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毅朋在古代是什么单位应该是什么字号

案例分析:创业元老怎么办?-闽江人才网
手机找工作
当前位置: >>
案例分析:创业元老怎么办?
&发布日期: 11:38:00
&阅读数:46
案例分析:创业元老怎么办?
新人来了,老人却还没有退休。一家不到400人的民营生物制药公司就有11位副总经理,其中创业元老7人,空降兵4人。从销售到采购,从质量管理到生产管理,新人们正在全面“夺取”老人的权力,新老严重对峙,几近水火不容—这也成为董事长庄毅眼下最大的烦恼。
“我为你工作了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就这么对我!我不伺候你了!”刘安娜眼噙泪水,对着庄毅狠狠撂下这句话后扭头就走,办公室的门砰地在她身后砸响。庄毅愣坐椅中,一时不知所措,心绪难平……
庄毅今年66岁,是一家民营生物制药公司的董事长。他创业13年,2009年将销售额做到了5亿元,产品从最初的抗血液凝固药剂的原料药扩展到了目前小规模生产注射液—这种药物对治疗脑血栓、血液黏稠有奇效,有点类似于急救糖尿病的胰岛素,在很多发达国家是家庭必备药。注射液几年前都由辉瑞、葛兰素史克等国际大公司生产,这两年才开始渐渐国产化。这种药售价昂贵,2009年,粗品原料药价格大约是16万元/千克,精品原料药30万元/千克,而注射液则要上千元/支,价比黄金。几年前公司经营还不愠不火,销售额从未突破2亿元,2008年以后原料药价格突然暴涨,直接导致企业产品供不应求,销售火爆,庄毅终于看到了企业上市、自己成为亿万富翁的曙光。不久前,公司引入了几家风投,一共持股25%,庄毅持股75%。
但最近,庄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了把公司做上市,他从2008年起高薪引入了几位年轻的空降兵,放手让他们在公司内部展开整改、规范和提升,不料却引起轩然大波。新人来了,老人却还没有退休。现在,这家不到400人的公司有11位副总经理,其中创业元老7人,空降兵4人,内部的矛盾也正在从星星之火变成突突窜起的火苗。从销售到采购,从质量管理到生产管理,新人们正在全面“夺取”老人的权力—这是所有矛盾的引爆点。再加上职能重叠,背景差异悬殊,以刘安娜为首的创业元老和以总经理龙屏为首的空降兵形成严重对峙,几近水火不容。而在一团混战中,甚至还出现了背叛公司的“害群之马”……
“我该怎么办?”66岁的庄毅隐约感觉,自己碰到的是创业13年以来最为头疼和复杂的问题。
采购副总成“内鬼”
刘安娜的吵闹声犹在耳边,庄毅的手机突然铃声大作。原来是市政府王副市长的秘书来电。庄毅和王副市长关系不错,今年承蒙王副市长帮忙,还批给了公司一块工业用地。
“庄总吗?有个事情想和您通一下气。”
“张秘书,您请讲。”
“庄总啊,你的人中出现了害群之马啊。有内部人检举你们公司偷税漏税,还有连续几年的账本税单复印件为证,还举报你生活作风问题……”
“不会吧,是我们员工举报的?”
