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 朗朗明日 小说是弱智应该继承王位吗

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_百度知道
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
该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或留在中央为卿。王位世袭、大夫,其嫡长子为职禄继承者,再分封,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称世子,其嫡长子为宗子,所以称“天子”,此制度是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周王封其为诸侯。这是“君权神授”观念。此小宗又为本支的大宗、卿大夫或士。周王被视为天之元子。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诸侯,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庶子为小宗A.嫡长子继承王位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如此推演无穷,而自此这种王位世袭制度就逐步完善起来。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庶子为小宗,各为本支的大宗,是王位继承者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排除B,毕竟兄弟是旁亲。排除D  只有A  你好,最准确,具体讲出了怎么传的问题,  世袭制  主要核心内容就是  立嫡以长不以贤!  BCD都过于片面,定于西周初期  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的说法,并没说具体怎么传?答案不是,立子以贵不以长  起源于商朝末期;  C兄终弟及这样的传法很少见的?是每个皇子都有机会吗,排除C  D父子相传,没有讲明父子到底怎么传,除非帝王没有子嗣,但是严肃来看表达不够完善,单方面来看没什么,主要以长子继位为主,  B只是说了在同姓中传承,而历史上也多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王位来执行的。  希望帮到你
因为ABCD都是宗法制度的一部分。而A则是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在奴隶制(礼制)时代,主要适用于宗祧继承中--此时家国一体,宗祧继承可涵盖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进入封建时代,法律严格区别嫡庶,在王位继承、爵位继承、官位继承和宗祧继承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财产继承中诸子均有继承权,嫡长子仍处于优势地位--王位、爵位、官位、宗祧不可分割,财产可以分割是原因之一。这种制度体现了等级观念,与宗法制度、妻妾制度相表里;但在当时多妻(妾)制条件下,一定程度避免了继承中的矛盾冲突。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而若无嫡长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B。A中虽然的确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应该表述为嫡长子继承制,无嫡长子王位可以兄终弟及和传给其他有资格的王子;C与D都比较片面,只侧重一个方面;而B则比较全面,不论是父子相传或者兄终弟及,王位都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这四个都过于片面。首先,作为封建王朝,整体上说肯定是一家一姓传承,这是不容更改的。确定了家族利益后,接下来的原则便是父子相传,这在任何王朝都是不变的规律,而在选择儿子的过程中,大多数王朝,尤其是汉族王朝选择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如果没有嫡长子,则选择其他儿子,先嫡后庶,当然,在特殊时期有例外;在少数民族,则很少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元朝采取的是幼子继承制,清朝采取的是立贤不立长。好了,那如果没有儿子怎么办,一般就是兄终弟及,这个最典型的是宋哲宗传位给宋钦宗。
世袭虽然是父传子,却有嫡庶之分。古代称正妻所生之子为嫡子,有时也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庶子是指妾所生之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除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儿于。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也叫做「支子」,而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都叫做「别子」。嫡子有承奉祖庙的祭祀和继承父亲地位的权力,在社会上的地位,庶子不能与他相比。因此,所谓「立嫡」,在封建宗法社会中特别重要。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意思是:都是正妻之子,则立年最长者,不论其贤能与否。