高右低的摇摆状;八是外跨一度,即向左或向右外跨一步。
  把持的表演动作前后也有所不同,前把持:站在宝辇前的大杠前面,双手在两侧扶住辇杆,步伐同辇夫。拐弯时,转身面向宝辇,用双手拉着大杠退着跑;后把持:基本同前把持,但站在宝辇后的大杠后面,拐弯时不转身。
  舞日罩者的表演动作主要是“举日罩”和“背荷日罩”。举日罩:即走便步或原地踏步,左手下垂握日罩杆下端,日罩背身后。背荷日罩:即走“圆场步”,左手在左后下方,手心向后握日罩杆下端,右手在右肩上方,手心向前握日罩杆上端,日罩背在身后。
  宝辇跑落儿的4个小凳子道具,是用来垫辇座儿的。当辇抬起准备跑时,在辇的两边各有1人立即拿起小凳子,然后随宝辇一起跑。当辇放下时,拿小凳子的人再将凳放在地上,让辇架在上面。
  大轿跑落儿的道具有大轿、日罩和压阵纛旗。轿夫的抬轿姿式与宝辇跑落儿相同。只因道具较宝辇轻、小,抬起来灵便,故而所跑的队形就略比宝辇复杂。如“拉抽屉”、“跑8字”、“跑葫芦”、“穿四门”、“二龙吐水”等。
  轿夫抬轿的姿式与宝辇跑落儿的辇夫相同。轿夫的慢步、半蹲走、快步等动作也同辇夫相同。所不同的是轿夫有“小步颤子”。即走“慢步”一步一颤,使轿上、下颤动起来。再有就是“转身”的动作,应自转180度。轿夫低头,使肩杠经颈后换到另一肩。此外,把持和舞日罩者的表演动作大致也与宝辇跑落儿相同。只是舞日罩者除“举日罩”的动作外,还要“转日罩”。日罩拿法同宝辇跑落儿的“背荷日罩”相同,但双手应始终不停地转日罩杆,使日罩旋转飘动。
  大轿跑落儿的号子:把持平稳地喊“着肩――”,轿夫便微蹲,把肩杠放在肩上;当把持平稳地喊“起――”,轿夫便可把轿抬起;把持又平稳地喊“行――”,舞日罩者便“举日罩”在前引路,全体轿夫走慢步,跑落儿表演便开始;把持高喊“旱地拔葱――”,轿夫立即抬起地上的轿,用快步跑直线;如果把持高喊“带右手”,即向左拐弯的意思;“直带右手”,即向左转圈之意;把持连续高喊“直带右手”,就跑“打转盘”的图形;喊“带左手”又接喊“带右手”,就反复跑“龙摆尾”的图形;把持喊“带满左手”又喊“带满右手”,即跑“8”字图形;把持喊“打脸儿”,即跑一直线,形成“葫芦”图形……当大轿表演完时,把持高喊“持――住”,全体轿夫方可停步,把轿放下。旧时,大轿跑落儿至庙门口时,把持高喊“前后高升”,那么,全体轿夫微蹲,把轿轻放在地上。紧接着把持高喊“朝圣――”,全体轿夫跪下,向庙里所供之神像朝拜。
  跑落儿表演的服饰比较讲究。宝辇跑落儿的辇夫及舞日罩者的服饰相同,即戴春秋帽(红缨帽、青平绒帽圈),穿紫红色辇夫衣(长过膝),胸前有“光子”,扎黑腰带,穿中式便鞋,薄底快靴或圆口布鞋。也有的辇夫衣长至脚面,穿彩裤,表演时,将大襟一角掖至腰间。把持的服装式样虽同辇夫相同,但颜色为深蓝色。大轿跑落儿的服装略比宝辇跑落儿的服装简单。其轿夫、把持和压阵纛旗者的服饰基本相同,即戴红缨凉帽,青布轿夫衣(长度刚过膝),扎黑腰带,右侧掖一条白毛巾,蓝色中式便裤,洒鞋。舞日罩者的服饰同轿夫一样,只是头扎黑巾。
  虽然跑落儿所抬神像不同,但出会前的仪式基本相同,都是在前一天夜深人静时由会头将娘娘或药王请出,放在辇或轿中设摆,然后各会头都要轮流到宝辇或神轿前敬香朝拜。出会时,请驾会的人(抬辇人的尊称)不许抽烟、喝酒,不许说杂话,以示对神的虔诚。艺人们把抬宝辇看成是一件极光荣之事。人们流传着“要想露脸上宝辇,连打小旗也光荣”的谚语,可见对娘娘深深的崇拜。
  跑落儿均以法鼓开道。行会表演时,请驾会的步伐随着《长行点》的节奏前行,当法鼓与辇(轿)有一段距离时,辇(轿)一鼓作气跑至法鼓会尾,然后停下歇息至前面的法鼓又与辇(轿)有一段距离时,辇(轿)就又继续跑至法鼓会尾停息,由此跑跑停停、停停跑跑。
  跑落儿表演最突出的特点是,虽有音乐和固定的表演程式,但由把持用他那高亢嘹亮的带有浓郁的天津方言喊出的各种号子,使人倍感亲切。
  如今的跑落儿表演,已成为一项既自娱又娱人的民间艺术。如河东区贾家沽的大轿跑落儿表演,在每年的灯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春节及各居民区的艺术节等期间都要进行这一表演活动。此外,津南区的葛沽镇和东丽区的苏庄如今仍保留了宝辇跑落儿这一传统项目,并时常出巡表演。
  二、重阁
  重阁,又称“节节高”。因地区不同,还有“背阁”、“肩阁”、“杠芯子”、“铁芯子”等称谓。据传已有2百多年的历史。其渊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清嘉庆年间,张之洞和张子万2人押运由河南驶往北京的运粮船,行至静海县唐官屯时,因冰冻封河无法前行,只得靠岸抛锚,粮船船工暂住期间,就把节节高技艺传授给当地的“二股”脚行,遂传至今;另一种是说清光绪年间,唐官屯一带隐居一名淹宜春绅士(传其祖籍安徽),此人爱好花会,遂出钱办起重阁圣会。清末民初,河北区陈家沟子曾有“德善重阁老会”,但今已失传。流传至今的只有静海县唐官屯镇的“重阁圣会”。
  重阁会表演的活动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娘娘会(皇会),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庙会以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上元节期间。
  重阁表演分上、下两层,2人或3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按一出戏的人物形象打扮。据《天津皇会考纪》载,过去曾有《万家庄》、《错中错》、《辛安驿》、《一两漆》、《戏牡丹》、《泣残红》、《逛花灯》、《探亲家》等戏。如今多表演《李梦雄打花鼓》、《打渔杀家》、《小放牛》、《送茶》、《吕洞宾戏牡丹》、《打灶王》、《断桥》等。
  演员上、下两层都要画脸谱,着戏装,下层均由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男子扮演;上层均由十来岁的男女儿童扮演。他(她)们的双脚并拢,被牢牢地绑在下层人背的铁芯子上,伴着音乐和唱腔舞蹈。重阁舞蹈的动作以进3步,退1步的“地秧歌”步为基础,圆场是基本步法之一。此外,还有“十字步”、“碎步晃臂”、“蹲裆摆臂”、“掀髯甩袖”等动作。表演时,要求上、下两层的演员配合默契,动律协调一致,表演以串街演出的形式,走出各种队形。旧时队形变化较少,只有“夹篱笆”、“四面斗”等几种,以后又有了“浑沌形”、“阴阳形”、“三才形”、“四象形”、“飞龙出洞形”、“扭腰摆尾形”、“翻江倒海形”、“二龙戏珠形”等。
