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篇上报地理位置事件事件或上报地理位置事件小故事

教学是我们共同的事情
博主按:感谢王权同学对其中一节课录音的整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并讨论。
【师】:看来人是越来越精炼了,很好,精兵简政。我希望最后只剩下几个爱听的同学,最好的情况是那样,因为那样的话就可以充分地开展互动交流,现在的人还是有点多。昨天我在搜索一个新闻的时候,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咱们南师大有一个新闻,是什么呢?就是要抓这个学风建设,在你上课之前要把老师和学生拍照,看谁没有到。文学院实行了这样一个制度,我想在这样一个制度之下,我就能够去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同学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老师会是那样一种想法。这个事件,我不做评述,你们大家自己会有感觉。但是,我想,如果用这种方式去钳制或者把学生限制在课堂里面,它仅仅是形式上坐到这个地方,那么一点意思都没有,这绝对不是一个大学。但是在这个事情里面,我没有看到说是由于要实行这样一个制度,或者要采取这样一个措施,结果同学们全都到这个课堂上,全都学习了。我也没有看到一个特立独行的同学敢说:“我就不上你的课。”但是如果我们了解的话,如果看看欧美的一些大学,
看看他们那种方式,就会发现一个根本的差别。这是一个题外话,这一点也是和文化有关联的。
在讲这节课之前,我想大概地说一下,咱们不是有一个平时的成绩吗?(学院规定)一定要给个平时成绩。这个平时成绩,我之前也和大家说了,很多同学也给我来了邮件,把他的读书笔记发过来,我没有一一地予以回复,有些同学的读书笔记呢,做得是比较好的,我就把它贴到了博客上,
让大家去交流一下。如果有时间,你在博客上发表的一些帖子,我尽量每一个帖子都予以回复,(有时是)简单的回复。有的我认为比较重要一些或者值得阐发内容多一些的,我会予以详细的回复。如果你以后有读书笔记,尽量往博客上去贴,跟帖就可以了,我的博客上有个说明,请大家详细地看一下。争取在27号以前把跟帖发读书笔记的事情结束掉,否则的话,你的平时成绩是没有的。所以说,我就觉得我们同学尽量采取跟帖的方式,你发邮件,全班那么多同学,你都给我发邮件,处理起来有点难度。你发了贴,我方便回复,也方便大家去看。这是我要说的一点。还有的同学读书笔记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贴到博客上,请这些同学予以谅解。随后我会根据我的时间安排,相应地把一些好的或者有价值的、需要提出的一些东西贴到博客上。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教材的问题,正如我刚才第一个问题所讲的,我想你们上大学是为了干什么?我们学习文化地理学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些问题我想是始终伴随着你们的,有的时候我看到大家这种状态,我甚至觉得讲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尽管我对你们是自由的,采取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个自由也是一种相互的理解。如果没有你们的激发,老师讲得再好,他都会感到这样一种失落,我想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没有我这样一种带动,给你们这样一种思考会怎么样呢?如果你觉得在这个课堂上没有必要,那么你可以选择离开,我想是这样一个自由。也许你们现在不一定能够去理解或者说是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以后的某个时刻你会认识到,我希望它早一点来到,而不是迟一点。我们有一些共同理解的交叉的出发点,这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而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其实人类社会,人的存在他有一种特别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对你的一种尊敬,这是很重要的。不仅仅你从课堂上能学到东西。而且文化地理学相对来说是比较活泼的一门课程,我也想把它讲得活泼一点,但是,你们看教材就会发现,教本上的克朗的文化地理学跟咱们国内王恩涌先生编的文化地理学,有很大的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其实文化地理有很多不同的讲法,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值得大家去效仿,就像以前的教材一样。有的同学留言也说了,说没有一二三四把它提炼出来。但是还是有一个一二三四,这个一二三四需要你自己去提炼,需要你自己在平常听老师讲的过程中它总结提炼出来。我觉得很多同学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其实我在前面的几节课里已经反复地说过了,学习是自由的,不一定你就读那文化地理学一本教材,有许多比我们现在拿到的《文化地理学》还重要、还有影响、意义更大的教材。那肯定不是在教材范围之内,它可能涉及的地理的东西不太多,但是你可以拿它来去反思,拿它来结合到你地理的东西里头去,看老师是怎样讲的,不要打个地理的标签,你才把它放到文化地理学的课堂里去讲,这是我要强调的。
那么我这门课,我希望能打开大家的这样一个视野,使你认识到,原来就在同样一件事情,你原来的观点只是一种,甚至可能是狭隘的,偏颇的,还有许多其他的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这是第一点,打开你的视野。
第二点,你慢慢地得学会分析方法。我是怎么分析这个案例的,你慢慢地学习,你如何去看待这些案例,它要有个过程。同学们也不要急躁,我尽可能的给大家时间,让你们去消化这样一些东西。但是,关键的一个前提是什么?你们自己一定要主动去阅读它。有什么不懂的立刻去问,而不是停留在我不跟你交流,我也不管你,这堂课完了就完了,所以我想交流是相互的,如果没有你们作为听众,我这堂课又有什么意义?我想你们是深切明白这一点的。所以,我想给大家讲的并不是课本上的,或者是这个教材或那个教材,而是我自己的一些文化地理的认识,甚至有些东西是我自己的一些研究,我觉得和文化地理相关的,我把它列出来,因为是我自己的认识,所以这个认识可能不一定是全面的,不一定像一本教材一样。同时,通过我自己的认识,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也值得大家去批判,或者值得大家去说一些东西,这个完全是允许的,这是我想提前给大家说的。可能你在其它的课堂上,这个老师讲的东西可能和其他老师讲的不一样,不一样那就对了,如果每门课学习的思路都是正儿八经的,都是大家正襟危坐,都是考勤,那完蛋了,那不是大学,大学就是来学不一样的,如果大学要学一样的,那你到小学去学去,但是我们现在许多大学老师的思维,很多大学同学的思维,就仍然还在小学、中学的思维,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需要改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否则的话,等到四年以后就业的时候,再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那就很迟了。我想很多东西都是和文化相关的,包括为什么要把出勤的照片拍下来,来限制这种自由选择的权利,为什么?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什么时候?这是我对这个学校在这样一件事情上最大的不满,实际上这样一种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这一件事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下午我还有一个关于如何科研、如何做项目的讲座,但是我就觉得其实我们有许多基本的问题都还很缺乏。
