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女生的小几几图片年间横线 发现的

刁晏斌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及其他发表在哪里
刁晏斌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及其他发表在哪里
08-09-23 &匿名提问 发布
《语文建设通讯》2003年总第76期刊登了曹炜和龚穗丰二位的大作《试论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以下简称《试论》),文章颇有新意,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采用了比较独特的方法,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时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而,我们觉得,这篇文章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地商榷和探讨。近年来,我们一直从事由我们提出的“现代汉语史”的研究,最近,正应一家出版社之约,写一本《现代汉语史》。所以,我们对现代汉语的上限及其形成过程等问题也非常有兴趣,并且也陆续地作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所以,也想结合与曹、龚二位的商榷,谈一下我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1. 《试论》中值得商榷的问题1.1 一个不可能存在的等式《试论》的基本作法是选择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汉语水平考试部制定的《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所确定的3051个常用词,逐一考察其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首见年代,以此来确定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时间。这种作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正如该文后的“编者按”中所说,“从研究的内涵而言,本文实质上讨论的是《现代汉语3051个常用词的形成》”,真是一语中的!由文章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作者的心目中,有以下一个等式:3051个常用词 = 现代汉语基本词汇 = 现代汉语词汇可是实际上,这样一个等式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即使这3051个常用词确实都是现代汉语中的最常用的词(我们在下文中要谈到,情况并不完全如此),那也不能与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划等号,更不能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划等号。所以,我们认为,《试论》一文最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就在于范围和立足点的错误,即通过对3051个常用词的讨论,得出的却是关于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结论。1.2 论证方法上的问题我们认为,仅由常用词的初现时间来确定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时间,在认识上是有偏差的,在方法论上也是有问题的。虽然我们说3051个常用词不能与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划等号,但是如果说这3051个词中的大多数都属于基本词汇,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样,我们就不妨从基本词汇的性质来谈《试论》在论证方法上的问题。关于基本词汇,人们至今的观点和认识,基本上还是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所谈的几点: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其中也包括成为它的核心的全部根词。基本词汇比起语言的词汇来要小得多,可是它的生命却长久得多,它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并且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黄伯荣、廖序东(-304)谈到了基本词汇有以下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关于第一点,书中说道:“基本词汇在千百年中为不同的社会服务,并且服务得很好。例如:一、二、牛、马、家、门、山、水、上、下、左、右、斗、高、低等等。显然,这些在甲骨文里就有的词今后也还会继续使用下去。基本词汇之所以具有这么强的稳固性,是由于它所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固的。”正是由于基本词汇有稳固性的特点,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是贯穿古今的,也就是说,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古代(包括近代)沿用下来的,这样,它们的初现时间自然就是在明清及以前了,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反倒令人奇怪了。所以,由初现时间,我们或许可以考察和证明现代汉语某些常用词的发展及其源流,却不能用来确定整个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时间。1.3 关于现代汉语的上限《试论》中说,“国内学界通行的观点是将现代汉语的上限定在二十世纪初的‘五四’运动前后,现代汉语是‘“五四”以来的汉语发展阶段’已经作为一种常识而被普遍认同。”