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松桃县政府网飞灵峰的诗词

梵净山文艺网-《岁月如歌》(松桃文艺志)
您现在的位置:&&>>&&>>&&>>&&>>&信息正文
《岁月如歌》(松桃文艺志)
作者:佚名&&&&信息来源:松桃县文联&&&&点击数:5330&&&&更新时间:
《岁月如歌》(松桃文艺志)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松桃文艺界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广大专兼职文艺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文艺组织建设和创作上都取得显著的成绩。现将文艺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一个概述。
一、出作品出人才情况概述
(一)文学创作概况
1、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
松桃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就文体来说有传说故事、诗歌、谚语等。民间文学是人们生活的活化石,她是历史的见证,是松桃各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工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深入民间村寨调查收集并陆续整理,编辑出版了多种民间文学集子。
(1)龙从汉编写了《贵州民间文学集·苗族民间文学》第39集和第40集。该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2)龙岳洲主编了《梵净红云》,该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3)隆银生主编了苗汉对照读本《松桃苗族民间故事选》。该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4)松桃三套集成办公室主编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松桃苗族自治县分卷》和《中国民间歌谣、谚语集成·贵州卷·松桃苗族自治县分卷》。两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5)龙岳洲和欧秀昌主编了《武陵苗族古歌》。该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6)麻勇斌搜集整理翻译《苗族巫辞》和《苗族巫事·祀雷》,两书分别由远方出版社和台海出版社出版。
(7)龙秀海搜集整理翻译了《松桃苗族情歌选》上、下集,该书于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8)戴启晓收集整理了《古今中外人物歇后语大全》和《古今中外动物植物歇后语大全》,两书于2006年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上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标志着松桃民间文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文人文学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松桃的文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松桃文人文学已形成了一支递次相继的作家群,一批新的作家以人们始未所料的速度和比较出众的才华走进了文学的圣殿,出现了以刘扬烈、龙岳洲、吴恩泽、张琪敏、欧秀昌、龙志敏、龙建刚、孔志军等为代表的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作家。
刘扬烈:松桃人,西南师范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53年铜仁师范学校毕业,被保送入西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10月晋升为教授,1996年7月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湖南东方文化名人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所著《鲁迅诗歌简论》、《诗神·炼狱·白色花》--七月诗派论稿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奖;《中国新诗发展史》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重庆市首届少数民族作品文学奖;主编的《鲁迅作品手册》被定为四川省各高等院校鲁迅研究选修课教材;《爱我中华诗歌鉴赏·现代卷》获重庆市人民政府奖。主持选编《中国现代小诗选》、《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诗歌篇》;参加编校注《郭沫若全集》;参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新诗赏鉴大辞典》、《中华文学鉴赏宝库》等大型辞书多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鲁迅·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论》、《改革开发以来的中国新诗》等论文百余篇,约90万字。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