好了,这些所谓的我认为不是闲话的闲话,我在前面说一下,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其实你们要是主动去学习了,你们任何问题都可以向老师提出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那么我就认为有些东西是没有根据的。好,我们进行今天的课程。
【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中国和日本的一些文化,其实有时候文化地理既可以有大的东西,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有很微观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平常的出行、饮食甚至生活习惯,都有一些文化差异。或者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范围之内,也会有一些地域上的差异,它涉及到不同的层面和尺度。因为日本的一些问题,也是近来国际的热点,所以,我想用两节课的时间,做一个详细的剖析。上一节课我们仅仅通过一些事例从面上了解了一下中日文化的差异。现在我们从一个跟地理相关的,或者间接相关的,因为城市和城乡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理范畴,来谈论一下中国和日本对现代化的态度及其对城乡关系的一个影响。那么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差异,因为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去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我觉得需要有这么几个认识,第一个认识就是深刻的原因要到历史中去找。文化是积淀下来的东西,那么要有积淀就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时间的,就要去历史中寻找,我希望大家学习文化地理应该有一个历史的态度,多去了解一些历史的基本知识;第二点,对现代化的态度是中日文化差异的表现。我们知道文化地理往往有时候很难界定。第一种偏颇是,你把文化界定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对象,但实际上文化确实是跟很多事情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不是说一大箩筐,把不能装的、能装的全装到里头。这样的话,它就丧失了一种解释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很多同学对地理学的疑问一样,地理学好像什么都包括,但是它的特点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人们都会问这些问题呢,因为你们四年毕业以后,人们就会问你,你的特长在哪里?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一点,但是每一门都不是那么精,那么人们对你的怀疑就有所产生。但是这也算一个特长,知道很多东西,对吧?这一类人还是需要的。但是对于文化来讲,我们如果说把什么东西都包括在里头,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跟人类有关的东西全叫做文化的话,那么我们对文化就摸不着边,这尤其是我们大学同学最感困惑的,那么如何去做呢?我们把它最核心的东西提出来,那么就是一个态度,或者说是一个价值观,在这个文化里头,价值观的差异是最大的一个差异。所以说,人家问你文化的时候,你可以说文化包括很多东西,但是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对个人来讲,是对某个事情的态度,对一个整体、集体、国家来讲,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上节课龚玲同学所说的意识形态。要成为一种形态,不是对一个人说的,而是说普遍有的这么一种状态,所以叫做意识形态。所以大家思考文化这个词汇的时候,这种语词的含义也是一种文化素质,一定要去琢磨,琢磨这些词到底代表什么,态度是很关键的。另外,也是这个书中克朗说的,不要把文化当做一个剩余变量。什么叫做剩余变量呢?就是其他东西解释不了的,都抛给文化去,这是由于文化造成的,或者说这是由于文化方面的原因,因为其他比如说政治、经济,我们认为这些东西好像很清楚,其他东西没有了,就考虑到文化。其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经济政治过程中,往往都是跟文化相关联的,就是我们第一节课分析的一个占领男厕所的这样一个运动,那么这个占领跟政治相关联,为什么?它是和城管这样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对这样一件事情的规划相关的,是跟政府权力相关的。政府权力,本来是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好,而通过这些学生的行为意识,确实对某些政府部门产生了一些作用,增加女厕所的位置,那么就是文化事件对于政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影响,这个文化事件上,我们看到有大学生参与,有管理部门,还有一些什么政协委员之类的,这可以说明是一个社会事件,反应了不同的阶层,如何体现社会呢?就是阶层。如何体现经济呢?配置厕所需要一定的资金,它是来自于政府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如何去增加这方面的支出?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我没有钱,没有这样一个能力,我们怎么样去谈男女的平等,是吧?这里就暗含了一个线索,关于经济的。所以说跟这些东西都是相互交叉在一块儿的,但是你应该把它能够透视出来,这是一个文化事件,这个文化事件能够反映男女平等的意识、性别、男女权力。通过这样一个行为艺术,表现出来。这个行为艺术是文化的表征,或者说是一个手段。核心的文化理念就是要追求男女平等,通过这样一个事件追求男女平等,政治的原因、社会的原因、经济的原因全都体现了出来。我们这样一分析就感觉比较清楚了,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克朗说,不能把它当做一个剩余变量,剩余变量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其他东西用完了,不要了,归你了,这说明什么呢?
