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南渡 温庭筠诗歌尾联借用范蠡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_利州南渡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利州南渡》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古诗全文如下: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 />
  《利州南渡》出自,其作者为文学家。全文如下:
  【前言】
  《利州南渡》是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诗人以朴实、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声色并茂、诗情画意的晚渡图,抒发了诗人欲步范蠡后尘忘却俗念、没有心机、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反映了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诗的开头写渡口和时间,接着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全诗脉络清晰完整,色彩明朗;用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境界闲适旷远,极富神韵。此诗入选《唐诗三百首》,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注释】
  ⑴利州:唐代属山南西道,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江流经其西北面。南渡:指渡嘉陵江。
  ⑵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
  ⑶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⑷&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zh&o):船桨,代指船。
  ⑸&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⑹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
  ⑺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江湖。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译文】
  江水粼粼斜映着夕阳的余晖,弯弯岛岸苍茫接连山坡绿翠。眼看人马已乘摆渡扬波而去,渡口柳下人群等待船儿回归。船过沙洲草丛群鸥四处惊散,水田万顷一只白鹭掠空孤飞。谁理解我驾舟寻范蠡的心意,五湖烟波唯他能忘世俗心机。
  【赏析】
  诗人来到了嘉陵江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而动,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在斜晖的笼罩下,一片苍茫。这一联写江景,交待了行程的地点和时间:日暮时江边渡口。因为诗写的就是渡江情景,所以首联从此着笔,起得非常自然。颔联紧承上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人渡马也渡,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好像声音出于波浪之上;未渡的人(包括诗人自己)歇息在岸边的柳荫下,等待着渡船从彼岸返回。这两联所写景物都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远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静而动,井然有序。
  接下来,颈联写渡江,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中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江田万顷,一只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联巧用数量词,不但属对工稳,而且深化了诗境。群鸥栖息沙草之间,可见天时向晚,飞鸟归巢,所以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鹭飞翔。这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强烈地渲染了江边的清旷和寂静。后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的词句,其境界正与此联上句所展示的画面相类似,而下句江田白鹭的空阔悠深和的&漠漠水田飞白鹭&(《积雨辋川庄作》)更是神韵同出。
  前面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利州南渡图,作为餬口四方、疲于奔走的诗人摹然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不能不触景生情,遐想联翩。所以尾联偶然兴起了欲学范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愿望。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自己便有淡泊遗世,忘却机心之志,也没有人能够理会。
  温庭筠的诗中曾有&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的自负与自嘲,这里却浩然有归隐之志,实际上是失意后的无奈之语。&独忘机&,其实并不能忘机。这一点和范蠡也是共通的。范蠡是因越王勾践难共安乐才辞官隐遁的。所以,两个人都可谓是极有机心的人。