“当然。庄总,你公司是我们市里的上市重点培育企业,正在节骨眼上,可不要出什么乱子。王副市长很关心你,让我和你说一声,你先去了解一下情况吧?”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张秘书你的提醒。”
放下电话,庄毅才察觉脊梁骨上已经冒出一层薄汗。公司出了“内鬼”,掌握了本公司的账本、税单等核心机密,这太可怕了。会是谁呢?庄毅把几个重点嫌疑人在脑中逐一排查后,把怀疑目标锁定到一个人身上—分管基建、行政等事务的副总经理朱峰。
朱峰和庄毅的结缘始于12年前。当年,郁郁不得志的庄毅从华东某城市的海关辞职下海,那时他偶尔听说国外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可以通过熬制牛大肠获得,决定尝试。一开始,庄毅把公司挂在一个大学名下,类似学校的“集体企业”,“厂房”就是大学的几间废弃教室。庄毅和技术员张露在教室里支起一口大锅,把市场上买的牛大肠扔进去熬煮。时值炎热的仲夏,大锅旁边的温度高达50度,两人汗流浃背,张露自嘲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当年就是用大锅熬出化学元素“镭”的。最后出来的东西经过检验,含有治疗血液黏稠的“活性成分”。他们大受鼓舞,再经过萃取、精炼,得到了“粗品原料药”。在1997年,这种含有30%左右活性成分的粗品原料药价格已经达到每千克1万元。看着市场销售不成问题,庄毅这才一面着手建立自己的车间和生产线,一面开始物色销售和采购人才。
朱峰就是那个时候进入公司的。他之前供职于市粮食局,1998年内退后进入公司。之所以招他进来,是因为他和屠宰市场有些关系,可以用便宜的价格收购牛大肠。大约2年后,公司就不直接采购牛大肠了,而是采购牛大肠经过粗加工后的原料物。而朱峰则一直主管公司的采购、基建、行政工作十余年。
大约5年前,有人向庄毅反映朱峰“监守自盗”,从采购中谋私利。生产部门也反映原料不足量,成本一直压不下来,直接影响了利润。庄毅念及朱峰为公司服务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迟迟没有对他兴师问罪。
2009年,新任总经理龙屏到任。他发现,原料成本占据了整个销售额的35%~40%,是提升利润的关键一环,不可放任自流。于是把采购作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重点工作来抓。不久就推荐了一个采购主管周翔进公司,把朱峰的采购权拿了过来。周翔过去在另一家国内生物制药公司从事采购工作,经验丰富,他过来以后立马把原料成本压缩了将近10%,这让庄毅十分满意。为了方便周翔工作,2010年初,龙屏和庄毅商量任命他为分管采购的副总经理,彻底将朱峰从采购的“肥缺”位置上驱逐了出去。
不能再染指采购,朱峰剩下的职责是厂房基建和用地审批。然而他依然是不称职的—刚刚翻新的厂房灰尘很大,工人作业受到严重影响,仔细检查才发现居然没有设置通风口。车间不得不停工一周,安装通风设施。2008年朱峰原本和市政府谈好了一块郊区的工业用地用于建设新厂房,奠基仪式也搞了,连市长都请来剪彩了,最后居然没有审批下来。问他怎么回事,他摇头晃脑,说自己也没办法。拖到2010年初,龙屏和庄毅亲自出马,才搞定另一块地,但每亩价格比之前那块地的协议价格上涨了40万元。
要不是念及过去的功劳和情谊,庄毅真想直接请朱峰走人。去年的年终奖只给了他5万元。在某一次酒过三巡之后,庄毅接着酒劲对朱峰说:“老朱啊,满打满算你也过65岁啦,是不是也要考虑考虑退休,给年轻人个机会?”朱峰满脸堆笑,站起身来回敬道:“庄总,您拔一根毛都比我的腰粗,还在乎我这老头子的一口饭?”众人都在场,庄毅面子上挂不住,也就打个哈哈过去了。
如今,朱峰的暗地告发实在大大出乎庄毅的意料。快要上市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阴沟里翻船啊。怎么安全稳妥地处理朱峰?庄毅一时犯了难。
