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菊服部平次和和叶接吻蔗泉观察韵(其一)表达了什么情感

亭亭菊一枝
上一个辛巳年,弘一法师曾在福州怡山西禅寺掩关编著,辑录佛经和先辈高僧警句二卷,名《晚晴集》。其中选入诵帚禅师咏菊诗偈:“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弘一法师生平爱菊,由此亦可管窥一斑。
同是辛巳年的初冬,弘一法师作《为红菊花说偈》:
亭亭菊一枝, 高标矗劲节。
云何色殷红? 殉教应流血!
& &&这是一首十分难得精美的咏菊诗偈!何以说“难得”呢?一因自古能诗者咏菊,多是咏赞黄白之菊,偶觅李商隐《菊》诗笔涉紫色菊花,已属罕见,更鲜见有人写过红菊。二因此诗偈艺术与意境双佳,能鸣铿然不凡之响。作者以血样殷红的一枝菊花自比,譬喻精妙,寓意高尚!“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寒菊如人,亭亭伫立,标志着正直的品行,高矗起坚贞的节守。“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一片赤诚丹心,既为信仰献身也在所不惜!读诵,有一种悲壮感。其香心殷红似血,其志节高标无上,岂俗辈能与之比肩?三因弘一法师写《为红菊说偈》,时间为上一个世纪最后一个辛巳年,今又辛巳,悠悠六十年飘逝,今适值新世纪第一年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辛巳年,追思往生先师,欣赏红菊诗偈,可勉励我辈饥餐冷红秋英而勿食败类污秽。所以说,此诗偈十分难得。
弘一法师圆寂后,近代诗人柳亚子撰述悼文《怀弘一上人》,文中见引《为红菊说偈》。但柳亚子的说法,颇值商榷。该文说李叔同自出家后,“余亦自此不复见弘一矣!战事既兴,弘一闭关闽海,度其六秩世腊。李生芳远驰笺索诗,余寿以偈云:‘君礼释迦佛,我拜马克思。大雄大无畏,迹异心岂殊?闭关谢尘网,吾意嫌消极。愿持铁禅杖,打杀卖国贼。’见者缩项咋舌,顾弘一不以为忤;亦报余一偈云:‘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呜呼,洵可谓善知识已!”
稍加留意,便能觉察出柳文存在疏误。一是时间上有误。柳亚子跟读者玩了一个“时间差”的小把戏:纪念弘一法师六秩,是1939年秋的事情,而弘一作《为红菊花说偈》则是1941年初冬的事情,时间上相距两年有余。1939年秋,弘一六十虚岁时,澳门《觉音》月刊和上海《佛学》半月刊,俱出《弘一法师六秩纪念专刊》。出刊前,弘一旧识李芳远居士致函请柳亚子写诗,以贺弘一寿辰,柳亚子即应作以上两偈。但是,当时弘一不可能“亦报余一偈”,也就是说,当时弘一不可能以红菊诗偈回赠柳亚子。实际情形应是,弘一六秩纪念过去两年多以后才创作《为红菊花说偈》,并将其视作满意之作分抄给友人,其中分抄一份给柳亚子。二是缘起上有误。弘一原作《为红菊花说偈》,有题记云:“辛巳初冬,积阴凝寒,贯师赠余红菊花一枝,为说此偈。”显然,《为红菊花说偈》缘起于“贯师赠余红菊花一枝”,决非特意为“报”柳亚子寿偈而作。三是前言不搭后语,相互矛盾。柳亚子文中说他为弘一写的寿偈,“见者缩项咋舌,顾弘一不以为忤”。既然柳亚子在文中也说到,从李叔同出家之后,他“自此不复见弘一”,却怎知当时远在闽南的弘一身边的人,会因读见柳偈而“缩项咋舌”?又怎知“弘一不以为忤”?在这里,柳亚子以想像和揣测代替真实所见,致使话难自圆。柳亚子文中的疏误一直未见有人指正,因涉及弘一咏菊诗偈,故有必要在此顺提。
弘一法师出家之前,就写过一首很美的《咏菊》诗。诗云: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这首托物言志的咏菊诗,巧妙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象征,即赋花以人格化。对比,即以不畏冷寒能有晚节芳香的菊花,与不耐风霜仰赖春风的百花相对照,从而凸显出菊花孤标高洁的品格和气质。诗中没有堆砌“金钩挂月”、“玉台金盏”之类的俗喻,却句句精警,寓意深长。我尤其欣赏诗中颈联“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每每吟诵到“花中正色”,总令我不由地想起佛门弟子应当遵循的“八正道”。花有正色,恰如人有正道!有了正道,又何愁前路无知己?尾联“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其中含有诗典:晋代陶渊明《饮酒》诗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出诗人对清静无烦恼的归隐生活的向往。弘一诗则以菊花不借春光耐得孤寒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弘一法师早年便具有的超凡脱俗的爱菊之心。
有人说,弘一法师早年作《咏菊》诗承于唐音。依我考据,与其泛泛而论弘一法师诗承于唐音,不如说这首诗深受清代袁枚诗《晚菊和蔗泉观察韵》的影响,更为符合事实。袁枚诗云:“千红万紫尽飘流,开到寒花岁已周。晚节不嫌知已少,香心如为故人留。”弘一诗与袁枚诗多有语词语义近似之处:如袁枚诗首句言“千红万紫”,弘一诗则言“姹紫嫣红”;袁枚诗言“开到寒花岁已周”,弘一诗则言“繁华一霎过韶光”;袁枚诗言“晚节不嫌知已少”,弘一诗则言“老去能添晚节香”,“莫言冷淡无知已”。不难看出,弘一法师肯定读过并再三揣摹过袁枚这首咏菊诗,于是心犀相通,引起共鸣,脱胎而化之。然而,弘一法师可贵在能赋予诗句以新的内涵,表现出更高的境界,高度赞美菊花为“花中正色”,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参阅书目(按诗文序列):
1、诵帚诗偈&&参见弘一《晚晴集》
2、弘一红菊偈参见《李叔同全集》、《弘一法师》
3、李商隐咏紫菊语&
参见《李义山诗集》
4、柳亚子悼文&&&&
参见《弘一法师》纪念专集
5、李叔同《咏菊》参见《李叔同全集》、《弘一法师》
6、袁枚咏菊诗&&&&
