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狄林村苏武埋葬在哪里狄青地址在哪里?

狄家林村名由来
狄家林村名由来
  博爱县许良镇有村曰狄家林,村西竹园中有狄青墓。狄青是宋朝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为什么会葬于此呢?据说,狄青郁郁而终后,家人准备将狄青的遗骸运回老家安葬,行前风水先生交代,灵柩行进途中,若捆绑棺木的绳索断裂,就在该处择地而葬。当运送狄青的灵柩行至现在的狄林村时,灵车突然发出咯嘣一声,狄青家人慌忙检查灵车,发现绳索已经断裂,遂依风水先生所言在此择地而葬。旧时盗墓之风甚烈,为了使狄青在阴间不受盗墓贼的打扰,狄家遂派人在此守墓,日久成村,命村名为狄家林,简称狄林。
  别的地方都是用村、庄命名,为什么这里独命名为林呢?这可是有点讲究的。
  《汉书·司马迁传》曰:“修之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意思为:具有以上五种品德的人,便可以列于君子之林。林,又是对具有高尚品德之人坟墓的尊称,如孔子的坟墓称为孔林,关云长的坟墓称之为关林。狄青的墓为什么会与孔子、关羽墓享受同样的尊称呢?
  原来,这狄青可是一位大英雄。他是行伍出身,善骑射。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此时狄青任延州指挥使。他骁勇善战,率领士兵夺关斩将,“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他每战都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在4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8箭,但从不胆怯。&
  范仲淹看狄青是个可造之材,授之以《左氏春秋》。狄青遂发愤读书,悉通秦汉以来的将帅兵法。熟悉了兵书,狄青如虎添翼,屡建奇功,历任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推枢密副使等。
  公元1052年,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刚任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行。宋仁宗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并亲自在垂拱殿为狄青设宴饯行。狄青受命之后,大刀阔斧地整肃军纪,处死了陈曙等不听号令之人,军威大振,接着命令部队按兵不动,从各地调拨、屯集了大批的粮草。侬智高以为宋军只是虚张声势,在近期内不会进攻,放松了警惕。而狄青却趁敌不备,率兵火速出击。他亲自执掌战旗,率领骑兵,分左右两翼,绕道其后,前后夹攻,一战而胜。还朝后,他被封为枢密副使。
  狄青的赫赫战功受到了朝野尊敬,朝野上下尽称包拯为文曲星下凡,狄青为武曲星下凡。然而,朝中抑武重文的习气很重,重用文臣、抑制武臣。王举正、贾黯、欧阳修、文彦博等一干文臣纷纷上书请罢狄青,后来,受谣言中伤的狄青出判陈州,一年之后郁郁而终。
  狄林村、狄青墓,碑铭、典籍都有记载。金天会十四年汤王庙碑:“许良西北有狄家林。”宋宣和六年施万献床记:“狄家林即此村也。”民国二十六年《河南省志·博爱采访稿》对狄青墓也有记载:“狄青墓在县城西北十余里狄林村北,相传墓前植树成林,因此成名。”
  狄林村继承了狄青热爱中华民族、反对异族入侵、抵御外族入侵的光荣传统。北宋末年,金人践踏我中华国土,狄林村和许良、太保庄、七方、皂角树等村,组织群众进行抗金战争,在我国民族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文史编号:20109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doc】归仁铺,今何在?——狄青平侬决战地址考辨决战,狄,归仁,仁铺,狄青平侬,doc..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doc】归仁铺,今何在?——狄青平侬决战地址考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狄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