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英雄开国传攻略开国将军杨秀祖籍在哪里

第二编沿革
立足凉山 服务四川 面向西南                                         &&&&&&&&&  &&&&&&&&&&&&&&&&&&&&&&&& 培养地方性、民族性、适应性的现代复合型合格人才
第一章 古代四川
先秦时的四川
一、四川是古人类的故乡之一
1、巫山人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
古人类学家认为,亚州西南部可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考古学家们在四川南邻发现我国最早的猿人化石____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北邻陕西省发现了蓝田猿人化石(距今110万年),这就给人们提出一个悬念,在云贵高原和S土高原之间的四川,是否有猿人生存的遗存?而巫山县大庙镇的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巫山人古人类化石告诉我们:距今200万年前四川的土地上已古人类生存。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直立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包括步氏巨猿、中国乳齿象、先东方剑齿象、剑齿虎、双角犀、小种大熊猫等116种早更新世初期的哺乳动物化石。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直立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直立人巫山亚种,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为铁索悬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 横亘的铁索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铺桥板,其余4根
均分两边作扶手。桥长101.67米,宽 3米。东桥头台枯
水位高14.7米。东西桥头台内各有一口落井,内埋与桥 身平行的铁制地龙桩(东落井7根,西落井8根),其下各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铁索通过东西桥头台,用锣锅绊
固定在卧龙桩上。东西桥头台上各建有木结构桥亭 1座。
桥东立有清康熙《御制泸定桥碑》,记述建桥始末。泸定桥以铁构件为主,13根铁索由
12164个铁制扣环连结 而成,重约21吨。
泸定桥建成以来,曾遭到数次严重破坏。每次损坏 后,均得到较快修复。1976~1979年对泸定桥进行彻底
维修。现设有泸定桥文物管理所和革命文物陈列馆。
五、翻雪山、过草地
进入雪山草地,此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然条件的恶劣。伍修权在《我的历程》中这是样描述自己过雪山的:上山前在山下的金汤镇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开始过雪山。我这时没有马匹,身体又很虚弱,只有个警卫员和我一起走。一清早我们就动身翻山,开始时路还好走,不太陡。走了不久我就落在后面了,虽然不是最后,但是大部队已经过去。快到山顶时就更困难了。警卫员同我相依为命,用数步子的办法来鼓励自己。开始时说走100步就休息,走一下数一步,走到整整100步,就停下喘几口气,接着再数着走100步。以后,100步也坚持不下去了,改成走50步休息一次。后来又改为30步休息一次,再也不能减少了,走不动也得走,否则就只有永远躺在这里。经过艰苦的努力,估计是下午三四点钟,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心情真是悲喜交集;喜的是自己有了跟上部队的希望了;悲的是在山顶两旁的冰天雪地上躺着不少牺牲和同志。我曾经亲眼看见有的同志太累了,坐下去想休息一会儿,可是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他们为革命战斗到自己最后的一口气。
姬鹏飞也回忆过草地比爬雪山损失的人还要多,每天早上,我们不得不点一下人数,看看还剩多少人,我们发现有些人并没有死,他们的眼睛还睁着,可是他们爬不起来了,也不能说话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扶起来,可他们又瘫倒在沼泽地里,默默地死去。
六、历尽艰辛得胜利
红军在过雪山、草地的同时,党中央还召开了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和张国焘的分裂党的活动进行斗争,于9月12日在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指出张国焘的分裂活动是“绝对不可容许的”,号召四方面军同志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张国焘作坚决的斗争,以巩固党和红军。
终于红军历尽艰辛,经过了四川,达到了北上抗日的目的。
西康建省到全省解放
一、西康建省
西康地区旧称川边,隶属四川。1933年军阀刘文辉败于刘湘后退据西康,并加紧活动西康建省。蒋介石为分化川康地方实力派,以便中央控制,于1934年12月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时,也任命刘文辉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1935年7月,西康建省委员会在雅安成立(后迁康定),筹备建省。西康地区原只有19个县,后经四川省政府同意、行政院批准,将四川的雅安专区和西昌专区划归西康省管辖。1939年元旦,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省会康定,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全省辖雅属、康属和宁属(西昌地区)共33个县、3个设治局,面积共35.1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人。
二、 四川全省解放
&&& 1949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进军西南。在国民党政权面临崩溃的形势下,8月29日,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令胡宗南、宋希濂、孙震、罗广文、杨森等督率所部共约40多万兵力,加紧防守四川,并筹划再“迁都”重庆,图谋盘踞西南,抗拒解放10月14日,广州解放,蒋介石和“国府”急迁重庆。11月1日,第二野战军在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的配合下,开始进军四川。11月上旬,二野主力从川湘公路入川,先后攻占秀山、酉阳、彭水;四野一部由恩施、来凤西进,直抵黔江。两路再配合前进,先后解放涪陵、南川,于11月29日突破国民党军
“新长江防线”,进抵重庆市郊,歼敌约五千人。11月30日黎明,蒋介石及
“国府”要员飞逃成都。同日,二野主力解放重庆。解放军随即沿成渝公路西进,追歼逃敌。这时蒋介石在成都策划进行“川西决战”。12月上旬,解放军由重庆向川南挺进的部队,在占领泸州、乐山、峨眉、邛崃后,与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川西游击队会合,阻断了国民党军南逃路线。12月5日,由贺龙率领的解放军十八兵团等部,从秦岭分三路南下,完成了对退逃川西之敌的合围。12月9日,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通电起义,西康和平解放。12月10日,蒋介石由成都仓皇飞逃台湾。国民党将领郭汝瑰、罗广文等纷纷起义。北线解放军12月21日解放绵阳后,直逼成都,并与解放邛崃、大邑、新津的二野第十一军、第十二军等部配合,聚歼胡宗南残部李文兵团等七个军于新津、邛崃地区。12月23日,胡宗南飞逃海南岛。12月27日,成都解放。
&&& 1950年1月,胡宗南奉蒋介石命令,再次飞到尚未解放的西昌,收罗从川西逃到西昌的残兵,企图以西昌为据点,负隅顽抗。1950年3月上旬,解放军由成都和云南曲靖两路各出兵一个师,向西昌挺进,于3月27日解放西昌,胡宗南再飞逃海南岛。4月7日,西昌战役结束,在大陆上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国民党军队。
改革开放看四川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为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旧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传统体制下,企业和农民的手脚捆住了。工厂在&五统一&的统管统配、
统收统支、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能按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不仅连修座厕所都要向上级打报告申请经费,而且&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打醋&。在这种体制约束下,企业何谈发展生产力。
