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木偶戏,哪里的民俗?特点?何时列入中国非遗网

最是想念“非遗”年味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记者徐丽遥远的农耕记忆●廿八都木偶戏:遥远的农耕记忆“锣鼓咚咚响,木偶闪闪亮,台下人头涌,陶醉一大片。”走进冬天的廿八都,古朴的青砖墙被一排排火红的灯笼点亮。古镇中心那条蜿蜒的鹅卵石路,就被欢快的脚步声敲醒。人们潮水般涌向村中的祠堂,吃上几口热腾腾清甜甜的铜锣糕,看一出妙趣横生的木偶戏,是古镇居民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镇上的老人都说,木偶戏一开唱,就知道要过年了。廿八都木偶戏历史悠久,保存部分明、清木偶头像道具和古弋阳高腔遗韵,保存较多传统木偶的手抄剧本,其影响广泛,对研究古代戏剧形式、表演艺术、唱腔、戏俗、民俗及戏剧发展史,具有很大意义和较高的价值。廿八都木偶戏系提线木偶,于明代自江西传入后,以师徒相授形式传承了18代,约500年。解放前,廿八都木偶戏班就活跃在浙、闽、赣三省边境的仙霞山区,很有名气。更有人称该戏班为“戏祖”。解放后,戏班恢复演出以来,仍有抢订戏箱的现象出现。廿八都木偶戏的舞台艺术具有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深受山区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上以锣鼓助节,一人干唱,众人帮腔,有时以唢呐伴奏,使其高昂激越的唱腔中更显婉转流利;唱腔以江西赣剧为主要唱腔,保留了部分古老弋阳高腔的唱腔特点,也有乱弹腔和江西化了的昆曲特色;有10多种提线技艺。现存有古传木偶头像道具40多具,十二生肖等动物道具10多具,古传手抄剧本100多本。伴随着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歌声、笑声此起彼伏,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空中传得很远。原本没有生命的木偶,通过木偶表演艺人灵巧的双手和各种角色的配音,似乎就有了灵魂,展示出各种动作和感情。村民们围着戏台,感受着戏里的人生,也感受着过年的喜庆。舌尖上的年味●龙游发糕:舌尖上的年味“雪花飘飘,外婆炊糕,大笼糕、小笼糕、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莲子糕,大吉大利龙游糕……”在龙游的民间道情唱词中,有着这么一段关于龙游发糕的生动描写。龙游发糕制作始于明代,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喜庆之日,家家户户蒸制发糕,已成为龙游民间风俗。每年腊八节刚过,人们就纷纷忙碌起来。农家土灶上,摞得老高的蒸笼冒着热腾腾的细白雾气。大人们快手快脚地铺箬叶揉粉团,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闹,热闹极了。等到这一快快软糯香甜的发糕做好,离孩子们穿新衣、放花炮的日子也就更近了。正宗龙游发糕制作技艺独特,配料考究,取材丰富,色香味俱全。“发糕”又是“福高”的谐音,寓意喜庆吉祥,因此,深受民间百姓喜爱。制作龙游发糕的原料包括酒曲、糯米、粳米、白糖等,通过水浸、淋洗、拉浆、磨粉、脱水、混合搅拌、灌笼、发酵、炊熟和配色等特定工序,加工而成。民间习俗中,在炊发糕工序中,还要祭拜天地、米神以及灶王爷等酬神活动。发糕象征着合家团圆。一到过年,每家每户都要蒸三四笼的发糕,和远方回来的家人一起分享。此外,还要在蒸熟的发糕上点上红色图案,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气息,真叫人看着喜庆,吃着欢喜。舞尽灯花又一宵●滚花龙:舞尽灯花又一宵五千年的光影,随那些远古的沧桑沉入岁月,凝聚成游龙的形象在中华大地上蹁跹飞舞。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司雨之神,中国人祭祀龙,崇拜龙,是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古往今来,舞龙灯成了人们寄托祝福和贺年庆典的一项传统活动,同时也表达对来年的美好愿望。在老一辈衢州人的记忆里,每逢各种节日,经常能看到这些“龙”的身影穿梭游驰其间,那些热热闹闹的舞龙夜,可真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滚花龙是流传于龙游县湖镇镇大路村毛岭头自然村的一种男子群舞的民间舞蹈品种。每年正月初六开舞,正月底散灯。舞龙时要放鞭炮以造成热烈、欢庆的气氛。先由锣鼓队敲打“二三五七”锣鼓点音乐声,再是扛旗手一名,举灯者四名,最后是龙珠领着龙头表演,其表演套路先后分为“引龙出洞”“龙翻身”“打云头”“龙跳腰”“靠背”“直目困”“摇船”“高山流水”“珠戏龙头”“龙跳珠”“假跳”等,最后以“盘龙”结束,先后需二十五分钟。