这话说得可能过于肯定了,据我们所知,在现代汉语上限的问题上,人们远未达成共识,我们见到的,就有以下一些观点:   (1)“五四”说,王力(1980)、吕叔湘(1985)、张寿康(1979)等持此意见;(2)“1949”说,邢公畹(1994)、张静(1996)等持此观点;(3)明末清初说,胡明扬(1983)持此观点;(4)鸦片战争或《红楼梦》时代说,蒋冀骋(1990)持此观点;(5)“1501”说,石毓智(2003)等持此观点。此外,还有一些人的认识比较模糊的现象,比如一些现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对此往往就不作明确的阐述,笔者与一些研究现代汉语的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交流,其中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以上事实足以说明,现代汉语的上限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1.4 某些技术性的细节第一,3051个词的“常用”问题。《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收词,显然受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某些实际情况和特点等的制约,且不说把“对不起、……极了、没意思、有时候、连…都(也)…、一…就、一边…一边”等都当作“词”收入,另外还在1033个“甲级词”中收入了“法语(文)、日语(文)”,在乙级词中还收入了“阿拉伯语(阿拉伯文)、德语、法郎”等在中国人的使用中并不是常用词的词。这虽然不会对《试论》的考察和得出的结论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也说明,虽然作者的选择是经过多方面考虑的,却不一定是最好的。第二,一个明显的失误。《试论》“表一”下边的说明中有“截止清代,有将近92%的现代汉语最常用词已经活跃在当时的书面语中了”,由表中的统计数字看,“五四”以后出现的词有187个,在1033个甲级词中占18.49%,这样,清代以前出现的词所占的比例应是100%-18.49% = 81.51%,即将近82%而不是92%(92%在下文还出现过)。第三,表述上的问题。《试论》中“活跃在当时的书面语中”的字样多次出现,上引的“说明”中就有一例。什么叫“活跃”?当然应当是常用,能不能仅通过《汉语大词典》中所收的有限几个用例就说某词是“活跃”也就是常用的?显然不能。再如,关于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文章中用了不同的表述形式,第10页中说“现代汉语词汇的核心部分早在清代以前就已见雏形”,13页中说“明清时期已成雏形”,14页中说“明清时期,现代汉语常用词的雏形无疑已经形成。既然这个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核心部分已经初步形成,那么,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框架当然也可以说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建构完毕”“我们将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由‘五四’时期向上推进到了明清时期”。查《现代汉语词典》,“雏形”有二义,一是未定型前的形式,二是依照原物缩小的模型。很显然,《试论》中所用的“雏形”是第一义的。那么,我们要问,在明清时期,到底是现代汉语词汇的“未定型的形式”确定,还是现代汉语词汇的“核心部分(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还是现代汉语词汇已经形成?在我们看来,这种措辞上的模糊与不同或许正好反映了《试论》的作者认识上的某些模糊之处。我们之所以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冒着遭人诟病的危险、不避琐碎地“挑毛病”,实在是想警诫我们自己,同时也想提醒有些同行:文章之事,马虎不得。得罪人的话就此打住,下边从正面谈我们的观点。 2. 我们的观点2.1 汉语分期的基本思路谈到汉语的分期,结合对《试论》一文的讨论,我们认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有二,一是着眼点是什么,二是求同还是求异。如果着眼点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如果不能确定是求异还是求同,也会影响到研究的路向,进而影响到所得出的结论。以下对这两点略作解释。关于着眼点问题按传统的三要素说,汉语的构成要素有语音、词汇和语法,而这三个要素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给汉语分期时,应当综合考虑各个要素的发展情况,然后得出一个总体的结论(阶段划分)。如果只着眼于某一要素,或者是着眼于不同的要素,就会得出不同的分期结论。比如,上述“1501说”,就是着眼于语法而作的划分,这一点,石毓智(2003:22)说得非常清楚:“10世纪到15世纪是现代汉语语法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期,几乎所有的现代汉语区别于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征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有些是以前业已存在,但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并最后形成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有些则是产生于这个时期。主要包括:体标记系统的建立、动词重叠式的出现、动补结构的发展成熟、‘把’字句的繁荣、新话题结构的形成、动词拷贝结构的萌芽、谓语动词的有界化、时间词和介词短语的重新分布、连动式第一动词的大批语法化、复数标记‘们’的出现,等等。在这个时期也消失了很多古汉语的重要语法形式,主要包括可分离式动补组合、屈折使成式、多动共宾结构、各种各样的谓词并列结构、施事和受事的语序区别法等。而上述所有发展变化,都是由一种基本变化——动补结构的建立——直接或者间接带来的结果。过了15世纪之后,汉语语法的演化速度就慢了下来,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没有什么新的语法范畴出现,新的发展多为已有的语法范畴的功能调整。”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说:“我们所谓现代,并不是指近十年或二十年而言。