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智慧是与他的才学识结合的你认为他选择刘禅来三国之辅佐诸葛亮是正确的吗

诸葛亮的智慧是与他的才学识结合的你认为他选择刘禅来辅佐是正确的吗_百度知道
诸葛亮的智慧是与他的才学识结合的你认为他选择刘禅来辅佐是正确的吗
则卿可自立为益州之主“,不忍弃之而去,以诸葛亮的为人他是断然不会贪慕权位的;不能辅佐,勿使田园荒废,则辅之,所以有“能辅佐,一切都是因为刘备临死之前托孤之重。其实刘备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不成器,因为出山之前诸葛亮就嘱咐家中童仆当功成名就之日自然回来个人认为也不是他想选择刘禅来辅佐的,可见诸葛亮志在山林。但个人认为这句话也恰恰表明了刘备的高明或者说狡猾之处,诸葛亮想报答这份知遇之情
刘备的话束缚了诸葛亮的后半生,固然成全了诸葛的忠,但也注定了他会天无力的结局。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诸葛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何当初诸葛亮选择刘备而不选择曹操和孙权呢?|三国群英传版本制作|三国游戏信息
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开序幕,赤壁战役、攻城战、英雄美人的传说,从未在时光中褪色,重现千里激战的万人战场,新三国群英传OL[私服版]全新开战。不仅带来领兵上阵的快感,更带来万人杀敌的新感受,全新特色四大职业,猛将,方士,豪杰,军师,愿以此全新玩法,魔化BOSS,拉风的兵种,炫丽装备,耐玩版,献给所有热爱三国群英传的新旧玩家。
为何当初诸葛亮选择刘备而不选择曹操和孙权呢?
文章作者:kingwen1
文章来源:三国群英传版本制作|三国游戏信息
更新时间: 15:23:25&
1.慧眼择主  “诸葛大名垂宇宙”,翻开中国历史,南阳人所谓的“智圣”――诸葛亮占据着辉煌一页,在民间,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诚的典范,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当然与他所投明主有着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一生谨慎,尤其在择主的问题上,他有着苛刻的条件:那就是具有雄才大略、审时度势、礼贤下士、“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一代英主。  诸葛亮隐居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蜀书?诸葛亮传)实则“藏器在身”,而实际上,他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诸葛亮官可至何职时,“亮但笑而不言”。《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为何笑而不答呢?原因就是因为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胸怀济世之才,欲图王霸之业的诸葛亮要想攀登权力的高峰,最好的途径也就是择一人明主了,这对诸葛亮而言,是实现其政治目标的重要契机。  从诸葛亮后来的《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世之英雄早已洞若观火,一目了然。刘表、刘璋、张鲁等碌碌之辈,根本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诸葛亮心目中的英主明君,只有孙权、刘备、曹操这三个人。  在东汉末年,各路军阀互相混战,有才能的仁人志士都投靠了自己心目中的明主,屡易其主者多不胜数。而诸葛亮是少有的事一主而终的臣子。很多人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与诸葛亮光复汉室的思想正好相符,因此诸葛亮才会选择刘备。其实不然。当时汉室宗亲跨州据郡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如刘表。然而诸葛亮都没有投靠,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知道刘表刘璋等并非立业之主,都是只知据土自守之人,并非心存汉室之士。这一点从后来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中看出。诸葛亮说姜维“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这说明诸葛亮心中的明主应该是忠于汉室,有志于中兴汉室之人。其次,这个人也应该是个仁德之士。很明显,曹操很显然是不符合他这个标准的,他还曾经在徐州进行大屠杀,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必定不属于仁君之列。而且曹操也并非忠于汉室之人,虽其终此一生,并未称帝,然此人晚年却一直为后代称帝铺路。再次,曹操为人多疑,也并不一定就能给诸葛亮充分的信任,使其能一展抱负。刘表居安自保,充其量是个据守一方的军阀而已,诸葛亮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给这样的一个人呢?如果再从当时的政局来看,曹操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个霸主,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放弃这一选择?实际上,这并非是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诸葛亮要与“汉贼”划清界限的原因。诸葛亮弃曹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中原、汝颍地区的人才济济,曹操统一北方后,已非初起兵时可比,其帐下确是猛将如雨,谋臣如云,而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要想在曹操那里出人头地、脱颖而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对于这样的情况,诸葛亮当然也有足够的认识。当其好友孟建思乡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时,诸葛亮劝阻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韬任郡守时,独自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蜀书?诸葛亮传)为徐、石二人仕途不畅而鸣不平,也是在为自己当初没有去投奔魏国而感到庆幸!  诸葛亮不选孙权的原因也很简单,是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而并非是孙权姓“孙”,不姓“刘”。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所以他也不投靠孙权。而历史证明了诸葛亮的观点是对的。到了晚年,孙权十分昏庸,既立太子孙和,却又宠爱鲁王孙霸。致使朝中形成两派分立局面。陆逊多次上表,要求孙权将太子和鲁王区别对待,以免造成朝廷党派林立。然而孙权对于这位曾立有大功,今又为一国之相的大臣多次谴责,陆逊怀着满腔热血却不得酬,最后忧愤而死。  