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使有被堕天使暗杀组的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暗杀的代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暗杀的代价: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同盟会的暗杀是在军队进攻情况下的辅助,对恶劣官吏,褫夺彼等之魂,而丧彼等之胆。从总局来看,具惮杀之义,力图减少生命的消亡,亦属仁人爱物之至诚,属于减法。
  清朝廷、袁世凯之暗杀是在军警大量消灭对手的情况下,以暗杀作增强效果之手段,不惜伤生杀生,而杀戳并不因此而减少。显系加法。
  革命党勉力从事,以刺杀行动告慰同志及诸社会民众。其初起,愚蛮统治者乃以围捕杀来对付,及其势旺燎原,乃惊心掉胆,怔忪之余,也复以刺杀而还掷之。故民初以来,即有:
  &&陈英士被刺于沪。
  &&朱执信被刺于虎门。
  &&宋教仁被刺于广九车站。
  &&廖仲恺被刺于中央党部。
  武昌事起后曾任江苏都督的名士庄蕴宽,嫉恶如仇,尤好厉声斥败类。尝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共定大计,南北政府合并,袁世凯遵聘他为都肃政史。其治贪渎好用重典,杨度等人为袁贼帝制之事组筹安会,他立起抗辩,痛加纠弹,有以软中带刺语激逼他的,他闻之即谓好友曰:&吾每日驾马车趋公,如有狙击者,可由后开枪,距吾颅近,易于中的,且不致伤及御人无辜也。&诚视死如归而不失仁者之用心。然亦可知恶人固已视暗杀为常用手段也。庄蕴宽为人较开明,和同事、下属中有民主倾向者往来密切,当袁世凯在1914年召开约法会议的时候,六十个约法议员中,五十九人主张总统制,只有他一个人主张责任内阁制,其择善固执有如此。虽威胁骤至,不改初衷。
  专制政府的一个特色是蔑视生命。动辄杀伐大开,便是他们治世的手段。杀人之多,真令空山久无哭声,长夜惟闻鬼语。萍乡浏阳起义事败,清廷大开杀戒,很长一段时间内,常一日杀数十百人,光复以后以南北构衅,北兵至此愤懑无所泄,乃烧醴陵乡民房屋万数家而去。杀人至二万以上。此仅为一地一乡状况。至全国各地,南社诗人胡朴安认为&彼酋拥麾旌以杀人纵火者,天下滔滔,虽南山罄竹,中山尽兔,犹不足于椹斧也。&(《南社诗话》,169页)
  图谋暗杀而事机不密,亡命日本的老同盟会安徽分会会长孙竹丹烈士,以译书供旅资,被&貌任侠而中实阴贼嗜利&的奸徒所害。把他诱至东京郊外与人对弈。一个持铁哑铃伺其傍,伪观棋局,&俟弈者呼曰:&将!&则应声举哑铃击君脑,双目迸出,立死。复肢解其尸,藏之箧中,假归国名,携登海船,夜半沉大海&(《国学丛刊》第一卷四期)。那年他才29岁,家中老父七十多了,思子心恸,一病不起。1905年4月革命党人马福益运动起义,被捕,湘抚端方亲审,以利刃刺穿其肩骨,系以铁链,解至长沙,观者如堵,斩前刑讯极苦,流血盈丈,状极惨烈(参见《黄兴年谱长编》81页,中华书局版)。兰摧玉折,污浊之世,革命党之付出有如是者!抱定&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之决心,青年知识分子的接踵牺牲,不知国家民族失却了多少元气与精力。但其凛然大义,勇于牺牲,证明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未必就是刀枪炮和从那里&生&出来的政权!