表演动作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充满活力,瞬息万变,时而奔腾化作彩练,时而盘旋绽放金光;动时威武如真神,静时盘踞如泰山……伴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流光溢彩“龙”飞舞在热闹喜庆的节日里,时而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阵;时而蛟龙出海,山呼海啸般飞旋于村头街巷,寄寓了老百姓最美好最朴实的愿望。新春舞龙,与夜半绽放在星空中的新年焰火一道,成为多少人生命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1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全部微信分类
当前位置:
【乡愁故事】衢州的非遗传承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最美衢州点击关注定期推送新闻资讯,本地活动,最美人物、美丽乡村、轻松一下等优质内容,是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媒体!关注我们妥妥没错!点击上方“最美衢州”关注我们吧!(投稿热线:)小编语录:你还记得元宵节时舞龙的场景吗?你知道烂柯山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吗?西安高腔为什么形成于衢州?你见过廿八都的木偶戏吗?他们都是我们衢州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期乡愁就让我们来了解这些衢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这一代人认识和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下一代传承非遗文化。一、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传统戏剧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省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弋阳腔影响下结合婺剧形成的汉族戏曲剧种,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的温州、金华及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西安高腔起源于汉族民间,流行于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有《槐荫树》、《合珠记》、《芦花絮》等一批传统剧目。它原来仅以锣鼓伴奏,清道光后与昆腔、乱弹合班演出,受昆山腔和乱弹腔的影响,在保留原音乐特征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乐器,也有了简单过门。现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红大绿&,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行头、唱法、行当体制、演出程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戏的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西安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柯城区航埠镇的严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特色村,是“西安高腔”的发源地,2005年严村的西安高腔被申报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07年建造了占地640平方米的村农民文化中心,用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二、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传统戏剧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称金华。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蜻蜓点水是婺剧徽戏《探五阳》中王英的特技表演。王英在探五阳城时,寻找水源,将右手直立撑地,全身平直,时而表演“吃水”,时而身子后翘。这一特技,显示王英的高超武艺和侦察时的神秘姿态。现已失传。失传的绝活----踢鞋穿鞋这是婺剧滩簧《断桥》中许仙的表演。婺剧徽班著名小生范寿棋,能将脚上的平靴踢到头顶,然后又从头顶落到脚尖上,自动穿进。寿棋将这特技用于许仙身上。当许仙被白娘娘和小青追赶时,落荒而逃,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坐地一跌,将鞋踢到头顶上,四处寻找,一无所获。