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前美中国对日政策策

帖子主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纵览
共&0&个阅读者&
军号:6894848 工分:138632
/ 排名:68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纵览
文章提交者:兴我中华诛尽诸夷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回顾,往事如昨,历历在目。主义的侵略图谋、厚黑用心和野蛮暴行早已昭然于天下。中国人民发挥全民族英勇抗击外侮的壮烈精神,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世界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抗战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给后来者以深刻的经验和启示。历史不容忘记,铁的事实不容抹杀。要秉承"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精神发展下去,中国人民自身也要继往开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通告,指出曾以8月15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但经查实,日本实行投降,是在日,日本政府正式在投降条约上签字。所以应改定为9月3日。一、日本法西斯的罪恶阴谋与滔天罪行侵华图谋时日良久,步步深入。1868年以后,伴随明治维新成功,日本国力日渐强盛,侵心也不断膨胀。通过、,通过第一次大战时趁机攫取在山东的权益以及与袁世凯订立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深入,并利用从中国攫取的巨额财富发展壮大自己,为进一步侵略积累实力。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向天皇奏呈中公然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狼子野心暴露无遗。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以此为蓝本,干涉中国政局发展,不断制造事端和借口,加快侵华步伐。期间,日本两次出兵山东,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并相继制造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日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路轨,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而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爆发。短短三个月,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3000万同胞陷入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日,日海军陆战队向上海闸北发起攻击,挑起"一•二八"事变,我19路军奋起抗敌。1933年,日军发动了对热河、察哈尔的进攻,又分别向长城各重要隘口进攻,突破长城防线,向华北扩大侵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几经激战,被迫后撤。1935年,日本相继迫使中国政府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攫取了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大部分主权。随后,日本又唆使殷汝耕在河北东部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模仿制造伪满洲国的故伎,以内蒙古德王为傀儡,成立了伪蒙古军政府。日军至此控制了华北广大地区。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与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6月,日本近卫首相组成新内阁,大力促成战时体制,日驻华北军队也一再进行武装挑衅,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不可避免。日夜,漆黑无月,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借"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方理所当然严词拒绝。当交涉还在进行时,7月8日凌晨,日军悍然率部进攻宛平城,打响了"七七"事变第一枪和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炮。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事件发生后,国共努力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8年抗战序幕就此拉开。掩盖侵略本质,扶植建立傀儡政权。1931年11月,日本侵略者把已被废黜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接到东北。1932年3月,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1934年3月,伪满洲国更名为伪满洲帝国,溥仪改称"皇帝",年号"康德"。伪满洲国完全是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傀儡政权,它伴随1945年日本投降而最终覆灭。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日本诱降下,汪精卫于1938年12月叛逃出国。1939年12月,日本与汪精卫在沪签订把中国彻底变成日本殖民地的《日支新兴关系调整要纲》,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随即宣布日汪所订非法条约完全无效。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汪精卫一伙投降卖国,受到全国人民的痛斥和唾弃。1945年,随着日本投降,汪伪国民政府也彻底垮台。制造罄竹难书的累累罪恶,犯下无数的滔天罪行。如,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1894年11月,日军进入旅顺后,屠杀全市2万多中国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1895年11月,日占领台湾全岛。1934年5月,日军飞机轰炸天津伊兰县,炸死我民众2万余人。1939年7月,日军用14万兵力对晋东南根据地发动9路围攻,打死打伤我民众15万余人。1940年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20多天轰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1941年1月,日军包围冀东丰润县潘家峪村,集中屠杀和烧杀1340多名村民。6月,日机夜袭重庆,在防空洞内躲避的3万多居民窒息而死......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滔天罪行之一。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大规模烧杀淫掠6周之久。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以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几乎所有商店被抢掠一空。除了有组织的屠杀外,许多日军官兵还以疯狂的变态心理,以杀戮和平居民取乐。有关杀人取乐的"快绝百人斩杀竞争"的照片和消息竟赫然登载于1937年12月东京的《日日新闻》上。美国新公开的有关档案资料、《贝德士文献》、《拉贝日记》等等,都确凿无疑地向全世界表明日军在南京的滔天罪行。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其目的是消灭抗战军民的生存条件,使抗日武装失去民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日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造成了无数的惨案,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扫荡。1941年-1942年,日本把75%的侵华日军用来对付我抗日根据地,千人以上的"扫荡"达170余次,投入兵力共达83万。细菌战、化学战问题和731部队。日本法西斯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以及日本国内组建了大批生化武器的研究、生产和作战部门。日军不但在东北大地投撒细菌,而且在宁波金华、常德、鲁东等地大量使用细菌武器。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使用化学武器多达2000多次,造成中国军民大量伤亡。1937年,日本在中国进行细菌战的部队之一的731部队在哈尔滨成立,全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在东北其他地区以及华北、华中设有工作点,前后有工作人员3000名左右,专事研究和制造细菌武器,甚至用活人进行实验。1940年到1945年间,至少有3000多人被用于个中活体解剖试验。抗战胜利前夕,日军为消灭罪证,将其在哈尔滨的设施炸毁。中国劳工问题和慰安妇问题。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为了弥补其劳动力资源的不足,从中国各地掳掠、抓捕大批劳工。据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共强制役使中国劳工2000多万人。这些劳工被强制征用后,遭受非人的虐待,从事军事工程、筑路、开矿、拓荒和大型土建工程等劳役。大批劳工被冻死、饿死、病死、累死或杀死。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由日本军部"统筹",在其占领区设立所谓慰安所,强征性奴役慰安妇,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可耻的一页。