  重阁表演的音乐由打击乐和唱腔两部分组成。打击乐多采用较为喜庆、欢快、热烈的“地扭子”、“水声头”、“双凤燕头”等。因唱曲时不舞,故采用曲调多为优美、婉转的民间小调。如《四大景》、《小放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了《唱唱计划生育》、《幸福生活开了头》等歌曲。
  重阁表演的乐器配置有:大鼓和手锣各1面,大钹、小钹和笙各2副,笛子2只。
  重阁表演的重要道具是铁芯子。它由3厘米粗细的铁管和宽约3厘米左右的扁铁烧焊形成。分“单芯子”(上层1个演员)和”双芯子”(上层2个演员)两种。背铁芯子的下层演员,称“扛芯子”;立于铁芯子上的上层演员称“站芯子”。
  “扛芯子”演员铁芯子的绑法:两个肩膀和背部垫好约1寸厚的海绵,将芯钩挂于双肩的海绵上。然后将一条长10米,宽0.5米的布带在芯背处系“瓶子扣”。布带于胸前后交叉3次在腹部打结。再穿上衣。
  “站芯子”演员铁芯子的绑法:将裤子一个裤腿里装假腿,露假脚。另一裤腿套在铁芯子的踏板上,将长10米、宽0.5米的布带于“芯头”处系“瓶子扣”。“站芯子”演员跨在坐板上,双腿并拢,双脚踏踏板。布带从胸到脚多次前后交叉,绕至小腿处打结,然后把“站芯子”的两条腿穿进套在踏板上的一个裤腿里,再和踏板下的假腿绑在一起,最后再穿好上身服装。
  重阁表演的服装同戏装。
  三、八大帅
  “八大帅”,指王八、鲇鱼、虾、红鲤鱼、田螺、青蛙、螃蟹、河蚌8种水族。旧时,把它们视为发大水的神灵,故尊之为“八大帅”。
  八大帅这种民间舞蹈,流行于静海唐官屯镇一带。相传,清乾隆年间,乾隆曾到静海一带巡视水患3次。一次,当乾隆帝的龙舟行至东淀时,忽然狂风骤起,淀水掀起滔滔巨浪,数不清的水族蜂拥而至,将乾隆乘坐的龙舟团团围住。这时2位云游的高僧赶到,跳入水中驱散了这些水生动物。乾隆帝遂降旨在静海台头村修建“淀神祠”。这个传说便逐渐衍生出“八大帅”这道民间舞蹈。起初,河北曲阳县人们在欢庆灯节时,常模仿戏曲《水漫金山》的形式,将水生动物之形状做成模型,置于头上串街表演。受其启发,静海唐官屯镇艺人便决定恢复此会。他们改变了将水族模型置于头上的形式,而是将各种水族做成大道具,把人装在里面或背在身后,使表演更加形象,逼真。
  八大帅在表演中,常以八大帅的相互追逐嬉戏贯穿始终。主要情节有:王八戏河蚌、王八戏红鲤鱼、王八戏虾、王八戏田螺、王八戏青蛙、王八戏螃蟹、王八戏鲇鱼等。
  八大帅的音乐,采用吹奏乐和打击乐相结合的伴奏形式,没有唱词。吹奏乐器有:高音唢呐1把,低音唢呐3把。吹奏的主要乐曲有:《句句双》、《将军令》、《小磨房》等。打击乐器有:大鼓1面、小钹1副、大钹2副、大铙2副。打击乐主要是随着吹奏乐的旋律演奏锣鼓点。当表演进行高潮时,吹奏乐常保持在一个长音上,而打击乐却加入了紧锣密鼓的节奏,这种音乐近似戏剧中的“紧打慢唱”,既能形象地表现出水面上时起时伏的波涛效果,又能烘托出紧张热烈的气氛。
  八大帅的服饰各不相同。
  鲇鱼:头戴朝天撅,着蓝色大襟上衣,系蓝色围裙,蓝色彩裤,穿粉红色绣花鞋。
  虾:头戴黄色鬼发,脸谱上齐眉,下至鼻中间,两边至眼角划“白豆腐块”。着天蓝色对襟衣,红彩裤,腰系红带,穿红色彩鞋。
  红鲤鱼:梳大头,戴小额子,上插簪子、朵花,着绣花红色对襟衣,紫红色云肩,红色彩裤,腰系大红绸带。穿红绣花彩鞋。
  螃蟹:头戴红色鬼发,脸谱同虾,着紫红色对襟上衣,蓝色彩裤,胸系橙黄色丝绦,腰系紫色大带,穿红色彩鞋。
  田螺:包头,戴软额子,插簪子、朵花。着绿绣花对襟衣,粉红色云肩,绿彩裤,腰系粉红绸带,穿绿色彩鞋。
  青蛙:着草绿对襟上衣,红色彩裤,腰扎红色大带,足穿绿彩鞋。
  河蚌:梳大头,戴额子,着粉红绣花对襟衣,天蓝色云肩,腰系天蓝色镶光片围裙,粉红色彩裤,穿绣花鞋。
  王八:着黄色连身衣裤,穿黄色彩鞋。
  八大帅的表演道具是用竹扎骨架,布料饰面,油漆彩绘出八大帅的形状。其道具的用法:在河蚌道具里层的两合页之间装有红布带,系于表演者胸前。王八的道具由演员背驮,左手抓住道具的把手,右手操纵王八的脖子伸缩。其他道具均在腹部装2根红衣带斜系于表演者胸前(青蛙也可用双手将道具顶于头上)。
  八大帅的舞蹈动作:基本步有“十字步”、“碎步晃臂”、“打踅”、“赶浪头”等,还吸收了其他民间舞蹈中不同速度的“秧歌步”、“碎步”等。此外,还有一些模拟各种水生动物的习惯动作。如螃蟹爬行的“横行步”、青蛙的“跳行步”、虾的“曲身行步”、王八除了“爬行步”外,还有“瞪眼”、“晒盖”、“护盖”、“蹲三蹲”、“蹦三蹦”等动作,这些动作既符合了八大帅各自的生活习惯,又有表演艺术的升华。
  八大帅这种民间舞蹈,既有娱乐性,又有祭祀作用。其娱乐性可以从各自模拟的水族动作便可体现出来;其祭祀作用是通过大旱之年的沿街表演,祈望借助“八大帅”的神力普降喜雨。每至涝年,此会就停止活动。此会还多在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期间演出。
  四、碌碡会
  碌碡会,是一种民间歌舞,流行于静海县、宁河县和汉沽区等地。目前保存最完整、人物行当最齐全的是杨柳青一带的碌碡会。
  “碌碡会”源于静海县独流镇一带。明末清初之际,独流镇一带因位于“东淀”边缘而盛产苇蒲,当地妇女靠编草鞋、织蒲包为生。每当碌碡轧苇蒲时,由于饥饿和疲劳,她们常发出痛苦的吟唱,时间一久,便逐渐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哭五更》。这首民歌韵律凄婉、悲愤,歌词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妇女悲惨的生活:“一更鼓儿多,独流的生活指着织蒲席把日子过。思念奴的命儿薄,浑身那衣服破,见不得人哪,急得奴家把双脚跺。二更鼓儿多…”后来民间艺人根据《哭五更》的歌词大意改编成了民间歌舞“碌碡会”。其舞蹈的内容,描写了一个17岁的女孩,嫁给了独流镇老曹家(以织席为生的贫苦农家)的生活故事。其丈夫是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全家的生活就靠她和她的公公压苇子织席维持。婆婆既不参加劳动,也不体贴照顾,反在一旁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她和公公不得不整夜劳作,而所织的席还是不够上独流集卖的。