如果都是庶子,就要看谁的生母身分高贵就立谁,而不论年龄。在封建宗法制度中,并非母以子贵,而是「子以母贵」。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们在看古妆容电视剧的时候总会看到继承皇位时人们总会让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生的长子继承皇位。在中国历史上从从西周开始,一直实行的就是这种制度。继承皇位的人必须是皇后生的长子。不管他能力如何,为人道德如何还是身体如何必须得是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皇室兄弟争权相害。维持皇室稳定。另一个目的就是长幼尊卑的身份问题 ,皇帝有那么多老婆地位高低尊卑那她们的儿子们地位也有尊卑嫡庶高低之分。所以皇位必须得由最尊贵的嫡长长子来继承。这个制度延续下来已有几千年了除了开国君主和少数夺位的人外其余的皇帝都是嫡长子出身。所以这个制度的本质就是身份制度,这个制度只认出身身份而当事人(皇帝)的能力品德就被故意忽视不加考虑了。只要是皇帝的嫡长子哪怕他是傻笨痴呆邪恶歹毒还是懒堕无耻残暴昏庸。多病体弱。这皇帝必须由他来做,非他莫属。皇帝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职位,担任此职位的人的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而中国的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是个之只认身体不管素质的制度,如果是个素质好德才兼备的人国家就兴旺强盛而如果是个品德低下懦弱无能的人国家就会衰弱 ,摊上残暴的国家就会灭亡。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主张唯才是举,而在关系国家前途兴亡的皇帝上缺却忽视不管。这种认遵不认才的制度下昏君暴君占了绝大大部分。
楼主发言:21次 发图:0张
  师傅和大师兄说的对啊。              
  秦隋是怎么亡国的楼主解释下
  多看看世界历史。这一制度现在依然是真理。
  楼主就是没文化的一个小愤青。一个人的能力你怎么看出来?考试还是抽签?考试的话谁来出题?王子的能力会不会随着时间变化?皇子要是一个韩信一个张良,两个人那个算有能力的?如果继承人以这种没有标准的标准来选择,这个国家等着天天内乱吧。
  如不定嫡长子定谁,王朝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忘了满清的康熙儿子们的争位斗争
  这个是不合理的合理, 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合理的制度。  刚性的标准要比柔性的更方便执行。  你说根据能力, 不说年龄导致了长的比幼的有更多的机会锻炼,  就能力本身,如何去评判谁能力强呢? 弹性太大。  根据血统和长幼是最方便执行的。
  典型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古代人的事。  古代人有古代人的智慧,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方法不一定最好,可能有一些问题,但是在当时来讲也许只能这么做,不这么做也许问题更多,现在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有利有弊,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楼主想出嫡长子制度的坏处,那你说应该怎么办?用别的方法也许更糟。  一个国家的兴衰别光从皇帝的身上找毛病,别以为所有的皇帝都是权力无限大的,王朝的兴衰有多种原因,不一定都是皇帝的毛病,也可能是官僚体系的问题,也可能外族入侵,也可能是天灾(黄河泛滥),要看综合原因。
  从奴隶制封建制到中央集权专制以来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真正嫡长子继位的比例不多
  长子跟嫡长子是有区别的、
  回复第2楼(作者:@woaixueqi88 于
19:54)  秦隋是怎么亡国的楼主解释下  ==========  秦朝灭亡是因为赵高李斯等人篡改秦始皇的遗诏,改立昏庸无能的胡亥为帝。胡亥昏庸残暴听信赵高,杀害忠良。他本人就不行。所以秦朝灭亡。如果即位的是个贤明的人秦朝就不会灭亡。隋朝也是即位的皇帝太残暴贪婪导致隋朝灭亡。说到底就是皇帝的为人能力的问题。  
  回复第3楼(作者:@hehuaihai08 于
17:04)  多看看世界历史。这一制度现在依然是真理。  ==========  这一制度造就了许多王朝的衰落  
  回复第4楼(作者:@堕落游侠 于
17:57)  楼主就是没文化的一个小愤青。一个人的能力你怎么看出来?考试还是抽签?考试的话谁来出题?王子的能力……  ==========  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很简单。让他们去办事情处理问题。从他们的表现和办事结果就可以看的出来。至于标准则按照贤明君主的标准来要求。比如勤政爱民选贤任能明辩忠奸有勇气有魄力有责任感,聪明勇敢坚强理智善良正直勤奋好学坚决果断等等。  
  楼主没文化就别出来献丑,奥斯曼土耳其倒是没有嫡长子制度,结果每次继位都杀的腥风血雨,甚至出台了法律规定将没有继承权的皇子杀的干干净净。
  @德淋 12楼
17:39:52  回复第4楼(作者:
