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人日节能买衣服吗?

农历正月初七,又称为“人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资料来源:《春节》新华社发)老寿星
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中国民间称初七这天为“人日”、 “人庆节”、“人胜节” 、“人口日”、“人七日”或“七元日”。民间有一个传说,过去人和动物不分彼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日。农历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羊的生日,初四是猪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初八是谷的生日。这种传说远在汉代就有记载了,可能是一种动物崇拜的遗风,赐予每种动物一个诞生神话,从而也产生了人的生日——人胜节,并产生了十二生肖信仰,并以其记时。 道教也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此说颇有“进化论”的科学观念。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亦云:“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因此,民间相信,如果正月初一天晴,是年鸡则繁育,阴雨鸡则不旺;初二阴晴兆狗;初三日阳晴则兆猪,以此类推。
民俗有曰  ◆“七日贴人于帐”。 ◆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街头看少年。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吃面说媒两不误。
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人日”的说法至少在汉朝时就已流传,到了魏晋后开始重视。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民间艺术 生命树剪纸各地民间还流行生命树剪纸,祈求儿童健壮生长。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的,对自己的历史也一无所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智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维持自己生存的同时,也在探求人类自身的起源。其他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还很多。这些神话虽然牵强附会,但其中却糅合了许多远古的历史和图腾文化,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如古代的生肖铜镜,现在仍然使用的月份图表、时辰图表,应用了各种动物的标记,就是与神话传说分不开的。还有认为生命来源树木或动植物混杂这样一种说法。 古时“人日”还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过去在“人日”这天,中国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
唐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的感怀之句。它证明唐代的人日节,已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传说人们还要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用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妇女将刻得小小的人形戴在鬓发上,既讲吉利,又是一种装饰。民国以前,人日这天青年男女结伴到郊外游玩,选“人日皇后”,中选者主持一天的活动。年长者则登上观音山(今越秀山)或白云山饮酒、吟诗作赋;女的去神庙参神,男的到花地(今芳村区)赏花或拜黄大仙庙。
人胜节的活动还有一些。
一是占卜吉祥。根据气象判断吉凶,以卜人类的繁衍。在西北地区多在人胜节前后购买“生命树”等剪纸。在北方还流行一种活动:让小孩头顶八卦,测试能坚持多久,以训练其耐心,期盼吉祥。这也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的吉祥物。
二是放生。放生是受佛教影响发展起来的,但与人胜节神话传说又有一定联系。
三是文艺活动。这类活动往往与春节的文艺活动相同,但也有其特点。如陕西延安在人胜节时,把鼓抬出来,鼓声一响,人们就跃跃欲试了,“锣鼓响,脚片痒”。大家都拥向广场,开始闹秧歌。男女都可参加,选举队长。秧歌队到处转院拜年,以酒洗尘。秧歌种类较多,有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走灯秧歌、老秧歌等等。延安闹秧歌,起初也是为了驱疫,后来才变成娱乐活动,当然也有加强联络、劝善等教育内容。