到处抓摸,原来落在头上。然后将头一耸,鞋子准确无误套入脚尖。这一“踢鞋穿鞋”的特技,把许仙胆怯惊慌的心情表演得出神入化。现已失传。三、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烂柯山的传说民间文学烂柯山传说,源于晋朝樵夫王质上山看棋烂柯的故事。相传,晋朝中期有个樵夫名叫王质,家住衢城太白井旁,家有老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王质常年以砍柴为,他经常到衢城东南一山中砍柴,此山林深茂密,山中有一座巨大的石粱,它又形同石室而得名石室山。有一天,王质到石室山中砍柴,在石梁下遇两童子(实为仙童)下棋,王质在一旁看了一盘棋,砍柴的斧头柄已腐烂,时间也过去数百年,回家后,家人已不复存在,王质重归石室山而得道成仙,烂柯山因此而得名。烂柯山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朝中期(公元345年-356年)虞喜的《志林》。而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476年)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武帝(公元504年-549年)任肪《述异记》等诸多史科中都有记载。“烂柯山”一词被收入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源》、《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名典。还有一种传说,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书中记载工质伐木至石室中,并非观童子下棋,而是听四个童子弹琴唱歌,人迷忘返。结果斧子柄都烂了。总之,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说,有关樵人进山、看仙人对奕。斧柄烂尽的情节,流传甚广,以烂柯山遗迹自称者,全国各地并不少见。但衢州烂柯山,是唯一被我国道教的道书列为“洞天福地”和“青霞第八洞天”的。2、舞龙(开化香火草龙)传统舞蹈中秋节舞香火草龙是开化农村流传甚广的一种独特民间习俗。全县多个乡镇都有舞香火草龙的风俗,尤以苏庄镇富户村的香火草龙为最讲究,最壮观。据汪氏宗谱(康熙二十八年所修谱)记载。元至二十二年,红巾军首领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于江西九江,朱受挫后退至浙江云台(即今开化苏庄镇)休整。此时又值中秋,当地百姓杀猪宰羊、舞草龙犒劳红巾军将士。朱元璋观看了舞香火草龙后,称草龙为“神龙”,并提诗一首:“岁以中秋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满天星斗拱明月,拂地笙歌赛火龙”。洪武六年朱元璋登位后,派大臣中书舍人叶琛到苏庄封金溪村为富楼村。当地人认为龙是帝王化身,应有銮驾相伴,便扎制了“宝扇”、“桂花树”、“人物像”、“吉字匾”,还有“蝴蝶”、“飞鸟”、“天鹅”、“鱼、虾、蚌、鳖”等水族动物与草龙伴舞,增添了苏庄草龙的特色,这一表演形式一直传承至今。开化香火草龙与其他草龙不同,它是用稻草扎成龙身,并插上密匝匝的香火,舞龙时点燃全部香支,草龙就象一条火龙,在月光朦胧的夜色里,烟雾缭绕,香气飘逸,香火草龙在刚收割过的田野里,腾云驾雾,狂奔飞舞,极为壮观,堪称一绝。在舞龙前还举行“祭神龙”,摆猪头香案,焚香燃烛、诵祭祠、放炮奏乐,仪式隆重;龙舞结束,要将草龙送入河流,意为龙归大海。龙舞程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蟠龙昂首”、“龙身入肚”、“懒龙洗炼”、“九曲弯身”、等程式。銮驾舞有“竹枝挂彩”、
“水族扬波”、“蝴蝶穿花”、“仙鹤贺寿”、“双鸟欢歌”等多种表演形式。
2008年苏庄“中秋节舞香火草龙”被列入“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海宁观潮、西湖赏月并成为我国中秋节的标志。3、木偶戏(廿八都木偶戏)传统戏剧廿八都木偶戏历史悠久,不仅保存有部分明、清木偶头像道具(包括木偶头像道具40多具,十二生肖等动物道具10多具),而且也保存了较多传统木偶的手抄剧本(包括古传手抄剧本100多本),加之其唱腔中保留的古老的弋阳高腔遗韵,对研究古代戏剧形式、表演艺术、唱腔、戏俗、民俗及戏剧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和较高价值。廿八都木偶戏的舞台艺术具有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深受山区群众的喜爱。除了有10多种提线技艺外,音乐上,它以锣鼓助节,一人干唱,众人帮腔,有时以唢呐伴奏,使其高昂激越的唱腔中更显婉转流利;唱腔以江西赣剧为主要唱腔,保留了部分古老弋阳高腔的唱腔特点,也有乱弹腔和江西化了的昆曲特色。廿八都木偶戏系提线木偶,自明代正德年间由江西传入后,以师徒相授的形式已传承了18代约500年。