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室静百兰乡海陆版家和万事兴兴

[转载]书法用语集锦
书法用语集锦
《写字歌》
百艺有书法,相传数千春。墨色彩如画,悦目又怡神。
前人留遗产,批判加继承。古为今时用,喜写万象新。
书法分五体,篆隶楷草行。结构各有异,笔法亦殊甚。
篆体虽古雅,画重而难认。实用价值少,遂事而隐沉。
隶比篆体简,结构与楷近。笔画波势大,急时难工整。
楷体用途广,画简而易认。结构严而舒,笔画雅而俊。
若论楷行草,有如立走奔。楷书有功底,行才有资本。
纵观有五体,应从楷入门。读要写字缺,无字不成文。
行行要写字,缺少不能行。有关专业者,更要写水平。
毛笔字壮美,世人都公认。工善必利器,四宝应齐整。
笔墨与纸砚,数笔最要紧。羊毫嫌锋软,狼毫嫌锋硬。
初学写字者,兼毫易驾驯。软毫宜避重,硬毫则忌轻。
开笔用温水,只需发三分。写后要理好,掭成圆锥形。
套上金属帽,勿用墨汁浸。用墨论浅深,笔下分燥润。
浓淡要适度,流畅易挥运。纸张要吸水,水砚要洁净。
保护好四宝,有利字长进。写字无奥妙,不外法二门。
用笔与结构,相辅与相成。结构定形态,用笔生骨筋。
用笔有规律,学习要遵循。先要细读帖,点画认得真。
全字在胸中,消化而后临。驱笔用中锋,万毫齐上阵。
墨汁沿尖下,有如屋漏痕。应忌毫浮掠,浮掠筋必损。
又忌毫平拖,平拖无浅深。笔到恰好处,毫端生美景。
粗来不觉重,细来不觉轻。轻重有三法,法异风格新。
笔端下半部,分成三等份。运用一份笔,笔画纤而劲。
运用二份笔,笔画丰而润。运用三份笔,滥用则痴笨。
用笔莫过腰,过腰败笔跟。学会起行驻,用笔破迷津。
起笔要逆入,厚重要圆润。行笔有提按,起伏而严谨。
驻笔藏其锋,饱满而干净。撇捺与勾挑,纵锋如击刃。
写到转折处,环锋而略顿。笔法练纯熟,笔势因人定。
法古勿拘泥,变古以适今。适以别风格,犹如字之魂。
形具而魂安,笔力有千钧。有法复有势,笔意自然生。
佳作得笔意,庸品仿外形。法势意相连,融在一体中。
物象方曲尽,用笔更重要。掌握好笔顺,间架容易稳。
间架即结构,布局有学问。落笔要大胆,组字要小心。
写熟诸偏旁,有利字形成。偏旁先寓意,动笔全局明。
偏旁有迎让,粗细随画定。画少略粗重,画多应细轻。
字繁摆紧凑,字简手脚伸。比例要恰当,疏密要布匀。
断连要适当,虚实有意境。写字用法异,勿受法则困。
习字选好帖,摹临应并进。摹临得位置,临帖得精神。
临帖分三步,循序而渐进。首先要专一,不要兼多本。
领悟其真谛,掌握其特征。其次要博览,去伪存其真。
增华而添实,一心促艺精。第三要融化,推陈又出新。
学书并不难,贵在持以恒。攻艺若得法,功到自然成。
笔下飞激情,为国攀高峰。满园桃李艳,后继喜有人。
博雅达观、笔歌墨舞, 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
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
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
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 惠风和畅、
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
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
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
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
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
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 天道酬勤、天朗气清、
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 唯善是宝、
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
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
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 悠然雅静、怡然自得、
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
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
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
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
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
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
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
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集李白句)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
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集李白句)
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集唐诗句)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径隐千重石;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
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诗句)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字)
工画是王摩诘;知音许钟子期。
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王右丞多古趣;吴道子夺天工。
世德光乎群玉;高年搞以茂松。(集张黑女墓志字)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集兰亭序字)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集兰亭序字)
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瞋恨心。(张謇)
以万物为刍狗;治大国若烹鲜。(集老子句)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去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争上游防下达;敦古道近人情。
守有道节有理;尊所闻行所知。
每思于物的济;自愧为人所容。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实践检查真理;时间解决问题。
岭雪似卯花开;树风如笑声笛。
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神气读书。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读书。