把文化看得很无足轻重,要也可,不要也可。另外一点说明什么呢?这种剩余变量,解释文化的时候总是把它放在一个附属的低位,这是不行的。而实际上,我们学习文化地理学的时候,我们把它从一个看不见的提到一个看得见的,从原来次要的把它放到一个主要的,我们听到过一个词,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么经济成为了我们的目的,那么大家反过来想一想,文化为什么会成为了一个手段?本来文明是我们的一个最终目的,但是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手段,最终的目的——箭头指向了经济,这个经济说白了点在一些人眼里就是GDP,我们的culture,本来是最高的东西,却成了这样一个东西,合适吗?应该吗?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说我要为了实现经济,可以让文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是不是应该这样?把文化放到这样一个地位,很糟糕。我们学了文化的人和不学文化的人的差异就在于,学经济我们不能光看到这样一个产业增长,要考虑产业增长是不是道德的。包括前一阵子我们这个环境,说大城市由于污染,造成环境非常的恶劣,人们得肺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现在想一想,经济增长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个可能是你潜移默化或者说每天都在呼吸这种糟糕的空气,然后积累下来的,是以破坏的代价。研究文化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进行一个道德上的衡量。人毕竟还是一种道德动物,去进行精神方面的一种分析和思考,包括男女平等,包括你的精神在这个城市中的皈依,包括了你到底要寻找什么样的生活,这个生活不仅是在经济上有支配能力,而且还有在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跟你的社会群体交往的时候是平等的,等等,包括了很多东西。那么,如果围绕文化这个东西来说的话,我们学习文化地理,就要把它倒过来,应该让经济为文化服务,而不是让文化为经济服务。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会以惯性的理念去得出一种好像理所当然的东西,而实际上是最理所不当然。所以说文化地理促使你思考那些惯常的东西,并翻来覆去在你头脑里折腾想出一个道理来,不一定到底谁对谁错,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可以把文化的核心归结为价值观,其他的东西都是文化附属的一些东西。这样的话就容易去抓住文化。第三点是,城乡差异是文化差异一个主要方面,如何对待城市和乡村,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趋势,而且中国现在最主要的现状就是城市化,所以我们把对文化的思考结合到现代化、城市化和城乡关系这方面来。现代化它不但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到底什么是现代化,江苏现在也在提,全国现在到处都在提,基本现代化不是邓小平设计的3个步骤吗?到哪一年要实现一个什么现代化,但是对于现代化到底包括哪些东西,需要人们去思考。而中国的现代化,有一个焦点,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现在提现代化,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这里头有一个价值判断。但实际上,有时候我们去反思的时候就发现,不一定现代的东西就是好的,我们有时候很怀念农村的生活状态,没有污染,淳朴的人际关系。我记得英国曾经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大概是把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居民请到英国,在英国的伦敦生活了一个月。一个月之后,调查他们的感受,得出一个什么情况呢?这些土著居民都觉得城市太不可思议了,说城市的状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还是愿意回到一个作为我们看来原始的社会环境。那么到底是哪一个更糟糕呢?城市污染对他们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他们认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便利,但是这种生活他们接受不了,还是愿意回去。所以,现代化好像是必要走的一条路,但并不意味着“现代”等于“好”。每个人都可以做他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以说它既是一个时间尺度的概念,又表示一个价值尺度,往往我们认为现代化是好的,是必须的,但是不一定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从几个方面去考量:一个是从态度的方面,态度我刚才说了,对个人来讲是价值观,对于群体来讲是意识形态,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或群体持有的某种价值观,就是意识形态。而从城乡关系来讲,主要是一个城市化,它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知道现代化从他的内涵上来讲还包括有工业化、机械文明,还有什么呢?周恩来曾经提出了4个现代化,是哪4个现代化呢?
【潘逸伦】我记得好像是工业、农业、教育和国防。
【师】教育应该换成科技。那么这4个现代化,有没有问题?是按照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去划分的一个现代化?什么东西?潘逸伦你说是按什么划分的现代化?
【潘】应该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吧。
【师】国情?什么国情?
【潘】工业刚刚起步,教育也不行
【师】你现在能不能找出它的问题,这个现代化里头缺少什么东西?
