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小说人物介绍莫斯泽???????????????????????????????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传
&&&&&&&&&&&&&&&&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传 
阶级的遭遇。当然,年中不乏针对时弊的尖说讽刺,也包含了对小人物们的 深切同情。例如在《黑暗中的城市》里,约翰逊描写了一群生活在瑞典北部 某个小城镇里的小学教员,他们整天庸庸碌碌,为几分钱和一丁点儿小事而 奔忙、争吵,作者既对他们为生活而挣扎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对他们的目 光短浅、生活平庸包含了责备和痛惜。总之,约翰逊在他早期的长篇小说中, 提出了许多敏感的时代问题,抨击了时代,表达了对社会制度不平等的愤怒, 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倾向;尤其是对千千万万在下层社会生活的劳动者,作 者以切身的体验用无限深情的感情去描写他那些阶级兄弟,因此获得了“瑞 典的无产者”的称号。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年届中年的约翰逊回到了瑞典,此时,他的创作倾 向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了,自然主义、理性主义,还有乔伊斯的意识流和弗洛 依德的精神分析法的成分在他作品中较多地出现了,这也许是作者受到时代 潮流冲击的结果吧;然而他的基本倾向还是没有变,在创作主题、人物典型 这些主要问题上,约翰逊依然紧紧地把握住现实主义原则,来写出具有时代 性的作品,这一点在他写于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间的代表作《乌洛夫的故 事》四部曲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这部带有很大程度自传性质的长篇系列小说被公认为作者一生中最优秀 的作品,它以出色的长篇内心独自和清新的抒情风格而闻名。小说共分四部:《1914》(1934)、《这里就是你的生活》(1935)、《不堪回首》(1936)和《最后的青春》(1937),主人公乌洛夫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劳动者,在瑞 典社会中经过多年的磨难和奋斗之后终于成了知名的作家,显然,作者把自 己年轻时代的经历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使之成为“小说化”。《大英百科全 书》(1978 年版)在介绍约翰逊时强调指出:“四部曲《乌洛夫的故事》是 以作者自身在北极圈里当代木工人的经历为素材而写成的,约翰逊从中企图 探求出他在社会上受到挫折的原因。”或许这正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主要 目的所在。《乌洛夫的故事》在艺术上采用了独特的描叙方式,整个四部曲 都用长篇小说插进独立故事的方式写成,例如第二部《这里就是你的生活》 中有一个独立的《约翰娜的故事》,作者以富有北欧特色的民间口头文学——长篇叙事体为形式,通过一个纯朴的农村姑娘遭到资本主义腐败势力的蹂躏和广大农民在资本家的压制下沦于贫困破产的故事的描写,真实地揭露了 当时瑞典社会的面目,曾引起瑞典文坛的轰动和争议,同时也遭到了保守力 量的攻击。三十年代末期,法西斯势力在欧洲加剧活动,也影响到了地处北欧的瑞典。素怀正义感的约翰逊立即投入这场战斗,以创作来揭露和谴责这伙反动 分子的面目,以小说的形式来强烈抗议极权主义的恐怖行为,同时他也抨击 了中立主义政策。《夜间训练》(1938)和《士兵归来》(1940)就是属于 这方面的作品。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采取严格中立的瑞典固然免受纳粹铁 蹄践踏的痛苦,在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对作家依然烙下了深刻的伤痕。在这 人类空前浩劫之中,约翰逊写下了又一部重要的作品——长篇小说《克里隆》 三部曲(《克里隆的同伴》, 1941;《克里隆的旅行》,1942;《克里隆 自己》,1943),这是一部以战争年代所发生的事端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寓 言式的遭遇,反映作者对于人类生活中理想主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向 往,从而表达出强烈的反战观念。约翰逊创作精力极为旺盛,大战以后,他虽已闻名欧洲,并成了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十,但仍终年执笔不停,直到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在斯德哥 尔摩病逝为止。他的后期作品仍涉及到社会、道德和政治等方面问题,也写 了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它们主要有:《重返伊色佳》(1946)、《玫瑰花 与火之梦》(1949)、《殿下的时代》(1960)、《生命的永恒》(1964) 和《托温特·赛伦斯的起步》(1974)等。此外,约翰逊也是一名卓越的短 篇小说家,一九四四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七个生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约翰逊在逝世前两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那高瞻远瞩和为自由服务的叙事艺术”。(信 德)一九七四年获奖作家之二[瑞典]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Harry Edmund Martinson   与埃温德·约翰逊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是他的同胞、小说 家兼 诗人哈里·埃德蒙·马丁逊。当瑞典文学院这些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先生们, 坐在古色古香的会议厅里,每年一度讨论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人选的时 候,也往往会一改平日温文尔雅的模样,开展一番激烈的争论,倘若双方意 见相持不下,那末就来个皆大欢喜的解决办法:两个候选人同时获奖,奖金 各拿一半。不过,从一九一○年建奖以来,这样的现象并不多,在一九七四 年之前也仅只出现过一九一七年和一九六六年两次。  说来也巧,从许多情况来看,马丁逊与约翰逊这两个同年获奖者都十分 相象。论大的方面,两人都出身于劳苦的工人阶级家庭,都有过艰难的童年, 都是经过刻苦自学之后成为作家的,都是以自传性的小说而成名的,等等; 论小的方面,连童年时代在亲戚家中寄养长大的经历都一样。作为具有鲜明 进步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马丁逊以自己成功的创作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他能够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将社会的现象、矛盾,人类的思想、心灵写入 到作品中去,使之成为感染人们精神的力量,这就是他一生的功绩。正如在 授予他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证书上所写的,马丁逊之所以获奖“是由于他的作 品通过一滴露珠反映整个世界”,因而他与约翰逊一起被称为瑞典当代文学 中无产者作家的“双璧”。马丁逊于一九○四年五月六日(一说六日为得)出生在瑞典的贾姆肖勃莱肯,六时父亲病故,接着母亲又丢弃他另行嫁人,马丁逊成了无家可归的 孤儿,后来靠亲戚胁收留扶养,在惨淡中长大成人。一九二○年,马丁逊十 六岁,他即离开家乡到一艘商船当了一名小听差,以后又改任司炉工。在此 后的七年里,他干过各种苦力,以流浪汉的身分在欧洲各国和印度、南美等 地进行了长时期的飘泊游历。马丁逊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教育,从这一 点上来说他比约翰逊童年的遭遇还要更悲惨些,但他却有机会迸了另一个更 大的学校,那就是社会。长期的流浪,苦难的经历,强烈地影响了马丁逊, 他依靠自学来学习写作,决心将社会的不平和人类的痛苦用自己的笔把它表 现出来。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诗集《鬼船》,出版于一九二九年,这部处女作 明显地受到了英国作家吉卜林的诗《七个海》的影响,以他在商船上的生活 体验为依据而写成的。接着他又与另外几位青年作家合写了一部瑞典文学史《五个年轻人》,开始在文坛上出名。这一年马丁逊二十五岁,他与后来也 成为瑞典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的哈尔戈·玛丽皿·马丁逊结了婚,但在一九 四○年他们又由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而离了婚。接着,马丁逊又写了第二 部诗集《流浪者》(1931),从诗的标题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内容和创作素材 的来源了。  