生产副总闹罢工
庄毅正在心烦意乱之际,有人敲门,总经理龙屏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46岁的龙屏2009年初才进入公司。之前他是某重点大学生物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生物制药方面的权威专家。庄毅与龙屏的接触始于2008年,当时,庄毅赞助给龙屏300万元研究经费,专门研究从牛大肠提炼原料的更优制法。龙屏半年就传来喜讯,提炼一千克精品原料药的牛大肠数量从过去的2000条降低到1800条,以每条牛大肠20元计算,意味着每千克产品节省直接成本4000元,以该公司年产能3吨原料药来说,可节省成本1200万元。庄毅很快向龙屏发出盛情邀请,请他担任总经理,提供了十分丰厚的回报计划—年薪50万元,同时以每股1元的价格售予他5%的股份,前提条件是他必须在公司服务满6年,并在任期内将公司推动上市。龙屏考虑再三,最终辞去学校职务,成为了庄毅公司的总经理。为了表示诚意,庄毅给龙屏转让了5%股权。
“庄总,张总已经三天没来上班了。说自己病了,但我不知道她生了什么病。要不您给她打个电话问一问?”龙屏说。
“张露为什么生病你还不知道?”庄毅有些不高兴地说,“你绕开她直接和车间主任开会,她能接受得了吗?毕竟她管理生产也十多年了,很多车间主任都是她一手带起来的。你也太不给她面子了。”
“庄总,我不是要故意绕开她。你也知道,她对生产流程再造很抵触,国内生产企业都在搞精益生产,但她还是老一套,排斥新的管理方法。我请来的精益生产咨询顾问都被她训走了。话说回来,精益生产也不是什么新管理方法,只能说我们过去的的那一套太陈旧、太过时了!”龙屏有些激动,鼻子上沁出了汗珠。
“龙总,当初请你过来,我就承诺过无条件支持你的工作,现在我的态度还是这样。但凡事也要讲个循序渐进,你现在管采购、生产的动作太大啦,整个公司沸反盈天,搞得我也很被动。”庄毅差点就要讲出有人举报公司的事情,但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龙总啊,你是一个技术天才,你的敬业和勤奋也有目共睹,我非常欣赏你。但管理一个企业还是和搞科研不一样,不是光靠意志和努力就能做好的。如何与人相处,尤其是与公司的元老们相处,你还是要好好想一想。”庄毅话锋一转,把球踢给了龙屏。
龙屏一时语塞,他愣了愣,接过话说:“是,庄总,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知道您重情义、讲义气,但他们几个还是得您出面解决,该退休的退休,该续聘的续聘,总要拿出个解决方案来。否则我们工作都不好推动啊。”
庄毅点点头,“我最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是要妥善安置,但稳定是大局。大家好歹跟了我多年,不能在晚年让他们寒心,我们要做得细腻一些。”
“是的,有些话我说不合适,还是您来考虑吧。我去忙了。”龙屏说。
聪明的龙屏知道,庄毅虽然不喜欢听到新人说元老们的风凉话,但也的确在考虑元老的安置问题。这种安置绝非“杯酒释兵权”那么简单。比如生产副总张露,以及另一位“尸位素餐”的技术副总唐明,都是很难办的人物。张露这位当年的“居里夫人”在管人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那些车间主任都听她的,有她在,他们都服服帖帖的。她走了,谁能搞定这些人?而唐明是在退休后进入公司的,之前在某国营制药厂研究所任所长。进公司后他在技术方面毫无建树,但毕竟办成过一件大事—搞定了注射液的药监局批文。现在注射液刚刚上市一年就为公司创造了将近7000万元的销售额。对唐明,庄毅还是心怀感激的。而且,唐明有政府方面的人脉资源,谁能保证以后一定用不上他?