传统体制也严重束缚着农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奠定了行政组织支配农村生产活动的制度基础。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听大队的,大队听公社的,而公社按照县区两级的部署来安排和监督检查农村经济活动。上级叫种什么品种,什么时侯种、收不考虑是否适宜,必须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
至于农民听队上统一安排,干农活得工分,与自主经营挨不到边。也无须讲求劳动质量。如此阻塞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体制,不改不行。
& &&开放也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传统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走向富强。
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集中了集体的智慧,用他的巨手为中国绘就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并撑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的风帆。满载着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希翼启航。
二、&四川是改革的故乡&。
(一)、改革始于四川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的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它不仅为推进国家的整体改革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同时自身的改革开放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农村改革&
企业改革、计划体制改革、价格改革、流通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各方面改革,并且是同其他领域改革,诸如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等相呼应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在四川省和安徽省的一些地方,被唤起改革热情农民,率先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及时总结经验并在全国农村推行。成为改革探索起步阶段的主旋律。其后实行的政经分离的改革,摘掉了人民公社的牌子,成立了乡政府,履行政权机构的职能,不再干涉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
继后在中国承包制全面推行,租赁经营、企业股份制改造,都能较好地防范来自主管部门的干预。I988年4月,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为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了法律依据。
&&&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全面重申: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年党的第十四大正式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即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自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改革的逐步发展和深入,党中央和国务院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确定了&重点开放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开放&的战略。我国经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定名为&经济特区&,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来又宣布的海南省经济特区建立,上海浦东新区开放。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增长。人们的衣、食、往、行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广汉人敢为天下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农业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城市改革,为城市改革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这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全国的改革又首先是从四川广汉开始的。
&&& “广汉人敢为天下先”。&
“广汉,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这是人们对广汉人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汉人为我国农村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的一致认可。&&&
&&& 1、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束x下,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广汉人总是富不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号角,农民逐步意识到,必须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大胆而深入的改革,农村经济才能发展。人民公社作为
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有名无实,严重影响了农民自主经营和建设,人民公社因陷入繁重的生产事务,难以加强自身建设,难以很好地履行基层政权的职能;党政不分,党组织陷入日常生产和行政事务,忽略了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形成了&党不管党&的状况。这种农业生产体制和由此而形成的分配体制,不利於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助长了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已不适应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要求,必须改革。
&&& 2、大胆的改革,历史的创举
&&& 1982年春,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揭掉&人民公社&牌子,率先成立了向阳乡人民政府。这是一个大胆的改革,也是历史的创举。伴随着这一史无前例的举措,在广汉县拉开了令人振奋的农村改革序幕:
&&& (1)精简行政机构,精简会议公文,减少管理层次。把大批行政管理干部解脱出来,直接投入生产第一线,。&&&&&&&
&&& (2)在农村抓&三改&。改单打一为综合发展;改统为包;改堵为放。&&&&&&&
&&& (3)调整农作物布局和改善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 &(4)改进评工计分为联产计酬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 (5)缩小工农产品差价,增加农民收入。
&&& (6)改公社企业为社队企业,实行集股投资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 (7)全县工交、财贸共同为搞活农村经济出力,等等。
这些改革措施,为振兴广汉农村经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全省和全国农村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股份制改革气势不凡。80年代中期,以重庆等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开始了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四川为搞活企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打理条块分割,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改革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组织形式和企业制度;千方百计减轻企业负担等,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对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和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靠扩权、放权和让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企业的产权关系问题,企业的富余人员问题,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公费医疗问题,住房商品化问题,退休及养老问题,职工收入和维持基本生活问题等等。如果说过去的企业改革已通到难题,企业的改革已很难深入的话,那就得重新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企业改革之路,以克服当前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上述问题。&&&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企业改革,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要推行公司制,大胆地进行股份制改革。