美国麦克米伦公司最新出版的《考勒斯百科全书》在介绍马丁逊时,强 调了他在诗歌创作中的贡献,认为由于他在诗歌语言中往往使用了意想不到 的词汇、联想和比喻,而成为一名公认的复兴瑞典当代诗歌艺术的杰出诗人。 马丁逊的诗作固然甚有成就,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他的小说占有着更重要  的地位。他的早期小说主要有《无目的的旅行》(1932)和《别了,海角》(1933)两部以作者自身的流浪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马了逊在这些作品 里向人们讲述了在大海上和陆地里令人辛酸而又充满了惊险和传奇色彩的流 浪生活故事,宣扬了“世界流浪”的哲学。这一时期马丁逊的创作精力极为 旺盛,两三年后他又写了以自己的苦难童年为描写内容,以深刻的自我分析 为特色的两部小说:《荨麻花开》(1935)和《出路》(1936)。《荨麻花 开》充满着动人的感情,问世后,深受社会欢迎,一年内竟达九版之多,《出 路》出版之后也获得了同样的成功。  马丁逊的小说最早是受左拉的自然主义影响比较多,也从吉卜林的新浪 漫主义中汲取了活跃、明快的风格,他力求从各种流行的文学流派中去提取 自己所需要的成分,有时甚至在看来是巨大与渺小之间的悬殊格调中找出它 们共同的精神联系。写于三十年代后期的小说《梦与盲蜘蛛》)(1937)和《溪谷》(1938)就是这一具有多种艺术风格成分的产物。四十年代起,国 际激烈的反法西斯斗争使马丁逊强调了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现实走向死亡》(1940)和《美洲虎的失踪》(1941)是以一种热烈的抒情格调而不同于他 以前写的自传性作品,尤其在《现实走向死亡》这一作品中,作者反对抽象 的思想和政治说教,认为只有描写人的生活才是创作中压倒一切的内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丁逊以极大的关心注视着广大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他怀着强烈的同情性写出了诗集《信风》(1945),这部作品 代表了马丁逊在诗歌创作中的最高成就。三年后,长篇小说《道路》出版, 这是马丁逊化了多年心血创作而成的力作,它具体地体现了作者精神上的品 质和特征,通过一个名叫包尔的流浪汉生涯的描绘,继续以人道主义信念作 为基础,为劳动阶级的苦难向社会发出呼吁和控诉。作者以“道路”(The Road)为标题,意在反映人类走向真正幸福的愿望,包尔决不是一个孤立的 人物。他的离家、流浪、干苦力和最后起来加入反抗资本家的斗争行列,都 是顺着一条从自发到自觉,从无知到了解的道路一步步走过来的,包尔形象 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的经历极大地代表了劳动阶级的利益所在,包尔与作者 之间在思想上和生活上有着何等密切联系,人们一眼就能看得清楚。小说的 语言是抒情的,自然的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当然有时也夹有一点晦涩的成分, 在感情的描写上是形象化的,在风格上则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并列地结合 起来,虽然包含有明显的“卡夫卡式”的痕迹,但却不失为一部以瑞典二十 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社会为背景的、能激励人们鼓起勇气向社会的黑暗和 腐败去进行斗争的好作品。《道路》的成功使马丁逊一跃成为整个欧洲著名 的小说家,两年后他被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使他在国内外的声誉达到了一 个新的高度。  五十年代以后,马丁逊的创作热忱依然没有减退,这一时期出版的作品 主要有:长篇史诗《阿纳阿莱,对人类的时间和空间的回顾》(1956),小 说《北极地区的青草》(1958)和《货车》(1960)。这首以瑞典民间传说 中的女英雄为描写对象的历史性诗篇《阿纳阿莱》是以爱国主义和勇敢精神 为主题的叙事诗,作者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出版后甚有影响,一九五九年 由音乐家 K·B·布卢姆德哈尔改编成歌剧上演获得了成功。  一九七四年出版的诗集《草丛》是马丁逊最后的一部作品,以后他因年 老多病,就不再执笔写作了。一九七八年二月十一日,即在比他大西岁的约 翰逊去世以后的一年零六个月,马丁逊也因病在斯德哥尔摩去世。    马丁逊是瑞典的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是知识与想象力相结合的产 物,它们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并从感情上来打动读者,因而使人们感到 的是一种美的、直党的艺术享受。(信 德)一九七五年获奖作家 [意大利]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Eugenio Montale,  蒙塔莱,意大利当代最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编辑和翻译家,一九七 五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曾彼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在一九七二年称 为“意大利活着的最伟大的诗人”。  一八九六年十月十二日,蒙塔莱诞生在意大利北部港口城市热那亚的一 个中产阶级家庭里。任美丽的利古里亚海滨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酷爱艺 术,曾经向往成为一名男中音歌唱家,但一九一四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破坏了他美好的理想,不久应征入伍,在这场人类空前野蛮的浩劫中度过了 两年炮火的生涯。战后,他脱离部队,以一名反对在意大利日益猖獗的法西 斯主义的民主战上身分开始活跃在诗坛上和新闻界。一九二二年,蒙塔莱等 一批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名为《初速度》的文学杂志;一九 二五年,他的第一部诗集《乌贼骨》出版,一举成为意大利全国最闻名的行 情诗人;从一九二九年开始,蒙培莱应佛罗伦萨市政当局的聘请,担任了长 达十年之久的该市图书馆馆长的职务;后因蒙塔莱拒绝参加法西斯党活动而 被开除公职,这位受迫害的诗人愤而离国,流亡到瑞士等地,参加了反对法 西斯侵略的抵抗运动,在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八年这段时间里他曾经是 La Fiera Letterarla 杂志的诗歌评论员。二次大战结束之后,蒙塔莱于一九 四八年正式成为米兰《晚邮报》的文学编辑和音乐编辑。作为诗人的蒙塔莱,他在意大利现代文学史上的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开创了“隐逸派”诗歌流派,从理论上、诗歌创作上为这个流派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从二十年代开始,蒙塔莱就有意识地以法国十九世纪象征主义诗人马 拉美()、兰坡()和华莱理()等人的 诗歌创作作为自己效法的榜样。在这些诗人的影响下,他提出一套比较完整 的“隐逸派”诗歌理论,他认为,世界以及反映这个世界发展过程的历史是 变幻莫测的,人只能在这中间孤独地生活而无法对它进行改变;诗人应该也 只能表现人的本性、人的内心、人的存在、而无法去反映整个社会的现实。 鉴于这一观点,“隐逸浓”主张诗歌必须在纯粹的主观意念和象征主义词汇 的启发下去寻找感情,体验生活。  诗人的第一部诗集《乌贼骨》就明显地体现了“隐逸派”诗歌的特色。 蒙塔莱在诗中通过对利古里亚海滨景色和风土人情的描绘,抒发出他内心的 苦闷和孤独的心情,从大海的波涛到干涸的溪流,从折断的树枝到人生的坎 坷,诗人每每发出深沉的感叹,他运用隐喻的手法,把眼前的社会看成是被 一批邪恶的蛀虫在侵蚀着,生命中的血和肉在慢慢地然而是无情地被吞噬 着,最后世界只剩下了一副可怕的残骸,它就象是光秃秃的“乌贼骨”。幸 福的短暂,青春的消逝,往日的留恋,使诗人感到人生的悲哀和空虚。蒙塔 莱为什么会发出这些沉重的叹息?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创伤还在 时时折磨着他,而当前的世界又是群魔乱舞使人无法看到生活中的光明。在《乌贼骨》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强烈的悲观主义情绪在其本质上十分类似十 九世纪意大利诗人吉康蒙·利奥巴底()的思想观念,而它的语言则又同采用隐喻和曲折方式来写作的英国诗人 T·S·艾略特() 的诗集《荒芜的大地》相接近。然而,蒙塔莱又和利奥巴底与艾略特有很大 不同的地方,他在诗中运用了象征主义的和未来主义的语言来审慎地表达自 己的内心感情,但这一切都是围绕着生活中的世界进行的,诗人反映了利古 里亚海滨的荒凉,为的是衬托他的忧郁的心情,那嶙峋突兀的岩石又是一种 命运多蹇的象征;正如斯彭德所指出的,蒙塔莱所追求的并没有脱离他周围 的世界,他是在承认这个世界反复无常的同时去探索它的含义。  《乌贼骨》出版之后,引起了许许多多怀着同样苦闷心情的人的共鸣, 诗人获得了“生活之恶的歌手”的称号,蒙培莱所开创的一代诗风在意大利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隐逸派”开始形成,而到三十年代之后,在夸酋莫多 和翁加菜特等人的共同推动下,“隐逸派”进入了它最兴旺发达的全盛时代。 