参见《小仓山房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菊花诗(一)
(不含喜欢的几首咏白菊诗词)
晋·王淑之《兰确铭》:
兰既春敷,
菊又秋荣。
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
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晋·袁山松《菊》
灵菊植幽园,
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
秋霜不改条。
魏晋·弘一《咏菊》
姹紫嫣红不耐霜,
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
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
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已,
曾有渊明为举觞。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
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
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
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
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
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
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
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
抱技宁自枯。
唐·李师广《菊韵》
秋霜造就菊城花,
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
天生韵味入千家。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
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
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
升君白玉堂。
唐·李商隐《野菊》
苦竹园南椒坞边,
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
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
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
不敢霜栽近御筵。
唐·杜牧《折菊》
篱东菊径深,
折得自孤吟。
雨中衣半湿,
拥鼻自知心。
唐·卢纶《九日奉陪令公登白楼同咏菊》
琼尊犹有菊,
可以献留侯。
愿比三花秀,
非同百卉秋。
金英分蕊细,
玉露结房稠。
黄雀知恩在,
衔飞亦上楼。
唐·陈叔达《咏菊》
霜间开紫蒂,
露下发金英。
但令逢采摘,
宁辞独晚荣。
唐·郑谷《菊》
日日池边载酒行,
黄昏犹自绕黄英。
重阳过后频来此,
甚觉多情胜薄情。
唐·唐彦谦《菊》
雪菊金英两断肠,
蝶翎蜂鼻带清香。
寒村宿雾临幽径,
废苑斜晖傍短墙。
近取松筠为伴侣,
远将桃李作参商。
年来病肺疏杯酒,
每忆龙山似故乡。
唐·无可《菊》
东篱摇落后,
密艳被寒催。
夹雨惊新拆,
经霜忽尽开。
野香盈客袖,
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兰并,
悠扬远蝶来。
唐·李山甫《菊》
篱下霜前偶得存,
忍教迟晚避兰荪。
也销造化无多力,
未受阳和一点恩。
栽处不容依玉砌,
要时还许上金尊。
陶潜殁后谁知己,
露滴幽丛见泪痕。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咏菊》(三首)
孤高不合压群芳,
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
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
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
也和泥土共枯黄。
孤标不与百花同,
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
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
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
东篱夕照笑仙翁。
秋来不与百花妍,
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
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
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
无边旧事上琴弦。
唐·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赐酒盈杯谁共持,
宫花满把独相思。
相思只傍花边立,
尽日吟君咏菊诗。
唐·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爱菊高人吟逸韵,
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
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