《红楼梦》离开现在二百余年了,但我们仍旧承认《红楼梦》的语法是现代的语法,因为当时的语法和现在北京话的语法差不多完全相同的。”但是,在后来的《汉语史稿》中,王力先生却认为现代汉语起于“五四”,这就不是只就语法,而是就各个要素统而观之后得出的结论。再比如,如果只着眼于语音,那么,《中原音韵》以后,北方话的语音变化很小,明末的《正音捃言》和清初的《五方元音》反映出当时的语音系统已经和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基本一致,差别只有一点,而这一点差别到了18世纪中叶也已经消失了。(蒋绍愚1994:7)所以,如果以语音为准,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会与着眼于词汇或语法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另外,就语体而言,还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合异同问题,这也是确定现代汉语上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汉语的各个要素以及相关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趋向于认为现代汉语始于1919年“五四”前后,但是,这个问题相当复杂,论述起来也非常不易。本文只谈词汇,所以这个话头就此打住,其他问题我们以后将另写专文讨论。关于求异问题我们认为,语言的分期及其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并彰显语言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点,所以,分期从本质上来说应当是求异的。人们为什么在古代的语言中分出了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就因为近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许多不同之处,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同样,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划分,也是着眼于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同样,现代汉语之所以能够作为汉语发展中独立的一段而被人们广泛地认可和接受,也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亦即那些不同于以往的诸多方面决定的。所以,不求异,就找不出阶段性的特点,也就无从进行史的分期。然而,《试论》作者的出发点却不是求异,而是求同,因为他们是根据现代汉语词汇与此前各阶段词汇重合的数量及比例,来确定现代汉语词汇乃至于整个现代汉语的上限。所以,我们觉得,《试论》所用的方法和它所想要得出的结论,实在是南辕北辙,因为它证明的实际上只是现代汉语词汇是由古代及近代汉语词汇继承、发展而来的,古今词汇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2 以什么为对象来考察现代汉语词汇考察现代汉语词汇应当确定什么样的对象?是基本词汇,还是常用词汇?是一般词汇,还是整个词汇系统?我们认为,应当是词汇的整体即词汇系统,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理由很简单,因为任何一类或一部分词只能反映现代汉语词汇的某些或某一部分特点,而不可能反映它的全部特点。比如,如果不把考察对象仅仅局限于3051个常用词的范围,而是充分地考虑到词汇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在不同的文体及语体中的使用和分布情况等,可能得出的结论就会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小小的调查:分别随机选择了新闻(人民网下载)、社科(刘志琴《史学功能的现代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章第一节)和文学(池莉《来来往往》)共四种文体的文章(作品)各一篇(部),由第一个字开始,各取其前100个词,也按照《试论》的作法,以《汉语大词典》为依据来考察、统计这些词在各历史阶段的初现数量,结果如下:
首见 年代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唐五代 宋 元 明 清 五四以后 词典未收录
新闻 32 4 5 5 1 3 9 29 12
社科 37 10 6 3 1 2 10 20 11
法律 29 6 7 12 1 6 3 21 15
文学 29 8 12 9 0 11 6 18 7
由上表可以看到,不同的文体中,情况有一定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不是特别大。另外,《汉语大词典》中不收的词大多是“五四”以后新产生的,如“革命性、社会化、女朋友、加工厂、刑事处罚、法定程序、故意犯罪、故意伤害、过失犯罪”等,如果加上这些词,则“五四”以后出现的词比例还要高不少。2.3 怎样寻找和看待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如果像《试论》的作者所说,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于明清时期,那么,作者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细化指标(如词形、词义、造词法和构词法以及某些种类的词如外来词等)来证明,现代汉语词汇与明清时期的词汇有足够多的相同之处,以至于无法把它们划分到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去,如果没有这一步的功夫,那么所谓的结论,就只能是片面的,甚至是一种主观的臆断或猜测。实际上,我们很容易找到现代汉语词汇与此前各阶段词汇的一系列的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恰好是我们确定现代汉语词汇形成时间的最有力的证据。