17:57)  楼主就是没文化的一个小愤青。一个人的能力你怎么看出来?考试还是抽签?考试的话谁来出题?王子的能力……  ==========  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很简单。让他们去办事情处理问题。从他们的表现和办事结果就可以看的出来。至于标准则按照贤明君主的标准来要求。比如勤政爱民选贤任能明辩忠奸有勇气有魄力有责任感,聪明勇敢坚强理智善良正直勤奋好学坚决果断等等。  -----------------------------  说的好听,谁来打分?杨广即位前表现好不好?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
  回复第5楼(作者:@江南龙2012 于
18:11)  如不定嫡长子定谁,王朝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忘了满清的康熙儿子们的争位斗争  ==========  康熙皇帝是立了太子的,可惜太不成才了。所以就没有再立太子。而且是让诸位皇子们去竞争。最终选择了雍正。继续了清朝的强盛。从此清朝再也没有立太子,而是选择最贤明(能力强人品好)的皇子来即皇帝位。而清朝也没有因此而动乱,一直很稳定。  
  回复第6楼(作者:@小迈尔2014 于
18:16)  这个是不合理的合理, 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最合理的制度。  刚性的标准要比柔性的更方便执行。  ……  ==========  一国之君需要的是政治才能,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是做君主的标准。谁最符合贤明君主的标准就应该由哪个皇子即位。  
  回复第7楼(作者:@hyp9527 于
18:24)  典型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古代人的事。  古代人有古代人的智慧,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方法不……  ==========  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利,而且是终身的。没有人能否定他,他却能否定几乎所有人。如果皇帝善于吏治官僚体系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皇帝把国家治理强大外敌很男难攻灭。至于天灾没有听说就凭天灾就能让哪个国家灭亡的。  
  回复第8楼(作者:@lippmannaz 于
09:41)  从奴隶制封建制到中央集权专制以来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真正嫡长子继位的比例不多  ==========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皇帝是嫡长子即位的。比如明朝,你科可以查了查。  
  我完全反对楼主的观点,我认为中国恰恰需要这种规则!  中国人心里那种“彼可取而代之”的思维,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了不歪楼,就把这种思维限定在家族内部来讨论吧。欧洲和日本的非第一顺位继承人,会自觉的离开家族自觉闯荡世界,有些混得好的,会建立起自己的家族。但中国不是,非嫡子的总想弄死嫡子,取而带之,嫡子就需要紧紧的盯着自己的兄弟,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取代了。所以中国的汉代和晋代都爆发了规模庞大的皇族叛乱,唐代和明代都是把皇族当猪养。就宋代正常点,在南宋,皇族子弟可以出来做官了,后来在抵抗蒙古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我觉得还是欧洲那种明确继承顺位的办法比较好,还有继承顺位在你前面的继承人时,你就别想这事了,自己去闯世界吧。真有前面顺位的全死光了的时候,这个馅饼,你也不用拒绝。如果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接受了这种规则,历史上的动乱会少得多。你要知道,西晋的皇族叛乱,直接导致了中国北方被游牧民族统治了三百年啊!这个代价还不大吗?
  回复第9楼(作者:@exit1900 于
11:14)  长子跟嫡长子是有区别的、  ==========  长子是所有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嫡长子是皇后所生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有道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回复第13楼(作者:@ninhuliang 于
17:44)  楼主没文化就别出来献丑,奥斯曼土耳其倒是没有嫡长子制度,结果每次继位都杀的腥风血雨,甚至出台了法……  ==========  奥斯曼辉煌了数百年。强盛很长时间。  
  回复第14楼(作者:@ninhuliang 于
17:45)  @德淋 12楼
17:39:52  回复第4楼(作者:
@堕落游侠……  ==========  杨广是表演天才 能准确掌握利用别人的心理。可惜不务正业。  
  回复第17楼(作者:@淘宝开店培训2013 于
18:01)  有没有想开网店没不知道怎么做的,我们这里提供专业的服务平台,欢迎咨询QQ:  ==========  有  