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
拟废重阳一日斋。
唐·徐夤《菊花》
桓景登高事可寻,
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
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
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
剩有东篱万朵金。
唐·崔橹《村路菊花》
袅风惊未定,
溪影晚来寒。
不得重阳节,
虚将满把看。
神仙谁采掇,
烟雨惜凋残。
牧竖樵童看,
应教爱尔难。
唐·广宣《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
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
宋·韩琦《和崔象之紫菊》
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嘉名自合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纱。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杨万里《九日菊未花》
但挼青蕊浮新酒,何必黄金铸小钱。半醉嚼香霜月底,一枝却老鬓丝边。
宋·杨万里《野菊》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宋·苏轼《浣溪沙》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宋·史铸《咏翻集句》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宋·张孝祥《鹧鸪天》
桃换肌肤菊换妆。只疑春色到重阳。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
新艳冶,旧风光。东篱分付武陵香。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
宋·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见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这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郑思肖《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北宋·王安石《咏菊二首》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北宋·苏轼《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北宋·黄庭坚《次韵伯氏戏赠韩正翁菊花开时家有美酒》
鬓发斑然潘骑省,腰围瘦尽沈东阳。茶瓯屡煮龙山白,酒椀希逢若下黄。
乌角巾边簪钿朵,红银杯面冻糖霜。会须著意怜时物,看取年华不久芳。
宋· 刘子寰《好事近》
秋色到东篱,一种露红先占。应念金英冷淡,摘胭脂浓染。
依稀十月小桃花,霜蕊破霞脸,何事渊明风致,却十分妖艳?!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元·姬翼《青杏儿 咏菊》
春夏竟芬芳。天怜此秘惜藏光。纷华落尽方开展,疏丛浅淡,孤标冷落,独傲秋霜。
好在水云乡。无人知、见又何妨。赏心希遇陶元亮,新松相对,金英依旧,风逗天香。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明·李东阳《菊花》
寒影萧萧照墨池,西园晚色正相宜。苍颜黑发秋风里,应是陶翁半醉时。
清·袁枚《晚菊和蔗泉观察韵》
千红万紫尽漂流,开到寒花岁已周。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
清·陈鹤年《题画菊》
离离丰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 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近代·弘一《咏菊》
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道夜流血
近代·齐白石《紫菊》
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看花只好朱栏外,不惹园丁问姓名。
咏白菊诗(初选)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司空图《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谿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唐·司空图《白菊三首》
人间万恨已难平,栽得垂杨更系情。犹喜闰前霜未下,菊边依旧舞身轻。
莫惜西风又起来,犹能婀娜傍池台。不辞暂被霜寒挫,舞袖招香即却回。
为报繁霜且莫催,穷秋须到自低垂。横拖长袖招人别,只待春风却舞来。
唐·司空图《白菊三首》
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唐·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浥清香悦道心。却笑谁家扃绣户,正薰龙麝暖鸳衾。
四面云屏一带天,是非断得自翛然。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驱令学贩舂。侯印几人封万户,侬家只办买孤峰。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漫道南朝足流品,由来叔宝不宜多。