养心莫如寡欲;温故乃能知新。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耽文艺如嗜欲;经古人为朋曹。(石涛)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歌砚耕翰墨;朝吟暮读诗书。
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梁同书)
读书当求甚解;做事务必认真。
读书随处静士;闭门即是深山。
随缘穿衣吃饭;切实作事为人。
超鸿蒙而远迹;侣山水以忘年。
满壁剑光披拂;一帘花气淋漓。
静坐常叫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集兰亭序字)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释弘一集华严经句)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集争坐位帖字)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集兰亭序字)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醴泉铭字)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集唐诗句)
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林则徐)
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
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
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
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
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
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
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
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
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
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
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
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
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千年事业方寸内;万里乾坤掌握中。
千里过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托文章。
千树流莺歌丽日;四方跃马上征途。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川原缭绕浮云外;台榭参差积翠间。(集唐诗句)
勺水汇集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
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
门无车马终年静;卒对琴书百虑清。(集宋诗句)
门掩梨花深见月;寺藏松叶远闻钟。(集圣教序字)
小几研丹晨点易;重帘扫地昼焚香。(翁方纲)
小雨藏山客来久;长江接天帆到迟。(集黄庭坚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秋泉。(集陆游句)
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集争坐位帖字)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集苏轼句)
天生万宝无穷极;鼎铭百言纪子孙。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梁同书)
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集怀仁圣教序字)
天机静处防思鹄;夜气清时戒牧牛。
天若有情天亦老;学如无恨月常圆。
天涯春色催迟暮;玉垒浮云变古今。(集杜甫句)
天然文吐春云润;悟后心如秋月超。(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天然深秀檐前树;自在流行槛外云。(集多宝塔字)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谈。(徐渭)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无事在心惟极乐;有功于世不虚生。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无暇人品清如玉;不俗文章淡似仙。
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齐白石)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邓石如)
韦孟五言作清咏;晋唐八法为工书。(黄宾虹)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云淡风清诗世界;雨香竹翠画乾坤。
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五野绿云笼稼穑;一庭红叶掩衡茅。(集唐诗句)
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不尽松涛堆翠浪;无涯柳眼诉衷情。
不华不朴同所好;既安既宁乐乃时。(集石鼓文字)
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消客愁。(集杜甫句)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集兰亭序字)
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梁启超)
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自殊。(集兰亭序字)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八大山人)
日润梅花增秀色;风弹柳叶奏强音。
日照青山山隐画;春临绿水水含诗。
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因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
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成花露朝分洁;悟对松风夜共幽。(集怀仁圣教序字)
书似青山常乱迭;灯如红豆最相思。
