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敬老我国要倡导敬老爱老 奉行孝道

2014年10月第2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2)
09:28:46&&&来源:&&& 点击:
13、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全程给予有力领导指导。习主席、中央军委以向我看齐的姿态改作风,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为军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思想动员、工作准备和行动示范,军心士气为之一振,军营内外新风扑面。
14、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在柏林总理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德两国政府26位部长参加磋商。两国总理听取了双方部长各自领域对口磋商成果汇报,并分别发表讲话。
15、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10月10日在西安主持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听取征求陕西、新疆、福建等与&一带一路&相关的部分省区市负责同志意见建议。张高丽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一带一路&建设作了部署,要求积极推动相关重要项目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16、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17、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0月10日开设专栏,集中公布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接受党内、群众和媒体监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今年3月至5月,中央巡视组对北京、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海南、甘肃、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常规巡视,对科技部、中粮集团、复旦大学开展了专项巡视,并于今年7月陆续向上述地区、单位党委(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追逃追赃工作,各有关部门加大交涉力度,力求做到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追逃追赃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8、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消息,10月1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敲诈勒索、强迫交易、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依法分别对&21世纪网&总裁刘冬、副总编周斌、《理财周报》社发行人夏日、主编罗光辉、《21世纪经济报道》社湖南负责人夏晓柏等25人批准逮捕。
19、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10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委办公厅系统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又专题研究抓落实问题。希望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更好地发挥基本职能作用,投入更大的力量、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20、中国旅游研究院10月10日发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旅游经济形势分析暨全年趋势预测》预计,前三季度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为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万亿元人民币。全年旅游接待总收入将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预计三大市场方面,国内游平稳发展,出境游高速增长,入境市场可能出现持平。
应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下午乘专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
21、中宣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日前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任全来家庭等10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任全来、赵永华、房泽秋、胡金凤、郭欣欣、赵伏妮、李永忠、李昌女、代琼兰、地丽胡玛尔&阿不都卡德尔等10户家庭敬老爱老、奉行孝道,倾心孝顺父母公婆,倾情照顾孤寡老人,志愿服务困难群体。他们的故事,感动了社会,更为人们践行、传承孝老爱亲美德树立了榜样。
22、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获悉,《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日前正式出台。《方案》就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增强新闻出版单位发展活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等5个重点方面的改革任务提出政策措施。
23、从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获悉:2015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即将开始,报名和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也已确定。10月14日以后,报考人员可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http://www.)、国家公务员局门户网站(http://www.)等网站查询招录部门、招录职位信息等情况。
24、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证券报金牛理财网联合发布的《中国P2P网贷行业发展与评价报告》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2P网贷市场。截至日,全国目前正在运行的网贷平台约1357家,预计年底平台总数或增至1800家,网贷行业贷款余额约达580.90亿元,1&8月网贷成交量超过1250亿元,预计年底成交量将突破2500亿元。
25、10月12日下午,成都艺术品保税仓库暨成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据了解,保税仓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含展览陈列区、保税仓储区、海关监管区和艺术家交流中心四大功能区。保税仓运营后,将实现展览推介、一线拍卖、保税交易等国际贸易服务的常态化。后期还将配套建设文化艺术品保税园区,形成集艺术品保税展示、仓储、交易、租赁、税收等全产业链的国际化综合服务运营平台。
26、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2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两国总理举行了务实深入的会谈,听取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四个合作机制的工作汇报,共同规划两国下一阶段全面合作。李克强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重要伙伴,同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加强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8、10月1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开工72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分别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103%和98%,完成投资10700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了201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的年度任务。
更多内容查看&
[责任编辑:夏建敏]
畅销榜1¥128.402¥135.60345“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儒家以为孝悌即为仁爱的根本,我们应该如何奉行孝道这是我的一道国学试题,急用,希望知道的能速回,_百度作业帮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儒家以为孝悌即为仁爱的根本,我们应该如何奉行孝道这是我的一道国学试题,急用,希望知道的能速回,
这是我的一道国学试题,急用,希望知道的能速回,
孝有三重境界:始于孝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只是《孝经》中对孝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的阐释.孝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有四项任务:孝父母之身,使父母衣食无忧;孝父母之心,使父母心情愉快;孝父母之志 ,使父母愿望实现;孝父母之慧,使父母具有智慧.仁讲的是人与人的敬爱互助,和睦相处的关系.而这一关系首先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敬.&&&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爱老,淮北市多方举措坚持孝道价值导向,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孝道文化,多形式主题活动让“孝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全市刮起了敬老爱老新风。
一、从宣传抓起 夯实孝道文化阵地&&
&&& 淮北孝道文化墙弘扬孝道文化建文明家园
&&& 淮北市相山区任圩街道办事处新星社区,“百里负米”、“扇枕温衾”等传统孝爱故事,出现在了社区的孝道文化墙上。&
&&&&新星社区位于全省最大的采煤塌陷村庄整体搬迁项目仁和小区内。从老村庄搬到新社区,农民变成了社区居民,如何让他们转变观念,提高文明素&质,成了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星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200名。实施‘孝道工程’,用孝爱文化来感染大家,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发扬,是我们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构建和谐社区的突破口。”新星社区党支部书记赵辉说,从今年4月开始,新星社区精心谋划,利用社区楼栋墙面,从古代文人编辑的《二十四孝图》中,精选出“涤亲溺器”、“扼虎救父”等12个孝子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跃然墙上,在潜移默化之中营造出孝老爱亲的环境。
&&& &淮北退休教师倡孝道育学子感恩心
&&&“百善孝为先,同学们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吗?”5月3日,淮北市濉溪县南坪镇邹恒瑞和李长贤两位退休教师发挥余热,在南坪中心校对学生进行孝文化传统美德教育。邹恒瑞和李长贤历时近一个月,亲手绘制了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图》送给南坪中心校,并通过给学生讲述二十四孝故事等方式,教导学生行孝道,培育孩子感恩心,两位老师关爱下一代的善举受到师生好评。&
邹恒瑞老师81岁高龄,目前在南坪镇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任职,李长贤老师今年68岁,退休前为南坪小学美术教师。今年三月份开始,两位老师为南坪中心校精心绘制了《二十四孝图》。他们表示,一个人只有心存“孝”字,才会富有大爱,当代青少年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孝”教育的缺失。《二十四孝图》描述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感人至深的孝故事,希望该校青少年学生在新的形势下,赋予孝文化新内容、新内涵,能够受故事感染和启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践行孝道。
&&&&淮北烈山“孝文化”上墙 引导市民弘扬孝德
&&&&&&&7月16日,一对母子在观看图文并茂的中华孝文化墙。淮北市烈山区全力实施孝德工程,将亲尝汤药、百里负米、鹿乳奉亲等24幅我国历史上孝顺的典型事例分别绘制在墙上,意在激励和引导市民弘扬孝德,践行孝道。(葛长凌&&张卉芳)&
二、从制度抓起 探索养老新模式
&&& 淮北市将全面开启“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2014年起, 淮北市立足为广大老人提供更好养老服务这一目标, 在推动医疗资源和养老机构融合发展, 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上,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截至目前, 全市已吸引社会投资近1.5亿元, 先后有14家医疗机构年内陆续开展养老服务业务。
  多出的这条养老“路径”运行情况如何?日前, 记者先后走访民政部门及多家养老机构, 共同探讨“医养结合”为淮北养老服务业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
