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通过四个事例表现了小铃儿不爱国的事例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
&&&&&&&&&&&&&&&&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
五四以来─文化名人与祖国文学家——郁达夫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现代著名作家,浙江富阳 县人。幼年丧父,家贫少产。7 岁进私塾读书,14 岁于县立高小学堂毕业后, 考入嘉兴府中学,聪颖强记,9 岁已能写作旧体诗词。1913 年随长兄郁华到 日本,次年夏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与郭沫若结识。预科毕业后,1919年 11 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其间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及哲学名 著,并开始写白话小说。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 组织了以抗日为宗旨的夏社,并筹备创立新社。1921 年,他的处女作《沉沦》 问世,由于“惊人的取材和大胆的描写”震动了当时的文坛。随后又发表了《南迁》、《银灰色的死》、《风铃》等。1922 年 7 月回国,专门从事文学 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先后主编《创造季刊》、《创 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工作之余先后发表了小说《茫茫夜》、《茑 萝行》、《采石矾》、《还乡记》、《春风沉醉的晚上》及文艺论文《文字 上的阶级斗争》等。1924 年在北京大学任讲师期间与鲁迅熟识。1925 年初应 邀去武昌师范大学任文科教授,其间写成《文学概说》、《戏剧论》、《小 说论》。次年 3 月与郭沫若一起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文科教授。年底回上海主 持“创造社”出版事务。1928 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 年与鲁迅、宋庆 龄等成立进步团体“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 年 4 月从上海移居杭州。这个时期以写游记、散文和诗歌为主,曾陆续出版了游记集《履痕处处》、《达夫短篇小说集》、《达夫日记集》、《达 夫散文集》、《达夫游记集》,随笔散文集《闲书》及中篇小说《出奔》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精神大振,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并应郭沫若之邀, 赴武汉参加抗战工作,到前线慰劳抗日将士。1937 年冬到香港和南洋群岛一 带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从事抗日宣传工作。曾担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 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等组织的重要职务,主编《星洲日报》,宣传抗日。后被迫逃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 年 9 月 17 日,因华侨汉奸洪根培向日本宪兵总部告密,被残无人 道的日寇秘密杀害于丹戌的荒野中。全国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这位爱国主义作家为革命烈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先后出版了《郁达夫选集》、《郁达夫文集》、《郁达夫小说集》、《郁达夫散文集》、《郁达夫游记集》、《郁达夫日记集》、《郁达夫抗战 诗文抄》、《郁达夫南洋随笔》、《郁达夫传》等。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史 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将永远不可磨灭。东渡日本  浙江富阳,这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县城,因境内一川如画的富春 江而得名。它既是江南富绕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处山明水秀的游览胜地。“碧 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造化钟神秀,地灵人更杰。现代著名的 作家、诗人郁达夫,1896 年 12 月就诞生在这秀山丽水之地。1913 年,年仅 17 岁的郁达夫完成了杭州中学学业,结束了两年自学的生活,跟随长兄郁曼陀舟船远去。不过,这一次不是在富春江漫漫行船,而 是在大海上航行;不是离开故乡去省府,而是离开中国到一依带水的邻国日 本。从此,他踏上了人生的新里程。  经过 8 个月的刻苦学习,郁达夫如期参加了 1914 年 7 月东京第一高等学 校的暑期招生考试。7 月下旬,当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发榜的那一天,郁达夫 高兴地从榜上找到了郁文的名字。9 月,郁达夫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 班,学习文哲、经济和政法,后来,又转学医学。当时,郁达夫作为一个弱 国国民,在这个东邻岛国,到处受到歧视和侮辱。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之际,日本帝国主义积极扩大它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向中国提出不平 等条约“二十一条”。当时总统袁世凯,为了实现他复辟帝制的野心,出卖 国家主权,完全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于是日本人更加盛气凌人, 处处仗势欺压中国留学生。郁达夫曾在《雪夜》一文中,反映出他那时的悲 愤心情:“是在日本,我早就觉悟到了今后中国的命运,与夫四万万五千万 同胞不得不受的炬狱的历程。”他认识到:中国一定要富强起来,绝不能再 这样任人欺凌和侮辱下去!  郁达夫失望地离开这个“异国的首都”,于 1915 年 9 月 11 日夜坐火车 到名古屋。初进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他易辙学医,虽然精神压迫和威胁减 少了一些,但是,青春期的苦闷和怀乡思家之念,又引起他的忧郁情绪,并 一度发展成刺激性神经衰弱症,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习。这一年春假考试,7 门学科只考了 3 门。郁达夫在名古屋求学期间,中国正处在深重灾难中,军阀混战,殃及百姓,无有宁日。这时的郁达夫,虽然身在海外,却对祖国政局十分关切,家 信中经常提及国事。“国事日非,每夜静灯青,风清月白时,弟辄展中国地 图,作如此江山竟授人之叹。”“国事弟意当由根本问题着想。欲整理颓政, 非改革社会不可。”郁达夫找到了中国不能强盛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非 改革社会不可”的积极主张。为了实现改革社会,拯救中国的心愿,于 1916 年秋季,毅然从医科转入到法学部政治学科。1918 年他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 学习经济,立志回国推进民主政治,为中华民族富强贡献一份力量。蜚声文坛  也许是故乡的奇山丽水,赋予了他涌泉般的创作灵感;也许是东渡日本 打开了知识宝库的大门。回国后,郁达夫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加上他在国外亲身感到作为一个弱国国民,到处遭受歧视和凌辱的痛苦,反 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十分强烈。他决心要组织一个新文学团体,创办一 种新文学杂志,用以唤起民众拯救中国。从这时起,郁达夫开始了文学创作 的生涯,成为“五·四”以来有影响的著名作家。  郁达夫在积极筹划组织新文学团体的同时,文思滚滚,曾不断推出篇篇 新作。小说《沉沦》、《南迂》、《银灰色的死》就是在这期间创作的。1921年 10 月 15 日上海泰东书馆将三篇小说结集为《沉沦》出版,这是郁达夫献 给读者的第一个小说集。郁达夫一边从事创造社(成立于 1921 年 7 月)的工 作,一边辗转在安庆、北京、武汉的大学任教。这期间,他陆续写了一系列 小说,其中以《茑萝行》、《还乡记》、《还乡后记》、《春风沉醉的晚上》 等最为出色。