  这首诗描写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感,景物描写江中,岸上交递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清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特别是颈联,是被人们传诵的写景名句。最后触景兴感,自然真切。全诗八句,无不与&水&相关,但清隽而不堆砌。在章法上,此诗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按照律诗的一般规律,前后四联,起承转合,各有所归。此诗前三联却递相承接,景物描写得很充分,意境幽远淡雅。尾联由写景转而遐思,但仍从&舟&、&水&絻结,以致转中有合,脉络依然清晰完整。有人说,温庭筠的以山水、行旅为题材的诗多感慨深切,气韵清澈,以这首诗来看,确实如此。
  本文列举了与利州南渡阅读答案_利州南渡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较为相关的各类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利州南渡阅读答案_利州南渡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为什么士大夫都崇拜范蠡? - 少林武僧的主页
&&&&从“小李杜”的诗歌里,能发现两位诗人的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很重要的篇章里说到吴越春秋的范蠡,也就是那位协助越国在战败后麻痹敌人,渐聚国力,最终东山再起,消灭对手的青年谋臣。
&&&&“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在蒙受朝廷党争严重打击后,李商隐登上甘肃泾州的城楼,大声宣泄愤懑。这一首诗竟在后来被评论家视为他的创作进入更加成熟的中期的里程碑: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安定城楼)
&&&&诗的第三、四句,是通过追述西汉贾谊,以及东汉王粲的故事,哀叹自己年轻有才却不受重用。接下来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是后人传诵的经典,被认为是中国士大夫精英人生理想的最佳概括,那就是像范蠡一样(虽未直接点出名字),在做出扭转乾坤的大事业后归隐江湖。最后两句是比喻自己的处境,说想不到志向高远的凤凰,竟被猫头鹰猜疑是要争夺它嘴边的腐败食物。
&&&&杜牧更觉得自己是满肚子锦囊妙计。不过,就像现实世界里的杜牧看着大唐帝国日渐没落帮不上忙一样,很少有人真的理解诗歌里的杜牧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这首诗后世评家称赞为“直造老杜(杜甫)门墙”的名作。可为什么诗人偏偏要想起时代久远的越国人范蠡呢?很多诗词选本都未做解释。
&&&&按照古代的距离观,南京距五湖(今太湖)已不算近,距越国的中心会稽(今绍兴)就更遥远。范蠡生前与这片后来叫做金陵的地方也无任何干系。难道仅仅是因为诗人望见了水乡景色就想起了他吗?可能不是。
&&&&范蠡是中国历史上决少的一位谋臣,他为一个战败国成功设计,并成功实施了它的重新崛起的战略。在他的诗里,杜牧何尝不是在哀叹六朝历史上都缺少范蠡式的人物?何尝不是在哀叹那些短命王朝的统治者竟没有人明白卧薪尝胆的道理(而范蠡正是这一措施的监督者)?又何尝不是在提醒他的读者大唐帝国也到了要卧薪尝胆的时候?更何尝不是在哀叹命运竟没有给他这种范蠡式的人才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
&——温庭筠《利州南渡》赏析&
&&&&&作者:杨树临风&
??&利州南渡&唐·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是一首行旅途中的即景抒情之作,借描写日暮渡口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欲学范蠡放浪江湖、与世无争,忘却俗念,功成引退的归隐之情。表现了诗人澄心静虑,淡泊仕途,厌倦名利以及豁达、轻松、自怡的心境。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碧水悠悠,波光粼粼,澹然空阔的水面上斜映着夕阳的余晖;水中弯弯的小岛,绿树掩映,芳草萋萋,满目青翠,一派暮霭苍茫的景色。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烟波浩淼之上,舟船载着马儿的嘶鸣,渐渐扬波离去;渡口枝叶婆娑的柳荫下,歇息的人们,正等待着远航的船儿归来。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浅滩边的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水田万顷,辽阔的江面上,一只雪白的鹭鸶掠空而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谁能理解当年范蠡放浪江湖,遗世独立的情怀,我也要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澄心静虑,忘掉世俗心机,在浩渺的湖水上,自由飘荡。
??诗的首联写江中远景和时间,接着诗人由远及近地描写江岸和江中景色,进而即景生情,点出题意,层次清晰,意象鲜明。全诗用语工丽清峻,情韵悠然,又天然淡泊,蕴藉朴实,耐人寻味。
??①利州:在今四川广元,南临嘉陵江。
??②澹(dàn)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船桨,代指船。
??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⑤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忘机:忘却俗念。&
范蠡五湖诗(1