&&& 淮北市“居家养老服务券”温暖空巢老人心
&& “大妈,我们来给您送服务券啦!”近日,家住淮北市大华新家园小区86岁的丁玉萍领到了淮北市人民路街道办工作人员送来的居民养老服务券。
  “有了这个券好啊,洗衣服、打扫卫生、料理家务都有人来帮忙,还不用花钱。”一说起服务券的好处,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个没完。
  而像丁玉萍这样的老人,人民路街道办辖区共有112名。“从2011年开始,人民路街道办便开始为辖区内8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送服务券活动。现在每年分两次发放,每人一次发放60张,相当于600元钱。”人民路街道办民政办主任周凤侠告诉笔者,“居家养老服务劵”是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凭证,也是服务机构兑现服务费用的凭证。老人可以凭劵免费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医疗康复等服务。
&&& 淮北健全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精心呵护"夕阳红"
10月11日,在淮北市三堤口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在为老人测量血压。 摄影 记者 陈文骁
&&& “十二五”末,淮北市将实现社区养老机构覆盖80%的城市社区、50%的农村社区,市及各县区均建起一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40张养老床位,40%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转变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城乡、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网基本构成的目标。
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有各类养老机构51家、床位5955张。“今年起,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被纳入民生工程,服务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正蓬勃发展成一项朝阳产业。”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在现有养老力量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市、县两级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满足特殊老年群体的服务需要,并着重发挥其对家庭、社区的示范和辐射职能。目前,占地40亩的老年公寓已进入招标程序;濉溪县老年公寓和相山区寿山福海老年公寓开工建设;杜集 区高岳街道办事处以双楼敬老院为中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初具雏形。
三、从社区抓起&温暖老人孤独心灵
&&& 淮北市相山区三堤口街道社区养老服务有特色有成效
  三堤口街道全面推进社区化养老工作近一年来,通过探索居家养老社会化管理运作模式,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惠及了众多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城镇富余劳动力就业,使居家养老社会化管理工作卓有成效,获得上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创新模式 构建完善为老服务体系
  借鉴时下最流行的EPDCA管理模式,街道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一起探索出了EPDCA居家养老模式,推动居家养老向信息化、规范化发展。
&&& 相山区东山街道新村社区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演出
& &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11月17日,东山街道新村社区联合东山司法所组织志愿者表演团来到寿山福海敬老院,为这里的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为他们送去欢乐。
& &志愿者们用心编排了歌曲、舞蹈等节目,精彩的演出、精心的设计、温馨的氛围,深深的触动着现场每一位老年人的心灵。演出在欢快的舞蹈中拉开序幕,随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上演,敬老院的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愈加灿烂,贴近老人喜好的节目不时引起老人们的掌声和欢笑。
& &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敬老院老,的业余生活,更是让老人们体会到了社会大家庭对他们的关爱。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精致淮北,不止需要环境的改善,更需要优秀传统美德的继续弘扬,爱心的继续传递。(东山街道新村社区 周雯)
&&& 淮北相山区人民路街道多举措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
&&& 和着悠扬委婉的乐曲,十多名中老年朋友正在活动室里玩柔力球。她们一个个面容红润、精神矍铄,右手握着特制球拍,时而挥拍迎球,时而纳球入拍,似弧形上下翻飞随球起舞,似太极刚柔并济,舒缓柔和。这是人民路街道锦华苑社区中老年人休闲娱乐时的场景。&
&&&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的依附性逐渐增加。近年来,人民路街道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所辖社区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先后设置了棋牌室、活动室、阅览室、老年餐厅等,供老年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娱乐,并且在节假日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项比赛,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让老人们不出社区就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社区也不定期给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每位老人的既往病史、现存的健康问题和危险控制因素进行详细记录,为他们日常保健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 &
四、从娃娃抓起 培养少年孝道理念
&&& 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举行“尊老、敬老、爱老”升旗仪式
&&& 10月22日上午,淮北市三实小的师生们带着热情和对新一周的憧憬,踏着整齐的步伐,有序的来到操场,举行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开始,全体师生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庄严的唱着国歌。五星红旗飘扬在半空,同学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齐声宣读少先队员宣言,大家用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一周的学习和生活。学生代表进行主题为“尊老,敬老,爱老”的讲话。10月23日,为中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和别的传统节日不同,重阳节有两个主题:敬老与登高。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传承这种美德。关爱老人,从身边做起: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给自己的爷爷奶奶送上重阳节的祝福,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当然,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从现在做起,尊老、爱老、敬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 淮北市相山区朝阳小学师生志愿者开展“关爱老人”活动
  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为了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尊老的道德情感,也为了培养孩子们知感恩,懂感恩,会感恩的高尚素养。近日,相山区朝阳小学生在教师志愿者带领下来到了淮北市朝阳敬老院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在敬老院里,师生们受到了敬老院领导和老人们的热烈欢迎。该校师生为老人们送上了全校师生的祝福。有的学生走到孤单的老人身边和他们聊天,有的学生给老人们捶背,有的学生和老人一起下棋,还有为老人剪指甲的。老人们对师生的到来感到欣喜,对师生的行为感到欣慰。活动最后,师生们和老人们深情地握手道别,祝愿老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开心。老人们也祝愿孩子们学业进步,祝愿老师工作顺利。
&&& 淮北市淮海路小学开展多种形式孝老爱亲活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尊老敬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进一步弘扬这一传统美德,淮北市淮海路小学于近日开展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为家中老人做件事、关爱社区的老人等活动,促进学生与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尊老、爱老的活动中来,学校大队部首先向全体学生发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倡议: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帮助老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快乐!同时要求学生回到家帮忙家中的老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捶背、洗水果、摘菜、送贺卡等,希望学生在关爱自己家的老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社区的其他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五、选树典型 弘扬良好道德风尚
&&& 淮北王海峰:敬老助残献爱心共筑社会好风气
  10月16日,市一中退休教师王先生在家人陪护下来到驰方出租公司,把一面镶嵌着“敬老助残见爱心,共筑社会好风气”的锦旗送到公司领导手中,老人家激动地说:“感谢FT2272出租车驾驶员王海峰同志,免费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他是一位好善乐施的人,请公司领导给予表彰。”
  据陪伴他的女儿介绍:老人是一位退休教师,身患残疾多年,10月13日上午,老人想打的外出办事,在马路边等候出租车时,正巧王海峰驾驶着他的出租车经过这里,他下车问清老人的去处后,便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上了出租车,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我们很快到了目的地,下车时他不但不收乘车费,还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并告诉我们:老人家行走不方便,以后想打的就与他联系。
&&& 淮北董雪英孝心演绎人间亲情
  董雪英精心照顾婆婆
  十几年如一日,一边是身患脑血栓卧床不起的婆婆,一边是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公公,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孝”的重担,用最和谐的方式将“顾小家”的无微不至和“为大家”的不辞劳苦完美结合。她就是烈山区宋疃镇雷山社区的孝媳董雪英。
  1967年,家住原濉溪县马桥乡蒋店孜村时年21岁的董雪英经人介绍嫁给了住在烈山区原雷山村的朱家俊,成为朱家最小的媳妇。勤劳能干又贤惠孝顺的她,嫁进来后深受婆家人喜欢,家里的日子虽不富裕,但家庭和睦,却也让人羡慕。
  原本以为这和和睦睦的日子会一直过下去,直到婆婆李安英突发脑血栓住院……
  2003年,董雪英年近80岁的婆婆李安英突发脑血栓,经手术治疗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身体瘫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只能长期卧床。从那时起,董雪英就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直至90岁高龄的李安英老人于2014年3月逝世,坚持照料了12年。
&&& 淮北好人任婉婉:用孝心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感动身边无数人
任婉婉给外婆剪指甲
&&& 在淮北乘105路公交车到郑岗子站下车,向西数十米再向南拐,就进入淮北好人任婉婉家所在的土楼村。
&&& 傍晚时分,任婉婉正在给外婆剪指甲,这是她平日里做惯了的事。修建多年的3间平房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电器,院落也已显老态,但却充满温馨。
&&& 去年开始,外婆的头脑有些糊涂了,认清眼前是心爱的外孙女,她不再固执地起身,只是静静坐着,含笑看着。
&&&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注重传统美德的今天,敬老爱老尤为重要。淮北多项举措的实施,引导市民弘扬孝德,让全体市民都参与到尊老、爱老的活动中来,使爱老敬老成为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杨 柳"传承与新风--中国好家风好家庭"展览 三八节期间迎八方来客