以诸葛亮那识人的慧眼,他当初也知道孙权是个雄略之主,且其兄诸葛谨亦在东吴供职,然而当东吴重臣张昭推荐诸葛亮予吴主时,诸葛亮果断地拒绝道:“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最终为什么选择的是刘备呢?刘备有雄才,知人善任,这一点也正是诸葛亮择主的重要条件。再加上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蜀书?诸葛亮传)除此之外,历代政论家谈论最多的是诸葛亮心存汉室,他与刘备共谋事,主要是建立在拥刘安汉基础上的。“汉祚将倾,方将翊赞宗杰,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故也”《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的这条材料为众多史家所引用,以论证诸葛亮素有“宗本之心”,当然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了。  刘备在当时的霸主里,并不是一个很有势力的,为何诸葛亮要辅佐“羁旅奔逃,寄人篱下,无寸土可以立业”的刘备呢?古今几乎所有的政论家都未深究个中的奥秘。其实,诸葛亮的目光是非常远大的,他并没有在乎刘备在军事实力与人才资源上的“一穷二白”,而以为刘、葛的结合是志同道合。当时,刘备的一些“劣势”、“短处”,在诸葛亮看来,这些也正是“优势”、“长处”。试想,如果刘备与曹操一样到处招兵买马,想必也是人才济济,诸葛亮还能受到特殊的重用吗?正是因为刘备手下武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谋臣不过糜竺、孙乾、简雍等数人。有句话说“亡命于行旅之间”,由此可见刘备集团的人才匮乏到何种程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给诸葛亮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足够的平台。诸葛亮出山的条件很高,人主对其不仅要做到“贤”之,还必须做到“尽”之,“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  汉末诸侯纷争,群英并起,应该说其时可供人才选择的霸主是很多的,但诸葛亮却选中了当时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就是他通过对全局的综合分析和深入思考(即所谓“审势”),已经预计到了天下将要“三分”,而自己只有加入到刘备集团,先促其“三分”格局的形成,然后再伺机统一中国,以实现其“大一统”的愿望,这是其一;其二,刘备其人素以“仁厚”著称,且是帝室之胄,较之曹操、孙权无疑更得人心。于是,诸葛亮在对刘备进行了多次考验(即“三顾”)并发表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即《隆中对》)之后,遂出山相助刘备了。可以说,诸葛亮的“择主”本身就已考虑到了形势的特点与人心的向背这两方面的因素,而《隆中对》更堪称是对这两者的科学总结与远景规划。至于赤壁之战前他到东吴的“舌战群儒”,以及他对孙权、周瑜的“激将之法”并最终促成了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胜利,也无不体现出他对形势的精辟分析和对不同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可以说,“审势”与“攻心”既是诸葛亮施政与用兵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成就他千秋功业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真可谓有先见之明。在东汉末年,多少人因为择主不慎,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死族灭,例如沮授,田丰等。诸葛亮择主之慎,被后人视为其品格高尚的其中一个标志。诸葛亮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与他慧眼择主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2.巧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是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时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外事”活动,其精彩的发言,雄辩的才能让我们倾叹不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为了使东吴与刘备联盟,齐力对抗曹操,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当时刘备刚刚打了败仗,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诸葛亮舌战群儒讲的是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的一次论辩。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江东诸儒为了阻止诸葛亮劝说孙权,群起而攻之,试图在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前先用车轮战术将其挑下马来。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镇定自若,见机而变,运用多种证明或反驳的技法,于嬉笑怒骂中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被传为千古佳话。诸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驳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陆绩“语塞”,严峻“低头丧气”,程德枢也“不能对”,使主张降曹者理屈词穷,尽皆失色,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博雅和雄辩。“腹有诗书气自华”,诸葛亮的博学多识、经天纬地之才在舌战群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他能够纵论古今,游刃有余,“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当时的情况下,东吴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想把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一一说服,也决非是一件易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诸葛亮是怎样一一说服他们的:  张昭是东吴谋士中的一号人物,也是第一个上来发难的,这个人是孙策手下的老臣,当孙策临死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张昭在东吴的地位何等重要!  先来看看第一个回合:张昭先投石问路说,听说阁下经常自比管仲乐毅,是这样吗?张昭的试探之语,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说:不敢当!哪里哪里!那都是别人瞎说的,我怎敢自比管仲乐毅啊?但诸葛亮毫不客套、毫不退避,沉着应答,正好接住了他的话锋:是啊,这只是我的小可之比。看来诸葛亮的口气很大,一副底气也十足的样子!  张昭听完诸葛亮的回答,心里暗自高兴,这正是他需要的回答。