中国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应该有关英文翻译中体现出来。抗日战争一般英文翻译为,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 C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这些翻译提法,没有表达出中国抗日战争中反侵略的实质内容和内在含义。准确的翻译应是,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或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其中的Aggression(侵略,侵略行为)是整个翻译的关键词和灵魂,是不应该省略的。二、 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共同进行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老百姓,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路线,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作战原则,对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敌人无数次的"扫荡",进行"地道战"、"地雷战" 等作战方法,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抗战历史证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组织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国民众也纷纷行动起来。广大青年学生随后深入工人农民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同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936年西安事变和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开创了正确有效的抗战战略和策略。与国民党单纯依靠军队抗战的片面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路线,实行全国人民总动员,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进行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持久战战略方针。1937年8月,周恩来、朱德在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谈话会上,提出持久抗战的思想。1938年5月,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论持久战》,对持久战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中国的抗战是持久的,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进入相持阶段后,为防止国民党动摇和妥协,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有力鼓舞了人心和斗志,推动抗战走过艰苦卓绝的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还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打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可歌可泣。从1936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东北的抗日武装改编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共11个军,3万多人。日伪军千方百计把老百姓与抗联隔绝开来,东北自然条件恶劣,气温达摄氏零下40度。东北抗联不畏艰难,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赵一曼、冷云等一批著名抗日英雄。1940年 2月,杨靖宇在吉林濠江县壮烈牺牲,日军解剖他的遗体,发现胃中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不见一粒粮食。赵尚志一直活跃在北满抗日斗争最前线,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被俘,他大义凛然,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时年34岁。1935年11月,抗联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被俘。日军对她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宁死不屈,1936年8月,赵一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而从容就义,时年31岁。1938年8月,以冷云为首的八名抗联女战士陷入日军重围,经过激烈战斗后,毅然投江,冷云年仅23岁。14年里,东北抗日联军共歼灭日军25万余人,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牵制了大量日军,沉重打击了日本殖民统治,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八路军和新四军作为敌后抗战主力军,战果辉煌。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115师、120师、129师,最初4万多人。10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约1万多人。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坚持地区敌后抗战的主力军。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于平型关伏击日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全国军民中的威信。1939年10月-12月,日军集中2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扫荡",边区军民奋起反击,毙伤敌军40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1940年,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危险,华北八路军(不含山东)所属部队从1940年8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历时5个多月的大规模进攻作战,先后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20多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46480人。对振奋全国民心、支持正面战场作战、遏制妥协暗流,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方面加强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总后方。边区共辖23个县,200万人口,边区政府实行民主组织,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逐步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雏形。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了《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明确提出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根据地政府人员的构成上,应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三三制原则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上日益困难。从1939年2月起,中共中央提出"自己动手"的口号。1941年,党中央号召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2年底,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大生产运动改善了军民生活,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积累了经济建设经验,为根据地度过难关、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重视从组织、思想上加强根据地党的建设。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基本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实现了全党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1945年4月到 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总结民主革命20多年来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盘,通过了党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多万支,各种炮1800多门。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也获得空前发展,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20多万,民兵发展到260万。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但八路军和新四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八路军伤亡34万人,新四军牺牲8万多人。三、全民族抗战的英雄史诗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全国性抗战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的三个阶段。