解放前,廿八都“金家班”木偶戏班就活跃在浙、闽、赣三省边境的仙霞山区,颇具影响力,人称该戏班为“戏祖”。解放后,戏班恢复演出以来仍有“抢”订戏箱的现象出现。目前,在浙闽赣边界仅存有一个木偶剧团,虽处境艰难却仍坚持演出。除团长金宗怀外,其他六个操作木偶兼乐器的艺人中有三人已年过古稀,且学习木偶戏的年轻人不多,后继乏人,濒临灭绝。好在当地政府及村委会已经开始以廿八都地方资源特色为依托,配合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和古村落文化保护,着手廿八都木偶戏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继续传承和发扬。4、宣纸制作技艺(龙游宣纸制作技艺)传统技艺流传于浙江龙游的山桠皮雁皮纸制作技艺独特,明万历《龙游县志》有“多烧纸,纸胜于别县”之誉,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龙游山桠皮雁皮纸制作有2个流程30多道工序。一是皮料制作流程,主要有砍条、蒸料、剥皮、蒸皮、踏洗、摊晾、制皮坯、撕选、蒸煮、揉洗、挤压、摊晒、洗涤、打料、选皮、洗涤、晾干、袋料等工序;二是成品制成流程,有榨料、皮料下槽、划槽、加汁、搅拌、捞纸、榨纸、焙纸、检纸、切纸、包装等工序。制作中需要烍山刀、刮皮刀、铡刀、蒸锅、纸帘、帘床、槽角等50余种具有不同功能的工具。龙游山桠皮雁皮纸制作过程全凭手工艺人的肉眼观察和手感经验把握。如捞纸工序中帘床入池的深浅、打起的浪花大小,只能凭眼观和手感进行操作,以此决定成品纸的质量。以山桠皮雁皮纸制作技艺,还可以加工出画仙纸、笺纸、国色纸、特种纸等30多个品种,不仅用于书画,还用于装帧、包装等。龙游县南部山区一些民间作坊还用手工制作山桠皮纸和雁皮纸,但规模不大,亟需保护。国家级传承人万爱珠等还守护着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收集整理传统工艺流程、原料配方和造纸器具,保护老艺人利益,建立纸文化博物馆,开展手工造纸技艺交流活动等。5、祭孔大典(南孔祭典)民俗南孔祭典是指南方孔氏南宗族人祭祀孔子的仪式,其中又以南宗宗子居住地衢州的孔氏南宗家庙的祭孔仪式为代表。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诏命“权以州学为庙”祭祀孔子。由此而开始了衢州所特有的祭祀孔子的活动——南宗祭孔。南宗祭孔活动以衢州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孔氏南宗在南方的各居住地。这种祭祀活动包括四大祭(四季仲月上丁日)、四仲丁(大祭后十天)、八小祭、节气祭以及生日、祭日的特别祭和逢初一十五的一般祭拜等等。广义上还包括南宗管辖的各地书院祭孔活动以及南宗私塾、读经班的开蒙仪式等等。南宗祭孔在衢州一直坚持了800余年,解放前还多次举行过盛大的祭孔仪式,《东南日报》等媒体多有报道。解放后一度中断,2004年南宗嫡长孙孔祥楷先生倡议恢复。孔氏南宗的祭祀仪式是一项宝贵的关于“礼”的遗产,是一种国祭(官祭)、家祭与民祭相结合的独特的祭孔活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6、农历二十四节气(九华立春祭)民俗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外陈村,地理位置在东经118度48分387秒,北纬29度06分113秒,衢州九华梧桐祖殿是当地立春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农历立春日为祈福日,它的主要活动有:祭拜春神句芒、迎春接福赐求五谷丰登、供祭品、扮芒神、焚香迎奉、扎春牛、演戏酬神、踏青、鞭春牛等,构成了衢州地方特有的民俗活动。而鞭春牛是九华立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活动高潮,由人扮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之礼,以表示劝农勤劳和春耕的开始,具有浓郁的衢州地方特色,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物丰盛等愿望,以此为开端,带动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有其独特意义。衢州九华梧桐祖殿立春民俗活动,通过“神”的造像来传播农耕文明和天、地、人的自然生态关系,弘扬其向往美好生活、顺应季节规律,掌握自然常识,适时动员农耕、发展农业生产等文化内涵,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现实的意义。这种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是国内少有的,目前村中执掌这一民俗活动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面临濒临消亡的危险。