成都市工业产品展销信托股份公司诞生,标志着四川率先在全国开始了股份制的试点。经过十多年股份制改革,目前四川股份制试点无论从发展速度,股份制企业的 “质量&还是从规模上看,在全国均具有较大影响,并已形成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板块,而且是内陆最大的板块。
四川的股份制改革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只需支付红利,无须还本金,对企业来讲是最廉价的筹贸手段。同时,它还可以将一部分居民储蓄导向直接投资,将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量的消费基金冲击市场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一此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资,摆脱了单一品种结构的局限,拓宽了经营范围,使公司获得了迅猛发展。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四川人的投资意识增强,全省参与证券投资的人越来越多,这不仅有利於四川证券和资本市场的平衡发育,也有利於市锈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投资者收入的提高。&&&&&
(四)、军转民成就卓著。
&&& 1、走军转民之路开发民用产品。四川军工企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贯彻军转民的方针,走军转民之路,利用民品走出&山门&,走向世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早在60年代中期,国家在四川投入巨资,内迁和新建了一大批军工企业及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技术先进,
设备精良,能研制和生产多种军、民品的军工企业体系。其职工总数、技术人员、固定资产净值均列全国军工企业的首位,约占全国的1/5。为了如何发挥体系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川的军工企业抓住机遇,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四川各军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先后开发了数百种民用产品,形成了几十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品生产线和一大批支柱产品。其中,摩托车、长虹彩电、光学仪器、光学玻璃、紧固材料等一大批民用产品在国外市场形成拳头品。军工民品生产显示了雄厚的实力,吸引日本、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考察团纷纷来川洽谈合作项目。截止1994年10月,已兴办的合资企业80余家,利用外资近5亿美元。与此同时,四川军工企业努力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发展出口创汇产品。
&&& 2、向民用企业有偿转让科技成果和技术。帮助民用企业开发新产品,发展商品生产。四川的军工企业已打破了旧军工体制,根据市场的要求和民用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解密的军工技术成果和专门技术有偿转让给民用企业,帮助它们开发新产品,发展商品生产。据统计,1983年,四川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向省内外民用企业转让军工技术146项;1984年40个单位的统计,当年签订的军转民技术I158项,总成交额3354万元;1985年,仅在省科技成果秋交会上签订的技术转让和技术协作项目就达409份,金额超亿元。近年来,这项工作方兴未艾,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
&&& 3、利用军工技术为民用工业服务。利用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设备,为民用企业制造关键零部件,生产专用工艺设备、生产线或成套设备,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民用企业的技术改造。近几年,全省近30个军工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潜力,为民用企业技术改造、制造各种专用设备2000多种,3000多套,改造生产线40多条,为民用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4、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攻关,帮助地方企业攻克生产技术难题。近几年,四川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技术咨询2000多项,完成攻关难题1000多项,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四川石油局搞地质调查需用三向推进器,如从国外进口,需50O多万元,利用四川军工技术仅用6000
元就取得了所需的地质调查数据。&&&&&
&&& 5、瞄准市场需求,用军工技术开发民品。一些军工科研院所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涟硝;许于路的民品,进行生产销售。由过去的单一科研型逐步向科研、生产、销售型转化。仅核工业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利用交通量反应堆生产同位素和医疗放射源,占领全国90%的市场,创汇超千万元;核工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利用核技术研制开发的辐射交联热缩制品,占领了全国市场的70%,94年产值超8000万元;兵器工业五九所利用军工技术制造的摩托车某零
件模具生产零件,仅68人的车间,产值就达500万元。截止1994年10月底,四川军工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缴纳税金4,5亿元,比去年同朗增校61%。以上情况充分说明了四川军工已成为四川工业的排头兵,成为四川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三、改革开放成绩喜人
四川省合同利用外资13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4亿美元,在川三资企业达5188家,境外驻川机构达413家,其中世界500强中直接投资的31家,设立办事处的26家;四川已与世界上1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4067万美元增长到去年的24.7亿美元;与国外36个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全省180个区、市、县中,已有175个对外国人开放,对外开放面达97.22%;共引进外国人才达万余人次,利用友好城市关系选派了2000多名研修生、进修生、访问学者赴欧美、日本等国接受专业培训;外派各类劳务人员11.7万人次,目前每年外派劳务人员已寄存1万人次,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四川省逐步形成。查看: 5549|回复: 31
【游记宜宾县系列散文】横江白果坪怀古——探寻悲情英雄石达开足迹!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一级士官, 积分 2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白果坪1.jpg (189.5 KB, 下载次数: 17)
15:14 上传