龙岳洲:松桃人,曾任政协贵州省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当选为贵州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以来,先后出版了《阿方的故事》、《石柳邓的故事》、《梵净红云》三个民间故事集,《绿色世界大战》、《武陵魂》、《强者的脚印》、《涛江春潮》、《武陵剑》五部中长篇小说和一部文集《乡醉》;主编了《武陵苗族古歌》、《心中的歌献给党》两部诗歌集;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了35个短篇小说、46篇散文、36篇理论文章,共260余万字。散文《登上苗山唱苗乡》获1981年贵州民族文学二等奖;《妈妈教我一支歌》获《贵州日报》建国40周年征文二等奖;《党魂》获贵州省建党70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阿方的故事》被北京音像公司改编成《阿方与金珠》上、下两集电视剧,并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散文《漫步温江园》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4年文学新作”一等奖;散文《千古明珠》获《贵州政协报》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武陵魂》于1995年6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贵州省优秀图书;《武陵苗族古歌》诗集获197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民族文学二等奖。2002年被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命名为“铜仁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吴恩泽:松桃人,先求学于乌江边,后为生计&辗转在梵净山区。诚如作家自己所言:“心极万里却困窘在这方寸之地,憧憬锦衣玉食偏阅尽了人间艰辛;对文学情有独钟,以致延误了仕途商旅,只落下形销骨立意远心高。”现供职于铜地区文联,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铜仁地区文联高级文学编辑。
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创作,从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热乡热土》以来,迄今为止已出版长篇小说《伤寒》、《平民世纪》两部;中篇小说集《洪荒》一部;报告文学集《脊梁》、《崛起的山城》两部;文化散文集《庄严佛国梵净山》、《寨英古镇》两部。在全国公开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百余篇,文字已达300多万字。其中,中篇小说《005病房》、《洪荒》;短篇小说《鱼》、《蛇》、《爱情》分别获省群文奖、刊物奖和省委主办的共产党成立70周年征文一等奖;中篇集子《洪荒》1998年获省政府颁发的二等奖;短篇小说《无妄》、《蛮荒风流》、《鱼》、《花脸王家》、《蛮女阿风》及散文《且说梵净山巫舞》分别被《小说月报》、《小小说选刊》、《传奇文学选刊》《南方散文大卷》、《中国建国5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民族卷》选载。
长篇小说《伤寒》,以其宏阔的气势,波诡云谲的表现手法,将梵净山这片神奇地域,第一次史诗式的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引起强烈反响。1999年获国家民委、中国作协颁发的第六届全国“骏马奖”长篇小说奖;2001年获贵州省首届文艺奖荣誉奖。
2002年,吴恩泽又出版了长篇小说《平民世纪》,以引人的故事情节,细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我们这片地域的风土人情、生命追求和生命存在。为了写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长卷巨帙,他对作品披阅数载,增删多次,是他对故乡又一次捧出他的赤子之心。
因其一以贯之的刻苦创作,坚定不移的信念,决不随波逐流的人品和文品,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和“5·1”劳动奖章,并获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奖;1994年被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评为“铜仁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获省文联“贵州省优秀文艺家”证书;2001年获铜仁地区“科技兴铜”二等奖;2002年获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首届文艺奖特别荣誉奖。
欧秀昌:松桃人,贵州省作家协作会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铜仁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1980年开始写作,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评论100余篇,主编与人合编《土家族哭嫁歌》、《思南锣鼓花灯打座台》、《武陵苗族古歌》等书。其散文《故乡四记》和《山野杂记》获地区民族文学奖和文艺奖;《武陵苗族古歌》获贵州省政府奖、铜仁地区行署民间文学荣誉奖。
龙志敏:笔名完班代摆,松桃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铜仁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任铜仁地区首届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评委。2005年被铜仁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聘为研究员。
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在《民族文学》、《山花》、《花溪》、《贵州民族报》等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八十多万字,著有长篇专题散文《松桃舞步》和诗文集《错误的暖色》,该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其散文《去腊尔山之路》获铜仁地区首届民族文学一等奖;《在松桃的土地上长大》获首届铜仁地区文艺奖三等奖。主编《黔东作家散文选》和《黔东作家诗歌选》,该书已由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主编《铜仁地区中小学生获奖作文选》1、2、3卷,该书已由作家出版社2006年出版。
孔志军:松桃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写作,在《山花》、《诗歌报》、《铜仁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500余篇,与人合著诗集《高处的暗语》。其诗作获铜仁地区首届民族文学奖三等奖。系铜仁地区第二届文艺奖评委。