因此衢州梧桐祖殿及立春祭祀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作为国家珍宝予以保护,让古代延续至今的民俗文化得以长久保存和发扬。四、日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常山喝彩歌谣民间文学常山境内自古在民间流行结婚、新屋上梁时进行喝彩的习俗,以图吉利。结婚、上梁的喝彩内容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谣。常山属移民地区,乡镇间喝彩歌谣虽有所不同,但都具有共同点:一是喝彩者均是当地德高望重者;二是喝彩歌谣前后句的最后一字基本押韵;三是前后句字数相同,节奏感强;四是喝彩者与观热闹的人相互呼应,往往是一领众呼,气氛热烈。常山喝彩歌谣表达了当地群众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喝彩歌谣唱的都是利市话,如结婚迎新娘进堂前时唱:日出东方太阳升,吉庆人家喜气来;亲朋好友来恭贺,个个请上八仙台。常山喝彩歌谣是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研究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2、针灸(杨继洲针灸)传统医药杨继洲针灸发源于衢州,是在衢州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历经四百年,形成了具有完整理论和独特疗法的医学体系。重视经典理论、辩证选经、循经取穴,取穴少而精,讲究手法操作,针灸区域流派特色鲜明,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杨继洲()是浙江衢州六都杨人,明代针灸学家,既精通针灸技术,又不偏废药物治疗,主张针、灸、药三者并用,各取所长。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王国光为杨继洲《针灸大成》所作的序中有“三衢杨继洲……”,且《针灸大成》中篇目之一就称“三衢杨氏补泻”,在历史上只有衢州曾称为“三衢”。1601年,杨继洲《针灸大成》的问世,是中国针灸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后世学习针灸的必读书籍,被译成7种文字、46种版本,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针灸著作中独一无二。明以后,杨继洲针灸具有稳定的实践频率,“衢州杨继洲针灸”以《针灸大成》为基,历经六代,尤其是清光绪以来100多年在衢州地区薪火相传,名师辈出(如邱茂良、王樟连等),传承谱系清晰,至今传承不衰。特别是第三代传人邱茂良先生,被誉为当代针灸泰斗,更是创立了独特手法,并通过其传人和学生不断地得以发扬光大,为针灸的世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杨氏家传与独创的针灸操作手法、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珍贵的针灸处方均具有重大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重视,国医大师张缙教授在他主编的《针灸大成校释》中指出,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声誉之高、意义之大,在针灸专著中是无与伦比的。”2009年6月,“衢州杨继洲针灸”项目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杨继洲针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目的是实现在保护中促发展,继承中求创新跨越,使杨继洲针灸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发掘、整理、继承。(责任编辑
本网站文章均来自网络
搜索结果,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和立场,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与公众号原作者联系,亦切勿轻易相信文章内容。如有侵犯权益,或者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络我们做技术屏蔽! 邮箱:
上一篇:第一篇
下一篇:最后一篇
关注排行榜
友情链接:最是想念“非遗”年味 - 打印预览 - 江山信息网 - 有江山人的地方,就有江山信息网的朋友。 - []
内容打印页&-&江山信息网&-&[]
最是想念“非遗”年味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时间: 10:05:48
  寻寻觅觅旧年俗最是想念“非遗”年味
  记者 徐丽
  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循着“年”的脚步声愈来愈近,巧手的妇人们开始准备起过年的吃食:做香肠、蒸发糕、冻米糖、熏腊肉……老人们则提着火猩棺盘簟⒖醋糯笙罚讶兆右坏愕愎山鸹频难丈且淅锏呐ㄅ晡叮簿驮谡馔蚯А胺且拧敝邢驶钇鹄矗婪⒊鲇凭秘ü诺墓饣浴