  禄碡会表演的人物有:儿媳,青年妇女,相当于戏曲中的青衣。旧时,踩寸子高跷表演,现此技已失传;婆婆,丑婆,相当于戏曲中的彩旦。旧时,演出戴假乳房,穿粗布衣。现穿清式肥大衣裤;公公,相当于戏曲中的老苍头;丈夫,文丑。旧时穿黑夹袄或白对襟褂子、中式黑裤,戴眼镜,镜片一黑一白,手提鸟笼子,脚穿黑洒鞋。现在服装完全戏曲化;小姑,即丈夫的妹妹,相当于戏曲中的花旦;钱鞭,身份是邻里群众,有数人,相当于戏曲中的龙套。造型近似义和团的兵士,手持钱鞭参加齐唱表演。旧时,在表演中还有2个小孩,作为曹家的孙子,现已取消。
  碌碡会是通过大鼓、大锣、小镲、钹和竹板等打击乐器和筝、笛等管乐以及说唱的形式,并以秧歌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民间舞蹈,它类似秧歌剧,但情节是通过唱词叙述出来的。
  表演开始由锣鼓引导,全体演员均以类似秧歌步法出场。一般都在打谷场上(麦场)演出。待场子打开,群众稳定下来后,奏“踩八板”,演员依次边踏舞步边找到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有时做穿插――“串四门”来变换队形。当音乐一停,儿媳便开始领唱《哭五更》。每唱完一段的第一句话时,婆婆都要插话打诨,如儿媳唱:“小奴家我才17呀…”,婆婆就用逗趣的语言说:“呸!你这小老婆子,你去年17,今年还17吗?你是罐里养王八,越养越抽抽,你就受吧,罪儿啊?选”之后,音乐起,儿媳和公公抄起碌碡边做推拉、踏摇之舞,边唱《哭五更》,众人齐唱。每唱完一段,便放下碌碡,丈夫(二嘎子)就说段快板逗观众笑,叫做“打岔(音chǎ)”,如此反复,直到12段唱完。
  碌碡会的道具以碌碡为主,由公公和儿媳2人对面推拉。婆婆左手持手杖,右手执鹅毛扇。丈夫右手执折扇。小姑双手握长绸。钱鞭,每人右手执钱鞭。
  碌碡会的舞蹈,动作单一,前后重复,步法以踩着拍节的踏步为主。踏步有两种,一种是先以脚掌着地,再全脚着地,身体有颤动感的行进时的踏步;另一种是全脚掌着地,身体左右摇摆的推拉碌碡时的踏步,犹如风吹芦苇之态。婆婆,一般由男子扮演,舞姿无固定程式,多即兴表演,其动作强调不协调的扭动,腰微弯,走大步,让人一看便知是男人扮演,逗人发笑。其他演员的动作,多以“踏”为基本步。公公推拉碌碡虽也用踏步,但很少摇动,腰微弯,显出老人步履蹒跚和稳重的仪态。
  碌碡会出会表演的时间为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日的“排会”和祭“火神爷”。四月二十三至二十八日的“奶奶庙”和“药王庙”会。
  此节目至今在杨柳青己传了二三代人。
  五、飞镲
  飞镲,是流行于塘沽和汉沽一带沿海渔村的民间舞蹈。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渔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带的养船人家都备有一套锣鼓,每年第一次出海打鱼遇见鱼群时,各船都要展开旗子,焚香烧纸,敲锣打鼓以诱鱼入网,当地人们称之为“赶鱼”。当他们收船回港时,更是锣鼓喧天,表示满载而归,传送喜悦之情。此外,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到船头的祈祷和初一、初二的接财神等日子,都伴有锣鼓敲打活动。而且当地群众还崇拜“三霄娘娘”、“火神”、“龙王”和管鱼的“小神爷”。过去“三霄娘娘”的庙会是农历四月十五日,正值渔民打渔的黄金季节。为了不耽误生产,除四月十五日外,又定于十月十五日作为还愿日期,于是形成了一年2次的“飞镲”出会,用以酬神和娱神活动。
  飞镲表演的基本动作有:扬镲、攘镲、右掏镲、淘镲、捞月、分镲、行进掏镲、大雁步攘镲、右收腿步斜分镲、进香行进步、打墩、双盖镲打墩、背花、单过脖、分镲掏腿、上步晃镲、左侧步晃镲、左侧步双晃镲、右云手斜分镲、折翅翻花、盖撩镲、插花盖顶、交插对打、掏腿对打、对镲、反扫堂、漫头等(以上左或右的表演动作均为对称)。飞镲伴随那震天动地的大鼓大钹之声和那铿锵有力的节奏,体现了沿海渔民粗犷和纯朴的性格;那起伏的金镲,飞舞的镲缨更显示了大海的气势磅礴。如“淘镲”动作,通过表演者从胸前击镲到两臂向两侧分镲成一横线,再两臂向上直举过肩,然后两臂从前胸直下一直向后背高抬至极限,最后再从后背经前胸,顺势再将两臂向上直举,这一连续动作犹如海潮一般地起落,动作皆是大幅度地合――开――下蹲――猛然上长,对“攘镲”和“分镲”,要有“海浪翻腾”之感;“掏镲”应似“海涛声声”;突然紧接“捞月”动作,犹如“风浪骤起、船身颠簸在浪涛之上”。此外,还有“扬镲”、“X镲”、“打墩”“背花”、“单过脖”、“掏腿”、“晃镲’、“折翅翻花”、“盖撩镲”、“插花顶盖”、“交插对打”、“掏腿对打”、“对镲”、“反扫堂”、“漫头”等。这些动作,不仅需要表演者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弓背欠腰的武术功底,讲究“手、眼、身、步”的密切配合,方可达到协调和统一。因此艺人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的表演要术,例如“扬镲”要求“背要直、膝稍弯、上下起伏要自然”;“掏镲基本功,过头要掸胸”;“打进香,先学攘,动作舒展又绵长”;对“镲花”的要求是:“伸展延长抖手腕,镲花围着浑身转”等等。常用队形有“圆圈”、“二龙吐须”、“交插”、“穿裆”、“众星捧月”等。
  飞镲的伴奏乐器是1面大鼓和2至4对大铙。镲既是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打击的乐曲主要有《吵子》、《么二三》、《长量》和《进香》。《吵子》又分《吵子头》、《吵子》和《吵子尾》。《吵子头》只做飞镲表演的开头使用;《吵子尾》是打完《吵子》和《长量》后的结束乐;《么二三》是造气氛的音乐;《长量》虽然只是4拍的小乐句,但演奏时可以无限反复,鼓可以随意加花,在整个舞蹈和音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任意点打完后都可接《长量》点;《进香》是飞镲表演的核心鼓点,可以无限反复。镲一般可随鼓点击打,但舞镲表演时不必击鼓。
  鼓手、击铙者和舞镲者的服饰一样,都是头扎彩色绸巾,额前系结,穿红色背心、彩裤,外罩彩衣,足穿彩鞋,舞镲者双手执镲(每人1副镲,共12人,即12副镲)。