  首先,楼主的表述太笼统了。这个制度的表述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一夫多妻的情況下,嫡子和长子是有分别的,前者按血统划分,后者按年龄划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其实已经把皇子全部网络进来,依照血统和年龄这两个客观指标给他们排了一个顺序,众皇子就按这个顺序来继承。  能力、贤徳这一类的指标没法量化,而且谁来评判也是个问题。历史上大家不是不知道血统-年龄排序法的缺陷,可是这种排序是天定的,没有更好的办法。  实际上祸害中国的是继承制。只要实行最高权力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办法。  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当然是现代西方的全民公选制度,可是,这在中国古代毕竟没有形成传统,即便当代的中国都还没有实现呢。
  补充一下。其实古人当然清楚这种制度的弊端,补救的办法就是选皇后的时候慎之又慎,因为,一个好的母亲教育出好儿子的概率显然会大于坏女人教出好儿子的概率
  其实立嫡立长的制度也不是严格执行的。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太子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废皇后(皇后被废就意味着太子也被废),或者废太子;在立太子的时候,其实最终标准是皇帝本人掌握的,立嫡立长只是一个不成文的惯例而已。
  回复第14楼(作者:@ninhuliang 于
17:45)  @德淋 12楼
17:39:52  回复第4楼(作者:
@堕落游侠……  ==========  杨广能力是有的,修运河,打击门阀,开科举。我觉得他最大的问题是有理论,但是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急于折腾,从后续的唐来看,杨广的政策都在被继续执行。  
  中国从西周到清朝,嫡长子继位的君主并不多,反倒是通过皇族内部火并登基的帝王不少。  
  回复第20楼(作者:@潮落复潮起 于
18:05)  我完全反对楼主的观点,我认为中国恰恰需要这种规则!  中国人心里那种“彼可取而代之”的思维,可……  ==========  又见兄台:呵呵,有关你说的我并不赞同。汉代的七国之乱正是由于汉景帝的英明决策才能在数月之间镇压下去。而晋朝的八王之乱正是在晋武帝严格执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下发生的。晋惠帝是个弱智痴呆,这样的人居然被立为执掌国家生死存亡大权的皇帝。他根本就控制不了局面,所以各诸侯王趁机作乱。说明白了就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导致没有选择好皇帝造成的恶果。嫡长子继承制度从西周确立,三千多年却也没有断绝皇帝家族的权利斗争。从沙丘之谋到辛酉政变,权力斗争接连不断。这源于权利对人心的巨大的诱惑,并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能解决的。  
  回复第25楼(作者:@夜巡九天 于
18:21)  首先,楼主的表述太笼统了。这个制度的表述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一夫多妻的情況下,嫡子和长子……  ==========  方法是有清朝的密立储制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出现的太晚了。要是早出现2000年就好了。  
  回复第26楼(作者:@夜巡九天 于
18:23)  补充一下。其实古人当然清楚这种制度的弊端,补救的办法就是选皇后的时候慎之又慎,因为,一个好的母亲……  ==========  母亲好儿子未必就好。一个女人所生育的孩子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独孤迦罗皇后怎么样?生的五个儿子都算不上贤明,还包括隋炀帝这样的暴君。  
  回复第27楼(作者:@夜巡九天 于
18:31)  其实立嫡立长的制度也不是严格执行的。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太子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废皇后(皇后被废就……  ==========  哈哈,对呀!汉景帝就是这么干的,废物了薄皇后。和太子刘荣。立了王娡和刘彻母子。  
  回复第27楼(作者:@夜巡九天 于
18:31)  其实立嫡立长的制度也不是严格执行的。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太子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废皇后(皇后被废就……  ==========  但是到明朝就不行了,万历皇帝想改立,大臣们就拼命反对。结果万历不得不妥协。  
  @德淋 30楼
07:30:40  回复第20楼(作者:
@潮落复潮起
18:05)  我完全反对楼主的观点,我认为中国恰恰需要这种规则!  中国人心里那种“彼可取而代之”的思维,可……  ==========  又见兄台:呵呵,有关你说的我并不赞同。汉代的七国之乱正是由于汉景帝的英明决策才能在数月之间镇压下去。而晋朝的八王之乱正是在晋武帝严格执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情况下发生的。晋惠帝是个弱智痴呆,这样的人居然被立为执掌国家生死......  -----------------------------  你说的问题不在嫡长子制度,而且恰恰相反,来自于中国人心里的“不服”。而且这种不服还不去体现在开拓新世界,却用在了时时刻刻想“取而代之”!