唐·陆龟蒙《忆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唐·陆龟蒙《重忆白菊》(一本作二绝句)
我怜贞白重寒芳,前后丛生夹小堂。月朵暮开无绝艳,风茎时动有奇香。
何惭谢雪清才咏,不羡刘梅贵主妆。更忆幽窗凝一梦,夜来村落有微霜。
唐·陆龟蒙《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
还是延年一种材,即将瑶朵冒霜开。不如红艳临歌扇,欲伴黄英入酒杯。
陶令接篱堪岸著,梁王高屋好欹来。月中若有闲田地,为劝嫦娥作意裁。
唐·陆龟蒙《别墅怀归》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
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
唐·张贲《和鲁望白菊》
雪彩冰姿号女华,寄身多是地仙家。有时南国和霜立,几处东篱伴月斜。
谢客琼枝空贮恨,袁郎金钿不成夸。自知终古清香在,更出梅妆弄晚霞。
唐·皮日休《友人许惠酒以诗征之》
野客萧然访我家,霜威白菊两三花。子山病起无余事,只望蒲台酒一车。
唐·皮日休《奉和鲁望白菊》
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蕊香亦似浮金靥,花样还如镂玉钱。
玩影冯妃堪比艳,炼形萧史好争妍。无由擿向牙箱里,飞上方诸赠列仙。
唐·司马都《和陆鲁望白菊》
耻共金英一例开,素芳须待早霜催。绕篱看见成瑶圃,泛酒须迷傍玉杯。
映水好将蘋作伴,犯寒疑与雪为媒。夫君每尚风流事,应为徐妃致此栽。
唐·郑璧《奉和陆鲁望白菊》
白艳轻明带露痕,始知佳色重难群。终朝疑笑梁王雪,尽日慵飞蜀帝魂。
燕雨似翻瑶渚浪,雁风疑卷玉绡纹。琼妃若会宽裁剪,堪作蟾宫夜舞裙。
唐·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唐·刘禹锡《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唐·罗隐《菊》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唐·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唐·许棠《白菊》
所尚雪霜姿,非关落帽期。香飘风外别,影到月中疑。
发在林凋后,繁当露冷时。人间稀有此,自古乃无诗。
唐·罗绍威《白菊》(一作罗隐诗)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苍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唐·李郢《寄友人乞菊栽》
药阑经雨正堪锄,白菊烦君乞数株。潘岳赋中芳思在,陶潜篱下绿英无。
移来稍及蝉鸣树,种罢长教酒满壶。子成仙纵难学,九秋思看集鸠雏。
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朱敦儒《浪淘沙》
白菊好开迟。冷蝶空迷。沾风惹露也随时。何事深藏偏在後,天性难移。
陶令最怜伊。同病相医。寒枝瘦叶更栽培。直待群芳零落後,独殿东篱。
几首描写九月初三的诗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乙丑九月三日晚,久雨骤晴,西南新月如玉。
重阳以八月置闰,菊花粲然满园,喜甚,作一绝记之。
南宋·陆游
初三新月见如期,重九黄花又及时。
俱是人间称心事,典衣一醉更何疑?
语儿见新月&&&
(待确认)
几处天边见新月,经过草市忆西施。
娟娟水宿初三夜,曾伴愁蛾到语儿。
闰月三夜舍西观新月&&&
南宋·陆游
(待确认,估计写于1175年)
平生绝爱初三月,况是平池浸玉钩。
老去人间朋旧少,一樽谁与话清愁?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端午节诗词选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感兴&&&
南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已酉端午&&&
元末明初·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节令门·端阳&&
李静山(清)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贺新郎(端午)&&&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年年端午又今朝。鬓萧萧。思摇摇。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何人帘幕倚兰皋。看飞桡。夺高标。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宋·周紫芝
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馀清暑。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绦无语。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
端&&&&午&&&&&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送上問候,祝荷香节日愉快
板桥《赠王一姐》赏析
贺新郎 . 赠王一姐
&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阿母扶携翁负背,幻作儿郎妆饰。小则小、寸心怜惜。放学归来犹未晚,向红楼存问春消息,问我索,画眉笔。&&&
廿年湖海长为客,都付与风吹梦杳,雨荒云隔。今日重逢深院里,一种温存犹昔,添多少,周旋形迹。回首当年娇小态,但片言微忤容颜赤,只此意,最难得!