书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鉴乃神。(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书到右军难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横。(集争坐位帖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月写个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集醴泉铭字)
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集争坐位帖字)
月榭琴弹新制曲;晓窗画展旧游山。
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高邕)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集兰亭序字)
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文从疑古参同始;道在黄花翠竹间。(马一浮)
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老杜转多师。(尹秉绶)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集兰亭序字)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刘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对联大全(上) - 胖哥的主页
对联大全&看你有没有耐心看完&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
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对联的基本规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也叫“阙如格”,联中有意识地将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注解:&上联忘八,谐音王八,下联打无耻。&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字写三秋离北塞&
路通一线到鹏图&
注解:上联隐「雁」。&
下联隐「指南针」。&
数声吹起湘江月&
一枕招来巫峡云&
注解:上联隐「笛」。&
下联隐「梦」。&
一肩风雪三千里&
两眼乾坤十二时&
注解:上联隐「轿夫」。&
下联隐「猫」。&
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乾隆讲书、侍读,时间长了,不免思念起河间老家来。&
乾隆看出纪晓岚的心事,便说:“我看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立刻跪下说:“如准给假省亲,我便: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圣心大悦,恩准假期,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清末,有一个童生应试。因没有带礼物赠送主考大人,结果屡试不中。有一年,这童生又去应试,主考大人见他又是两手空空,便将他的考卷扔在一旁,并出联奚落他:&
上勾为老,下勾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童生想,我屡试不第,并非我无才,而是无钱送礼。便对到:&
二人为天,一人为大,天大人情,人情大如天。&
山石岩前古木枯,&此木为柴!&&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此山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妙人兒倪家少女&&
武士心志在止戈&&
注解:第一字析爲第六、七字,第二、三字合爲第四字。&
妙人兒倪家少女&
大言者諸葛一人&&
注解:第一字析爲第六、七字,第二、三字合爲第四字。&
妙人兒倪家少女&
鍾山寺峙立金童&&
注解:第一字析爲第六、七字,第二、三字合爲第四字。&&
張長弓,騎奇馬,單戈作戰&&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踏破磊桥三快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或如園中,拖袁出來還我國&&
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
少水沙即现&&
是土堤方成&&
八刀分半粉&&
千里重金鍾&&
古文故人做&&
(言志)言志士心&&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出自:明.蒋焘,字仰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
上联拆「冻」、「洒」字。&&
上联拆「切」、「分」字。&&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注解:上联拆「吞吴」字。&&
下联拆「全任」字。&&
一目不明&开口便成两片&&
廿头割断&此身应受八刀&&
注解:上联拆「鼎」字。&&
下联拆「芬」字。&&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注解:上联拆「冯驯」。&&
下联拆「伊尹」。&&
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
半夜生孩儿&我管他子时乎&亥时乎&&
注解:上联拆「珠」&&
下联拆「孩」&&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注解:上联合「人曾」为僧,「人弗」为佛。&&
下联合「女卑」为婢,「女又」为奴。&&
三女爲姦&二女皆從一女起&&
五人共傘&小人全靠大人遮&&
注解:上聯合「三女」爲姦&&
下聯合「五人」爲傘&
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四口同圖内口皆从外口管&&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賞风賞月賞秋香&&
注解:上联合「十口心」为思。&&
下联合「八目尚」为赏。&&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字&&
注解:上联合「日月」为明。&&
下联合「子女」为好。&&
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
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竹寺等僧歸&雙手拜四維羅漢&&
木門閑可至&兩山出大小尖峰&&
注解:上聯合「竹寺」爲等,「雙手」爲拜,「四維」爲羅。&&
下聯合「木門」爲閑,「兩山」爲出,「大小」爲尖。&&
四維羅&馬各駱&羅上駱下羅騎駱&&
言者諸&豕者豬&諸前豬後諸牽豬&&
注解:上聯合「四維」爲羅,「馬各」爲駱。&&
下聯合「言者」爲諸,「豕者」爲豬。&&
寸土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为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注解:上联合「寸土」为寺,「言寺」为诗。&&
下联合「双木」为林,「林示」为禁。&&
晶字三个日,时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百年三万六千日。&&
品字三个口,宜当张口且张口,口口口,劝君更尽一杯酒。&&