&&&&唐朝杜牧《开元寺水阁》诗云:“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五湖指太湖及与其相属的四个小湖,因而也可视作太湖的别名。从方位上看,它们是在宣城之东。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他徜徉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为后人所艳羡。诗中把宣城风物,描绘得很美,很值得流连,而又慨叹六朝文物已成过眼云烟,大有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这样,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的对象了
范蠡五湖诗(2)
&&&&吴文英·陪庚幕诸公游灵岩&
&&&&渺空烟四远,&
&&&&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
&&&&名娃金屋,&
&&&&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
&&&&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
&&&&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
&&&&倩五湖倦客,&
&&&&独钓醒醒。&
&&&&问苍天无语,&
&&&&华发奈山青。&
&&&&水涵空、阑干高处,&
&&&&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上琴台去,&
&&&&秋与云平。&
&&&&这是吴梦窗陪同仓司幕僚游苏州灵岩山的作品。山上有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所建宫殿的遗迹,这首词表示了吊古伤今之意,写法上也颇有值得借鉴之处。词的开头二句起势突兀;登上灵岩山,四顾空茫,烟霭霏霏。首句&渺&字,属领格字(例用去声字,但这里用的是上声字),领起下文,使人有寥落苍茫之感。作者在第二句里,循名责实,翘首问天,是哪个年代从天外飞来这颗彗星?这是从虚处落笔,而又虚中有实。这个开头不同一般,颇有点浪漫主义气息。&幻苍崖&三句,承上而来,也是虚实相生的。&名娃金屋&、&残霸空城&,即指西施、夫差和吴宫,今灵岩山上秀峰寺即馆娃宫的故址。&娃&前著一&名&字,&霸&前著一&残&字,俱见作者用词的感情色彩。西施的艳色名闻天下,而夫差却是一个霸业遭致失败的国君。青山、云林、历史人物和古迹,是实在的,三句前用一个&幻&字,意即这一切均由大星幻化而成,这一下又显得实中有虚了。实际上,这五句中,前二句有&渺&,后三句有&幻&,彼此呼应,一气呵成,意境深远,句法巧妙,值得学习。&箭径&二句是写实,但作者用&酸&、&腻&、&腥&等字,都由想象而来,是实中有虚之笔。&箭径酸风射眼&,箭径即采香径,是靠香山的一条小溪,&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径。&(范成大《吴郡志》)&酸风射眼&系化用李贺&东关酸风射眸子&(《金铜仙人辞汉歌》)的诗意。汉武帝曾在长安建章宫前建造捧露盘仙人。魏明帝派人把它迁移到洛阳去,李贺借汉代的劫运来喻中唐的衰微。梦窗此一典故,正寄托着同李贺当年相似的兴亡之感。&腻水染花腥&,则写周围的花朵上染着箭径里香脂水的腥气。杜牧《阿房宫赋》有&渭河涨腻,弃脂水也&之句,梦窗可能也是说箭径的水仿佛还残留着吴国宫女们倒弃的粉香脂腻,把花香都薰得恶浊难闻了。水前著一&腻&字,花后带一&腥&字,暗寓贬意,感情色彩尤为浓烈。这两处暗典的运用,极为成功,收到了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的效果。&时(左革右及)&两句:(左革右及),拖鞋,用为动词讲作拖着鞋走。廊指响履廊。《吴郡志》:履廊,以便梓铺地,&吴王令西施辈步履(木底鞋),廊虚而响,故名&,总的意思是廊里秋风吹落叶的响声,仿佛使人听到西施等妃嫔不时在这里双足步履的声音。两句用的是化实为虚的手法。后片转入评说,开头三句总括上文,通过比较,得出经验教训。当年夫差之所以身死国灭,是为酒色所迷。倩者,请也。&倩五湖倦客&,是说夫差的国事仿佛是请范蠡代劳(即受范蠡摆布)。只有范蠡才具有清醒的头脑,懂得越王勾践的计谋,一到吴国被消灭,他便离开勾践,偕西施归隐五湖(太湖)去了。以下由怀古而联想到自己。&问苍天&同前片&是何年&相承接,后句有迟暮之感。梦窗生活于南宋晚期,国事日非,岌岌可危,面对青山,触景生情,自叹华发早生,纵有范蠡之清醒,也无范蠡之逍遥,只能象遗民似的凭吊一番罢了。下面&水涵空&三句,表面上转入写景,实际上以景代情。那是什么样的景呢?但见一片秋水映空的景色,按灵岩寺里确有一个涵空阁,这是虚实并用。在阑干高处,眼看着无数的昏鸦和西沉的夕阳一起落人烟波浩淼的渔汀。这种凄凉的景状,又何尝不意味着国家和个人的悲惨命运呢?结处三句,是作者在极度哀愁中大声疾呼之笔。不过他呼的不是别的,而是酒,还是到灵岩绝顶的琴台上去喝杯酒浇浇愁吧,只有在那里,才能享受一下无边的秋色(&秋与云平&体现了秋高气爽的景象)。&
&范蠡五湖诗(3)&
发布日期:&&
&&&&“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高适用范蠡泛舟五湖来比喻自己希望脱离官场的纷扰,回归自然的心境。&&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悲行歌》中所说:“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元代诗人王昙在《留侯祠》中言:“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舸鸱夷去已还。”题范蠡五湖图&
&&&&宋李曾伯:色美示来鉴,功成思去谋。桂棹与兰桨,羔袖而狐裘。夏姬宜去楚,妲己肯归击。恤纬寸心在,铸金千古求。具区浩荡波无极,万顷湖光尽凝碧。&
&&&&青山点点望中微,寒空倒侵连天白。羝夷一去经千年,至近高韵人尤传。吴越兴亡付流水,空留月照洞庭船。&
&&&&解析:这首诗描绘太湖浩荡无垠的秀美景色,从而引出自己对范蠡功成身退的高风的敬仰。这首短诗,前四具用仄声韵,写湖光山色,极尽斡旋,显得清通奇丽;后四句转用平声韵,写范蠡遁迹五湖,抒发怀古付今的情怀,显得意永味长。&
&&&&与虑国而非与谋身,本性忠公,扶越中兴王业创;&