此后,蒙塔莱又连续出版了诗集《海关及其他》(1932)、《机遇》(1939) 和《天涯》(1943)。在这些作品中,评论家们发现了诗人在内向的和朦胧 的创作风格上更向前进了一步。五十年代中,诗人出版了一部重要的诗集《暴 风雪及其他》(1956),此诗获得了马塞托奖金。与他的早期诗作相比,这 部诗集无论在创作的技巧上,还是在特独的激情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他 的后期作品中,诗人已经超越了早先的“隐逸派”的界线,摒弃了象征主义 的手法,采用简单的然而又是明确和深刻的语言来直接表达他的思想。蒙塔 菜晚年的作品有《罪犯》(1966)、《萨图拉》(1971)和《 诗 抄》(1973)等,后两部诗集是诗人为怀念在一九六三年去世的妻子莫斯克 而写的,情意哀婉,极为感人。蒙塔莱的诗之所以多年来一直受到评论家和 人们的推崇,无疑是由于他深刻的含义和高超的技巧写出了人类的普遍感情所致。请看,诗人是这样来描绘《幸福》的:幸福,为了你 多少人在刀斧丛中走险?似黯然的幽光 你在眼前瑟缩摇曳, 似晶莹的薄冰, 你在脚下战栗碎裂。世上的不幸人, 哪个不是最爱慕你?似柔美、烦扰的晨曦, 激起屋檐下燕巢的喧嚣, 你刺过凄雾愁云 照亮一颗忧伤的心。唉,似孩童嬉耍的气球儿 高飞远逸,徒自留下那 莫能慰藉的涕泣。虚幻的幸福只能给人带来难忘的哀伤,诗人用锐利的语言揭开了世界的内幕。  蒙塔莱一生创作甚丰,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三卷本《诗选》中,分别出 版于一九四八、一九四九和一九五七年。  除自己创作之外,蒙塔莱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包括莎士比亚 的戏剧,T·S·艾略特和 G·M·霍布金斯()的诗,美国小说家 诺曼·梅勒的小说和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剧本。他自己也曾写过短篇小说 与独幕剧,全剧收集在一九五六年出版的《第纳尔特的蝴蝶》一书中。  蒙塔莱由于文学上的卓越功勋,一九六七年六月被意大利总统授予“终 身参议员”的荣誉称号。一九七五年,为了表彰他作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 诗人之一”以及他所建立的“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以巨大的艺术敏感性和 排除谬误与幻想的生活洞察力,阐明了人的价值”,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 文学奖金。  蒙塔莱于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一日逝世于米兰,享年八十五岁。九月十四 日,意大利政府在米兰大教堂为诗人举行隆重葬礼,有总统和数千名各界代 表参加。意大利公众舆论对诗人的去世表示了极大的悲痛,并对他一生的创 作给予高度的评价。(信 德)一九七六年获奖作家[美国] 素尔·贝娄 Saul Bellow,1915—  在一九八○年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一书中, 有这么一段话:  自从一九七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之后,索尔·贝娄便确立了他 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至少在他畅销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出版以后,贝娄就被宣布为美国现实主义的主要 发言人,在美国最具有人道主义表现力、最能深奥微妙地打动人心的现 代喜剧作家之中:甚至于威廉·福克纳曾经戴过的天才桂冠也已落到了 他的头上。不论这些评价有多少夸大的戍分,但至少可以肯定这一点: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贝娄确实是最重要的美国小说家之一。的确,在今天美国的小说界,假如离开了索尔·贝娄和他的作品,那将是无 法想象的情景。宁尔·贝娄这个名字连同他所写的发行量最高达数千万册的 小说,已经早就超越了美国国境不仅在英语世界中,而且在包括我国在内的 整个地球上越来越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兴趣。索尔·贝娄于一九一五年六月十日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拉辛城,父母是两年前刚从俄国迁居来的犹太人,他的幼年时代是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蒙 特利尔度过的;一九二四年,他又随全家搬到了美国芝加哥定居,于是,这 个美国中部的大城市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中学,并于 一九三三年考人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学到伊利诺斯州的西北大学,一九三 七年毕业,获得该校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前往麦迪逊的威斯康辛 大学写作人类学硕士论文。贝娄的家境属于一般所说的“小康之家”的中产阶级,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比较安稳的境遇下度过的,他的生活比较起他的前辈作家 马克·吐温、杰克·伦敦、西奥多、德莱塞来要幸运得多。大学毕业后,贝 娄回到了芝加哥,在裴斯太谷西-佛勒贝尔教育学院任教:就在这一年,他与 安妮塔·哥雪汀结了婚。从此时起,贝娄踏入社会,成了一名社会学的教师, 他把目光对淮社会的各个阶层,他把恩想集中到如何理解人的思想和感情这 个问题上。当然,那时候贝娄还仅仅是一个二十二岁的青年教师,他还无法 想象到若干年之后自己将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至于写小说的念头么,也许 有过,但尚未付诸行动,因为他还年轻,还需要对社会进行观察,特别是对 人,对各色各样的人。  一九三九年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美国正式宣布参战,这 场人类的空前浩劫也免不了对贝娄带来点影响,一丸四四年他作为预备役军 官被应征入伍,分配到海上运输队工作,幸好不久后大战结束,贝娄到芝加 哥百科全书编辑部任编辑,不久又重返大学教师队伍,一九四六年受聘于明 尼苏达大学,担任英语系讲师,两年后升为副教授:此后,贝娄就再没有脱 离过他的教书生涯。    整个四十年代是贝娄从青年进入中年时期,也是他的思想逐渐成熟时 期,他的小说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在一九四一年五、六月份出版的 一期《党派评论》杂志上,刊登了一腐题为《两个早晨的独自》的短篇小说, 它就是索尔·贝娄的处女作。贝娄在这篇作品中,首次以外来者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三十年代经济萧条之后的美国社会,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那些不幸者 的困苦遭遇。  从长篇小说来说,《摇来晃去的人》(1944)是贝娄的第一部作品。小 说以犹太青年约瑟夫日记的形式来反映当时处于社会低层的年轻人精神压抑 和苦闷的生活现实。约瑟夫已到当乓年龄,他枚弃工作等待应征,但通知却 迟迟不下,他自由无聊,烦闷不安,成了一个真正“摇来晃去的人”。作品 思想深邃,表达了作者四十年代中期的思想认识,它使贝娄开始在文坛上产 生影响,犹太人、青年、失业、知识分子??这些人物形象的上要内容开始 在贝娄笔下形成为他创作风格的特殊元素。  贝娄的创作到五十年代趋于成熟。在这些年里,他一面任教于纽约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同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建立以他特殊文学 元素组成的创作体系的努力中去。《奥吉·马奇历险记》初版于一九五三年, 第二年获得国家图书奖,这部作品的成功使贝多的声望骤然大增。小说通过 来自芝加哥的贫苦犹太青年奥吉·马奇传奇式的流浪冒险故事,生动深刻地 描绘出二十世纪美国社会的面貌,具有现实与幻想,情节与观念相结合的艺 术魅力。无论从形式还是从体裁上来说,这部作品都是对马克·吐温的《哈 克贝刊·费恩历险记》的直接继承,奥吉·马奇从他的前辈哈克身上汲取了 胆魄和力量,他要象哈克那样到人世问去冒险,去游历,他与哈克具有同样 胆大放肆的激情。《奥吉·马奇历险记》被公认为贝娄的代表作,在美国二 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九五九年,贝娄发表了另一部有影响的小说《降雨之王汉德森》。  进入六十年代以后,贝娄的创作开始向他新的高度和深度进军了。一九 六一年,他与苏珊·格拉斯曼结婚,这是贝娄的第三次结婚。次年,受聘于 芝加哥大学,任该校社会教育委员会主席。在六十年代美国社会动荡局面的 影响下,贝娄逐渐从原先热衷的幻想与冒险精神的狭小圈子中摆脱出来,把 热情与力量投放到对社会和人生的新的研究中去,他想的是人的价值与资本 主义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贝娄承认当代美国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另方面他又强调了人的精神的重大作用;他把这一思想概念明确地写 入到他的新作《赫尔索格》(1961)之中。  