 "传承与新风--中国好家风好家庭"展览自开展以来,反响强烈。特别是三八节期间,日参观人数突破千人。据统计,截止到3月8日,我馆共接待各界预约参观团体80余个,参观总人数7000余人。广大观众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此次展览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内容感动人、教育人,群众纷纷点赞,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社会正能量需要我们共同来集聚。
配合"传承与新风--中国好家风好家庭"展览,"名人家风家训"讲座亦如期举行。3月6日上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同志来我馆,讲述"我的伯父伯母"。在两个小时的专题讲座中,周秉德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一点点真实的生活细节为大家还原了伟人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模范夫妻的婚姻生活,从婚姻、育儿与革命的关系、夫妻间的"八互原则"等方面,生动阐述了他们对晚辈及身边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体贴、爱护。
"家和万事兴"主题系列家庭教育讲座之三
主题:《皮皮鲁送你100条命》安全教育讲座
皮皮鲁是郑渊洁笔下最酷的男一号,《皮皮鲁送你100条命》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编写的安全自救教材,送给孩子100种安全防范的方法,呵护孩子健康幸福的一生!
时间:日下午1:30——3:00
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主讲人:杨华京
星梦工坊企划总监、儿童图书译者、公益阅读推广人。已翻译出版的作品有图画书《妈妈不知道我的名字》,中篇儿童小说《第九十四只风筝》,科普童书《探索百科》系列,荣获爱尔兰儿童图书Bisto荣誉大奖的《铅笔潘妮》六本系列等。
听众对象:小学阶段孩子及家长
活动报名:公益亲子讲座,免费报名,活动人数80人。
报名电话:1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社教活动QQ群:群内报名
"传承与新风--中国好家风好家庭"展览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
日上午,"传承与新风--中国好家风好家庭"展览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老舍纪念馆、梁启超纪念馆、钱学森图书馆协办,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妇女报社、央视网支持。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兼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长邓丽出席开幕活动并致辞,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专家、最美家庭代表、各界观众100余人参加开幕活动。
配合此次展览,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还将举办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的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古今名人家风系列讲座"、"家庭情景剧展演"、"好家风好家训主题宣讲团"等内容,采取"讲座"、"演出"、"宣讲"等形式向公众传递高尚的思想境界、积极的人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无品不立,国无格不兴。古今中外众多家庭,都有传世流芳的家风家训。大家族将家风家训编簒成册流传后世,小家庭言传身教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
"好家训好家风"无论巨细,都体现了中华先贤的品格和智慧,并被一个个家庭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好家风好家训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本次展览所展示的是全国妇联2014年在全国城乡社区"妇女之家"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和"好家风好家训"宣传展示活动中涌现出的全国"最美家庭"传承好家风的感人故事以及中华先贤树立传世好家风好家训的历史足迹,旨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优良家风家训、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凝聚和传递家庭美德正能量,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第一单元好家风好家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54岁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诸葛亮二姐之子叫庞涣,也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家书简练谨严,意蕴深刻,反映了诸葛亮对人生深邃的哲理思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座右铭。
积财千万 不如薄技在身——颜之推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被称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的家训专书。颜之推身历三朝,对世事沧桑、人情世故体会颇深,他鄙视士族的腐化无能,教育子孙要"少欲而足",以技能立世。《颜氏家训》对其后代影响深远。颜氏后人涌现出众多出类拔萃之才,如唐朝注解《汉书》的颜师古,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至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可见《颜氏家训》效用彰著。
厚于责己而薄责人——袁采
袁采,南宋进士,为人才德俱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袁氏世范》深入浅出,如话家常,故又称《俗训》。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 "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厚于责己而薄责人"等等,体现出他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思想。《袁氏世范》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柏庐
明末著名教育家朱柏庐一生教授乡里,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愠恤"、"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
晚清曾国藩,以勤奋、俭朴、求学、务实为家风家训,并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主张"和以治家",特别强调"勤以持家"。"勤以持家"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二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曾国潘说到做到,每次都一丝不苟,率先垂范。比如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二儿子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曾国藩虽一窍不通,但也尽自己所能努力了解。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体现了他的治家之道。
满门俊秀——梁启超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一生匡国济世,著述颇丰,是《少年中国说》的作者。他将国家的兴旺寄托于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为清华大学题写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他以博大的父爱、先进的教育理念,告诫子女要努力自强,使膝下9位子女成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并创造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他的孙辈也同样人才济济。梁家因此被誉为"满门俊秀"。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蔡元培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主张"科学救国,美育救国",提倡科学、民主,反对旧思想、旧礼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先后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提倡学术民主,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蔡元培注重对孩子品德气节的培养,曾引用儒家经典格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分赠三位子女。
母子情深,实行教子——赵一曼
日,抗联女战士赵一曼被押上开往刑场的火车,在生命最后时刻,她牵念着唯一的儿子。在车中,她向看守人员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遗书,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爱意,并以自己为国捐躯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热爱祖国,不要忘记自己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
利在天下者必谋之——钱学森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吴越国王钱镠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四个角度出发,为子孙订立了详细的行为准则——《钱氏家训》。钱氏族人遵循《钱氏家训》,历代英才辈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代表。1955年9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返回祖国时曾郑重说道:"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句话不仅道出了他铭记家训、不忘祖国的家国情怀,更是其殚精竭虑、毕其一生为之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夫妻和睦、家庭楷模——邓颖超
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是一对模范革命夫妻,他们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在生活中,他们又是一对患难与共、携手前行的恩爱伴侣。他们心心相印,互爱、互敬、互勉、互慰、互让、互谅、互助、互学,成为夫妻和睦、家庭和谐的典范。对父母,他们爱中有敬;对亲属,他们爱中有严。没有儿女,却有很多的革命后代在他们的培育、关心下成长。每一个称呼着"周爸爸,邓妈妈"的儿女,都曾生活在周恩来与邓颖超爱的世界里,也都曾深受过周恩来和邓颖超严于律己、简朴务实的教诲。
勤俭持家,健康是福——老舍
老舍出身贫苦,父亲去世后,全靠母亲给别人洗衣服养活全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老舍自幼帮助母亲干活。艰苦的生活和母亲的影响造就了他崇尚节俭、自强自尊的精神。当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次,朋友邀请他参加一场舞会,步入舞场穿着自然要讲究一些,可是老舍只有两套灰布中山装,洗过几次后,显得有些陈旧,穿在身上就像个清洁工。老舍就穿着这套衣服步入了舞场,他对投来不解目光的朋友说:"对不起了,这已经是我最好的衣服了。"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
《傅雷家书》是我国现代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也是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经典范本。全书凝聚着傅雷对儿子、对祖国深厚的爱。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第二单元最美家庭之大爱无疆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只要心中拥有爱,爱就会超越年龄、超越职业、超越民族、超越环境,在不同背景的普通人身上折射出最美丽的人性光芒。拥有大爱,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情怀。这种境界能将私念摈除,将奉献举起;这种情怀,能将卑鄙抛却,将高尚揣怀。舍弃小我的大爱,永远都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
龚全珍家庭
最美家语:"人民用小车推出了新中国,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的幸福富裕贡献一点儿微薄之力。"——江西龚全珍家庭
今年92岁的龚全珍,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被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称为"老阿姨"。1986年,甘将军因病离世后,已经63岁的龚全珍住进了县幸福院,她帮助白血病患儿,资助辍学儿童,成立幸福学习小组,用实际行动延续着甘祖昌将军建设美好家乡的梦想。2011年她成立了龚全珍工作室,如今江西萍乡市已建成近300个"龚全珍工作室",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和学生近3600多人。俗语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是,龚全珍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做一辈子好事也不难"!