注解:上联拆「晶」。&&
下联拆「品」。&&
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當來,千里重意若,永言詠黃鶴,士心志未已。&&
注解:上聯合「明」,「嵐」,「破」,「枯」。&&
下聯合「何」,「重」,「詠」,「志」。&
阮元是清代中葉的大學士,江苏仪征人,道光六年(1826)曾任云贵总督。一年他进京赶考,到了京城,考期已过。考官见他名字,便以他名字为上联求对,阮元当即对出“伊尹(商代的贤宰相)”。考官就录他为进士。&
行行行行行且&
坐坐坐坐坐何妨&
出自:浙江长阳南云山寺。&
上有赫赫赫赫赫插天表&&
下有赫赫赫赫赫喧人间&
作者:郗鉴&出自:山东邹县峄山有赫门。&
搔搔痒痒,痒痒搔搔,不搔不痒,不痒不搔,越搔越痒,越痒越搔&——塾&师&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李调元&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作者:寄尘&出自:上海豫园花神庙。&
曲曲弯弯,前前后后,花花叶叶,水水山山,人人喜喜欢欢,处处寻寻觅觅&
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雨雨风风,莺莺燕燕,想想来来往往,常常翠翠红红&
作者:慕寿祺&出自:甘肃兰州仰园。&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出自:杭州西湖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出自:杭州清代行宫花园古亭柱联。&
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出自:杭州九曲十八涧路亭联。&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出自:苏州网丝园联。&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叁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将一个或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重复出现多次。&
看山&山已峻&
望水&水乃清&
寇准与友同出游,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便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出自:湖南长沙白沙井&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
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风浪井&搏浪风&风自浪兴&
山美水美春光美宏图更美&
人新事新时代新传业愈新&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一盏清茶&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施施施施主之才&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分水桥边分水吃&分分分开&
看花亭下看花回&看看看到&
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垂&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注解:上联唐伯虎出。&
下联祝枝山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注解: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失意多年的举子,这一年又名落孙山而归,&特地到钱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书一上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注解:&第一、二句皆有「月」字,但意思不同,全句共有六个「月」字。&&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先生先生,后生后生,先生生后生,后生生行生,先先后后,生生不已&
我说我说,你说你说,我说说我说,你说说你说,我我你你,说说何妨&
上下联互为倒读&
据说清代北京有个“天然居”酒家。乾隆微服出游,进店喝酒,忽而想到这副回文对,非常得意。&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后又将这副对联作为上联,然而他想不出下联,让纪晓&
岚对,纪晓岚道:&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后有人另作续联:&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郎中王若俪,俪若王中郎&
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
春回先富村,村富先回春&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风送花香红满地,地满红香花送风&
雨滋春树碧连天,天连碧树春滋雨&
艳艳红花随落雨,雨落随花红艳艳&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正读倒读同为一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鼓柏香&
云南通海秀山联&
油灯少灯油&
火柴当柴火&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处处飞花飞处处&
声声笑语笑声声&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雪岭吹风吹岭雪&
龙潭活水活潭龙&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静泉山上山泉静&
清水塘里塘水清&
处处飞花飞处处&
潺潺碧水碧潺潺&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正读倒读为谐音&
面上荷花和尚面&
书临汉帖瀚林书&
明.唐伯虎写了此上联,过了几百年,才由清代的李调元对上下联。&
繡山輕雨青山繡&
香柏鼓風古柏香&
九曲桥下湖空,空壶下桥取酒&
陶宅院前酣醉,醉汉前院摘桃&
倒读成新联&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暮天遥对寒窗雾&
雾窗寒对遥天暮&
桥对寺门松径小&
巷當泉眼石波清&
用古文、诗词中的句子合成的对联。&
读书破万卷(杜甫)&
落笔起群英(李白)&&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鴂之先鸣&
鲁迅录《离骚》悬于书室&&
集《四书》句联&&
国家将兴&穷不失义&
富而无骄&後而好学&
乐以忘忧&&
持其志无暴其气&
敏于事而慎于言&&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集《文心雕龙》句联&&
修词立诚在于无愧&
造物指事莫非自然&绚言朱蓝文约为美&
志在山水琴表其情&泉石激韵林籁结响&
云霞雕色草木贲华&&
集《古乐府》句联&&
平生怀直道&
大化扬仁风&沙棠作舟桂为楫&
浮云似帐月如钩&&
集陶渊明诗句联&&
丈夫志四海&