心想,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到底还是个毛头小子啊,看来这个小子一下子就进套了、中计了,于是他步步紧逼,接着第一个问题进行第二次发难。  这一次,张昭把当前的时局说了出来,想以当前刘备失败的事实逼迫孔明承认自己无能。张昭说:刘备得了你孔明,说他如鱼得水,准备大展宏图于天下,但却连自己驻扎的荆州也守不住,如今已被曹操夺去了,不知道你们高层到底有怎样的策划和决策呢?  诸葛亮听了他这话,仍然不慌不忙,十分沉稳,他说:是的,我们暂时处于不利形势,但那些失利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果想要取得胜利,还是易如反掌的。至于我们暂时屯兵江夏,那是为了别有良图,至于下一步采取什么策略,这是军事机密,不是任何等闲之辈可以知道的。恕我无可奉告!  经过这么两个回合,张昭越发得手,他暗自得意,心想孔明你小子还是年幼无知,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跳进了我的圈套内。既然你已经承认自己曾经自比过管乐二人,那我就将管乐二人的在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你目前的狼狈状况作一番比较:“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难道也是这样的吗?我看你接下来怎么答复,一定会出糗的!  张昭句句尖刻,观点如此咄咄逼人,羞辱和人身攻击并用,如疾风骤雨一般向诸葛亮袭来!  不急,我们来看一看诸葛亮是怎样回答的。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是不躁不怒,不温不火,沉着冷静,谈笑自若。开始时诸葛亮没有正面回击他的话,而是先淡淡一笑,先是打了一个比喻,表明自己的心胸和平生抱负,把话题轻轻荡开,使僵持的充满火药味的气氛有所缓和,也为自己换回了很大的面子:燕誉安知鸿鹄之志哉!大鹏鸟展翅翱翔万里,它的志向是那些小鸟们所不知道的。  随后,诸葛亮又用比喻论证自己的观点,证实了自己的非凡的谋略和军事才能,证明自己与管乐二人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随后又用事例论证,把刘备暂时失利的原因指出来,又指出预期取胜的希望;最后诸葛亮反客为主,反戈一击,含沙射影地指责像张昭之流只是夸辩之徒,虚誉欺人之辈,虽然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但是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这样三个回合下来,张昭被弄了个无言以对,自取其辱。看来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说退了张昭,可以说诸葛亮已经取得了一大半的胜利,接下来,出来发难的又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虞翻。他说:“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诸葛亮对道:“曹兵乃蚁聚乌合之众,虽百万不足惧也。”虞翻接着说,你们累战累败,还说什么不惧曹军,这不明摆着是说大话、吹牛吗?  其实,孔明已经看出了他是持“曹兵威胁论”的一个谋士,于是他抓住这一特点,一针见血,直指他的痛处,指出他的指导思想上的空虚和谬误:  不错,在前几次抵抗曹兵时,我们确实有过失败,但我们几千人的微弱兵力都不怕曹操的虎狼之师,你们江东兵精粮足,还有长江的天险在屏障,但却每每个都怕曹军怕得要死,个个都在唆使主子屈膝投降,你们这样胆小如鼠,还有什么脸面在世间为人?听完这话,虽然虞翻心中万分气愤,但口中他也无话可说。  接着,步骘是第三个上来发难的,他直接讥讽诸葛亮是苏秦张仪之流,是一个只会舌辨的谋士。诸葛亮并没有辩驳,只是接住话锋,说:“就是苏秦张仪,还有匡扶人国之谋,也不像你们这些怕死鬼只知道投降,你们有什么资格嘲笑苏秦张仪之流?”此话一出,把这个步骘说的无言以对,面露羞色!  薛综是第四个上来发难的。其实这个薛综持的是“王朝兴衰论”,他指出汉室的灭亡、曹操的兴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规律。所以说,东吴不能逆历史潮流而行事。他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吴只有投降才是上上之策!  诸葛亮这个人是何等的聪明,难道他就不懂这个王朝兴衰的道理吗?他在隆重对策时不就分析了曹操的实力了吗?――“此诚不可与争锋”,但这时候诸葛亮是不能就范的!于是诸葛亮就把王朝正统观点论抛了出来,不仅仅是反唇相讥,似乎于是诅咒和辱骂:“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而心生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这一骂,骂得是痛快淋漓、有理有据!而且又极符合当时的儒家正统学说,薛综当然无言以对,只有白白地被诸葛亮骂了一顿!  第五个上来发难的是陆绩。他持的是“等级门第论”的观点。他说什么曹操是相国曹参之后,而刘备乃是织席贩履之夫,根本不能与曹操相抗衡。  这个陆绩是想用等级观念来羞辱刘备、诸葛亮。这个问题,对于诸葛亮来说,想要驳倒他是轻而易举的。诸葛亮以事实论证,指出这是狗眼看人低的小儿之语:“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第六个上来发难的是严苯优抵罡鹆潦乔看识崂恚傅貌皇钦郏⒅饰手罡鹆疗绞敝魏尉洹?蠢词窍胗谩把г号伞崩幢臧褡约海病八潮恪迸乐罡鹆撩挥惺裁凑嬲难丁  第七个上来发难的是程德枢,他批评孔明好为大言,爱吹牛,大概想以此来掩盖自己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这两个看来都是“学院派”的,都是想用经典和学问来压制住诸葛亮。  诸葛亮又引以论据,以一番雄辩的不可反驳的语言反击了那些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世之腐儒”、“小人之儒”,说他们只知道“寻章摘句,唯务雕虫,专工翰墨、好后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这两位学院派人物也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口才、学识的较量,也更是敏捷的思维和胆识的较量,这一段对话非常精彩,经常被后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是“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有力佐证!  综观舌战群儒的整个过程,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做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使“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  总之,诸葛亮舌战群儒风头出尽,其娴熟的论辩技巧令人折服,堪称经典,值得当今习此道者深味。  3.诸葛亮的用人观  诸葛亮是我国的名相,他学识渊博,身在茅庐便知天下事。他才华出众,帮助寄人篱下的刘备夺得了三分天下。他计谋超群,令敌手闻风丧胆。他一生谨慎,无论是用人方面还是谋略方面,无疑都是非常出色。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面我们就来客观的看一下诸葛亮的用人观。  