  由于塘沽、汉沽沿海渔民经常有出会活动,促使了飞镲队的形成。后随着沿海地区盐场的兴建,使“飞镲”由渔民带进了盐场,汉沽盐场四分场的飞镲会就是20世纪50年代以高家堡的人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从50年代末,艺人对飞镲进行了较大改革:从动律上加大幅度,更多地追求舞台表演艺术的特点,追求动作的统一和编排技巧。不但注意结构层次、画面调度、陪衬对比、静止亮相等艺术性,更增加了“双人对打”和“4人对打”等段落,加入了飞镲的表现力及沿海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六、高跷
  高跷,是中国汉族人民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自汉代起已有高跷,宋时称其为“踏跷”,明以前尚属杂技、百戏之范畴,至明清才逐渐发展为当今的表演形式。
  高跷的主要特点是由表演者双足踩着高高木棍(跷),依循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技艺性很强的舞蹈动作,悦耳动听的唱词,伴以特有打击乐伴奏,表演多样的故事内容,塑造各种人物性格。更由于高跷高出地面,便于人们在广场上观看,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高跷,是天津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在民间音乐舞蹈中占有显著地位。20世纪80年代原有高跷会124道,几经变化,至今仍有93道。红桥区南头窑街一带(旧称永丰屯)的“西池八仙高跷”建会已有300多年历史,乃清康熙末年驻永丰屯军营统领徐邦道组织当地居民成立的。
  还有传说高跷是渤海边渔民创造并传入市区的。旧时海边渔民捕捞鱼虾时,是踩着2根木棍下海的。他们趁着涨潮时捕捞,退潮时就踩着木棍回来。每逢鱼虾丰收,就连扭带唱,表达欢乐的喜悦心情。后来又吸收了戏曲故事的表演形式和情节,丰富了天津高跷的表演。
  高跷经历代劳动人民的继承、发展和创造,形成了集音乐、舞蹈、戏曲、技巧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其扮演的人物角色有严格规定,伴奏乐器一般由表演者自身携带(除礼仪跷外),为身挎小鼓,手持铜锣,边演边打,称“锣鼓四件”,即2鼓2锣,并有固定锣鼓点和特有的节奏。唱词也有较严格规定,不为一般民歌小调所代替。表演上有潇洒而优美之韵味,像急速敏捷的翻身、跳跃、旋转及跟斗等。刻划人物也很细腻动人。高跷以自娱、娱人的形式出现,既有规定格式,又有即兴表演。使表演能放也能收、能长也能短,可随时间、地点、环境、气氛等作自由变化。它不以故事情节诱人,而以扭唱取胜,做到“慢扭如风摆杨柳,快动如鸡啄碎米”。
  高跷的表演人数有10人或12人,但也有14人、16人,多则可达24人。按行话讲,12人以外的人物称之为“外添”。分别扮作《水浒》、《西游记》、《白蛇传》、《施公案》及《混元盒》中的各种精怪等形象。高跷的表演有其固定的规律和顺序。首先集体跑场打开表演场地。一般是先作集体“拉骆驼”造型。然后由头棒带领全体跑大场,走出各种队形。再分别按顺序进行小场表演。即按各自装扮分别表演《翠屏山》、《断桥》、《打渔杀家》等。小场演完后,再由头棒、二棒领全体演员跑大场,随锣鼓节奏的逐渐缓慢而走向另一个表演场地。
  高跷的唱腔是一种似生活中的叫卖声的唱腔,以及带有佛教色彩的调子。唱词富有生活情趣和口语化。几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唱腔和唱词。有独唱、对唱,也有帮唱。例如集体造型“拉骆驼”时,由“二棒”唱的叫卖歌词。“哎!花盆里面栽的、窗户台上摆的、青枝架地、绿菜儿配地,我吆喝一声,哎哟!迎春花呀!哎!”很像走街串巷的卖花人。再如“作个小本买卖,量量2斤豆,长街去卖,酒馆也去抓。哎呀!赚来了铜钱养活妈”。反映了卖豆人的心理。此外,还有表现自然现象和生活情趣的唱词,如:
  “春风飘起(哟)春水平,
  桃红柳绿更清明,
  春公子骑(呀)俊马,
  七八岁的顽童放起了风筝。”
  帮唱的词有: “
  一块浮云遮蔽天,
  南花园紧对着北花园,
  南花园开的老来少,
  北花园开的芍药牡丹,
  八十岁的老者泪涟涟,
  花开花谢年年有,
  人过青春没有少年。”
  还有的唱词中有“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唱腔,及《渔樵问答》的对唱等内容,颇富生活气息。
  高跷,按其表演形式可分为文跷、武跷、礼仪跷等。
  (一)文跷
  文跷特点是,会员踩的木腿子比一般的要长,有2尺至5尺半不等,出会表演时前排分列灯牌、仪仗、茶炊子等,景象极其壮观。而且演员的化妆俊美精细,服饰绚丽华美,道具灵巧考究。表演细腻,动作文雅,以扭唱和刻划人物取胜。表演内容多以“渔、樵、耕、读”人物和拟人化的蝴蝶、鱼、蜻蜓为主。表演动作和内容有:“单、双夹篱笆”、“斗对”、“斗四鼓”、“公子扑蝴蝶”、“渔翁逮鱼”、“樵夫砍柴”等。乐队以锣、镲、鼓为主,演奏的曲牌节奏轻快。如今,红桥区的“百忍高跷”、“河北区的“庆云高跷”、南开区的“全龄高跷”、西青区的“全家乐高跷”、塘沽北塘的“丰登乐会高跷”、北辰区的“上浦口村童子高跷”、“聚乐高跷”、“同心高跷”以及宝坻县的“葫芦窝高跷”等都属文高跷类。
  (二)武跷
  武跷,较文跷的腿子短。其表演、除具备文跷的主要特点外,动作的幅度比文跷要大,以武跷的技巧取胜。而且节奏要快,并增加了较难的技巧。如“蹲跳”、“鱼跃飞人”、“摔叉”、“前跪卧鱼、“集体撂叉”等。表演内容以故事情节为主。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斗妖魔”;《水浒传》中的“瞎子逛灯”;现代戏《杨三姐告状》片段等。在武高跷的表演中还有傻妈妈、傻儿子等传统人物穿插其中,时时逗趣,饶有情趣。近年来,天津民间艺术团新编的《观音赐福》就是以武高跷为主的节目。其内容讲的是由观音菩萨率领天神、天官、仙女、童子等云降大地的故事。在这里,他们运用了“单、双夹篱笆”、“蹲跳”、“全跃过人”、“摔叉”、“乌龙绞柱”、“后空翻接前迭起”、“悬空转体”等高难动作以及各种群体造型,展示了众神仙的幽默、滑稽和潇洒活脱的情趣,最后由天官捧上吉祥祝语四条幅,赐露人间,祝福百姓,平安康乐,五谷丰登,天下和静。
  除民间艺术团的武高跷外,还有河东区的“普乐高跷”、“同心高跷”、“群乐高跷”;河西区的“同音高跷”、“同乐高跷”;和平区的“清和高跷”;南开区的“同胜高跷”、“混元盒高跷”;红桥区的“云乐高跷”、“神童高跷”、“新老涌义高跷”;西青区的“曹庄子高跷”、“小孙庄高跷”;北辰区的“王庄子高跷”等都属于武高跷类。