  从代代相传的手艺和艺术中,我们能够触摸到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尽管现代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审美理念,但“非遗”所承载的中国精神,仍然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流淌。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种年俗烙印在我们记忆深处。而年俗中的“非遗”,正是在这样一辈辈人的传承中延续着,从久远的光阴里奔涌而来,为老百姓的日子平添了一份郑重的仪式感。在此,本刊特别梳理了部分衢州地区承载着浓浓年味的“非遗”项目――走近它们,同时走近的,还有我们曾经遗失的生活之美。
   ●廿八都木偶戏:
   遥远的农耕记忆
  “锣鼓咚咚响,木偶闪闪亮,台下人头涌,陶醉一大片。”走进冬天的廿八都,古朴的青砖墙被一排排火红的灯笼点亮。古镇中心那条蜿蜒的鹅卵石路,就被欢快的脚步声敲醒。人们潮水般涌向村中的祠堂,吃上几口热腾腾清甜甜的铜锣糕,看一出妙趣横生的木偶戏,是古镇居民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镇上的老人都说,木偶戏一开唱,就知道要过年了。廿八都木偶戏历史悠久,保存部分明、清木偶头像道具和古弋阳高腔遗韵,保存较多传统木偶的手抄剧本,其影响广泛,对研究古代戏剧形式、表演艺术、唱腔、戏俗、民俗及戏剧发展史,具有很大意义和较高的价值。
  廿八都木偶戏系提线木偶,于明代自江西传入后,以师徒相授形式传承了18代,约500年。解放前,廿八都木偶戏班就活跃在浙、闽、赣三省边境的仙霞山区,很有名气。更有人称该戏班为“戏祖”。解放后,戏班恢复演出以来,仍有抢订戏箱的现象出现。
  廿八都木偶戏的舞台艺术具有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深受山区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上以锣鼓助节,一人干唱,众人帮腔,有时以唢呐伴奏,使其高昂激越的唱腔中更显婉转流利;唱腔以江西赣剧为主要唱腔,保留了部分古老弋阳高腔的唱腔特点,也有乱弹腔和江西化了的昆曲特色;有10多种提线技艺。现存有古传木偶头像道具40多具,十二生肖等动物道具10多具,古传手抄剧本100多本。
  伴随着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歌声、笑声此起彼伏,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空中传得很远。原本没有生命的木偶,通过木偶表演艺人灵巧的双手和各种角色的配音,似乎就有了灵魂,展示出各种动作和感情。村民们围着戏台,感受着戏里的人生,也感受着过年的喜庆。
   ●龙游发糕:
   舌尖上的年味
  “雪花飘飘,外婆炊糕,大笼糕、小笼糕、白糖糕、红糖糕、桂花糕、莲子糕,大吉大利龙游糕……”在龙游的民间道情唱词中,有着这么一段关于龙游发糕的生动描写。
  龙游发糕制作始于明代,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喜庆之日,家家户户蒸制发糕,已成为龙游民间风俗。每年腊八节刚过,人们就纷纷忙碌起来。农家土灶上,摞得老高的蒸笼冒着热腾腾的细白雾气。大人们快手快脚地铺箬叶揉粉团,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闹,热闹极了。等到这一快快软糯香甜的发糕做好,离孩子们穿新衣、放花炮的日子也就更近了。
  正宗龙游发糕制作技艺独特,配料考究,取材丰富,色香味俱全。“发糕”又是“福高”的谐音,寓意喜庆吉祥,因此,深受民间百姓喜爱。制作龙游发糕的原料包括酒曲、糯米、粳米、白糖等,通过水浸、淋洗、拉浆、磨粉、脱水、混合搅拌、灌笼、发酵、炊熟和配色等特定工序,加工而成。民间习俗中,在炊发糕工序中,还要祭拜天地、米神以及灶王爷等酬神活动。
  发糕象征着合家团圆。一到过年,每家每户都要蒸三四笼的发糕,和远方回来的家人一起分享。此外,还要在蒸熟的发糕上点上红色图案,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气息,真叫人看着喜庆,吃着欢喜。
   ●滚花龙:
   舞尽灯花又一宵