张琪敏:松桃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写作,在《民族文学》、《山花》、《广西文学》、《铜仁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5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蜻蜓》、《游戏》、《啊十亩大田》、《强按始末》、《峡谷》、《昨天的老师》、《知青们的鸡们》、散文《西行手稿》、《蚂蚁坟》、《梵净仙蒜》、《王朔与罗德曼》、《松桃知青的足迹》、《我的回城路》等。作品曾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作小说奖。首届全省群文创作小说三等奖,首届全区文艺创作短篇小说一等奖,全省政协五十年征文二等奖。除上述作家而外,龙玉良、麻树斌、吴胜之、宋新、龙风碧等人的文学创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龙玉良出版散文集《故乡是一条河》。
(二)美术创作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的美术创作可以说是异军突起,达到了前所有未有的高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出现了以刘宗久、刘华忠、聂忠邦、吴志平、龙鸿辉等为代表的美术家群体。
刘宗久:1925年10月生,原籍重庆秀山县。别名二酉山人。幼承家学,后得名师蒋阿山(跛公)的指教,后又宗法张善大师画虎,故以画虎著称。作品和个人事迹收入多家辞书辞典,并兼任多种社会职务。出版画集《刘宗久画集》一书。
刘华忠:1962年生,原籍重庆市秀山县。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松桃旅游局副局长。1983年创作国画《湘西风情》,参加湘鄂川黔边区赴全国美展。《美术》杂志1990年第6期发表油画作品《长河》,同年,《山花》杂志第11期发表连环画作品《月下小景》。油画《梦见巷道里的男人和女人以及其它》参加首届贵州油画大展获大奖并为文化部收藏。1991年油画《怀念一条河》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并为《美术》杂志发表。同年所创作油画作品《水——那温暖的梦》参加首届中国油画赴香港展,同时收入《中国油画》画册。《江苏画刊》1992年第10期发表油画《昔日的风雨桥》;油画《招魂》参加广州首届九十年代双年展。1993年油画《天籁》参加贵州油画赴香港展览。1994年油画作品《蓝色忧郁》、《生命的树》、《庄子、惠子和鱼》等参加中国艺术博览会。1995年,油画《我们来自遥远的地方》参加加拿大亚太春季艺术精品拍卖会。《中国油画》杂志1996年第4期发表了《献花》、《上天入地》、《一条鱼》、《天堂——献给梵高和海子》,并刊文《神秘主义的浪漫情怀》评介其作品。1997年,油画《干涸的河床》参加香港回归中国艺术大展。2002年11月,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了《刘华忠油画艺术大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今日中国》、《工人日报》、TOM网站等多家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刊登。北京画展作品辑集名为《怀念一条河》。《怀念一条河》通过河流的源远流长,通过时空的无限,用艺术的手法,对人生的苦短,人的悲苦命运进行了形而上思考。
聂忠邦:1942年生,原籍湖南花垣县。195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小学任美术教师至退休。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受聘为中国民族画院画家。2004年,作品《山歌恋》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上获铜奖。2005年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民族团结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人民政协成立56周年画展。作品和个人事迹分别收入多种作品集和辞书辞典。其代表作《山歌恋》,描绘一个苗族少女用现代通讯工具移动电话与恋人对歌,体现了时代生活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编绘出版《贵州松桃苗族织绣图案集》一书。
吴志平:松桃人,现为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学教师。2004年7月,作品《响午》入选“贵州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第十届全国美展选拔展”。2006年,作品《温暖的阳光》入选《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温暖的阳光》描绘了一个苗族少女在温暖的阳光下纺纱的情景,画面体现了生活的祥和、温馨与闲适,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龙鸿辉:松桃人,现任教于松桃民族中学。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4年7月,油画作品《通电》入选“贵州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第十届全国美展选拔展”。2005年5月,中国画《牧童》参加全国教师美术作品竞赛获三等奖。2006年5月《小男孩》参加全国教师美术作品竞赛获二等奖。2006年4月油画作品《苗岭鼓声庆开发》入选“第三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贵州省展”。
除上述画家而外,代滕、麻建才、唐善金、张慧敏,刘永祥等美术工作者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三)摄影艺术创作概况