然而,他总是受到恶势力的打击和排挤,终于返回上海的亭子间,又过上了他的卖文为生的苦日子。  1926 年,在南方广东革命形势的鼓舞下,郁达夫满怀信心南下广州,受 聘于中山大学。期间,他以犀利的笔触写出了著名的政论文《广州事情》和《在方向转换的途中》,有力地抨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策。国民党当局为 了拉拢他,以不封闭“创造社出版部”为诱饵要他“帮助党务”时,他立即 “托病谢绝”;当有人企图让他到国民政府去“做个委员”时,他断然拒绝 了。郁达夫不愿意同那些“爬乌龟钻狗洞”的政客们同流合污,在生活的风 雨中,他难能可贵地保持了自己的政治节操。1930 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 上海成立,鲁迅提名郁达夫为这个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投身抗战  1937 年 7 月,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芦沟桥事件”,发起全面侵华 战争。9 月,国民党政府迫于形势,终于在 23 日宣告联共抗日,实行第二次 国共合作,从而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幕。侵略者的铁蹄, 人民反侵略的吼声,震撼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拔剑光寒倭寇胆,拨去 手指天心曰。??会稽耻,终当雪。”郁达夫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入了伟大 的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郁达夫从杭州回到福州,毅然决然地投入抗战宣传工作活动。他在登于山诣戚继光祠时,曾步岳穆原韵,写下一首凭跺抒怀的《满江红》,歌颂了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丰功伟烈”,激励人们奋起为祖国雪耻复仇。10 月, 郁达夫为配合全国抗战高潮的掀起,联合福州进步文化人士,组成福州文化 界救亡协会,并被推荐为常务理事长。此后,他替协会主编的《文救周刊》、《小民报》、副刊《救亡文艺》,写出不少抗战政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民众“加紧团结,加强抵抗”,“准备抗战到底之决心”。1938 年,当他听到杭州失守,故乡富阳也落入敌手,而年迈的母亲陆氏,因 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的家园被迫绝食而亡的噩耗时,他哀恸欲绝,从而也更坚 定了他报仇雪恨的决心。3 月,他应好友郭沫若的邀请,离开福州经南昌、 九江,来到当时抗战中心——武汉。在武汉,郁达夫见到周恩来。并在郭沫 若领导下的第三厅担任“设计委员”,同时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 会”理事。在那些日子里,郁达夫曾两次奔赴徐州台儿庄和河南前线,在战 火纷飞的抗日前线慰问军中将士,写下不少激动人心的战地报告和诗词。由于武汉沦陷,文艺界抗敌力量分别转移。郁达夫于 1938 年底到了新加坡。新加坡是华侨集中的地方。郁达夫到达新加坡后,曾写出大批激励抗日 和坚定抗战必胜信念的政论。他在新加坡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便是政论《估 敌》,刊在 1939 年元旦《星洲日报》。文中不仅揭露日本侵略军的侵略行径 和侵略野心,更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分析了抗战形势,鼓励广大侨胞支援抗 日救亡。以后,在他所编的各种副刊上,又不断发表政评,痛斥汪精卫“上 伪京去组成出卖党国、出卖民族子孙的伪政府”,号召同胞“要踏着烈士的 血迹,加强抗战的决心”。1939 年到 1941 年 3 年时间内,郁达夫担任了《星 洲日报》副主编,兼任《华侨周报》主编;还担任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 主席等多种职务,领导文化界抗日工作,他曾先后在新加坡发表有关抗战的 政论时评,共达 100 余篇。南洋殉难  1941 年,战争的烟云笼罩着新加坡,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开始轰炸新加 坡。形势非常危急。在这一年的 2 月 4 日,郁达夫、胡愈之等十几位文化战 士一起撤离了这座城市。  一艘船在马六甲海峡中颠簸航行,震得郁达夫更加心神不宁,风雨飘摇、 风月动荡,使郁达夫陷入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和凄凉之中。3 年前达新加 坡时,有妻子、儿子,可眼下中剩下孑然一身。由于多年不和造成感情裂痕, 发展到不可弥合的地步,郁达夫与他妻子王映霞终于离异了,人去屋空,郁 达夫独自留在远离祖国的星岛上,心情十分痛苦。  后来,载着郁达夫等人的这艘船到苏门答腊,先后在印度尼西亚的好几 个地方落脚,最后,在一个叫巴爷公务镇上居住下来。在当地一位爱国华侨 的帮助下,郁达夫化名赵谦,以老板的身份,经营与同伴集资开设的“赵豫 记酒厂”。就这样,郁达夫以商人的身份作掩护在日本的这个占领区过了一 段安定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灾难的影子很快就笼罩过来了。  1944 年春,一个叫洪培根的华侨汉奸,认出了巴爷公务的酒厂老板就是 郁达夫。一开始洪培根托郁达夫为他作媒,郁达夫拒绝了他,从此他怀恨在 心,终于,向日本宪兵总部告发了郁达夫的真实身份,还诬陷他是间谍。这时,抗战已接近胜利之日。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漫漫长夜终于到了头,当郁达夫听到这个喜讯时,他是何等的欣喜若狂啊! 正在这个时候,灾难却降到了郁达夫的头上。10 天后的一个傍晚,日本帝国 主义竟然将郁达夫秘密逮捕,并于 9 月 17 日将他残酷地杀害于印度尼西亚苏 门答腊的荒野之中。时年 49 岁。当郭沫若闻悉他的挚友郁达夫在南洋被日本帝国主义杀害的消息时,写下了一首情深意切的诗篇,赞颂爱国作家、诗人郁达夫和他的哥哥爱国法官 郁曼陀:“难兄难弟同殉国,春兰秋菊见精神。能埋天地天不死,终古馨香 一片真。”(张建一)戏剧家——田汉  中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我国早期革命音乐、 电影、戏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田汉(),字寿昌,笔名陈瑜、 首甲等,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田家屯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在“意坚识 卓、百苦不回”的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6 岁人私塾开蒙,学习了四书五经 等中国传统古籍,由此打下比较深厚的文化功底。9 岁时,父亲不幸病逝, 在其舅父易梅臣的资助和指导下,于 1912 年考入由徐特立任校长的长沙师范 学校。1914 年东渡日本留学,先习海军,后学教育,终因自幼酷爱文学、戏 剧而投身于文学艺术事业。1915 年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他 曾一度回国参加救国运动,回日本后参加“中国少年学会”。1920 年归国后, 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与郭沫若等人组织创造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文 艺运动,创作并发表他《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等剧作,这些剧作 是当时中国话剧园地上的奇葩。在 20 年代,先后同欧阳予情、洪深等人一起 创办了“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并主编《南 国周刊》和《南国月刊》杂志。他所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在恶劣的条 件下艰苦创业,开创了中国话剧的新局面,对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发展起到 了推动作用。1930 年 3 月,田汉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之一,参加了“左联”的成立大会,被选为 7 名执行委员之一。从此开始了他的戏剧道路的飞跃时 代。之后,他便以全部精力投身于左翼戏剧运动。1931 年 1 月,中国左翼戏 剧家联盟成立时,他被推选为主席。