&&&&共患难而不共安乐,人情险恶,分金净尽五湖游。
&&&&注:越王勾践,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安乐。范蠡从商,三致千金而尽分人。传他后来把世情看破作五湖游。五湖,指无锡市西南之五里湖。云外起朱楼,缥缈清幽,笛声叫破五湖秋。&
&&&&整我图书三万轴,同上兰舟。&
??镜槛与香,雅温柔。&
??替侬好好上帘钩。&
??湖水湖风凉不管,看汝梳头。&&
??——龚自珍《浪淘沙·书愿》&
&&&&龚在写此诗的时候,其实想到的最多的并不那梳头的女子,而是自己。他只是自写其理想:整顿图书,携美人泛舟太湖,在湖水湖风中看她梳头。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在辅佐越王灭掉吴国以后,功成名遂、激流勇退、携带西施泛舟五湖不返。作者此词,表达了以范蠡的归宿作为他自己归宿的愿望。&&
&&&&当代诗人卢前先生作词一首《蠡山》调寄念奴娇,词云:&
越吴争霸,叹夫差差矣,招来尤物。倾国倾城微一笑,笑溃姑苏坚壁。响屣廊摧,馆娃宫毁,悔恨无人雪。纤腰曼舞,折旋消去雄杰。&信是大智大愚,功成身退,挈妇扁舟发。西子范公空费力,多少前朝兴灭。古井未湮,芳踪犹在,搔短诗人发。山间花好,杜鹃红透江月。&
&&&&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李白《西施》诗:“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也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苏东坡诗云:“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大意是说西施随她的爱侣越国大夫范蠡驾一叶扁舟游五湖而逝。&
&&&&唐诗人宋之间《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
&&&&棹声一去二千年,范蠡西施逐暮烟,自是不寻寻便得,五湖云水岂无边!&
&&&&利州南渡·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利州,今四川广元县,地在嘉陵江北岸,故称南渡。范蠡,春秋时楚人,曾助越人勾践灭吴。吴灭,辞官泛舟五湖,莫知所终。&
&&&&【简析】写渡口景象,生动传神,又慨叹大家这样奔忙,都是为名利所累,不懂得像范蠡那样去遨游江湖。&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于景的抒情诗,表达诗人淡泊仕途、厌倦名利的心境。诗作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地描绘了渡头的景色:澹然空阔的水面,映着斜阳的余晖。弯弯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凸显出一派暮霭苍茫。舟船渐渐离去,载着马儿的嘶鸣;柳荫歇息的人们,等待远航的船儿归来。沙草丛中群鸥四处飞散,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一幅清新的晚渡图跃然纸上。最后诗人触景生情,兴起与世无争、放浪江湖的感慨:谁能理解功成名就后的范蠡为何乘船归去,面对五湖烟波、浩渺的湖水唯有他能忘掉功名利禄。全诗用词朴实无华,情韵悠然。&&
&&&&清·李渔&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杜牧: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是作者在抒发感慨。由前面所写的山村自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人物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度过难关,奋发图强,雪了会稽之耻。范蠡立了大功后,弃官归隐,驾小船入五湖。杜牧在这里,表示对范蠡的景仰,说:遗憾的是在这烟树参差的五湖,已经见不到古人范蠡了。&杜牧年轻时就以经邦济世的才略自负,他希望能象范蠡那样做一番事业。可是他一生很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结尾两句正透露了他对那个社会的厌倦和不满的情绪。&
&&&&陆游《湖塘夜归》诗云:“渔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范蠡经”。&&
&&&&五里清波范蠡湖,万倾缥缈西施踪&。&
&&&&三湘风物酬贾谊,五湖烟水问范蠡。&
&&&&“棹声一去二千年,范蠡西施逐暮烟,自是不寻寻便得,五湖云水岂无边!”读了这首诗,眼前似乎映现一叶轻舟,载着范蠡、西施二人,在暮色苍茫之中远去,远去……&
&&&&宋朝诗人吕本中在《过定陶范蠡庙》中写道:“悠悠&千载五湖心,古庙无人锁绿荫。为问功成肥遁后,不知何术累千金?”&&
&&&&艳色吴王嗜好投,苎萝村内美人求。居陶业振工牟利,霸越功高早退休。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
&&&以上这首七律诗,题名《范蠡》,是清代诗人徐公修所作。它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提纲挈领的笔法,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范蠡,以及与他有关的许多历史故事,把我们带进了2400多年前诸侯混战、干戈连绵的动乱岁月……&&
&&&&李白在《悲行歌》中所说:“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元代诗人王昙在《留侯祠》中言:“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舸鸱夷去已还。”&
&&&&明王宠《石湖八绝句》有“一代霸图怜烬灭,五湖流水恨东回”诗句。&
&&&&文征明在《太湖》诗中写道:“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
