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爱丽舍怎么样第一次加气显示有两阁为什么一会就没有了

西藏自驾游记--万里单骑,从阴山到喜马拉雅
7月16日&&遥远的绿州
  16日8点30分,经过一夜住宿,已经适应了3100米海拔的我们,向茶卡盐湖进发。茶卡盐湖位于茶卡镇南5公里,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
  茶卡盐湖与其它盐湖不同的是,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天空白云悠悠,远处苍山峥嵘,蓝天白云、雪山映入湖中,如诗如画。四周牧草如茵,羊群似珍珠洒落。漫步湖上,犹如进入盐的世界。
  在这里,可以乘小火车深入湖中观光,可以观看现代化大型采盐船采盐时喷水吞珠的壮丽场景,可以欣赏盐湖日出和晚霞的绚丽画卷,可以透过清盈的湖水,观赏形状各异、正在生长的栩栩如生的朵朵盐花,探求湖底世界的神秘,还可以领略到涨潮后湖面上留下的滚滚盐涛奇观。
  茶卡盐湖以其生产、旅游两相宜而在国际国内旅游界和青藏高原风光游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它与同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被称作“青海四大景”,同时还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并且从2009年开始,盐湖建造了中国第一座大型盐雕群。景区门票50元/人。
  盐湖正门
  告别了茶卡盐湖,向西进便驶出了绿色,进入荒凉、一望无际、罕见绿色的柴达木盆地。此时,9点30分,前方是575公里的荒滩,575公里外便是那号称“柴达木盆地的绿洲”格尔木,我们下一站的目标就是那遥远的绿州。
  荒凉的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常见的龙卷风
  路边每隔100公里都有这样一个公厕,很人性化
  沿途开始看见大量进藏的骑友,不过最终能够抵达珠峰的很少
  在去格尔木的路上,开始出现大量的骑友,三五结伴的大多是在校的学生,利用暑假来挑战自己,也有单独一两个的,有老人还有十四五岁的孩子,估计是祖孙两个。他们大多数的目标是拉萨,个别的可能会前往珠峰。路上看见几个装备比较齐全的学生,忍不住下车寒暄。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他们仅仅带着几套衣服、一件雨衣、几块防雨的塑料布、一套简易修理工具、几瓶矿泉水、几包常备药品、几块巧克力、一张银行卡和一辆公路自行车,就敢开始他们的征服之旅。他们在走路都气喘的高原反应下,艰难地蹬着自行车,一天只能行进相当于我一个小时的路程,吃最差的伙食,住最便宜的旅馆,在高原的烈日下至少要跋涉40天,才能到达拉萨。到达拉萨也没有太多时间游览,必须第一时间买好火车票办好托运自行车的手续,也许,真正能用来看风景的时间仅仅是在回程的火车上吧。不知道他们那时候看着自己一步步走过来却无暇欣赏的风景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他们这种意志却让我莫名的一阵钦佩。
  骑行穿越柴达木盆地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在炎热的太阳下却要捂得严严实实的,带的水往往不够喝。告别这些骑友时我提出赠送他们一些矿泉水,被他们婉拒了。我想,当我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上时,他们可能还没有赶到格尔木吧,但是他们的精神却让我震撼,也让我再也不曾放弃计划中每一个需要征服的目标。在去珠峰的路上,我在心中告诉自己,我比他们条件要优越得多,我没有理由放弃,无论路多么难行,我都要走下去……
  除了自行车骑友,沿途我还看见很多的摩托车骑友和徒步的背包客。总之,无论是我,还是那些自行车骑友、摩托车骑友、徒步背包客,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神圣的目标,大家都在听从心的召唤,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征服、去膜拜心中的圣地。
  中午,只是在车上简单的吃了些零食。15点10分,抵达格尔木,接下来的路途就要穿越近1000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了,这段路程所有的自驾驴友都选择次日早上5点或者6点出发,所以没有继续前进。于是,有了足够的时间游览格尔木这个“柴达木盆地的绿洲”。
  格尔木是青海比较有名的蒙古族、回族聚居区,盛产石油、天然气和食盐。主要的特色美食以蒙餐、清真餐为主。在格尔木加气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城市的确无愧于“绿洲”的称号,四周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唯一有格尔木河固定水源的它,将绿化定位成城市建设的第一要务。走在大街上,路两旁的绿化带最少是每边两条,主街能达到每边三条之多。整个城市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最深有体会的是寻找宾馆的过程中:车开在街上,被茂密的槐树和小叶杨遮挡几乎是看不到街边的建筑的,只能在GPS地图上寻找街边近在咫尺的宾馆。格尔木的宾馆是比较便宜的,最后,选定了格尔木铁路局金轮宾馆,标间120元。