摄影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在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这门艺术一经产生,便显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松桃的摄影艺术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人,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0人,形成了强大的摄影艺术阵营。在这个阵营里,滕树勇、龙正乔、罗登权、何毅、杨再忠、朱家志、唐亚平、龙士章等人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滕树勇:1966年生,松桃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化馆馆员(1999年破格)。1982年起在松桃文化馆从事摄影工作,多次组织大型群众摄影活动。先后在中央、省、地各级报刊展览发表摄影作品三千余幅并多次获奖。主要获奖作品:(1)《晚秋》、《缩影》分别获省摄影展金奖、铜奖;(2)《苗疆边墙——祖母》于2002年获第二十届全国摄影作品展览艺术类优秀奖;(3)《大地的希望》于2002年获首届铜仁地区文艺奖;(4)《祖国》于2005年获贵州省群星奖选拔赛二等奖。(5)《苗家花朵》于2007年获贵州省群星奖选拔赛优秀奖。(6)《大地版画》、《苗家歌会》、《苗家妹》入选梵净山国际摄影大展。2007年主编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辉煌的苗乡——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摄影作品集》画册。参与编辑中国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滚龙艺术之乡——梵净山古镇寨英》。个人事迹于1999年被《中国摄影报》专栏推介。2002年被中共铜仁地委授予“优秀文联工作者”称号,2003年当选贵州省第六次文代会代表,2006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群文工作业务能手”称号。
龙正乔:苗族,1963年生,松桃人。1980年代末开始学摄影,2004年以来热衷于数码摄影,2005年8次上梵净山拍摄梵净山四季风光。2006年出版摄影作品集《有这么个地方——松桃》。该书收入摄影作品160多幅,画集集中反映了松桃的人文历史,山水诗情,民俗风物和革命老区的史迹文化、建设成就等方面的内容。2007年,在梵净山国际摄影大展上,有《苗寨》、《母子情》、《清早船儿去撒网》、《武陵之巅》、《斜走大刀》5幅作品入选。
罗登权:布依族,1954年生,原籍册亨县。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1989年开始学习摄影,此后,有58幅新闻图片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国防报》、《贵州日报》等多家报刊采用;有《江山多娇》、《层峦尽染》、《雪兆丰年》、《沸腾的苗乡》等26幅作品在全国、省、地摄影展中入选或获奖。2006年分别被铜仁地区摄影家协会和贵州省摄影家协会授予“优秀会员”称号。
何毅:1959年生,松桃人。贵州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1980年开始摄影创作,有《金秋十月》、《午餐》、《村长》、《寨英古镇》、《古镇交响曲》、《太子石冬景》等黑白、彩色作品近20幅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展览比赛中获奖或入选。
杨再忠:1963年生,松桃人。贵州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业余摄影20余年。《高路入云端》、《渔家小调》、《大塘坡矿工》等作品在全国摄影赛事中入选或获奖。
除以上摄影家外,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朱家志、唐亚平、龙士章、何天才、麻建新等人也多次在国家、省、地各种赛事中入选或获奖,取得了不小成绩。
(四)音乐艺术创作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音乐工作者,献生艺术,努力创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成绩较为突出的有田应昌、龙红菊、付锦锋、麻光忠以及一些歌词作者等人。
田应昌:1962年生,松桃人。现任职于松桃长兴中学。中学音乐高级教师,省级音乐骨干教师,全国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歌曲》上发表《鸽子花开》、《贵州老家》等歌曲。2007年10月,出版个人歌曲VCD专集《情醉梵净山》,歌集收录了《鸽子花开》、《贵州老家》、《阿妈的话》、《苗家六月六》、《梵净山我们的家园》等歌曲。2008年3月,歌曲《大中华我们的家园》在北京举办的“2008中国杯新创作歌曲、歌词、音乐论文暨演唱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除此而外,他在音乐理论和教研上也取得不小成绩。《贵州日报》以《田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为题对他作过专访报道。
龙红菊:苗族,松桃人。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在国内各级有关歌唱比赛中多次获奖。1999年6月,在“迎接新世纪民族民间歌选拔赛”贵州预选赛中荣获二等奖。2003年12月,在贵州省第二届音乐教师独唱比赛中,荣获中学组民族唱法二等奖。2004年,学生杨前菲在其辅导下参加全国声乐比赛荣获少年组银奖。2004年10月,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兰——山庄杯”民歌(花儿)歌手邀请赛中荣获铜奖。2005年8月,荣获“黄果树”杯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非职业组民族唱法优秀奖。2003年,全家的家庭节目被中央电视台(CCTV—3)《神州大舞台》栏目选中,于日赴京演出。
付锦锋:松桃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在铜仁地区举办的“单双三舞蹈”调演中,三人舞《春蕴》荣获作曲一等奖。2007年1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歌曲》上发表创作歌曲《我爱我贵州》。另有音乐评论文章和教学论文散见有关报刊。