  @德淋 17楼
18:02:06  回复第7楼(作者:
18:24)  典型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古代人的事。  古代人有古代人的智慧,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方法不……  ==========  皇帝拥有最大的权利,而且是终身的。没有人能否定他,他却能否定几乎所有人。如果皇帝善于吏治官僚体系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皇帝把国家治理强大外敌很男难攻灭。至于天灾没有听说就凭天灾就能让哪个国家灭亡的。  -----------------------------  对我前一段避而不答,是不是只了解后一段啊。  皇帝拥有最大权利,这理论上是正确的,没问题,但是经常有人能否定他,宰相其实就是制衡皇帝的,经常看宰相向皇帝叫板,中国古代智慧是很神奇的,皇权理论上无限大,但是精力有限,要分权给宰相,宰相就是制衡和帮助皇帝的,世家大族外戚权臣也经常把持相位把持朝政,废立天子也不是没听说过,所以国家兴衰有综合因素,你全归到皇帝身上太偏,一把手可能负主要责任,但是其他人也要负责。至于我说天灾让国家灭亡是看一本书的阐述,简单说举元和明的例子,这两个朝代末期其实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再挺几十年也能行,但是不幸的是黄河泛滥,黄河两岸的老百姓就成了灾民,没得吃,朝廷赈灾也不力,所以灾民就成了义军,元末的朱元璋,明末的李自成就是这样起来的,所以天灾也是一个朝代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不是灭亡是很多因素在一起的,我可没说只是这一个因素,而是重要因素。
  @德淋 32楼
07:44:29  回复第26楼(作者:
18:23)  补充一下。其实古人当然清楚这种制度的弊端,补救的办法就是选皇后的时候慎之又慎,因为,一个好的母亲……  ==========  母亲好儿子未必就好。一个女人所生育的孩子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独孤迦罗皇后怎么样?生的五个儿子都算不上贤明,还包括隋炀帝这样的暴君。  -----------------------------  这我同意。所以只能说母亲好则儿子也好的概率会大些。
  怎么这个帖子也版务了?聊聊这个也犯忌讳?
  回复第35楼(作者:@潮落复潮起 于
13:55)  @德淋 30楼
07:30:40  回复第20楼(作者:
@潮落复……  ==========  呵呵,彼可取而代之,篡位夺权的事并不是只在中国发生,世界各国都有。如印度的奥朗则布囚禁自己的父亲杀死自己的兄弟。还有血腥玛丽,卡拉卡拉,以及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亚等等,都是权力争夺斗争的人物无论哪国都有这个问题。  
  回复第36楼(作者:@hyp9527 于
17:51)  @德淋 17楼
18:02:06  回复第7楼(作者:
@hyp9……  ==========  你的说法不对,天灾什么时候都有并非只在王朝末期。宋神宗年间,北方大旱10个月没有下雨,没有发生农民起义,明朝嘉靖年间陕西发生特大地震也没有人造反。王朝灭亡都有政治腐败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人民造反内乱。当王朝政治还没有腐败到民不聊生的地步时自然灾害是灭亡不了一个王朝的。天灾只不过是个催化剂,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回复第36楼(作者:@hyp9527 于
17:51)  @德淋 17楼
18:02:06  回复第7楼(作者:
@hyp9……  ==========  所谓宰相制衡皇帝是不对的,宰相只不过是皇帝的管家,一个高级打工仔。他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如果皇帝对他不满意可以撤换别人。宰相说明白了就是相当于企业高管,能制衡老板么?什么是制衡?那是实力(权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实力对等,才能制衡。无论宰相还是外戚都是臣,他们的权势动都是皇帝给的,皇帝对他们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制度下谈什么制衡?。  
  回复第36楼(作者:@hyp9527 于
17:51)  @德淋 17楼
18:02:06  回复第7楼(作者:
@hyp9……  ==========  清朝的密立储制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惜出现的太晚了。  
  @德淋 41楼
21:02:31  回复第36楼(作者:
17:51)  @德淋
18:02:06  回复第7楼(作者:
……  ==========  所谓宰相制衡皇帝是不对的,宰相只不过是皇帝的管家,一个高级打工仔。他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如果皇帝对他不满意可以撤换别人。宰相说明白了就是相当于企业高管,能制衡老板么?什么是制衡?那是实力(权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实力对等,才能制衡。无论宰相还是外戚都是臣......  -----------------------------  你这个人就是认死理,什么都绝对化,首先皇帝比宰相大,他俩不是平起平坐,这没问题,我也没否认过,但是很多皇帝不是说一不二,是有大臣敢向皇帝叫板的,什么事都不能绝对,你要说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说一不二,那确实,但是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这么强势的,许许多多皇帝被大臣玩,多看看历史书,皇帝权力大也不是能胡来的,要有充足的理由,理由不充分,大臣会反驳,皇帝只能放弃,在宋朝明朝经常看见。  很多皇帝就像现在单位的一把手,权力最大,这无可否认,但是还有二把手三把手呢,他们也有一些权力,也能质疑一把手,一把手有时候也要给他们面子。这道理难道不懂?