  宾馆对面就是格尔木最大的市中心广场和市政府,无论是谁漫步在这个离家2000公里外的小城市的中心广场上都应该是一种很有味道的体会,安静、祥和。
  在宾馆旁边一家西安面食店吃了一碗不是那么地道的油泼面后,去超市补充了一些水果,回到宾馆,晚上21点,大剂量服用了抗高原反应的诺迪康胶囊和肌苷片,吃了一粒安定,22点,便沉沉的进入梦乡。
  沉睡在这曾经看似遥远的绿洲,或许多了一份别样的宁静,那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宁静,却也预示着明天更加艰苦的一天即将来临……
  格尔木中心广场
  茂密的绿化带
7月18日&&天湖纳木错
  因为高原反应和安眠药的作用,我们上午9点才睁开眼睛。休息的很充分,只要不做剧烈运动,高原反应基本消失。10点,出发前往下一个目标纳木错。纳木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咸水湖。蒙语和满语称“腾格里诺尔”,藏语纳木湖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是西藏第一大咸水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
  7月18日,正是那曲赛马会召开的日子,从那曲县城往南5公里即为主会场,我们的车正好路过,但是路边许多警察武警在维持秩序,不许过路的车辆停留,所以只能一掠而过,欣赏了一下身着节日民族礼服的观礼人群,却不能进入会场观礼。很幸运的是,所有的警察都调到赛马会会场维持秩序,本该在那曲至当雄165公里沿途设卡限速的警察都不见了,让我们小小的偷乐了一把,毫无顾虑的直抵当雄县。
  12点整,抵达那曲地区当雄县,在当雄,我们第一次吃了地道的藏餐。在我们想要点一份糌粑时,淳朴的藏族老板娘看我们不是藏民,告诉我们糌粑是用酥油和青稞炒面做的,汉人吃不习惯会拉肚子,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酥油就是我们所说的黄油或者纯奶油,青稞则是当地一种生长期很短的速生谷物,燕麦属,比较接近我们包头本地的莜面。在我们表示我们是来自内蒙古的蒙人,藏餐的酥油茶、糌粑、青稞面还有手扒肉甚至牦牛肉我们都可以接受后,老板娘变得很殷勤,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语不停地问这问那,向我们打听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在她了解了蒙餐和藏餐区别不大,甚至奶制品方面更加丰富时,露出了向往的表情。
  很快,一份简单的藏餐便摆在我们的面前:酥油茶、糌粑、藏面,手扒肉我们没有点,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在西藏吃这个。糌粑其实口味和内蒙古的牛油茶差不多,只不过要干一些,是和成一团一团的,用手捏着吃;而牦牛肉味道口感则介于牛肉和羊肉之间;酥油茶就是掺奶油的砖茶。总之味道虽然独特,却没有脱离游牧民族的饮食通性。
  没有和好的糌粑
  加牦牛肉的青稞藏面
  酥油茶
  在当雄县吃完午饭,12点30分,驶入当雄通往纳木错乡的县级公路。在路口,我们看见一个大包小包的女孩在招手拦车,我以为是去纳木错的背包客,于是决定捎带她一程。上车后通过交谈才知道,这是一个在纳木错乡政府上班的藏族女孩,家住日喀则,因为交通不便,每次回家都要搭车。
  从当雄县向西北方向行驶约3公里后,便看见一处限速卡点和一处写有“纳木错景区”字样的大门,在限速卡点登记了身份证,填写了限速责任书,责任书写明该处山路极其险峻,限速30迈,必须严格按照限速行驶,一旦超速,不但要重罚,而且因为超速所带来的一切后果由自己承担。景区入口,我和老婆买了门票,120元/人,继续行驶60公里处,纳木错乡至景区扎西半岛之间还有一个验票站验票才能进入湖区,搭车的女孩属于纳木错乡居民,不需要门票。
  在走出景区大门后,藏族女孩才告诉我们一个去纳木错逃票的方法:西藏因为在中国比较靠西,日出时间比较晚,政府规定的上午上班时间是9点,如果我们夜宿当雄县的话,早上5点半出发前往纳木错,这条路上,限速的交警和景区工作人员是没有上班的,可以顺利的不限速不买票就通过这里,只要7点半之前到达验票站,进入扎西半岛景区就不会有人验票也不需要补票。不过我们是中午才到当雄,说什么都晚了。
  去纳木错乡的路上,山势险峻,风景却极其美丽,车子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两边是绿色间杂野花的群山,路边一条清澈湍急的溪水从山顶喷薄而下,牦牛群在半山腰悠闲的吃着草,头顶就是湛蓝深邃的蓝天白云。中午走这条路的车辆不是很多,加上限速,倒也有足够的闲暇在比较安全的地点停车拍照。
  14点05分,抵达当雄至纳木错的分水岭: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站在那根拉山口远眺,碧绿的草场上是一汪宝蓝色的湖水,湖水边是终年云雾缭绕的雪山,世界上海拔最高最美的圣湖纳木错到了!!