诸葛亮一生对蜀国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其才华举世无双,谋略深远。观其用兵、用人,英明绝伦但也有一时糊涂,对我们现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是大有借鉴之处。  用人之重要性,可谓是重中之中。诸葛亮是一个善于用人的军事家,他每一次谋略的成功都与他的英明用人有关,他的少数重大失败也与他的用人失败有莫大的关系。他出山后的第一战就火烧曹军,让张飞、关羽佩服地五体投地,在军中树立了威信。以后他指挥全军,没有一个不是心服口服而无动于衷的。这一点是用好人的基础,诸葛亮对用兵打仗很有研究。每一次他要派人去游说对方,都会精挑细选;每一次在阵前遇敌,他都要仔细估计对手的实力然后派相应的将领迎战,绝对不轻易让自己的人失败。  其实,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下更有才干,关键是要有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的本领。其实,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向我们阐释了他精辟的“相马”之道。  诸葛亮在其《心书》一文中,讲到如何“知人”时,提出了这样七条途径。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也就是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将来的志向,看看他是否胸怀大志。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观点有什么变化,有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知识经验如何,是否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其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诸葛亮的这些观点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拓宽用人的思路。  在用人方面,诸葛亮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细心培养人才,他在养才方面确实有超人的一面,可是为什么在刘备时期费、蒋、董并不突出,也许是因为当时蜀汉正是人才济济的时候,文有法正,诸葛亮,武有关、张、魏延。所以他们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而在法正的早死和彝陵之战后,使得蜀汉的精锐损失很大。出现了这个严峻局势后,诸葛亮就从刘备遗留的人才中选拔他认为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所以诸葛亮刻意培养费、蒋、董他们。在这个阶段,诸葛亮并没有发现新的可以重用的人才。为什么?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诸葛亮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对蜀中人才的选拔有意控制,压抑蜀中的势力。对荆州人才要刻意培养。以平衡和抵消彝陵战后,在政权上的不平衡的力量。二是,诸葛亮在择才上面,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他的责任太重(刘备的托孤,蜀汉的兴亡,汉室的中兴),所以总希望把所有问题往自己的身上揽,所以在择人方面慎之又慎,生怕出差错,导致危险的局面。不过当时的蜀汉的确处于风雨摇动的时期,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内乱。这样的态度也可以理解。  不管怎样,在用人这方面,诸葛亮对人材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  “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这些都体现出了诸葛亮讲“贤才”对国家的重要程度和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  诸葛亮还善于用人之长,根据不同人不同的个性,把他们的长处发挥得恰到很好。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当然深知这个道理。杨仪虽也“性狷狭”,但他却也有真才实学,刘备与他在谈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之时,总被杨仪的高见而大为高兴。有“规画他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的好处。因此“建兴三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军戎节度,取办于仪”(见《三国志?蜀书?杨仪传》)。诸葛亮本人在每次考虑到此人时,也总是“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另外,诸葛亮还能充分识别人材、发掘人材。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他跟随刘备入蜀后,任广都县长。刘备在一次游观中,突然来到了广都,发现蒋琬众事不理,又喝得大醉,见这种状况,刘备非常生气,要加罪与蒋琬。诸葛亮深知蒋琬其人的才干,他劝刘备道:“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见《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这和庞统当年的情形是完全一样的。果断被诸葛亮说中了,蒋琬的确是一个治国的大才,他后来被前后任为尚书郎、丞相府东曹掾、参军、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曾私下里对后主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见《蒋琬传》)。在诸葛亮死后,他更与费t等人一起,担起了治国安邦的大任。  可见,诸葛亮在识人上也是很有其独到之处的。  对待人才,诸葛亮从来都是不问资历的深浅,不以官位的高低,不以是否是降将来区别看待人材,只有那人真正有才,诸葛亮就会重用。  他提拔人才甚多。费t、蒋琬、董允、郭攸之、姜维、杨洪、杨仪、王平、何诋等都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蜀书列传上的五十多人,大多都受过孔明明里或暗里提拔。这些人才也不辜负诸葛亮,为蜀国付出了很多。  诸葛亮提拔人才有很多都源于民间底层。杨洪、何诋二人原是小吏,但被诸葛亮破格提拔为郡守,两人也有很多政绩。  在上面提到的众多人物中,许多都成了蜀国后期的栋梁之材,中流砥柱。也正是由于诸葛亮用人的不拘一格,才会使只拥有一州之地的弱蜀,在与强魏与东吴的较量中,没有因为土地缺乏的原因,而人材太过缺乏。对于这一点,诸葛亮本人是功不可没的!但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无论一个人多聪明,他都会有失误的时候。  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毕竟不是神,他也有缺点,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出在人事问题上。