小说的主人公摩西·赫尔索格是一个犹大教授,为人正派,崇高理性, 有钻研学问的精神,但生活却常与他开玩笑,他已经离了一次婚,可是第二 个妻子马德琳却与一个要好的朋友勾搭上了,他一气之下与马德琳离了婚, 这一来,却丢了职业,房子、财产,连亲生女儿也见不着面了。赫尔索格的 精神在这一“社会文明”的打击下,几乎濒于崩溃的边缘;然而。他又是一 个有智力的学者,一个浪漫的、自我赞美的犹太人,他的错误在于把现代生 活文明与现代思想文明的结合理解得过分简单化了,以至使他在现实中碰得 焦头烂额。从整部作品来看,贝娄是把赫尔索格作为整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 的总代表来进行描写的,他们既高踞于社会芸芸菩众生之上,又受到来自不 同阶层的意识上的冲击;他们既要对资产阶级的精神堕落表示极大的厌恶, 同时却在生活享受上、物质追求上离不开这个阶级所拥有的一切!这就是这  批“精神贵族们”的双重个住、矛盾心理。赫尔索格终于成为一个“落难的 英雄”,这是时代所造成的。在这部小说中,贝娄要告诉人们的,大概就是 这一点。  一九七○年,贝娄发表了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使他第三次荣获全国图书奖。假如我们把这部小说看成是贝娄七十年代创作 上的新的起点,那未五年之后《洪堡的礼物》(1975)的发表则表明作者已 经完成了现实主义传统与现代主义艺术素质的结合,并把这一阶段的创作推 向了高潮。贝娄在这部作品中,以两代作家的命运为题材,以比他以前所有 小说中更加厂“阔的生活画面为背景,写出了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美国 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它的主题是一种带有深刻哲理性的探索,即在不断变 化的世界中,人应该如何处理他与时代、生活、环境的关系。  《洪堡的礼物》获得了一九七六年度的普利策小说奖,并被列入当时最 新的畅销书,紧接着在这一年又使贝娄获得了世界文学上的最高荣誉——诺 贝尔文学奖金。虽说贝娄的获奖并不单单因为是这一部小说,但无可非议的 是:由于《洪堡的礼物》的发表使贝娄小说创作的意义从单纯对人或事物的 描写升华到入与世界、人与时代的关系的探讨,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金证书中 所评价的,贝娄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人类的了解, 以及对当代文化的精湛的分析。”至七十年代末,贝娄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短篇小说集和五个剧本,此外他还出版过评论文集《我们走向何处》(1965),编过《犹大最 佳短篇小说选》(1963)等。作为一名犹太作家,索尔·贝娄以他独特的观 察能力和丰富的艺术技巧写下了一整套以犹太人的恩想、生活和社会为背景 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贝娄已经形成了他最有气质、最有特色的创作性格, 它构成了贝娄最伟大的创造力。贝娄的近作有游记《耶路撒冷往返》(1976)等。(信 德)一九七七年获奖作家[西班牙]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 Vicente Aleixandre,1898—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西班牙抒情诗人,一九七七年“因为他那些具 有创造性的诗作,这些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现代流派,描述了 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阿莱克桑德雷出身于西班牙东南部塞尔维亚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童 年是在安达路西亚度过的,十二岁那一年随全家迁居到首都马德里,并在那 里定居,此后诗人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一九一八年,他进入 马德里大学法律系读书,但是这位富家子弟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书,因 为他的爱好并不在什么法律上,而是希望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诗人。  阿莱克桑德雷大学毕业后虽然也在马德里当过一阵子短期的律师,但很 快就不干了,此后他就再也没有从事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活动,在他的脑子里 所想的唯有诗、诗、诗。阿莱克桑德雷就是怀着这样一股强烈的压抑不住的 热情开始诗歌创作活动的。那是一九二六年,他的第一首诗作在《西方杂志》 上发表,两年后,他的第一部诗集《轮廓》出版,为年轻的诗人在诗坛上初 步赢得了声誉。《轮廓》是一部具有鲜明的个人品格与气质特色的抒情性诗 集,阿莱克桑德雷最早的诗作曾受到当时流行的西班牙现代主义诗派代表人物 L·达里奥的影响。但从《轮廓》开始他又马上从现代主义转向了新古典主义,这种倾向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毁灭与爱情》中表现得尤 为突出,这部诗集更富有抒情色彩,苦涩味也更浓。由于诗人所具有的对新 古典上义的刻意追求和描写的风格,《毁灭或爱情》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欢迎, 获得普遍好评,并于一九三三年荣获西班牙皇家学院颁发的国家文学奖,从 此确立了阿莱克桑德雷在二十世纪西班牙诗人队伍中的显著地位。在此同 年,他与当时侨居在马德里的智利诗人聂鲁达合办了《诗歌的绿马》杂志, 专门刊登流派诗作,对这一时期西班牙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阿莱克桑德雷在西班牙从属于“一九二七年一代”的诗人集团,这些诗 人绝大多数都是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从那时候的文学创作活动演变过来 的。他们作为诗坛的精革,具有高亢的诗歌格调和水准,他们在第一次大战 后发起了西班牙的文学改良运动,研究诗歌格津和流撅的特色,成为当时引 人注目的一代诗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他们的导师、一九五六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 J·R·希梅尼斯的指导直接有关的。 与其他许多同时代的诗人比起来,阿莱克桑德雷的作品并非脍炙人口,名声似乎也小些,然而他不象别人那样一味地追求行情和娇柔造作,他比别 人更注重于表现,换句话说他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受是完整的、适当的, 这也许是因为诗人对事实的描绘的深度远远地超过别人的缘故。广采博取各 个诗歇流派的表现手法,使读者无法以逻辑准则来理解诗歌内容,这就是阿 莱克桑德雷诗歌创作的风格,或者是这种风格属于“曲高和寡”的原因,使 他的作品的传播范围受到了限制。阿莱克桑德雷主张采用自由诗体,他不愿 意自己的诗受到韵律的任何约束,因而从作品的形式看来,有点散文化倾向。 然而他在诗歌用词造句的选择上又非常细致,讲究音节优美、形象传神,还注意精练,因而成为西班牙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诗人。他的诗作大多用来表达 自己对自然、字宙、生命、爱情、人生、死亡的观点,感情激荡然而又包含 着悲哀的成分。他把这种悲哀的最终意义用诗歌的神秘感遮盖起来,或者组 成一首笼罩着绝望气氛的挽歌,而诗人并不是以绝望的牺牲品面目出现,他 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接受者。这种自愿把自己扮装成对上至星光下至昆虫都怀 着一种难以理解的悲悯的手法,与他本人对生活浪漫蒂克式的内在狂热,恰 好起到了平衡的作用。解放与劳役、想象与现实、诗歌与生活,阿莱克桑德 雷把这些对立的双方都以浪漫的手法结合起来,融化在诗中。即使是诗人经 常用的爱情和死亡这样的主题,也通过巧妙的手法溶合在他那令人费解的悲 哀成分之中。阿莱克桑德雷诗作的古怪风格,赋予他的作品一种始终如一的 格调,这种仕痹的格调使那些不够敏感的读者不易进入诗人所独创的丰富多 采的诗歌境界。  作为一个一心崇尚艺术的诗人和出身于贵族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一分 子,阿莱克桑德雷竭力回避政治,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正是共和派 革命者遭受到法西斯分子大屠杀的时候,正是年轻的共和国即将遭受到扼杀 的时候,他在乡间别墅养病。佛朗哥篡夺政权之后,阿莱克桑德雷也并没有 作出激烈的抗议行动,他依然留在国内写作。当然,在这一时期里,诗人所 写的作品表现了他对暴力和压迫行为的反对态度,表现了他对受苦的人民大 众的人道主义同情性,从这点上来说,无疑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因而也 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好评。