  因为那根拉山口设置了限速卡点,有警察在执勤,所以以前被众多网友批评的牵牦牛拍照的小贩也不敢太过于嚣张的欺骗游客了。在那根拉山口短暂停留拍照后,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路下坡奔向远方的圣湖,还有30公里的路程要走。下坡要比上坡好走了许多,只用了15分钟就赶到距离圣湖10公里的纳木错乡,只好在离纳木错乡卡点约1公里的地方停车等候。搭车的藏族女孩说不用那么麻烦,纳木错卡点的交警都是乡政府管辖,她可以帮我们交涉,不需要等候。果然,我们被交警顺利放行,告别藏族女孩后,我们从湖的东南角环湖驶向位于湖的西南角的扎西半岛。
  14点55分,抵达扎西半岛。可惜天公不作美,眨眼间湖面上空却是乌云密布。西藏高原的雨总是来得毫无征兆。
  进入扎西半岛,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停车场四周是很多贩卖藏饰品的小摊和当地藏民搭建的帐篷旅馆,并且当地政府在此设立了临时派出所来防止出现一些破坏景区名声的不道德行为,停车费5元。在车上等待雨势稍小,我和老婆打着伞走向湖滩。纳木错扎西半岛可以游览的景点包括:多恰寺、合掌石、迎宾石、善恶洞和大小溶洞景观,但是最美的无疑还是波涛汹涌的湖滩。因为下雨,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遗憾。在这个号称可以媲美日内瓦湖的湖边我们没有欣赏到传说中的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景观,入目的湖水呈现出灰绿的色彩,远处的雪山也被低矮的云层所遮盖。
  路边清澈的山溪
  藏民的燃料、藏香的主要原料牛粪
  那根拉山口
  远眺纳木错
  扎西半岛
  车上偷拍的可爱的藏族小女孩
  纳木错湖滩
  多恰寺
  刹车冷却带
  藏民为过冬取暖准备的牛粪墙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宗教色彩浓重的大昭寺、小昭寺因为朝圣的人群众多,仍然在对外开放,只是戒备更加森严。于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把上午的既定目标改在大昭寺。从我们住的宾馆出来,向东走一百米,便进入了拉萨最著名的八廓街,当地人亲切的叫它“八角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有人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而得名。
  进入八廓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根伫立在大昭寺正门前的经幡柱,后面则是著名的大昭寺和转经朝圣的人群。大昭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 位。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这是大昭寺里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的话,也是几乎每一个旅行者都同意的观点。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于是,西藏大小昭寺便供奉了全世界仅有的珍贵的三尊释迦摩尼等身像中的两尊。
  大昭寺的旺季门票是100元,但是不许拍照,如果想要拍照的话,还必须购买100元的摄影许可证,但是大庆期间除朝圣者外暂不对游客开放,所以此时我的心情开始有了点坐过山车的感觉,不时的来个大起大落,不知道下午的游览是否还会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变故。
  在无法进入大昭寺的情况下,无奈只好拍了一些外景,和转经的朝圣者一起,在转经道上顺时针转了一圈,在经幡塔上磕了个头,开始着重游览八廓街。在布置的富丽堂皇而又不失浓重藏民族特色的八廓街上,全部是经营民族特色商品的店铺和小摊,经营者有土著藏民,也有定居西藏的四川人。