尤其是他对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刘备投降,诸葛亮居然根据骨相说他久后必反,这多么荒唐。虽然孔明未能杀死魏延,却对魏延抱有成见,认为他不忠不义。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实不然。虽然魏延不断被孔明排斥,却仍忠心地效劳与蜀国,屡建奇功:斩王双,战张颌等都足以证明魏延是个不可忽视的人才。孔明最错的是在毫无根据之下,留下锦囊杀死了魏延。  诸葛亮在看才、择才方面,虽然有过人之处,但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从对马谡的任用(最有希望的反攻)到对魏延和杨仪的搭配(牺牲了蜀汉的一员大将),姜维的选拔和任用(诸葛亮没有为他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环境)等都可以看出。几次决定蜀汉命运大问题上的用人、调配上都有明显的失误:  诸葛亮最大的一次错误就是不该留关羽镇守荆州。关羽生性孤傲根本就不可担此重任。诸葛亮深知关羽此人,虽然武艺绝伦,华夏遍地无人出其右者,然而眼高于顶,目空一切,这对诸葛亮的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思想大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仍然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关羽。以至于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使得诸葛亮失去了其三分天下思想最重要的战略基地。  第二就是不该让刘备带庞统东征。他应该派庞统和赵云守荆州,让关羽入西川。当然诸葛亮后来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打算调关羽入西川可是已是为时晚矣。  第三就是重用马谡失街亭。街亭乃自古兵家必争之地,马谡其人胸无城府,一向纸上谈兵,可惜诸葛亮一直没有看出来。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专门向诸葛亮嘱咐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而诸葛亮也明知道“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还是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败军折将,失地陷城,被司马懿逼的摆空城计,北伐中原的统一大业也再次以失败告终。  第四就是他不用魏延兵出斜谷之计。魏延出子午谷之谋,“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与诸葛亮“出秦川”之计正合,料敌审己,以夏侯琳膏粱子弟,仗清河公主升督长安,可以必克,胜算尽握,与淮阴侯会高祖于潼关相仿佛,时夏侯琳远不及楚之守将,若果行之,“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这个时候,赵云、马岱、吴壹等宿将尚在,关西胡羌因马氏之善而引之,此势与秦出咸阳、汉占关中相当,确可固而图关东也。而诸葛亮以此为危计,竟欲“安从坦道,平取陇右”,真是可笑,舍敌之咽喉取无关痛痒处,击之不死又打草惊蛇,至司马仲达都统关西后,关中遂再不可图矣!吾亦为之叹矣!设使不胜,唯丧万人而已,而孔明前后兵败,又岂止丧万人哉!蜀国小力薄,大军决战,军力财力人力均不如魏,“安从坦道”,非决胜之法也。魏延出淮阴之谋,而勇猛过于淮阴,有如此上将奇谋诸葛亮不能用,真是可惜了。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一生四次失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六出祁山,以至于姜维的九伐中原。  诸葛亮在蜀国担任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人们心目中,他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简直成了完美无缺的圣人。但实际上,诸葛亮在领导岗位上,做得也不那么成功。  “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出于这种小心谨慎的个性,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方面,总是喜欢找理论高手,比如蒋琬、费t、姜维、马谡等人。当然,这些人的确都是英才,但却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以至于唯唯诺诺、赞美声一片。但是,诸葛亮用人方面的才能也是不可否认的,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些失误。  4.六出祁山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蜀后主刘禅,在安定内部,经营益州和平定南中后,又与吴恢复了联盟。自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起,诸葛亮便开始率军北伐曹魏,至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共六次出师,俗称“六出祁山”。  诸葛亮一出祁山,虽有初出师时之节节胜利,后因诸葛亮错用马谡而失街亭,战局急转直下,诸葛亮被迫仓皇后撤,最后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二出祁山,魏军按司马懿制定的战略方针,坚守不战;诸葛亮速战不成,死伤累累,最后由于粮草不足,不得不无功而返。  三出祁山,诸葛亮乘魏方陈仓守将病重,袭取陈仓,取建成,兵驻祁山。司马懿率军迎战,诸葛亮因病而体力不支,不战而偷偷溜走。  四出祁山,司马懿伐蜀,没想到会遇到大雨,不得不撤回。诸葛亮乘机攻祁山。司马懿妙用反间计,使刘后主下令诸葛亮班师回朝,魏又一次因为使用计谋不战而胜。  五出祁山,因蜀汉经济不堪连年战争的负担,李严无法按期筹办军粮,便假报东吴攻蜀,诸葛亮以假为真,回师救蜀,伐魏成水中捞月。  六出祁山,孔明率军伐魏,初战便中司马懿埋伏,大败而损失上万。后因诸葛亮心劳力绌,星落五丈原。蜀军费尽力气,好不容易才撤回本土。  诸葛亮六出祁山,次次失策,究其原因,大致如下:一次用人不当;一次被司马懿的坚守战略挫败;一次中反间计;三次因对自己、对国力未做出正确估计,不能量力而行。  尽管诸葛亮打了很多败仗,但读完《三国演义》,诸葛亮又确确实实以神机妙算、深谋远虑的智者形象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三国演义》写六出祁山,虚写六次战争的结局,往往一笔带过;实写诸葛亮一次又一次具体战斗的胜利,详写其周密的部署、高明的预见,写得有声有色,甚至连他的失败也写得神乎其神:或演空城计,出奇制胜;或乘魏兵新败,迅速撤退;或神鬼莫测,偷偷溜走;或增灶设疑,迷惑司马懿;等等。这一虚一实、一详一略,就让打了败仗的诸葛亮成了屡打胜仗的英雄。  六出祁山诸葛亮妙计不断战功卓著,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为什么就是没有成功呢?且看如下分析:  其一:蜀道艰难,运粮不便。  蜀国不远万里去攻魏国,捷径就是去攻长安,然而去长安的路除了陈仓外,其余小路盘涉艰难。只要魏军在陈仓坚守不出,就很难进攻长安。在诸葛亮二出祈山时,便是陈仓守将赫昭使得蜀兵不得向前,最终只有领兵而返。  其二:魏将较多,而蜀将较少。  