&&&&咏史诗·五湖&卷六四七: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艳色吴王嗜好投,苎萝村内美人求。&
&&&&居陶业振工牟利,霸越功高早退休。&
&&&&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
&&&&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
&&&&-----清代诗人徐公修&
&&&&&宋朝诗人吕本中在《过定陶范蠡庙》中写道:“悠悠千载五湖心,古庙无人锁绿荫。为问功成肥遁后,不知何术累千金?”&
&&&&&清代通人李琪于《崇川竹枝词》中云:“鸱夷已泛五湖船,车马犹留湖水边。一卷养鱼经若在,铸金师事自今年。”&
&&&&&唐代诗人杜牧&杜娘诗》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不作皮袋解,而是指范蠡。范蠡携带西施,出没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间。据说,他们特别留恋五里湖景色,终日泛舟湖上,不忍离去。后人为纪念范蠡与西施,给五里湖取了&蠡湖&之美名,现在的&蠡园&也因湖而得名。&
&&&&盛唐大诗人李白钟情于范蠡、西施的爱国之举与归卧太湖的佳话,在十余首诗作中写到了他们的业绩和趣话,其中《西施》一首云:“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此后,历代文人在诗、词、歌、赋、散文、戏曲中,歌颂范蠡、西施作为爱国情侣进而又&功成身退&的篇章,不胜枚举,世代相传。&
&&&&水”是一个男人的家园,是他与生俱来的向往,好女子如水,永远是他如痴如醉的梦想。“有位伊人,在水一方。”范蠡何其幸福,拥着西施美人泛舟五湖之上。李白何其惆怅:“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晚唐诗人汪遵写了《五湖》一诗,对范蠡玩吴越二主于股掌的气度大加赞赏:“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唐张诗云:一变姓名离百越,越城犹在范家无。他人不识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题范蠡故居》)&
&&&&陆龟蒙:平吴专越祸胎深,岂是功成有退心。勾践不知嫌鸟喙,归来犹自铸良金。(《范蠡》)凡此种种,都以此为“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处卿相,久受尊名不详”之范大夫,功成身退,潇洒人生的主要缘由。&
&&&&然而,我却更赞成杜牧的“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和宋代著名学者陈师道的“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功收未出奇。名下难居身可辱,却江湖海换西施。(《陶朱公庙》)”也就是说,范蠡功成身退的重要缘由乃追情逐爱也。他慕爱丽人之才貌,更要报答美女为成己之功名的献身之情!&
&&&宋朝王十朋感曰:“久与君王共苦辛,功成身退步逡巡。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二人?(《范蠡》)”&
&&〔越调〕柳营曲&&&&(元)无名氏&范蠡&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知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摘 要: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用典最多的一个。典故的运用使得其部分作品语义晦涩,寄意曲折,甚至成为诗谜。历来有不少人考证义山诗中典故的年代、事件、人物,试图强解诗谜,其中不少颇有穿凿附会之弊。本文立足于典故,试从典故本身艺术面貌挖掘义山诗的艺术特点,希望能找到它们传诵千古的原因。
  主题词:李商隐;用典;隐幽
  用典,就是在文学创作中引用“出于古书典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1]。它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在修辞学上应属引用修辞格。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论“引用”一格,把它分为明引法和暗用法,并以为“暗用法最与所谓用典问题有关系”[2]。用典之法,古已有之,从《诗经》、《楚辞》始,到魏晋南北朝时已颇为盛行。时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3] 因此用典又称用事。这种用事、用典之法,借古事来表现现实生活内容,使文辞含蓄、委婉,起到暗示作用,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文人不能直言其事、直抒胸臆有莫大关系。此外,用典往往以两三四五言概括历史故事、神话传奇等,每一个典故背后都蕴含着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厚广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美学意境、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和由此而来的人生感悟,具有浓缩了的丰富性、压抑了的联想性,以简明、洗练之貌呈现给读者巨大的遐想空间,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一点与古代文言、诗词的特点和要求相合。自魏晋以下,用典成为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也就不足为怪。到了唐代,李商隐对古事典故的偏好十分明显,他的用典别出一格,使诗歌凝聚着一种浓郁又不失清新的幽古之情,笼罩在一层朦胧幽致的面纱之下,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虽生活在晚唐,他的诗歌仍不减繁华富丽的盛唐气象,风格多样,变化无端。无论政治诗、咏史诗、爱情诗、咏物诗,都婉曲见意,兼有咏怀。刘熙载《艺概》谓之“深情缅邈”[4],叶燮《原诗》谓之“寄托深而措辞婉”[5]。这种情深辞婉的基本风格跟诗人的用典分不开,又在用典的基础上拓展出朦胧、象征的独特风貌。