  (三)文武跷
  介于文、武高跷之间的还有一种文武兼备的高跷,它就是北辰区双街分上浦口村的“同乐文武高跷会”。其人物、服装和举止都妙趣横生,各具特色,并在个人表演、斗对和群舞动作中都有创新。特别是表演中出现的长串人龙造型,是其独有的表演内容。在音乐表现上,创编了快慢相结合的锣鼓打击方法。目前该会已传至第九代。此外,南开区的“同胜高跷会”也属文武高跷之列。
  (四)礼仪跷
  仪礼跷是天津独具特色的一种高跷,它与一般高跷不同之处在于:演员是身罩大型面具,仪表庄重典雅,另有伴奏乐队。伴奏的乐器也改锣鼓为竹、笛、唢呐等民间吹奏乐。乐曲舒缓悠扬、静雅清幽,使观众在喧闹的氛围中,顿生一种庄重、典雅和肃穆之境界。
  仪礼跷专为酬神、祝寿等庆典时使用,特别是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庆祝“天后圣母”诞辰而举办皇会时,这种仪礼高跷便出会,是纯仪礼性质的舞种。旧时,天津的仪礼高跷只有3档,即:西池八仙会、庆寿八仙会和津道鹤龄老会。
  七、杠箱
  杠箱,为天津独有的一种民间音乐舞蹈。其表演形式有“花子杠箱”、“富贵杠箱”和“五虎杠箱”。杠箱表演的人数共2人。道具是一个长约80-100公分,宽约40-60公分,重约50-60斤的大木箱,贯以一根约5米长的竹杆。表演的形式是2个表演者用竹杠抬着大木箱,在送礼的路上进行的行进表演。
  杠箱表演的规则是:竹杠不能离身,但也不可用手扶。其动作有:肩扛杠(àn)、前胸顶杠、肚子顶杠、喉咙顶杠、后背顶杠、腰抬、以及换肩、翻转、蛤蟆跳等。
  (一)花子杠箱
  花子杠箱表演内容是贫苦人家送嫁妆的路上所进行的表演。流行于武清县黄骅店一带。
  花子杠箱的表演服饰是光着膀子,穿着破衣烂衫,脸上还抹着锅底灰。一付穷苦人家的模样。如今,花子杠箱在市区已不见。
  (二)富贵杠箱
  富贵杠箱表演的内容是富贵人家如下级官吏为上级官宦人家送礼的路上所进行的表演。流行于红桥区西北角一带。富贵杠箱的表演服饰是穿明代士兵样式的服装,双排扣,系腰带,头戴有额子礼帽,脚穿软底靴。富贵杠箱花会于春节、灯节、娘娘会、五一节和国庆节等喜庆节日里进行娱乐表演。
  (三)五虎杠箱
  五虎杠箱,曾参加过皇会演出。据传,原系驻防天津的老三营军事训练的一种击技舞蹈。表演时用真刀真枪对打。后来又在表演中加入了简单的故事情节,即由官军押护着自家的杠箱,路遇盗贼前来劫箱,双方展开争斗。据《天津皇会考记》记载:“杠箱会都是以《绿牡丹》故事编排的,保护杠箱有5人,是照巴家五虎装扮。每人手持藤牌1面,单刀1把,劫杠者为余千、濮天鹏、胡礼、萧师夫、鲍子安。演员均剧装打扮,各成2人纵队,在锣鼓指挥下分对儿对打。”记载中杠箱技艺有:“旋子、单缠腰、打过桥、翻筋斗、元宝大顶、口衔箱杆、连珠滚、地趟滚、跳铁门坎、掖脖…。”
  目前,五虎杠箱已失传,代之的是天津民间艺术团改革创新的“富贵杠箱”。其内容是以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钟馗嫁妹》为题材,集中展示了钟馗护驾在送亲路上的场面。表演者抬着装有嫁妆礼物的木箱做行进表演。其动作技巧在传统技巧动作基础上,又增加了腰抬、侧手翻、空翻和倒立等高难动作。
  八、篓子灯
  篓子灯,俗称“五鬼闹判”。流传于汉沽区铁狮坨一带。这种民间舞蹈,有着特殊的民俗含义。其出会表演的形式是6名演员,头上各顶着由竹皮扎成鬼头状的篓子,外糊毛头纸并画上鬼脸谱,篓内点燃牛油蜡烛而扮成的1个“大判官”和5个“小鬼”的模样。从每年农历正月十四的午夜开始至十六这3天里,要从村镇的每家每户的门前经过,直到各家用电闪雷鸣般的鞭炮驱赶它们方肯离去。直至走遍每户人家才算完事。传说,300多年前,汉沽这一带因瘟疫而死的人很多,人们认为这是妖魔作祟。于是,想用过年放鞭炮崩鬼驱瘟,同时又幻想请阴间的判官来降鬼,以求平安,才有此会。出篓子灯会,是为了驱走过去一年的瘟疫恶患,希望新的一年平安无事,万事吉祥。
  篓子灯会的表演,受道具限制,只能以形象表现为主。篓子高达1.5米至2米,将其固定在椅子或四方木凳上。演员表演时,必须将头钻进椅子或凳子里,手抓住椅子或凳子的前腿,肩扛着腿上的“横撑”,因此动作只能局限于腰、腿和脚。这5个小鬼,其中4个为头长双角,身高1丈;另有1鬼为独角鬼,一只眼睛的眼珠迸流而出,令人望而生畏。它一直在设法逃避正在追逐射死它的判官。而高大魁梧、头如巨斗的判官,正弯弓搭箭,步步紧追这个害人的恶鬼,独角鬼四处退避,4个小鬼为其掩护。就这样逐门逐户地经过各家门口,直至所有住户在自家门前放完鞭炮,将鬼驱走后此会的表演方肯结束。
  篓子灯在汉沽又称作“降人恶”,其音似“乡人傩”。据考证“乡傩会”即为该会的正名。
  篓子灯的音乐为打击乐。所用乐器有大鼓和大、小锣各1面,1副小钹和2副大钹。打击乐的音调低沉,伴着黑夜的笼罩,几只恶鬼在鞭炮的硝烟弥漫中时隐时现,左右摇晃,踩看鼓点,游游荡荡地自远而近地一步步走来,令人毛骨悚然。加上篓子灯中点燃的牛油蜡,映照得鬼脸更加恐怖,正值夜晚,那点点灯光,摇摇晃晃,忽明忽暗,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九、秧歌
  秧歌,原本是农民们在插秧休息时表演的歌舞,俗称“村田乐”,大约始于宋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时被太监李莲英引进宫内,曾受到慈禧太后的褒奖,并由此风靡全国。天津地区的秧歌具有独特的风韵,它将扭舞和歌唱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进都市民俗所特有的情趣,以诙谐、幽默、深刻的唱词表达当时人们的世俗观念和理想。双伞阵图秧歌、窑洼秧歌和旱船秧歌等都很有特色。
  (一)双伞阵图秧歌
  双伞阵图秧歌,也称“阵图会”、“二十八宿阵图会”、“双伞秧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为了与其他秧歌相区别,又称它为“双伞地秧歌”。流传在海河的三岔河口一带。
  双伞阵图秧歌因该舞蹈在表演时由2个伞头各持1把平顶伞为领舞,演出的队形图案以古代军事阵地为素材编排,又以民间秧歌的表现形式出现,故而得名。