【潘】因为当时是“文革”时期,国家发展状态不太好,还缺少很多东西。
【师】请坐。我们学习文化,一定要有人文主义的精神,潘同学刚刚说了,当时是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发展状态不好,到底是什么不好,这个不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最重要的是缺乏一种人文精神。包括现在,我想如果你们关心中国政治时局的话,会发现纠纷和争论还是非常之多的,包括对于中国未来的走向,是到底政治改革还是其他方面的。温家宝的一个招待记者会的发言说我们不能够重复“文革”以前的道路。所以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很微妙的,我希望大家去关注和了解,因为国家的发展和你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表明了什么呢?工业、农业、科技、国防,这4个现代化里头有没有人的存在和地位。教育和人到底有什么关系?所以说这也是当时世界上对于现代化的一个看法。实际上刚刚我问你的一个标准,它根据产业或者行业的标准,我要把东西提升上去,那就是科技。但是,在后来的八九十年代,西方的研究就发现,最重要的现代化其实是人的现代化。产业,工业和农业也是人做出来的,那么现代化为什么这么发展,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管理涉及到政府的组织和运行,我们为什么会产生一个“文革”,我们在政治上面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实现了民主了没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这个不仅仅是领导人发动的。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历史,既有上层的原因,也有下层的基础。下层的基础可能是教育,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因素。民众是很重要的,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里,很难产生一个暴君。如果大家都是一种封建王权的思想,都是君君臣臣这样一种思想的话,那么你就是皇帝,这个“皇帝”改成了“总统”、“委员长”、“主席”,那么也可能是个架子。所以,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掩盖住。如果我们缺乏这样一种民众基础,光说:“改良!改良!我要咸与维新!”就像阿Q拿个大棒子说:“我要革命!”但是,实际上他不明白什么是革命,到底要革谁的命。最后呢?革命,革命,无穷无尽。大家想一想,中国这百多年的历史,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不但是跟外国人斗,而且自己的内斗的一连串的历史?就在于缺少这样一个民众基础,这种“人”不知到哪去了,这个人不仅仅是个人,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个人,而且是群体的这种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何在?我们也不一定要照搬西方的一些东西。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的“人”在哪里?所以说学习文化地理,你最后一个落脚点,学习这样一类课程,我就要去思考,我做了一个项目,包括我进行的一个东西,我这个大学四年最后告诉你们,人在哪里,人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个人不仅仅包涵你个人,你从你个体进行一个思考,我是谁?给自己定位,而且是我们这样的状态,这个我们,可以是我们这样的班级,最后上升到这个城市,到我们这个国家,到我们这个世界。如果到我们最后还是回答,我,我们,到人,这样一个关系,把它搞清楚,理解透了,那么就理解了文化。这是我想说的一点。所以说有三种主要对待现代化的态度,三种态度对城市化发展、城乡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对待西方的态度,另外一个是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对待教育的态度,刚好是与我们说的相关的。
我们来看一下,以前的中国这样的一种形成。这是个什么字呀?“夏”!这个?“夷”!夷夏之别,这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一个观念,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中心论的形成。当然,历史时期,不仅仅中国有中心论,每个国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都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中心。这源自于什么呢?根深蒂固地,人就是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孔子就提出了“内诸夏而外夷狄”,什么意思?
【生】:在中原地区都是华夏子孙,中原以外的都是夷狄。
【师】:说的很好,“内诸夏”,生活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头,都是汉人,都是好的。“外夷狄”,外面,不在我们圈子里的都是夷狄,是这样一个意思。又说什么呢?“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什么意思?夷狄的那些国家,虽然有君主,但是,还不如我们华夏族没有君主,他们有国家,还不如我们没有国家。我们要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只需要理解这两个字就可以了。“夏”这个字如何理解呢?它表示一种什么意思呢?谁能说出来?这是甲骨文或是金文里头的
写法,字表示它最初的一个意思,这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出来?什么意思?踊跃地说一下,大胆地猜测一下,说一下,大胆发言,龚琳,说一下。
【龚琳】:我觉得中间那个东西有点像个人,应该是统治者吧?
【师】:统治者。
【龚琳】:周围围着的应该是华夏的弟子吧,包围起来就应该是说“内诸夏”。
【师】:你不要受这个影响,因为文字要早于孔子说的这些东西。
【龚琳】:这个要早?
【师】:嗯,这个字很明显是个“夏”字,但是“夏”字是怎么造出来的?请坐!好,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很明显,其实这是一个标准的“夏”,这是一个标准的人,这是两边的手臂,这是足,那么这是头脑以及心胸,这意味着什么?夏人把自己认为是一个标准的人,所以这叫做“夏”,人就是一个“夏”,“夏”就是一个人,我们是标准的人。而“夷”呢?“夷”是什么意思?“一代天骄”,干什么的?“只识弯弓射大雕”,夷人是什么人呢?只知道拿着弓箭,这不是一个“人”字吗?所以“夷”是怎么造出来的?用弓箭,有目的的。他们是不标准的人,是不文明的人,“夷”字里头含有不文明的意思,文明还是野蛮?是按照我这个标准划分的,我认为我是文明的,是道德的。而“夷”呢?我为什么要把弓箭这一点突出出来呢?他们是用武力去征服别人,那么这样就很不道德,也是不文明的,不开化的。所以毛泽东说:“只识弯弓射大雕。”到毛泽东这个时代了,还认为“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就说明“夷”的这种观念,他们作为“夷”来讲的话,那么这是不文明。“夏”是文明,“夷”是不文明,这是两种。从字源上,这样的造字法说明了一个强烈的含义。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中心论持续了多少年,到利玛窦的时候,利玛窦是天主教的传教士,他当时到了明朝,明朝的一些政府官员,比如说徐光启,把一些著作,包括几何学,从欧洲引入到了中国。当时徐光启和他的夫人也信仰了天主教。利玛窦就说:“他们的国家版图很大,边界遥远,但他们对于海外世界全无了解,以致他们认为整个世界就包围在他们的国家之内。”我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呢?这里有好几个“他们(的)”,利玛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他们和自己呢?显然是一个宗教的归属,文化上的归属,或者说地缘和文化联系在一块的归属。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最后能用毛笔很好的书写,包括他记述的《利玛窦杂记》,对中国的记叙也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利玛窦这样一套言论并没有引起中国的震动,我们可以看到,他根据当时的一个世界地图做了一个《坤舆万国全图》。“万国”当时就代表着世界,“世界”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来自于哪里?“世界”也是一个宗教词汇,是哪里?佛教,是吧?佛教里很有名的一句话叫什么呢?