他于一九五 0 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成 为“学院派”的一员主将,接着又被授子卡洛斯三世大十字勋章,在此甫后, 他还在国外获得了不少荣誉,主要的有:巴黎大学拉丁社会学名誉教授、美 国西班牙学院名誉教授、波多黎各科学艺术学院院士、哥伦比西波哥大大学 西班牙语名誉教授等,一九七七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获得使阿莱克桑德盲在 国外的声誉达到了顶点。自从阿莱克桑德雷成名以来,综观他的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发表于一九三二年的《如唇之剑》是一部包含有悲观主义色彩的 属于超现实主义范畴的作品,抒发了强烈的个人情绪,2.在内战以后出版于 一九四四年的《天堂的影子》表现了诗人转向于浪漫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相结 合的风格,咏叹乡村、大地,感情平经而带忧伤,3.一九五四年出版的《心 的历史》又标志着诗人着眼于社会现实和历史演变,并带有哲理成分来对这 些内容进行描写。阿莱克桑德雷的其他主要诗作有:《在一个辽阔的领域里》(1962)、《带名字的肖像》(1965)。《终极的诗》(1968)、《我最好的诗》(1978)等。此外,他还写过《西班牙现代诗人》、《从马查多到博 字尼奥》(1955)等评论著作。(信 德)一九七八年获奖作家 [美国]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  一九三五年秋天,一艘即将驶往美国纽约的邮轮从波兰的格但斯克港启 航,船上挤满了一大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犹太人,他们几乎都是在德国希 特勒法西斯政权所煽动起来的反犹排犹浪潮的冲击下,被迫背井离乡去国外 谋生的。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位三十挂零的单身中年人,他身材高大,有一 副开朗的面容,但在明亮的眼睛里面似乎隐藏着一种盲然无知伯企求的神 色,他随身所带的行李十分简单,看起来好象是在仓促中离开自己祖国的。 他,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一流犹大小说家,并于一九七八年获得诺贝尔文学 奖金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艾·辛格原籍是波兰东部的拉德兹明,当他在一九○四年七月十四日出 生时,这个地方还属于俄国沙皇政府的管辖之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 教里主管教区的宗教和世俗事务的法学博士,他们的正式职务叫做“拉比”。 辛格四岁时,全家搬到了首都华沙。他在那几上完了教区办的小学和中学, 学习了犹太民族的希伯莱语和意第绪语。一九二○年,中学毕业后,辛格被 父亲送进了华沙神学院,为的是使他将来也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拉比”。然 而,辛格的兴趣根本不在当一名“拉比”,他很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作家,于 是,还在大学期间,他就在当时担任新闻记者的哥哥伊斯雷尔·约瑟夫·辛 格的影响下,悄悄地走上了创作道路。一九二三年大学毕业,辛格违抗了父 亲的意志,脱下犹太人穿的有穗子的斜纹布上衣,剃云鬓脚,下去当“拉比” 而是进了一家名叫《伯莱特文学》的杂志社里担任校对员和翻译。在那里一 干就是十年,在工作之余,辛格勤奋地写作,一九三五年,他终于出版了以《圣经》中魔鬼撒旦的故事为题材的《撒旦在戈莱》.这是辛格的第一部作品。也就在这一年,由于法西斯排犹浪潮的日益猖獗,辛格预感到犹太人即将遭 到严重的迫害,在当时已在美国的哥哥伊·辛格的帮助下,他获得美国政府 的旅游签证,只身来到纽约。到了纽约之后,辛格通过他哥哥朋友的介绍,进了一家叫《犹太进步日报》的意第绪文报纸编辑部里工作,并且以华绍夫斯基这一笔名来发表他的 书评、散文和长短篇小说,辛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所写的作品差不多全在 这里发表和连载,包括他在以后写的那几部受到人们欢迎的长篇小说。一九 四○年,辛格与一位名叫阿尔玛·哈曼的美国女子结婚,三年后,他获得了 美国国籍,成为一名正式的美国公民。  从四十年代开始,辛格就致力于以犹太社会的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小说创 作,在这三十余年时间里,他共写了十六部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集,还有三 个剧本以及回忆录、童话、散文集等,数量十分可观。辛格一般总是先用意 第绪悟写作,然后由他本人或亲友翻译成英语出版。在他所写的长篇小说中, 重要的有《莫斯特卡家族》(1950)、《卢布林的魔术师》(1960)、《奴 隶》(1962)、《庄园》(1967)、《产业》(1969)、《仇敌,一个爱情 的故事》(1972)和《萨沙》(1978》。在这些作品中,一类是以犹大社会 的历史发展和在现代文明压迫下它的解体过程为题材而进行的叙述,另一类  则是以犹太人的思想、爱情、宗教信仰等生活内容作为描写对象的。相比之 下,后者写得更为深刻、真实,这一类的代表作是《卢布林的魔术师》。小 说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叶,地点是波兰东部那个闭塞的、还保持 着长期以来犹大社会稳定性的卢布林省,主人公雅夏·梅什尔是一个以变魔 术为职业的犹太人,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家庭里,由于母亲早 死,仅读了几年小学就到外面谋生,凭着他的刻苦学艺,成了一个“带着一 架手风琴,牵着一只猴子的街头艺人”,又经过多年的走南闯北,好不容易 当上了一个著名的魔术师。可是地位一变,雅夏生性好色的本质也日益暴露, 他几次抛弃家庭妻儿去与别的女人勾搭,为了达到与教授的寡妇埃米莉亚出 国私奔的目的,竟去撬别人家的保险箱,结果愉窃未成反而摔坏了一条腿, 接着原先的几个情人自杀的自杀、堕落的堕落,他自己也落得个走投无路的 下场,最后只得回到家乡,在禁锢的小屋里忏悔自己的罪孽,以求上帝和他 妻儿的宽恕。小说的结尾是雅夏在善良的妻子的感受下,终于以善战胜了恶, 成了虔诚的仟悔者,他又以魔术师的身分在当地演出了。小说的最大成功之 处在于雅夏这个人物的真实性,他是作者以犹太民族的浓厚感情倾注下所塑 造出来的有灵魂、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物。他虽一度荒唐却始终未做恶事, 不敢违抗上帝,在他身上体现出一个遭到种族歧视的、无法摆脱内心陋习却 又受到宗教观念束缚的下层犹太人的形象。显然,辛格对雅夏是寄于同情的。 通过这个人物我们可以理解到作者这段话的含义:“事实上,肉体和痛苦是 同义词。如果选择了邪恶而得不到惩罚,选择了正义而得不到酬报,那怎么 可能还有什么自由选拌呢?在所有这一切苦难的后面,是上帝无限的仁慈。” 从辛格整个创作来看,他的短篇小说成就明显地更高于长篇小说,到七 十年代末为止,他共出版了《傻瓜吉姆佩尔及其他的故事》(1957)、《市 场街的斯宾诺莎》(1961)、《短暂的星期五及其他的故事》(1964)、《集 会》(1968)、《羽毛的王冠》(1974)和《曼富特利说书人和他的马》(1976) 七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如《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扫 烟囱的黑雅什》等都是十分知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辛格以令人感动的 激情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向人们呈现出生活在波兰和美国社会的讲意第绪语的 犹大人的“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性格”。辛格努力使他的短篇小说成为反映犹 太人的命运、智慧和才能的场所,在他笔下的人物有作者、学者、艺术家, 也有屠夫、面包师、扫烟囱工人,大都是犹大社会中下层的劳动者,他们具 有善良的心地、纯洁的灵魂、朴实的言行,但都遇到生活不公正的捉弄,多 数是痛苦的经历,少数也有绝望中获得幸福的,《傻瓜吉姆佩尔》和《市场 街的斯宾诺莎》这两篇名作便是这两种结局的各自代表。吉姆佩尔是个诚实 勤劳的孤儿,却一辈子受人欺侮,他有六个外号,什么“低能儿”、“蠢驴”、 “呆子”等等,最后一个外号“傻瓜”居然成了他终生的别名,人家把一个 放荡的、专门养私生子的女人埃尔卡硬嫁给他,他从没有与她同居过,却成 了埃尔卡与另外男人生的六个孩子的爸爸。后来,埃尔卡得了乳房癌死了, 临死前向他作了忏悔,吉姆佩尔将所有积蓄分给六个孩子,然后伤心地离开 家乡到各地去漫游??。辛格通过吉姆佩尔的悲剧来揭露世界上到处存在的 欺骗和伪装,到头来,连这个“傻瓜”也醒悟了:只有在坟墓里才是“没有 任何纠纷,没有嘲弄,没有欺骗”的世界。与吉姆佩尔不同的是,《市场街 的斯宾诺莎》中的老鳏夫、哲学博士菲谢尔森经过一阵痛苦的磨练之后,最 后在与老处女“黑多比”的结合中尝到了人生乐趣的美好享受。作者借用老鳏夫新婚前后判若两人的喜剧性变化,来讽刺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禁欲主义的 残余。此外.在辛格另外一些短篇小说中。往往采用幻想传说户的精灵、魔鬼、 上帝、撒旦等作为主人公,通过对“天堂”、“地狱”、“鬼屋”的描写来 表达作者对人类社会的观点。这类作品中著名的有《魔鬼的婚札》、《泰伯 利和魔鬼》等。  