  李义山是用典使事之能手。他用典之多、用典之巧妙奇崛,在前人少见。在后人公认他最擅长的七言律诗中,典故所在,有的两三处,有的六七处,有通篇;有的联联用典、句句用典,有的一句之中嵌有几个典故。对典故题材的精心选择、灵活运用,或以典故意象构筑诗境,或以典故意蕴融入诗歌整体氛围,反映了与晚唐其它诗人一致的对诗美的刻意追求,也是其独特风格形成的原因之一。这在他的政治诗、爱情诗中有更集中的表现。
一、诗美的追求:李商隐的用典之法
  (1)典故的选择
  李商隐的用典,是出于不得已。在政治理想上,他受儒道两家综合影响,“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6],想要像范蠡一样做出一番回旋天地的事业,然后归隐江湖。然而他出身寒微,一生寄人篱下,辗转于牛李党争两派之间,科考受排挤,又失去政治自由。长期的幕僚生活,压抑了他的身心。他的爱情之路更多痛苦与忧郁,与洛阳柳枝、玉阳宋真人、妻子王氏的三次恋爱,均多波折与阻隔。政治的失意、爱情的多折在那个礼教社会中都是敏感话题,再加上处境的恶劣,身份的卑下,抑郁、感伤、内向的个性特质,使诗人经常心事钳口难言,“几欲是吞声”[7]。把这些不得已表现在诗中,他多用典故、隐语等曲折表达自己的思想、说明当前的问题。
  出于表现内在情感的必须,围绕主题,在政治诗、咏史诗中李商隐多用那些与自己身世相似或自己十分仰慕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融入诗中。譬如贾谊,这一寄托了诗人政治理想的人物,在义山诗中多次出现。有咏史题材的《贾生》,全篇用史事,仅选取汉文帝召见贾生长谈却“不问苍生问鬼神”[8]一事来推陈出新。“贾生年少虚垂涕”[9],“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10],“空闻迁贾谊”[11],“贾傅承尘破庙风”[12]等等,各自用贾谊生平一事切合主题,烘托诗人感于身世、不失上进又受压抑而产生的时刻不同的内心情感体验。诗人的主观感受与依据它选取的典故本身的意蕴达到浑然天成之境,令读者感觉新鲜、真实、贴切、完美。
  现实生活的残酷令诗人身心颓废,茫然不知所措中他陷入一个梦幻世界。他的爱情诗,就选取了一系列来自神话传奇的非现实色彩的典故意象,诸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神女、碧城、灵风、梦雨、紫府、瑶台、秦楼等等,构筑他那虚无缥缈的仙境或不可抵达的梦境。这些典故包含有凄迷的情绪色彩和象征意蕴,把诗人朦胧、迷离、虚无、执着、伤感的内在心境展露无疑、烘托到位。同样,他们是为主题——对爱情的炽热追求和追求幻灭的怅惘服务的,把主客观意识融于一炉,于婉曲之中见深挚,诗歌的形式与意境统为一体,相得益彰。
  (2)用典技巧
  李商隐好用典故,非常讲究技巧,多是有意识地将典故融入表达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累累学识为基础,他用典出入经史,但并不为炫耀文采、卖弄风骚,而是活用、新用,力求表现主旨、传达美感。因此他所用的典故只更引人入胜,虽颇显生涩而毫无失度、牵强、枯燥之感。
  一是拈用,直接用原典,或化用前人语句,将古诗文中原话照搬或稍加改动。继杜甫《咏怀》、《北征》后堪称“诗史”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对唐王朝二百年来治乱兴衰之景作了总结回顾。仅这首诗中,“伊昔称乐土”之“乐土”,“万国困杼轴”[13]之“杼轴”,“生为人所惮,死非人所怜”[14],“我听此言罢,冤愤如相焚”[15]之“相焚”,“九重黯已隔”[16]之“九重”,等等,大量的化用,使语言精粹,凝聚一种深重沉郁的历史感,联通今古、寄怀深远,感慨良多。
  二是掇合,用关联词等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干的典故巧妙织入一联中,表现复杂的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17]兼用条件反问表达自己只能为友人刘蕡(fén)作祭文而不能使之生还的悲愤。“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18],“虎牙”、“故绛”、“鸡舌”、“新丰”都是旧人故事,诗人用以指今人今事,气象雍容,热烈歌颂唐王朝的平叛战争。“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19],用鲜明对比表示自己不愿归隐而愿从军的抱负。“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20],“徒令” 、“终见”饱含感情色彩,为孔明事业未竟深表惋惜,寓有自己壮志未遂的感慨。这类例子还有“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主是真龙”[21],“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2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23],“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24],等等,不一一介绍。
  三是出新,即用原来的典故翻出新意,往往取其人,虚构其事,使虚实相间,或对前人前事作发挥,改造典故内容,以为己用。既师其意,又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隽永、耐人寻味。“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25],古代史书把文帝召见贾谊长谈一事作为文帝优遇贾谊来记述,诗人却欲抑先扬,别具一格地指出貌似礼遇、实则不能重视人才、适得所用。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历代文人多用来寄托伤逝情怀,发悲哀凄婉之意,义山也有“望帝春心托杜鹃”[26]的句子,就是此意,但他又有“堪叹故君成杜宇”[27],开拓新意,言割据亡国之事,感慨兴衰。“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28],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唐诗中多有吟咏,一般归罪于贵妃,指刺红颜乱国,义山《马嵬》诗自出机杼,批评玄宗自取祸乱,充满讽刺与悲剧意味。以嫦娥后悔寄寓失去爱情的幽怨与寂寞,以卞和刖足因祸得福,玩味吟讽,也是义山的独创。