【生】:大千世界。
【师】:大千世界很对,还有什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那么这个菩提是什么?是树?菩提就是智慧。世界,智慧,我要用智慧去把握世界。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对客观。
利玛窦把这个地图制作出来,献给当时的万历皇帝,但是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利玛窦等传教士将西方科学初步介绍到中国时,因为它与中国自视为天下中心的地理观和文明观相抵触,“五大洲学说”、“地圆说”等被明朝大多数士人视为荒诞不经而未加重视。利玛窦所提出的“万国”,也就是世界概念,也没有被中国学人所接受,官方译业仍采用“外夷”、“四裔”称呼其他国家。别小看了这个称呼,称呼很重要,体现了一种文化。而日本从17世纪开始就采用“万国”一词,并在鸦片战争前就出版了大量与万国相关的地理著作。也就是说,我们的现代化与日本相比,其实就有一个不同的,起码在思想认识上就有一个不同的基础。利玛窦所绘制的世界地图,虽然为投中国当权者所好而将其绘制于世界地图中心,但是其后地图也并未得到广泛散布;相比之下,利氏学说和地图传入日本后,虽然引起了佛学派的攻击,但是却受到兰学家们的欢迎,被广为传播,推动了日本世界观和地理学的发展。这是我们应该去了解的史实。
在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些观念对于城乡关系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一些相似的影响,在比较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到相似的,另一方面要看到不同的。相似的一方面就是两国都有强大的“政治城市”的痕迹。所谓“政治城市”是指什么呢?意味着官僚、政治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另外,在中国的城市中,祖先崇拜导致与乡村的紧密相连,未形成西方城市独立的市民团体,而且也没有独立的司法权,这是在法律上。在市民的组织上,中国是缺乏的,甚至是没有的。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日本的城市雏形叫城下町,这就是便于行政和军事统治而设置的政治机构,这与中国的城市是非常相似的。而两国的社会阶层大体上遵循了“士农工商”四个等级,而且都有一个阶层分化的过程,这个阶层分化指的是什么呢?武士的这个士的阶层越来越趋于高端,其他的三个阶层越来越趋于末端。最后的结果是农民聚集于乡村,而其他三个阶层集中于城市,这种阶层的划分具有定性,这是中国与日本相似的另外一个点。而且,两国都有维系城市乡村关系和土地的户籍制度,这是很重要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出现了市镇经济繁荣的局面,我上节课也给大家讲了,中国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四大名镇,经济中心的南移,使江南的经济发展逐渐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而日本的农户经济商品化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定性的局势。从这个相似点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发育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中国、日本尽管文化方面很不相同,但是最后都出现了市场经济的萌芽,或者是这样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差别的一方面。从制度上来讲,中国有一套强大、稳定并持续的促使城乡融合的“编户齐民”体制,而日本与此类似的制度不如中国那么持久和稳定。“编户齐民”是什么意思呢?编户,就是把普通老百姓,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按照一个户籍册登记。齐民,你们都是国家的子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根据王朝的治理,我可以把你们登记在册,登记在册以后,你们就是身份平等的老百姓。所谓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个“庶民”实际上就是指“齐民”。齐民意味着身份平等。当然由于一些其他的原因,不一定能够做到。当初这个体制,实行编户齐民达到身份平等的愿望是达不到的。
蒋梦麟曾经是北大的校长,他也做过国民党的高官,也算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人了,那么他就把当时中国的乡村状态勾画的相当的精彩。我给大家读一下,“现代发明的锋芒还没有到达乡村,因而这些乡村就像五百年前一样保守、原始、宁静。……中国有成千上万这样的村落,因为地形或气候的关系,村庄大小和生活习惯可能稍有不同,但是使他们聚居一起的传统、家族关系和行业却大致相同……只要这些村镇城市不接触现代文明,中国就可以一直原封不动,如果中国能在通商口岸四周筑起高墙,中国也可能再经几百年而一成不变。但是西洋潮流却不肯限于几个通商口岸里。……现代文明像是移植过来的树木,很快在肥沃的中国土壤上发荣滋长,在短短五十年之内就深入中国内地了。”我想他描述的是乡村长期停滞、稳定的这样一种状态,为什么乡村是这样一种稳定呢?这是因为“编户齐民”的这样一种体制,这种制度把你固定下来了。大家知道,城市化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我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从一个小城市到一个大城市,从农村到城市,人口要不断的迁移,但是编户齐民把你固定在这块土地上,为什么呢?因为人口要不断迁移的话,影响到这个地方农业的经营,土地荒芜。对中国传统社会来讲,如果农业无法经营下去,那么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城市没有口粮,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中国历史上,不鼓励农村居民的迁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迁移的农民在中国历史上往往被称为“流民”、“流寇”,中国的农民起义都是在农民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中造成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与中国的“编户齐民”体制相似的是以兵农分离、石数制、锁国制为要点的幕藩体制,但这种体制在复杂性和系统性方面不如中国。而且,日本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远远晚于和短于中国城市,相对而言,由于受到这种系统性的体制约束程度小于中国,所以它的变动状况也大于中国。所以,文化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东西,中国和日本都有类似的制度,但是中国这种文化长期积累下来的东西要比日本的文化稳定持久的多,所以更加不容易改变,这是中日间的很大的一个差异。