方秀云家庭
最美家语:"在平凡中严要求,在平淡中懂知足。"——河南方秀云家庭
身为名将杨靖宇的后代,方秀云一家始终秉承着"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的家教家风。方秀云的丈夫,即杨靖宇将军惟一的儿子马从云,50年前因公殉职,临终前他对家人说:"咱是烈属,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咱家可不能出孬种。"从那以后,没有工作的方秀云靠纳鞋底、当保姆,独自拉扯着五个儿女,将他们养大。由于母亲的严格要求,兄妹5人从未以抗日英雄后代为借口向组织提要求,全部都是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卡小花家庭
最美家语:"在我的家里,就是我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都有学上,有出息!"——新疆建设兵团卡小花家庭
这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12个孩子有维族,也有汉族,把他们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是维吾尔族妈妈卡小花。1991年,丈夫阿尔肯领来了两个汉族小孩,原来阿尔肯的母亲多年前嫁给了汉族人殷盛元,他带来的女儿与女婿的突然离世,让4岁的高春节、3岁的高春亮哥俩转眼间成了孤儿。"留下吧,今后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他们哥俩!"当时只有26岁的维族姑娘卡小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没想到在随后的四年中,因家庭变故亲戚中先后有10个孤儿走进了他们本不富裕的家。为了把孩子养大,她包过地、开过馆子、收过酒瓶,卖过凉粉------如今,12个孩子有7个上了大学,3个已经成家立业,卡小花的家也成了多民族的和谐之家,幸福之家!
最美家语:"没有奋斗的人生,是一条从零到零的虚线。"——广东安子家庭
这是一个弥漫着书香气息的家庭。女主人从一个闯深圳的打工妹成到拥有4家公司的董事长、近百家连锁店的企业家,安子说,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迄今,她已累计出书13部,其中《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开创了中国打工文学新纪元;男主人邱金平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0本书;从小受父母影响,女儿邱亚之不仅自己爱读书,还作为一名传统文化义工,积极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学国学,传播传统文化。他们不单单自己从书中受益,还通过演讲、主持广播电台节目、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活动,激励无数青年。安子一家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累计扶持资助了近500名失学女童,并在深圳大学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组织捐款近100万元。资助并设立的"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
曹越华家庭
最美家语:"只要相爱相守的信念还在,婚姻就不会因距离而动摇、家庭更不会因磨难而被打散。"——重庆曹越华家庭
一封70年前二战远东地区前线曹建华写给王德懿的"战地情书"让两位老人爱情故事通过媒体为千千万万的人所知晓,并被谱成了歌曲《给你的歌》。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让他们无论在何时何地何境,都矢志不渝地同甘共苦、互相理解,以心交心、和睦恩爱。而良好的家庭氛围,也使儿女们个个事业有成。如今,安享幸福万年的他们,仍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记笔记、写回忆文章,手牵手去菜市场买菜。
孙仙梅家庭
最美家语:"社区能有多大的事儿?惊天动地的事没有一件,都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芝麻小事,但老百姓的事比天大。"——宁夏孙仙梅家庭
孙仙梅的家很大,银川市西夏区正茂社区的7000多名居民都是她的家人,她也是大家公认的"小巷总理",被所有人称道的"热心大妈"。从1980年走上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孙仙梅三十几年如一日,对社区小事操心,难事挂心,大事尽心,把浓浓的爱与真挚的情延伸到社区每一户居民家庭。如今,在孙仙梅感召下,儿媳妇、大女儿都自愿走上了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孙仙梅又把时刻铭记的"热心为民、耐心做事、贴心服务、爱心奉献"的"四心工作法"传授给晚辈。孙仙梅说,"只要还能动弹,只要社区的老百姓还需要我,就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
顾洪昌家庭
最美家语:"守边卫国其实每个人都有责任。"——黑龙江顾洪昌家庭
71岁的顾洪昌和他70岁的于秀琴老两口一辈子"与水结缘,与船为伴",一条大货船载着全家人,既是生活又是生意,快乐而幸福。到了老两口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可两位老人却选择了去守岛。2007年开始,老两口驻守在了黑龙江绥滨段国境线上一座并不知名的小岛——同北岛上,义务守护着祖国的神圣领土。刚到岛上时,没有电,没有像样的住处,种不了蔬菜,手机还常没信号,但老两口坚持了下来,孝顺的儿女虽然都有自己的营生,但经常同父母一起守岛。多年坚守小岛和边境安全,让老两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边境老战士",与这里的渔民和边防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曾祥来家庭
最美家语:"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让他们从贫穷中摆脱出来。"——湖南曾祥来家庭
1949年,年仅19岁的曾祥来被当成壮丁抓去国民党军队到了台湾,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乡成了他遥不可及的梦。1988年,他第一次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看到自己的家乡依旧闭塞贫困,他给乡亲们修建了一条乡间公路,还出资帮助乡亲们购买耕牛、修葺房屋,但更让他揪心的是村里辍学的孩子。为了让孩子们上学,他常年住在老家,说服家长转变观念;为了资助孩子上学,20多年来,他累计出资200万元,花光了毕生的积蓄;为了保证孩子们健康成长,曾祥来亲自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被孩子们亲切称为"台湾爷爷"。老人说,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他的助学事业就将继续。
第二单元最美家庭之孝老爱亲
百善孝为先。有这样一组家庭,他们敬老爱老、奉行孝道,倾心孝顺父母公婆,倾情照顾孤寡老人,志愿服务困难群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孝行感天动地,他们的精神令人景仰,他们不愧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
方海鹰家庭
最美家语:"重信守诺!"——安徽方海鹰家庭
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方海鹰,为了一句战友间的承诺:"谁能活着回去,谁就去给牺牲者的父母做儿子,伺候老人一辈子!"在战友牺牲后,退伍的他拜别亲生父母来到烈士家中做儿子,并娶了战友的妹妹为妻。如今,方海鹰和岳父母及妻儿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一段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佳话。
钱玉良家庭
最美家语:"一定要学知识!要爱岗敬业,为国争光!"——江苏钱育良家庭
年过七旬的钱玉良是全家的主心骨。多年来,他全身心地照顾家中已年过百岁的岳父母和因中风而身体不能自理的妻子。而在他的谆谆教诲下,一双儿女成为了村里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学生。现在,钱玉良的子女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虽身在外地,但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儿女一直牵挂着家里老人,经常会回家探望,一大家子人共享天伦之乐。
叶东星家庭
最美家语:"爱情就是一种心灵的默契,是一种无须回报而心甘情愿的付出。"——福建叶东星家庭
因一篇身体残疾仍卧床坚持写作的新闻报道而结缘,13年前,叶东星不顾家人反对,离开繁华都市嫁到偏远山乡,以柔弱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对重残丈夫不离不弃。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张先震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出版散文选集和童话。张先震说:"妻子是我精神家园的脊梁,是她的不离不弃、精心呵护和无私奉献,使我跨越了一道道苦难和无助的人生栅栏,拥有了比常人更真挚恒久的爱情和幸福温馨的家庭。我终身感谢她!"