1932 年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便以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姿态活跃于文坛。在党的直接领导下, 他的组织才能和创造智慧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话剧《第五号病室》、《乱钟》等,电影《三个摩登女性》等,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跳动着时代的脉博,喊出了人民心声,鼓舞了人民的 战斗热情。1934 年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聂 耳作曲》立即传遍了祖国大地,强有力地鼓舞着全国人民团结战斗,后被定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 年春,上海文委遭敌人破坏,田汉同阳翰笙等 人同日被捕,1936 年因病经徐悲鸿等人保释出狱医治。“八一”宣言发表后, 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在这种形势下,田汉联合应云卫 等戏剧界著名人士,在南京组织了“中国舞台协会”,大力宣扬抗日救国运 动。此期间,他创作了《回春之曲》、《黎明之前》、《洪水》、《号角》、《晚会》等剧作,并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改为舞台剧。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田汉立即投入抗战戏剧运动。1938 年到武汉任 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处长,主持电影、戏剧、美术等宣传工作,组织 抗敌演剧队,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对抗敌文艺运动作出了多方面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负责 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务;并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重要的领 导岗位上,他坚决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开拓了新  的人民戏剧事业。特别是在戏剧改革方面,他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的指导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新老艺人,壮大人民的戏剧队伍,为繁荣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 献。  田汉在从事繁忙的社会活动和大量的行政组织工作的同时,仍以饱满的 政治热情创作、改编了多种话剧、戏曲剧本,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散文、诗歌、 评论、回忆录和学术论文。如话剧剧本《关汉卿》、《文成公主》,戏剧剧 本《白蛇传》、《谢瑶环》等。  田汉自“五四”时期开始,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的文艺事业,不 愧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奠基人,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者。他几十年如 一日在戏剧园地拓荒、耕耘,一生创作的话剧、戏曲、歌剧、电影剧本百余 部,其它诗歌、歌词更是不计其数。他的优秀代表作,如《获虎之夜》、《名 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等,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堪称世界 戏剧艺术之精品。田汉的作品脸炙人口,然而他的爱国爱民的战斗精神,更令人难以忘怀。“在群众中最安全”  30 年代初,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田汉不仅没有退却,而且毅 然决然,投向中国共产党的怀抱,在党的直接领导下,积极组织和推动左翼 戏剧运动和电影运动。1933 年,田汉亲自主持“左翼剧联”发起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公演。在上海“新世界”游乐场一演就是一个月。当时党组织考虑到田汉的安全,多次 劝他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以免遭国民党特务的暗算,他却坦然地说:“在群 众中最安全!”就这样,他每晚亲临后台,挤坐在化装的边角,根据当天新 闻,迅速写出富有战斗性的话剧交给演员。这些当场演出的小剧,极大地鼓 舞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有一次,田汉险些被国民党特务射来的暗弹所伤。田 汉的爱国言行,极大地激发了江湖艺人——大力士查瑞龙和彭飞的爱国热 情,他们为对付巡捕特务到剧场捣乱,分别把守前台、后台,使特务、暗探 望风而逃,保卫了大家的安全,保证了整个义演的圆满结束。这件事尽管距今已 60 多个春秋了,但田汉“在群众中最安全!”的慷慨激昂的声音,仍回荡在千百万人们的心间。陪郭沫若共进“地狱”  1937 年,震惊世界的“七·七”芦沟桥事变,宣告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 日战争全面展开。在举国上下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国土的热潮中,田汉被解 除软禁后,立即从南京返回上海。在上海沦为“孤岛”的前夕,田汉离沪经 南京、武汉回到故乡长沙,又一次白手起家与廖沫沙、张曙等创办起《抗战 日报》。在报纸的发刊词中,田汉公开宣布它是郭沫若为社长的《救亡日报》 的姊妹刊。两个《日报》共同为抗敌宣传服务,受到广大爱国读者的热列拥护。  1938 年 2 月,郭沫若接到军委政治部调他去三厅任厅长的任命。由于郭 沫若不满国民党当局的种种阴谋手段,拒绝了这一任命。可是,田汉经过对  形势和抗战大局的深思熟眠,认为只有上任,才有利于抗战大局。为了动员、 鼓励、支持郭沫若上任,田汉在繁忙的社务中挤出时间,竭尽全力为郭沫若 做了安排,他召集长沙文化界人士为郭沫若举行盛大的宴会;动员朋友们请 郭沫若讲演、写字、听戏;陪同郭沫若一起去游览各名胜古迹,凭吊先贤古 迹;还同他议论改编传统剧目为抗敌宣传服务的问题;并遵照周成为的指示, 多方面分析譬解,敦促他接受政治部的任命。当郭沫若激愤地表示“那是一 座地狱”时,田汉对他恳切劝慰:“我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朋友们都在地 狱门口等着,难道你一个人还要留在天堂里吗?”为了抗战的大局,他下决 心放下《抗战日报》的事务,陪同郭沫若共同进“地狱”。这年 4 月 1 日, 三厅终于正式建立,田汉担任了第六处(艺术处)处长。后来,第六处实际 上成了全国抗敌文艺宣传的指挥部,田汉就是这个指挥部的总指挥,为抗战 宣传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田汉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他对于我国的戏剧艺术,特别 是现代话剧的萌生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革命戏剧的一 代巨匠,但却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于 1968 年 12 月 10 日含恨 而逝。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一大笔文化遗产,将在新时期的社会 主义文艺事业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岳喜良)文学家——老舍  老舍(),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 寒,由母亲抚养成人。1912 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18 年毕业, 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1924 年去英国,任伦敦大 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在许地山的鼓励下开始写小说。