古人惜寸荫&化菊东篱下&
种桑长江边&秋菊有佳色&
幽兰生前庭&&
集唐诗句联&&
美花多映竹&
乔木自成林&柳深陶令宅&
月静庚公楼&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松风清耳目&
蕙气袭认襟&顾视清高气深稳&
文章彪炳光陆离&鸟啼碧树闲临水&
竹映高墙似傍山&&
倾壶待客花开后&
出竹吟诗月上初&实事渐消虚事在&
长年方悟少年非&一路沿溪花复水&
几家深树碧藏楼&&
舍南舍北皆春水&
他席他乡送客怀&城隅绿水明秋日&
江上诗情为晚霞&&
集李白诗句联&&
桂子落秋月&
荷花羞玉颜&天长落日远&
意重泰山轻&闲吟步竹石&
长醉歌芳菲&&
心悬万里外&
兴在一杯中&秀句满江国&
芳声腾海隅&死生一度人皆有&
意气相倾山可移&&
浣溪石上窥明月&
向日楼中吹落梅&&
集杜甫诗句联&&
倚杖看孤石&
开林出远山&甘从千日醉&
耻与万人同&穷愁但有骨&
诗兴不无神&&
闻说江山好&
终嗟风趣频&万里秋风吹锦水&
九重春色醉仙桃&不知明月为谁好&
更有澄江消客愁&&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歌词自作风格老&
诗卷长流天地间&&
集韩愈诗句联&&
莫忧世事兼身事&
却道新花胜旧花&正值万株红叶满&
问言何处芙蓉多&自笑平生夸胆气&
须知节候即风寒&&
集宋诗句联&&
立脚怕从风俗转&
商怀犹有古人知&深林闲数新添竹&
残烛贪看未见书&好山当户碧云晚&
古屋贮月松风凉&&
吾山自信云舒卷&
片心高与月徘徊&林花经雨香犹在&
芳草留人意自闲&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地十亩皆种松&&
门无车马终年静&
卒对琴书百虑清&林罅忽明知月上&
竹梢微响觉风来&我书意造本无法&
此老胸中常有诗&&
集苏轼诗句联&&
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才大古来难适用&
人生何处不相逢&天下几人学杜甫&
诗中自合爱陶潜&&
古来画师非俗士&
此间风物属诗人&&
集黄庭坚诗句联&&
小雨藏山客来久&
长江接天帆到迟&园中鸟语劝沽酒&
窗下日长宜读书&周鼎汤盘见蝌蚪&
深山大泽生龙蛇&&
集陆游诗句联&&
山河兴废人搔首&
风雨纵横乱入楼&看镜已成双白鬓&
名山踏破几青鞋&小楼一夜听春雨&
孤桐三尺泻秋泉&&
集词句联&&
独抱琵琶寻旧曲&
数教鹦鹉念新诗&半空月影流云碎&
十里梅花作雪声&流水白云常自在&
金风玉露一相逢&&
翠药红蘅几番风雨&
黄花绿菊好个霜天&天气欲重阳,几番风雨&
登临望故国,万里山河&忍泪觅残红,柔情似水&
起舞弄清影,瘦骨临风&&
试上小红楼,论诗说剑
更尽一杯酒,举首高歌&花坞春长,烟火千家都入画&
桃源路近,桑麻十里尽成荫&&
无处觅残红,试问东风春愁怎画&
浮生等萍迹,不知江左燕入谁家&&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大江东去,平楚南来,一带江山如画&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依稀风韵生秋&&
集《三坟》字联&&
搏观万卷才识豪迈&
纪述百家文翰昌明&
集《秦绎山碑》字联&&
言之高下在于理&
道无古今维其时&泽以长流乃称远&
山因直上而成高&&
集《汉曹全碑》字联&&
名山大川各效文章&
集《汉鲁峻碑》字联&&
春归花不落&
风静月长明&纵怀华事当春去&
畅足清游载月归&&
集《汉樊敏碑》字联&&
古人所重在大节&
君子于学无常师&门有古松庭无乱石&
秋宜明月春则和风&&
集《兰亭序》字联&&
一亭俯流水&
万竹引清风&一亭尽揽山中趣&
幽室能观世外天&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集《圣教序》字联&&
三春花满香如海&
八月涛来水作山&春归花外燕组织&
雨洗林间翠欲流&门掩梨花深见月&
寺藏松叶远闻钟&&
集《泰山铭》字联&&
风至山中无不和畅&
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集《景君铭》字联&&
清节而秋&著作追先哲&
精神让后生&&
集《石门颂》字联&&
海为川归&龙门开凿曲通海&
石梁高悬峻极天&&
集《争坐位帖》字联&&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积德还积节&榻横左右三尺书&
门向东南月一寮&&
集《多宝塔碑》字联&&
脱俗书成一家法&
写生卷有四时春&观书要能自出见解&
处世无过善体人情&&
集《醴泉铭》字联&&
明月清风深有味&
左图右史交相辉&
集史书句联&&
高柳生风扶桑盛日&
天桃敷水落杏飞花&十步之间必有芳草&
用计月既望常见浮槎&每抚琴操令万山皆响&
聊欲弦歌作三径之资&
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叶接着和对道:&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公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应道:&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注解:元中叶隐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黄溍潜身浙东山中﹐日日与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相对﹐&某日﹐以「木」为偏旁作了上联,下联为后人所对。&&
河汉汪洋,江湖滔滔波浪涌&
雲霄雷電,霹雳震震霈雨霖&&
出自:湖北利州天成观龙王殿&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涉浅渠清流,荡深潭激浪,漫游潺洙濠濮涧&
构★楼棋榭,架槛桥朱栏,采集松柏栋梁材&&
注解:★处系“琴”的别字。&
闺阁闷,闻闾闹,開门闲问&
官宦家,窈窕客,宜室安宁&
早晨旭日春晖暖&
稼穑稻禾秋季香&
芽萌花草芬芳蕊&
水泻浪涛活泼河&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榮&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注解:广东东莞虎门联&--&每字偏旁内涵「金」、「木」、「水」、「火」和「土」。&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迅速游逍遥&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注解:明代洛陽才子文必正和名門閨秀霍千金相遇,二人一見鍾情,文公子口吟上聯試探,霍千金隨口應答下聯,終於有情人成眷屬。&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遠逝,返回達道游逍遙&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注解:元中叶隐居不仕的南宋文人黄&潜身浙东山中,日日与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相对,&某日,以「木」为偏旁作了上联,下联为後人所对。
谜语格(联谜和谜联)&
传统谜语中有一类对联谜,亦简称“联谜”。这是谜语同对联相结合的谜语精品。&
联谜有的要联系对联的有关知识,在谜底中附加上“对、偶、联、楹、和”等字样扣合的,则更多一层谜趣。&
报国九州思。&
以会意法先猜出“隆中”(意即让中国繁荣昌盛),然后附加上“对”字,即《隆中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省文联)“联”字为附加字&
