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其二的《马嵬(其二)》使用了那些意象?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400-606-3393
今日:3285套总数:5032598套专访:2682部会员:519736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2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2单元7《李商隐诗两首》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70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5.93M
所属点数: 2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2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间两联承首联&无端&二字透露的矛盾继续展开,抒写了心中的矛盾与抉择,徘徊与坚守。&&也曾想(&迷&)像庄生那样超脱尘俗,高蹈世外,但又一直摆脱不了像望帝那样坚守&春心&直至泣血&托杜鹃&。&春心&,既喻高尚的人格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坚守,也指美好的理想及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在这里,蝴蝶是自由快乐的象征,杜鹃是坚贞痛苦的化身。 &晓梦&的另一解是青少年时代的美好理想,既与下句残酷的人生现实构成强烈的对比,又突出了自己执著坚守理想的痛苦。两解均通。沧海遗珠之悲常常袭来,而暖玉生烟之喜却盖而胜之。在这里,诗人又以沧海遗珠和蓝田美玉自比:明月之珠和蓝田之玉虽被埋没,但它们的光影宝气总是掩盖不住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沧海月明珠有泪&中包含明月(即夜光珠)的典故,与月的圆缺无关。诗人把&明月珠有泪&写成&月明珠有泪&是为与下句&日暖玉生烟&对仗而倒装。诗人遗憾于被埋没的社会现实却不甘于被埋没,坚信自己像蓝田之玉,虽近不可见而远或见之,期待后人发现珍惜。(这是追忆)于是,巧妙地过渡到尾联收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回到现实,寄望将来)&待&字表希望,&可&是&或许能有&之意,不是反问。如果要反问,改用&岂待&不是更好?诗人用&可待&而不用 &岂待&,正表现了充分的自信。 诗人的思想是矛盾的,但矛盾中有抉择,徘徊中有坚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幻想出世和坚守入世之矛盾的形象化,&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沧海遗珠之痛苦和玉暖生烟之自慰之矛盾的形象化。而最后一联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我&的这一生抉择与坚守,将来可待成追忆(理想),只是当时(现实)已惘然(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尽管现世的人们对&我&的抉择、追求与坚守&惘然&不理解,但是后来的人们迟早总会&追忆&而理解的。在后三联的三对矛盾中,&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和&此情可待成追忆&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当然,&可待&作&岂可&解亦通,但同样透露出企盼与祈求:我多么希望将来有人能&追忆&我的这一份情感与执著,可是现在(&当时&)的人们都不理解(&惘然&),怎可希冀将来?这样解释,同样反映了心理上期待&追忆&和&岂待&&追忆&的矛盾,只是由乐观变为悲观罢了。 综观全诗,诗人既以五十弦瑟自喻,又以啼血杜鹃、沧海遗珠和蓝田美玉自比。这些意象都是悲与美的统一:被放逐被遗弃被埋没是悲,&春心&不变珠光映辉美玉生烟是美。这三个意象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和高尚人格的抉择、追求与坚守:杜鹃的意象侧重于从生至死乃至死后始终坚持不渝,明珠的意象侧重于暗夜生辉,给世界以光明,美玉的意象侧重于地底放热,给世界以温暖。结尾感叹自己不仅不为世用,甚至不为世识,只能寄望于后世通过读诗来&追忆&。&待&字为全篇之&诗眼&。解读《锦瑟》,只要把握了首联的一个&思&字和尾联的一个&待&字,诗的本旨就豁然开朗了。 (节选自《语文学习》 作者:许国申) 课时作业(七) 典故四:玉暖生烟。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作者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二)合和探究 诗歌解析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那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 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传说(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三)能力提升 鉴赏《锦瑟》这首诗的意境。 请学生分组讨论: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诗歌的意境总体来讲是迷离的。具体表现为:首联诗人就告诉我们弹奏的乐器是瑟,诗人们常常喜欢把瑟与哀怨的情调联系在一起,并且诗中既没有指出弹奏的曲名,又没有指出弹奏的人,所以就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颔联第一句用&庄周梦蝶&写出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只是虚幻的梦,诗人完全陷入了一种迷惘的境界中; 而第二句用&望帝啼鹃&则表明诗人的一往情深,他要像望帝那样唱出自己的悲哀。颈联第一句的&珠有泪&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鲛人的痛苦哭泣又是多么心酸;第二句用玉被埋在地下,来表达诗人的悲伤。尾联点出了往事的不堪回首,既然当时就有怅惘之情,那么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 (四)分析鉴赏 1.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张中行曾经对本诗有点评(见下文),概括起来有两点意思:(1)这首诗的内容跟作者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2)诗的基调是哀怨的,意境是迷离的。前一条没有把诗人的梦想或爱情落实在具体的人和事上,避免了无谓的争论,这是张先生高于那些索隐派注家的地方。 2.清丽的语言。 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日)中曾说:&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 从这首诗也可见一斑。例如开头与诗人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词语清丽,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氛和丰富的意蕴,使人回味无穷。 (五)拓展探究 课外活动: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点评,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结合以下点评,自己写一篇《锦瑟》的分析文章。 1.