由于人胜节又在春节范围内,所以有许多传统体育和游戏,如汉唐时期就流行的蹴鞠(足球),元代还以比赛蹴鞠为军队训练项目。另外,还有唐代的踏球和木射球。儿童则玩小谣儿、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打陀螺、玩杠子、踢毽子、踢球等。人胜节期间,各地都有捏面人、吹糖人的艺人沿街叫卖,看来是一种小生意,其实与女娲造人传说也有联系。当时也流行各种棋类玩具,北京还有一种“卧游山湖”的游戏,它类似升官图,但游玩的地点都是地名,借此传授地理常识。近代又从西方传入台球活动。国画 仙鹤寿桃图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这一天,当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街头出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的亮丽景观。各处庙会也在这一天掀起客流高潮。游人明显比初一到初五多。少男这一天要着意打扮,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朝气,少女要自制人胜、花胜饰物自己佩戴或相互馈赠,显示自己手工技巧。这是一个展示青春美的日子,也是家庭主妇在家忙活几天节日后可以上街游玩的日子,更多的人是为自己的儿子、女儿挑选配偶,以便正月十五后托媒人去提亲。青少年会去哪吒庙,因为哪吒是北京的保护神,青春的神。这一天要祭喜神,北京的喜神在哪儿?有人说是摆在妙峰山,但更通俗的说法是喜神没有具体形象和位置,是个精神的神,无处不在,就看谁能遇到了。说白了就是你看谁最顺眼,最喜相,喜神就伏在谁身上,给你快乐和吉祥。
在山东省临清、济南等地忌讳妇女做针线,据说:“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 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日有测阴晴的活动,“人日”不但要吃春饼(一种双层的荷叶饼,卷“盒子菜”(酱肘子、小肚等熟肉菜),而且要煎饼于庭院,谓之“熏天”。但此俗流传范围越来越小,清末民初时即已被淘汰,以后则鲜为人知,这些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多数已消失。
目前,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还保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俗在新加坡依然盛行”;而在中国北方则保有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球状或方状食品食用,叫“响太平”,寓意“太平安康”。
对于人日,广东潮州人不作重要节日,但吃七样羮,十分普遍。七样羹也叫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客家人喜用鱼一起煮,取食有余之意。汕头市区的菜摊,在这一天将7件菜搭配好,论把算钱,不计斤两,人们乐意接受。农村哪一户欠一两件菜,在地里采他人一二株菜凑成七件,没人说他是贼。
而在南方某些地区,早上须吃饺子,正月初七这天的习俗是“敬土地”和“说(吆喝)毛狗子(狐狸)!说老巴子(狼的土称)!”过去农村生产力低下,人们无力抵御水灾、风灾、旱灾、冰雹等自然灾害,而且病灾、虫灾、鼠灾、兽灾频繁;种庄稼难有好收成,养鸡鸭鹅没奈狐狸何,狼不仅经常拉猪拉羊,还常常吃掉小孩,这些都给人们造成巨大损失,直接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无奈的人们,只好寄希望于上天派来“保佑一方”的土地爷了;因此,旧时每个村庄,即使是单门独户人家,也都在屋场下边修建有土地庙,供奉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从其“土中年丰人畜旺,地灵善恶自分明”的对联和“保佑一方”的横批就可看到人们对“土地爷”的期望值及虔诚程度了。
每年的正月初七晚上,大人们用托盘端着熟猪头、祭品和香、表、纸、烛、鞭炮等,小孩子们提着灯笼排着长阵,去到土地庙祭祀土地公和土地婆;跪拜祷告,祈求土地保佑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四季平安,还要许愿‘保佑狼巴子不拉猪羊,毛狗子不拉鸡鸭等,来年还愿的猪头会更大,燃放的鞭炮会更多’。在朝拜土地来的路上和回归途中,孩子们皆要舞动灯笼,一起高声吆喝,高喊着:“我们屋檐高哟!对门屋檐低哟!说嚯!毛狗子拉对门的鸡哟!”“我们这边赢哟,你们那边输哟!说喝 !老巴子拉你们猪哟!”,一遍又一遍,一声接一声不停的喊!上下村庄和对门屋场的儿童也都同时同样的喊叫起来,夜空中长期荡漾着四面八方的“说喝”声!这一古老习俗,一直留传到了今天。 (来自:新华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在法国,随处可见女人读书的身影,在咖啡馆、在餐厅里、在公交车、在地铁站、在飞机内……电子通讯改变了时代,然而依 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看展览!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善于利用晨起时光的人更容易保持活力和年轻态如何开始新的一天决定了你一整天的健康与心情指数哦“每天出门前,请和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中国经济网、理财中国    按照延迟退休的新规定,到2045年无论8月18日上午,“大兴记忆:不能忘却的纪念”主题展览开幕暨巡展启动仪式在大兴区图书馆举办。区委宣传部、区文明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微口网  今天来和大家说说工龄的事,没想到这个大家几乎都忽略的工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来源:99健康网  长寿,是古今人们都在追求的事情。