“成也安娜,败也安娜”
庄毅和龙屏正相对无言。秘书打来电话:“庄董,刘总和戴总在吵架,刘总都气得跳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
又是刘安娜!她现在简直是个火药桶,一遇火星就要爆炸。刘安娜进公司12年,去年给公司贡献了4亿多元的销售额,是绝对的“销售冠军”。然而,在为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她也显示了充分的破坏力和负面作用。“真是成也安娜,败也安娜!”庄毅内心暗叹一声。
之前庄毅和刘安娜的争吵,起因于2009年的销售佣金。身为公司销售副总的刘安娜得知,自己的年终奖居然比不上2008年才跳槽过来的乔蝶忆。2009年乔蝶忆做了6000万元销售额,公司居然给她提成10%,这样一来,乔和她的团队仅销售佣金就拿了600万元,这还不包括一年给她随意支配的300万元的市场开拓费用。这件事情庄毅本想瞒着刘安娜,但财务总监前天对刘安娜有意无意地透了个口风,随即引发一场大地震。
“凭什么她拿这么多?我给你干了这么多年,你竟然这样偏袒刚到公司一年的女人?”刘安娜哭哭啼啼地质问庄毅。
“她开拓的是新市场,重奖之下才有勇夫嘛!头一年她就做了6000万元,这6000万元是一盒一盒卖出来的,你觉得你的能力比她强?她有本事让医院先付钱,我们后发货,上次那批货我们拖了2个月才发。现在我们还欠着医院1000万元的货,这很了不起,你知道医院都很牛的。”庄毅耐心地解释,“安娜,你的业务都做了十几年,也就不到30个客户,我每年给你的各种费用奖金加起来差不多也有500多万元了。而且她手下有40多号人吃饭,你这边加上你自己才8个人,她的开支也比你大很多。”
但刘安娜听不进去,摔门而去。由此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说到刘安娜,庄毅心情复杂:她追随自己已经整整12年,是她一步一个台阶地把原料药销售额从最初的几千万元做到如今的4个多亿元,可她的权力欲、私心和短浅目光也直接屏蔽了公司几次大发展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2000年。一位姓李的销售人员进入公司。此人能力极强,又有些关系,业务很快做得风生水起。刘安娜生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两人关系闹得很僵,刘安娜在庄毅面前哭闹过多次,扬言“有我没他,有他没我”。庄毅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刘安娜可靠一些,毕竟是女人,野心没那么大。思忖再三,找了个借口辞退了李。但后来那人跳槽到另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后成为业内明星销售员,成功帮助那家公司上市。
从那位李姓销售员离开至今,刘安娜已经开掉了20多个销售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特别不愿意培养新人,只需要小跟班和打杂的,一旦销售人员成长起来,她就找借口把别人开掉。
第二次机会出现在2008年初。当时美国一家生产该抗凝血药的大公司因为产品质量事故一夜之间倒闭,引发了药品短缺,价格暴涨。如果当时快速扩产,公司可能在2008年销售额就达到5亿元了。当时还在给公司当“技术顾问”的龙屏建议庄毅扩产,他调取了海关出口数据作为依据,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原料药出口量呈加速度增长。但刘安娜却一口咬定金融危机爆发,海外需求肯定会马上萎缩,绝对不能扩产。庄毅听信安娜之言,不仅不扩产,反而减产,错过了这次大发展的机会。另一家当时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国内竞争对手则抓住良机,产量翻了数倍,2010年初成功在A股上市。直至今日庄毅都后悔不迭。
更令庄毅觉得不安的是,他发现刘安娜最近开始耍手段—以前她的客户大都是现金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最近几笔大业务,她居然让客户开信用证支付,问她为什么,她理直气壮地说,客户拿不出现金,给他个方便。几单信用证下来,庄毅就弄明白了,她是故意这么做,要让公司有几笔应收账款,只有她才有能力收回来,这样公司就不敢随便辞退她。
得失心和私心都很重、倚老卖老的刘安娜,已经成为庄毅的一块心病,隐隐作痛,却又不忍剜去。
“我该怎么办?”
庄毅和龙屏赶到办公室的时候,两个女人的战争已经打响。只见刘安娜叉着腰,指着戴菁菁大声嚷嚷:“你算什么?你才来几天,凭什么不让发货?让公司遭到这几百万的损失你赔得起吗?”
刚到公司半年、分管质量的副总戴菁菁脸涨得通红,对着刘安娜喊:“我管质量我就要为质量负责到底,这批货没有达到FDA标准,就是不能发!”
“这是发给俄罗斯的,只要达到CEP标准就可以了,懂不懂?”
“我们现在正在申请美国FDA认证,必须规范。所有货必须要达到FDA标准才能发。这是原则!”
“你是仗着有人给你撑腰吧,否则你一个黄毛丫头敢这样?”刘安娜冷笑着瞥了一眼刚刚赶到的龙屏,“龙总,你看看吧,这家俄罗斯公司刚和我们做过一笔生意,是新客户。300万的生意,还做不做?”