  清廷及袁世凯以下愚之智而司国家政治,一有异动,辄开杀戒,法律条款,徒具文尔。北洋军阀的老粗们也多如此,邵飘萍、林白水、李大钊&&俱以言论治罪而死。当日国民党议员林钟英、徐镜心、段世恒等五人密谋反袁被捕,林、徐二人旋遭杀害,两天后,奉天国民党人孙祥夫、刘艺舟、马明远在大连的秘密机关被侦破,马明远等旋遭杀害。杀伐可谓肆无忌惮。对孙中山先生则早有暗杀之心,早在日,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杨崇伊即奏请清政府暗杀先生。在奏折中,他把康、梁也归为孙中山羽翼,认为&孙文尚在,祸机未已。&&康梁避迹,必依孙文,此人不除,中华无安枕之日。&以康有为、梁启超,而归诸孙中山羽翼,实判断大误,但其心之惶悚可见一斑。该奏折呈西太后密收,指出暗杀机会并杀手人员,自荐指挥一切,其秘密程度,&即军机大臣亦勿宣示&(《孙中山年谱长编》165页中华书局)。1914年3月下旬,袁世凯又密令两名刺客前往日本,企图暗杀孙先生,亦未得逞。直至1924年,中山先生北上北京,经停上海时,还险遭敌人暗杀。当时有袁世凯的残余势力,准备在码头行刺,情报被民智书局工作人员探悉,向先生卫队长马湘密报,马湘即率卫士多人,在先生步出轮船时持枪左右前后护卫,登车后也同样环绕警戒。同时淞沪护军使卢永祥亦派有大队军警在码头一带布防拱卫,终令刺客阴谋破产。
动荡的时代,处处充满机诈险恶。1904年秋,黄兴先生谋于西太后&万寿&节在长沙起义,事泄被搜捕。这一段史实,言人人殊,恰好黄兴先生之哲嗣黄一欧系在场目击者,解放后曾有回忆录记载,那时他正在明德学堂读小学,黄兴三十岁生日之天,亲自下面条招待三位进城的姑妈,西园龙宅主人龙研仙先生差人持帖相请,半个小时后,又第二次下帖,黄老妈妈非常机警,认为必有要事,并催促黄兴先生,黄兴坐轿刚出门,就和衙门前来捕杀的武装人员撞了对面,对方问:你是黄轸(黄兴原名)吗?黄兴情急智生,答曰:我也来会他,他家里人说到明德堂去了。特务就跟着他的轿子到明德学堂,下轿后,黄兴佯状进去喊人,特务在门口守候,久之不出,方知上当,当即把轿夫打得头破血流。黄兴当时由后门避入西园龙宅,后辗转搭轮船由汉口赴上海而脱脸。
  非常的年代的确杀机四伏,1912年夏孙中山先生赴北京和袁世凯谈判。8月27日赴袁所设晚宴。地点在迎宾馆,到者四五百人,为一盛大宴会。内阁阁员及高级官吏皆北向坐,北洋军官东、西两排坐,袁、孙于正中对坐。吃过一个汤,第二道菜方上桌,即听到西边吵嚷声,反复说:共和是北洋之功,又骂同盟会是&暴徒乱闹&,随后东排也开始响应,大声说孙中山一点力量也没有,是孙大炮、大骗子,然后东西两排的军官们竟站起身来,一边呼骂,一边把刺刀指挥刀弄出声来。中山先生这时却一脸镇静,态度从容如常。在场的袁世凯及段祺瑞(陆军总长)迄未做声,显系有意布置。第二天,张国淦先生(时受袁氏器重,任总统府秘书长。为人开明,抗战时,居上海卖文度日,痛斥日伪诱胁,抗战胜利后任《文汇报》董事长,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专程向孙中山表示,&北洋军官都是老粗,程度太不够,但中山却仍和往常一样,并说这没有什么关系,态度丝毫改变。&(参见《近代史料》1955年第4期)
  袁世凯独揽大政期间,又有范光启被刺事件。
  范光启,字鸿仙,系安徽革命行动的重要领导之一,曾参与辛亥之役。二次革命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返沪谋再举。日袁世凯授意,经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派出杀手,将范光启狙杀。同时,范光启所指挥的由北京赴沪准备起义的二百余武装人员也被捕杀,多方准备的第三次革命因此受挫。
