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诸侯分布图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北欧四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英语基础教育
北欧主要指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四国。
  尽管四国彼此相邻,人口也不多,但却分别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英语是四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首选外语。
  在非英语国家中,北欧人的英语水平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笔者认为,高质量的英语基础教育是造就北欧国民高水平英语的关键所在。那么,四国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如何实现本国高水平的英语基础教育的呢?他们的经验对我们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一、英语教学目标及学习环境
  (一)英语教学目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北欧四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英语作为世界第一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国英语基础教育的质量,四国教育部纷纷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新的英语教育目标。丹麦教育部2002年颁布了《明确的目标》(Clear
Goals)和《课程指南》(Curriculum
Guidelines)。《课程指南》明确了9年级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语言能力,即:通过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及运用能力,能够理解口头和书面英语,能够以口头和书面英语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英语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的敏感及洞察力。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1994年拟订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是: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流畅表达。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的掌握均以能得体交流、流利表达为基本要求。该课程目标还明确了9年级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能力:1)英语技能:掌握用日常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语言知识:了解英语语言极其文化和相关背景知识;3)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能经常评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1997年实施的挪威国家课程体系把英语纳入1一9年级的必修课。义务教育阶段,挪威英语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说、写能力;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了解英语语言及英美文化、风土人情、通过掌握母语的相关知识认识和比较母语与英语异同的能力。在199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Lpo,94)的基础上,.2001年,瑞典教育部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the compulsory
school,2001)。该大纲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基本教学目标。新大纲明确了9年级毕业生应具备五种英语能力:1)理解能力(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理解口、笔头英语);2)产出能力(运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3)互动能力(积极参与口头和书面讨论);4)文化意识(对英美文化及其社会风俗的认识,对异国文化与母语文化差异的了解);5)学习反思能力(对自己双语——英语和瑞典语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反思,评估)。
  总体上讲,四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即注重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1)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和认识母语与英语的差异的能力;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强调英语学习不得以弱化母语学习为代价。
  (二)英语学习环境
  1.英语课程设置
  四国中,除瑞典实行弹性课时外,其它三国小学英语课为45分钟。四国教育部规定小学英语平均周学时为2—-4课时。中学阶段如每学年按35周计算(扣除各种节假日),7—9年级期间按最低英语课时计算(510、480、428除以35),丹麦学生英语平均周课时为4.86、挪威4.01、瑞典和芬兰同为4.570同我国中学生英语平均周学时6—8节正课相比(不含早、晚英语自习及周末辅导课),北欧中学生校内英语课时少了许多。显然,每周不足5课时的校内英语学习是不能支持北欧中学生良好的英语能力的。那么,除学校外,北欧学生从哪里获得接触英语的途径或机会呢?
  2.英语学习途径
  曾经有调查研究四国学生校内、校外获得英语学习的机会
  从平均值来看,约61%的芬兰学生、55%的丹麦学生、55%的瑞典学生和52%的挪威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是从学校学习中获得的。换言之,约39%的芬兰学生、45%的丹麦和瑞典学生、48%的挪威学生则认为媒体和校外其它场所是自己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尽管北欧学生校内、校外获得英语学习机会的百分比有一定差异,但与我国国情相比,四国却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社会与媒体为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环境和场所。那么,社会为中小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怎样的环境和哪些途径呢?
表1.四国中学生校外接触英语的环境和途径
接触英语的途径
分值说明:1:从不2=有时3=经常4=频繁
  表1显示,13种途径中,影视、传媒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巨大。其中,丹麦、挪威和瑞典学生分别把看电视、听歌碟、看光盘当作是校外学习英语的第一、第二、第三重要的途径。芬兰学生则把看光盘、上影院和听歌碟看作是校外学习英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重要的途径。13项途径中,分值最高的前三项途径相加的平均值分别达到:芬兰:3.33(介于“经常”和“频繁”之间);丹麦:3.4;挪威:3.49;瑞典:3.42。就是说,四国中学生通过影视和媒体等途径获得了大量校外频繁接触、学习英语的机会。此外,上网、玩电脑游戏及国外旅游的分值也接近3(“经常”)。换言之,这三种途径也是北欧学生校外接触英语的重要方式。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书籍、报刊、杂志、亲人、朋友等传统因素对四国中学生校外英语学习影响并不是很大。四国中学生通过这五种途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时候并不多。
  表1显示传媒及音像制品对北欧当代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远远大于同类因素对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笔者认为,英美文化(包括影视和媒体)在北欧的广泛传播和大量渗透,不仅在很大程度弥补了四国中学生校内英语课时的不足,而且为其提供了天然、良好的全天候英语学习大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在我国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几乎不存在,因此,笔者认为,英语学习大环境的不同是造成我国与北欧中学生英语能力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二、教学状况