21:02:31  回复第36楼(作者:
17:51)  @德淋
18:02:06  回复第7楼(作者:
……  ==========  所谓宰相制衡皇帝是不对的,宰相只不过是皇帝的管家,一个高级打工仔。他的权力是皇帝给的。如果皇帝对他不满意可以撤换别人。宰相说明白了就是相当于企业高管,能制衡老板么?什么是制衡?那是实力(权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实力对等,才能制衡。无论宰相还是外戚都是臣......  -----------------------------  @hyp9527 43楼
23:17:52  你这个人就是认死理,什么都绝对化,首先皇帝比宰相大,他俩不是平起平坐,这没问题,我也没否认过,但是很多皇帝不是说一不二,是有大臣敢向皇帝叫板的,什么事都不能绝对,你要说秦皇汉武这样的帝王说一不二,那确实,但是不是每个皇帝都是这么强势的,许许多多皇帝被大臣玩,多看看历史书,皇帝权力大也不是能胡来的,要有充足的理由,理由不充分,大臣会反驳,皇帝只能放弃,在宋朝明朝经常看见。  很多皇帝就像现......  -----------------------------  扯淡,单位的二把手的生杀大权在一把手手里?甚至于二把手都不是一把手任命的,这个能类比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 为什..._百度知道
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 为什...
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 为什么是选A??
  希望帮到你,立子以贵不以长  起源于商朝末期,定于西周初期  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的说法,主要以长子继位为主,但是严肃来看表达不够完善,除非帝王没有子嗣,具体讲出了怎么传的问题?排除B,并没说具体怎么传,毕竟兄弟是旁亲。排除D  只有A  你好,最准确,  B只是说了在同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这样的传法很少见的,没有讲明父子到底怎么传,单方面来看没什么,排除C  D父子相传?是每个皇子都有机会吗,而历史上也多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王位来执行的?答案不是,  世袭制  主要核心内容就是  立嫡以长不以贤!  BCD都过于片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9条回答
比较准确的一个之所以选A,你只能选择比较准确的。而且宋朝宋太宗赵光义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但是选择题。中国历史上的王位世袭制,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个人觉着,答案不止一个,而且A更像专业术语,一般是嫡长子继承、父子相传。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是相较其他几个答案。回答的不太好,但不是绝对的,专业一点。所以。兄终弟及在商朝实行过的,仅供参考
这题考的是王位继承制度,无论在中国(周礼)还是在国外,嫡长子继承制都是王位世袭的实际操作制度,所以选a
是因为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王位的传承一般都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当然也有例外。历史题目只要讲到血缘关系,讲到带有宗,族,祠堂,讲到王位的继承一般都是答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B。各地的藩王也属于一家一姓,可不允许继承C。明显的错误 我无力吐槽D。朱元璋就是传给他孙子了~
在古代的世袭制度就是记住,
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是嫡长子可以了
是概念。王位世袭制就是正室所出的儿子中最大的继承,即嫡长子继承。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因为嫡长子是正妻所生的长子。
古代小妾的地位都是猪狗不如的地位,生的孩子自然不能得到王权
应该是A,古代很讲究身份的,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庶出的没有继承权
长子先当家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嫡长子继承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