第二点差异,日本与西欧的城市,这个西欧是指资本主义,包括了古希腊、罗马,也包括了英国、法国一些纯粹的西欧国家。他们有一个商人自治的历史,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历史。日本幕府时期一度实行自由的商业政策,使商人地位提高,并且工商业者具有了与西欧城市相若的自治权,掌权是很重要的,中世纪时工商业者建立了“座”的同业组织,到德川时期发展为“仲间”,承认商人独占权,但要向政府交税。也就是一种法律规定的权力,同时也有义务,并出现了“堺”这种自由城市,在15世纪时其人口已达3万人(同期其它城市人口不过人),城市中有军工业和冶铁业,商贸发达,更重要的是市民自己选举代表召开会议组成了自由城市共和制联盟。那么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知道,制度里面,法律制度,保护所有权的制度是最重要的,西方有个经济学家叫做诺斯,写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其中提到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呢?西方世界形成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如何让经济组织有效率呢?一套保证你所有权的制度非常重要,如果你发明了一个东西,但是别人可以随便拷贝;你的文章,我拿来抄来抄去,那么你还有写文章的动力吗?你还有发明东西的动力吗?一点都没有,所以制度是很关键的。商人如何去保障自己的权利呢?只有推选市民,有这种议会,给予政治参与的权利,政治决策的权利,通过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些东西,我可以定期向你交税,但你要保障我的权利。比如社会治安,不要让我的钱财被人给抢走了,不要让我的产权被人随便的模仿,他要用可以,但是要向我付费。那么这样有一些组织制度上的规定,就会保证商业的发展,才能保证城市文明的继续推进。但是在中国,商人地位虽然在后期,明朝的时候也提高了,有些商人也可以捐钱,捐一个进士出身,但是,“崇本抑末”的政策并未改变,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总体来看,秦汉至清朝延续了商鞅变法时期形成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商鞅变法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呢?因为奖励耕战,耕与战连接到了一块,农民由于长期在土地上经营,具有稳定的特性,我可以从农民当中选拨一些身强力壮的,补充到军队里去,这样的话,军队的力量也就强大了。所以耕与战联系到一块了,最后是要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要富国强兵必须要崇本抑末,商业的发达那时候不足以实现称霸的目的,只有农业上的发达才能实现军事上的强盛,这是很重要的,商鞅当时无疑是对的,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没有改变,没有顺应世界潮流,那么无疑是落伍了。
差别之三,我上节课跟大家讲了,日本是一个多元性的文化,而中国以儒家为唯一的官方的意识形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延续了千年。日本却存在多种意识形态,幕府时期同时存在国学、提倡改革的水户学、以兰学为中心的西方学问,再加上神道教等宗教,宣称有一个神道大帝,为什么日本国旗是一个太阳?这跟他有关系,宗教起源,神道教,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安德鲁·戈登认为它们对农村上层的精英和中下级武士有吸引力,并影响到农村和其他地方。中国的学问,孔夫子也主张教育应该普及到普通人中去,但是只存在于上层中。而日本的学问呢?不同种类的学问对于农村和中下级武士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由于它本身在知识阶层里面就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所以它就有不同的基础。如果我们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全体国民都信奉这样一种儒家四书五经的话,那么我们的历史就会长期的停滞,所以到最后为什么出现了吴敬梓要写《儒林外史》去反对这种八股取士,包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记叙了许多落第秀才的故事,这种文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反映了文化的一种衰落,封建社会后期人们的一种状态,包括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一个王朝,一种文化衰落的标志。
最后一个差别是什么呢?日本的兵农文明形成了商农文明,建立了城市乡村明确的对立,这个与西方的相同。就是说,你要想达到城市化得到城乡一体化必须得经过一个城乡对立的一个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农村的农民要到城市里去,出去以后势必造成农村的萧条,那么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才能达到城市化,所以说西方的历史包括日本的历史都显示了这一点,经历了城乡对立这样一个阶段。那中国身份等级的划分,并没有与城乡的区别联合起来。在日本与西方,往往城市居民就是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就是农村居民,而且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权力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中国,城市的差别并不影响。比如说知识分子,在到城里以后,
我再回到农村不丢人,我可以到农村去做一个隐士,甚至皇帝都要去农村去拜访某某人。这就说明什么呢?他到农村去,他并不象征着他到一个落后的地方去,或者说到一个野蛮的地方去,没有这种说法。相反,农村反而有时候是他的田园寄托,说他逃避也罢,比如说陶渊明这样的,他不感兴趣了,他可以隐居到桃花源似的乡村去,去乡野。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往往是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市民的选择,即使是学而得志并做了官的士,也有一半的人是乡村和集镇的,就是说他们与乡村的联系,非常之紧密,并没有割断。我就举一个社会学的例子,费孝通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分析了910位清朝的中举人的士,发现50%的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城镇,40%多来自于农村,6%来自于东边的小城镇,而且无论父亲是否有文化,中举人这个城乡比例大体相当。所以西方有财富的人的学者大部分来自于城市,我想稍微了解一下西方的历史就会发现,中世纪以后的西方文明基本上是城市文明。这个城市文明,比如说我们的学识、智慧和文化,产生于某一方面,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城市。而中国呢?不一定是,比例对半,农村和城市对半分,这个是不一样的。