  由于大庆的关系,八廓街这个拉萨最著名的景点的戒备要比外面更森严。我们一共在八廓街上看见四队持枪巡逻的武警,两队休息两队巡逻,警察更是三五一堆的聚集在每个街道的转角和街口。老婆举起相机给一队巡逻的武警拍照,被带队的警官喝止,吓得赶紧收起了相机。一会儿又有点不服气,总算远远的用长焦镜头偷拍到一张。正因为戒备的如此森严,互联网上各地旅游者诟病的八廓街的治安问题居然丝毫没有困扰到我们:面对如此多的警察和武警枪口的震慑作用,最胆大的小偷和抢劫者都不可能有勇气在这个时候出来作案,而强买强卖的藏民小贩也变得和气了许多。美中不足的是,我急切想拥有一把纯手工打造的拉孜藏刀的愿望也因此彻底落空,在警察的目光巡视下,小贩不敢拿出来卖,小贩敢卖我也不敢买。
  全副武装的武警
  大昭寺和门前的经幡塔
  八廓街一角
  经幡塔,每顺时针转经一圈必须在上面磕头
  朝拜人群,绝大部分都是从千里之外一步一磕跪拜而来
  大昭寺正门
  八廓街转经道
  焚香炉,朝圣者供奉藏香和柏树枝给释迦摩尼的地方
  八廓街可以购买的主要商品有: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绿松石藏饰、银饰、牦牛角挂饰、唐卡绘画、手绢、藏毯等手工艺品以及古玩、藏药等蕴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另外,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等地的商品。在八廓街,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买一点带回来留作纪念,但是古玩、藏药、奶食品、风干肉、青稞酒等特色食品和藏香不鼓励在八廓街购买。八廓街的古玩90%都是假的;藏药、奶食品、风干肉、青稞酒以后游览林芝的时候,在八一镇的农贸市场里都有卖,价格也便宜很多;而藏香,可以在日后去日喀则的半路上,在最著名的藏香产地仁布县的路边购买,正宗且便宜。
  我和老婆都是党员,没有什么宗教信仰,所以宗教用品是不太感兴趣的,在逛八廓街的时候,仅仅是在四川汉民的小摊上买了一点绿松石藏饰、银手链等小饰品,和一些青稞米酒、牦牛肉干,牦牛奶渣以及西藏本地产的“雪域”牌香烟。青稞酒6元一桶,牦牛肉干50元一斤,牦牛奶渣30元一斤,香烟100元一条,日后才知道,在林芝八一镇的农贸市场里,除了烟之外,其它东西包括藏药、野生干蘑菇等都是可以便宜20%--30%买到的。
  八廓街甚至整个拉萨,到处都飘扬着动听的藏歌,天籁般的乐音伴随着随处可以听见的藏语,无不透露出浓浓的民族气息。在八廓街上,两首流行的藏歌《心中的八角街》和《梦回喜马拉雅》那优美的旋律打动了我们,于是,在一个汉人小伙子开的音像社里,买了我们在八廓街里买到的最成功的两样东西:一套藏歌专辑和一张西藏地图。这样,以后的一路旅途上,优美的天籁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而详细的西藏地图标注出我们途经的所有地名和景点,让我们没有错过每一个值得回忆的美景。
  顺时针游览完大昭寺转经道和著名的马蒂阿米酒吧后,沿八廓街步行街向北步行约500米,抵达小昭寺。一样的民族商品,一样的转经道,一样的朝圣者……
  11点30分,游览完小昭寺的我们,准备步行至布达拉宫广场,即使不能进入这个拉萨市最著名最雄伟的标志性景点,远远的眺望一下也是一种宽慰。行至丹格森路和北京东路的交叉口,离布达拉宫广场只有一个路口的时候,我们遇到武警和特警的阻拦,此时,布达拉宫广场上由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的庆典活动正在进行,东面自丹格森路起一律禁止行人车辆通行。于是,我们决定返回宾馆等待下午庆典的结束。向南行至丹格森南路与宇拓路交叉口时,我忍不住苦笑起来----我们住的宾馆居然也在禁区内!!宾馆是回不去了,据说戒严至少要持续到13点30分,我们决定去吃午饭,在饭馆消磨时间到14点。
  老婆不喜欢藏餐,吃了一路川菜的我们也不太想再吃这种辛辣的口味,所以,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寻找起肯德基或者麦当劳来。没有想到的是,当地人告诉我们:在整个西藏地区,没有一家肯德基和麦当劳,但是每一个大点的地方都少不了德克士。德克士这家在包头惨淡经营的洋快餐店,居然在雪域高原遍地开花,垄断起整个西藏的洋快餐业来!!