在当时的蜀中,马超、黄忠、关羽、张飞等猛将皆死,勇者只剩赵云、魏延,但赵云不久又死,魏延则早有反心。魏国却又出现个司马懿,他善用兵,成为了诸葛亮强有力的对手,更兼张A、曹真、郭准之勇,怎能轻易败于蜀军?而后又有钟会、邓艾、司马昭、司马师等一班文武双全之人竭力辅佐,当时的蜀国想要打败魏国的确有很大的难度。  蜀魏的势力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不必再用数据和例子作详细比较了。以区区之巴蜀来与广袤之中原打一场持久战,连诸葛亮自己都觉得是无力回天。所以尽管他本人倾其所学努力奋斗,屡败司马懿,杀王双,射张颌,骂死王郎,气死曹真,上方谷差点烧死司马懿,吓得魏军完全闻风丧胆,但实际并无尺寸之功,无法改变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其三:后主听信谗言。  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时,苟安因途中喝酒怠慢运粮时间,被诸葛亮杖打八十,怀恨在心,便投降魏军,当时的魏军正在节节败退之际,司马懿便叫苟安去成都散布谎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后主听后,使人差孔明回,又一次半途而废。第五次出祁山时,都护李严因筹粮不济,恐孔明怪罪,便妄奏天子,说东吴兵犯,后主便再次命孔明撤军御吴,又一次在关键时候坏了诸葛亮的大事。这些都要归结于后主刘禅懦弱无能,宠信宦官之故。真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任你诸葛亮有登天之才,也是大局难挽。  其四:司马懿智谋过人。  在诸葛亮与魏军大战时,魏主曹睿让司马懿总领大军。从此,诸葛亮就不再容易取得胜利了。正所谓“一生难得逢敌手”。诸葛亮和司马懿各显才能,各有胜负。如果魏国没有司马懿,诸葛亮早就把魏国灭掉了。  其五:天意弄人。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诸葛亮与司马懿最后一战时,诸葛亮成功地诱司马懿进入了上方谷,随后以平生最善长三大攻――火攻烧之,就在司马懿已手足无措时,忽然狂风大作,黑色漫空,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因此逃过一劫。而诸葛亮也因此身染重病,不久就辞别人世。真是应了那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当然,光从势力上分析也不全面,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到处可见,就三国里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关于这三大战役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强的一方之所以失败,均是因为指挥者在战略和战术上犯了很大的错误。  我们再来看六出祁山,诸葛亮在战略上肯定是没有错的,在具体战术上可以说有得有失(失误处如错用马谡);司马懿在战略上也没有错,在具体战术上也可以说有得有失。这样他们只能叫将遇良才,打个平手,这时其他条件对战争就起决定作用了。这里说的其他条件应该包括蜀汉国力弱;蜀吴联盟不牢固,配合不好;后主昏庸;主帅诸葛亮体弱多病等。  几次出祁山,司马使用的计策都是用自己地势之利与诸葛亮耗,他和诸葛亮拼上了,看看谁活得长。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司马天天早上起来打太极拳,作健身操,而诸葛整天操劳过度,鞠躬尽瘁,身体眼看一天比一天坏。后来诸葛送了司马一套女人衣服,意思是司马你老不出战,和女人一样,骂他没有一点男子气概。但司马却不动怒,微笑处之,却问使者诸葛的饭量与睡眠时间。使者如实告之,司马大喜,知道诸葛亮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身体日渐衰退,一日吩咐姜维到眼前,把自己所写的兵法尽都传授给姜维,姜维含泪受命。诸葛亮一一交代后事,然后吩咐众人离去,命从人推着轮椅带他出帐观看星空。  只见那帐外秋风流转,星光萧然,原野上风声辽阔;诸葛亮静立沉思了片刻,落寞而凝远,仿佛溶入了时间浩瀚的海洋之中。第二天晚上,诸葛亮星落五丈,黎明时天现微光,只照见几面暗暗的大旗随风展送,寂立无边;那些风声凭虚响起,依稀是一点回声流连的怀念,作为五丈原寂哀最后的注脚。  诸葛亮――三国时期最耀眼也是最后一颗明星,就在第六次出祁山时“陨落”了,自此三国进入了一个后英雄时代。再也没有明亮的人生轨迹作为历史的引导,只有一些黯淡的身躯在巨人经过的背影后挣扎。那一段精彩历史也不再重来,就如任何的戏场,曲终人散的背后,总有那么一段伤感与黯淡的结尾。  有人说,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取得一点成功,反而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其实,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诸葛亮北伐不仅是积极的,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一是通过北伐,表明了汉室正统继承者的立场,既振作了民心士气,又巩固了吴蜀联盟,共同骚扰魏国;对维持三国分立还有一定的作用。起到了延缓蜀汉灭亡的目的。二是渐渐蚕食对方,创造了有利局势。诸葛亮五次北伐,以蚕食的方法与魏国争夺凉州,不但夺取了土地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建立了蜀汉军队的威望,诸葛亮在当地获取了人民的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直至今日,“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说法还在流传着。  其实,诸葛亮北伐也是出于一种无奈。一是因为他感激刘备三顾之恩和白帝托孤之情,又深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前出师表》)之使命。二是因为当时“天下三分,魏国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而已”(《三国志?刘晔传》),当时,魏国的土地等于蜀国的四倍,人口也等于蜀国的五倍;蜀汉只据有益州一隅,人口不到百万,而且“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和平竞争只能坐以待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以攻作守。三是夷陵战后不久,蜀国开国的人才凋零,后继乏人,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危险局面。诸葛亮也看到了这个潜在的危险,所以他在《后出师表》中说:“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兰、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又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时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矣”;而魏国地入中原,可以说是人才层出不穷,前赴后继,无断层之忧,再加上司马懿机权干略,不在诸葛亮之下;郭淮、司马司、司马昭、钟会、邓艾等,其才略均不亚于蜀汉末期蜀汉的灵魂姜维。四是因为要树立威望,凝聚蜀汉人心。