  次年秋天,孙中山所委江西革命军司令长官夏之麟也赴上海集合新旧同志,商量大举讨袁,势力日张。郑汝成等又在袁的授意下派出刺客乘间行刺,11月7日夏之麟遇刺身亡,时年38岁。(参见《革命文献》46辑231页)
  这时,陈其美留沪指挥一切,全国反袁呼声日高,而袁氏爪牙郑汝成拥精兵数万,控制海军,且为人心狠手辣,杀人计划一出即行,为革命进行之巨大障碍。陈其美即以刺杀之道还击之,乃选义勇之士王晓峰、王明山率敢死之士十余人,委以重任。日上午,郑汝成往日本驻沪总领事馆,祝贺日皇登极,伏击组即于英租界外白渡桥伏击之。袭击成功,郑被当场击毙。王晓峰、王明山被捕就义。临刑前谓&吾志已成,虽死无憾&,孙中山先生对之极为称赏:&此等气魄,真足令人生敬。沪去此贼,事大可为。&(年谱长编,上册,965页)郑汝成被刺后,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海外也很快知情。那时郑汝成的儿子在京读书,与吴宓为同科同学,闻电驰归上海。吴宓说:&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昨被狙击,身中十六弹殒命。国体变动以来,此为暴动之最烈者也。&杨度挽郑汝成云:&男儿报国争先死,圣主开基第一功。&(《吴宓日记》第一卷)杨度这种人,本事不大,权欲熏心,如挽郑汝成联,简直不通之至,真事之最可噱者。
  梅兰芳先生回忆戏剧界参加辛亥革命的几件事,特别提到王钟声的惨死。王钟声相信办学救国的观念。清末在日本留学归,又倡改良戏剧,以为演戏和办报一样,宣传革命容易深入人心,其所导演新剧《禽海石》、《爱国血》,影响梅兰芳这一辈人的戏剧观念甚深甚巨。辛亥革命声势尤张,在北京闹得很凶,曾被清廷解回浙江原籍。沪军都督府成立后,他任参谋。旋赴天津活动,以此地故旧较多,遂以戏界同行为基干酝酿起义,惜事机不密,身份暴露而被捕。由直隶南段警察总办杨以德逮捕,交天津总兵张怀芝处理。张系袁世凯一手提拔的亲信,暗揣主人旨意,火速定为死刑,捕后第二天就在天津疙疸洼执行了。当时陪绑的还有进步艺人七八位。王钟声被警察押到此处后,仍高呼&驱逐鞑虏,光复大汉&&&,时在日,&话未说完,刽子手就开了枪,头一枪打偏了,未中要害,钟声大骂张怀芝、杨以德是奴才,一连打了十三枪,才倒下去。&(参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辑358页)
  吴禄贞、字绶卿,雄杰有大略。曾与晚清禁卫军统制良弼同留学日本。归国后任延吉边务大臣,在边三年,锐力革新,百废俱举,边疆人民实深利赖。回京后,由良弼荐为第六镇统制。他早在日本时就约结敢死之士,体察形势,放言高论,欲做一番革命事业。现在更欲借重手中兵力,乘时举事。柳亚子以为革命党军事人才中文武兼备者,吴禄贞仅次于黄兴(克强)(《羿楼日札》),而在20世纪初,他就与黄兴、苏曼殊、陈天华、宋教仁等20余人创立华兴会。当年在长沙借黄兴生日祝酒集会。辛亥年,武昌起义后,他欲乘势合兵,为清廷所怀疑,暂假疾以辞。后各地独立之事风起云涌,未几山西太原兵变,清廷不得已急檄第六镇攻娘子关,这时他已意在纠合燕、晋诸军攻取北京,转赴石家庄活动,在车站遇刺。吴禄贞先生遭暗杀,有多种说法。《清稗类钞》称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误。又称其被刺而殇,系&满洲军官为之&,则是。其一,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回据当时报纸,说当他下车后,遭屈膝道贺的兵士跃起行刺,另有数名军人开枪射击,&将一位革命的英雄,送入鬼门关,头颅都不知下落&。