俗和雅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大命题。数千年文化的演进中,趋雅是决定性的走向。文学文体作为文化之高层部分,此种走向尤为明显,词亦不例外。然而雅与俗作为对应审美概念,其内涵却是时时相互转化。恪守传统缺乏机变,往往泥于古律古法以求雅,于是其趋向的必是凝滞、僵固、模式化的“雅”,实则正转为迂腐之俗,平庸之俗。与此同时,有别于粗俗、庸俗、恶俗的本来意义的俗美,以其清新、生动、真率、自然之活力,却大济于雅,振其生气。这种现象在文化史上屡有见出,而初兴之时每易“惊世骇俗”,少见多怪,以其不守陈规之故。“八怪”之画如此,他们许多诗文词亦多如此。在破罐甚至夜壶上画一丛兰花,正最足以表征济俗于雅之“怪”境界。板桥的词他自说好于诗,友朋们亦持共识。这好其实亦好在这境界上。
《赠王一姐》词是篇罕见的表现与青梅竹马时即在一起的旧日情侣重逢情事之作,其情韵真切读之令人有趣,其词意之坦率也易使人咋舌。然而,直率坦诚正是针砭伪饰矫情之猛药,对假道学则无异是一面锃亮的镜子,而其天真清灵之处又是饾饤文字所急需的续命汤。
词的上片回忆“竹马”时代到“向红楼存问春消息”的美好过程,白描勾勒,神情毕现,板桥那副陶醉之态跃然纸上。下片叙旧情,怅惘中有温馨,温馨间又有几分陌生感。时间的淘洗,空间的隔膜构成的“周旋形迹”,又复引起旧时情状的忆恋。上下片之间固有今昔对照,下片本身也有着今昔对比,时光的痕迹不写写之,分明眼前:人,都在时光迁移中成熟、老成,甚而世故,而天真烂漫则消失了!这是温馨,抑是惆怅?结篇六字,板桥先生之恋旧情结和感慨之意,用最为平易的口语道尽无遗。
文章来源:严迪昌编选《金元明清词精选》(名家精选古典文学名篇)1992年12月,253-256页
新诗的格律化问题
新诗诞生之后,为推动和保证它的健康成长,许多诗人和诗评家做出了艰辛而又不懈的努力,新诗的“格律”倡导者即是一例。“新月诗人”、闻一多、何其芳以及目前“格律(体)新诗”的倡导者,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倡导并实践“格律”新诗,而所谓的“格律”,就是“节奏”和“押韵”:“现代汉语格律诗应当具有‘鲜明和谐的节奏,自然有序的韵式’的特征。”“当前新诗一切问题的突破口,就在于格律诗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除此以外别无其他出路。”(某某言)
客观地说,“格律”新诗的倡导与实践,对纠正新诗的非诗化走向无疑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从汉语诗歌的要素以及诗歌格律的内涵来看,他们所说的“格律”,理论上显然并非真正的汉语诗歌的格律,而只是诗歌的两个要素。要素是每一首汉语诗歌都必须具备的,而格律只是“格律诗”的要求。比如押韵,它就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韵律的重要内容、也是汉语诗歌的最低要求之一。但押韵不是格律,它与格律没有必然联系。在押韵的基础上,再进行更严格地讲究或要求(如只押平声韵、只押仄声韵甚至只押入声韵、平仄声韵交替互押等),才是格律诗的要求,也才是诗歌的格律。例如:对五七言律诗而言,押韵不是它们的格律(而是所有汉语诗歌的要素),“押平声韵”才是它们的格律。
新诗界对“格律”的误读由来已久:从新诗诞生之初新月派诗人的倡导与实践,经过闻一多、何其芳等人的发展与完善,直到目前现代格律(体)新诗的继承与发扬,可以说,无一不是将诗的要素错当成了诗的格律。现代格律新诗倡导者提出的所谓“四不限”(篇不限节、节不限行、行不限字、字不限声)和“两具有”(一有节奏,二有韵律),实质上正是新诗(或者叫自由诗)的主要特征,与诗歌理论上的“格律”二字并不沾边。
严格地说,目前的中国新诗还处在探索阶段,远未成熟,过早地倡导格律化也并不合适。要知道,新诗正是在打破一切固有的诗词格律的基础上产生的:“近来新诗的发生,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目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样做,就怎样做”。(胡适)因此,有无古典诗歌的那种固有格律,正是新诗不同于古典格律诗词的主要标志。如果倡导新诗格律化,显然有“走回头路”嫌疑,很难让广大的新诗作者及爱好者都接受。换言之,新诗就应该是没有固定格律的自由诗。就形式而言,不定型正是新诗最具特色的“型”,“希望为新诗设计种种的新规矩、新格律”,成功的可能性极小。(某某言)
格律实质上是诗人写作经验与技巧的归纳总结,因此,新诗的格律也应该是在新诗作者们不断总结创作经验与技巧中自然形成的,并非事先就能作出的任何人为的规定。而且,即使将来新诗进入成熟阶段,具备古典诗歌那样固有格律的新诗也可能还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新诗还应该是没有固定格律(或者说一诗一律)的自由诗。“未来新诗形式蓝图,大体将形成这般格局:极少数诗体格律化,少量泛格律化,而大部分还将维护自由体式,即自由诗将继续作为‘正体’成为诗坛主流。”(某某言)当然,这里所说的自由诗,肯定是具备汉语诗歌四大要素的自由诗。
格律诗的格律问题
新诗领域有一派将“有节奏、押韵”界定为“格律诗”,或者叫现代格律诗,格律体新诗,等等,窃以为甚不妥。
节奏、韵律(含押韵)、情感语言、文字语言,这是诗歌的四大构成要素。对于一首汉语诗歌而言,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这四大要素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诗。
而格律则不然,它是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的。“……律诗兴起以后,诗才有了严密的格律。唐代以前的古诗是自由体或半自由体,还没有形成格律……”(王力)格律实质上它是诗人或诗歌理论家对写诗技巧的归纳总结,是写诗的规律、是诗艺的结晶。当然,对于诗艺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作者而言,亦会成为写作的束缚。
具体点说,诗的格律是指诗中某些特定形式(如近体诗、词、曲等)在字数、句式、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讲究)。如一首七律56字,七言八句,颈联、颔联需对仗,押平声韵;一阕《忆秦娥》46字,上阙21字,分为5句,每句字数分别为3、7、3、4、4;下阙25字,分为5句,每句字数分别为7、7、3、4、4。上下阙各三仄韵,一叠韵。押韵以入声韵为宜。