张中行: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其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2.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3.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4.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人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唯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三、课堂小结 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造成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希望大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这首诗。 2.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后世,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其二)》,看看李商隐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的。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整体把握 1.请学生自读课文,明确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讥讽。 2.了解全诗的大体意思。 明确: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首联用讥讽的语调确定了杨贵妃之死,中间两联写马嵬之变和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更丰富了批判唐玄宗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内容梳理 1.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明确: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反衬手法,&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不可能再享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3.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贵妃被&赐&死的结局,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明确: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疑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三)方法点拨 读法指导 1.教师范读(提示:)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学生齐读。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宠妃,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 (五)分析鉴赏 《马嵬(其二)》的巧对 从对偶上看,这首诗也是颇为后人称道的。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即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穷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 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对于这首诗的对句,古人有不同的看法。金元时期的方回认为&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灜奎律髓》),清代的吴乔更是大加赞赏:&叙天下事而六、七,马、牛为对,恰似儿戏,扛鼎之笔也&(《围炉诗话》)。但也有不同意见,明代的吴昌祺认为&虎鸡马牛同用,亦一病&(唐汝询《唐诗解》吴昌祺评语),清代的屈复认为&空闻、无复,熟套语,七八轻薄&(《唐诗成法》)。我们认为,后面的否定意见过于拘执传统,只要出语自然恰切,何者不可以入诗呢? 三、课堂小结 李商隐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从《马嵬(其二)》一诗颇能印证,请大家课后仔细体会。 四、作业设计 背诵《马嵬(其二)》一诗。 【知识拓展】 《锦瑟》探秘 李商隐一曲《锦瑟》以其神秘之美倾倒了多少读者,同时也难倒多少专家和学者。正如金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所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诗无达诂&也就是说,由于多解而无定解。然而,李商隐写《锦瑟》如同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一样,自有其原创的唯一确定的本旨。关于《锦瑟》的本旨,历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晚年抒写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笔者不揣愚陋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此做一番探秘。 先说&锦瑟&一联。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说&雅瑟三十气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日宝瑟,绘文如锦者日锦瑟。&(《周礼乐器图》)又&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据此,这里的锦瑟有多重含义。第一,锦瑟是&绘文如锦&者,亦喻有&文采&者。第二,&五十弦&的瑟是古时候天神之所用,人世间现时所用的只是二十五(气)弦的瑟。因为五十弦的锦瑟音色太丰富、音域太广阔、音韵太悲美而让凡人享受不了,而诗人所咏则为五十弦的古瑟。第三,五十弦的&锦瑟&是作者自喻才高志远德美却难为世用。 &无端&也有多重含义:一是怨人&&怎么好端端的五十弦锦瑟不用,却用二十五(气)弦的?二是怨己&&谁让你是五十弦的锦瑟呀,如果裂成两半,不就可以为世所用了吗?然而诗人还是不肯把自己裂为两半。&一弦一柱思华年&有生以来 (以往的年华),始终怀瑜握瑾,紧紧抱住这五十弦的&锦瑟&不放。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面对瑟,触物生情,引出一个&思&字;思之思之,引出一个&怨&字。&&&无端&两字悄悄地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幽怨与坚守。由此可见,五十弦的锦瑟兴中有比,是该诗的核心意象,诗人用它自比,感叹自己德才兼美而不为世用。而&思&字则为全诗之线索,统领全篇:忆以往,思现在,待将来。 4.《马嵬(其二)》的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手法:该联运用了反衬手法。&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2)意思:①&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②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③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5.