  另一种说法是钱基博先生《吴禄贞传》,说禄贞在石家庄时,清廷已授其为山西巡抚,促令赴任。&其帐下小将马惠田伺禄贞独居,拔手枪击之,仆。割其首,持奔北京,时辛亥秋九月十七日也。&此说近实。禄贞遭自己部下所刺则无疑。其副手协统周某,与之素有旧嫌,得了清廷二万金,遂起歹心。还有一种说法是&袁世凯使人暗杀吴禄贞于石家庄&。盖以袁贼惧吴先入京师,独领首功,因恐落其后,遂与周某密谋而下毒手,这也极有可能。这一年袁世凯作为清廷的钦差大臣在中原周旋,曾向段祺瑞(第一军统领)谈及吴禄贞被刺事,袁贼冲口而出:&这等人物,少一个,好一个。&可见其居心叵测。
  另具郑蕴侠先生《我所知道的政治内幕》,以为吴禄贞在石家庄截留军火,又通电指责北洋军将领冯国璋火烧汉口,引起袁世凯恼恨,遂收买杀手行刺。对付政敌,施以暗杀手段,是袁世凯惯用的方式,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功臣张振武、方维,以及宋教仁、陈其美,都先后被袁贼直接指挥所暗杀或诱杀。就是他的心腹大将,利用之后,也藉暗杀手段,陆陆续续地来个兔死狗烹。
  关于吴禄贞被刺,老同盟会会员刘仙洲先生又是一种说法。吴禄贞当时任第六镇统制(相当于后来军队整编师师长),辛亥革命爆发,山西在十月三十日宣布独立,清廷匆匆发表吴先生为山西巡抚,意欲以他率部与同盟会决战。但吴禄贞本负革命重任在身,部队中又有一些同盟会员在待机而动,他当然不就巡抚之职。当时公推吴先生为燕晋联军大都督,阎锡山副之,并议决由石家庄回军保定即宣布独立。不料几天后被人刺杀。刘仙洲先生认为凶手是清廷贿买的周符麟和马蕙田。周原系第六镇协统,因被吴撤职而怀恨在心,一说袁世凯收买之。刘先生认为,这一变化发生对革命的影响太大,假如吴先生顺利回师河北,即可挡住正在信阳督师的袁世凯,最多在武汉一带多打几仗,革命后委曲求全,将政权交给袁贼的局面不致出现,那么辛亥革命后的全局将是另一种情况(参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辑)。
  吴禄贞被刺牺牲的具体情景,何遂先生解放后有番回忆。当武昌起义打响之际,吴先生指定何遂做他的参谋。何遂初见吴禄贞,感到&他的样子很英武,谈吐率直而亲切&。一九一一年八月十六日,何遂把第六镇协统周符麟的异动情况作了报告,提醒吴先生加强警备。谁知吴先生认为不要紧,并说骑兵营长马蕙田是他的心腹。然而就是这个&年轻、长得满漂亮的心腹&马营长,在当晚暗杀了吴禄贞。当晚十一时已过,何遂刚睡下,却被枪声惊醒,另一参谋大喊:&兵变!兵变!快调山西的队伍来镇压。&何遂慌忙中提短剑冲出门去。深秋的午夜,寒风飕飕,站台上一个卫兵也没有。有一队人正从吴禄贞住处往外跑。何参谋命令其站住,那些人也不应声,且越跑越快,转眼不见踪影,他情知不妙,即往里冲,听人在地上呻吟,原是吴先生的朋友,已倒地不起。借着朦胧的月光一看,他的头已被人劈开,眼珠突出,脑浆裂了一地。再往里面跑,却被一个东西绊倒,定神一看,正是吴禄贞先生,他满身血污,头已被人割下,军大衣胸前的双龙宝星还在星光下闪着冷光。何遂当下放声痛器,一边设法集合队伍,可惜军队已被人分裂,好不容易找到齐燮元(后为江苏督军,抗战时期投敌,任汪伪华北绥靖军司令,当时是第六镇上尉副官),集合一干人到站长室,马蕙田等人在坐,问谁杀了吴统制,都说不知道。四处查看,才发现电话线也被剪断。部队已在中级军官的带动下,逃的逃,避的避,到处是武器、辎重。这时山西的队伍陆续开进车站,首领是同盟会的仇亮,何遂才定下心来,辗转开始了部队北进的计划。当时并未查出凶手,十几年后的1924年,国民军占领北京的时候,段祺瑞被捧了出来,有一次何遂与段的长子段宏业闲谈,段称赞马蕙田:&马蕙田够朋友,够英雄,他的行动省了不少的事。