6 年中发表了长篇小 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1930 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 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这期间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 天赐传》,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创作经 验谈《老牛破车》及《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7 年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 小说通过一个健壮勤劳热爱生活的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艰苦挣扎以及最后堕 落的悲剧,深刻地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鞭挞了吃人的制度。小说被译成十 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抗战爆发后,老舍辞去教职,在党的领导下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率战地慰问团去西北慰劳抗敌将士。这一时期写了许多作品,有剧本《残雾》、《面子问题》、《张自忠》,长篇小说《火葬》,短篇小说集《贫 血集》、《火车集》,诗集《剑北集》,通俗文学作品集《三四一》等。1946 年赴美讲学,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1944 至 1947 年,创作了百万字的著名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应周总理之召,历尽艰险返回祖国,热情地投入各项工作,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 委员、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并先 后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等 23 个剧本, 荣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此外,还写了不少报告文学、杂文、短评 和通俗文学作品。创作了《无名高地有了名》,歌颂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英 雄们的业绩,还翻译了肖伯纳的名剧《苹果车》,改编昆曲《十五贯》为京剧。  老舍一生写作勤奋,作品众多,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他的作 品语言朴实简练,通俗风趣,不愧为杰出的语言大师。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 终年 67 岁。教育救国  1918 年 6 月的一天,北京西城护国寺小羊圈胡同里热闹非常,人们喜气 洋洋地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贺喜。原来,他的“老儿子”以优异的成绩 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和另几名同学一起被京师学务局直接任命为小学校长 了。这真是小羊圈胡同的一桩大喜事。据说,北京师范学校成立至今,学生 毕业后直接做校长的事也还是头一回呢!  这一位因被任命为校长而轰动了整个小羊圈胡同的青年人,就是后来名 满中外的著名作家老舍,那年他才 19 岁。    老舍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满族家庭里,是母亲 41 岁生下的“老儿子”。他 出生不久,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父亲作为保卫紫禁城的一名“护军”,在 作战中不幸被烧伤,惨死在一家粮店里,家中也被侵略者洗劫一空。北京城 和家庭的这次灾难,由于母亲的无数次的含泪倾诉,在老舍童年的心灵里播 下了反帝爱国的火种。  1906 年,母亲在亲友的帮助下把他送进了私塾,读“四书”、“五经”, 后又转入小学。家境尽管贫寒,但他学习勤奋刻苦,门门功课成绩优异。风 趣幽默的天性,坚强洒脱的性格使他在一群拖着小辫的男孩中显得与众不 同。他的好友罗常培在《我与老舍》中说他“天生洒脱、豪放、有劲,把力 量蕴蓄在里面而不轻易表现出来,被老师打断了藤教鞭疼得眼泪在眼睛里乱 转而不肯掉下一滴泪珠或讨半句饶”。1913 年,老舍小学毕业考入北京师范 学校,5 年中他不仅学到了做一个教师必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 献身教育事业的志趣。和当时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老舍面对危亡中的 祖国,萌发了民族自尊自强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科学救国”、“教 育救国”、“实业救国”是当时许我爱国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目标。师范毕 业后的老舍立志献身教育,小学校长的职务为老舍的勃勃雄心开辟了一条“教 育救国”的可行之路,于是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工作。老舍工作的小学位于京师北郊一条较偏僻的街道,办学条件相当艰苦。他团结老师、爱护学生,很快就以他的不懈努力和以身作则赢得了师生的信 赖和尊重,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老舍还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他把从母亲那儿听来的及他自己耳闻目睹的帝国主义列强欺 凌中国的事实讲给学生听。他那幽默的语调,风趣的谈吐常常使学生在一种 “含泪的笑”中受到深刻的启迪,这时的老舍就已显露出了非凡的语言才能。 短短一年多时间,老舍就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同行的称赞。1919 年下半 年,京师学务局选派老舍等几名优秀小说校长专程赴南方考察小学教育。一 行人先后走访了南京、上海、镇江等地的 20 余所小学。考察活动使老舍的眼 界大为开阔,对当时的国民教育状况有了较多的了解。考察结束,他们联名 撰写了长篇考察报告。对教育方向、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育 现状等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京师学务局《教育行政 月刊》发表了这篇考察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这次考察更坚定了 老舍“教育救国”的决心,他希望通过多造就人才使国家富强起来。回校后, 他立即补充修改了原有的规章制度,整顿校风,严肃校纪,对课目的设置作 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并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增设了民族知识,国史知 识及时事新闻等方面的教育内容。1920 年 9 月,老舍以他卓越的办学才能被 提升为京师郊外北区劝学所劝学员,管辖本区国民学校及小学教育。他到各 校频繁巡察,上呈要求整顿校风校纪,取消不良守旧塾师,查办破坏学校教 育的绅商恶霸。但 20 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进入社 会不久的老舍很快就觉察到在旧的机关里同道者廖廖无几,自己致力于教育 救国的雄心和抱负在这种社会氛围里难以实现,学界官场的腐败和无聊又使 他感到极度压抑和愤懑。两年后,他终于决然辞去了教育行政职务,不久就 在一位英籍教授的推荐下,漂洋过海,到英国开始了他长达 5 年之久的异乡 生活。  1923 年老舍发表的小说处女作《小铃儿》,就是以这段生活为基础写成 的。  热恋故土  雾都伦敦,有一个小型的东方学院。20 世纪初期,这个学院中文部的汉 语讲师舒庆春,在遥远的故国新文坛上开始引人注目——国内刊物上连载了 他的 3 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老舍”这 个名字不胫而走。大英帝国的首都,竟成了作家走文学之路的起点。  老舍 1925 年 9 月抵达英国。刚到伦敦,异国情调给了他许多新鲜的感受, 但不久,现实的生活便使他感到了残酷与冷漠。东方学院中文部同行中有末 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但他连中文也读不通,实际上的教学担子全 落在了老舍和另一位女教员身上。教学工作相当繁忙,而薪水却最低。老舍 不得不过着艰苦的生活,一身冬夏常穿的洋服,袖口及肘部都磨得生出了亮 光。住房和许地山合租,设备极其简陋,有时还不得不去住学生公寓。