《马嵬(其二)》一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眼&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其类型及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类型:结局提前,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或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等。 2.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要在结构上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在主旨上起到强化作用;(2)要有过渡句或过渡段衔接。倒叙完毕回到顺叙时要交代清楚,避免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 【参考示例】 (示例一)这是一张我珍藏的照片,记录着我表演舞蹈的精彩瞬间。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演出的情景。 (示例二)我的书柜中摆着一个可爱的&学习娃娃&,在别人眼里他也许只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彩色泥塑,但在我心中,他不仅是爸爸送给我的特殊生日礼物,更如同一个知心的好朋友,静静地陪伴和督促着我学习,每当我看到他,就不由得回想起五年前的那段往事。 (示例三)我骑车摔伤了腿,躺在病床上。班长拎着水果,笑嘻嘻地看我来了。看着她像大姐姐一样的那份热情劲儿,我心里好一阵难过。前天发生的事像放电影似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历来对李杨二人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和态度就有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同情与赞美,如白居易《长恨歌》的主要情感基调;二是讽刺,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描写了玄宗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不惜从万里外的南方运来荔枝,揭露了其奢侈腐化的生活;三是同情兼讽刺,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应该是二者兼之。 而李商隐则别出心裁,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杨贵妃的死与海外招魂的对比中,在和平年代的鸡人报晓筹与逃亡时期的虎旅传宵柝的对比中,在长生殿&七夕盟誓&与马嵬坡&六军驻马&的对比中,在四纪为君而不能保一妇人与民间夫妇尚可白头偕老的对比中,诗人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同时,诗人也感慨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所谓无常,一是无常态,二是难预料,三是难抗拒。这是永远困惑人类的生命主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面对不期然的命运,即使贵为天子,也难避免。全诗又于有情人与无情世事的对比中,凸显了人生的无常。 【应用角度】 &得与失&&看问题的角度&&人世无常&&情感与时代&等。 自2007年起,每年4月至10月的每个夜晚《长恨歌》都会在华清池内准时上演,观众在故事的真实发生地,沉浸在人间至爱的境界中,得到一种美奂绝伦的情爱感染,享受到一份销魂夺魄的精神大餐。2013版《长恨歌》新增&爱的翅膀&&水宫殿&&水蘑菇&&凤凰琴&等设备为舞剧增加&仙&的元素,呈现仙乐风飘、仙境怡人的梦幻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 【媒评文摘】 1.&斯山为大幕,斯水做舞台,斯地真历史,借我入戏来。&舞剧《长恨歌》借着真实的景物和水上可升降舞台,让这些真实的景物重新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中,再造了一个辉煌的盛世大唐的胜景。 &&人民网 2.新版舞剧《长恨歌》向人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的画卷,敞开了一扇历史的大门,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如梦幻般的遥远年代。 &&腾讯网 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见过柳三变的多情、苏东坡的专情、元稹的痴情,但深情者,平生所见,唯义山尔。那个写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寄托对妻子思念的李商隐,那个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才高八斗的李商隐,那个浅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惆怅失落的李商隐;那个拥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清词丽句的李商隐,那个我们最爱的与杜牧并称&小李杜&的小李&&李商隐。 幽心不独伤离别,情深唯有李商隐。&深情&二字,是义山诗的特点。刘熙载言义山的诗&深情绵邈&,张采田则云其诗&哀感沉绵&。这其实是因为义山的一生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于心,发为诗句。他的一生都是不幸的,夹在牛、李二党的斗争中,怀才不遇,一直都郁郁不得志。唐代有诗人在其诗《哭李商隐》中曰:&虚负凌云壮志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不禁替这个自小崭露头角的义山可惜,他属于那种大器早成的人,凭他的悟性,从娶了恩人敌党的女儿时,就已料到了这样的结局。可是悟到了又如何?他又能如何呢?他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啊!所以只能眼睁睁地卷入两党的斗争中,聪慧的人注定是悲哀的,尤其是在那个乱世中,因为他比别人更清醒地看清了局势,预见了未来。 古语有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是,义山终究是义山,七分深情,三分忧郁,成就了这个我们所爱的李商隐。固执地认为义山的忧郁是深植于灵魂深处的,所以时 常在想,如果他如陶潜般淡定恬静、安贫乐道,或如李白般蔑视权贵、寄情山水,他会不会活得开心一些呢?但是他若真如他们这般,就不是我们所爱的李商隐了。 李商隐年少时的才华为令狐楚所赏识,于是提拔他,他的仕途一度很顺畅,但令狐楚死后,他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傍,于是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从此,陷入了牛、李两党的斗争中,他本无意介入,却无奈造物弄人,背上了背恩负德的骂名,这对他那样清高孤傲的人,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吧!而妻子的离世则是他心口上一道永远的伤疤。他不像太白般花间一壶酒可以邀得花月徘徊影凌乱,所以,他的不甘、愤恨、无奈全都反映在他的诗里,字字珠玑,行行血泪,伤怀而不泣,欲哭而无泪。 另外,一直很奇怪当时才高八斗的义山被许多人爱慕着,却为何在妻子离世后一直没有再娶。原来深情的人也最为痴情啊! 858年,46岁的李商隐离开了这个他深爱并怨恨的世界。一直认为像义山那样的人是注定不会长寿的,因为他太深情,太执着,太聪慧,太早洞察世情,所以,他命定了的早逝,逃也逃不掉。他那样的人,只适合活在后人仰望的高度中。 