&何遂先生认为,这是破案的线索,因为袁世凯是通过段祺瑞来策划这一阴谋的(参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辑477&&481页)。吴禄贞先生之死,令人扼腕。党人之心,可比日月,以己身之正而失却防人之心,这和宋教仁类似,宋以为袁世凯可助他实现组织责任内阁,建设中国的雄心大志。袁氏所派杀手向他开枪,血流不止之际,他还促人嘱袁氏组织责任内阁。事机一失,噬脐莫及。
  前文提到的张怀芝,乃是北洋巡防大臣(又称天津防务大臣),他是反对革命的死硬分子,直到武昌起义后,他丝毫不放松与对手的较量。那时立宪派也受革命思潮的播及,咨议局议员联合士绅策动独立,张怀芝即声言&严阵以待&,&兵力制伏&(《梦蕉亭杂记》卷二)相挟制。立宪派缺乏武力后援,谋划独立之事遂付东流。张氏以其冥顽不化,亦曾被党人定为暗杀目标。吴禄贞被歹徒暗杀后,同志多在北方直隶、天津一带活动,很多人旋即被捕牺牲。其时保定盲哑学堂教员薛有棠先生正在天津组织小型暗杀团,当张怀芝由京反津时,他即在天津新站连掷两枚炸弹,惜俱偏离目标,他又拔手枪向张氏连击,也未射中,对方警卫已群起还击,遂被捕牺牲。
  险恶时代,死亡阴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许多革命先锋,一生都在这样的艰难险阻中度过。1913年二次革命讨袁失利,上海电车车厢内都贴满悬赏布告,写明缉拿、杀灭黄兴、陈其美可得五万大洋,捕杀李书城、黄郛可得二万大洋,并注明死活皆可。故党人在日本住旅馆也往往使用假名,以避跨海追杀。谁知在那里,李书城接到某日本人信函,谓有机密相告,按时赴约,日本人请他们到家中,说愿为中国政府效劳,去刺杀黄兴,但须借枪支钱物,原来这人把他们当成袁世凯的人了。一场虚惊后,自然是更加警惕。蝮蛇啮手,壮士断腕,小不忍则乱大谋,动荡的社会元素,要求党人必以更大的理性和智慧来对待。
  至激烈的手段,惟至平和之心事者能为之;至刚毅之节操,惟宽容之度量者能有之。安徽一地,古来民风激越而柔靡,既出诗人,也出刺客。民国中期和军统局戴笠系统周旋,游刃有余的王亚樵,是有名的暗杀大王,他即是安徽安庆人。清末安徽青年志士韩衍,智勇并擅,他所最为推崇,就是那盛极一时的&弹丸政治&,此弹丸非喻地域狭小,而实为炸弹与子弹之意。少年时期,他即才气横溢,志行卓越,为实业家学问家张謇器重,收为弟子,后荐于北洋幕府任督练处文案。他熟悉小站练兵内幕,不满袁世凯为人,上书纠弹,知必不见容于袁氏,乃辗转去天津,后调安徽当时省会安庆。时值徐锡麟、熊成基起义先后失利,清朝主皖大吏搜迫日紧,党人多四散活动。韩衍有鉴于此,乃创办《通俗报》以集合同志,为发动之枢纽。报纸政论多发扬民意,通讯多揭露官僚贪贿,而为地方恶势力所深惧。其间第一次受奸徒暗杀,身中五刀,幸大难未死。
  韩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笔峰犀利而常含充沛感情。著有《绿云楼诗存》一卷,其佳句如&誓当共饮长城下,夜渡黄河百丈水&,大有俯仰当世,睥睨前人之概。其怀友人如《吊宋玉琳烈士》、《吊黄花岗烈士》又有深哀大痛,读之绕室徘徊,不能安座。
   袖翻海水入羊城,
   千里东濠夜有声。
   所欠故人惟一死,
   头颅堕地作雷鸣。
   自将血洒尉佗官,
   慷慨田横有此风。
   七十二人同日死,
   夕阳芳草古今红。