官居五行末(土)&
位在三才中(地)&
出自:云林县某乡土地公庙对联&
远望阿里山;&
极目日月潭。&
(瞭望台)&
新月一钩云脚下&
残花两瓣马蹄前&
司马受困上方谷,&
程婴匿孤潜盂山。&
(围魏救赵)&
你共人女边着子;(好)&
怎知我门里添心。(闷)&
口中含玉确如玉;(国)&
台下有心实无心。(怠)&
鲁肃遣子问路;(敬请指导)&
阳明笑启东窗。(欢迎光临)&
雅兴忽来诗下酒;(字斟句酌)&
豪情一往赠佳人。(解囊相送)&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秃)&
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驴)&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油灯)&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秤)&
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咸蛋)&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石榴)&
苏小妹出题于秦少游&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箫;(吹火筒)&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弹棉花)&
集思广益搞四化;(赖大家的、智能)红楼梦人物&
你追我赶挣上游。(共工、比干)神话人物&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出巡江南,见一户人家门口贴一寿联:&
古稀重喜再加三九岁月;&
花甲相庆又添二八春秋。&
一打听,其人家父亲一百六十七岁,儿子一百三十六岁。&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猫狗彷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猜)&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却是妙文。(谜)&
(作者:纪晓岚)&
“梁鼎芬”联额&
有个叫梁鼎芬的人在湖北做官,他不做好事,结果弄得臭名远扬。当地人用他的姓名字形撰成一额一联赠给他。额为:&
一日难支,足下分开两片&
念头太错,颈上须防八刀&
——清?吴趼人《新笑史》&
拆“公局”为联&
清代广东各州县乡镇都设有公局。公局中有绅士、董事,主要负责管理乡人借钱讨债、打架斗殴、邻居口角等小讼事。如果利用得好,倒也是个百姓自治的办法。然而,那些绅士、董事们往往处理不公,甚至有人仗势横行,营私舞弊。顺德县某公局处理事情时尤其徇私枉法,于是有人将“公局”两个字拆开,撰成一副对联为:&
八面威风,转个弯私心一点&
大模尸样,钩入去有口难言&
——清?吴趼人《新笑史》&
谜联也是谜语同对联相结合的文字游戏,他是由对联谜衍化出来,但又不同于对联谜,在谜面表现形式上还揉进了“射覆谜”的形式。&
谜联的基本特点:&
谜面联语初不成文,语义亦不够完整。只有将猜射出来的谜底填入空圈处。联语方通顺完整,意义也清晰完整。&
谜面联语中有闲字,真正的谜面隐在联语中,须推敲寻找。&
有些谜联的谜底限制不十分严格,甚至可能出现多底,底面扣合有时也不十分严密。当猜射出的谜底字填入迷联后,对联文字必须文从字顺,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谜联和联谜的区别:&
谜联不设谜目,谜底范围较广,但亦非漫无边际,根据谜面字提示,仍有范围可寻。&
谜联谜面隐在联文之中,且多一联多面。&
谜联的谜底最后须在联文中出现,成为联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可以一联多底。&
可以说:联谜是先联后谜,联谜是先谜后联。&
上联谜底“林蒲”由“莆木”、“木水”组合而成;“羽”由“习习”合并得到。“香”、“多”、“至”三字为闲字。下联类同。&
莆木OO木水香习习多O至;&
洛山OO山花美月月有O来。&
莆木林蒲木水香习习多羽至;&
洛山出落山花美月月有朋来。&
上联:“风”由“x(“错”字符号假借)”、“几”合并;“夕”由“多”离合得出;“朝”由“阳”意会得出。&
下联:“水”综合运用“亥豕”、“梨花”、“离合”等猜法由“流来两停”射出;“远”近“元”“宵半”为“月”。&
错过几度春O多少O阳一O遂夙愿;&
流来两停秋O远近O宵半O寄衷情。&
错过几度春风多少夕阳一朝遂夙愿;&
流来两停秋水远近元宵半月寄衷情。&
如“谜圈”在上下联中数量、位置均不对称,称之为“杂对”;反之称“正对”。&
火星人OO木星人OO在地球上;&
寒OO对峙香OO隐藏于OO中。&
火星人伙同木星人休息在地球上;&
寒山寺对峙香山寺隐藏于云雾中。&
三人一日游O尤爱划O舸;&
十者同天避O必去划O帆。&
三人一日游春尤爱划龙舸;&
十者同天避暑必去划心帆。&
此联取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和动画片《聪明的一休》。&
“二小”即“示”;“日前”由“明”、“晓”破损意会。&
“一休”即“体”;“丑角”由“看”、“羞”破损意会。&
放歌OO受启示明了OO咋破晓;&
提问OO答得体看着OO难遮羞。&
放歌二小受启示明了日前咋破晓;&
提问一休答得体看着丑角难遮羞。&
就是运用数字巧妙构成对联。&
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贡父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
解:上联苏小妹出。&&
下联苏东坡对。&&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遥过四通桥&&
尺蛇人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注解:上联:一尺去掉九寸,还剩十分(一寸)。&&
下联:七减去三双(六),还剩一。&&
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
南腔北调&中军官&什么东西&&
注解:上联合「五行」。&&
下联对「五方」。&
课演六爻&内卦三爻&外卦三爻&&
棒长八尺&随身四尺&离身四尺&&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一个美女对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注解:上联:「千」是「五百」的二倍。&&
下联:「两」是「一个」的二倍。&&
童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两汉五代六朝十国,古古今今多变局&&
一末二净三生四旦,重重叠叠上瑶台&&
——程道衡&湖北黄梅孔垅万年台戏台。&&
达四门四目四聪,我有嘉宾,莫负文章华国选&&
书六德六行六艺,丞哉髦士,要兼孝弟力田科&&
——林则徐&福建福州明远楼。&&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一封书,二度梅,三击掌,四百士,五福堂,堂堂都摆千秋剑&&
六追车,七剪梅,八件衣,九莲灯,十王庙,庙庙皆立春秋碑&&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蓬,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三乔一人占。&&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盏,一心只为酬三愿。&&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析音格(谐音格):&