  四是脱化,用典不着痕迹,使典故原来的风貌不易被人察觉。“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29],“白发”、“扁舟”本是平常事物,在这里暗指范蠡晚年乘舟漫游太湖事,暗藏典故,表示功成身退。“愁到天地翻,相看不相识”[30],“天地翻”借用佛教关于“转世”、“历劫”的传说,设想天翻地覆、劫后重生之日,纵与爱人相见,恐怕也不再相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哀惋动人。“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31],“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32],“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33]等,表面上用平常意象,实际别有所指,用典而不言明。
  无论典故的选择、技巧的运用,李商隐都在追求诗美的目标下达到了用典工切、比托鲜明、刻画情感事物婉曲深细的艺术效果,把典故的魅力发挥到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二、意境的朦胧:李商隐用典的象征意味
  李商隐成就最高的七律中,最有名的是《锦瑟》和他独创的20余首《无题》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34],可见无题乃是诗人刻意为之,不提及主旨,不意欲让人见题自明诗意,人为布下疑阵。这是李义山追求独特艺术个性的反映。这些诗多典故,起兴无意,典故意象呈片断状,结构迂回曲折,意境朦胧迷幻,极富象征意味。
  《无题》诗以难解著称,以男女相思、追求爱情为题材。其中典故,不是作为单纯的指示符号,即不是用典故替代某一事物、以甲换乙,而是把精美的物象化为意象,摹状情绪,竭力把握与再现情思意绪。《无题四首》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35]
  首联用两个典故,东风、细雨、轻雷三种景物烘托想望难即、愁怀不展的期待与惆怅,是写实的意象。颈联用两个爱情故事喻女主人公对年少才子的爱慕之情。颔联颇不易解,尾联十分传神,把“相思”具象化为“灰”,交织着爱情的炽烈燃烧和燃尽后绝望的悲哀,令人想到,现实残酷,世事难料,不管爱情多么美好,也许到最后只换来深深的失落。四个典故在内容上并不相联,而是片断式地靠诗人抒发的内在情感链接起来,造成物象、意象的非逻辑、跳跃组合。而且义山诗中所用典故的物象、意象,大都色彩浓丽,或神秘诡谲,带有美感,或蕴含哀愁、彷徨、伤感的一致感情色彩,所以物象与意象又能相互映衬,加重了典故的片断性,加强了情感的连续性。典故数量之多,也造成片断性。《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36]
  总共四句,就有“紫府”、“云浆”、“瑶台”三个典故,构建一个遥不可即的纯仙境界,反衬诗人追求破灭、理想成空的失望、惆怅之情。很显然,也正是这种情感把三个典故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意境。典故意象的片断性,在义山这类隐讳题旨的诗歌中已经形成一种普遍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象征主义倾向。
  典故意象的片断性,造成李商隐诗歌的结构迂回曲折,“包蕴密致”[37]。诗人往往把所需表达的意思在一首诗的主要部分完全用典故来表现,使诗收敛细密。可以想见,他是从个人感受情绪出发去选择组织典故意象,就是说,在确定了感情线索之后有意识地选择典故,从而使得典故意象难免片断化。另一方面,正因为如此,全诗往往吟咏一种情绪,在不同角度上重叠复沓,犹如徘徊深谷,缠绵无休。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8]
  紧扣“别离”来写相思,但不限于离别的当时之景,反从想见的困难写起,一直联想到别后的痛苦和希望,层层渲染,典故意象的各个片断剥茧抽丝般逐一生发出来:暮春的东风、凋零的花事,烘托愁绪;蚕丝、烛泪象征情丝、别泪,并以“丝”双关“相思”之“思”;“云鬓改”指女子形容憔悴,青春易逝,“月光寒”指孤独难捱、凄冷清幽;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和西王母饲养的青鸟,象征爱人所在地和爱的信息传递者,虽有青鸟传信,始终无法见面,愁苦非同一般。浓郁的感伤氛围中,诗人复杂的心理过程曲折地传写出来,委婉而又热烈,含蓄而又鲜明,真挚动人。这种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结构,形成义山诗歌绮艳密致、迷朦隐奥的象征主义风格。
  典故意象的片断模式、结构的回环往复,表现朦胧情思,创造朦胧境界,虚化诗境,造成了意境的朦胧。诗人构筑意境不用全景式的扫描,而把一些似乎不相干的精巧典故和意象从多方面叠合起来,借用典故的象征意味以象征手段作印象式、片断式的表现,构成多棱面、意蕴复杂的境界。这样虽缩小了诗的气势,却创造出一种朦胧、幽约、飘渺、迷离、凄楚的阴柔之美,扩大了内涵,加深了寄托。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9]