  他之推崇弹丸政治,并非无端盲目崇尚,而是以此为手段,达成民权政治的理念。&我铁弹丸之是非,乃万古不灭之是非也。&&须以一粒铁弹丸,使万众不苦饥。&又说&敌在眼中,枪在手上,后有无限未来之同胞一齐拥出,而此铁弹丸踌躇复踌躇,以至于无可踌躇,然后机一动,功已成。&(安徽政协文史组《记韩衍》转引)此中确有大智勇充溢,那即是人道主义情怀。当辛亥武昌首义后,同盟会与清残余部队多所战斗,各省情形备极混乱。韩衍在安徽以原军民基础成立青年军,任总监,维护扰攘无主之省政,综理一切日常工作,主持正义,保卫地方,建立不世之殊勋。青年军军旗以人字形图案制作,表示奉行人道主义。他每周的军事演说编为讲义,其中解释弹丸政治,旨在救世,所谓&杀机沸天地,仁爱在其中&。即与章太炎引佛经&杀了一人,能救众人&义理相合。他心中的模范人物,仍然是华盛顿,其所憧憬的政治理念乃是欧美式民主主义范畴。他之颈血四溅而不惜,仍投袂奋起,乃因对生死的意义和人我的境界有透辟认识,在于以死争是非。&铁弹丸最仁爱,亦最残暴,自救世人用之则最仁爱,自利己人用之则最残暴。我一枪一弹以至仁杀至不仁。&(《辛亥革命回忆录》四卷,452页)南北和议后,袁氏排斥孙中山而独揽国政,韩衍捶胸顿足,大为惋惜,同时对北洋官僚,口无遮拦,不稍假借,多就具体人名呼骂指责。其议论纵横,及谋青年军扩充,备招野心家怨毒深忌。1912年阳历3月某日,他路经一道山梁,第二次受歹徒狙击,身中数弹,伤重不救身死。
  专制者是只顾目的而不择手段为一贯作风的。有过一次痛苦经验,却难以料事如神,以避其锋,而处世待人发论悉以赤子之心应之,忧国既深,积诚已久,至于一身之生死祸福,早已置之度外,弃自炫自媒为真知力行,寻病根之所伏,而发改革大愿。不期奸人图穷匕见。呜呼,如韩君者,是可谓仁且勇矣!
  党人暗杀,又以己身谋划不周而引杀身之祸的。如刘安邦之刺赵尔丰。辛亥前数年,四川井研同盟会员程德蕃,脱离新军弁目队,削去发辫,自称王和尚,奔走于川南一带江湖联络革命。1908年逸往四川江安县,即与当地巡防军帮带刘安邦结纳,密谋举事。惜刘安邦行伍出身,行事粗疏,枕边漏所谋于其妇,妇为本地人,因告其母,母又密泄于其族戚。居民渐多知,相率避移出城,即为县官所觉,令缇骑四出,相机捕人。时程德蕃居旅栈中缮写安民布告,县官率队突入。程见不可避,仍从容书写。县官窥其甚镇静,即问:&写的什么?&对曰&习字而已&,县官即匆匆离去。德蕃乃由栈后缒墙急走。期至火举,捕十余人,皆杀之。时刘安邦也逸脱。后改名换姓以江湖义士身份随赵尔丰进西藏,途中屡欲相机暗杀。为人窥破,告尔丰。尔丰佯不知,密令刘送信返成都,途中遭奸人围刺而死。程德蕃于江安逸走嘉州(今乐山),联络当地同盟会员策反清军团队,与城防军激战,党人以文士居多,临阵不支,被捕者众,以井研籍党人牺牲尤多,程德蕃就义前有句云:&满腔热血浸黄土,化作杜鹃唤国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刺杀郑汝成及其他 - 张鸣的个人空间 - 法制博客
- Powered by X-Space
刺杀郑汝成及其他
& 14:19:13
&刺杀郑汝成及其他& & & & & & & & & & & & & & & & & 张鸣二次革命之后,国民党的失败,让孙中山很是失望。总结教训,认为之所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党没有纪律,不听指挥,所以没有战斗力。其实,国民党这种状况,本是传统国家民主化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问题,一个原来搞武装,暗杀起义的党,在共和国建立之后,要转型为一个议会政党,当然过去那套会党式的纪律、服从不合时宜了。可是,这样的转型,碰到军事强人袁世凯和他的北洋集团,还真就有点转不开。即便革命党自己集团中的武装同志,也未必真有诚心完成转型。