我们认为,使得现代汉语词汇与其他各时代的词汇形成最明显的区别,亦即构成现代汉语词汇最鲜明特点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造词和构词法的发展变化,二是外来词的大举涌入及其广泛的影响,而这两个方面,有时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关于造词和构词法有几种构词法在古代和近代汉语中用得不多,甚至很少,到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才由日语中借入或少量地产生了一些,到了“五四”以后,它们分别都成了特别能产的构词形式。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124)有“构词法的迅速发展”一节,谈到以下几个问题:A. 句法构词能力的提高“五四”以后成为能产形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动宾结构,从日语中引进的如“动员、探险、罢工、主席”等,“五四”以后新造的如“倡议、脱粒、脱产、定点”等;二是动副结构,也就是动补结构,“五四”以后新产生的如“揭破、改进、策动、证实”等;三是副动结构,也就是状中结构,“五四”以后新产生的如“中转、回收、前进、轮休”等。B. 部分构词成分的词缀化倾向书中指出,“汉语的句法构词法在翻译中受到印欧语的词法构词法的影响,有一些经常同印欧语的词缀对译的构词成分也逐渐有了词缀化倾向,如‘手’、‘师’、‘者’、‘员’、‘家’、‘主义’、‘性’、‘化’等有了后缀化的倾向,‘非’、‘反’、‘超’、‘泛’等有了前缀化的倾向”,而“这些构词成分的词缀化倾向是五四以后才表现出来的”。C. 多音节词主要是三音节词的骤增三音节结构在“五四”前就已经很多,但是大都还没有固定,比如“组织力”也可以写成“组织之力”,到“五四”以后,它们就固定下来,从而成为一个词,例如“音韵学、反对党、司法权、代议制”等。D. 词组的词汇化即词组成为比较固定的结构的现象,一般词汇化了的词组有以下几种:一是名词作形附固着在中心词上的,即“名词+名词”结构。这种类型是受到翻译影响而大大地发展起来的,如“五四”前翻译成“社会的教育”“社会上之事业”等,其中的虚词五四后逐渐被去掉,于是就形成了“社会教育”“社会事业”这样的词了。类似的再如“经济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基础、意识形态”等;二是倒宾兼成形附的,即“名词+动词”结构,而其中的名词在意念上是动词的宾语。倒宾的现象古已有之,但是多属于句法修辞,后来受到翻译及日语语法的影响而发展成了这一类型的词组,如“体质上之调查”进一步简化为“体质调查”,类似的再如“阶级分析、思想改造、制品制造、机械修理”等;三是形附同中心词部分语素相关连的,“这种词组结合得很紧密,有时好象是一个词一样”,例如“经济恐慌论、人体组织学、古物陈列馆、水力发电站”等;四是一个事物的固定名称,一个名称往往用几个词构成,这种词组在立名之初就被固定了下来,例如“工人俱乐部、信托公司、少年之家、人民代表会议”等;五是其他一般固定结构,有一些词组或是受翻译的影响或是约定俗成,也渐趋固定而词汇化了,例如“民主党派、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中立政策”等。E. 词组简缩格式的多样化词组的简缩,在古汉语里就有,“五四”以后,在专名复杂化、词组词汇化迅速进行的同时,词组的简缩也很快地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格式,用得也越来越普遍。成分抽用式是五四以后受印欧语字头式简称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格式,如“工运(工人运动)、归侨(归国华侨)、经委会(经济委员会)、五四(五月四日)”等。以上五个方面,都反映了“五四”前后汉语词汇的新面貌,与500年前明代中叶或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汉语的词汇大异其趣,自然不应当混同二者。而上述大量增加的新词语在“五四”以后大都保留下来,那些新产生或流行的造词和构词方式,在“五四”以后也都继续流行,并且成为更加能产的造词和构词方式。再看外来词的情况。“五四”时期是外来词语大量涌入汉语的时期,在此之前,还有一个佛教借词和译词涌入的较大的浪潮。对这两次外来词语引进的浪潮和相关的问题,王力先生()有以下的阐述:“佛教词汇的输入中国,在历史上算是一件大事,但是,比起西洋词汇的输入,那就要差千百倍。”“从鸦片战争到戊戌政变,新词的产生是有限的。从戊戌政变到五四运动,新词增加得比较快。五四运动以后,一方面把已经通行的新词巩固下来,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创造新词,以应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现在在一篇政治论文里,新词往往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从词汇的角度来看,最近五十年来汉语发展的速度超过以前的几千年。”高名凯、刘正琰()也说:“这些外来词几乎‘侵入’了我们文化的每一个部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不但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用语中有大量的外来词,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用语中也有不少的外来词。”外来词引入汉语后,对汉语言文字产生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比如对汉字的影响,主要是促生了某些汉字,如“铑、锗、铱、镅”等,这样的新造汉字为数不少,仅在化学领域就超过了200字。(周有光)另外,还从日语中借入了一些日本人为了对译外语词而造的汉字,如“腺、吨、吋、瓩”等。再如对语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得汉语中增加了新的音节,二是增加了新的读音,前者如“三K 党”,《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为 Sānkèidǎng,这个“kèi”就是一个新的音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一个“kēi”音节,该音节只有一个“剋”字)。后者如,“娜”本读“nuó”见于“婀娜、袅娜”等中,借作外国女子名字的音译时读为“nà”;“茜”本读“qiàn”,指一种草本植物,借用于外国女子名字时读为“xī”。(沈孟璎8)以上两个方面,既是文字和语音的问题,同时也是词的问题,因为分别涉及到了新词以及词的读音。