一宜宾横江古镇旁有一条河流叫关河,这条河流发源于云南乌蒙山区,全长300多公里,在云南的水富县城和四川的宜宾县安边镇交界处与金沙江汇合,是金沙江的最后一条支流。由于关河下游呈南北走向,是横着的,因而人们也称关河下游为横江河,河南岸的场镇横江镇也因此而得名。横江镇地处川滇交通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争有历史记载的不下数十次。因而,横江古镇的战争文化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而令笔者最难以释怀的还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横江之战。<font color="#12年初秋,笔者为了拍摄电视节目《石达开横江之战》,与我县历史文化学者老周和县电视台小钟一起,开始了石达开横江之战遗迹的探寻之路。我最先知道石达开这个名字,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红军要抢渡大渡河,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一定要堵住,务必将红军消灭在大渡河南岸,使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那时对石达开这个人物还了解得很少。后来看了一些历史书籍,对石达开才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了解了太平天国内讧“天京事变”后,对石达开的英雄气慨便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和佩服,对石达开的悲情人生更是叹惋无尽。老周介绍,石达开横江之战是一场大战,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和伤亡人数以及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不会低于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战争如赤壁之战等等。老周说,电视片要反映横江大战的过程,必须先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关河与金沙江的会合处小岸坝。小岸坝地处安边镇火焰村,这里曾是唐宋开边县治所,是川滇咽喉的出口。站在小岸坝,眼前是滔滔的金沙江水,河道不宽,然而水急浪高,对岸就是安边场镇。左手边是来自横江场镇的关河水,经脚下缓缓汇入金沙江水流。横江大战的起因,源于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所部意欲突破金沙江,占领成都在四川建立根据地,与天京洪秀全的太平军遥相呼应的战略构想。在此之前,石达开在涪州、江安等长江段都没有横渡成功,后又辗转贵州、云南等地,再突然折回经筠连、长宁和高县,到达横江、双龙一带,把渡江地点选在了小岸坝这个地方。老周介绍,横江大战的前奏就是在眼前的江面上开始的,那是1862年的冬季。太平军将士乘着数十只木筏和木船顺关河而下,冲向金沙江。太平军的目标是占领对岸的安边场后,迅速从真溪渡过岷江,直插成都。然而,小岸坝对岸草丛中早已布满清军,山上树林里是早已等候的大炮。木筏木船一出现,立刻炮声震天,金沙江面成了一片火海。太平军伤亡惨重可以想象,只有少数将士冲向了对岸,但在与清军激战中阵亡,其余都死在了水里。接着,石达开又组织这样的冲锋两次,均失败了,每次死亡将士上千人。石达开才决定退回横江、双龙一带驻下来,等待来年关河涨水,希望借助关河洪水之力冲向金沙江对岸。石达开明白,要渡江夺取成都,小岸坝已是最后一个地点,越往西道路就会越艰险。二石达开生于1831年,广西贵县人,19岁时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被封为左军主将,20岁时被封为“翼王五千岁”。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转战数省,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1855年,石达开两次大败湘军,使得湘军统帅曾国藩曾两次跳水自杀,均被部下救起。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讧,暴发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向天王洪秀全逼宫。天王在忍无可忍之下,密诏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诛杨。可韦昌辉借此大开杀戒,将杨的家人及亲信两万多人杀害。石达开回京后指责韦昌辉这一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滥杀行为。没想这一劝告反使韦昌辉对石达开也动了杀心,幸而石达开连夜缒城逃回安庆军营。继尔韦昌辉将石达开的家人上下两百多人全部杀害,并发展为攻打天王府。石达开率军讨伐韦昌辉,与洪秀全联合诛杀了韦昌辉。之后,石达开奉洪秀全之诏回京“提理政务”。石达开以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使太平天国很快稳住了政局,从而结束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天国内乱。但随着石达开威望的提升,洪秀全又起了疑忌之心,他安排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在石达开的身边对其进行牵制。天王的这两个哥哥不仅在才能上是一个草包,而且心脑狭窄,处处向石达开发难,并经常在天王面前说石的坏话,几次几乎置石于死地。这使石达开心里十分痛苦和矛盾。为避免再次暴发内讧,石达开于1857年选择了以西征为由避祸离京的道路,率领部分义军转战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省,人马由两万多人发展到十几万人。于1862年经湖北进入四川。为了寻找石达开在横江双龙一带留下的足迹,我们来到横江镇的关河岸边。老周介绍,石达开退回横江、双龙后,在横江、楼坝、张窝、捧印、双龙等地到处扎满营垒。据记载,当时西征的太平军装备已不是简单的长茅、大刀和火铳,而是有着正规的军事建制,设立有类似今天的炮兵营、步兵营、骑兵营和各类工程兵,他们在长期的征战中已经炼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平地筑垒等本领。为了备战,将士们昼夜不停地构筑营垒、熬制炮弹、打造兵器、编扎竹筏,还在关河面上搭建浮桥以互通往来。近十万太平军分布在西到绥江、东到横江、南到高县的山区,连营百里,大本营就设在双龙镇。然而,清庭也识破了石达开的渡江意图,立即调集湘军、川军和甘肃、云南的军队数十万,象蝗虫一样从东、南、西、北四面合围过来。清庭命四川总督骆秉章为总指挥,决心孤注一掷,欲趁太平军立足未稳,将其歼灭于金沙江南岸。与此同时,太平军也作好了背水一战的决定,各营垒早已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弹药。关河上空,战云密布,一场殊死大战一触即发。据骆秉章向朝廷的奏折上所报,石达开横江大战的正式爆发时间是1863年元月8日,双方参战人数达30多万。这天一大早,石达开亲率人马从双龙大本营冲出,直奔南面清将胡中和的大营。与此同时,太平军各营垒万炮齐发,泡弹和滚石如雨点般洒向已逼近的各路清军,致使清军大量伤亡。双方这样激战了近20天,太平军的各处营垒岿然不动。&&此时,骆秉章亲赴叙州府,召见清将唐友耕、刘岳昭等,商量了一个锦囊妙计,派人混入太平军内部,用官职金钱诱降了石达开大本营里的守营将领郭集益和冯百年。郭、冯二人向清军供出了双龙场后山的一条秘密通道,并表示愿为内应。 <font color="#63年1月30日凌晨,清军从后山攻入太平军双龙场大本营,郭、冯叛将作内应,到处举火焚寨,并鸣锣击鼓,高喊:“官军打来了,快投降逃命啊。”在前后夹击下,太平军阵脚大乱。石达开率军在慌乱中突围,向西南奔驰四十多里才摆脱清军的追击,从横江镇的上游燕子坡渡江进入云南昭通府境内。而剩下的太平军将士为掩护大部队撤退,在横江镇的后山一个叫白果坪的地方,与清军激战后全部阵亡。三而今,石达开横江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尽,太平军将士们流下的鲜血已被关河流水冲洗得没有了踪影,关河两岸的高楼旁已建起了铁路和高速公路。老周说,要拍电视节目,可去白果坪,那里可以拍到太平军将士留下的几公里长的浩大工程——战壕和营垒。在横江镇退休干部老雷和宣传干事小杨的带领下,我们摄制组一行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往白果坪山顶前行。小路时陡时平,我们在荒草坡和庄稼地之间穿行。快到山顶时,发现路旁有不少新旧坟堆,小钟问这是不是掩埋太平军将士的坟墓?老雷说不可能,打仗时这山上死的人上万,谁有功夫来掩埋战士的遗体?接着,我们被没过头顶的马胡草挡住了去路,前方全是荒草与树木。老雷和我走前面,用手中的棍子在草丛中寻找道路。大家觉得走这样的路太艰难,于是折回绕道沿一条毛公路往上,花了大半个小时才到达白果坪山顶。这白果坪是处在横江场镇与石城山之间一个台地,西面与石城山山腰相连,其余三面均是缓坡、陡坡或悬崖。站在白果坪,可俯瞰关河两岸,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的制高点。在白果坪,现在还能看到的太平军遗迹就是眼前用巨形卵石砌成的一道道墙垒。虽然已经过去150年,上面长满了荒草和树木,但其规模的宏大和当年战斗的惨烈可见一斑。整个白果坪环山构筑了4道这样的墙垒,全用大鹅卵石筑成。虽然有些毁损,但仍能看出每道墙垒的长度均在300米以上,墙垒靠里一面的高度3米左右,靠外一面的高度7、8米以上等,顶宽两米左右。老雷为我们扯开铺在墙垒上的藤蔓和杂草,这些如水桶大小的河卵石便展露在我们眼前,卵石中间夹杂的白色石灰浆都看得清清楚楚。老雷说,白果坪周围山上都没有这种卵石,显然,这些卵石是太平军将士从两公里以外的关河里靠人工扛上来的。如此大的规模,需要多少卵石,多少人力,难以想象。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叹服。老雷是当地长大的,他说以前这地方没有这么多的荒草和树木,几乎全是庄稼地,因而对这些作战工事看得更为清楚,连点将台、练兵场、炮台等这些小地名大家都清楚在什么位置。有不少群众在这里干活的时候还挖到过刀具、火铳等兵器和一些不知名的铜圈、铁柱等物件,甚至还多次挖到过成堆的死人骨头。白果坪阻击战已经过了几代人,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当时的具体战况。不过,老雷告诉我们,听前辈人传说,白果坪西面有一条沟叫黄蟮沟,横江大战时双方的尸体已将其填满。黄蟮沟一侧地势较缓,成为清军的主攻方向。