战争全面爆发后,双方投入兵力400余万人,战火遍及10多个省区,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1938年10月日本攻占广州和武汉后,逐步进入相持阶段。1943年下半年以后,逐步转入反攻。"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从1931年10月起,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抗日队伍。到1932年夏,抗日义勇军发展到30多万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英勇作战,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33年,义勇军抗日活动转入低潮,接踵而起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日军对上海、对华北地区的进攻也遭到了广大爱国官兵的痛击。蒋光鼐、蔡廷锴等领导的第19路军,宋哲元等领导的长城各口守军,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在中共推动下成立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都曾进行过英勇奋战。全国出现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强烈要求国民政府放弃不抵抗政策。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得到各地人民响应,1936年5月,爱国人士宋庆龄、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也日益强硬。西安事变成为时局转换的关键。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于12月12日扣留了蒋介石,并随即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救国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抗战的正面战场。七七事变时,热血沸腾的中国驻军第29军一部奋起抵抗,大刀队神勇一时令鬼子魂飞魄散。1937年7月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迎击日军正面进攻,形成正面战场。正面战场的各次重大战役,尤其是抗战初期的一些大仗、胜仗,重创日军,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1937 年8月-11月,日军大举进犯上海,中国军队奋勇阻击,毙伤日军4万多人。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以三个师团兵力三个月就可解决支那事变"的狂言,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9月-11月太原会战过程中,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1938年2月到5月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1万余人。6月-10月武汉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共毙伤敌近4万人。经过中国军民15个月奋力抵抗,日本兵力伤亡近45万人。1938年10月以后,日本战略进攻被迫停止,正面战场长期处于相持状态,敌后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许多国民党将士英勇杀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如,佟麟阁是我国为抗战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击,佟麟阁亲临前线英勇指挥,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不幸壮烈殉国。张自忠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二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将领。1933年到1939年,他率军抗日而捷报频传,1939年5月取得"鄂北大捷"。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区,中将军衔的张自忠亲率部下作战,激战中受伤,为避免被俘而自戕,壮烈殉国。1942年3月,戴安澜率所部万余人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东瓜大捷,攻克棠吉,声威大振,大大缓解了东线战局压力。但后戴不幸于陷入日军重围,中弹受伤,因伤口感染恶化而殉国于异国山林中。战略相持阶段的艰苦抗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一方面对国民党开展诱降活动,另一方面进行经济封锁,不断轰炸重庆和大后方城市。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战区,调整指挥系统,在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先后进行了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国战区成立,蒋介石被任命为统帅。正面战场进行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和常德会战。其中,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我军大获全胜,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同时,敌后根据地的抗战也异常艰苦卓绝。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月,日军又对豫西鄂北和湘西发动进攻,在湘西会战中,我军节节阻击,歼灭日军2万多人。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春夏攻势。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苏联政府对日宣战,中国抗日武装力量发起全面反攻。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28万多侵华日军向中国投降。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台北举行。海外华侨积极踊跃参加抗战。海外侨胞为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们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当时国民政府财政部统计资料显示,抗战期间,华侨捐款约达13亿多元,侨汇数十亿元,对支持祖国抗战发挥了很大作用。广大华侨还通过向国内无偿捐献大批战需物资如飞机、坦克、汽车、衣物、药品等方式,支援祖国抗战,这是祖国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许多华侨子女还回国参战,血洒疆场。全国歼击机飞行员中华侨占3/4,他们被誉为"保卫祖国领空的干城"。仅陈嘉庚先生为首的南侨总会,就在南洋华侨中招聘了3200多名机工回国服务,在滇缅公路上服务的机工有一半以上是华侨。广大华侨声讨国民党一度采取的不抵抗政策,维护国共合作,坚持团结抗战。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曲折历程也凝聚着广大华侨的心血。广大华侨还坚决抵制日货,发起"不合作运动",有力地配合祖国持久抗战。同时,他们努力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援助国际友人的热情支持,为中国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八年抗战,成果卓著,牺牲巨大。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和中共敌后抗日所受财产损失都未计算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毛泽东曾感慨写到,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投入火线,几十万人光荣壮烈牺牲;这中间,许多是国民党人,许多是共产党人,许多是其他党派和无党无派的人;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刘家麒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他们树立了中国人民崇高伟大的典范。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硝烟中,诞生了后来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春,这首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对激励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中国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创了中国独立解放与和平建设的新时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洗雪了百年耻辱,并收回丧失的大片领土。清政府和列强签订的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绝大部分都在抗日战争之后被废除。从外交方面来看,战前,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中国的主权不完整。民国以后,从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在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抗战时期,中国终于实现了废约,收回了失地。比如台湾,1895年清政府战败签定《马关条约》后,台湾被日本霸占了50年。