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泥肥禾尚瘦&&
昼短夜差长&&
注解:「晷」音鬼。上联的意思是:泥土肥沃,但禾苗仍然瘦弱。下&
联的意思是:太阳在天上的时间越来越短(所谓晷短,此乃夏至后发生的自然现象),日夜的时差越来越长。若以谐音读此联,则变成:&&
尼肥和尚瘦&&
鬼短夜叉长&&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
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鸡饥盗稻童筒打&&
鼠暑凉梁客咳惊&&
注解:孩童打鸡,老鼠乘凉,皆生活琐事。此联重叠六组同音字(请以普通话念),颇见巧思。&&
上联:「鸡饥」同音,「盗稻」同音,「童筒」同音。&
上联:「暑鼠」同音,「凉梁」同音,「客咳」同音。&
移椅倚桐同观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注解:上联:「移椅倚」同音,「桐同」同音。&
下联:「等灯登」同音,「阁各」同音。&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注解:明代唐伯虎与张灵,饮酒整日,俱醉,遂对此联。酒喝得一干二净,人也真个倒也倒也。贾岛、刘伶,俱为善饮者。此联好做酒店招牌。&&
附趣味故事:晋人刘伶好饮酒。有人对他说,酿酒的工具腐烂得快,以说明酒对身体有害。刘伶答道:“你难道没看见肉放在酒中保存得久吗?”&
焦山洞里住椒山&
扬子江头渡杨子&
注解:【明代杨继盛题镇江焦山联】&
「扬杨」同音,「焦椒」同音。杨子即杨继盛,「椒山」系字号。&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注解:唐伯虎与友人对联。扫柴、箍桶,农家琐事,造为联语,又嵌入同音字(请以普通话念),别具情趣。&
上联:「嫂扫」同音,「叔束」同音。&
下联:「姨移」同音,「姑箍」同音。&
无山得似巫山好&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叶能如荷叶圆&何水能如河水清&
书临汉帖瀚林书&
面上荷花和尚面&
注解:上联(唐伯虎出):「荷和」同音,「上尚」同音。&
下联(李调元对):「临林」同音,「汉瀚」同音。&
*&此联亦是回文倒顺联&
独览梅花扫腊雪&
遥睨山势舞流溪&
注解:上联:Do,&Re,&Me,&Fa,&So,&La,&Ti。&
下联:一至七数字方言读音。&
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注解:上联:「清」暗寓清朝统治。&
下联:「明月」怀念明代。&
师姑田里挑禾上&&
美女堂前抱绣裁&&
注解:上联为祝枝山所出,下联为沈石田所对。「禾上」谐音「和尚」,「绣裁」谐音「秀才」。&&
盗者莫来&道者来&
闲人免进&贤人进&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
注解:上联:「丝」谐「私」。&
下联:「泥」谐「疑」,方言读音。&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注解:第一字跟第五字同音,第二字跟第六字同音。此外,蒲树是草&本植物,桃树是木本植物;梅花在春天开放,桂花则在秋天开放。&&
此乃明人解缙撰春联,谐音巧妙而不露雕凿痕迹,大家手笔。&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
妞妞轰牛,牛拧妞妞拧牛&
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山童采栗用箱承,劈栗扑簏&&
野老卖菱将担倒,倾菱空笼&&
注解:此联之妙,在于末四字既关含义,又是象声。&&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和尚立河上,河上崩,和尚奔&&
注解:此为古对,在有些方言中“落”、“乐”同音,“崩”、“奔”同&音。&&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麻姑吃蘑菇,蘑菇藓,麻姑仙&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鹰立树梢月照斜影鹰不斜&
猫伏墙角风吹毛动猫未动&
注解:上/下联:「猫毛」近音,「鹰影」近音。&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和尚过河&手扯荷花何处插&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姑娘栽谷&谷秧掉姑娘脚前&
指挥烧纸&纸灰飞指挥头上&
鸡站箕沿上&鸡压箕&翻箕扑鸡&
驴系梨树下&驴挨梨&落梨打驴&
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尼姑宜沽&
和尚上楼&楼高梯短&和尚何上&
鹦鹉洲&洲上舟&水推舟流洲不流&
洛阳桥&桥下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见颜回&
注解:子路,即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棋子的路数」。&
颜回,即孔子的弟子,又指「面颜的真容」。&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注解:借写竹咏物言志。&
民国万税(岁);&
天下太贫(平)。&&
孔子生於舟末&
光舞起自汉中&
注解:上联:舟「周」。&
下联:舞「武」。&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雨洒灰堆成麻子&
风吹荷叶像乌龟&
注解:上联:成谐(陈)。&
下联:像谐(向)。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月朗晴空今夜断言无雨&
风寒露冷来晚必定成霜&
注解:下联:「成霜」谐「成双」。&
和尚挑水两膀尽是汗淋&
尼姑栽秧双手按插布阵&
注解:「按插」谐「按察」,「&
布阵」谐「布政」。&
「尽是」谐「进士」,「汗淋」谐「翰林」。&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注解:上联:「橹速」谐「鲁肃」,「帆快」谐「樊哙」。&
下联:「笛清」谐「狄青」,「箫和」谐「萧何」。&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
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庚)&
注解:上联:诸葛亮字孔明。&
下联:李太白字长庚。&
提蓝山中采兰花,为蓝衣人拦住;&
执毛室內题壁月,遭碧玉女逼成。&
霜降降霜,孀妇伤心双足冷;&
日食食日,术家述理数人奇。&
河內荷花,和尚采来何处插;&
寺中柿子,士人摘去自家尝。&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反在孔子上&
眉先生&胡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把某些特定的字词按一定的位置嵌入对联之中,以取得形式上的别致和内容上的别有情趣。由于镶嵌位置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鹤顶格、燕颔格、鸢肩格、鹤膝格、魁斗格等。&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首字位置上&