由于战斗惨烈,清军的每一波进攻之后,沟内都被尸首填满,而战斗一旦有间歇,太平军便迅速将清军士兵尸首移至沟口作为掩体和障碍物。而清军在每一次进攻之前,又将这些尸首拖入关河。据传那时关河的水流到叙州城以下的长江还是红色的。老周说,关于白果坪阻击战至今能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那就是骆秉章的奏折:“横江场西小山,石逆三四万人伏墙死拒,铅丸将尽,继以锅铁、碎石,我军带伤不少。”估计骆秉章为了夸大自己的功劳,所奏报的“三四万人”有些水分和夸张,但上万人是肯定的。白果坪的太平军将士全部阵亡后,横江大战结束。横江大战历时近两月,清军遭到沉重打击,但太平军也损失战士近四万人,将领五十员以上。曾令清庭上下闻风丧胆的悍将、叱咤风云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此成了“折翼之王”。横江大战,是石达开所部太平军最最伤不起的“滑铁卢”。望着眼前的一个个巨形卵石,每个人都会生出许多感慨。在我看来,它犹如太平军将士用鲜血和遗恨凝结而成的一个个悲情音符,有力的撞击着前来参观者的心弦。我不禁哼着电视剧《太平天国》里的主题歌: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在太平天国众多的英雄群体中,最令后人崇敬和怀念的,只有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建国之初,石达开南征北战,用兵如神,在太平天国军民当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就是他的敌人对他也无不钦佩有加。这位德才兼备的将领不仅功高震主,也引来杨秀清、韦昌辉等小人的嫉恨,在一干小人的鼓动下,洪秀全曾发出求购石达开首级的诏令。后来韦昌辉假借洪杨之争消除异己,疯狂屠杀杨秀清亲属部,并杀死了石达开全家,其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洪秀全在天国岌岌可巍的关键时刻才想起那个忠肝义胆胸怀广阔曾被自己通缉的革命兄弟石达开。而石达开在天国危难之际,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回京辅政。他勇敢地抗击了韦昌辉滥杀无辜的暴行,对于曾经杀过他全家的韦昌辉的父亲和兄弟仍然给予了保护,并以顾全天国大局的政治卓识力谏为杨秀清平反。这种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品德,与杨、韦等人形成鲜明对比,他很快赢得天京军民无限的尊敬。在他辅政的半年里,他以光明磊落的胸怀竭尽全力,政治上团结重用人才,安定人心,军事上争取主动,取得节节胜利。石达开实在是太平天国难得的治国领军帅才。然而,可悲的是石达开遇上的不是一位明主。作为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洪秀全,在占领南京后就过早地热衷于坐享江山,且心胸狭隘,善玩权术。在石达开的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则竭尽压制牵制之能事,违规启用洪氏兄弟干预国政,以此架空石达开,并逐步夺取他的兵权,进而杀石之心又起。这时的石达开有几条路可走:一是取洪秀全而代之,二是投降清朝,三是自立门户。然而,以石达开的人品和风格,他不会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举旗远征西南。这样既可免受内乱带来的灭顶之灾,又可牵制清庭兵力,继续为太平天国大业效力。和石达开比起来,洪秀全患得患失、反复无常,他看重的是个人的权力利益而不是天国大业,在“天京事变”中他是政治斗争的大赢家,然而却因此毁掉了自已亲手创办起来的太平天国大业。石达开被他逼走了,他又赶快免掉洪氏兄弟的职务,并立即派人向石达开送去“义王”金牌,连下三道诏书挽留石达开。石达开还会回去吗?换了谁都不会,石达开更不会。哪怕西征的道路充满千难万险,轰轰烈烈地死在战场上也总比不明不白地死在内部争权夺利的游涡里强一百倍。四老周介绍,石达开从横江败退云南后,又曾经组织过两次回宜宾攻城,但都没有成功,只好退回云南。遭遇横江大战失败的太平军石达开所部,又一次面临前进路上的重大选择:是留在云南建立根据地发展状大力量以图东山再起,还是一鼓作气继续向成都挺进夺取四川?留在云南的好处是这里地处偏远,清庭鞭长莫及,但土地贫瘠,供给困难。夺取成都可占据富庶的天府之国,易守难攻,但有清庭重兵把守。后来石达开决定取道西昌、雅安,从敌人的薄弱环直插成都。在当地一向导的带领下,石达开的义军队伍四万多人经过三个多月的转战,从云南巧家县米粮坝渡过金沙江,迅速经过凉山彝族地区,于日来到大渡河边一个叫“紫打地”后来改称“安顺场”的地方。这时清军还未来得及部防,石达开命令义军将士连夜打造木筏,准备于次日抢渡大渡河,只要过了大渡河,到成都就不远了。真是上天不济,当夜连下大雨,次日恰遇河水暴涨,失去渡河机会。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进行严密布防,会同当地彝族土司的武装力量一起“围剿”石达开。太平军多次抢渡不成,突围连遭失败,粮草用尽后宰杀战马,最终陷入绝境,妇幼老弱纷纷投河自尽,后来只剩下六千多人。为保全剩余将士性命,经与清军谈判,石达开带着五岁的儿子走向敌营,希望以此“保全三军”,其余将士解除武器投降。后来,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处以凌迟极刑,时年32岁。清军背信弃义,将投降的义军将士全部处死。从此,大渡河畔留下千古悲歌。石达开,也成为太平天国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被人们称为“太平天国之魂”、“悲情英雄”和“完美男人”。老周告诉记者,除了白果坪以外,石达开横江大战留下的遗迹还有很多。石城山悬崖峭壁上凌空飞架的3000米栈道,是义军战士开凿的简易通道。今藏于复龙镇中心小学的“楚才书院碑记”中也提到太平军横江之战史实。此外,高县石门山的“勒愧燕然”石刻,清将刘岳昭更详细地记录下了镇压太平军的经过:“蜀乱纷纭,石逆来而益剧。予统兵自楚赴援,先后攻克长宁、高县及沙河驿、双龙场等贼巢,转战于叙南为多,留戍亦于叙南为久。今幸边患稍息,部将数请记其事,予勉从之,非示功也,亦也寄鸿爪云尔!”这段文字,也成了统治者镇压太平军的罪证。石达开死后的第二年,太平天国的天京陷落。坚持斗争十四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但太平天国为近现代史上的历次革命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所以有研究者认为,石达开转战西南,相当于红军长征的先驱。意味深长的是,80年后,红军长征也经过这条路线,经过凉山彝族地区,同样来到紫打地。所不同的是,红军与当地彝族同胞关系处得好。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叶小丹歃血为盟,成功抢渡大渡河。其间得益于一位叫陈志喜的人帮助联系上的叶小丹。而陈志喜是一名地下党员,就是当年太平军的一位前军营兵的儿子。可见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将士在大渡河一带也有死里逃生的。在近现代史上,关于石达开的研究文章、专著和纪实小说、连环画等文艺作品不计其数。据了解,现在的广西贵港东湖和四川石棉县都建有石达开塑像、铜像、纪念碑和翼王亭等纪念物。而白果坪或许是石达开所部太平军在征战途中留下的最大的遗迹。我在想,如果,石达开内部不出现叛徒,如果,石达开不选择大渡河,如果当初石达开不负气出走,那结果又将如何?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而眼前的白果坪,静静地躺在青山绿水间,在草木掩映之下,也许还隐藏着惊天动地的故事等待后人去探究,去发现,去研究。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保护好这些墙垒,应该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历史就是个婊子,想怎么整就怎么整&
想不到还有想记念“太平天国”的“丰功伟绩”的,真的该反思啊&
洪秀全不准别人过夫妻生活
自己后宫玩弄女性
我都忍不着
骂GR的邪教杂种
什么玩意 灭绝人性 你们怎么能把他当英雄呢
他和李法论一样是败类&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六级士官, 积分 17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六级士官, 积分 15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2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少校, 积分 116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8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0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学员, 积分 302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0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双龙场,扎营盘 `````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一级士官, 积分 2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延伸阅读:石达开太平军后裔助毛泽东红军完成长征
& && &作者:梁峰
& && &将军的隐秘与毛泽东的疑惑