作为一个美籍波兰裔的犹太作家,辛格以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作为基础, 以濒临死亡的意第绪语作为创作语言,写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细致的犹 太社会画面,他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挽救了古老的犹太文化,而且把本世 纪初以来在波兰境内的犹太社会那种令人怀念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艺术地 表达出来。由于辛格直到三十一岁才离开故乡,因此他与同是著名犹太作家 的贝娄在创作风格和题材的选择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现 出来的是那个古老的犹大社会所带给他的影响,他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 化在一起,以朴素的白描手法来显示丰富的感情,形成了自具一格的创作风 格,他所继承的是古代意第绪文学和现代美国文学的双重传统。  从五十年代以来,辛格多次获得美国文学艺术方面的奖励,其中两次获 得国家图书奖,一九七八年由于“他的洋溢着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是从波 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中汲取了滋养,而且还重视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 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这是对辛格三十几年文学创作 的最高褒奖和表彰。(信 德)一九七九年获奖作家[希腊] 奥季修斯·埃利蒂斯 Odysseus Elytis,1911—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句中国的俗话居然也在远隔重洋的希腊诗人奥季 修斯·埃利蒂斯身上应验了。自从他在一九七九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以来, 这位原先默默无闻地居住在希隋首都雅典斯库福大街 23 号勤奋写作的诗 人,一下子成了闻名世界的文化名人。三年来,他为没完役了的接待访问、 出席会议所苦恼,还要经常出国、发表演讲,对付那些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 们,他几乎成了希腊外交部的一名文化巡回大使。难怪他要发牢骚说:“每 当我对自己说,‘现在,我要坐下来工作’的时候,又有新的应酬出现了, 我又得对自己食言。”此外,由于许多国家在翻译他的诗作,不少翻译者还 不时地向他提出各种问题,光这一项工作就够他忙的了,何况还有别的许多 额外差使!埃利蒂斯做梦也没有想到,得了一个世界性的荣誉之后,却连经 常的生活秩序也被打乱了,三年来他没有写过一行诗,时间都彼这些纷至沓 来的事务和应酬吞噬了,他对朋友说:“我的私生活被侵犯了,不能工作。 我拒绝了许多邀请,但还有不少推辞不了。”埃利蒂斯已年过七十,在有生 之年再写出一些有分量的诗作留传后世,这是他的愿望,也是他的祖国和同 胞们的愿望,希腊人民正期待着这位继乔治·塞费里斯之后第二位获奖的诗 人能写出更好更美的诗作来。奥季修斯·埃利蒂斯原名奥季修斯·阿莱普泽利斯,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日出生在希腊哺部位于地中海东侧的克里特岛上的伊拉克利翁镇,父亲是 一个在当地开肥皂厂的小工商业主。一九一四年,诗人随家庭迁居到首都雅 典,中学毕业后入雅典大学法律政治系读书,尔后又留学法国巴黎大学,攻 读语育文学和艺术学。在巴黎期间,埃利蒂斯受到当时流行的法国超现实主 义文艺思潮的很大影响,据说他的笔名“埃利蒂斯”就是从法国超现实主义 代表诗入保罗·艾吕雅()的姓和“游民”一词的希腊语“埃利 蒂”合并而成的。所谓“超现实主义”,乃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由保罗·艾 吕雅与安德烈·勃勒东、路易·阿拉贡等一批法国年轻诗人发起的一个文艺 运动,他们宣扬要摆脱人类一切理性的制约,抛弃任何美学观念,提倡在“下 意识状态”中进行创作,以达到一个“超乎现实”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一个 以新形式出现的世纪末思潮的翻版,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批思想没有 出路、精神苦闷的诗人们一种逃遁世界现实的自我安慰的产物。由于埃利蒂 斯受此影响甚深,因而他在一开始创作时就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积极追随者和 辩护士。  一九三五年,就在埃利蒂斯在巴黎大学即将修业期满之际,他出版了第 一部诗集《哈·良兰梅特》,两年后出版第二部诗集《不知道的克莱伯赛德 拉斯》,接着又在一九四○年和一九四三年先后出版诗集《方向》和《初升 的太阳》。后两部诗作以希腊的美丽国上为歌颂对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 热爱和对战争与灾难的忧虑心情,写得深沉、哀婉、动人,深受人们好评, 从此奠定了他在希腊文坛上的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诗人及时地投入了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他曾到阿尔巴尼亚等地参加战斗,并被授予陆军中尉军衔。当纳粹德国占领希腊 期间,他始终拒绝与他们合作。他在战时仍未停止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长 诗《献给在阿尔巴尼亚阵亡的陆军中尉的颂歌和哀歌》,发表于一九四六年。 战后,诗人在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间曾担任过无线电台的专栏评论 员,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四年担任过电台编辑,后又在巴黎逗留过,并先后访 问了美国和苏联。回国后致力于诗歌创作,收获甚丰,先后出版的有:《神 圣颂》(,又译《俊杰》)、《六个人加上一个向老天忏悔的人》(1960)、《光明树和第十四个美人》(1972)、《国王与太阳》(1972)、《爱的颤音》(1973)、《神的再现》(1973)、《同胞》(1974)等。《神 圣颂》分“序篇”、“正篇”和“尾声”三部分,历时十年方完成,是一部 以圣经故事为素材的长篇叙事抒情诗,作者以此来隐喻他的祖国和同胞们在 二次大战中所经历的苦难与斗争。长诗被公认为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作,曾被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为“二十世纪的杰作之一”,在诗发表的第二年获得了希 腊的国家诗歌奖(1960),数年后由作曲家 M·塞奥佐拉斯基谱成乐曲成为 一部大型清唱诗剧搬上舞台。  作为一个正直的艺术家,埃利蒂斯竭力维护艺术的尊严和创作的独立 性,在他的作品中既没有对世俗的顺随,更没有对权势的奉承,他以诗人的 良心来进行神圣的创作,他反对一切暴力对艺术的压制和干涉,在一九六七 至一九七四年希腊军人政权统治时期,他就以拒绝发表任何作品来表示抗 议,在艺术上,他以诗法新颖、技巧怪诞而著称,他往往在作品中标新立异, 有时从头到尾没有标点,有时在诗句中插进各种数学或音乐符号,或者将那 些无法搭配的语辞摆在一起,加上莫名其妙的修愉语,使这些诗犹如超现实 主义的画,人们一时无法理解:我的而眼·噙满泪殊 转向窗户凝视看外面·山谷中间的  几棵积雪的树 兄弟们,我说·它们总有一天也会暴虐无度上辈子的人·全蒙着面具 紧紧束拢绳扣我咬了一口白昼·它居然连一滴绿血 也没有流出   我朝大门高喊·声音犹如屠夫 充满着忧和愁 在大地中部·那一粒种子 似乎越来越模糊 太阳的光线,甚至变成了 死神的绞索!这是题为《我的两眼》诗中的头两段,选自埃利蒂斯杰出的名作《神圣颂》, 诗人以对称、排比、影射的手法,加上每隔一行中间的星花符号,企图来表达某些无法用正常语言手段显示出来的思想感情,以引起读者的艺术共鸣。 从这短短的两段诗旬中,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创作艺术的一斑。  也许有人把诗人看成是怪诞、隐晦的化身,然而,这些正是埃利蒂斯与 众不同之处,也是他的艺术显得特别可贵所在,西方评论家称赞他是“在这 层貌似怪诞的语言外壳里面,蕴藏着诗人异常丰富的内心世界”,“纯熟地 运用超现实主义和晦涩主义的创作手法,与希腊的生活现实及文学传统相结 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诗歌语言”,诗人也恰恰因此而被誉为“希腊新诗派 之父”  是的,埃利蒂斯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那股炽热的感情是通过各种色彩的语 言汇积而成的,它有时高亢、热烈,有时沉重、晦暗,犹如艾响乐中强弱高 低丁同的各种音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另一首风格宛然不同的诗:畅饮科林斯的太阳 细察大理石的纹理 越过海洋和葡萄园 手持钢叉 看鱼儿游得多欢畅我找到了太阳唱着颂歌送来的树叶热望正心满意足地 打开活生生的大地的胸膛。我喝水,切开水果 伸手探索风的枝丫 柠檬给夏天的花粉酒水 绿鸟撕碎我的梦幻 我投射一瞥目光离去 世界在宽阔的目光中 复归美好,令人神往。此诗题为《畅饮太阳》,选自诗集《初升的太阳》,它给人们的是生活的美好、阳光的温暖和大地的鸟语花香,我们从中可以理解到诗人心情中宽阔、 热烈、乐观的另一面。