韬略终须建新国&
奋飞还得读良书&
(出处:郭沫若“韬奋图书馆”)&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
(出处:陈铭枢书赠袁雪芬)&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二字位置上&
日长无奈清愁多&
逢春也似蜜蜂忙&
嵌“长春”&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三字位置上&
自有晚风推楚浪&
不劳春色染湘烟&
嵌“晚春”&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四字位置上&
此地之凤毛麟角&
其人如仙露明珠&
蔡锷赠小凤仙&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下联第五字位置上&
要求将规定的字分别嵌在上联首字和下联末字处&
盼团圆,隔海常洒思亲泪&
望统一,桑梓多怀南燕归&
嵌“盼归”&
不拘位置,只要在上下联中嵌入规定的字就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清 李紹仿(嘉庆君生日贺联)&&
順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萬年&
沈阳“鹿鸣春”餐馆&
1944年郑逸梅50寿辰,南社同仁高吹万所书的一付贺联,郑逸梅本姓鞠,鞠、菊通假。&
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
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遵化、顺义、良乡,都是北京河北一带地名&
天坛地坛日月坛,坛坛共土&
前海后海中南海,海海同源&
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是皇帝祭祀的地方;现在都是公园。&
什刹前海、什刹海、什刹后海、北海和中南海,是彼此联通的湖泊。&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
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永定一桥是指横跨永定河的芦沟桥,有著名的“芦沟晓月”
所谓歇后联,就是用歇后语构成的对联。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用群众熟悉,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也可以前后文并列。&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
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稻草扎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马过木桥--蹄打鼓&
鸡啄铜盆--嘴敲锣&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未必逢凶化--吉&
何曾起死回--生&
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
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
牛马行雪地--两行蚌壳团鱼&
所谓针顶,就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分句首尾相连,亦称「联珠对」、「联锦对」。&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句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胡子祺&解缙&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泥干水尽&
朝廷刮州府,州府刮县,县刮民,民穷国危&&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水落石出&
溪水归河水,河水归江,江归海,海阔天空&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对联的用字技巧&&
对联有许多独特的用字技巧,以下为一些常见的技巧。&
(一)&复字&&
所谓复字,就是某一个字在对联中重复出现几次。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隐字&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如:&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三)&嵌字&&
所谓嵌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如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
又如陈铭枢书赠袁雪芬的嵌字联:&
雪散天女花,超离苦海,&
芬洒甘露水,普济众生。&
(四)&叠字&
所谓叠字,就是将联中某些字叠起来使用,形成反复重叠的艺术效果。如:&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五)&拆字&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如:&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踏破磊桥三快石;&
分开出路两重山。&
(六)&合字&
所谓合字,就是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
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如:&
古木枯,此木成柴;&
女子好,少女更妙。&
(七)&针顶&
所谓针顶,就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分句首尾相连。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八)&数字&
所谓数字,就是运用数字巧妙构成对联。如:&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蓬,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九)&歇后联&
所谓歇后联,就是用歇后语构成的对联。&如:&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十)&同旁&
所谓同旁,就是将同偏旁部首的字组合成对联。如:&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十一)&混异&
所谓混异,就是把音同或音近的字用在同一联中,以达成某种意思。如:&
民国万税(岁);&
天下太贫(平)。&
(十二)&拟声&
所谓拟声,就是通过模拟声音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如:&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和万事兴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