& &&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后,气势如虹,剑指川西。国民党蒋介石急忙调集重兵加强围追堵截。为避实就虚,红军似乎将通过凉山彝区进人川康。
& && &蒋介石细观局势后松了一日气,断定红军难以通过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江河阻隔、彝汉矛盾重重又语言不通的彝区,坚称“朱毛必步石达开之覆辙”,并亲笔手谕:“勤勉彝民番族,协助剿匪为要。”然而,红军在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等闪电般的彝海结盟之后,安然无恙地通过了彝区,进而乘势抢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一举跳出了蒋军的包围圈,将追兵堵将甩在身后。
& && &事后,毛泽东曾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刘伯承:“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悦诚服,你老兄用么子办法一下子说服了彝族头领?”刘伯承向毛泽东透露:除了严格执行我党的民族政策外,地下党安排的一位秘密向导起了关键作用!那么,这位神秘向导是谁呢?
& && &他是太平军的后裔
& && &经记者多方考证。这位红军通过彝区的关键人物,是个党史军史上从未露过面的无名英雄。根据原西康省和凉山地方志考证,这位叫陈志喜的传奇人物是太平军的后裔。能成功帮助红军通过险山恶水,与他这一特殊出生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 && &陈志喜祖籍湖南祁阳。父亲陈敬斋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前队”军士,长期跟随石达开出生人死南北征战。1863年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畔被俘,被“凌迟处死”后,太平军8000将士有的被清军杀戮,有的投河自尽。陈敬斋机智脱逃后流落到凉山冕宁,与当地一望族女儿结婚。陈敬斋善于交际,行侠仗义,在当地颇有人缘。加上岳父名望,成为当地知名士绅。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陈敬斋小儿子陈志喜出生。小志喜自幼聪明,读过私塾。父亲常讲起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往事,告诉他,要想在这块彝汉杂居区生根,必须亲和彝人等道理。陈志喜牢记父训,婚后生两子,分别拜彝族两大家支的首领罗洪作一和果基小叶丹为干爹。再加上陈志喜有文化又精于做生意,穿梭于彝汉两地,会彝语懂彝俗,同两个家支关系很不错。陈志喜在冕宁县与中共冕宁地下党负责人陈野苹是邻居,互认家门,相处甚好,逐渐接受了许多革命道理。
& && &地下党引贤内荐能
& && &先遣军获助高人
& && &日,刘伯承、聂荣臻率一方面军先遣部队到达冕宁.与中共地下组织接上头。据地下党介绍,从冕宁到西康的雅安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经凉山越西到汉源大树堡渡大渡河,此路有国民党重兵防堵;另一条从彝区通过,须走小道由大桥(地名)过拖乌抵石棉安顺场渡河。蒋介石根据国民党西康省主席兼24军军长刘文辉的报告分析认为,红军断然不敢走后边这条招致石达开全军覆没的险道,相信仅彝民的缠绕阻击就足以让红军难以顺利通过,故基本未予布防。
& && &哪知刘伯承这个“四川通”,对川康地区尤其大小凉山地理、民俗并不陌生。他根据地下党提供的情报,决定佯攻越西隐真示假,偏借彝区北上。刘伯承与陈野苹会晤时,提出找一个会彝语又了解彝区情况的可靠向导,全程引导先遣部队穿越彝区。陈野苹与西康地下党领导人廖志高共商此事。经详细而慎重研究后,两人推荐了“彝汉通”陈志喜。刘伯承听了陈志喜父亲当年情况的介绍,知道陈志喜非常熟悉彝区情况后甚是满意,当即派人请来陈志喜。刘伯承问陈哪几家彝族头人最“关火”(四川话“说了算”意)以及各自势力范围,陈志喜准确地告之:果基小叶丹和罗洪作一人枪最多,控制地盘最大,是最“关火”的两大头人。他说,出冕宁山垭口到彝海边,是罗洪作一势力范围;从彝海往北经拖乌、菩萨岗到石棉栗子坪,是小叶丹的地盘。陈志喜告诉刘伯承并出主意说,彝人很讲义气,只要做到同他们喝血酒交朋友,红军就可望顺利通过。他有办法把两位头领请来见面。刘伯承大喜。
& && &彝海结望衡锣密肘
& && &陈志喜果然很快把罗洪作一请来,在小堡村喇嘛庙里和刘伯承见了面。刘伯承与罗洪作一真诚相谈。陈志喜穿针引线,把握时机,很快使贾人按彝人习惯喂了鸡血酒。罗洪作一当场答应保证红军顺利通过自己地盘到达大侨地区。
& && &罗洪作一说话算数,先遣部队果然一路顺利通过罗洪作一地盘到达大桥镇。是夜,刘伯承司令部就设在陈志喜家。陈妻徐宝珍亲自安排把大院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专门为刘伯承卧榻铺厚稻草和新铺单,还烧水让将军“烫脚”消除疲劳。
& && &接着,陈志喜又连夜派人前往彝海边的白沙请小叶丹。因此前一些彝民在喇嘛房一带阻击过红军前卫连,造成前卫连伤亡,小叶丹有所顾虑,只派了管家沙马尔格子露面以打探虚实。陈志喜安慰管家:“红军不同于国民党军,绝对不进村寨不扰民,只借路北上打日本。前边那点小误会,红军司令官根本不在意,还想和小叶丹喝血酒结盟呢。”见管家半信半疑,陈志喜拍着胸口对管家说:“你回去给我干亲家说,红军如动他一根毫毛,陈某拿命相抵!”陈志喜在当地也是个“人物”,他的担保使小叶丹消除了顾虑。
& && &陈志喜卓有成效的工作终于使小叶丹与刘伯承在彝海边进行了光耀史册的彝海结盟。接着,刘伯承盛邀小叶丹和罗洪作一到大桥,在陈志喜家设宴招待两位彝族头领。刘伯承、小叶丹、罗洪作一和陈志喜再次同喝了血酒,祝贺彝海结盟成功。随后赶来的先遣部队政委聂荣臻又阐述了许多革命道理和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特别指出彝汉是一家,应该团结同国民党**统治者斗争。此间,陈志喜一直担任翻译。小叶丹席间表态,要组织果基家支的力量革命。刘伯承高兴地将一面书写着“红军沽鸡支队”的军旗亲手授与小叶丹。
& && &大军顺利过境北上
& && &神秘向导隐匿民间
& && &刘伯承设宴的当晚,陈志喜又协助小叶丹精心挑选了3名心腹为向导,配合自己引导红军后续部队平安过境。刘伯承离开陈志喜家头晚,两人谈心至深夜,甚是投缘。刘伯承想邀陈志喜参加红军一道北上,但鉴于陈已确定就任红军在冕宁建立的“抗捐军”大桥支队队长,遂作罢。
& && &据徐宝珍回忆:次日天刚亮,是刘伯承先起床喊醒了陈志喜,拿出20块银元一定要陈志喜、徐宝珍夫妇收下,并说“现在红军很困难,钱太少请把一片心意留下”云云。同时刘伯承赠送陈志喜一把手枪、60发子弹。陈志喜收下了枪,拒不收钱。刘司令紧紧握着陈志喜的手,动情地嘱咐他一定注意安全多加保重,表示红军终会打回川康。
& && &另一边,果基小叶丹亲自护送刘伯承走出大桥地区,经彝海到达喇嘛房。分别时刘伯承将自用的左轮手枪和10支快枪送给小叶丹,一再嘱托:“后面大部队还多,拜托兄弟一定费心把红军各部护送出彝区。”侠肝义胆的彝领拍胸道:“兄长所托事兄弟一定办到!”说完将自己的黑色坐骑送给刘伯承。事后,小叶丹再次下令,严禁部落袭扰红军,允许红军就地筹措粮秣物资。安全和供给得到充分保障的红军经7天7夜行军,士气高昂齐装满员地快速通过彝区直取康巴地区,一路高歌猛进锐不可当,创造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等长征乃至我军战史上蔚为壮观的经典战例。
& && &红军走后,国民党军邓秀廷部气急败坏地挥师清剿,陈志喜所在的“抗捐军”兵败凉山,陈志喜隐匿民间。1943年8月,一次当地民族间的“打冤家”械斗中,陈志喜不幸遇难,时年45岁。
& && &元帅困扰一生的遗憾与惦念
& && &红军顺利通过彝区成为一段军事史上的佳话,而陈志喜这位历史壮剧的幕后英雄红军中只有领帅机关少数人略知一二.并无相关档案资料记载。但是,当事人刘伯承却一直惦念着这位红军“联络官”。但苦于战争年代条件受限,一直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 && &1949年全国解放后,出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立即委托担任西康省军管会主任的老地下党员廖志高,协助寻找这位革命功臣。任务刚布置下去,心急火燎的刘伯承已干脆派人直赴凉山,接陈志喜去重庆晤面(一说任职)。获悉患难朋友已遇难多年,刘伯承痛心疾首,“一日未言语和进食,彻夜不眠…”悔未带走陈志喜。后来,刘帅多次托人去看望过陈志喜家人。“文革”中,得知陈志喜遗婿及其子女受迫害,刘帅甚为震怒,命人转告四川有关部门:陈志喜是帮助红军过彝区的功臣!使其家人免受了牢狱或牛棚之苦。但极“左”路线仍使陈志喜后人长期受陈志喜解放前复杂身份的影响。1978年7月,病中的刘帅再次出面给四川省委去函,要求对陈志喜亲属遭受的不公待遇“妥善处理”。促使有关方面最终确认了陈志喜以特殊身份促成彝海结盟,帮助红军通过彝区中的历史性贡献。中共冕宁县委、县政府联合发文澄清了因历史误判给长征功臣妄加的不实之词。
& && &1986年10月,一代军事大家刘伯承逝世。按照元帅遗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专门电示四川方面,护送陈志喜遗婿、时年86岁的徐宝珍女士赴京参加刘伯承元帅追悼会,遍游共和国首都。了却开国元帅萦绕一生的对革命功臣和詈难朋友的拳拳感念之情,告慰元帅的在天之灵。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一级士官, 积分 2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链接:不忘革命有功人
& && && && && && &刘盛福