老舍 后来胃病缠身,用他的话“这应由英国人负责!”  英帝国是最早使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者,也是 1900 年洗劫北 京的主要元凶。生活在这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里,现实的体察勾起了老舍 对历史的记忆,自幼被家庭和社会培养起来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立场,使老舍 用一种犀利的目光深刻洞察英国的社会——这个靠资本剥削和殖民掠夺发达 起来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到处充满铜臭,许多人被金钱蚀透了灵魂,一切 行为无不以金钱为重心。种族歧视和虚伪的绅士风特别露骨,黄皮肤的中国 人常常被人瞧不起。给老舍刺激最大的一件事是在他住公寓时,有一次周末, 人们大多数出去游山玩水,或看朋友。老舍既无游玩的兴致又举目无亲,因 此打算呆在屋子里读书以消磨时光。按例,公寓里哪怕只有一个人,女招待 也要留下侍候晚餐。老舍发觉只有自己在家,便深感不安,主动假说自己也 要外出,好让这位年轻的女招待回去休息。哪知她竟不知好歹,趁机嘲弄老 舍一番。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老舍:祖国如此贫弱、她的子民虽是位高等学府 的专家,却仍然受人家一个佣人的嘲弄!因此在老舍描写英国生活的小说《二 马》里,“对于英国人,我连半个有人性的也没写出来。他们的偏狭的爱国 主义决定了他们的罪案,他们所表现的都是偏见与讨厌,没有别的”(《我 怎样写〈二马〉》)。艰苦的生活使老舍热恋故土,现实的体察使他眷念祖国。老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历史和现实的画面叠印在他的脑海中,促使他用“一半笑一半恨 地去看世界”的眼光观察社会现实,艰难地探索着国家强盛的良方。作为一 个敏感而深刻的知识分子,老舍开始在业余时间里拿起笔来,用自己犀利的 笔锋剖析人生、剖析社会。就这样,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产生了他早期的 3 部作品——《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老张的哲学》描写了一个叫老张的人的行为德性,讽刺和鞭挞了他的 市侩哲学和无耻行径。老张的“哲学”就是一个字“钱”,他的所谓“钱本 位而三位一体”,实际上是在铜臭气中将西洋恶秽与封建毒物混杂在一起。《老张的哲学》中对老张一系列恶行的描写,无不围绕着一个“钱”字来进 行,但实际上却是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中一部分市井流氓和恶棍们 劣迹的概括,有着极其深刻的批判精神。老舍曾在另一篇作品中严峻地指出 过金钱主义那无孔不入的侵蚀力:“资本有大小,主义是一样,因为这是资 本主义的社会,象一极细极大的筛子,一点一点的从上面往下筛钱,越往下钱越少;同时,也往下筛主义,可是上下一边儿多、因为主义不象钱那样怕 筛眼小,它是无形体的,随便由什么极小的孔中也能溜下来”。真是入木三 分。《赵子曰》和《老张的哲学》几乎是姊妹篇。但不同的是作者对主人公 赵子曰的行为虽给予批判,但对他的未来发展却寄予了满怀希望。  《二马》把两代中国人的形象置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环境中来描写, 作者试图通过老马和小马父子在伦敦经营古玩店的一幕幕悲喜剧,比较中国 人和英国人在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不同,批判不列颠民族的偏狭观 念和自大狂及英国的民族歧视政策,找出中华民族为什么不能使自己的国家 富强起来的根源,在于民族的劣根性——这一点与鲁迅几乎是相通的!指出: “一个民族有一种历史的骄傲,这种骄傲便是民心团结的原动力。”从而反 映了作家强烈希望祖国富强的愿望及对于实现的清醒认识。这种对祖国的热 爱和对现实的深刻剖析形成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国内文坛的注 目。  1926 年至 1927 年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趋向高潮,在伦敦,老舍和 五六位不同专业的朋友组织了读书会。授课和写作之余,他们阅读了大量世 界名著及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经常在一起谈文学、谈政治、谈经济,也辩 论哲学和人类等问题,更特别关注国内形势。国民革命军北伐,他们“天天 用针插在地图上:革命军前进了,我们狂喜;退却了懊丧”。他们盼望着北 伐成功,盼望着祖国强盛。长期的异国生活也改变不了作家对于祖国的一片 赤诚。1929 年 7 月,老舍终于结束了他旅居伦敦 5 年的生活,以一个著名作家的身份经欧洲大陆,在新加坡作了短时期停留后,于 1930 年回到了祖国的怀 抱,开始了他辉煌的文学生涯。(王运思)绘画艺术家——张大千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后改名爱、季、季爱,字大千, 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四川内江市人。童年饱尝苦水,1911 年进乐至县城小 学读书,3 年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1914 年到四哥张文修教国文的重庆求 精中学求学。1917 年前往日本留学,考取了京都艺专,学习染织,其间爱上 了美术课。1920 年回国,立志振兴中国书画艺术,先后拜著名书家曾农髯和 李瑞清为师,在两位严师的指导下,他从双勾和临写“永”字、临摹清初画 家石涛和八大山人的画开始,扎扎实实地从头学起。后来又结识了著名画家 黄宾红,开始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生涯。1927 年至 1930 年他先后 两次登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黄山写生。他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其它名山大川。从 此,他以清新俊逸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跻身中国名画家之列。“七·七”事 变后,素以豪爽好客、喜欢社交著称的张大千,忽然在北京销声匿迹多日, 为的是不被日本侵略军所利用。1941 年至 1943 年,他先后两次赴敦煌,对 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著名朝代的壁 画代表作及雕塑精品进行了临摹,并在兰州、成都、上海、东京等国内外城 市举办了临摹敦煌画展览,每次都引起轰动,对保护和传播敦煌民族艺术瑰 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8 年去海外,先后去印度、迁香港、移巴西、赴美 国。1978 年 8 月居台北市双溪“摩耶精舍”。1983 年 4 月在台北病逝。张大千毕生献身于艺术事业,为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出了卓著的贡献,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国画大师”。绝不给日本人干事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北京东郊外的芦沟桥向中国守军发起 进攻,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 北京很快就落入了日本人手中。这时,张大千的家正住在景色秀丽的颐和园。 有一次,在吃饭时,张大千对在座的客人说:“日本人侵占了我们的国土, 到处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比四川的土匪还要坏。”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日 本宪兵队长耳朵里,日本人以“诬蔑皇军”的罪名,把张大千关押起来。一 个月之后,宪兵队没有网罗到其它“罪证”,只得释放了他。  回到家里,张大千不甘心困居北京当亡国奴,苦心思索着逃离的计划。 不几天,几个汉奸又登门求见。原来日本人想利用张大千的名声,请他出任 伪职。张大千听说后一阵大笑,并针锋相对地说:“我张大千是中国人,绝 不给日本人干事!我不想留下千古骂名。”那个汉奸见张大千态度如此坚决, 只好灰溜溜地滚蛋了。最后,在北京任伪职的一位四川老乡“登门拜访”, 用“关心”的口吻劝张大千归顺日本人。张大千深知这只日本狗的“良苦用 心”,托故上海的一大批古画丢失,需立即去上海查明,谢绝了他的“好意”。 张大千拒绝出任伪职,又无心赏景作画,整天闷在家里,引起外界的种 种猜测。有的说张大千被关押起来了,有的说张大千被日本人杀害了,一时 间闹得满城风雨。张大千在上海的一位学生,真以为恩师已不在人世,还郑 重其事地举办了“张大千遗作展”。