  在德克士,我和老婆足足吃了6个炸鸡腿,在吃了快一个星期的川菜后,没有想到德克士的炸鸡腿也是那样美味可口。14点10分,禁行解除,我们步行到布达拉宫广场。布达拉宫广场还是不能通行,四个武警礼仪兵一字排开,坐在路中央的小板凳上,武警前面设置了路障。值得欣慰的是,起码我们可以在100米外远远的瞻仰那个在我心中魂牵梦绕了许久的圣地。这时,头顶上上午还阴云密布的天空露出了笑脸,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这座粉刷洁白的千年宫阙显得越发的雄伟庄严。
  布达拉宫
  禁行的布达拉宫广场和警戒的武警礼仪兵
  西藏博物馆
  拉萨街头的纯牦牛酸奶
尼洋曲,汉语名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米拉山的错木梁拉,全长307公里,落差2273米,在林芝县的则们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尼洋曲的美丽就在于她湍急的水流和翡翠般的绿色,奔驰在群山之间,河边是郁郁葱葱的灌木、野花和黑色牦牛毛编织的藏族牧民的毡包。尼洋曲最有名的旅游景点包括尼洋曲第一峡谷的10公里漂流和中流砥柱,以及下游的尼洋曲水乡风光。
  尼洋曲在源头是一条细流,它奔流向前,越流越急。到了中游以下,河面已越流越宽,水流也渐渐平缓了下来。这时的尼洋曲已渐入佳境,河水中,可以看到对岸青山绿树和蓝天白云的清晰倒影。
  16点04分,抵达尼洋曲第一峡谷的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位于川藏路上的尼洋曲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为尼洋曲第一大峡谷,江中一巨石兀然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江达地区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那块岩石像一牧带纽的四方印章,有一幢别墅大小,矗立在尼洋河激流中心。河水冲击到这块巨石上,溅起一片浪花,翻滚激荡,夺路而去。
  16点47分,流连于一路的风景,所以刚刚到达工布江达。工布江达号称人杰地灵,是英雄格萨尔王和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故乡,在工布江达至今还保留有格萨尔王的秀巴千年古堡群和松赞干布故里。
  17点20分,抵达秀巴古堡,门票50元/人,在这里短暂停留游览后,距离林芝县八一镇还有90公里,终于在夕阳下看到了闻名已久的尼洋河下游水乡风光。
  中流砥柱
  尼洋曲第一峡谷
  秀巴格萨尔王古堡
  秀巴格萨尔王古堡
  尼洋曲下游
  尼洋曲水乡牧场
  尼洋曲水乡
  19点15分,路过西藏十大最美景区排名第七的卡定沟天佛瀑布和林芝植物园,这里苍松翠柳,竹林影绰,但是天色渐晚,没有办法在此游览,所以决定回程一定不容错过。
  19点45分,进入八一镇,在八一镇郊区,看见了我进藏以来第一座塑料大棚,也看见路边开始出现卖西瓜和香瓜的小摊,看来林芝可能是西藏唯一可以种植除青稞以外其他作物和瓜果的地区。
  20点整,入住八一镇最边缘靠近尼洋曲江边的望江宾馆,标间120元/天,房间很一般,设施比较陈旧,但是考虑到明天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要来林芝,估计八一镇中心肯定仍然要禁行,住在镇边缘地区开车进出都比较方便,所以并没有往镇里走。
  晚上,步行进入镇里一家叫“成都餐厅”的川菜馆吃饭,老板人很好,给我们推介了一种野生鱼:一支箭。据说是雅鲁藏布江的特产,纯正野生,无法养殖。38元/斤,价格比在包头吃野生黄河鱼相对要便宜,因为藏区的藏民是不吃鱼的,所以卖的价格不算太离谱。当然,也因为我们是去的一家小饭店,八一镇有一家叫“小小鱼庄”的大饭店就卖的很贵很宰客,最便宜要88元/斤,起码我们这样的游客去问价老板是这么说的,当地人去就不清楚了。