民国肇始,袁世凯和国民党领袖孙中山、黄兴等人,曾经有过一个暂短的蜜月,不论是孙中山还是黄兴,跟袁世凯都大有相见恨晚之势,聊得相当投机。尤其是孙中山和袁世凯,一个要修10万公里铁路,一个要练20万精兵。好像中国的富强,眼睁睁就可以在他们两人手里实现了。可是,两边各有一大堆人马,而且有权力,有武装,加之双方隔膜日久,绝无可能因短暂的接触,而消除分歧甚至敌视。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大胜,马上空气就有点紧张。宋教仁被暗杀,尽管至今聚讼纷纭,没有结论。但就情势而言,即使袁世凯无此心,袁氏的党羽,包括他那个一贯热衷阴谋权术的儿子袁克定,也会食指大动的。而宋案发生,不仅北洋这边跃跃欲试,蓄势待发,国民党这边,也对法律解决,没有多少耐性。一个中央能控制国会,地方有政权还有武装的党,不可能料到真的打起来,居然会如此迅速地一败涂地。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是所有政治人的通病。两大集团的武装碰撞,在国民党方面,居然是像鸡蛋碰了石头,败得丢人现眼。作为吸取教训的反思,孙中山要改组国民党,把国民党从一个宪政党,变成一个具有高度纪律性,高度统一意志的战斗党,这就是中华革命党。加入中华革命党,需要打指模,宣誓对孙中山一人的效忠。这样的形式,令相当多同盟会的老同志无法接受。连一向维护党内团结,顾全大局的副统帅黄兴,都不肯妥协。一大批有实力的元老,从此疏离了孙中山。就这样,孙中山和他的中华革命党,就变成了一个小团体,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在国内政坛上掀起大浪。刺杀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要算是中华革命党从二次革命到袁世凯称帝期间,在政坛制造的最大的风波。一般来说,老同盟会由三拨势力合成,一拨是根基在两广的华侨团体兴中会,一拨是来自两湖的华兴会,一拨是来自江浙的光复会。最先跟孙中山闹翻的,就是前光复会中人。而孙中山的死党,一般都是两广人士。但唯一的例外,就是陈其美。陈其美是江浙人士,但却跟前光复会的人合不来,辛亥革命中,还暗杀了跟孙中山不和的同志陶成章,属于孙中山死党中的死党,也是党内的激进派,有点事,就想武力解决。此人同时也是青帮大佬,在上海和江浙,都有相当的势力。就中华革命党而言,陈其美绝对是骨干的骨干,唯一可以能折腾出点事的人,当然,他也真的就折腾出了点事。第一件,是刺杀郑汝成,第二件,是策动肇和舰起义,两件事,一个成功,一个失败。郑汝成是当时的上海镇守使。北洋时期,属于军政时代,省一级当家的,是督军,而地区一级,就是镇守使。当时的上海,虽然在建制上属于江苏,但实际地位却非同寻常,基本上可以跟北京平起平坐。所以,郑汝成这个上海镇守使,也非同寻常,管的事多,实力雄厚。有对外交涉权,可以跟督军一样,跟总统直接联系。当然,在上海做官,在那个时代也相当不容易,做维持治安的军事长官,就更难。上海这个地方,华洋杂处,有国中之国的租界,还有第三社会的帮会,自晚清以来,就是反政府势力生存的好地方。加上这个郑汝成,又跟在上海特有根基的陈其美结了死梁子,做这个镇守使,就难乎其难。二次革命,陈其美本来可以露一手,当初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就是从进攻制造局起家的。此番二次革命,再作冯妇,二次进攻制造局。结果,被带着1千多海军陆战队的郑汝成,迎头痛击,铩羽而归,连点小名堂都没闹出来。当初,坚持宋案要武力解决,陈其美可是力主的,真打起来,如此丢脸,活活让这个风云人物难堪到了家。所以,杀掉郑汝成,一直就是陈其美的最大心愿。