  旧时,该舞蹈由48人表演,共4把伞,可跑72阵。后来,因老城道路狭窄,改为由24人演,跑48阵。如今,只能跑18阵。即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环套月阵、四角风云阵、五堆梅花阵、六转盘龙阵、七点螺丝阵、八卦乾坤阵、九九阴阳鱼阵、大万字阵(又称十全蚂蚁阵)、蝴蝶阵、蝎子阵、葫芦阵、方城阵、夹篱笆、套双环、跑双棱、拉条子。这18个阵,又分为“活阵”和“死阵”。活阵又叫“破阵”,是演员在运动中完成队形图案,具有流动的完整造型;死阵又叫“布阵”,即演员跑到固定位置后形成图案,原地延长一个时间长度,以增强印象,表现静观的造型。表演中死阵和活阵交叉表演,显得阵图丰富多变,成为阵图秧歌独具的特色。
  双伞阵图秧歌表演的动作规范和审美要求,艺人有一套34个字的完整口诀。即“腿要曲,腰要直,肩要抖,行要颤,眼随手,情在眼,伞为号,阵位准,行会要踩点,见角就打脸”。
  双伞阵图秧歌舞蹈的音乐为打击乐。主要乐器有4个鼓、5至7副堂锣、2至4副大锣。鼓在表演队伍之中,由演员击打;堂锣和大锣是伴奏,在表演队伍之后。音乐的指挥者,是走在秧歌队伍最前列的会头,“手梁子”(上雕有龙头的小锣,俗称“叫锣”)连敲3下,示意大家注意,再敲3下,音乐伴奏便开始。鼓不仅是伴奏乐器,也是舞蹈者的道具。尤其在阵图中,鼓的敲打,可以烘托出战阵的气氛,鼓舞士气。同时,鼓子的节奏,又是舞蹈的伴奏音乐,表演者随着鼓的节奏起舞。
  双伞阵图秧歌舞的角色及所持道具有:伞头,男,2人,2人对称一手拿扇,另一手执伞;坐子,女,执团扇;白毛,女,执羽扇;青杆,女,执蝶杆;白杆,女,执蝶杆;腊花,女,2人,各执手绢;公子,男,2人,各执折扇;樵夫,男,2人,各执柴担、折扇;英哥,男,4人,各执布掸子;棒子,男,4人,双手各执1棒;鼓子,男,4人,肩挎鼓,双手各执鼓键。
  表演的常用队形有:后天八卦、北斗七星、先天八卦、庆寿八仙、二龙戏珠、九州八卦、螺丝、梅花、六转盘龙、九九阴阳鱼和四角风云等。
  据考证,双伞阵图秧歌自康熙末年始有,至今已有近3百年的历史。由最初海河三岔河口一带的脚行2人开始,祖辈相传,至今已传至第九代。
  双伞阵图秧歌,开始是自娱活动,当时的三岔河口北岸一带居民,几乎家家有练武学秧歌的习惯,至今仍保持着这一风俗。每逢春节和元宵节都会自动组织起来,走街串户,向人们拜年、道喜。以后又随俗参加一些祭祀活动,如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和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皇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每逢喜庆佳节都出会表演。
  (二)窑洼秧歌
  窑洼秧歌,流传于北辰区宜兴埠及河北区窑洼一带。由于其表演中只有一个“伞头”,为了与双伞阵图秧歌相区别,又名“单伞秧歌”。
  秧歌表演阵容由三部分组成,仪仗队、吹打乐队和表演队。全队有会头2人,一持串铃,一拿叫锣(故人们亦以其手拿的乐器呼之),负责领导和指挥。表演队有“伞头”1人,手拿2伞(据传,新春耍秧歌,手执扇子表示风调,伞头执伞表示雨顺,取“风调雨顺”之意),伞头负责表演队的演出。队伍出会时,由仪仗队先行,后面是吹打乐,最后是表演队。吹打乐的乐器有:钹和铙各8个;大、小唢呐各2个;铛12个;手锣2个;大锣和大鼓各1个。此外,打击乐器还有4个鼓子和1对木棒,随演员一起敲打。
  表演队由17人组成。其中有伞头1人;鼓4人;棒、生(文生和武生)、拉花、片(白片和青片)、婆(俊婆和丑婆)、英哥(俊英哥和丑英哥)各2人。
  表演时,伞头领先出场,先是“虎形三步”(连续3次蹲起撩腿),转而吸腿亮相,回身打扇做“倒拈五行”,然后,全体演员由文、武生各带一组走“二龙出水”队形上场“一字长蛇”和“梳辫子”队形。头尾衔接走“圆场”,变“八字形”后,由伞头“点将”开始表演,逐个下档(场)子。所有的武角演员各自表演高难动作,其他演员按锣鼓点跑“圆场”。表演的时间可长可短,武角的表演也可根据个人的武功或增或减。当舞蹈表演告一段落时,为使秧歌队员适当休息,就安排另一批演员进行唱歌表演。演唱的内容,大多是除恶扬善,尊老爱幼等宣传伦理道德的题材。如歌颂孝子的《安安送米》;描述妻子不贤不孝的《休妻》;颂扬匡衡人贫志高、凿壁借光刻苦读书的《苦读》;《四季花》、《一只梅鹿》、《秋天美女》等以风土人情为题材的内容等。演唱完毕,整个表演便告结束,全部表演一般可持续50分钟。如今窑洼秧歌舞蹈的表演,减去了演唱部分,只有秧歌舞蹈。
  旧时,演员化妆比较简洁,一律“清水脸”(即不按脸谱勾脸)。因此选演员时很注意长相。如今的表演为勾画脸谱,人物造型与戏曲类似。同时,在舞蹈的武功方面,又新设计了空翻、武打等一些有特色、有难度的动作,使武生动作苍劲有力,幅度大,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透有阳刚之气,他与文生含蓄细腻,幅度小而柔和的阴柔之美形成极大的反差。这种武与文、阳与阴的鲜明对比,使舞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据考,自明成祖称帝改年号永乐迁都北京的翌年,成祖与民同乐,各种花会竞相献艺,《窑洼秧歌》也同时参加演出。以此推算,窑洼秧歌已有500多年历史。而且还多次参加皇会,并曾给娘娘穿过黄袍,为娘娘“出巡”而“陪驾”。据清光绪年间所绘的《天津天后宫皇会行会图》中,就有窑洼秧歌老会出会时的全貌,并有“窑洼村中善秧歌老会弟子进香”的字样。
  (三)旱船秧歌
  旱船秧歌,流传在宝坻县八门城乡杨岗村,又叫“太平盛会”、“旱船秧歌会”等。
  “旱船”,即在旱地上假扮水船的行走,故名。一般船上为2人,表演形式是,演员的两手分别抓住船的两侧船帮于腰间,船下有幔帷遮挡演员的双腿,然后,船上的2人根据音乐的节奏踩着步子行走,身体的上部,作着各种动作,犹如船在水浪中行走。
  太平盛会秧歌,每年春节从正月十一至十五日在该村演出。其主要道具有23只船,一只为“龙船”,一只为“凤船”。其做工精细,绘画逼真,色彩绚丽,加之船顶彩灯高挂,如真的龙凤一般。每只船上均有2个演员。龙船上前为许仙,后为法海;凤船上,前为白娘子,后为小青。其表演根据《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一折改编创作而成。表演中由8人扮演水族,即:鳖和龟各1人;鲤鱼、虾和海螺各2人;另有8人扮演天兵天将,即:哪吒、二郎神、托塔李天王李靖、天王仙童、梅鹿、木吒和金吒。表演时“水族”和天兵天将”手中各持一小道具,代表自己的身份。然后由“凤船”带领“水族”,“龙船”带领“天兵天将”展开争斗。表演的争斗动作,是靠水族和天神两队隔一跳一地交叉,走出各种变化复杂而多样的图形展现的。水族由鳖带领;天神由哪吒带领,有条不紊地走出“夹篱笆”、“攒花”、“闹海”、“水漫金山寺”、“八卦阵”、“对逗”、“绕船”、“走八字”、“三角转圈”等变化多端的图形,表现来去整齐,动而不乱的舞蹈韵律。每个演员的手中都持有一个径不盈尺,由竹皮、毛纸扎制的小道具。舞蹈时,无论双臂摆动速度多快,幅度多大,时间多长,表演者都始终弯肘平端道具。以示各自的身份,从中体现出舞蹈的特色。为方便夜间演出,每个小道具上,都装有蜡烛(现已改为灯泡),更要求表演者有较高的手腕平举的基本功。这些小道具上的烛光与龙风船上的彩灯交相辉映,增强了演出效果。