所以要说一个结论的话,我想跟大家交代下面几点。20世纪之前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像日本人认为的那样,认为西方文明是不同于己的另一种文明。认为西方有相应的技术,并呈现出应急性,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而不是说,前瞻性,做一些基础工作。只看到军事和机械,而不是学习西方文明的工业化。这个工业化意味着什么呢?工业的发展并不是某个机械方面的,要想想他为什么会发明这样一个机械?因为鼓励他进行发明创造,所以产生工业化。鼓励发明创造,要靠什么呢?靠制度,保证你的所有权,保证你在法律上的权益,而且保证你的人身权利,各方面都保证,并且在管理上,都是一套有效的管理组织。这是与工业化相关的很多东西,所以他们对西方的认识还不如日本的深刻和全面。在这种意识形态之下,比如说中体西用这样一些意识形态,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或当时这种意识形态的阶层,包括民众,不像日本那样及时改变轻视工商业的态度,并迅速调整产业政策,从而走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也没有发展一种普及型的教育从而为城市化打下坚实的民众基础。美国的将军佩里打开了日本国门之后,日本立刻认识到教育的不足,发展教育不像中国这样发展精英的教育,而是发展民众的普及教育,到一战以前,文盲消灭率基本上是达到了100%,识字率百分之九十几,那么这样一种民众教育的程度,与他的现代化的程度也是密切相关的,这是一个基础。而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讲,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海外政策。把西方的洋财、人才智慧都吸引过来,集合到一块。所以日本有一个一连串的、系统的产业政策,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只注重于机械式的技术。上层有这样的产业政策,下层有教育机制,这两者结合起来以后,才能达到一种工业化发展,所以中国和日本在对待西方、对待海外贸易和教育的不同态度上,极大影响了两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化发展,从而导致两国城市化和城乡关系的差异。
刚才对于海外贸易这一点我没有详细讲,但是据历史资料在这方面的研究,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些例子。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办了展览馆,就是把西方的技术同积极的开展海外贸易运用得很方便。但是中国呢?西方人已经驻扎好长时间,却没有像样的类似于日本的这样一个展馆,并且没有进行贸易的组织。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反映了在对待贸易的态度上面,自从清朝末期打开国门那一刻起,中国还是没有进行转变,这可以和我们前一节课对于中西方城市化,为什么没有发展海外贸易,一面临海,强大的内陆腹地对于临海贸易的牵制,我们可以把它结合起来。这是我今天要讲的内容,里头有很多问题我没有详细剖开去说,仅仅涉及一些面上的东西,大家看有什么问题?
每堂课其实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让大家提问,这个提问既可以是关于本堂课程的,也可以是关于你在看这本书里头的,实际上这本书里头我们已经涉及到了一些东西,只是没有把这本书拎到ppt上讲,有些东西可以在这里找到的,比如说在反映“他者与自我”,实际上我们刚刚分析的中国中心论以及夷夏之别,就反映了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这个他者与自我,其实你可以从不同的尺度去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国家的尺度,也可以从你个人,你与他有什么样的差别,我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我问了一个同学,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老用一个“我们”,但是在西方的课堂上他侧重于“我”,他一有一个东西就踊跃得起来回答,为什么大家普遍的不爱举手?就在于我们有人在集体中沉默的文化,这种集体的文化,我站起来,无形中你自己也会觉得,是不是别人认为我太显摆了,或者把别人的风头都抢走了,这就是我们集体的教育文化的一种背景,其实我觉得,现在应该是你打破这些东西的时候了。刚好是大学。什么是大学?你正应该积极地追求一门学问,你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个特例独行的人,不要做一个随大流的人,别人干什么,你也跟着去干什么?这是最失败的一点。别人加入学生会我也加入学生会,别人搞个什么项目我也搞个项目,别人考四级我也考四级,那么你到底想干什么?我今天就是举个例子,你也可以不考,当你英语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实际上四级考不考无所谓,所以我就觉得我们现在的大学同学,从你们座位分布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你们对于我讲的这门课采取了一个退让的、回避的、保守的态度。看一看,前面一大排空地,这个空间为什么不去占领呢?你们与老师的交流心存芥蒂,你们认为与我讲的东西之间、与我的交流之间,还是存在距离的,排斥的,而不是说你想往前面做跟老师做充分的交流,让老师也能看到我,看到你们的变化。我想,如果没有看到你们的变化,我想是很糟糕的,因为我讲的就是文化地理,讲了就要用,所以我今天想给大家做一个提醒,这样一个座位的分布不是偶然的,是你心理的一种反应,下意识的反映。我讲这样一些东西,都是比较轻松的东西,让大家看起来不是那么高深,摸不着边,尽量去讲这样一些东西。后面呢,我想讲书本上的一些东西,而且会结合教材上的东西去讲,但是希望大家下去以后把这本书好好的学一学,其实你自己单独把这本书翻一遍,只需要一个上午就够了,当然翻过去懂还是不懂,有些同学说我翻过去一遍了,可能10分钟就够了,我说的翻不是形式上去翻,而是大致地了解一下。诸葛亮读书的时候,别人还在读细节的时候,他读“观其大略”,我希望你们读书应该先养成这样一种习惯,“观其大略”,了解他的核心思想,你用几个词一句话把他提炼出来要做到这一点,让知识为你服务,不要让他牵着你的鼻子走,你理解不了的,你可以先放下来,你可以记下来,问我。我强调过很多遍,要问我,但是问我的人也很少,不是大家没有问题。
【努尔艾力】我想知道你上节课说的必读的“十大经典书目”其他九本书的名字。
【师】好,请坐。其他九本书的名字,很好!我当时也是随口讲了讲哈哈…但是,我闲下来后我会在博客上把我认为要读的十本书或是二十本书,我给你们列出来,好吧?请你关注一下博客。十本书虽然说是一个虚数,但不是虚言,这是我要跟大家强调的。我现在能够想到的是:《国富论》是代表经济领域的;在社会学领域你应该读一下韦柏的书,儒教与道教;包括在经济学领域,还应该读一下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这些书你都应该去读一下,很薄的小册子。我给大家读的书,大家可能觉得这个东西离我们是不是太远,或者说很抽象、看不懂。不一定,请你去接触一下,你就知道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指着一学生说)你有没有?我看你的思维一直比较活跃。(学生说:暂时没有。)我希望有,有说明了什么?有说明你思考这个问题,想要难倒老师。但是不管怎么样,你有这个问题说明你开始思考了。不管将来找工作还是什么,其实两个东西最重要,一个是“水平”,另外一个是“能力”。什么是“水平”?提出问题就是水平。什么是“能力”?解决问题是能力。所以说,你在上课的时候就应该提出你的问题,跟老师交流。或者说,你不同意他,对他还有另一套想法,或者说你说的这个东西刚好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我呼应一下你,都可以。
【龚玲】为什么中国不能自治呀?