龙屏的脸色有些难看,他声音不大,但很坚决地从嘴中吐出一句话:“先不发,和客户解释一下。加班生产,产品质量达标后再发。”
戴菁菁在旁边低着头跟了一句:“庄董也在这里,要发货你找庄董签字,我不签。我负不了这责任。”
刘安娜气得眼珠子几乎要蹦出来。“好啊,居然敢抬出庄董来压我!”一抬眼,她看见了门口的庄毅,立刻带着哭腔对庄毅喊:“庄董,你要主持公道,你要不要这几百万的订单!”一边说,一边甩着那纸发货单,冲到庄毅的跟前,塞到他手里。
“我该怎么办?!”庄毅捏着发货单,这样问自己。
随着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高管团队进入新老交替阶段,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与创业元老的冲突使相当多的民企陷入困境。
元老安置因人因事而异
随着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高管团队进入新老交替阶段,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与创业元老的冲突使相当多的民企陷入困境。老板若继续倚重元老,难以蜕变求新;若用新人替换元老,会有“卸磨杀驴”的声誉受损风险;若完全寄望于新进的职业经理人,则可能既有元老抵抗或背叛风险,也有职业经理人的信任风险。于是进退两难,踟躅不前。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自古开国皇帝得到天下,最典型的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和朱元璋的“卸磨杀驴”。前者以经济利益赎买权力,相对副作用小;后者手段毒,遗患多多。古代帝王的做法是一面镜子,要妥善安置元老,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首先,需要深谋远虑,统筹运作。企业老板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修订企业发展战略,然后根据发展战略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作战略性规划,特别是在引进新的职业经理人问题上,不能仅是局部举措而没有全局谋划;不能是临时之策而没有长远规划;不能一味重情义而没有制度规则。
其次,要制定元老退休制度,并取得尽可能高的共识度。从案例看,老板重情义、人情化管理的色彩浓,结果不仅造成重大隐患,也给职业化管理的推进形成自我障碍。元老的情形虽有不同,安置也应因人因事而异。
对功高心忠但权欲较重者,“给爵位不减俸”。研究表明,组织中的成员在工作中对内部信息了解和利用得越多,对所掌管的业务控制权越大,对所负责的业务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就会对组织有更多的心理所有权及收益预期,有更强的领地意识及行为。所以,对那些功劳大、有忠诚度,但管理理念和方法落后、领地意识和行为倾向重的元老,可“给爵位不减俸”,给其“面子”,但实权让渡给有能力的新人。
年高难以胜任者“杯酒释兵权”。让他们退休,并给足退休金或给股份,使之拥有满意的收益,从而化解他们对引进新人及其改革的抵触。
年富力强但能力不足者给足机会。给这些老员工学习提升的机会,然后再考虑重新安排岗位。
有功劳但怀有二心者消除病灶。通过谈判,付出补偿,甚至出点血,让其走人,同时要消除企业的病灶隐患,走阳光经营之路,这样就不会被内贼要挟。
业务分殖。让有企业家能力并有老板心态的人,成为分殖业务的股东。起初老板掌控大股,让元老持小股,待分殖业务做大,老板逐步退出,让元老全盘操作,给这样的元老以独立空间,并与原企业形成利益互补关系。这样既不伤感情,也不损利益。
给事实,给补偿,给面子
本案例在民营企业中是比较典型的,其诱因是企业上市。案例的症结在于董事长是否实现了“三个结合”:(1)是否把企业上市与老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2)企业上市是否与外来人的安排,以及外来人员对企业元老的冲击相结合;(3)企业上市与组织结构调整、分工合作及有效运营是否能结合好。
目前来看,董事长通过引进外援规范提高公司运作的想法是对的,但却没有组织好变革。从案例上来看,他失去了两次机会。其一是当引进外援的时候,没有与老人就“新人的到来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新人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进行说明。其二是在企业已经发生新老职务矛盾的时候,没有对老人职务的转变以及是否继续留用老人的问题进行交待,从而为矛盾激化埋下隐患。个人认为,董事长需要分步骤、分时间解决创业元老与新老交替的问题。对于文中出现的四位元老,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首先,对于刘安娜,此人一定不能再用。其原因在于她对整个企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她最多是一个“战将”而不是“帅才”,是有才无德的一个人。对这类人有两个选择,要么请她走人,要么限定其业务范围,但绝对不能留在公司销售副总的位置上。