  旱船秧歌为吹打乐。乐队分文、武场。文场有唢呐、笙、箫、管、笛;武场有大锣、小鼓、小钹和小镲。旱船表演时无固定音乐限制,一般同文、武场交替配合进行。武场起奏时,文场停止;文场起奏时,武场用小鼓和小钹轻打节拍。如此反复,将阵式图形表演完毕为止。
  旱船秧歌表演时,由2面绣有“太平盛会”字样的门旗前导,四周并配有数十面彩旗烘托气氛。舞队由乐队带头,文、武场乐器边走边奏,鼓乐齐鸣,并由大锣鸣锣开道,甚为壮观。
  十、清平竹马
  清平竹马,是跑竹马的一种。武清、静海和独流镇等地都有跑竹马这种民间舞蹈。尤以流行于津南区葛沽镇的清平竹马风格特别。其道具是扎彩精美的竹马,用竹篾扎结成马形,上面糊以布或纸,马的颈部系有铃铛,马肚间上、下穿通,演员将其套在腰胯间系紧、右手牵马缰绳,左手持马鞭,然后根据乐曲节奏作出骑马跑的各种动作(道具马鞍处置人的假腿)。
  “清平竹马”舞蹈内容是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传说清顺治末年朝廷派陈、金2位汉将率军南下收复台湾。然而几年之间杳无音信,故有奸臣说他们投降于敌。顺治便将他们全家老少及其九族一并诛杀。2位将军于数年后竟然率军凯旋。康熙为掩盖其父误杀忠良家属的错误,首先提升金、陈2位将军的官衔,又给他们分别娶了满、汉2个妻子,并被太后收为义子。民间为追述金、陈2位将之功,于咸丰年间编制了“清平竹马”舞蹈以示纪念。通常于农历正月初六至十八期间演出。
  清平竹马共有8位演员分别扮演金、陈2人和他们的满、汉妻子以及2个贴身马童。他们分别各骑一匹马,并着不同的服饰。金、陈2位将军身着黄马褂,内套箭衣,头上顶戴花翎,威风凛凛;2位满族妻子身着旗袍,马上的假脚着花盆鞋,2根小辫从两边分翻过去,插在板头之上。同时,胸前佩戴莲花锁,分别表示替朝廷“代罪”之意;2位汉族妻子身着汉装,假脚着三寸金莲绣花鞋,显得雍容华贵;2个马童头戴风帽加额子,短衣裤,假脚上穿洒鞋。
  清平竹马的表演主要是边歌边舞的形式。并分成以唱为主和以跑为主两部分。其中以唱为主的表演,音乐大多是中速。曲牌有《边关调》、《鸳鸯扣》、《桫莲枝》、《一箭风》、《叠金钱》、《石榴花》、《满天红》等。歌词内容以“思夫”为主。歌声委婉凄苦,悠扬抒情,优雅动听。当大锣一响,伴奏停,开始跑马为主的表演。此时锣鼓齐鸣,演员停歌狂跑起来,场上立即马铃声声,狼烟四起,犹如战场上万马奔腾一般。其伴奏的乐器有笛、箫、四胡和扬琴。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和镲等。
  清平竹马的基本动作有:行踏步、倒步和行平步。以及打马鞭、逗马、倒马等。常用的队形有裹场和夹场。
  十一、小车会
  小车会的表演形式是在一个竹制的小车道具中坐美女1人(实际是站立行走,盘着的腿为假腿)。前面1人拉车,后有1人推车,3人为一体,虽角度不同,却动作协调一致,犹如一个完整的小车在行走。
  武清一带盛行小车会,最能保留历史原貌的是有百余年历史,并传至第六代的窦张庄乡西柳行村的“太平车会”。其舞蹈内容,是根据《八蜡庙捉拿费德恭》的故事情节编排的。坐车的美女为武艺高强的张桂兰;拉车人为男扮女装的贺仁杰;推车的为诸彪;黄天霸、朱光祖扮成一对卖艺人,每人手拿一霸王鞭;金大力和关太分别扮演大丑婆和二丑婆。
  大丑婆是整个舞蹈中演员与乐队的总指挥。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动作,还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敏。其原身本是身高体魄彪悍的金大力。他与二丑婆同样是男扮女装。因此,表演中既要有女性特点,又要有男性的力度。特别是在其腰身的左摆右晃中,给人以幽默、滑稽之美感。
  推、拉、坐3人,通过“小车”将3人连为一体,尤其是在睡车、卧车、望桥和上、下桥的动作中,虽各自的角度不同,却协调一致,表现了小车行进的一个完整的形象。
  两位卖艺人,其原身都是身怀绝技的勇士,从化妆到表演都要给人以彪悍强劲、英勇无畏又性情刚烈之感,还要注重外刚内柔的特性。
  太平车会表现了7个不同性格的英雄形象,生动逼真。
  小车会舞蹈的基本步为“丁字步”、“踏步”、“云步”、“旁弓步”、“前弓步”、“大八字步半蹲”、“十字步”、“推车蹲裆步”等。
  小车会的主要道具是一架彩车。即用竹木绑扎,上饰彩绸和丝做的车帐子。中间用数根木方打榫,两侧加护栏柱,并留出艺人表演的六角孔做一车排子。排子下面蒙布,挂车围子并绘上车轮图案。此外,在小车会的行进表演的场景中,还设置一架拱桥,即用铁管烧焊而成。桥面用铁板或木板铺设,桥身两侧用布蒙,上绘有砌石和桥孔图案。
  小车会的音乐伴奏为吹打乐。吹奏乐器有唢呐、笙、二胡和笛子;打击乐器为1面大鼓和大铙、小镲各2副。伴奏除打击乐外,还有《绣门帘》和《四季景》乐曲。这些乐曲始终配以打击乐一齐奏。在音乐的配合上,类似于戏曲。如舞蹈中的亮相动作,大多用“跺头”或“四击头”等锣鼓点。
  “太平车会”演出的时间,除年节外,还在二月二的龙王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以及二月十八的老爷庙会期间出会表演。
  十二、狮子舞
  狮子舞有南狮和北狮之分。因地域不同,而风格各异。南狮子舞着重在狮子皮的外型装饰和灯光等道具的技术,而北方狮子舞则着重于演员的表演技巧。
  天津的狮子舞既有南狮子舞的外型,更着重于北狮子舞的表演技巧。其狮子皮造型非常讲究形象更加逼真,色彩也庄重。特别是那频频眨动的眼睛和张合自如的嘴,都使狮子的造型活灵活现。在表演上,手持绣球的领狮者,用几个空翻和漂亮的亮相,将狮子领出,并在表演中,狮子的姿态有愉快的玩耍,也有打哈欠、打瞌睡、喘气以及坐、卧、行、走、跑等形象。表演的重头戏还有“狮走梅花桩”、“过木桥”、“翻高凳”、“滚绣球”等。如梅花桩高达数尺,狮子可一跃,稳稳地站立于桩顶上,然后在上面作出踢腿、直立和绕身旋转等动作,显示了表演者高超的武功技艺。表演结束时,引球童子站立于狮子背上,造型非常漂亮。
