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哪个省的地方戏的来历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用丝弦,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nbsp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nbsp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都走上改革之路。&&&&“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界都给予了支持。&&&&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nbsp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华东越剧实验。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建立。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和浙江的越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nbsp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1960 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nbsp1977 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创作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也创作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nbsp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方亚芬、陈颖、韩婷婷、、章瑞虹、王志萍、、董柯娣、、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越剧的起源、流行区域、特点_百度作业帮
越剧的起源、流行区域、特点
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发祥于上海.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变. 流派宗师   
越剧《孟丽君》吕瑞英、陈少春(1957年)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徐玉兰(徐派)、毕春芳(毕派)、陆锦花(陆派)、傅全香(傅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吕瑞英(吕派)、金采风(金派)、张桂凤(张派 老生)、张云霞(张派 花旦)、竺水招(竺派)等. 越剧名人   包括这些越剧流派创始人在内,全国各地的越剧名人据《中国越剧大典》记载,有708位之多.[4]正是他们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越剧有了今天的地位与成就.
唱腔基础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二胡,主要伴奏乐器,一人为主胡,二到三人为二胡 艺术特色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5] 流派形成   1960年5月,上海越剧院作曲项管森于写《越剧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对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陆锦花等6人(尹桂芳已调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点作了分析,称之为“流派”.1962年4月,该稿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定为“戏曲音乐讲义”油印成册,并在同行中流传.之后浙江越剧团周大风则将袁雪芬、范琐娟、傅全香、徐玉兰、尹挂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写成《越剧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册,后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6]   1964年,浙江的戏曲音乐专家----贺仁忠,芦炳容,周大风,陈献玉等,根据浙江著名演员自己独有的,又明显区于[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风格,对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剧流派.即陈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宝花派.高爱娟派.以及周大风创立的,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7]   其后,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陆锦花、毕春芳、张桂凤等具有个性色彩的唱腔纷纷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程度不同地受到同行、后继者的模仿和越剧爱好者的传唱.1984年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上海演出时,上海的《舞台与观众》周报,在2月24日发表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将来沪”一文中,对以上7位演员的唱腔,首次冠以“流派”.在同行内和报刊上也相沿以“流派”相称.[6]   越剧流派一向有所争议,有观点认为浙江陈、毛、金、高及周大风创立的男调并不能成派,亦有观点认为周宝奎,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商芳臣,屠笑飞,张小巧,孟莉英等人,虽有特色风格唱腔,但还未达成流派的火候.[6]您当前位置: &
& 查看问题
问题总数:25861 条
已解决问题数:19754 条
待解决问题数:6107 条
越剧起源于我国哪个省?
 无悬赏-浏览次数:403次
此问题已过期
越剧起源于我国哪个省?
“一站到底题库”相关问题越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越剧的起源
>>知识点滴>>菊坛文萃>>玲珑戏曲艺术网
&|&&|&&|&&|&&|&&|&&|&&|&&|&&|&
玲珑珍藏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越剧的起源
越剧的起源
内容提要:【日第十期】的笃戏(又名小歌班)起源于清末。1916年的笃戏进入上海后,颇受上海观众欢迎。1942年“绍兴文戏”改称越剧。解放后,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摄影作者:&&& 浏览量:1721&&&
更新时间: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嵊县一带的农村,是由嵊县演唱故事的民谣山歌与邻县余姚扮演故事的秧歌,结合而成。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初时叫做的笃戏。
的笃戏(又名小歌班)起源于清末。它用一副拍板和一个竹节笃鼓拍节,另一人敲刘海签,其声“的笃”,故而得名。开始是农民于农闲自行组合,串乡演出如《蚕姑娘》《卖婆记》等以农村故事为题材的小戏。辛亥革命后,才有了职业的小歌班。逐渐有了丝竹伴奏,并开始采用京剧锣鼓,吸收绍兴高腔等艺术滋养,丰富自己。
1916年的笃戏进入上海后,在闸北茶楼以绍兴文戏名义演出《双珠凤》《玉连环》《三笑姻缘》《珍珠塔》等剧目。当时全是男班,刘天红、魏梅朵、高月笙等颇受上海观众欢迎。
1923年男演员金云水开始组织、训练“绍兴文戏”的“文武女班”,在上海演出。由女演员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王岸花演出《秦雪梅吊孝》《樊梨花》《龙凤锁》《文武香球》等戏,当时人称“四花”。此后,该班到了杭、嘉一带,女班影响扩大,并逐渐取代了男班,男演员改作教师称“老戏师傅”。
1942年“绍兴文戏”改称越剧。解放后,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文章录入:戏迷知音&&&&责任编辑:戏迷知音&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玲珑戏曲艺术网
Copyright &2002 - 2014
设计维护:戏迷知音
QQ:9082114
联系信箱:
新浪微博:
请您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本站资源时,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剧吴凤花的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