  北欧由于地广人稀,经济发达,不管是城镇或农村,首都或一般中小城市,中小学一律实行小班教学,教学班一般不超过25人。以笔者走访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不同地区的多所中小学为例,绝大多数教室都配置了电脑、投影仪、打印机、幻灯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此外,传统的教学资源如录音机、字典、课外书籍、地图、班级小书架、各种学习用具如笔、本子、橡皮擦、削笔器等教室里都一应俱全。瑞典在北欧四国中并不是最富裕的国家,因此,笔者所见的瑞典中小学的情况可代表北欧四国基础教育的一般状况,四国政府对基础教育长期大量的投入使中小学教师和学生都享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装备”如此齐全的教室里,教师们的英语课又是如何上的呢?表2给出了答案。
  表2显示的是欧洲教育策略及体制评估组织2003年向北欧、中欧和南欧8个非英语国家的12,341名9年级学生做的一项调查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的数据是北欧中学生眼中教师授课情况,而非教师自我表述。表2第一个调查项目是询问学生“教师课堂上说英语”的情况(Teaehertalks
English)。四国中,瑞典教师课堂说英语最多,差不多60%的教师课堂使用英语达到4级,即60%的瑞典教师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用英语教学;,其次是挪威,丹麦和芬兰。第二个项目“教师用英语与学生交谈”(Teacher
talksEnglish with
pupils),丹麦教师做得最好,即28%的丹麦教师课堂上绝大多数时间与学生用英语交谈。其它三国该项统计的依次排名为:挪威,瑞典和芬兰。第三个项目“学生小组活动使用英语”(Pupilswork
in groups and
talk.English)。瑞典再次名列前茅,15.9%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觉说英语的程度达到了4级,紧随其后的是挪威,其次是丹麦和芬兰。上面只是统计了第4个量级的数据。如果加上第三个量级(半数时间),把第三、第四个量级统筹考虑的话,四国教师课堂上用英语教学的排名依次为: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即89.6%的丹麦教师、88.1%的瑞典教师、87.4%的挪威教师、78.6%的芬兰教师课堂上半数或绝大多数时间用英语教学。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自觉说英语的排名依次为(3、4级相加):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即:44.3%瑞典的学生、42-3%的挪威学生、42.1%的丹麦学生和28.6%的芬兰学生课堂小组活动时自觉说英语。总的说来,瑞典、挪威、丹麦中学英语的教学水平都十分接近,芬兰与其它三国有十多个百分点的差距。
  表2.四国英语教师课堂使用英语的情况
教师课堂上说英语
被调查学生人数
教师用英语与学生交谈
被调查学生人数
学生小组活动使用英语
被调查学生人数
使用量级说明:1=从不2=偶尔3=半数时间4=绝大多数时间  
  2003年,该组织还对欧洲非英语国家中学英语教师课堂上使用教学资源的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八种英语教学资源中,北欧四国英语教师课堂上录音机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81%的芬兰教师、61%的丹麦教师、66%的瑞典教师和73%的挪威教师课堂上“经常”或“总是”使用录音机。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书籍补充教学的百分比也较高,仅次于录音机,分别为:芬兰43.7%;丹麦67.8%;瑞典23.7%,挪威31.8%;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在高度现代化的北欧四国,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百分比并不高,只有5.5%的芬兰教师;4%的丹麦教师;4.2%的瑞典教师和2.3%的挪威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报刊杂志的百分比也相当低,分别是:芬兰2.4%;丹麦10.7%;瑞典11.3%,挪威5.2%;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英特网收集资料的百分比同样不高,分别只有:芬兰3.3%;丹麦14.2%;瑞典7%,挪威8.7%。该调查显示,总的说来,尽管北欧经济发达,教育经费充足,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也相当丰富,但四国中学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教学资源还是传统的录音机、教科书和课外书籍。这同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源大体相同。同样的教学资源,为什么北欧中小学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综合能力却大大好于我国中小学学生?笔者认为,除了语言自身的因素外,中外教师英语水平差异和中外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的差异是导致中外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笔者建议,借鉴和学习北欧四国的成功经验,一方面,通过持续不断的在职培训提高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地为广大中小学学生校外接触英语创造机会,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是大面积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三、教师继续教育
  北欧四国政府对中小学各科教师培训、特别是主科教师的培训十分重视。培训的形式多样,接受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均由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后由学校批准。培训费用由学校和地方政府统一承担。中小学英语教师有去国外大学或教育学院参加全脱产培训,也有在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接受半脱产培训(如一学期内每周去大学听一天教师专业进修课),还有不脱产培训,结合教学工作完成自我进修。
  四国中,23%的挪威中学英语教师曾经在英语国家脱产进修,该百分比为四国最高,四国同类最低百分比是瑞典,仅11%。其次分别为芬兰13%、丹麦14%。四国的平均值为15%。换言之,15%的北欧中学英语教师曾在英语国家进修英语。
  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们首
选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完成半脱产培训,如瑞典教师通常选择斯德哥尔摩大学,挪威教师选择奥斯陆大学、芬兰教师选择赫尔辛基大学、丹麦教师选择哥本哈根大学接受在职培训,以便在照顾工作、家庭、生活、友情的同时完成教师继续教育。
  38%的丹麦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国家逗留或短期居住过,芬兰为23%,挪威、瑞典分别为31%和26%。四国该项百分比相加的平均值为29.5%。换言之,四国中约有30%的中学英语教师通过旅游、探亲访友的方式在英语国家逗留或短期居住。这种与目标语文化直接接触的经历对教师课堂上讲授目标语文化知识大有裨益。中外
  北欧四国中,约18%的芬兰和丹麦中学英语教师接受过在职脱产培训,是四国中的最高百分比;挪威为12%,瑞典为14%。四国的平均值为15.5%。
  走访多所斯德哥尔摩市的中小学时,笔者曾问学校的英语教师是否参加过脱产培训,多数教师给予否定回答。但大多数教师向笔者谈到了他们的自修、自学计划,如按照读书计划阅读专业书籍、订阅英、美原文报刊杂志;定时参加区域教师小组活动、假期首先考虑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度假、每天在家收看英美电视新闻、经常去影院看英美进口故事片等。总之,北欧中学英语教师普遍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专业需要制定自修计划。这样的自修计划广大教师不仅能自觉实施,而且实施的过程令人喻快,效果也好。唯一需要提及的是,这样的自修计划(如自费去英、美国家度假)需要经济做后盾。这一点恐怕是目前大多数中国教师、特别是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望尘莫及的。因此,笔者认为,利用寒、暑假大规模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职脱产培训不失为符合中国特色的、提升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
摘自《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1人关注)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哪个发达?_百度知道
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哪个发达?