  近年来,天津民间艺术团在狮子舞表演中,又增加了大狮出场后,一个滚翻亮出了藏在母狮怀中的小狮子,它们相互爱抚,大狮显得非常慈祥,小狮却是那般的顽皮,从而增加了舞狮的情趣。表演中又增加了引球童子的连续空翻和空翻转体360度以及连续飞脚等高难动作。此外,狮子还可在数尺高的方台上侧空翻下等新的技巧,加大了舞狮表演的难度。
  狮子舞
  十三、龙灯舞
  龙灯舞,不仅造型优美,而且龙的眼睛可以转动,眼皮可以眨动开阖;龙身柔美,频闪金光。夜间表演可形成光亮的龙形,非常好看。此外,天津的龙灯舞更以表演技巧的高超见长。
  龙灯舞
  耍龙舞,多以双龙为主的表演程式。龙身颜色为蓝色和金黄两种。每条龙由身穿彩服,头扎绸巾的十几个人擎举,由1名引龙壮士或倩女身穿紧身衣,擎一串铃绣球或称“彩球托棒”,舞动鸣响的绣球,逗引双龙飞舞。表演的程式有“双龙出世”、“二龙戏珠”、“蟠龙嬉云”、“双龙互跃”、“矫龙游阵”、“二龙出水”、“双龙自盘”、“双龙攀绕玉柱”等。整个表演在打击乐的伴奏下,在绣球的牵引下,双龙上下翻飞,时快时慢,场面显得欢快、热烈。
  天津的龙灯舞,已自成一体,自成一派。在耍龙的基础上,配伴了一只金凤。这一龙一凤的表演,又为人们带来了“龙飞凤舞”和“龙凤呈祥”的喜庆和欢乐。
  龙灯舞一般需要表演者40人左右,分成2组,以便于集体或者单人替换。耍好龙灯舞,不仅需要表演者有强健的体魄,还要动作机敏、灵活,节奏感强。表演中,需要全体演员齐心协力,步调一致。
  天津的龙灯舞会活动相当普及,据统计,全市各种形式的舞龙灯会约有60多道,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人员之广在国内少见。龙灯舞会以农村居多,市区较少。同时,各会龙形龙色也各不相同,表演的程式也不同,并各具特色。
  十四、中幡
  中幡是用二三丈甚至四五丈巨竿垂挂巨幅幡旗,由耍幡的演员在保持幡竿平衡竖直的情况下做出种种抛掷动作,然后用头、肩、臂、肘、手或用额、鼻、颌、牙、唇将其稳稳地接住,然后继续弹起,如此往复进行表演。有的还从幡顶引下1根长绳,由耍幡演员身边的人拽之,以此协助其保持幡竿的平衡或进行各种特技表演。
  中幡这项表演大约有150年的历史。古代的中幡是大船上安装的装置,也叫招风幡,即船行驶时中幡招来风,然后借助风为船的行驶提供动力。
  据了解,如果没有风的时候,中幡一旦被人举在空中,周围就会生风,所以虽然中幡在地上时重量为35斤左右,而在空中至少就有上百斤。因此,中幡表演是一项力量与技巧相结合的一种表演。
  目前,只有天津还有人表演中幡,而在天津也只有任文厚和他的两个弟第会表演此技。
  任文厚是天津民间艺术团的成员。他自1988年开始练习中幡。他在学习中不断创新,把几个简单动作发展成套路,并加进了手脚的配合。自1990年至2004年,基本上每个大年初一,他都到北京天桥去表演中幡。
  任文厚表演所用的中幡,宽1米,高8米,重35斤。上有三个伞,一面红旗和八个铃铛。旗上绣有“天津民间艺术团”字样。任文厚在表演时,首先将中幡托起,然后用牙叨着,再依次将中幡顶在额上、肋部和大姆指上,最后表演绝技“一指神功”,即用右手的食指将整个中幡托起,深受广大群众赞誉。
  十五、同乐花鼓老会
  同乐老会是咸丰年间由两位以卖艺为生的安徽艺人传入天津。该花鼓表演的演员年龄很小,在11-15岁之间。演出形式与戏曲有所相似,一般为每场10人,演员既要有唱,也要有身段的表演,唱腔结合了湖南和天津的地方曲种,并加入一些昆曲成份。每次表演都从130多段水浒故事中挑选出几种,一场表演通常是从会址出发,一路表演到现场。
  同乐老会于260多年前东于庄成立,期间经历过多次复会。1984年最后一次复会,至1999年2月在北宁公园最后一次表演,至今无有复会。该会是唯一一支以青少年演员为主的花鼓会。
  十六、香塔老会
  香塔老会起源于天津西青区杨柳青十四街,传承已有280年历史。当时可谓是盛极一时,百人抬着香塔出会,场面蔚为壮观,成为杨柳青古镇民俗一景。
  然而,由于后继无人,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古老的民间花会艺术逐渐凋零,致使1985年后在古镇绝迹。2004年2月,香塔老会由杨柳青十二街岳氏传人岳旭通老人根据保存下来的图谱,重新设计制作而成一套新的香塔老会道具,在保留原有特色基础上,有所创新,并用木质香塔代替了传统香料攒成的香塔,塔内的灯烛也改用电声控制,融入了现代气息。
  目前这一古老的民间花会艺术,已走进了天后宫。
  为弘扬天津的民族文化,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1988年11月,天津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民间组织――天津市民间广场联谊会。多年从事群众文化研究的姚树贵任该会的会长。目前已汇聚了天津的民间花会达82道会,涵盖了天津各地区所有的代表性演出项目。光演员就达4000余人。自该会成立以来,他们在过去花会演出基础上不断改革出新,在各重大节日进行演出,还多次代表天津队到各地进行交流表演和比赛活动。不断获奖,为天津人民争得了荣誉。此外,他们还在原来皇会基础上,重新绘制了《沽上民戏图》,上面绘制了48道会,人物达1300余人,比“皇会图”所表现的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目前,天津活跃的花会表演队有:红桥百忍高跷老会、河西永音法鼓、和庆音法鼓、北辰王庄子的顺和高跷、汉沽飞镲、西青和东丽的舞龙、河西“小神龙”的舞狮、河北同乐花鼓、天津市聋哑艺术团秧歌队、小海地彩车、静海的威风锣鼓、河东的女子大鼓队以及天津的摔跤队等,他们经常参加表演、交流与参赛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友情链接&&&& | 河北 |
| 云南 | 西藏 |
| 青海 | 宁夏 |
主办: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大沽北路138号金融广场大厦A座10层
电话:022-(节假日值班) E-mail:
邮编:300040《天津史志》投稿邮箱:您是当前第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刷机刷成砖头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