现代人生活物资充足,医疗发达,相对来说寿命都比较长一些。经常在一些饭局或公共场合看到一些人接到家人的电话,口气非常不耐烦:“不正忙着嘛,吃完就回。”未说两句,就匆匆  治疗“庸俗”的良药之一是“拥书”。  几本书,一盏茶,门子一关,立时氛围就不一样了。  人心浮躁的年代,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看到这些,感触颇深,你有吗?无忧无虑的童年,天真烂漫的小时候,已经成为了我们最纯真的美好的回忆。问问你的小伙假设某一天登上飞机,你万分惊恐地发现沃伦·巴菲特(或者王思聪)碰巧就坐在你的身边,你可以成功说服他投资你的公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谨以此文献给在校大学生们,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收益,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能少走弯路,少些后悔。  可能有的观01那年夏天我们吃啥?那年夏天天气太热买回来的西瓜都透着一股热气那个时候家里没有冰箱。老爹就从井里压一盆凉凉来源:视觉志(ID:QQ_shijuezhi)  这个今年24岁的美丽姑娘名叫Liz Woodward,目前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
最近有朋友向我诉苦,自从有了朋友圈,整个人都不好了。看见大家都在晒各种高大上的生活,不是吃牛排喝红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少,长期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但是你知道吗?最新的调查来源:视觉志(ID:QQ_shijuezhi)
从第一个女孩子摘下眼罩,我就开始哭了,真的是那种控(北京晨报/记者 陈琳)据大兴区卫计委主任李爱芳介绍,随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来源:时尚健康(shishangjiankang22)立秋后虽有了凉意,但还有一个伏天,在暑热中毛孔是张开的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大兴区读者联合会是新区读者自发成立的,集学术性、交流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志愿组织。旨在促进全民阅读,以点带面提gh_c1913d9faa83定期开展服务、书刊等公益宣传,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公益形象,引导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c1913d9faa83定期开展服务、书刊等公益宣传,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公益形象,引导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阅读摇篮】
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是三德范,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那里的春节有着独特的习俗。     家乡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家家都忙碌起来,买年货,打扫卫生,里里外外地准备了起来。而小孩子们更是热闹,男孩子向大人要钱买鞭炮,女孩子缠着父母吵着要买新年衣裳。可平时‘小气’的大人们在这时总是大方地把钱从钱袋里掏出来给小孩买衣服、买鞭炮烟花。  
看吧,每天都有几个是好朋友或者是亲戚的男孩子在胡同里放鞭炮;听吧,每天家门外头都没完没了地响着,什么二踢脚啊、窜天猴啊……各种各样的鞭炮声,随着几个男孩的笑声响了起来。我不知道别人听到这种奇妙而又特别的“乐曲”是什么感受,但我知道每当我听到这声音的时候心情都特别舒畅。
转眼间,已经是小年了,腊月二十三,孩子们差不多都放假了。这一天,大人开始忙活着包水饺了。晚上,一盘香喷喷的水饺摆在了餐桌最显眼的位置,看着是多么美味可口啊。这水饺的皮儿是父母的关爱,这水饺的馅儿是父母的期望啊。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赶集的日子,这一次赶集和往常的不一样,这不仅仅是一年中最后一次赶集了,而且这一天大多数人都是去买烟花爆竹。小孩跟着父母,在卖鞭炮烟花的区域里逛着,东挑挑、西挑挑,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烟花、爆竹,当然还有小孩能自己玩的小鞭炮和烟花。一家人就高兴而满意地回家了。     其实,最热闹的还是大年三十这天。天渐渐黑了的时候,一家之主——小孩的父亲拿着挂在竹竿上的鞭炮,站在大门口上就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那热闹劲儿就甭提了。当天完全黑了的时候,男人们才开始放烟花,而妇女则在家里准备除夕晚上丰盛的大餐。这时,小孩是最悠闲的了。