麦贤得家庭
最美家语:"我一直在想,我所做的一切,如果能唤起人们对英雄的理解和崇敬,就是我最大的欣慰和幸福了。"——广东麦贤得家庭
"钢铁战士"麦贤得的故事曾在社会上广为传颂,他的事迹曾被写进小学课本,激励过一代人。而英雄背后那个40年来默默付出的女人,同样可敬。虽然是特殊年代党组织安排的婚姻,但李玉枝并没有过丝毫的抱怨。婚后,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丈夫麦贤得,她四处寻医求教,自学各种药理和护理知识,每天记录他的情绪和身体变化情况,陪他走过风风雨雨,创造了医疗护理领域的奇迹。李玉枝经常教育子女要不怕吃苦,懂得感恩,告诫他们要多用知识武装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今,儿女都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成家立业。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何兰玲家庭
最美家语:"事情既然发生了,就去面对。只要一家人一起去携手面对,你分担一些,我分担一些,再沉的担子都显得轻了。"——广西何兰玲家庭
在家庭遭遇突然变故——丈夫高位截瘫后,妻子何兰玲选择了"留下照顾你,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并支持丈夫马霄开设禁毒微博,将其在禁毒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服务于社会。在照顾丈夫、承担家庭重责外,何兰玲还是一名优秀教师,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迟到或早退。而夫妻俩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年幼的儿子,儿子马星从不与别人比吃比穿,默默努力学习,帮父母照顾爷爷奶奶。一家人携手共渡难关,走过风雨,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幸福和睦的家庭。
郭欣欣家庭
最美家语:"我们把孝心从亲人向更多的陌生人传递,从更多的陌生人再向全社会传递,让更多的老人安享晚年,老有所乐。"——河南郭欣欣家庭
在亲情和前程面前,22岁的郭欣欣选择了辞去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农村老家,照顾因突发脑溢血成为植物人的妈妈和因糖尿病等并发症瘫痪在床的奶奶,5年里,寸步不离,直到母亲和奶奶相继去世;婚后,她又再次挑起照顾丈夫的外婆和奶奶两位高龄老人的重担,几年间,无微不至。2012年,郭欣欣和丈夫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专门为附近村子的孤寡残疾老人和困难老人提供帮助。如今,服务队已从最初的夫妻二人发展到包括亲友、学生在内的30余人,服务的老人也达到了380多人,遍及十多个村。
李卫兵家庭
最美家语:"我背的不单单是妻子,而是一份相守一生的约定,一份相濡以沫的责任,一份因为爱而无怨无悔的坚持。"——湖南李卫兵家庭
每天清早,担任小学语文老师的李卫兵都要背着瘫痪的妻子,走上3公里陡峭泥泞的山路去自己所在的学校给学生上课。六年前,妻子单卫清因脑血栓致全身瘫痪。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和瘫痪在床的妻子,李卫兵选择了背着妻子去上课。而且,这一背就是整整六年。每当去上课时,他就把妻子背到教室隔壁的备课室;下课时,再抓紧时间给妻子喂饭、换洗。在李卫兵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单卫清不但打破了医生最多只能生活五年的宣判,而且状态还越来越好。
吴梅丽家庭
最美家语:"夫妻之间就是要相互扶持,不离不弃。"——浙江吴梅丽家庭
汪建华和吴梅丽曾经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他写60多页的情书,她笑得合不拢嘴;他唱歌弹琴,她倾听崇拜……如今汪建华躺在病床8年,身患渐冻人症的他唯有眼球能动,吴梅丽则在身边没日没夜照顾……但这些并没有阻止他们之间爱情神话的继续。汪建华以通过眼球摆动的方式告诉吴梅丽他要说的话,历时4年完成了4万字的书籍《把心捂热》,向读者展示了渐冻人陌生而又温暖的世界。这几年,他又在吴梅丽的帮助下开始音乐创作,他想通过歌曲鼓励病友们不要畏惧、不要放弃,要坚强。
代琼兰家庭
最美家语:"我自己要把善事、好事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做。"——云南代琼兰家庭
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今年62岁的代琼兰精神世界是富足的。她是一个坚韧的女人,靠勤劳致富积累起家庭的资产;她又是一个内心最柔软的女人,看不得村里受苦的孤寡老人。2004年,一口气租用了29亩荒山,又借了80多万元外债,她建起了一座梦想中的老年福利院,并承担起养老院里所有孤寡老人的赡养费。如今,38位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上冲村的孤寡老人,在代琼兰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颐养天年,他们需要帮助时,她就是他们的小棉袄,嘘寒问暖;他们孤单时,她就是他们的开心果,陪他们聊天。代琼兰经常说,只要我的身体和精力还能坚持,我就要照顾好这些老人!我还要把这种爱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我的子孙后代和身边的人都去关爱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第二单元最美家庭之科学教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有这样一组家庭,他们养德崇善、教子有方,大力秉承品德教育为先,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方法,高度重视自身示范作用,努力涵养良好家德家风。他们的故事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生动诠释了以德育人的深刻内涵。
刘长海家庭
最美家语:"教养孩子的目的应该是使她们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去做对的事。"——北京刘长海家庭
刘长海和妻子周志云都是普通的乡村干部,但却培养出了荣获66块金牌、130块银牌铜牌、30座奖杯的独轮车世界冠军姐妹。科学教子、鼓励陪伴就是他们的教育准则。刘长海夫妇注重给孩子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通过家庭民主生活会来解决问题。夫妻俩很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训练,允许孩子们失败,教会她们正视失败,养成坚持不懈的坚韧品格。如今,夫妻俩还在家里开辟了一个家庭教育分享、展示专区,定期接待周边学校孩子们的参观,定期与有需要的家长朋友召开科学教子主题分享会等等。
胡世宗家庭
最美家语:"说我是在培养孩子,这不准确,我是在熏陶。"——辽宁胡世宗家庭
胡世宗是个有名的军旅诗人,他另一个更有名的称谓是:羽泉组合中著名歌手胡海泉的父亲。已发表诗集11部,散文集12部的胡世宗,写出过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而最令他得意的诗作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女儿名海英,法官;儿子名海泉,国内最富诗人气质的"歌王"。胡世宗说,培育子女,自己没有诀窍,只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胡海泉小的时候,住在父亲的书房里,想看书,北岛的诗,顾城的诗,伸手就可以拿起。成名后的海泉歌唱得好,词写得美,还出版了诗集和散文随笔集,真应了那句古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樊桂英家庭
最美家语:"人活在世上,要知恩图报,要积善行德,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吉林樊桂英家庭
83岁的樊桂英老人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由于家庭贫困没读过书、不认字,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的7个孩子读书识字,做有文化的人。为了让孩子能够读书接受好的教育,她三次举家搬迁;并在丈夫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一人挑起全家重担,含辛茹将子女培养成人。现在这个儿孙满堂的大家庭里,硕士学历1人,本科学历17人,专科生5人。"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樊桂英老人以最质朴的话语和踏踏实实的行动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儿孙们不负期望,工作上个个是行家里手。而且在老人的教育下,全家人长期资助6名孤儿。截至目前,通过捐助、救济、资助等渠道,一家人共向社会无偿贡献资金达60余万元。