当时,上海的几家报纸同时报道了这一  消息。张大千得知后,灵机一动,想出一条脱身之计。张大千以“关系到艺 术声誉之大事”为借口,向日本占领军当局提出了去上海办画展的要求。日 本人无可奈何,只好同意了他的要求。  到了上海,张大千衣着如旧,仍然留着长长的胡须,以此来迷惑敌人, 在上海停留了一个多月,辗转回到四川。沿途他亲眼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流 离失所,心中感慨万分。到重庆后,他与二哥张善子一起作画,献画义卖, 支援抗日战争,并联合举办抗日爱国流动画展。其中《怒吼吧,中国!》、《中国怒吼了!》等作品,充分体现了兄弟二人的爱国热情。这些作品极大 地鼓舞了重庆人民的抗日热情。透过画面,人们似乎听到前为抗日将士奋勇 杀敌的呐喊声,看到中国大地上升起的胜利曙光。保护敦煌瑰宝  1941 年 5 月,一队骆驼顶着烈日,在我国西北部戈壁滩沙漠地带艰难地 行走着,放眼望去,尽是无边的沙石,人迹罕见。旋风也不知怎么那么高, 一股股的,打着旋在沙漠上奔跑。骑在骆驼背上的张大千,随着有节奏的驼 铃声,遥忆起敦煌莫高窟的悠悠历史??很久以前的一个傍晚,有位高僧西游到敦煌城东南的三危山下,正当他四处寻找住宿的地方时,突然三危山的三座山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好象有 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高僧看到此景,认为这是上苍所惕的佛教圣地。于 是,他就雇人开凿石窟,雕刻佛像。莫高窟的第一个石窟就这样诞生了。从 北魏开始,历代画家、雕塑家在这里留下众多的雕像和壁画,成为集中显示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艺术成就的艺术宝库。清代年间,匈牙利人斯坦因、 法国人伯希和俄国人鄂登堡等外国人先后窜到敦煌偷抢文物,发了横财。这 时,藏经洞的文物已所乘无几了。张大千到达敦煌时,满眼断壁残垣,下层洞全部被动土掩没,一片凄凉景象。开始,在莫高窟里,白天由其子提着马灯爬上梯子照明,张大千爬上 另一个梯子用铅笔纪录,把塑像、壁画和题记全部记录下来。3 个月的时间, 仅记了四五十个石窟。每天晚上,回到住处的张大千烛光下作画,到深夜两 三点钟才休息;冬天,张大千冒着刺骨的寒风对石窟编号,手冻疼了在火盆 上烤一烤再写,共编了 300 余窟。1943 年 6 月,张大千第二次来到莫高窟,大规模地临摹壁画。他和门生们常常是蓬头垢面,清晨入洞,薄暮出洞,再开夜工,历时两个春夏秋冬, 在丝绢和布匹上临摹出 300 幅壁画,最大幅的达几十个平方米。《张大千临 摹壁画展》先后在兰州、成都、上海、西安、东京等国内外城市展出时,展 览大厅人头攒动,盛况空前,每次都引起轰动。张大千这一爱国举动,是对 保护和传播民族艺术瑰宝的巨大贡献。至死不忘锦乡河山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京和平解放。寓居香港的张大千分外欣喜,出于 对北京解放和对毛泽东的敬仰,他特意作了一幅《赠润之先生荷花图轴》, 此画长 132 厘米,宽 64.7 厘米,图中,近景画的是两片繁茂的荷叶卓然挺立, 中景画的是一朵白莲掩映于荷影之中。画面清秀,荷秀迷人,寓意生机勃勃,  万象一新。客观上,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后来, 张大千托何香凝女士将此画带到了北平,转呈给了毛泽东主席。  张大千晚年,严重的糖尿病致使他的视力急剧下降。但他始终没有停止 对艺术的追求。1968 年,他在巴西的八德国,创作了巨幅画卷《长江万里图》,长 1997 厘米,宽 53 厘米,自滋县至崇明,急流险滩,千山万壑,万里江山, 集于一卷,充分表现了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1981 年 8 月,在台北市双溪摩 耶精舍,张大千又作了长 36 尺、宽 6 尺的巨幅的《庐山图》,画面上山峦叠 障,气势磅礴,显示出这位伟大艺术家气吞山河的胸襟和饱满的爱国热情。 叶落归根,漂泊海外多年的张大千乡恋之情与日俱增。他说:“外国的 山水,我看了不少,看来看去,还是中国的好!”他曾经数次写信和国内的 亲友联系,流露出他回归祖国的想法。但是,十年“文化革命”打破他重返 故乡的夙愿,张大千忧心如焚,望大陆而兴叹。他只有把饱满的爱国热情寄 托于诗画之中,“看山还是故乡青”、“半壁江南图画里,而今能画不能归”、 “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成为张大千至死不忘祖国锦秀山河的真实写照。  1983 年 4 月 2 日,春雨从灰蒙蒙的天上,从浓浓的云层里落了下来。中 国台湾台北市笼罩在极大的悲痛之中。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因病逝世。痛失 巨匠,两岸同悲。海内外报纸纷纷刊登消息、唁电和纪念文章,悼念这位国 画大师。人们不仅赞扬他一生杰出的中国画成就,更敬重他作为伟大艺术家 的一幕幕动人的爱国故事。(张健一)文学家——闻一多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号友山,后改名多,笔 名一多、亦多。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出生在湖北浠水县一个 “世望家族、书香门第”。1913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中,积 极参加“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 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曾任《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编辑,并开 始写白话诗。1922 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罗拉多大 学美术系及纽约学习,同时研究文学和戏剧。1923 年第一本诗集《红烛》在 国内出版,反映他的唯美倾向,但其中《太阳吟》、《洗衣歌》、《忆菊》 等诗篇反映了他在美国目睹身历帝国主义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所激起的反 帝爱国热情。1925 年回国后,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加入了“新月 社”和国家主义派“大江社”。1927 年应邀去武汉任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股 长。同年秋后,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当主任。1928 年 1 月出版了颇有 影响有诗集《死水》,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黑暗现实的 憎恶与抗议。同年 3 月与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月刊。而后主要 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先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 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南迁,在西南“联大”任教 8 年,其间不仅研究了《诗经》、《楚辞》、《乐府》和《神话》,还研究了文学的起源发展及文化人类学。著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 典新义》等论文集和《管子集校》。这是他 10 年研究的精品,得到了学术界 的普遍赞誉。1943 年后,积极参加我党领导的民主运动,加入了中国民主同 盟,并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昆明《民主周刊》社长,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 了毫不妥协的斗争。1946 年 7 月 11 日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李公仆惨遭国民 党特务杀害,闻一多冒着生命危险,毅然站出来主持“民盟”的领导工作。 同月 15 日,在“李公仆先生死难经过报告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发表《最后 一次演讲》,愤怒指责、痛骂反动派,当晚遭国民党特务的暗杀。1948 年由郭沫若,朱自清分别作序的《闻一多全集》四册八集出版,内容包括古典文学研究,诗歌创作、评论、杂文、诗选及校笺等,前附《事略》 及《年表》。另有《闻一多选集》、《闻一多诗文集》。1980 年,三联书店 等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闻一多全集》(四卷本)、《天问疏证》、《闻一多 青少年时代诗文集》等。