  五千年的光影,随那些远古的沧桑沉入岁月,凝聚成游龙的形象在中华大地上蹁跹飞舞。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司雨之神,中国人祭祀龙,崇拜龙,是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古往今来,舞龙灯成了人们寄托祝福和贺年庆典的一项传统活动,同时也表达对来年的美好愿望。在老一辈衢州人的记忆里,每逢各种节日,经常能看到这些“龙”的身影穿梭游驰其间,那些热热闹闹的舞龙夜,可真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滚花龙是流传于龙游县湖镇镇大路村毛岭头自然村的一种男子群舞的民间舞蹈品种。每年正月初六开舞,正月底散灯。舞龙时要放鞭炮以造成热烈、欢庆的气氛。先由锣鼓队敲打“二三五七”锣鼓点音乐声,再是扛旗手一名,举灯者四名,最后是龙珠领着龙头表演,其表演套路先后分为“引龙出洞”“龙翻身”“打云头”“龙跳腰”“靠背”“直目困”“摇船”“高山流水”“珠戏龙头”“龙跳珠”“假跳”等,最后以“盘龙”结束,先后需二十五分钟。表演动作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充满活力,瞬息万变,时而奔腾化作彩练,时而盘旋绽放金光;动时威武如真神,静时盘踞如泰山……伴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流光溢彩“龙”飞舞在热闹喜庆的节日里,时而游龙嬉水,排成一字长蛇阵;时而蛟龙出海,山呼海啸般飞旋于村头街巷,寄寓了老百姓最美好最朴实的愿望。新春舞龙,与夜半绽放在星空中的新年焰火一道,成为多少人生命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常山洗马舞:
   抒写阳刚之美
  甲午马年行将远去,但不久后的正月十一至正月二十,在常山县新昌乡猷辂村,依然会和往年一样,跳起一支独特的民间舞蹈――洗马舞。
  洗马舞在新昌乡猷辂村渊源已久,是由6只马灯、6盏花灯、5名鼓手和1名马夫组成一表演群体。其舞蹈动作阳刚,基本以猷辂拳拳路的拆解为主,技艺精湛高超,武师的一身武功,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表达了人们除病疫、敬祖神、保平安的喜悦心情。
  表演有牵马、卸马口、捧马糟、喂马、卸马鞍、泼水、洗马、梳马毛、上马鞍、取马鞭等一系列流畅的动作,其中还穿插了武术表演、龙马结合和唱马歌表演等形式,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村民们通过跳洗马舞来祭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憧憬着美好的明天生活,同时也拉近了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使家家户户能够和睦相处。
  在不断的挖掘整理和展示展演中,洗马舞已逐渐演变成常山县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循着洗马舞充满朝气的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挥别行将过去的马年。或许,每一次和洗马舞的偶然相遇,都能碰撞出你我心灵的共鸣,成为记忆中乡土春节留下的温存。
   ●衢江十番锣鼓:
   盛情迎新年
  在乡村最柔软的永恒守候中,那些古老的年俗,正在祠堂的戏台上、农家的土灶前、十番锣鼓的声声鼓点中,逐渐沸腾。
  十番锣鼓诞生于祭祖的仪式,是衢江区农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和民间习俗中,吸收明时十番锣鼓曲谱基础,以及具有衢州地区特色的婺剧内容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民间音乐,在当地已流传了五百多年。演奏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丝竹乐段交替或重叠进行为主要特点,形成以娱神、娱乐为内容,以节庆、演出、婚嫁、丧娶为载体,还包涵有舞蹈、音乐、戏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因素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是活跃在衢江及周边地区的民间优秀名曲。
  “番”即“遍”的意思,“十番”有三层含义:其一,参加伴奏的乐器有十种;其二,它的曲目脚本刚好十本;其三,共有十人参加演奏。每逢春节、中秋、庙会以及婚、丧、喜、庆等期间,民间则广泛地组织自娱性演奏。
  十番锣鼓气势恢弘,以后又演变成龙灯,并用西安高腔伴奏。它采用击、接、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交替配合的方式,演奏各种不同的曲目,演出场地可大可小,演出形式及内容丰富多样,鼓乐声声,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的盛情邀约。
  廿八都木偶戏沈天法摄
  十番锣鼓队的古乐器和古曲谱。资料图片
  那些停留在衢州人记忆里的舞龙灯,总能渲染起“年”的味道。资料图片
[图/文:  编辑:周燕平]
江山信息网&-&[] - 有江山人的地方,就有江山信息网的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非遗博览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