  一支箭的外形像梭鱼,是高原淡水鱼,流线型的身体适合逆水游动,必须下浮漂挂网,让网子顺流而下才能捕获。这种鱼刺较少,肉细嫩,清蒸后绵鲜无腥味,入口即化,极其美味,据说是这次招待国家领导人的主菜。建议其他游客到八一镇旅游,可以去品尝一下,但是一定要注意和老板砍价,价格在35-45之间是合理的,贵了就去找个小店,同样可以吃到,估计市场的批发价应该在20左右。
  野生一支箭
  清蒸后的一支箭
  在2900米海拔的八一镇,结束了进藏以来欣赏到最多美景的一天,结束了一路向东追逐奔腾的尼洋曲的一天。在森林环绕、号称“天然氧吧”的八一镇,开始了我们进藏以来睡的最香甜的一夜。
  明天,拥抱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沿岸,就是著名的林芝自然保护区,天高云低,景色如画,不逊于三峡。乘坐渔船顺流而下,一个半小时后,驶入比日神山东面江面变窄处,江水改流向南方。老渔民告诉我们他的船不能继续行驶了,木质的船身无法抵御激流的冲击,问我们是否要回去登临比日神山,晴朗的时候可以在比日神山上遥望南迦巴瓦峰。望着此刻比日神山上缭绕的云层,我们放弃了上山的念头,即使上去,在这样的云层下,遥望南迦巴瓦也只是一个奢望,恐怕只能在心中默默的想象了。不过我却可以肯定,这绝对不会是我最后一次涉足林芝,我还会回来,一定会回来继续我未竟的愿望。
  两个小时后,在江边的江滩上,我们踏下渔船,也许老渔民常年做游客的生意,也沾染了一些商家的习气,他竭力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野生鱼,价格要到70一斤,因为我们前一天已经吃过雅鲁藏布江野生鱼,加上他的价格偏高,被我婉然拒绝了。
  在简单吃了一些自带的食物后,15点20分,准备前往鲁朗林海。15点40分,驶入318国道,可惜禁行还未取消,只好把车停在路边等待放行。顺便吃了一个当地产的小西瓜,味道还不错,不能和巴盟的西瓜相比,但是身处高原,还能强求些什么呢??17点10分,禁行取消,继续向东行驶。下一站:鲁朗林海。至于林芝著名的墨脱自然保护区,则因为下雨冲塌了多处路面,无法进入而作罢。
  17点50分,抵达鲁朗林海。&&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林区内树满青山、河流纵横,有规模巨大、终年碧绿苍翠、林木葱茏的原始森林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318国道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
  鲁朗林海黑松林
  鲁朗林海千年古柏
  鲁朗林海竹林曲径
  18点45分,启程返回八一镇,19点27分,回到八一镇。这里介绍八一镇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八一镇中心广场的古代箭塔。在没有进入秀巴格萨尔王古堡的情况下,这是唯一一个可以看到箭塔这种藏区特有建筑的地方。我们步行游览了八一镇中心广场和旁边的农贸市场。市场的东西普遍比八角街的便宜。
  八一镇中心广场
  八一镇古代箭塔
  20点40分,镇里已经通行,所以选择住宿在镇中心,因为昨天的临江宾馆条件实在太差了。这次入住的是八一镇康福源宾馆。这家宾馆是我想向所有人郑重推介的一家宾馆。180元/天的标间,却是我进藏以来住的最好的一家。房间宽大干净,设施齐全且较新,尤其是卫生间,不会比房间小多少,干净整洁,包括淋浴和木桶浴,放上一桶热水,直叫人进去就不想出来,非常能够缓解旅途的疲惫。
  八一镇康福源宾馆卫生间,强烈建议游客光顾这家宾馆
  这一天,虽然没有看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但是,这一夜,我会在梦中遥望南迦巴瓦。
看样子楼主 你准备的东西还是蛮充分的,不过看你带的抗高原的需要提前服用的挺麻烦的,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建议以后去旅游的驴友,带点速效的保健药品,如奥默携氧
楼主很强大,继续加油!!