显示中国人的骨气  1919 年春天,帝国主义操纵的“巴黎和会”拒绝废除袁世凯签订的“二 十一条”卖国条约,而国内的反动政府不但不反对,反而准备在条约上签字, 北京的大学生震怒了,全中国人民震怒了。  在这关系祖国命运的严重时刻,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闻一多在学生会的一 次会议上,激昂地说:“清华住在北京,北京学生救国,清华不去参加。难 道清华真的不是中国人的学校吗?”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硬咽了。当天夜里, 闻一多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又悄悄地在饭厅门前贴了一份呼吁书,  并抄录了岳飞的词《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他用岳飞的爱国精神来鼓励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积极投入爱国斗争。  “呼吁书”象一把干柴,一触即燃。“进城去,上街去,打倒军阀!清 除卖国贼!”同学们早已憋在心里的爱国之情洪水般地倾泄出来。整个清华 卷进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热潮之中。在斗争中,闻一多负责宣传 工作,他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忙着拟宣言写传单,有时连饭都忘了吃,组 织上街的游行队伍,筹备召开反对卖国条约的示威大会。他对身边的同学们 说:“清华的学生,要更显示出中国人的骨气来!”  在闻一多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时候,北京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血 案。 1921 年 6 月 3 日,李大钊和 8 所大学的教授、讲师、职员,上街游行 要求北洋军阀政府补发欠薪,保证教育经费,结果遭到镇压。为抗义军阀政 府的法西斯行径,北京的大中小学师生一致决定罢教、罢课。闻一多毅然参 加了集体罢课、罢教等一系列活动。  闻一多的爱国行为,引起了校方当局的强烈不满。不久,校方宣布把参 加罢课的学生“全体留级一年”,并在学生中分化拉拢,有些学生动摇了, 退出了罢课、罢教的行列。是企求出国深造,还是坚贞爱国,闻一多和全班28 名同学选择了后者。他大声疾呼:“爱国无罪!我宁肯被开除,也不愿玷污自己作为中国青年的尊严。”结果,闻一多被无理的“留级一年”。许多 坚持正义的老师和学生都说,闻一多的“留级”,是光荣的“留级”,爱国 的“留级”。中华之恋  1922 年 8 月,闻一多到达美国,先后在芝加哥、科罗拉多和纽约的大学 里学习美术。在芝加哥学习期间,闻一多到设在林肯公园里的自然博物馆去游玩,发现二楼有一个“中国陈列室”。这使闻一多喜出望外,能在异国他乡看到祖 国的风物,该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于是,他兴致勃勃登上二楼,一进门他就 气坏了,越看越按捺不住心头上的怒火。原来,在这里陈列的,都是中国极 其珍贵的文物,有秦代的陶瓷、石窟的经书、巨大的雕刻?这些都是中国的 国宝啊!他实在憋不住了,气呼呼地问讲解员:“这些中国的文物是怎样跑 到美国来的呢?”“当然,是用金钱收买来的啦!” “收买?金钱?我告诉你,这些都是中国的宝物,是无价之宝!” 哦,不不,也许是中国人送给美国的吧!”那个讲解员结结巴巴地说道。 “赠送?应该说是掠夺!是抢劫!” 闻一多说完这句话,再也不愿在陈列室里多呆一分钟,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闻一多来美国是学画的,不久便觉得色彩和线条不能充分表达他对祖国 的爱恋之情,因此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文学上,并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他怀 念祖国,思念家乡,总忘不了受到蹂躏的大好河山。在《太阳吟》中,他写 出了扣人心弦的诗句: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 我的家乡此刻又都安然无恙?  当时,有些中国留学生迷恋美国的高楼大厦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一心想 留居美国,不愿再回到中国去,谈起祖国来总是这也不好,那也落后。闻一 多常常提醒他们:“中国人,要象个中国人!”还特地写了一首叫《我是中 国人》的诗,来表示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诗中写到: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庄严正肃, 广漠的大洋底度量, 春云底柔和,秋风底豪放! 我没有睡着!我没有睡着! 我心中的灵火还在燃烧, 我的火焰他越烧越燃, 我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投入战争  1925 年 5 月,闻一多踏上了归程。轮船驶到上海吴淤口,他立即换上中 山装,而把西服、领带抛进了大海。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清华、南开等大学迁到昆明,合并为西南联大,闻一多在中文系任教。他一直期待着抗战胜利,可是国民党军队却 是节节败退,这使他愤慨万分。1945 年 8 月 14 日,抗日战争胜利,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统一,但蒋介石却阴谋重新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为此,西南联大召开了一次 “从胜利到和平”的晚会,会上,闻一多手握扩音器,大义凛然地警告企图 发动内战的人说:“反动派,你听这些声音:‘人民不要内战,人民不要独 裁,人民要民主,要和平!’谁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谁!”后来,闻一多在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中,在对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国统区的对比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和希望。1945 年 12 月二日,国民党公然用枪弹镇压了手无寸铁的昆明学生,打死了 4 人,打伤 了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同其它教授一起发 表支持学生抗议国民党法西斯暴行的宣言。1946 年 2 月,他以悲愤的心情, 亲自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称“一二·一”是“中华民国建 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同时,他坚定地表示:“死难四烈士的血给中华民 族打开了一条生路”,“愿四烈士的血是给新中国的历史写下了最新的一页, 愿它已经给民主的中国奠定了永久的基石!”在四烈士殡葬的那天,闻一多 神色严峻,并在葬仪上致词,用铿锵有力地声音喊道:“我们一定要为死者 报仇,要追捕凶手。要追他们到海角天涯,这一辈子追不着,下辈子追不着, 下辈还要追,这血债是要还的!”宁死不屈  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极 大恐慌。1946 年 7 月 11 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暗杀了民盟中央委员李公仆,  闻一多抚尸痛哭,悲愤莫名。他明知国民党将要对他下毒手,仍然照常工作, 毫无畸惧。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学校师生劝他暂避一时,他坚定地说:“如果 李先生一死,我们就停止工作,将何以对死者!将何以对人民!”  7 月 15 日上午 10 时,民盟在云南大学召开李公仆死难报告会,请李夫 人张曼钧报告李公仆被害经过。闻一多毅然出席,并即席发表了他一生中最 后一次讲演。他说:“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发生了历史上最卑劣、最 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要遭这样的毒手!??今天,这里有 没有物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 生???你们杀死一个李公仆,会有千万个李公仆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万 人民!??争取民主、和平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绝不怕牺牲!”  