浮生若梦,透过泛黄的纸页,仿佛可以看见千年前那个落寞的李商隐身着一件青衫端坐于窗前,在明月清辉的映射下轻吟:&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一首《锦瑟》,实为义山一生的写照,他的一生都将如镜花水月般,映入历史的回音中。写到这里,我才陡然明白,&一弦一柱思华年&寄托了他多少的辛酸往事,不要责备义山&一生襟抱未曾开&,因为,在那个沉郁的年代,独爱这样的李商隐。 【精要赏析】 本文是一篇咏赞李商隐的抒情散文,文章从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入手,引出他不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和独具魅力的诗歌成就,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李商隐诗歌的赞美和对诗人遭遇的同情。文章围绕&深情&二字,大量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和古今关于李商隐诗歌成就与特点的诗评,使文章典雅中寓灵动,评述中抒真情,有效避免了史实给人的干瘪瘦硬之感。首尾相扣的结构是文章突出的特点。 三、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提供网络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四、三维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 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3.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4.了解诗人淡然伤感的情怀,学习作者理性地看待世事的人生态度。 5.分析两首诗歌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李商隐,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锦瑟》。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结构与主题 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引起对亲人的思念。 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写眷恋之情。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但仍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妨让学生自己品味。 2.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学生朗读全诗,明确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伤感哀怨。 (2)请学生串讲诗歌,并概括大意。 大意提示(幻灯投影):首联借锦瑟起兴,写佳人鼓瑟而思;颔联写繁弦一曲,惊醒了梦境中的诗人,引起无限的悲愁;颈联借典故生发联想;尾联提出&此情&二字,直接抒发怅惘之情。 (3)了解所用的典故。 典故一:庄周梦蝶。《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作者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梦中的自己,不复成寐。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谿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典故二:望帝啼鹃。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他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而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怨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 典故三:南海鲛人。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也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内容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羁泊异乡期间,是他在生命之火将要熄灭之前写下的一曲慷慨不平的悲歌。风雨,语义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更喻人世间风雨。首联在一片苍凉低沉的气氛中展示出诗人的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自己尽管也怀有宏才大略和匡国济世的热情,却无法实现。颔联进一步抒写羁泊异乡期间风雨凄凉的人生感受。颈联引出对&新知&&旧好&的思念。但思念反而给心灵带来更深的痛苦,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孤立无援的悲凉。 唯一能使凄凉的心得到暂时温暖的便只剩下酒。尾联写想借酒浇愁,但却不能像唐初的马周,落拓时在新丰酒店受到冷遇,然而后来却得到皇帝的赏识,拔居高位。诗以&风雨&为题,&凄凉&开首,是表露羁泊异乡,因目接凄风苦雨而引起的身世之感。 李商隐一生羁旅漂泊,宦海沉浮,不得重用,饱尝世态炎凉。遂借风雨以起兴,抒发抑郁悲愤之情。既表现了自己不甘沉沦、意欲匡时济世的胸怀,又流露了对初唐开明政治的钦慕之情。 做梦 青春年华 伤春之心 迷惘,茫然 一弦一柱思华年 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此日六军同驻马 不及卢家有莫愁 咏史诗的佳作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唐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进,玄宗赐死杨贵妃及其亲属,史称&马嵬之变&。 李商隐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藩镇之乱时期的马嵬事件讥讽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 段解:首联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徒闻&二字是对术士在海外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说的否定。颔联追述玄宗、贵妃西逃的情景。将途中的生活和宫内的生活对照。颈联又将&此日&的狼狈与&当时七夕&的恩爱进行对比。尾联直指玄宗荒淫失国,祸及自身。 ①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提示:运用了民歌的起兴手法。表达了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不禁感慨万千的情感。 ②这两句诗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画面?每幅画面分别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提示:这两句诗,描绘了两幅画面。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使人怅惘。后一幅以蓝天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①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试加以分析。 