@蓝色的诱惑770222
  从江苏盐城到西藏再回家大约9000公里,有车,路线如何确定
7月25日&&回程的风景
  早上8点10分,我们正式开始返回的路程。但是,在返回的路上,还有很多不容错过的风景,比如说,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以及来时路上没有窥及全貌的念青唐古拉山。
  于是,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小布达拉宫”的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是全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1447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后来被追溯为一世达赖喇嘛的根敦珠巴在当时的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琼杰巴.索朗班觉的资助下,最初兴建扎什伦布寺。开始寺院定名为“岗坚典培”,意为雪域兴佛寺,后被根敦珠巴改成现在的名字。历时12年建成。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四世班禅是第一个被册封的班禅喇嘛,从此扎什伦布成了历代班禅喇嘛的驻锡之地。历代班禅对扎什伦布寺均有扩建。
  该寺最宏伟的建筑是大弥勒殿和历世班禅灵塔殿。大弥勒殿位于寺院西侧,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弥勒坐像,总高26.2米,共用黄铜231400斤,黄金6700两,仅镶嵌佛像两眉,就用了大小钻石珍珠等1400多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历世班禅灵塔大小不一,塔身都饰有珍珠和玉石。每座灵塔都燃点数量不等的大小酥油灯,终年不熄。塔内藏有历世班禅的舍利肉身,以四世班禅的灵塔最为豪华。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朝拜的人群
  9点30分,游览完扎什伦布寺的我们,离开日喀则,前往今夜住宿的目标,那曲。
  13点18分,在曲水午饭,吃了一份很不错的水煮鱼。
  15点30分,在拉萨通往羊八井的半路上,因为下雨,山体滑坡堵塞了公路。交警部门紧急调用铲车清理,在拥堵了半个小时后,才通过堵塞路段。
  16点34分,再次抵达念青唐古拉山的观景台。下面发一组念青唐古拉山脉各个雪峰的组图。
  青藏铁路的列车
  拿多拉山
  隐藏在云中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前面说的可以抵达雪线旅游的卓玛峡谷风景区
  羌塘暮色
  19点30分,抵达预定好的那曲宾馆过夜,再一次夜宿4500米的海拔,竟然只有微微的一点额头发烫,高原反应已经离我们彻底远去了。此时,我的心里更多了些对于回家的兴奋和期盼,看来,对于远去的游子来说,无论何时何地,家,都是无可争辩的温暖的归宿。
  7月26日&&生命的高原
  清晨6点,准时从那曲出发前往格尔木,再次穿越可可西里,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很值得期待。
  因为时间还早,那曲到安多的交通限速卡点还没有上班,值班交警还在甜美的睡梦中,路上的车很少。终于摆脱了一个星期以来的限速,可以放开速度在回家的原野上奔驰了,那种无拘无束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仿佛扔掉了身上背着的千斤重担,极度的轻松惬意。
  开始天还很黑,但是路上已经有勤奋的牧民赶着牛群奔向自家的牧场了。极速奔驰的时候唯一的障碍就是过路的牛群,不小心撞上这些近一吨重的牦牛绝对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在进藏时,初次穿越可可西里,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野生动物的踪影。回程的路上,或许是老天的眷顾,我们看到了许多来时未曾一窥真颜的野生动物,除了季节性迁移的藏羚羊。
  这一章没有什么好说的,就发些路上遇见的野生动物的照片,来纪念我们这次穿越可可西里这片生命的高原的旅程吧。
  可敬的高原电力检修工人,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冒死保障电力畅通
  盘旋的苍鹰
  来张近些的
  悠闲的野鸭家庭
  绒毛还没有褪尽的幼鸭
  路边捕鼠的狐狸
  回头张望
  一头过马路的藏野驴
  LV屁股的特写
  回程时拍摄的昆仑山玉珠峰
  19点40分,抵达格尔木金轮宾馆,终于带着万分的不舍走出了西藏,留下一半是满足和一半是遗憾的心绪。不过,此时,回家的期盼变得更加强烈。注定是一个无眠的夜晚。
非常祥细的笔记,对我很有用谢谢
这个路线要看时间和车况决定,如果是四驱越野车,最好的是至成都川藏线进,经西安青藏线出,距离基本上差不多,具体路线盐城——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稻城——康定——芒康——林芝——拉萨——那曲——格尔木——西宁——西安——合肥——南京——盐城,可以浏览更多的景色。
  也可以走纯粹的青藏线,但是不建议走纯粹的川藏线。个人认为自驾去西藏,如果没有领略那曲羌塘草原的美丽、唐古拉山口和巍巍昆仑的雄壮、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宽广、柴达木盆地的荒凉、万丈盐桥的洁白和青海湖的蔚蓝,就不能算是真正征服了整个青藏高原,这样的西藏之旅是不完全的,所以青藏线最好走却最有意义。
  如果你的车是家轿的话,建议你就全部走青藏线好了。
楼主媳妇比较漂亮啊&&哈哈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铁龙新爱丽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