& && && && && && && && && && && &   一九六九年冬的一天,在寒风凛冽、到处贴满“炮轰”、“打倒”的大字报的北京街头上,走着身穿单衣的姊妹俩,大的叫陈文芙,小的叫陈文明。她们来到接待站,怯生生地操着四川口音说明来意:“我们是来我刘伯承元帅的,红军长征经过我们家乡的时候,他……”接待员看过她们的证明,冷冷地回答道:“刘伯承已没资格住中南海了。”姐俩怔怔地站在那里,心一下子全凉了。
& && && && && && &  回到家乡冕宁后,她们向母亲提出了北京之行产生的疑问。
& && && && && && &  “不,那些事都是真的。”徐宝珍向女儿详细讲述了当年的事情:红军长征来到冕宁,刘伯承将军就住在她家,并问陈志喜,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彝区。陈志喜建议红军做好当地彝族头人中最有威望的古基小叶丹的工作,并说自己和小叶丹是干亲家,可以叫人把他找来。不料小叶丹不肯前来,是陈志喜去向他传达刘伯承提出的“伤他一根毫毛愿意当中柱赔”的保证,才解除了小叶丹的顾虑,促成了刘伯承与小叶丹的“彝海结盟”。当晚陈志喜还在自己家里同刘伯承和小叶丹等人一起喝过鸡血酒。之后,被任命为抗捐军中队长的陈志喜,又积极协助小叶丹,推荐和挑选得力向导,一直护送红军到大渡河。分别时,刘伯承拿出二十块银元,作为吃了陈志喜家一头猪、三十来斤酒的款子,深情地说:“现在红军经费很困难,够不够,就留下这点吧。”
& && && && && && &  “这一切,刘帅都可以作证的。”老人说到这儿,又为难起来:刘帅眼下处境也有困难,怎好再给他添愁呢?女儿们虽然理解妈妈的心情,但还是以大女儿陈文芙的名义给刘帅写了一封信。
& && && && && && &  陈文芙的信几经周折,终于转到了刘帅手里。刘帅听完信的内容,不顾身体有病,立即亲自口授,由夫人汪荣华代笔,给四川省委写信说:“在红军长征中,我由会理奉毛主席命令任先遗司令,经四川冕宁强渡大渡河时,在冕宁大桥驿找到一个姓陈的向导。他原籍湖南人,他的父亲是石达开前队营的兵,对去大渡河道路很熟,旧时石达开打仗情形也很熟。他做向导对我们帮助很大。现接到冕宁陈文芙来信,自称是陈某的女儿,要求证实历史,但不知陈文芙是否陈某女儿。特将来信附上,请转冕宁县政府调查核实,适当处理。”
& && && && && && &  刘帅的信转到冕宁后,当时的县革委不仅没有落实刘帅的指示,反而在《关于中央军委副主席刘伯承处来函的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报告》中作出相反的结论,说陈志喜“对革命没有任何贡献”,“不能做革命有功人员对待”。
& && && && && && &  对此,徐宝珍和女儿们仍不灰心,坚持写信向刘帅反映情况。刘帅知道这个情况后很生气,他说:她父亲陈志喜给红军当过向导,是对革命有功的人。一九七八年七月三日,军委办公厅根据刘帅指示,再次给四川省委写信:“请省委根据伯承同志的指示,派人调查核实,妥善处理。”
& && && && && && &  一九七八年秋天,陈家姊妹第二次来到北京,受到了军委办公厅的热情接待。刘帅还派人到招待所看望她们。问她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并说需要刘帅证实的事,刘帅都已经给征实了。随后,又带她们到中组部招待所,找到正在北京开会的四)川省委组织部孙部长,当面交代:“关于你们父亲的问题,我们已托孙部长回四川给你们解决,有啥问题就找他。”还叫她们好好在北京玩玩,走时又留了个如何联系的条子。当她们心情舒畅地逛了几天北京城,准备返回四川的时候,军委办公厅又按刘帅的指示,给她们买好车票,并带了三百元钱,用小车送到火车站。
& && && && && && &  为了促使陈志喜问题的尽快落实,军委办公厅把情况转给了中央组织部。十月二十三日,中央组织部又以文件形式,给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出了相应的指示。
& && && && && && &  在刘帅的亲自关怀下,冕宁县委经过重新调查处理,肯定陈志喜在促成“彝海结盟”和帮助红军顺利通过彝区的工作中,确实有重要贡献,起了向导作用,是对红军帮助很大的革命有功人员。徐宝珍和女儿们十分感动。
& && && && && && &  一九八○年十一月的一天上午,县委一同志陪着两位客人来到徐宝珍家。其中一位高个儿的中年军人,一见前来开门的陈家大女儿便说:“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陈文芙吧。我叫刘蒙,来看伯母的。”正卧病在床的徐宝珍听说刘帅的儿子来了,不顾病痛,撑着身子坐了起来。刘蒙快步上前,拉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说:“伯母,我出差到冕宁,特意代表爸爸妈妈来看望你老人家。”他边说边坐在老人的床沿上,劝老人赶快躺下,天冷,别冻着。还亲手给老人往身上拉被子,问寒问暖,叫她多保重身体。老人望着眼前的刘蒙,回想刘帅当年长征住在家里的情景,特别是十多年来刘帅对自己全家的关怀,眼睛湿润了。直到刘蒙跨出卧室,她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嘱咐:“请回去代我问候你爸爸妈妈好!”为了表达对刘帅的感激之情,老人专门挑选了一纸箱家乡产的薄皮核桃和上等甜梨,请刘蒙带回北京,交给刘帅。
& && && && && && &  二十多天后,一封信和一个包裹从北京寄到了徐宝珍手里,信是刘帅夫人汪荣华写的:“嫂子:你托刘蒙带给我们的东西收到,感谢你对伯承和我的问候。……我代表伯承送你一件衣料,表示我们对你的惦念之心……祝你健康长寿。”老人的眼睛又一次充满了热泪,她对儿孙们说:“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党的恩情,不要忘记刘帅的关怀。”
& && && && && && &  (原载《解放军报》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
& && && && && && &  《刘伯承回忆录》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尉, 积分 87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9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以前在宜宾县治上看到过这些战争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一级士官, 积分 2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链接:大凉山:太平军後裔探秘 ---- 135年前,石达开的部队真的“全军覆没”了吗?
《四川日报》
--------------------------------------------------------------------------------
    在川、滇交界的高山峡谷地带,攀西大裂谷横亘数百里,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中外,奇异的风土民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80年代中期,一名年轻的中学都是获得了一个意外的发现:这里不少人先祖是太平军。一位教师披露:靠近大渡河的甘洛县境生着石达开残部的後代……
    1995年12月,甘洛县中学教师谭黎向我们讲述了他撰写毕业论文作社会调查时的一个意外发现:“位於乌斯河、金口河一带的高山上,生活着太平军的後代。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些与不同。”
    一晃两年时间过去。谭黎披露的这则“新闻”却一直撩拨着我们的心。然而,对这则“新闻”的可信度我们不得不存有疑虑。众所周知,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抢渡大渡河,因失利而导致全军覆没,成中国近代史上农民起义中最悲壮的一幕。
    当年四川总督路秉章在剿灭石达开部後,向朝廷奏章《生擒石逆疏》中说:“此股臣匪实已剿洗净尽。”谭黎的“後裔”之说,似有点“天方夜谭”。
    引起我们将视线移向这一“新闻”以及生“寻访”这些後裔想法的,是一本名叫《太平天国史实考》的书。该书的作者史式为国内公认的太平天国史专家。他认为:“过去我们总认石达开在大渡河畔覆败後,他的部下已被清军斩尽杀绝,他的‘舍命全军’全无效果,只算白死。因清军的军报都是如此记载的……我访向了不少当地群众,他们言之凿凿,证实了太平军後裔仅在石棉、越西、甘洛等地就有数千人之多。原来,清方军报是为夸功邀赏的而谎报军情。”
    为了探个究竟,不久前,我们踏上了前往大凉山之路。
    甘洛海棠“叁棺”掩埋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
    堪称大凉山“北大门”的甘洛解放後才置县,这片紧紧依偎奔腾不息的大渡河的土地,其海拔高度在1000米至4000米之间,纵横的沟壑、嶂的山峦以及缭绕的云雾,赋予这里复杂的地形和迷人的风光。
    县政府办的同志说:我们这里太平军後裔不少,海棠镇就有一家,保存至今的“叁棺”中还埋着这家人的先祖苗氏,她就是一名太平军女兵。
    1990年5月付印的《甘洛文史》第九期《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在海棠》一文,为我们展现了当年那一幕:1863年6月的一天,一青年女子来到海棠,她衣着破烂,头发散乱。她请求人收留她。她后来嫁给当地人丁瑛,婚後夫妻和睦,子孙满堂。後来这女子告诉丁瑛,她姓苗,家住广东,是长毛(民间对太平军的俗称)。苗氏用随身带的金银在海堂镇城墙边建了一四合大院。她死後与丁瑛合葬於城墙外。
    曾考证过这一史实的刘世尧老人40年代在海棠小学教书,他多次目睹过丁家“清明节”祭祖,听过丁家老人给晚辈们讲“叁棺”史苗氏。从照片上,我们目睹了“叁棺”的模样。县志办的同志介绍说,这是县内迄今止保存最完好的古墓。里面埋着丁瑛、苗氏以及丁妻兰氏,所以取名“叁棺”。照片虽经岁月冲刷,墓碑上丁英及苗氏的名字仍清晰可辨。