如果只是养兵,而不出兵北伐,人们的正统思想将逐渐淡化为零,凝聚力、向心力也将变得更弱。  诸葛亮六出祁山并没有错。弱小的蜀国面对强大的魏国只能是以攻代守,蜀国只有一州之力而魏国有九州,比发展是永远不必上魏国的。只能通过不断的进攻来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并逐步蚕食魏国的领土。只不过诸葛亮的具体战术过于呆板,所以没有成效。但是整个主动出击的战略是没有错的。  三国国力并不平衡,魏国强大,次东吴,蜀国最弱。但是外交形势是这样的,诸葛亮首先放弃了夺回荆州,而去承认东吴对荆州的统治来修补两国关系,以达成看似十分脆弱可又非常重要的联盟。对魏国的态度,蜀国与魏国势不两立,东吴名义上联合西蜀,但其实是作壁上观。魏国之所以不能荡平江南就是因为西蜀在牵制。可是如果魏国讨伐西蜀呢?以西蜀的实力很难全身而退,如果西蜀势危,以孙权的雄才大略想都不用想一定是联合魏国平分西蜀。但是如果诸葛亮出兵伐魏,东吴也会协助,先不去管会出多少力,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蜀国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最终意义是以伐魏来努力支撑三国并立的局面,却也是不得已而出的下策。也是明知不得已而为之。以战保和,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  在三国后期,邓艾冒险偷渡阴平,一战夺得蜀国江山,这就是冒险精神的作用。而从诸葛亮六出祁山扮演的角色来讲,对他北伐也是十分不利的,诸葛亮最善于谋略而不适前线领兵打仗,和西汉宰相萧何类似,而刘备的早逝把诸葛亮推到了战争的第一线,使诸葛亮扮演了一个并不擅长的角色,这也是北伐悲剧的原因之一。再从诸葛亮的性格来讲,诸葛亮为抱刘备知遇之恩,凡事竭尽全力,事必躬亲。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战争失败的偶然性,但同时影响了诸葛亮在战争中对全局的把握,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这个道理。使用马谡镇守街亭正是上述原因造成的。而长期的劳累和思考给诸葛亮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最终一代贤相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风中病逝,这是最遗憾的结局,也是最无奈的结局。  总的来说,在六出祁山时,当时的蜀国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再发动什么战争了,老将大多已经不在,而且连年征战,人困粮缺,但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六出祁山,因为他感念刘备三顾之情,忠于刘备托孤之事,心怀兴复汉室之志,同时也代表了他的不屈不挠的一种精神。  5.出师未捷身先死  诸葛亮,一个非常响亮且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军事战略家,未出茅庐而定天下三分。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六出祁山。一个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一个感恩图报鞠躬尽瘁,这已成为历史的佳话。然而,这样一对明君贤相最终却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大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常使仁人志士扼腕感憾!诸葛亮一生中打过不少漂亮的仗,或者更贴切的说,他一生中智谋百出,成果不断,破曹操、驻荆州,取西川、建国号……  诸葛亮是集器量、将略、用人等方面的复合悲剧的历史形象。他的悲剧既是个性悲剧、人格悲剧,也是社会、时代悲剧和贤人政治悲剧。其“一生唯谨慎”、“事必躬亲”、“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些既是诸葛亮自我实现的成功因素,也是其在治蜀期间的个人悲剧以及由此长期演聚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和民间智慧文化人士的偶像与世俗人格化身的表现。这种大成悲剧形象,不仅有其贤人政治文化的局限性和危害性,也深具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和人格悲剧魅力。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为创立蜀汉基业、为“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北伐曹魏,耗尽了毕生精力。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中取得的业绩和忠于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而诸葛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其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隆中对》是诸葛亮对汉末时代风云观察的杰作、蜀汉政权立国的建国方略,同时也是诸葛亮善于审时度势,决策北伐的战略方针。  诸葛亮他七擒孟获、六度北伐,事无巨细,咸决于己,最后落个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后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精神极为崇敬,对其智慧才能称赞有加,以至民间将诸葛亮视为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是病死的,他的病完全是忧劳所致。十余年来,诸葛亮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太过自信,对谁都不放心,夙兴夜寐,事必躬亲,以至自己的身体吃不消。  诸葛亮掌握着军事大权,他甚至还不辞辛苦亲自核对有关部门的账本。主薄杨颗曾劝道:“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如一个家庭,主人令奴仆负责耕种,令婢女负责做饭,所养的鸡管着早晨打鸣,狗负责监视有无盗贼,马则充当交通工具。这样任务分明,家中百事俱兴,主人所求皆足,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主人什么事也去干,整天为了一些自己没有必要做的小事而劳累不堪,但结果却是什么事都没做好。这难道是其智力不如奴婢鸡狗吗?他是不会当家作主啊。所以,古人称坐而论道者为‘三公’,作而行之者为‘士大夫’。当年丙吉(西汉宣帝时的丞相。一日,丙吉出行,见路上有人斗殴,死伤者横在道中,丙吉对此置之不理。再往前走,就发现有个人在赶牛,丙吉便派人去问牛喘气是否很粗。随从不解,问他何以不问斗殴者死人多少而关心牛喘气,丙吉说,处理打架斗殴之事自有负责治安的官员管,做宰相的不应该关心这些事,应该关心气候是否正常、阴阳是否协调。如果牛喘气粗,说明天气转热,不利农时。)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汉高祖的开国功臣,惠帝、文帝时任丞相)不知道府库中的钱粮数目,说这样的事情不需要让他知道,自有主管此事的官员。他们都是达于位份之体的人。您治理国家,竟亲自核对簿书,汗流浃背,事不分大小都要亲自过问,不是太辛苦了吗?”  