诗词格律较为复杂,限于篇幅,这里只能以“平仄”和“对偶”为例说明其中一二。
根据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版)的介绍:平仄在诗词格律中遵循交错律,具体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毛泽东《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节奏和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除了结尾一个字,前面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再看下面的词《忆秦娥》的平仄。除了画圈的字可平可仄外,其它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更改。
忆秦娥(四十六字)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迭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迭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表示本应仄声,但可用平声;(平)表示本应平声,但可用仄声;仄表示韵脚。】
上面的词谱中,除了带圈字之外,其它都极其讲究,有些规则甚至比律诗还严格。例如末尾两句,前一句的第一、三字可平可仄,但后一句的第一、三字却必须是仄声和平声,而律诗中还有“一三五不论”之说呢。
需强调的是:讲究平仄只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类别——格律诗的要求。这些格律诗包括唐代及以后的近体诗(即五、七言的律绝)、宋词、元曲等。唐代近体诗正式产生前的众多诗歌作品,对此都没有刻意追求。即使在近体诗产生之后,不讲平仄的“古风”与之也还是并存不悖且并辔齐驱的,李白的《静夜思》、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等都是如此。就连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中,非格律诗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可见,讲究平仄并非诗歌的必然要求,它只限于格律诗词之内。这些格律诗词之所以对平仄声要如此严格地讲究,事实上仍然是为了满足诗歌必须具备音乐性这一基本要求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承认:格律诗对平仄的严格要求,确实创造出了一种能够使诗歌富有音乐性的绝佳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明白:格律诗对平仄的这种讲究,也仅仅是诗歌讲究音乐性的形式之一。除此之外,不讲平仄但也富于音乐性的传统形式仍然有许多种,如李白的这首《拟古》诗:“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2、对偶(仗)
对偶(或叫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没有格律的诗歌中也有对偶,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与这种普通的对偶相比,律诗中的对偶还有它的更严格的规则(讲究)。这个规则(讲究)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根据这两点规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显然不符合要求。上面所举的毛泽东《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其中“金沙”对“大渡”,是名词对名词,“拍”对“横”,是动词对动词,“暖”对“寒”,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不仅平仄相对、词性相对,而且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也不重复,因而才是合乎律诗对仗的要求的。
同样需强调的是:对仗也不是汉语诗歌的要素、不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因为,对仗只是诗歌表达内容的惯用手法,并不是诗的绝对要求。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古诗,就都没用对仗,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轻雨邑轻尘)、龚自珍的《乙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
其实,对仗也不是诗歌的专利,其它文体中也用对仗,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六朝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中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诀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等,显然也都是对仗句。
总之,平仄、对偶(仗)以及此处未谈及的诗歌押韵方式的讲究等种种格律诗的规定(讲究),都只能算是诗歌惯用的艺术技巧而已,并非汉语诗歌所固有的本质特征。写格律诗,则必须遵此规定(或者叫运用这些技巧);不写格律诗,则不必理会这些。诗歌创作中,讲究平仄、多用对仗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提倡的。尤其是对仗,它是汉语诗歌形式美的重要体现之一。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切都不是绝对的。对仗与平仄的运用与否,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诗歌所要表现的内容的实际需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及和和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