大会结束后几个小时,闻一多不顾情势危急,到府甬道十四号《民主周 刊》社同楚图南一起召开招待会,报告李公仆被刺经过及李公仆的生平。  下午 5 点多钟,记者招待会结束,闻一多由长子闻立鹤伴随回家,刚到 家门,早就埋伏在那里的特务,突然从两头冲过来,向他举枪射击。就这样, 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英勇地牺牲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之下。  闻一多被害的消息传到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立即发 电致哀。周恩来副主席正在南京同国民党当局谈判,他获悉此消息后,立即 致电慰问家属,同时向国民党当局提出抗议,并亲笔写了悼词。10 月 19 日, 周恩来在上海文化界纪念鲁迅大会演讲中指出:“鲁迅、闻一多都是最忠实、 最努力的牛,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榜样!在人民面前宣誓:做人民的奴隶,受 人民的指挥,做一条人民的牛!”一个伟大的民主战士倒下去了,共和国的人民永远都没有忘记他。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闻一多拍岸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 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张建一)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  程砚秋(),原名承麟,字菊侬,艺名程艳秋,中国著名京 剧表演艺术家。1904 年元旦出生于北京一个满州贵族家庭。6 岁时,经人介 绍,拜正享盛名的刀马旦荣蝶仙为师学戏,正式踏入了京剧大门。后来,又 投陈德霖、王瑶卿门下学旦角,对梅兰芳执弟子礼。从此得以在浩翰的艺术 天地里展翅翱翔。1922 年 17 岁时,他独立成班演出。程砚秋“文、武、昆、 乱”一脚踢,使旦角表演艺术面貌焕然一新,大大震动了京剧舞台。他发挥 表演艺术上的独创精神,兢兢业业,在京剧舞台上逐渐创立刚柔相济,婉转 多姿,意境深邃,韵味隽永,思想性和艺术性并美而独树一帜的“程派”。1931 年,曾担任南京戏曲音乐学院的副院长。  解放后,程砚秋在生命的最后 9 年中,一直活跃在祖国的京剧舞台上, 为新中国“载歌载舞”。1955 年 1 月,由周恩来、贺龙介绍,程砚秋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富有爱国精神的名伶,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程砚秋不仅在艺术上成就非凡,而且有较强的戏剧社会责任感,1931 年12 月 5 日,在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演讲《我之戏剧观》,着重谈了戏曲艺 术对社会的责任,他说“一切戏剧都有要求提高人类生活目标的意义”,“对 社会负有劝善惩恶的责任”。他主张通过“高台教化”去启发观念“观今鉴 古”,影响观念的思想和行动,促使“社会进化”,“提高人类生活目标”。从 1923 年到 30 年代初,他“对于现时社会之病症而下药”,演出了 20 多出“程剧”,如《梨花记》、《红拂传》、《梅冢》、《金锁记》、《梅妃》、《文姬归汉》、《祈祷和平》、《春闺梦》、《亡蜀鉴》等,反映人民的不 幸,控诉一切封建压迫,赞扬人民反对一切罪恶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振 奋人民的抗暴斗争。自 30 年代来,程砚秋曾去欧洲考察,先后访问过苏联、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国家,把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介绍给世界人民,为祖国京剧艺 术的继承和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气节  程砚秋,这颗本世纪中国京剧戏坛光彩夺目的明星,1910 年仅 6 岁就开 始了京剧舞台生涯。20 年代独树一帜,人们称之为“程派”,1932 年在上海 一次公演时,观众送给他一幅红缎幅黑绒字的贺联:“艳色天下理,秋声海 上来”来赞誉他精湛的艺术表演,那时,他才 19 岁。但是,更难能可贵的,他还是一位高风亮节的爱国者。 “轰”!“轰”!1937 年,卢沟桥上响起炮声,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北京城。刚刚带着剧团从外地演出归来的程砚秋、发现整个北京变成了一 座“死城”,商店都关了门,学校也停了课,街头巷尾不时传来占领军杂乱 的皮靴声、马蹄声??  没过多久,日本侵略者强迫北京的“梨园公益会”,拉一些京剧演员组 织义演,并要求程砚秋参加他们的演出,把演出收入用来为日本人捐献飞机。 这样一来,既可以为他们制造“天下太平”的假象,又能白白捞到大笔款项  购买飞机,用来继续屠杀中国人民。 “梨园公益会”是当时戏剧界的一个组织。他们不敢违抗日本侵略者的命令,只得勉强答应。作为艺人又有谁敢说不唱?不唱就是有意与皇军对抗。 在日本侵略者的威胁下,有些艺人被迫同意登台,但程砚秋刚正不阿,临节 不辱,断然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粉墨登场。  北京梨园公益会怕惹来更大的麻烦,只得托人到程砚秋的住处说情:“程 先生,您给圆个场,体谅体谅同行的难处,就答应了吧!”  来人向程砚秋说明了来意。程砚秋直截了当地说:“同行有难处,我知 道。可是我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不干!”  来人见他语气坚决,很难说通,皱了邹眉头,说道:“唉呀,程先生, 您别这么说。您是大名角,您要是不唱,日本人那里惹不起呀!再说对整个 京剧界都不利!”  程砚秋思索了一下说:“我程某一人做事一人当,决不让大家受连累。 请你转告日本人,甭找京剧界同行的麻烦。我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 找我说话就是了!唱义务戏买飞机的事,我宁死在枪下也决不从命!”来人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悻悻而去。 程砚秋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了结,日本侵略者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但他已下定决心,不管怎样也不能丧失民族气节,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怒击敌寇  程砚秋罢演,使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大为恼火,但他们知道程砚秋的 名望很高,不能随便加害于他,只好以后寻机报复。1940 年至 1941 年间,程砚秋应上海黄金大戏院邀请,赴沪演出程派名剧《锁麟囊》等,表示对困居“孤岛”的上海人民的慰问。 这两次演出,使日本侵略者更为恼怒。他们想,程砚秋在北京罢演,却两次赴上海演出,这不是存心和大日本帝国作对吗?一定要惩治程砚秋,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知道大日本皇军不是吃素的! 有一次,程砚秋在上海演出之后返回北京,在前门站刚一下车,事先守候在那里的便衣特务和警察就把他围了起来。“喂,你是程砚秋吗?” “你们要干什么?” “跟我们走一趟,检查检查!”  程砚秋心里非常明白,这是对他罢演的报复,只好跟着他们来到站内偏 僻处的小拘押室。刚一进屋,几个敌伪特务故意找碴,有个宪兵就动手搜程 砚秋的身,程砚秋意识到“检查”是借口,实际上是要害他。“卑鄙至极!” 程砚秋一时怒火冲天,他想:不能这样白白受坏蛋们的欺辱,要反抗,要还 击!一抬手就使那个搜身的宪兵扑通一声仰面朝天。这一来可惹恼了那个宪 兵,他急忙从地爬起来,象恶狼似扑向程砚秋。同时,20 多个宪兵、特务一 拥而上,将程砚秋团团围住,拳打脚踢,还想把他捆绑起来。但这帮家伙哪 里知道,他们面前这个文弱书生似的京剧演员,武功根底扎实,一群人竟对 付不了他。这时,只见程砚秋倏地跳到屋里的一根立柱前,背靠支柱,趁特务、宪兵人多施展不开之机,挥舞拳手,左右开弓,把七八个特务打得纷纷后退, 不得近身。程砚秋乘这个空隙,跃身过去,一掌击倒迎面过来的一个宪兵, 跳到屋外,奔向月台,飞快地闪到车站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之中。等到特务追 上来时,程砚秋早已不见踪影了。  程砚秋赤手空拳,怒击敌寇,显示了中国人民的铮铮铁骨,北京城内闻 者无不称赞!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爱国的名人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