大家都纷纷爬到了自己的房顶上,怀着那种兴奋的心情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当我像其他孩子一样,站在房顶上看到那一朵朵灿烂夺目的烟花时,就会想到,这一晚今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过了这一晚我就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一岁的我会迈向人生更高的阶梯、会突破人生更多的奇迹……看完了烟花的‘表演’,大家都从房顶上下去了,回到温馨洋溢的屋子里,会看到一桌丰盛美味的大餐,还有几盘光滑晶莹的水饺。这时,小孩子的爸爸会拿出一瓶酒,津津有味地喝两盅。全家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引人入胜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家洋溢在幸福的生活之中……     大年初一,这一天便是春节了。不管男女老少这一天都会穿着新衣服,迈着轻松的步伐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小孩这一天会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又可以收到压岁钱了,虽然我们这里的压岁钱给的不多,但是小孩们都会非常开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般都是去小孩子妈妈的娘家走亲戚,这也是一种习俗,也是过春节可少的习俗呢!     大约初七初八吧,“扮玩”活动也随之来了。大人小孩都到街上去看“扮玩”。扭秧歌的妇女们个个容光焕发;赶毛驴儿的、扮猪八戒的老太太们个个都精力旺盛,好像是年轻了好几十岁;踩高跷的人们个个都十分卖力;站在抬杆上的小朋友们个个精神抖擞。扮玩也是一门艺术,我觉得它是一门了不起的民间艺术。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是元宵节,也叫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赏灯节也是元宵节的别名,这是因为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这一天,大家会吃着香甜粘滑的汤圆;到了晚上,每一家都会出来放烟花,有的还会去街上赏灯,有耍龙灯的、玩云彩灯的……真的是应有尽有!这一天,将又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夜晚……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也差不多就结束了,大人们去工作
& &除夕夜放炮
“爆竹声声辞旧岁”。我看着对门的对联一直发呆,这是什么意思呢?今年的除夕之夜,我终于亲眼目睹了。今天晚上,穿新衣、吃年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不是我最高兴的事了,放炮变成了这个除夕之夜的主题。0点的钟声越来越近,我等待着、等待着……
“咚,咚,咚……”12下钟声,也就是0点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和妈妈一溜烟跑到楼下,准备放炮。这时楼下放炮的人已经很多了。人群中,有的放胜利花,有的放二踢脚……花炮,响炮真可谓多种多样。响炮犹如雷公怒吼,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花炮犹如美丽的焰火焰,掩映着我们一张张笑脸。  
  我点燃一支香,把鞭炮铺展,把手伸到捻前,准备点炮。突然,“咚!”“碰!”两声,吓得我身子直发抖,连手中的香都掉了。啊,原来是对门在放二踢脚。我鼓足了勇气,拿起香,慢慢地向捻接近,终于点着了,我一个箭步跑到楼道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响声非常清脆,真好听。我又把一支二踢脚平立在地上,把捻点着,马上跑到楼道里。“咚!”“碰!”两声炮响震耳欲聋,吓得我直往楼道里窜。过了一会儿,我才走出来。最后,我把一支“绿龙”吐珠插在地里,点燃捻线,突然一个绿色的球飞起,好像一颗流星冲向天空。一个个绿色的珍珠呼啸着划破了漆黑的夜空。  
哟!我家邻居正将“百凤朝阳”点着呢。只听“轰”的一声,一颗大焰星正冲天宇。突然,又是“轰”的一声,那颗大焰星立即分散成许多流星似的星焰。过了一会,那些流星似的火焰变成一只只金黄色的凤凰。那一群凤凰好像扇着翅膀,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此时真是爆竹声声辞旧岁。声声爆竹迎来了新的世纪。火树银花,把新世纪装扮得更加美丽。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活动乐园】
老师悄悄对你说: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家家贴春联,放鞭炮,好热闹!”同学们,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中国人的心里,春节意味着团圆,充满了喜庆。春节里,各地的风俗非常多,除夕打扬尘、贴春联,包饺子、吃团年饭,放鞭炮、看社戏,现在还有看春节晚会……为了迎春节,大人们忙得团团转,就让在快乐童年的我们,也融入这欢天喜地的世界里享受这春节里的每一刻吧!
《迎新春》之大扫除篇:
系起围裙,戴上自制的掸尘帽,开始给自家的房间来一次彻底美容吧!相信那桌椅下的灰尘,门门缝缝儿里的“礼物”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的!