景靠喜家庭
最美家语:"日子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山西景靠喜家庭
每当提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天的成功,飞天英雄景海鹏总会说:"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景海鹏家中兄妹三人,父母景海喜、王珍玲为了让儿女成才,在那个困难时期想尽办法。他们一边耕田,一边把农闲时间都用在了加工扫帚的作业上,攒下的钱供孩子们上学。景海鹏从1986年被招收为飞行员后,28年来回家的次数非常少,但母亲王珍玲从没有任何抱怨,一直和丈夫默默支持着儿子。她即使再想儿子,也很少主动给儿子打电话,她怕打扰儿子,怕因家里的小事影响了儿子的事业。她说:"海鹏首先是国家的儿子,其次才是我的儿子。"
谢小兰家庭
最美家语:"我的身体不美,我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像魔鬼,可我的心不虚伪!"——四川谢小兰家庭
陈刚,一个生活几乎完全不能自理的脑瘫患者,在母亲谢小兰的细心照料下,用10年的时间练习,终于从手脚完全不能动弹到自己吃饭、蹒跚而行;还在母亲的帮助下,完成了小学课程,学会了用电脑,用四年多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近5万字的纪实作品——《绝世好父母》,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2005年,陈刚当上了一名硬地滚球项目的残疾人运动。在母子俩的齐心努力下,他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硬地滚球锦标赛团体第六名,省残运会个人第一名,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硬地滚球BC3级双人赛金牌。
呼秀珍家庭
最美家语:"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一家人都是活雷锋。"——陕西呼秀珍家庭
这是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家庭。说普通,是因为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是普通的教师、工人、干警和军人;说不平凡,是因为这个家庭,先后有五人获得省部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称号。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呼秀珍雷锋式家庭"报告团,在全省巡回报告,反响强烈;陕西省妇联及中共咸阳市委分别作出向"呼秀珍雷锋式家庭"学习的决定;咸阳市委建起"爱满人间——呼秀珍雷锋式家庭"事迹展馆,已有社会各界2万余人参观学习。当了一辈子教师的呼秀珍说,她带学生的秘诀是:爱要献给鲜花,也要献给小草;当警察的大女儿郭巧说,学雷锋首先要爱岗敬业,她在工作中探索的"户政窗口服务法"已在全省推广;当护士的二女儿一上班就组织了"学雷锋义诊",先后7次受到部队嘉奖。雷锋精神,在一家三代中用爱升华,代代传承,与时代同行。
杨兴明家庭
最美家语:"以孝为首,克勤克俭,忠厚传家。"——重庆杨兴明家庭
黄家五代100余人,儿孙满堂,拥有长久的和睦与幸福。家庭和睦的秘诀就在于家风。在黄家,家风就是传承了上百年的黄氏祖训。黄氏家族迁居到石床村已逾百余年,子孙谨记"节俭光前代,诗书启后昆"的百年祖德,恪守"以孝为首,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的十二字家风。从黄家的高祖祖辈——黄上怀开始,更是撰有《黄氏家训》传于后世,家训内容涵盖励志勉学、治家教子、修身处世、慈孝婚恋等多个方面激励后人将其一生奉献给自己热爱的祖国和事业。
第二单元最美家庭之热心公益
担当是一切美德的起点。他们是一个个敢于担当的家庭,为了做公益,他们可以大公无私,花光自己最后一分钱;为了做公益,他们可以抛家舍业,让人间大爱在世间漫延------"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是他们,让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成了新的社会时尚;是他们,让"最美家庭"的"最美效应"得到持续发酵和推广,让爱成了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最美家语:"尽可能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然后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到一些感受、体会,包括快乐,也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安徽傅强家庭
从1998年开始坚持无偿献血,16年来,傅强已累计无偿献血和血小板合计 78400多毫升,并先后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无偿为社会志愿服务1。7万小时。妻子裴春梅也连续多年参加无偿献血,并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作为一名专业心理教师,她利用自己的所学,义务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无偿为社会服务1.1万小时,受益人次超过了40万。女儿傅雨辰从5岁开始就在父母的影响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至今已无偿志愿服务社会380小时。
赵金凤家庭
最美家语:"碰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都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甘肃赵金凤家庭
从1988年开始,赵金凤先后资助贫困学生已经有180多人。20多年来,她用于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的资助款超过210万元。2005年,她还成立了以资助贫困学生为目的的"赵金凤救助贫困女童助学奖励基金会",她每年出资2000元,专门用于奖励资助10名桐川乡贫困女童和品学兼优的女学生。在救助困难学生的同时,赵金凤安置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就业360多人,扶持和带动周边地区1000多名个体户走上了经商致富路。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都积极参与到救助贫困的行列中。
最美家语:"尊重老婆,她高兴她快乐地干她喜欢的事,就是彼此的幸福。"——贵州钟晶家庭
6年前,钟晶从条件优越的省城贵阳到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创办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丈夫调走后,她选择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用真心和精湛的艺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被称为"最美乡村医生"。虽然一家三地(婆婆与女儿在重庆,丈夫在兴义,钟晶在龙河村),但钟晶全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每天通过QQ聚在一起,很是温馨。
敖其尔家庭
最美家语:"如果我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节约的话,哪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内蒙古敖其尔家庭
蒙古族夫妇敖其尔和妻子陈银锁只生了一个孩子,可30年来,有370名孩子在心底默默喊他们"父母"。在银行工作的他至今寄身租来的陋室,妻子寄身单位宿舍,这一切都缘于敖其尔在部队时要"做一个雷锋式的好人"的信念。从把10多名素不相识的贫困孩子接到家里抚养,到自掏腰包25万、争取善款40多万元资助370名贫困孩子读书;从救助50户残疾家庭到为2个贫困村33户牧民争取99万元惠农贷款,他用行动告诉人们,慈善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需要一颗真诚的大爱之心。