麻光中:苗族,松桃人。2002年,《花带缘》获铜仁地区行署首届文艺奖;2004年,《梵净山村风情美》等8首歌曲收入香港名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歌手喜爱的歌》歌曲集。作品《快乐的苗乡个体户》歌曲获全省商业系统文艺调演金奖。2007年,歌曲《多彩红石路》刊登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歌集《情姐下河洗衣裳》当中。
除了上述音乐工作者外,姚国庆、罗琼贤、罗志坚、杨昌耀、杨前菲、洪纳等人在音乐创作、科研或演唱中也取得了不小成绩。另外,龙益飞、向裕文、周继刚等歌词作者在国家级音乐权威刊物上发表歌词。
(五)书法艺术创作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的书法艺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代表人物有宋新、黄前生、陈镇等人。
宋新:原籍贵州遵义。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90年亚运会期间,作品在北京入展中国书画展。1993年在北京入展国际佛教书画展,作品被洛阳白马寺收藏。1994年入展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文化艺术界书画艺术联展。2004年入展贵州省首届行草书展。
黄前生:松桃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85年书法作品在全区民兵书法展评中获得第一名。此后,先后参加中国农民书画展,全国“祖国颂”、“水浒杯”以及中国书法临贴大赛等10余次,并在展评中荣获佳作奖、优秀奖、一、二、三等奖和青年组银奖。作品入编《中国硬笔书法大观》、《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现代中日美术通鉴》等20余部书中。在《精神文明报》、《贵州日报》等1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书法作品20余幅。
陈镇:1980年生,松桃人,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000年5月,在铜仁民族师范学校举办个人书画展。2000年、2003年、2005年,作品分别入选贵州省第六、八、十届书法临贴展,第十届获优秀奖。2004年10月,与贵师大美院老师举办《飘香十月》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届书法作品展,作品《行书》被美院收藏。2004年12月,多件书画作品代表贵州师范大学赠送韩国友人。2005年4月,作品《思远人》获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书法类专业组一等奖。2005年10月,作品《滕王阁诗》入选贵州省首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2005年11月,与贵师大美院老师举办“相宝留云”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中国画作品展。2007年10月,《书法作品集》入选贵州省第二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
此外,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瀑、张勇、肖文志、吕鹏等人在书法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六)舞蹈艺术创作概况
改革开发以来,舞蹈艺术创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事舞蹈工作的主要有陈寿文、朱扬红等人。
陈寿文:松桃人,贵州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现为松桃文化局副局长。主要从事舞蹈编排工作,舞蹈作品多次在国内各级表演获奖,代表作品有《春芽》、《鼓魂》、《赶鱼》、《新路》、《飘逝的秋叶》等。舞蹈作品很赋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
朱阳红:女,松桃人,铜仁地区舞蹈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舞蹈编导和戏剧表演,有数十件作品参加省、地演出,并有10余件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又唱浏阳河》、《水车转出苗家乐》、《幸福山歌》、《胎教》、《弯狗请客》等。
(七)戏剧艺术创作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的戏剧艺术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戏剧艺术创作的代表人物是黎廷庠,此外,雷云锋在戏剧小品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黎廷庠:土家族,籍贯印江,笔名黎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60年代初开始创作,在“文革”期间因遭错误迫害被迫停笔。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民间文学、散文、小说、戏剧等30余篇(部)共100多万字,在贵州、云南、山西、甘肃、武汉、北京等省市大小刊物面世。1980年代前期主要从事民间文学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代表作有《贺龙赶闹》、《仙人记》、《神算子的故事》等。1980年代后期主攻影视文学、上、下集电视剧《阿方和金珠》1992年由北京音像公司拍摄,199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各频道相继播出。1999年20集电视连续剧本《包公之死》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一等奖。21集电视连续剧《包公生死劫》,2000年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广东电视台、广东有线电视台联合摄制,由唐国强、鲍国安、魏宗万等著名演员主演,在国内北京、重庆、广东等10余家省市电视台和海外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播出。另外著有电视连续剧本《黔东风雷》、《箫笛世家》等。先后被授予全省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铜仁地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和获科技兴铜奖等奖励。