【师】什么自治啊?
【龚玲】你不是说,日本有自治历史吗?
【师】嗯,商人自治。我刚刚不是讲了一些原因了么?
【龚玲】那中国的经济不是更容易自治吗?
【师】那个自治是在乡村的范围之内,它不是侧重于城市发展。所以说城市的自治他是不太看重的。所以我讲的自治就是说城市范围之内,他有保护他的一系列的制度、组织,保证这个城市相对独立,而且更加文明。在这一方面,就是说,我们发现文明有时候是一些表现,也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说城市的人口,达到200万,是不是这个城市就很文明了呢?不一定,这只是一个表现。人口,包括高楼大厦的程度,都只是表象的东西,容易看到的东西。那么,不容易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是城市的质量,这个质量可能就是文明的一些东西。是不是道德素质都很高?是不是这一套制度都很完善?是不是人们住在城市里都很安全?并不一定说城市越大越好,大只是它的形式,而实质的内核要把它拎出来。文明的核心是价值观,比如说你说一句什么话,那只是一个形式,你说的这个话,代表了你的价值观念,这个是最重要的东西。那些士兵焚烧了古兰经,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烧了一个东西,但是代表了什么?这里头又有更深的文化意蕴,这个符号不仅是符号,它有象征意味。所以,城市里面没有自治的意识,实际上,中国的城市发展程度是很高的,在那个时候的世界范围之内,中国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很高的,这是单纯从城市的数量,城市的生活和繁荣来看的。但是,从城市的动力,城市的政治经济组织,市民的独立,这些方面来比较的话,那么可能与西方形成一种差别,也不能说这个不好,但是肯定是有区别的。我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多关注一下博客,你在课堂上,毕竟交流的时间有限,你可以大胆的去跟帖,把你想说的东西都说出来,这是我觉得在几次之后又一次呼吁大家去跟帖,发表你的观点。我对你们也采取一种什么态度呢?有的时候也很难说是一种什么态度,只能说是对于很多同学,尊重你的自由选择权利,但是我也很遗憾地看到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没有积极跟老师做交流,没有自己去思考,只是我布置了作业之后,你才去看一看动一动想一想。摆脱这样一种学习的状态,有时候做一个大学老师,觉得好像在做中学老师,一些话要反复地说,这是我所不愿意的,我不愿意去重复一些东西,但是很多情况之下,不得不去强调一些东西。所以我就想课堂教学是一个很真实的文化案例,我把我的想法尽量地采取我觉得可以在你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把他发表出来,也是跟你们的交流。我需要你们的支持,同时你们也要想着跟我交流,共同促进某些东西。这个东西是我们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我希望我们共同去维护这个东西,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你们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学这些东西,不是学表面东西,我希望通过这一门课,能够了解到什么是独特的价值,而不是把我要求成一个与其他老师一样的老师给你们进行工作,我想那样也是不可行的。好吧,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龚玲】老师,华西村也是一种自治吗?
【师】华西村?自治,你们理解的自治是什么意思呢?我是指商人自治,你华西村的自治是什么呢?
【龚玲】感觉华西村是一个比较独立的。
【师】感觉比较独立?但是独立和自治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我所说的商人自立是普遍层面上的制度,有组织,有市民精神,这些东西结合到一块的。但是,在我们中国,农村的发展,虽然发展的越来越富裕了,但是富裕并不代表这样一些制度在很多方面就具有了普遍的效益。所以,一种文化如果没有达成普遍的东西,刚才我说了3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制度、组织以及管理,这个管理包括了人的精神发展,使市民精神恢复自由。华西村就是一种家族王国,把这么大一个村子控制住,
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那么,它首先不能有示范效应,不能普及推广,所以说其他地方没有出现这样效果类似的事情。其次,他的这种作用是有政治背景的,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在中国,喜欢宣传一个典型,这个典型出来以后怎么怎么样。但是外国人更希望搞一个统治的东西,更加全面的东西,是吧?我想这里有一个文化因素的差别。你可以下去追究关注一下。好吧,下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年地理新闻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