    现年65岁的甘洛县税务局退休干部,丁匡老人住在县城边一山脚下。小院落乾乾净净。他拿出丁家族谱,诉说家史:明朝年间,丁 (丁家始祖)从陕西入川後,养有叁子,长子下传六代至丁瑛。丁瑛结兰氏、苗氏。至丁匡第四代。丁匡从老一辈口中得知,苗氏是在紫打地(安顺场附近一地名,石达开全军覆没地)被打散後,一路流落到海棠的。
    居住在甘洛县城解放北街147号的陈履祥,从县林业局退休後,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陈履祥的曾祖陈光武,曾是一名英勇顽强的太平军战士。当我们敲开陈履祥的家门时,这位62的老人非常热情。说起家史,他倒背如流:“曾祖到我已整整四代人,目前我这一房至少有500人左右。”陈履祥年幼时,家人不准提及石达开,原因是陈家本是“长毛”的後代,怕他口风不严被人知道遭不测。但陈履祥爷爷在世时,每逢家人团聚,总要讲述其父参加太平军之事。对自己是太平军的後裔,陈履祥不喜不悲。他说,当年曾祖加入太平军是“**”的结果。1863年2月,石达开部将赖裕新渡过金沙江後攻打会理、德昌。其後赖率部1万馀人直指越西县城,越西厅周歧源急忙派兵截击。赖裕新重创周歧源後,绕越西县城直奔海棠,与清军展开了激战。陈履祥的曾祖当年在海棠被清军打散後,隐居当了农民,到第二代时,因海棠地势太高而迁离,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
    对“彝海结盟”有重要贡献的陈志喜原是太平军的後代。
  70年代末,刘伯承元帅由夫人汪荣华代笔,证明一名普通人的一段历史,给中共四川省委致信:在红军长征中,我由会理奉毛主席命令任先遣司令,经四川冕甯强渡大渡河时,在冕宁大桥驿找到一个姓陈的向导。他原籍湖南人,他的父亲是石达开的前队营的兵,对去大渡河道路很熟。他做向导对我们帮助很大。
    日《解放军报》刊登的《刘帅不忘革命有功人》一文中写道:……徐宝珍(陈志喜妻)向女儿们详细讲述了当年的事情。红军长征来到冕宁,刘伯承将军就住在她家,并问陈志喜,怎样才能顺利通过区。陈志喜建议红军做好当地族头人中最有威望的小叶丹的工作,并说自己和小叶丹是乾亲家,可以把他请来。不料小叶丹不肯前来,是陈志喜去向他宣传刘伯承提出的“伤他一根毫毛愿意当中柱赔”的保证,才解除了小叶丹的顾虑,促成了刘伯承与小叶丹的“彝海结盟”。
    陈志喜解放前离世,徐宝珍1988年逝世,於是,我们把寻访的物件指向陈志喜大女儿陈文芙。
    一年一度的雨季把西昌的空气冲洗得格外清新。敲开位於新泉巷陈文芙的家门,已是黄昏时分。陈文芙夫妇正在看电视。63岁的陈文芙给我们谈起父亲,沈浸在细如游丝的记忆中:陈家祖藉湖北麻城,爷爷陈敬斋生於湖南。爷爷曾告诉她,自己原太平军的兵。虽然当时爷爷上了年纪,但劲仍很大,常常在屋里玩石锁。她8岁那年,爷爷过世了。陈文芙说,母亲曾讲当年刘伯承率部滞留冕宁时,她父亲曾有7天7夜不在家,後来谜底被揭开了:他给红军带路去了大渡河。
    陈文芙难以忘怀:1980年11月,刘伯承的儿子刘蒙专程来冕宁看望她母亲,并拉着徐宝珍的手深情地叫了声:“伯母”,说:我出差到冕甯特意代表爸爸妈妈来看你老人家。六年後,刘伯承不幸逝世,受“刘伯承同志治丧委员会”电邀,徐宝珍在陈文芙陪伴下赴京,参加元帅的悼念活动,向刘伯承的遗体告别。
    沈支铁今年整整60岁,这位原甘洛县的县长给人诚实而热情的印象。他对此事兴致也浓,他告诉我们:石达开部在紫打地被重创後,有一支残馀部队顺着汉源、甘洛两县交界的大渡河漫无目的地走,在大渡河与尼日河交汇处入峨边,後又折转到甘洛的苏雄、衣吉……
    根据史料记载,这支残部的太平军後裔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漫长的生活和特殊的环境影响下,已成族,且主要分布在甘洛。辗转一圈我们再到甘洛,不料从沈支铁的讲述中发现了“新大陆”。沈支铁说,他担任县长期间,多次路过衣吉附近一岩洞,发现岩壁上有一很大的石碑,上刻“太平万岁”四个大字。根据当时进入甘洛境内那支太平军的行动路线看,此岩洞曾住过太平军,石刻系他们所无疑。
    这一股太平军队伍,其境况并不好。当地年纪较大的族干部讲,在普昌乡石普村有一口井,为当年进入普昌的太平军所挖。他们最终没有逃脱厄运,在阿尔乡境内被清廷收买的汉民团所灭。其中有一小股被灭的情景还留在当地老人们的记忆里:在该乡乃洛村,太平军受到当地民的盛情款待,吃饭间,有些已与清方串通好的人趁其不备,用暗藏的木棒予以袭击,当场死伤多。後逃散的幸存者落入奴隶主手中,成了出卖劳动力的“娃子”。由於语言不通,族奴隶主无法知道这些特殊“娃子”姓甚名谁,只好统称“长毛”,而今甘洛区的“陈莫”姓就是由这部份“长毛”演变而成。(注:陈莫即长毛谐音)
    找到陈莫瓦合,纯属碰巧。
    得知我们想找族太平军後裔的消息,县上好几位元朋友提供了一连串线索:沙岱乡一村小附近一带“陈莫”姓的太平军後裔多得很,该乡原副乡长陈莫木呷本人就是;普昌乡的马拉哈村的陈莫阿呷,父亲就是太平军;阿尔乡的且莫村,太平军後裔不下百人……
    陈莫瓦合头上包着一张毛巾,一身汉族打扮。他慢悠悠地从山上地里走下来,蹲在靠近我们的地边,与向导叽哩咕嘟地交谈了一下後,冲着我们嘿嘿一笑道:“我也是太平军的後裔。”向导翻译了他的家世:“曾祖陈莫六云(太平军士兵),爷爷陈莫哈达,父亲陈莫叶楚。‘陈莫’姓的人不少,但大家彼此并不是有血亲关系的人,一般不与‘陈莫’以外的族人家通婚。”
    行程数千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於解开了一个历史谜团。
原文 发表于《四川日报》& &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28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32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反贼石达开 公开叛乱& &分裂国家&&跟从邪教头目洪秀全& &走上了**反人民的**道路& & 使得百姓受苦&&国家蒙难& &列强乘机侵略中华& &这种乱臣贼子& &你们居然还称他为英雄& &你们吃错药了吧& &忠奸不分了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二级士官, 积分 37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整的不错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尉, 积分 66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0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六级士官, 积分 16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2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一八六二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有这样一番论述:“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述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段子)太平天国:一伙来自乡下的土匪,乘灾年起事,借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成气候,把道听途说的西方理论拼凑成蛊惑人心的口号作为教派的指导思想。建政后,他们吃喝嫖赌,内部斗争,折腾死几千万人,仍声称自己代表人民。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少尉, 积分 38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1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40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在编故事么,横江汛期高洪时流量不过几千立方米每秒,而金沙江流量可达两万立方米每秒以上。凭借连方向都难以把握的木筏能凭借横江的“冲力”,冲到金沙江对岸?即使能过江怕早已冲到下游柏溪方向去了。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中校, 积分 140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16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现在什么都能编得有声有色,近代史的红军“飞夺泸定桥”就是编出的动人故事。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将, 积分 1489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1064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少校, 积分 90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22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少尉, 积分 40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39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编号81629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开国功臣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