雷云锋:松桃人,铜仁地区戏剧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摄影、戏剧小品创作。多件作品在《人民摄影报》、《绿风诗刊》、《贵州剧作》等专业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孤旅》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优秀奖;小品《机器妈妈》获贵州省2006年未成年人题材戏剧小品剧本评奖三等奖;《弯狗请客》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选拔赛暨贵州小戏小品调演三等奖。
(八)文艺理论研究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的文艺理论研究从无到有,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事文艺理论专门研究以贺宗广为代表。此外,完班代摆、龙益飞、付锦锋、杨武权、田应昌、罗琼贤、麻勇斌、龙智仙等人也有文艺评论文章发表。
贺宗广:苗族,松桃人。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学会理事,贵州省红学会会员。现任松桃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1986年开始创作。在省内外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共10余万字。主要作品:1990年在《今日文坛》第3期上发表《谈谈自然美》一文;1991年在《文艺争鸣》第5期上发表《评肖君和的<文艺研究新模式>》一文;1993年在《红楼》第3期上发表《论<红楼梦>的喜剧艺术》一文。《谈谈自然美》于1994年获铜仁地区行政公署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995年,论文《论美是主客体的统一》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现状与发展暨创作研讨会”上荣获三等奖。其事迹被载入国内外多家辞书辞典。
二、文艺刊物兴办情况
松桃兴办有文艺刊物《松桃文学》,是松桃文联的机关刊物。1989年创刊。创刊号名叫《飞灵》。1991年改名《飞灵》为《松桃文学》。1993年前为半年刊,1993年之后改为季刊。到目前为止,共出刊53期。《松桃文学》以发表本县作者的文学作品为主,注意发现和扶持文学新人,同时也发表摄影、美术、歌曲等作品。《松桃文学》由历任文联主席、副主席分别兼任主编和副主编。现任主编贺宗广,副主编田永东,执行主编龙志敏(完班代摆)。
三、松桃文联及协会历史沿革情况
(一)松桃文联的成立和发展
松桃文联成立于日,同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及秘书长。龙玉良当选为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吴恩泽当选为副主席,杨正勇任秘书长。1991年,龙险锋调任松桃苗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龙志敏任秘书长。1993年,黎廷庠调任松桃苗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主持工作,龙志敏继续任秘书长。1996年黎廷庠升任文联主席。1999年戴启晓调任松桃文联副主席。2002年,戴启晓任松桃苗族自治县文联主席,贺宗广任文联副主席(正科),龙志敏继续任秘书长。2005年田永东调任松桃苗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2007年,副主席贺宗广主持文联工作,田永东继续任副主席,龙志敏升任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吴政辉任文联办公室主任。
(二)各文艺家协会的成立与发展
日,松桃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松桃县城召开。根据会议精神和要求,文联下设成立了文学协会、音乐舞蹈协会、书画协会和摄影协会。宋新任文学协会主席,戴启晓任秘书长;陈寿文任音舞协会主席,麻光忠任秘书长;刘宗久任书画协会主席,刘华忠任秘书长;滕树勇任摄影协会主席,朱家志、罗登权任副主席,何毅任秘书长。1993年,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成立了民间文艺家协会,唐宗权任主席,吴海辉任秘书长。1994年,摄影家协会自行换届,滕树勇继续任主席,朱家志、罗登权、何毅任副主席,龙正乔任秘书长。2002年以后,由于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县文联决定把音乐舞蹈协会和书画协会分家,分别分为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麻光忠、陈寿文分别负责音乐家协会和舞蹈家协会工作;刘华忠、黄前生分别负责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工作。到目前为止,松桃文联属下有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民间文艺共7个协会。2008年下半年,第二次文代会时打算成立电视艺术家协会。到时,松桃文联下属共有8个协会。
目前,松桃文学协会有会员40余人,舞蹈协会20余人,音乐协会30余人,书法协会20余人,美术协会20余人,摄影协会40余人,民间文艺家协会30余人。
四、文联机关的自身建设和开展活动情况
(一)文联机关的自身建设概况
自1989年松桃文联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对文联的工作一直都很重视。在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文联刚成立时,县委、县政府为文联专门安排了办公场所。城市改造旧的办公房被拆除后,县政府积极支持文联租房办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底,县委、县政府为文联安排了三间宽敞明亮的办公用房。办公必备的桌椅、书柜等物质设施全部换新,电脑、空调等设备应有尽有,文联的办公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总价值达10余万元。在工作经费方面,文联刚成立时,财政预算资金为9千元;2002年后,文联财政预算资金为5万元;2007年财政预算资金为10万元;2008年财政预算经费达15万元。除了财政预算资金以外,文联写报告由县政府批条也解决了不少工作经费。大型文艺活动所需经费主要由政府批条解决。