提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也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②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试简要分析。 提示: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莫愁。 2.《锦瑟》一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的意境总体来讲是迷离的。具体表现为: 首联诗人就告诉我们弹奏的乐器是瑟,诗人们常常喜欢把瑟与哀怨的情调联系在一起,并且诗中既没有指出弹奏的曲名,又没有指出弹奏的人,所以就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 颔联第一句用&庄周梦蝶&写出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只是虚幻的梦,诗人完全陷入了一种迷惘的境界中;而第二句用&望帝啼鹃&表明诗人的一往情深,他要像望帝那样唱出自己的悲哀。 颈联第一句的&珠有泪&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鲛人的痛苦哭泣又是多么心酸;第二句用玉被埋在地下,来表达诗人的悲伤。 尾联点出了往事的不堪回首,既然当时就有怅惘之情,那么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 3.《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首,它的用典较多,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在表现人物感情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李商隐诗两首风 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1.字音辨识锦瑟(s&)   琴弦(xi&n)  沧海(cānɡ)惘然(wǎnɡ) 马嵬(w&i) 未卜(bǔ)宵柝(tu&) 晓筹(ch&u)2.一词多义(1)端(2)徒(3)迷(4)可(5)及3.词类活用庄生晓梦迷蝴蝶(名词用作动词)4.古今异义(1)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今义:青少年时代。(2)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义:。今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情怀。(3)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5.名句积累(1)锦瑟无端五十弦。庄生晓梦迷蝴蝶。(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4) ,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晚唐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重要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喜爱。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在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为&温李&。幽微隐《锦瑟》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少年才俊但无意之中被抛入了两党倾轧的漩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过施展抱负的机会因此不免终身抑郁于是一切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都寓托于幽微隐晦的诗篇里造成了其诗朦胧难解之特点。锦 瑟 段解:首联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往事的追忆颔联化用马嵬(其二) 1.《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联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已难言。此句给人以凄凉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的基调。【答案】诗歌原文 典故 对表现人物感情的作用 庄生晓梦迷 庄周梦蝶 既是美好的梦境又是虚幻之境借此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妙情境 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啼鹃 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之情沧海月明珠有泪 月明珠泪 月明珠泪构成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了复杂的怅惘情怀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玉烟 借此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倒 叙《马嵬(其二)》采用了倒叙手法。先写杨玉环死后唐玄宗的悲叹然后回忆杨玉环被赐死的过程最后才写到贵为天子却不能享受普通百姓的家庭幸福。这种写法突出了因果关系。请你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来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眼看&李、杨&的爱情故事自唐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现了许多以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的《马嵬》、苏轼的《荔枝叹》、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如梦似幻美奂绝伦&&新版《长恨歌》开演《长恨歌》是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她是在历史故事的真实发生地&&华清池用舞剧的艺术形式对李隆情深唯有李商隐佚 名最初喜欢上李商隐是因为那一首晦涩【教学目标】一、思路方法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按照&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学生逐渐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领会诗歌赏析的要领培养热爱诗歌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二、教为了让教师便于使用和查阅本教案设计为两个课时(每一首诗歌为一个课时)但是我们建议教师采用一个课时完成。(四)能力提升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明确:《马嵬(其二)》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本课所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客服总机:400-606-99777 业务传真:010- 客服邮箱: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0390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商隐马嵬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