其次,对于唐明,可以留用,但只能负责政府关系。可以作为特别助理而不见得纳入管理班子。
第三,对于张露,可用,但考虑到她对于变革的接受度不高,需要与她直面沟通生产流程再造对企业、对她个人带来的好处,当然也必须明确变革的必要性。她要么选择接受,要么选择走人。
第四,对于像朱峰这类“揭发者”也绝对不能留用。但考虑到其过去的贡献,董事长也需要“给事实、给补偿、给面子”,使其在了解到企业发展现实后选择体面地离开。在选人这件事上,一定要“有德有才”,“无德有才”的人一定不能用,“有德无才”的则可以培养。
本案例中董事长最大的误区在于,由于个人某种能力不足,使得他没有直面这些矛盾的勇气。对他个人来说,最好的建议是找到一个与企业利益无关的外部幕僚或“企业教练”,晓以利弊,然后给他一些解决实际难题的办法,也可以帮忙设计一个元老安置的时间表。其次,如果在企业内部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事总监,也可以给董事长以精神支持和运营企业的操作支持。另外,如果该企业有董事会的话,也可以利用薪酬提名考核委员会的主任,为董事长分担相应的职能。
值得一提的是,咨询顾问不是“万灵药”,他们一般只能解决技术性问题,直面矛盾的只能是董事长本人,在这一点上,无人可以替代。
从改变创业元老价值标准做起
在企业发展瓶颈之时的权力纷争、元老倒戈已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鬼门关。暂且抛开企业家自身素养、能力不谈,由于外界社会环境的客观影响,不同层次的企业家可供选择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过于单一,以至于许多人被捆绑在产值增长的快车上再无出路。企业家对个人财富观的处理过于简单化,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淡化,才是这种典型病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创业元老而言,工作管理范围的调整并不仅仅意味着收入减少,更多的问题在于“成者王侯败者寇”。在这种个人价值瞬间化为乌有甚至成为负数的挫败感的刺激下,如果再遭遇身边工作人员落井下石,就会更加激发元老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其实谁都明白,企业管理人员的自然更新不可避免,但谁都不愿意被扫地出门,落魄如丧家之犬!
另一方面,公权私用的泛滥,使得企业不同层面的管理岗位都可以自行“研发”出一系列损公肥私的秘诀。职权的异化不但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在阻力,更成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致富捷径。一旦自己“苦心研发”的致富捷径顷刻被清除,岂不等于多年心血结晶被强行倒进下水道,本就拥有很多特权的创业元老怎肯撒手?
财富认识的粗浅、企业运作的不规范、特权泛滥等等,都是企业创业元老坚守不辞的绝对理由。只是难以明言,只好寻找或制造其他借口来做一些荒唐事。这些做法最直接的恶果便是把有益于社会的企业变为有害于社会的企业。
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国家的政策已经在转变,很多地方政府正在逐步摆脱GDP增长率的“绑架”。作为后来的企业应该更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将规范运作、创造社会财富、给员工幸福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于即将步入类似转型瓶颈的企业而言,顺利通过这个鬼门关的方法很多,思路却大致相同:即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高管应同步全方位提高发展。创业之初是企业家带动企业发展,后期则是企业要求企业家提高。重情义、讲义气是一种美德,但并不能超越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已经不能简单地定位于企业家个人的企业,在更大程度上,企业是担负一定责任的社会组织的一员。
规范运作是企业平稳转型的基础。在企业创业元老“共苦容易,同甘难”的思想认识下,统一企业发展的长远共识尤为重要。此外,对于企业家和创业元老而言,分享财富的办法多种多样,但吞金而死绝不可取;虽然记在企业家个人名下的财产数字令人目炫,但这些财产也只有在回馈社会的时候才会发光。有一点应该肯定,企业家应该有功于社会,绝不可有害于社会!
公务员考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字号认证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