赵起峰家庭
最美家语:"等你老了,回头想想,你不会后悔、不会后怕,也不会做噩梦。"——青海赵起峰家庭
她是一名医生,大学毕业本可以留校或去内地工作,但她毅然选择了到青藏高原当一名妇产科医生。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已经被确诊为乳腺癌正准备住院的她本可以不去,但她立即决定放弃入院治疗赶赴灾区。一向好脾气的丈夫急了:"过几天就要做手术,现在上玉树你找死啊?"面对癌症也不曾低头的她突然流泪了:"谁的命不是命,玉树的孕妇是两条命啊!"就这样,她在灾区奋战16天,有3位孕妇在她的呵护下迎来了新生命,而她却差点晕倒在手术台前,她就是何敏。对多年来在背后义无反顾支持自己的丈夫,何敏有说不尽的感激和愧疚,而每当妻子表达歉意,丈夫赵起峰总是咧嘴傻笑毫无怨言。
最美家语:"要让孩子们吃的一样、用的一样、穿的一样,不能因为钱让孩子们自尊心受伤。"——山东陈亮家庭
陈亮和逄秋香是一对80后小夫妻,日,他们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大决定:正式免除自家开办的幼儿园150多个孩子的学费,孩子们每天只需交6元钱伙食费,除了中午一顿饭,还可以获得两顿加餐。四年来,累计有近2000名小孩受益,一家人在这条公益道路上的投入也已经超过300万。为了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小两口不仅花完了家里70多万拆迁补偿款,还靠出租门面房、开办儿童乐园等赚钱养园。尽管这项公益事业坚持下去很难,但夫妻俩却从未后悔,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并表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坚持下去。
范秀莲家庭
最美家语:"这些年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扎根农村;也只琢磨了一件事,就是怎么把娃娃教育好。"——陕西范秀莲家庭
别人退休后到农村是为了休闲,雷国平范秀莲夫妻俩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却是为了让农村娃娃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在家门口就有书看。为了让孩子们学有榜样,从2002年开始,这对银发伉俪便编辑制成《无臂大学生--姚伟》、《东里西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女博士--王男》等励志故事,到各个地方进行展览。为了探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雷国平亲自撰写了《娃娃经》送给学生家长,并筹集2000多册图书在村上办起了公益性青少年图书室,成立了家族教育基金会,奖励品学兼优的孩子。十几年来,仅有500人的小村庄,目前已涌现出1名博士、4名研究生和32名本科或大专学生。
最美家语:"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用实际行动让'全国最美家庭'这个称号更加美丽。"——上海诺杨家庭
家住上海长宁区的诺扬-罗拿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他是土耳其人,上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如今已有30余年。诺扬-罗拿一家人刚入住上海长宁区时,看到邻居的门上挂着"文明家庭"的牌子,出于好奇,诺扬-罗拿便询问如何才能成为"文明家庭"。了解情况后,诺扬-罗拿和家人主动参与小区各类公益活动,先后资助过小区十几个困难家庭的学生。2005年,诺扬-罗拿的家门上终于也挂上了"文明家庭"的牌子。诺扬-罗拿还是上海第一位"洋啄木鸟",为了解决上海的交通问题,诺杨多次"上书直谏"。他写的《红绿灯变得太快》还在一次交通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本人也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白玉兰荣誉奖"、"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
刘陈军家庭
最美家语:"做这些事就凭自己的良心,谁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遭受痛苦。"——四川刘陈军家庭
地震期间,刘陈军和丈夫胡志林曾冒着余震和飞石不断的危险,把一辆受困旅游车里的游客一一疏散到自己经营的回归饭店内。一个被刘陈军救助过的老板说,要不是亲身经历那次磨难,他根本不相信世上会有不图任何回报舍命帮人的事,是刘陈军改变了他的后半生。救灾期间,回归饭店还变成了"灾民临时救助站",先后为7000多名游客和来往人员提供食物和休息场所,他们的故事也被各级媒体争相报道。自称凭良心做事的夫妇俩,家里还收养着3个孤儿。如今,回归饭店已从"临时救助站"成为"旅行中转站",胡志林、刘陈军夫妇一家依托这个饭店过得红红火火,和和美美。
那斯甫海霞家庭
最美家语:"草原上的花儿有多少,吾哈斯医生做的好事就有多少。"——新疆那斯甫海霞家庭
哈萨克族医生吾哈斯-苏来曼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牧民之家,从1971年开始做赤脚医生,他在牧区先后巡诊9万余次,拯救危重病人9000多人次。由于丈夫常年在外,他的妻子那斯甫海霞-努尔哈森独自一人撑起了全家9口人的生活。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那斯甫海霞2003年开了一家小甜食店,生意异常红火,她主动向周围的待业妇女免费传授技术,如今,20多个人中有9人已成功开店。2009年,那斯甫海霞又和退休老干部们组成 "爱心妈妈团",现在已有150多人,定期捐款捐物援助贫困家庭和各地受灾群众。在夫妇俩的影响下,他们的子女尊老爱幼、热心助人,用家庭成员每个人的爱托起了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
赵永华家庭
最美家语:"把生命最后的礼物留给世界。"——天津赵永华家庭
赵永华今年70岁,下岗22年,但这22年他可一点没闲着。1993年开始,他每月为困难人群捐款,1998年,他接收了第一位孤寡老人。22年来,他与妻子孙秀兰共扶养过12名老人,其中5名是残疾人,还为7位老人送了终。2002年,他和妻子办理了无偿捐献遗体手续后,就在自家门口钉了一个牌子"天津市遗体捐献志愿者小组",家庭电话也就成了"捐献热线"。截止到2012年底,天津共423人捐献遗体,其中赵永华经手的就有140余人。此外,在他的宣传下,还有两千余人同意移植器官并已经进行了公证。
姬文明家庭
最美家语:"珍惜一家人的缘分,碰到什么事总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新疆建设兵团姬文明家庭
靠着党的富民政策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姬文明、张丽华夫妇坚持走科学种植、规模经营、多元发展的致富路,带头承包了670亩盐碱地,带头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膜下点播技术,成为团场名符其实的甜菜种植"状元",并先后帮扶了十几家困难家庭,带动20多户职工靠种甜菜走上了致富路。自到了婆家第一天起,张丽华就把婆家人当自己的亲人,什么事都给弟妹们做榜样,碰到什么事总是心往一处想。
第二单元最美家庭之和睦家庭
生命是一个过程,由每一天叠加而成。有的人,日子一天天如水一般流走,他的生命只是一个苍白的过程;有的人,接纳生活的一切,把酸甜苦辣都融入自己的生命。无论是伫立在高高的顶峰,还是徘徊在失落的低谷,他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生命演绎得绚丽多姿。正如有人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幸福家庭的秘诀又各不相同。
最美家语:"弘扬蛾蝶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传承非遗文化,铸就大美事业。"——辽宁黎明家庭
黎明父女在辽宁抚顺小有名气,父女俩创办的"抚顺满族民间蛾蝶博物馆",采集、制作的国内外蛾蝶标本就有71科2000多种。黎明今年69岁,因为痴迷蝴蝶,投资近20万元创办了东北首家蛾蝶博物馆——抚顺黎明蛾蝶馆。2006年,突发急性脑溢血的黎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只好把博物馆和黎家三代相传的满族蝴蝶贴画手艺传给女儿黎薇。如今,黎薇已成为黎家蝴蝶贴画第四代传人,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蝴蝶公主"。小小的蝴蝶更成了全家幸福的媒介,每到蝴蝶飞舞的时节,黎薇便会陪着父亲走进大山深处,共享漫天蝶舞。
韦英光家庭