(二)文联开展的主要活动概况
自松桃文联成立以来,文联组织召开的笔会、采风、考察、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主要的活动有如下几次。一是组织文学专版,努力把松桃文学作者推向全国。1990年,松桃文联相继在《民族文学》、《山花》、《花溪》、《南风》、《梵净山》和《贵州民族报·副刊》开辟专栏,发表我县18位作者的文学作品。此次活动引起较大反响,极大地鼓舞了松桃文艺工作者的势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二是召开全国第三届苗族文学创作会。全国第三届苗族文学创作会于日在松桃召开。参加会议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分别来自北京、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共183人。省长王朝文,国内一些著名的作家,文学团体向大会发来了贺信贺电。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人员与文学艺术工作者欢聚一堂,共商苗族文学发展大计。会上交流了27篇论文,会议就围绕苗族作家如何进一步深入边区、深入苗乡、深入生活、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进一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再攀高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会达成了“苗族文学要扎根民族肥沃的土壤,面向苗族、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共识。三是召开松桃文联成立15周年座谈会。日,松桃文联隆重召开成立15周年座谈会,来自地区的参会人员有地委、行署两办领导,地区文联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和文艺工作者代表30余人。地委书记杨玉学向会议发来了贺词,并向松桃文联成立15周年亲笔题词“繁星满天”。会议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与会人员高度评价了县委、县政府对文联工作的重视和文联成立15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领导和同志们对今后文联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四是围绕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开展的一系列文艺活动。松桃文联和有关部门主持开展了“县庆大型歌咏比赛”、“县庆风景油画展”、“县庆南阳杯全国摄影展”以及“县庆摄影作品展”等。以上活动在县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特别是“南阳杯”全国摄影比赛产生的影响更是深远。此次活动的参赛作者来自北京、河南、浙江、湖南、广东及本省的一些县市等地方,收到全国各地拍摄县庆活动作品1026幅(组),最后评出获奖作品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6幅,优秀奖91幅。松桃罗登权的《沸腾的苗乡》获一等奖,广东深圳周力军《苗家县长》、湖南凤凰县陈群智的《苗家风采》获二等奖。贵州贵阳陈秀梅、贵州江口杨国发、贵州松桃何毅、朱家志、唐亚平、龙士章等人的作品获三等奖。除了以上几次大型活动外,1990年代初由文联组织的大兴文学笔会、长兴虎渡口文学笔会和新世纪初的孟溪文学笔会等活动在松桃文艺发展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文艺评奖和文艺出版基金建立情况
(一)关于文艺评奖问题
松桃为了鼓励文艺工作者多出作品,多出精品,从2004年开始,每年对出版文艺专集和凡在地级以上发表、展演、获奖的作品都进行物质奖励。按照出版、发表、展演、获奖的级别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一件作品获国家级大奖可获奖金3000元。极为突出的作者奖金收入近1万元。全县每年发放文艺奖近10万元。
文艺奖的实施,在松桃县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鼓舞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二)关于文艺出版基金问题
近年来,松桃文艺工作者掀起了一股出书的热潮。全县各文艺家协会省级以上会员总共达数十人,已形成了一个艺术家群体,出书作者已有10余人。为了进一步帮助部分作者解决出版经费难题,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财政每年解决5万元帮助作者出书一至二本。松桃文联决定管好用好该笔基金,努力做好“文化松桃”丛书的出版工作。文艺出版基金的建立,必将进一步推动松桃文艺事业的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松桃文艺界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于工作措施得力,大力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在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松桃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 转载本站原创信息请保留此版权信息。本站部分信息为网上搜集或转载,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铜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ICP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桃县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