抗战胜利后,日本在台湾5的殖民统治结束,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重新归入中国版图,该区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归于中国主权之下。中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尊重。台湾回归祖国。中国积极参与筹划战时、战后的重大国际事务,赢得了举世瞩目的国际地位。"九一八事变"之后的14年,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顽强精神,赢得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的胜利。同时,由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使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国地位。中国与美英苏等大国结为联盟,并肩作战,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联手制华的格局,反过来形成了中国同西方大国联手抗日的新格局。战时,美英苏三大国为协调战略,相继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围绕三大会议的相关会议及会议决策和公告发表,大多有中国参加。上述史实表明,盟国在战时及战后一系列的重大决定,都是由美英苏中四大国共同完成的。盟国所有对重大问题的决定都请中国参加或征询中国的意见。鉴于中国战时已确立的大国地位,中国在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如中国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发起国与创立国,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联合国的主要发起国和创始国,参加了筹划、筹备到成立联合国的全过程,并自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至今长达60年的时间里,中国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仅有的发展中国家代表。锤炼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同仇敌忾和不屈不挠精神,凭着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范例,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在这场战争中,全国各族、各地、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它是对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顽强战斗力的考验。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促进及全国人民的努力,形成了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局面。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实现了和解,国民党各地方实力派都在抗日的旗帜下团结了起来。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基础,是一个伟大的转折。我们今天纪念抗日战争,就是要纪念抗日战争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是指为国家和民族命运抗争的全民族认识上的高度统一,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同仇敌忾、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海内外华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仍然有巨大现实意义。抗日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好局面,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革命力量才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同日军的浴血奋战中迅速发展壮大,到抗战后期,已发展成为拥有121万党员的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则发展到正规军127万人、民兵268万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党内的叛变投敌分子及形形色色的反动附敌分子遭到了战争洪流的涤荡。国民党的专制独裁、腐败无能在抗日战争中不断暴露。中国共产党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在全国人民中威望日增,赢得广泛民心。战后中国政治力量对比同战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战后,空前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坚强后盾,遭受严重削弱的英法等西方列强无力干涉中国革命,只有美国一国干涉中国革命,这种从多国干涉变为一国干涉的国际环境,为新中国的诞生和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五、抗战胜利的经验与启示伟大壮烈的联合抗敌、国际合作必不可少。在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下,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正义国家、民族和人士,在发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历经几度寒暑,经过艰难较量,终于取得了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回顾历史,所得启示弥足珍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充分证明,世界各国虽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尽相同,但完全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不应兵戎相见;全人类的命运是密切联系的,是休戚相关的,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和进步;世界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牵制着日军主力,粉碎了日本称霸亚洲,进而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有力地支援了远东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西欧北非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人民独自艰难奋战4年多,牵制了日本6成以上的陆军,最高时达94%以上,使日军无法实现"北进"战略,从而使苏联能够从容从远东抽调几十万兵力增援西线,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中国抗战还推迟了日本"南进"计划,为盟国实现"先欧后亚"战略赢得了时间,也彻底打消了日、德法西斯东西对进、会师中东的黄梁美梦。1942年,中国在抗战极为困难的相持阶段,仍派出10万精锐组成远征军,紧急入缅支持盟军作战,3年内歼灭日军6万余人。对于中国坚持抗战的重大作用,美国总统罗斯福予以高度评价。英国《卫报》2005年5月指出,如果不是中国在亚洲战场拖住了日军,西方盟军的损失将更为惨重。壮烈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熠熠生辉。中国的抗战也得到了盟国人民的支持,苏、美、英等国均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来。苏联于抗战初期派出空军志愿队来华助战,美国也组织航空部队来华,开辟驼峰航线,协助中国军队地面作战。许多美苏飞行员长眠在中国大地上。还有许多国际友好人士来到中国,或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或组成医疗队援华。如来自加拿大的白求恩、来自印度柯棣华、来自奥地利的罗生特、来自德国的汉斯•希伯、来自的新西兰的路易•艾黎以及不久前去世的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爱泼斯坦,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爱因斯坦、罗素和罗曼罗兰等国际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宣言谴责日本的侵华政策。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各国人民通过捐款、捐物等手段,支援中国抗战。一些日本进步人士和改造后的日军战俘投身反战活动......一系列国际会议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速日本覆亡。1943年11月,美中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开罗宣言》,其中包括规定把日本所霸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归还中国;把日本从它用暴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宣言表示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其中关于日本问题的秘密协定虽重复抗日决心,但有损中国主权。1945年7月,美、中、英三国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对日本领土实行占领,完全解除日军武装,惩治战争罪犯等。1945年8月,苏联百万大军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共歼灭、俘虏日军约70万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大大加速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1941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招募美军飞行员来华,以平民身份参战。