可是,郑汝成相当谨慎,一般都待在军营或者戒备森严的制造局里,不好下手。但是,对于有心惦记的人来说,机会总是有的。1915年11月,革命党人打探到,本月的10号,是日本新天皇的加冕日。作为作为上海地方的第一号长官,必须到日本驻沪领事馆去道贺。当日的上海,虽然地方级别不高,但也是个办外交的地方,总得跟洋人打交道。此时欧战正在进行,列强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袁世凯政府断然不敢有一丝一毫怠慢了这个骄横的东方霸主。所以,这一天,郑汝成肯定得出来。陈其美和他的同志,仔细研究了郑汝成从沪南到日本领事馆的路线,决定设五道狙击线来实施行动。十六铺为第一关,跑马厅为第二关,黄埔滩为第三关,海军码头为第四关,防止郑汝成走水路。白渡桥因为临近日领馆,车辆必须转弯慢行,机会最好,而且这桥非过不可,绕不过去的。所以,由孙祥夫带领王晓峰、王铭三和尹神武四人组成第五关,务必狙杀郑汝成。部署已定,每人带炸弹一颗,驳壳枪一支,子弹一百五十发,提前到预定地点埋伏好。郑汝成也真不一般,到了那天,他的车队,居然绕开了前四道狙击关卡,径直开到了白渡桥。第一辆车,是个马车,四角站着警卫,里面坐的人很像郑汝成,但身穿文官燕尾礼服。指挥者觉得郑汝成是武人,此时应该穿军礼服才是,所以没有动手。一会儿,一辆黑色汽车驶到,车前坐保镖三人,郑汝成坐在后排的右边,镇守使衙门的总务长坐在左边。见状,指挥者马上发布行动暗号,王晓峰扔出炸弹,用力过猛,滚到了车的后面,炸掉了一个后轮。而王铭三等枪弹齐发,郑汝成急忙打开车门而逃,王晓峰冲上前去,拉住他的衣服,连发九弹,活活把个郑汝成打成了筛子,顿时一命呜呼。此时,几个卫士已经被王铭三等人打跑(从晚清到民国,凡是大官的卫士,都是样子货,遇到行刺,基本上都是跑路要紧),而总务长也陪绑被杀。三个行刺者,其中一个逃走,但另外两个本来有机会逃的,却没有逃,反而登上桥头,面对大量涌来的看客们,演讲了一分多钟,直到被租界巡捕抓住。当年革命党中凡是执行行刺任务的人,都极富理想主义,大概,他们看到人多,不觉得是个逃跑的良机,而是宣传革命的好机会。先知觉后知,唤醒民众,是当年革命党人坚信的使命。不管当日的宣传起没起作用,但当日的白渡桥附近的看客,的确是开了眼了,这样的好戏,百年不遇。噩耗传到北京,袁世凯大为伤感,为之辍食一日,不顾当时还是民国,硬是追封郑汝成为一等彰威侯,而且世袭罔替,让铨叙局都不知道怎么办手续。后来,当场被捕的两个刺客被租界引渡,后来逃走的刺客也被捕,三人均被处死。行刺郑汝成之后,党人策动的肇和舰起义,却大败亏输,党人死伤惨重,军舰也没有开动。这两件事,却构成了中华革命党在二次革命之后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中山把国民党改成小圈子的中华革命党之后,革命的行动力并没有增强,只有陈其美依托帮会,凭借上海的特殊地位,才能弄出点名堂,也就是小名堂。此后袁世凯称帝,西南讨袁,进步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中华革命党,也就是策动了山东的一场未遂事变,此后一点动静没有。如果没有刺杀郑汝成事件,那么,在二次革命后差不多三年时间里,孙中山和他小圈子党,就等于销声匿迹了。即使这个刺杀事件,对袁世凯政权的威胁,也只能说是微不足道。孙中山在组党问题上的倒退,吃亏最大的是他自己。若不是袁世凯失败之后,他及时改道,悄然重回国民党,恐怕,此后的历史,就没他什么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堕天使暗杀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