《迎新春》之包饺子篇:
过年吃一顿团圆饺,一生一世都美好。如果你家有自己包饺子吃的习惯,那真是太棒了!赶紧缠上你的奶奶或者妈妈,为她打打下手吧!边看边学,你一定能包出风味独特的如意饺、形态新颖的幸福饺呢!
《迎新春》之购物篇:
过节离不开购物。打算到商场购置点什么呢?新衣,新鞋?这大概是大人操心的事儿吧?你准备买点什么呢?春联?鞭炮?或者什么都不好,只是去大街小巷赶个热闹?跑出屋外,你会发现是另一番精彩的景象。
《迎新春》之贴春联、门神篇:
春节贴门神、春联是大部分地区的一大特色,昭示着喜庆、吉利。如果你能挥毫泼墨,那最好不过了。可以将自己的春联作品贴在自家的门上,那将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当然你可以购买现成的春联,亲自贴到自家的门框上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据说,贴春联是有考究的,贴的时候要注意哦!
《迎新春》之玩耍篇:
孩子们,玩是你们的特权。抛却一切烦恼与忧愁,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放鞭炮,溜冰,动起来吧,“我的春节我作主”。
《迎新春》之诵读篇:
学一曲台湾民谣《卖汤圆》:卖汤圆卖汤圆&& 小儿哥的汤圆是圆又圆&& 一碗汤圆满又满&& 三毛钱呀买一碗&& 汤圆汤圆卖汤圆&&& 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 唉嗨哟……卖汤圆卖汤圆&& 玄哥的汤圆是圆又圆&& 一碗汤圆满又满&& 三毛钱呀买一碗& 汤圆汤圆卖汤圆&& 公平交易可以包退换&& 唉嗨哟…… 汤圆汤圆卖汤圆& 玄哥的汤圆是圆又圆&& 要吃汤圆快来买& 吃了汤圆又满&& 汤圆汤圆卖汤圆& 晚来一步只怕要卖完&& 唉嗨哟……
熟读描写烟火的词语:璀灿夺目&& 火树银花&& 昙花一现& 天女散花
熟读几副春联:&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熟读描写过年情景的诗歌:《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闲话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之首,称“春节”,古称“元旦”,俗称“过年”。部分地区的人们是这样度过的:是日一大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穿新装,燃放鞭炮,拜天地祖宗、祭祀祖先。接着全家人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吃早饭,下辈向长辈祝福,长辈给下辈寄以期望。吃过早饭后,父母就携带儿女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客人进门时,相互说些“新年如意”,“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主人要请客人吃糖果,喝茶,并互换大吉,还要互送小孩”利市“(红包)。接着主人备酒设宴款待客人,俗谓之贺正。当然各地区的习俗不一样,如:
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 福建省 &&&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降。 &&& 广东省 &&&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 江苏省 &&&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 四川省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了解“年”的由来:
民间传说:古时,有怪兽名曰“年”,形若狮子而独角。定时出现伤害人畜,人们苦无制服之法。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噼拍”爆炸有声,红光闪耀,“年”惊窜奔逃。于是人们认识“年”性,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家居,贴红联,燃爆竹以驱“年”。“年”果不再来。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有了“过年”。
【习作天地】
在春节活动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有一定顺序,内容比较具体,语句通顺。
提示小语:
从文题来看,是要求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写的。你可以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或者观察到的一个细微的举动、瞬间来写,但是注意选材一定要具有春节气息 然后从这个入手写下去,拓展到大的方面。比如放鞭炮, 放礼花,全家人吃团圆饭的热闹场景等等。你可以以自己的见闻为主线,也可以以自己的心情为线索,把热闹而欢快的春节场面描写出来。
提笔试试: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你又长大一岁了哦!简单地说说你期待过年的心情,还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过春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呢?做了哪些事,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但具体选其中一个欢快的场面具体描写,写写你看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又想了些什么?通过你的动作、神态和心情再现当时的情景吧!当然,你还可以学着上面的范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布局全文,但要注意每一部分要抓住事物或活动的特点写。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了春节,你有什么期望,写写你的感想。也可以以歌曲结尾,表达你快乐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作者……
&&友情链接
@2005-.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南通市教育局 &&
承办单位: &&
技术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七是 人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