提问者采纳
按国际汇率计算是挪威,芬兰,瑞典,丹麦人均收入其实都差不多,都是世界顶级水平,瑞典。按折合购买力计算人均gdp(05年)由先到后的顺序是,冰岛:挪威。其中挪威最有钱是肯定的,冰岛,芬兰,丹麦,因为它不仅经济发达,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挪威,芬兰,瑞典,挪威,冰岛
北欧国家,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从9世纪开始,威被许多小王国统治而且侵略集团到达诺曼底,冰岛,格陵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外的岛屿,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终于12世纪统一并在13 世纪到达它中世纪繁荣的高度。1397年后它被丹麦和瑞典轮流控制。1905年获得独立。奥斯陆为首都和最大城市。人口4,122,707。
国花:石南花 国鸟:河鸟
挪威(Norwy)——国名原是“通往北方之路”,据传说古代北欧人来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一条沿岛北部海岸的“北路”,故名。挪威是世界重要的海事国之一,其海岸线曲折,近海岛屿达15万多个,既是优良港口,又是风景优美的游览区。
在位于其西海岸的贝根,可欣赏到由百万年冰川地形变动而形成的峡湾景色,远眺群山环抱两岸风光...
都是发达国家不过要排序应该是这个顺序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
斯半岛的三国 经济是:瑞典-挪威-芬兰`其次是丹麦-冰岛吧瑞典是第一是肯定的~~~`
冰岛挪威丹麦芬兰瑞典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冰岛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道题怎么做: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_百度知道
这道题怎么做: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
经济发展水平高.jpg" esrc="http、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nbsp,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
挪威,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有更好的答案
水源充足,便于产品输出,多峡湾,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海运条件优越,消费市场广阔,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欧洲经济发达。 (3)重视发展教育,热量不足;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大部分沿海不结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临海。海岸线漫长;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河流流经;国家实施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 (2)离铁矿产地近
(1)纬度高,人口素质高;有充足的能源供应(水电)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三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1)芬兰、挪威和瑞典有一些相同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密集型工业部门有&&&&&&&&&&&&&&&、&&&&&&&&&&&&&&等。(2)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中,经历极昼极夜时间最长的是&&&&&&&&&&&&&&&&。芬兰境内湖泊众多,其湖泊形成大多与&&&&&&&&&&&&&&&&作用有关。(3)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挪威航海业发达,其发展航海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4)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5)根据材料,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1)木材加工(森林工业) 造纸业&&电力工业等(每空1分,共2分)(2)挪威&&冰川(每空1分,共2分)(3)热量(1分)&海岸线漫长,多峡湾;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沿海不结冰。(每点1分,满分2分)(4)离铁矿产地近,原料丰富;靠近水电站,有充足的能源供应;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临海,海运条件优越,便于产品输出;欧洲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每点1分,满分3分)(5)重视发展教育,人口素质高;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国家实施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每点1分,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判断当地的森林资源丰富,故以此为基础可发展森林工业、造纸等工业部门。而三国河流众多,且落差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可发展电力工业。(2)结合图示挪威北部的纬度位置最高,故极昼极夜的时间长。芬兰所在纬度高,故其湖泊多为历史时期的冰川作用而形成。(3)由于三国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结合图示挪威的海岸线长,且多峡湾,故港阔水深,多良港,且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无冰期。(4)影响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海陆位置和水源等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5)结合材料分析该国的跨越式发展主要从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和影响港口发展、工业区位因素等基本内容分析即可,对于此类区域性常规考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形成体系,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势力分布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