听了杨颗的劝告,虽然诸葛亮也觉得有道理,但他并没有改变以往的作风,还是事必躬亲。他认为,刘备死前,将国事托付于他,他只有兢兢业业,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才算是报答了他的知遇之恩。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  作为一个极有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所生之时恰逢汉末大乱之际。此时,天下诸侯锋起,猛将似水,谋士如云,君臣互择,一时的才俊在政治上纵横捭阖,谋君图国,创立基业;在军事上挥师千里,攻城掠地,时空为他们提供了斗智斗勇的最好赛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有了“白帝托孤”的美名,有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浩叹。诸葛亮之所以“出师未捷身先死”,与他的品格、才智、精神、道德的高度有关,而这些,也正是别人难以企及的。正是因为他有如此高的才能,才不愿把一些事发给别人做,生怕别人做不好。  而诸葛亮遇上了刘禅,真是倒霉。诸葛亮虽为蜀国军队的统帅,身在北伐前线,却要时刻提防后方的掣肘;虽然有着白帝托孤,被称为相父的至高无上的尊崇,但是,李严、苟安之流的几句谎话与谗言,就足以使他的一番心血,使他取得的成功付诸东流。  另外,审势,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必须具备的起码判断能力,诸葛亮也正是在这一点上铸就了自己的悲据命运:看着自己的生命像蜡炬成灰一样滴滴耗尽,看着自己付诸心血的事业无法挽救地走向倾覆。“六出祁山”的报国雄心却没能开辟半寸疆土;“事必亲躬”改变不了阿斗的昏庸,空有补天志,一切付东流,随着他的死亡,蜀国的命运也就走向了灭亡的尾声。  悲剧,是一种美的毁灭。一个有着完美人格、崇高道德、聪明才智的诸葛亮的死,正是这种美的毁灭的真切体现。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有他自己的原因,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凡二十军棍以上的案子都要亲自过问,以他的“少食多事”,身体当然会吃不消的。其实,只要问题能够有效解决,领导大可不必具体处理繁琐事务,而应授权下属来全权处理。也许在此过程中,下属能够创造出更科学、更出色的解决办法。  诸葛孔明火烧新野、鏖战赤壁、三气周瑜、智取西川、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故事至今仍是脍炙人口。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骚人墨客,无不为其雄才大略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所折服。然而,冷静地沉思一下,孔明的“事必躬亲”确有可鉴,亦有可诫。  刘备白帝城临终时说:“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督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意思很明白,刘备是让诸葛亮在成都辅刘禅主政务,让李严屯永安拒吴并主军务。诸葛亮秉政,本应让李严等人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仍是“事无巨细”,惹得李严不高兴,两人矛盾日益加深。后孔明以第五次北伐为借口,削了李严的兵权,调回汉中负责一些后勤类的工作。因运粮事件,孔明抓住了李严的把柄,“乃废严为民,徙梓潼郡。”废了李严,孔明就亲自抓起了运粮事宜,耗费了无数精力,搞出了“木牛流马”。不善授权,“事必躬亲”,终将累坏自己的身体。五丈原对峙,旷日持久,士兵不免会有些松懈,确需整顿军纪,本应授权众将管理部属,可孔明却是罚二十以上,皆亲自处理,忙得没日没夜。司马懿闻后断言:“亮将死矣。”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没过多长时间,诸葛亮就病死在军中。  对于当时的蜀国人来说,他们都是幸运的,因有亮为相“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然而,另一方面,蜀国人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宇内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从历史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诸葛亮的志向,进欲饮马黄河,一统四海;退欲攻城掠地,威震华夏。诸葛亮为了自己生平之志,不惜举弱兵而伐强魏,五进中原而不得,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以“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成就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万世英名。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前期的联吴抗曹均是为他后期殚精竭虑辅佐后主,矢志不渝举兵北伐作铺垫,真正让诸葛亮闻名遐尔、为人称道的是在刘备死后,他不以相父的称号自居,而是尽心尽力忠于王事,一心一意辅佐后主,对内立法度、兴科技、奖励农耕、平定叛乱,对外联孙吴、扶汉室、拒北魏,以弱小之兵讨伐中原。进尽了一个人臣之职,真可称得上是劳苦功高。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治世之能臣,从他的种种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供人们借鉴:  1.一个人应该看到自己的能力不足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得好一件事就做得好一百件事,做事不仅要靠恒心和毅力,更需要技巧和智慧,只有懂了那件事情才能做好那件事情。  2.行事之前,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找到做好事情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一旦有了计划,应该立即付诸实施,切忌畏首畏脚,犹豫不决。  诸葛一生谨慎――诸葛亮的权谋智慧乃至为人处事的风范,都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不过,人无完人,以诸葛亮的博学和才干,同样也避免不了犯这样那样的失误。如果总结起来,主要有二:一个是不听刘备“托孤”之嘱,重用马谡,造成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另外,更为严重的是,诸葛亮有“揽权”太过之嫌,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筹办,不能充分放权,发挥其他人的积极作用,以致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实践了他“鞠躬尽瘁”的诺言。
浏览次数:8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孔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