最美家语:"平平凡凡地生活、平平凡凡地做事。"——广西韦英光家庭
韦英光和肖少芬夫妻俩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多年,都是医院中层干部和业务技术骨干、拔尖人才。 2012年9月,韦英光主动请缨到非洲尼日尔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深入疫区,抢救病人,完成了大量外科手术,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赞誉;妻子积极支持丈夫参加援非工作,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和面临高考的儿子,并在工作上实现了零投诉、零差错。夫妻俩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积极参加公益事业。
薄金清家庭
最美家语:"多民族家庭和睦的秘诀是,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不干涉信仰,不逼不劝,给充分的生活和信仰空间,让大家都自在。"——西藏薄金清家庭
家住西藏拉萨市的薄金清老人今年79岁,和别的家庭不同,他们家每年要过三次新年,分别是春节、藏历新年和古尔邦节时,原来薄金清是汉族,老伴儿是藏族,二女婿马吾德是回族,每当过节,全家3个民族的18口人都会齐聚一堂,享受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平时,18口人,每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3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生活信念:团结、友爱、善良、勤俭。入藏已经50多年的薄金清经常对儿孙们说:"家和万事兴,我们国家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们团结在一起了,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们,民族团结了,国家也就富强了。"
最美家语:"康定溜溜的情,系着三代人的心。"——西藏央京家庭
央京的家庭很特别:她的父亲和母亲是西藏最早从事艺术事业的老革命;央京和丈夫也是艺术家;央京的两个儿子也相继走上艺术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艺术之家里,父亲和母亲相识于康定城,几天的相遇相知,令相隔万里的两人走到了一起,像康定情歌歌词一样浪漫;央京和丈夫扎西次旺因琴结缘,如今央京拉琴,扎西次旺谱曲,小提琴相伴二人至今;央京夫妇的长子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目前在德国进修,明年将回西藏大学任教,次子达瓦本是同济大学的一名理科生,真心喜欢西藏音乐的他,最终放弃理科的学习,决心为西藏音乐写一本书。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最真、最热烈的爱,把全家人的心栓在了一起,也成了这个家庭成为"最美"的真实内涵。
林义鸿家庭
最美家语:"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是在让家人幸福安康的同时,让这个社会更多的人幸福安康。"——广东林义鸿家庭
这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大家,兄弟至今未分家,16口人,同创一业,同住一所,同吃一桌,兄弟间、媳妇间、小孩间从未发生口角,被人们称为汕尾"第一大家庭"。多年来,林义鸿一家一直弘扬和传承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孩子在家要做思想好、品德好、行动好的"三好学生",在外要做积极进取、热心公益、遵法守法的好公民。多年来,林家人资助孤儿,扶助单亲贫困家庭,出钱给乡亲修路,组织赈灾活动并带头捐款,迄今已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500多万元,被评为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有诗为赞"心中美德莹如玉,堂上亲情暖似霞。四世同描新愿景,九州齐唱好人家。"
李昌女家庭
最美家语:"既然碰上了,我就要管,如果谁都不管,阿婆她会死在外头的。"——海南李昌女家庭
今年94岁的谢秋乾阿婆是个不幸的老人,老伴早早辞世,孙女病死他乡,养子抑郁离世,儿媳悄然改嫁,74岁的她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行乞者;她又是一个幸运的老人,1995年春节她行乞到李昌女家,不仅被留了下来,还被当亲妈一样服侍着,李昌女还先后花了10多万元治好了老人的肺结核等重病。2012年,谢阿婆不小心摔倒导致左大腿髋关节骨折,面对又是10多万元的手术费,李昌女尽管犯愁,却不言放弃。2013年,李昌女获选"感动海南十大人物",对她的颁奖辞是"家境虽贫寒,你却是爱的富翁,别人对父母才有的爱,你却无私地给予了一个流浪的老人,你用十八年的细心,称量出'大孝'的重量。"
居荫平家庭
最美家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实现幸福的方法各自不同。"——河北居荫平家庭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5个儿女全部考上大学,兄友弟恭,家庭美满。每到逢年过节,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全家二十几口围坐一张圆桌,说说笑笑,羡煞旁人。和睦的背后是居荫平和张永铭这对老夫妻,在近60年的婚姻生活中对自己家庭幸福守则的感悟:60载的婚姻生活,俩人自强不息,相濡以沫,信守着对家庭的承诺;教育子女,俩人言传身教,点滴润物,培养孩子高洁的品格;帮助别人,俩人真诚、热情,分享助人的快乐------居家的生活还将继续,他们的幸福守则也将不断传承、传递。
胡金凤家庭
最美家语:"兄弟姐妹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把亲情记在心间。"——浙江胡金凤家庭
已经94岁高龄的胡金凤老人和丈夫育有9个子女,现在9个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儿孙,全家一共有43口人。9家人在大哥苏阳松带领下,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亲密无间。13年前,丈夫去世后,胡金凤老人不想跟儿女们住在一起,大家就排出了"值班表",轮流陪伴母亲;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子女们为母亲设立了专门基金,用于老人看病、出游和老屋修缮等;为了让爱热闹的母亲过节高兴,43个家庭成员每年春节都会从天南地北赶回老家,上演一场四世同堂自编自导自演的家庭"春晚",十几年来从未断过。全家人用无数个日日夜夜对老人的陪伴,写全了心中的孝道,放大了家庭的关爱。
方俊明家庭
最美家语:"我瘫了,我认了;我救人,我心里踏实。"——湖北方俊明家庭
30年前,28岁的方俊明奋不顾身跳进湖中勇救落水儿童,不幸造成自己高位截瘫。当病情严重的他需要人悉心照料时,妻子离他而去,父亲病故,靠年迈的妈妈撑着一个家。数十年来,瘦弱的方妈妈靠捡破烂贴补家用,靠坚强的爱悉心照料着瘫痪的儿子和年幼的孙女。即使生活如此艰辛,方俊明一家仍心胸坦荡、开朗、知足,对当年的见义勇为没有一点后悔和抱怨。2013年方俊明被评为"感动中国"全国十佳英模人物。女儿方丽玲长大后说,曾以为爸爸很傻,长大后才渐渐理解了爸爸。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家风不仅是家庭传统的载体,良好的家风更是弘扬家庭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德育良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妇女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崇高责任。做好家庭工作,是党交给妇联组织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家庭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常态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社会文明和谐的承载者和推动者,引导广大妇女在建功"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成就"巾帼梦"、筑圆"家庭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敬老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