一九七九年,埃利蒂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一时议论纷纷,认为是爆出了一个“冷门”。但瑞典皇家科学院刚明确地宣布,授奖是由于“埃利蒂 斯从源远流长的希腊传统中汲取营养,以强烈的情感和敏锐的智力,展示了 现代人为争取自由和从事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斗争”,同时也为了表彰诗人 “一方面是清新隽永,抒情淋漓尽致和落笔曲折细腻,另一方面是严谨细致 和一丝不苟”的独特艺术风格。诗人在发奖仪式上发表演说时则强调指出: “我认为,瑞典皇家科学院今天授予我诺贝尔文学奖金,是想表彰整个希腊 诗界,以及引起世界对一个传统——一个从荷马到当代始终贯串于整个西方 文明的传统的注意。”  埃利蒂斯说的也许是正确的,因为任何一个作家的成就都离不开哺育他 的祖国、人民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伟大历史传统。(信 德)一九八○年获奖作家[美国] 切斯拉夫·米沃什 Czeslaw Milosz,1911—  米沃什是波兰流亡美国的著名诗人和作家。东欧文学权或约瑟夫·布罗 德斯基曾高度评价十沃什,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或许 是最伟大的”。  米沃什是立陶宛裔的波兰人。一九一一年六月三十日生于当时属波兰版 图的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附近的谢泰伊涅。这是一块隐藏在树木葱翠的山谷 中的土地,有森林、湖泊和河流,环境富有诗意。米沃什的父亲是一个土木 工程师,曾在帆国工作。米沃什幼年跟随父亲住在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回故乡。他曾在维尔纽斯泰凡·巴托需大学学习法律。大学毕业后,一九三 四至一九三五年,他靠奖学金去巴黎留学两年,回国后,在波兰电台文学部 工作。  三十年代,他根据波兰历史上几经列强侵略、并吞、瓜分的情况,预见 到波兰将遭受新的侵略,他组织和领导了一支地下斗争力量,即“遭受灾难 的人们”小组,向波兰统治者和新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势力进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被法西斯德国侵占,他所预见的新的灾难已经来临。他目睹华沙城在德寇的破坏下变成了废墟,二十万人在机关枪子弹 的扫射下丧失了生命。面对着残酷的现实,诗人关切着遍地创伤的国上和骨 肉同胞的命运,他从反纳粹战争开始就积极参加了波兰的抵抗运动,在沦陷 的华沙与法西斯德国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二日,波兰人民在苏联人民的援助下,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政府任命米沃什为驻华盛顿 文化参赞,后来又调任驻法国主管文化的一等秘书。但是,波兰当局的一系 列政策使他非常失望,特别在文艺政策上使他无法忍受,他认为,政府当局 要求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为“革命”服务,这就侵犯了作家特有的职责。 于是米沃什在一九五一年初要求在法国政治避难。米沃什在法国流亡了十年,一九六○年移居美国,一九七○年加入美国籍。他移居美国之后,就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拉夫语言文学系 任教,至今仍在该校讲授波兰文学。  米沃什在三十多年的流亡中,过的“是一种与城市大众隔离的生活”。 他自称是“一个孤独的人,过着隐居的生活”。还说:“流亡是一切不幸中 最不幸的事。我简直坠入了深渊。”  米沃什是以诗人著称于世的。他主张诗歌不能脱离现实,而现实生活只 给诗人提供创作的素材,诗人应赋予它“真正的”现实性。所以他的诗歌创 作,不仅艺术地反映现实的真实,而且常常表现出对现实发展的预言。  米沃什在三十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一九三三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题名 为《冰冻时代之诗》。在这部诗集中,诗人反映了波兰人民的苦难,并预言 波兰将遭受大屠杀和中欧文化的大破坏。从后来波兰被法西斯德国蹂躏的情 况来看,他的“卡珊德拉”(凶事预言者)式的预言”,是不乏根据的。他 的预言,实际上为他的人民敲起了警钟。    米沃什早期的诗歌,因为写于“冰冻时代”,而且预感到灾祸的来临, 所以他在诗中,常常流露出纳问、彷惶的情绪。如《偶然相逢》中诗人写道:黎明我们驾车奔驶在冰封的大地上, 有如红色的鸟儿在黑暗中展翅飞翔。①猛然间一只野兔在路上跑过。 我们之中有人用手指点。那是很久以前。而今—— 那野兔和挥手的人都已不在人间。啊,我亲爱的人! 他们在哪儿?他们去向何方? 那挥舞的手,那风驰电掣的奔驶, 还有那沙沙滚动的鹅卵石? 我问你们,并非出自悲伤。 而是感到纳闷、惊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米沃什在枪林弹雨中对诗歌创作有新的启示。 有一次,他在一户人家的门道上爬行时,眼见那地上的鹅卵石彼机枪的子弹 打得蹦了起来,就象豪猪身上的刺那样直竖,他在惊骇中突然感到,“鹅卵 石的景象无疑是真实的,根据同样朴实的真实经验写出来的诗,无疑会胜过 人们幻想中的审判之日,会比它生存得更为长久”,“真实事件的悲剧使臆 想出来的悲剧为之黯然失色。”所以他在这时期的诗,都是从亲身体验的基 础上写出来的,更富有现实感。同时,他在诗中所表露的情绪,已不象早期 那样仿惶、纳闷。而是强烈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如一九四二年在华 沙清明节那天写的《鲜花广场》一诗中,作者通过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内心 的愤怒和新的期望:?? 直到有那么一天, 一切都会变成传奇,在一个新的“鲜花广场”上 愤怒将燃起请人的烈火。  在 1944 年写的《离去》一诗中,诗人控诉了法西斯的野蛮,把城市烧成 了火海,但这只能促使人们“成为狂暴的新一代”,而那火海将变成“火焰 的剑”,“为我们开辟了世界”。  从战后一直到现在,是米沃什诗歌创作最丰富、最成熟的时期。米沃什 这时期的主要诗集有《白昼之光》(1953)、《波别尔王和其他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乔》(1964)、《战后波兰诗选》(1965)、《无名的城市》①
“红色的鸟儿”一句是指米沃什当时组织、领导的一支地下斗争力量:即“遭受灾难的人们”小组。(1969)、《诗选》(1973)、《日出和日落之处》(1974)、《冬日钟声》(1978)、《诗选》(新诗选, 1981)等。他在这时期的诗歌,主要是揭 露现实生活中的虚伪,欺骗及浮夸等现象,认为人在这种虚伪的环境中生活, 等于失去了自由,成了“历史和生物本能的无形力量的俘虏”。特别引人注 目的,在《冬日钟声》等诗集中,米沃什还提出了波兰的独立问题。布罗德 斯基把这一点看得极其重要,他认为使米沃什“成为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 伟大的诗人”的因素之一,就是“战争结束三十五年之后,诗人仍然提到波 兰的独立问题”。  米沃什这时期的诗,大多是在流亡中写成的,尽管祖国的现状使他忧虑, 个人生活中有伤痛,但他对生活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还是赞美生活。如《冬 日钟声》中的一,首诗中写道:“多美好的一天呵! 花园里干活儿,晨雾己消散。 蜂鸟飞上忍冬的花瓣。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占为己有, 也没有任何人值得我深深地怨, 那身受的种种不幸我早已忘却, 依然故我的思想也纵使我难堪, 不再考虑身上的创痛, 我挺起身来,前面是蓝色的大海, 点点白帆。”  在这里,诗人表明,他虽有创痛和不幸,但并非出自个人的恩怨,他还 是要挺起身来,面向现实,颂扬美好的生活。米沃什的诗,富有独创性,他吸收了古典的和现代派各流派的长处,形成了他独特的具有悲剧力度的质朴而自然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 吸引力。米沃什的写作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诗歌以外,他还写过不少散文、小说、文艺论著。比较著名的有杂文集《被禁锢的思想》(1953);散文集《乌 罗的土地》(1953);自传《自然王国:对我的探索》(1968),小说《夺 权者》(1955)和《伊萨山谷》(1981),论著《波兰文学史》(1969)等。 其中杂文集《被禁锢的思想》和小说《夺权者》写得比较成功。前者写人们 在极权政府的统治下的生活状况;后者描写了备受战争创伤的一群波兰的年 轻的激进分子。前者被人称为“一部意义深远的历史文献,具有透彻的分析 力”,后者获得了欧洲文学奖。  此外,米沃什还是一位翻译家,他精通波、俄、英、拉丁、希腊文和希 伯来文。他把莎士比亚、弥尔顿、波特莱尔、T·S 艾略特等作家的作品翻译 成波兰文。他还把《圣经》中的《诗篇》译成波兰文。一九七三年波兰笔会 为了表彰他在翻译上的成就,曾授予翻译文学奖。  一九八○年十月,瑞典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授予他一九八○年度的文学奖 金,理由是“他以不妥协的、锐利的笔调,把人们在一个充满严重冲突的世 界中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他的著作多种、引人入胜,富有 戏剧性”。  (意 晓)一九八一年获奖作家[英国] 埃利亚斯·卡内蒂 Elias Canetti,1905—  卡内蒂是用德语写作的英籍保加利亚商作家。当他获得一九八一年度诺 贝尔文学奖金时,世界文坛为之震惊。一是人们期待着获奖的作家一个也没 有,二是卡内蒂“对当代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除了西德等国知道他 的名字外,对世界大多数地区的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三是他既不是一位 多产的作家,几十年只写了九种作品,又不是致力于某种文学体裁的作家。 在他的九种作品中却运用了七种不同的体裁:一部小说,一部包含三十剧本 的戏剧集,一部社会学性质的著作,一部游记,一本研究卡大卡书信的文集, 两本薄薄的笔记,以及两册自传。因此他不能完全算是一个小说家,也不能 完全算是一个戏剧家或传记作家。但瑞典诺贝尔奖金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文 学奖有他们的理由。他们认为卡内蒂的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 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特别表现德国古典文化的特点”,并说他的终生作 品虽然不是全部文学性,但放在一起,很表明作者的“独创”的天才。卡内蒂于一九○五年出生在保加利亚多瑙河下游的港口城市鲁斯楚克(今鲁塞)。父亲是奥地利籍犹太商人,母亲是西班牙籍的犹太人。六岁那 年,父母就把他带到了英国的曼彻斯特。一九一三年,他父亲去世后,母亲 就带了卡内蒂和他的两个弟弟迁往维也纳居住。他曾先后在苏黎世、法兰克 福和维也纳求学。一九二九年获维也纳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在求学期间。他 喜欢读意大利诗人勃洛克、德国作家卡尔·克洛斯的作品。在维也纳,他还 结识了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对卡夫卡十分敬仰,认为卡夫卡是“把二十世 纪表现得最好的作家”。这些作家对他以后的创作都有过影响。卡内蒂在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一年间曾在柏林从事翻译和创作。一九三八年,纳粹德国并吞了奥地利,卡内蒂一家被迫离开维也纳,先在巴黎住了 一年,然后到英国伦敦定居,并取得英国国籍。卡内蒂精通多种语言,但他始终以德语写作。这原因就如他自己所说:“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 卡内蒂是一个神情缄默而又善于独立思考的作家。他认为不论是小说家或戏剧家都应具有一种素质,那就是对于一切事物的好奇心,鲜明的爱憎态度;聪颖的悟力以及审读自己作品的耐心。他强调作家应与一切人做朋友, 包括高尚的人,聪明的人,头脑简单,领悟力最低的人。只有这样,作家才 能在复杂的人生中认识人生。为此,他又认为作家必须远离权力,不能把人 按世俗的观念加以归类。为了观察人生,他认为作家应把自己的视野扩大。 他曾说:“人们不能老呆在一个过于美丽的城市,那会窒息人们所有的希望。” 他还认为,作家应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应该阅读一切遥远的、古老的文化。 如果他们将自己囚在自己所生存的年代,那他们是无法对这个世界贡献任何 新鲜的东西的。  卡内蒂一九二九年开始创作,一九三○年完成了小说《迷惘》,他没有 急于拿出去发表,直到一九三五年才在维也纳出版。该书曾泽为两个英泽本, 一名《火刑》,于一九四六年在英国出版,另一名《巴倍尔高塔》,于一九  四七年在美国出版。这部长达四百多页的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写于希 特勒吞并奥地利的前夕,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小说的主人公彼得·基恩, 是一个居住在维也纳的汉学教授,他埋头于学业,对世事从不过问。在他和 强悍的女管家苔莱泽结婚以后,他就无法再过那种平静的书斋生活了。苔莱 泽为了榨取基恩的钱财,残酷地折磨他,甚至把他赶出心爱的书斋,使基恩 痛苦和迷惘,以后基恩还遇到流氓舍尔勒的浩劫。多次的刺激,使基恩精神 失常,后来由于他的弟弟相助,夺回了基恩的全部财产,赶走了苔莱泽和她 的姘夫,使他重新回到有二万五千册藏书的书斋。这种突然的变化,更使他 恐惧、迷惘。最后他在疯狂中烧毁了全部的藏书,自己也被火焰所吞没。小 说结尾写道,“书桌前面的地毯,已经着火烧了起来。他走人厨房旁边的睡 房,把所有的旧报纸都抬了出来。然后把它们一张张撕开来,揉成一个个的 纸团,回到书房内,他把这些纸团放到四边的角落去。做妥了之后,他把梯 子放回房间的中央一贯的位置上。自己跟着爬上了第六级之上,低头看着房 间内的火光,等待着。当火焰终于烧到了他的时候,他大声地笑了出来。他 一生之中,从来没有这样大声地笑过。”  小说反映了二、三十年代欧洲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表现了人生的变幻 莫测,揭露了动荡的社会中所出现的邪恶现象。《迷惘》是作者原计划八部 小说组成的《狂人喜剧》的第一部。但其余七部至今尚未动笔。《迷惘》出 版以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一九六三年再版后,才在西方流传, 并得到托马斯·曼和赫曼·勃洛克的赞扬。瑞典研究院认为它是一部“伟大 的小说”,具有果戈理和陀恩妥也夫斯基的风格。卡内蒂在三十年代开始写剧本。一九三二年发表第一个剧本《婚礼》;一九五○年发表《虚荣的喜剧》;一九五六年出版《确定死期的人们》。这 些剧本虽带有荒诞性,剧中没有主角,没有情节,只表现某种场面和人物的 心理状况,但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混乱和生活的不安全感,揭露和讽刺 了人们的自私与贪婪。卡内蒂的剧本,除了运用象征手法外,还善于运用人物的声音特色来表现社会的混乱状态和荒诞性。他曾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声学的面具”。 一九六○年,卡内蒂发表了《群众与权力》。这是作者花了三十五年的心血写成的一部社会学性质的巨著。这是他继《迷惘》之后,最引人注意的一部作品。早在一九二五年,他计划写一部名叫《群众》的论著,为此他曾 研究过各国历史上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各种群众运动。然而到一九三一 年,他发现单纯论述群众而不同时研究权力,作品将毫无价值。到纳粹德国 疯狂侵略的年代,卡内蒂对法西斯主义和极权主义特别注意。所以卡内蒂说, 他写这部作品的“主要意图是研究法西斯的根源。我要弄明白隐藏在事实深 部的根源,而不光是时代的表面现象而已”。  瑞典研究院认为《群众与权力》是一部“专断有权威的作品”,它的目 的是在攻击“权力的宗教”。但这部长达五百多页的著作,作者虽然反对法 西斯主义,可是他并没有能够正确指出法西斯主义的阶级根源,他只是从动 物学、生理学、人类学的角度阐明法西斯的统治和群众受愚弄的原因。同时, 作者虽然分析了各种群众运动,但他并没有正确认识群众和群众运动。他把 群众需要的自由,说成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他还把群众的行为,看成是盲目 的,最后群众要破坏的和群众本身都将同样消失。这就表现了作家的资产阶 级的唯心史观。这部著作,在写作上为西方评论家所赞赏,认为作者论说“明  晰透彻”,文字上毫不矫揉造作。 一九六七年,卡年蒂完成了游记《巴利卡斯之声(旅游札记)》,在这部游记中,他描述了北非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并赞扬那里处处充满生命 的活力和人性的善良。一九七九年,他写了研究卡夫卡的论文,题目叫《卡 夫卡的另一次审判》。西方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研究卡夫卡的权威性的论著。 卡内蒂到目前已完成了两部回忆录,第一部题名《得救的舌头》(英译本 1979 年出版),第二部名《我耳朵中的火把》(英译本 1982 年出版), 前者回忆他童年时代在多瑙河畔的生活;后者回忆了他母亲对他的教育,卡 尔·克鲁斯等人对他的影响,同时还反映了犹太人在中欧和英国的生活,以 及二十年代柏林文学界的状况。这西部回忆录对了解卡内蒂所处的时代和他 的思想的发展有重要价值。但他这两部回忆录只写到一九三一年,卡内蒂还 有半个世纪的生活可以回忆。此外,卡内蒂的《文学笔记》也于一九八二年 出版。这是他写《群众与权力》时,利用余裕时间所写的文学随想录,虽不 连贯,但不无真知的见,写得也比较生动。  西德有位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詹姆斯·利昂,曾对卡内蒂的一生和他的 创作,作过总结性的评述,他写道:“卡内蒂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优秀作家, 一位人道主义者。他代表的是德国的整个放逐的一代。放逐的一代在希特勒 步上权力的宝座时就开始形成了。这一代的作家,当他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重返德国故园时,已是中年了,成了在夹缝中求生的一代。因此,他们写的 作品多数是沉思的,探讨性的。”(意 晓)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人物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