  以“锦瑟”起兴,“思华年”点明主旨,即回顾一生的身世遭遇。中间四句连用四个典故——庄生梦蝶、望帝化为杜鹃啼血、南海鲛人泣泪成珠、紫玉韩重恨别情事,传达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感体验。尾联中,把一生往事归结为“惘然”,以“当时”来衬托、加深今天追忆的感伤;并与首联形成照应之势,“追忆”照应“思华年”,“惘然”照应“无端”。对比照应、交相映衬的回环结构,四个典故的片断式连接,情调意境的内在统一,构筑起全诗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朦胧画面。
  人生的吟咏,爱情的感伤,痛苦的超越,浓缩了《无题》诗的全部意蕴。深刻的思想,炽烈的情感,独特的内心体验,灌注了李商隐别具一格的审美情趣。在他这里我们看到,诗歌并不一定需要表述明白的事实,而可以以朦胧的形态表现复杂变幻的内心情绪。用典的象征意味,创造了其无题诗朦胧的意境,将无尽的玄机掩映在有限的字句之中,诗旨难求在所难免。但典故本身的片断式象征意味、结构的叠加复重、意境的朦胧,开拓了诗歌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求读者投入更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联想,并给予读者对诗歌题旨和意境更自由的解释权。诗人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对内心体验的关注,使其诗歌的内涵意蕴超出了爱情、政治等的范围,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熏陶;还超越了特定的时代,描摹概括了典型情绪,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普遍心声,沟通今古。读者即使无法准确把握诗中工整得无可挑剔的用典,依然能从字面上依稀了解到诗句的意思,走入那朦胧哀伤的境界,被隐蔽其中、欲罢不能的感受和激情所打动。李商隐朦胧诗篇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正是它传诵千古的原因。
参考资料:
1、李岫春(编著):《楹联大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新3版,2003年10月
3、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
4、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
5、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版,2001年8月第34次印刷
[1] 李岫春(编著):《楹联大全》,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第十一章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新3版,2003年10月,P108
[3]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P411
[4] 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P6。
[5] 同上。
[6] 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P25,出自《安定城楼》。以下诗句出自本书的不再注明,只注诗题。
[7] 出自《五排·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
[8] 出自《贾生》。
[9] 出自《安定城楼》。
[10] 出自《城上》。
[11] 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P119,出自《哭刘司户蕡》
[12] 同上,出自《潭州》
[13]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月版,2001年8月第34次印刷,P231
[14] 同上。
[15] 同上。
[16] 同上。
[17] 出自《哭刘蕡》。
[18] 出自《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19] 出自《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20] 出自《筹笔驿》。
[21] 出自《井络》。
[22] 出自《马嵬二首》其二。
[23] 同上。
[24] 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P119,出自《赠刘司户蕡》。
[25] 出自《贾生》。
[26] 出自《锦瑟》。
[27] 出自《井络》。
[28] 出自《马嵬二首》其二。
[29] 出自《安定城楼》。
[30] 出自《房中曲》。
[31] 出自《南朝》。
[32] 出自《无题四首》其二。
[33] 出自《无题二首》之一。
[34] 王国维(著),佛雏(校辑):《新订〈人间词话〉广〈人间词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P86。
[35] 出自《无题四首》其二。
[36] 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P119,出自《哭刘司户蕡》,P256。
[37] (南宋)葛立芳:《韵语阳秋》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
[38] 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P103。
[39] 陈伯海:《李商隐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月版,P96。
点击:8,022&&&发布: 10:22&&&责编:moon&&&来源:
【版权声明】国学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联系我们】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蠡与西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