他们在昆明上空的31次空战中,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其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使"飞虎队"由此闻名遐迩。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第十四航空队,并开辟从印度飞跃中国喜马拉雅山到达昆明、重庆的"驼峰航线",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80万吨急需物资,33000多人,而航空队损失563架飞机,牺牲1500多人。第十四航空队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战斗,至抗日战争结束,共击落日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多名。必须对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进行彻底清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审判及惩罚被控以个人身份或团体成员身份犯有破坏和平罪、破坏战争法规罪和违反人道罪的日本战犯。1948年11月宣判25名甲级战犯有罪,其中判处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坂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绞刑。除东京审判外,盟国还在马尼拉、新加坡、仰光等地对日本乙、丙级战犯进行审判。1945年12月中旬以后,中国也分别在南京、上海、北平等10处成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也开庭公审在押日本战犯。遗憾的是,由于美国庇护,东京审判没有追究所有战犯的责任。但审判确认侵略战争为国际法上的犯罪,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者为甲级战犯,并对发动侵略战争的罪犯进行了应有的惩处,伸张了正义,代表了全世界一切爱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纵览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4848 工分:138632
/ 排名:68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中国领导人一贯重视中日关系发展。二战后,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长期不懈的努力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实现了邦交正常化,重新建立了友好关系。周恩来总理1972年对中日关系作了很好的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两国关系的曲折变迁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道理。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指出,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第一步放到21世纪,还要发展到22、23世纪,这不只对一方有利,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中日在许多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协调与合作。尽管当前中日关系面临诸多困难,中方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希望中日两国坚持和平共处、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5点主张,为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胡主席指出,第一,要严格遵守《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第二,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日本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就是要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绝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体现上述承诺。第四,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民间友好往来,以增进相互了解,扩大共同利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人类必须共同努力,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蔓延,防止悲剧重演。在深刻反思历史、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赢得世界宽容方面,德国作出了表率。这方面日本足可借鉴。日本必须坚持与其政治观、经济观相称的历史观,并落实到切实行动。靠篡改历史教科书、极力淡化、美化侵略战争,拉拢某些大国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是行不通的。日本首相频繁参拜靖国神社,这种态度无益于日本的国家形象,也无益于改善与邻国的关系。日本政界高官公然否定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结果,更是对国际正义的公然挑衅和践踏。日本政府只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历史问题、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化学武器问题等诸多问题上采取切实行动,坚持正确立场,中日关系才有光明的未来;只有正视过去,正视历史,真心忏悔,痛改前非,方能赢得亚洲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正如《法兰克福汇报》指出的,日本如果不学会接受邻国看待历史的视角,将永远不可能与亚洲邻国实现真正和解。也要看到,很多日本民众对中国还是友好的。日本有个民间反战合唱团"紫金草合唱团",每年自费到日本各地演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真相,呼吁人们追求和平。齐齐哈尔毒气事件发生以后,日本市民团体"支持中国战争受害者协会"开通了"信息热线",收集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以及当地居民受害的相关信息。一些负责中国战争受害者赔偿诉讼的日本律师,出版了名为《在中国河北省的三光作战--日军在北疃村的屠杀》等书籍,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日军实施"三光"政策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对日本友华人士是欢迎的。要警惕个别大国的绥靖主义政策。二战期间,美国从利己主义出发,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坐视日本野心膨胀,最终"养虎遗患",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一教训仍要深刻汲取。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当局在后期放弃了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惩治,致使日本一些原来的战争势力重返政坛,有的甚至当了阁僚和首相。现在不少日本政客,就是他们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世袭议员"。致使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谬种流传至今。而近年来,美国一直试图强化美日同盟,试图牵制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右翼势力才为虎作伥,不断给中日关系制造麻烦,也给亚洲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隐患。世界各国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有关大国也要尽早迷途知返。自强不息,复兴中华。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好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对日本少数右翼分子的极端行为,要旗帜鲜明、有理有节地坚决反对,同时要备加珍惜和精心维护来之不易的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大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凝聚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60年之后缅怀战时风云、回味胜利喜悦,就是要弘扬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伟大民族和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每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都要表现为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化为热忱报国的实际行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珍惜和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纵览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对日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