除上述两上方面外,外来词对汉语词汇还有一系列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生了一大批词缀和准词缀,如“-性、-化、-者、-主义”等;二是形成了一些外来语素,如“啤、吧、卡、E”等;三是造成了一些新的同音词,绝大多数是外来词与汉语固有词构成同音词,如“米(大米-长度单位)、伏(趴伏等-“伏特”的简称)、亨(亨通-“亨利”的简称)”等;也有的是不同的外来词使用同一个字形而构成的同音词,如“卡”,有四个外来词都用到这一个字形,即“卡车”“卡片”“卡路里”和卡式录音机的“卡”;四是造成大量的异形词,如“沙拉-沙律、巧克力-朱古力、吉普车-吉普”等;五是一些字母词语的出现和较多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词”的形式,以及人们对“词”的认识和阅读、书写的习惯。《试论》中也谈到了外来词的问题,但是显然对外来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估计不足。 以下简单地总结我们的观点:“五四”前后,特别是“五四”以后,汉语词汇在继承古代及近代的基础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点和个性,而这就使得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可以把由此开始的这一阶段划为汉语词汇发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就是现代汉语阶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实际,进行较为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独立工作能力,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从加强毕业论文的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出发,规范写作,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论文内容组成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底。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1、论文封面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封面由论文标题、作者、指导教师等内容组成。2、目录目录应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3、题目  (1)题目是反映论文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组合。  (2)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3)题目的要求 A.题目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词藻。 B.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字。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内容的前提下,题目字数越少越好。 C.题目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D.题目应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4、摘要  (1)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概括性描述和观点综述;  (2)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3)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写,要求简短精炼,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4)用语规范,不用公式和非规范符号术语,不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5、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中应列出3~7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6、引言  (1)引言又叫绪论,其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作用在于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言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2)引言的内容有如下几项:   A.研究的目的、范围和背景。   B.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C.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7、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中要写的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正文必需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度。  (1)对正文主题的要求   A.主题新颖,研究、解决、创立和提出前人没有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B.主题深刻,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事物的主要矛盾,总结出事物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C.主题集中,一篇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要使主题集中,凡于本文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应涉及,不过多阐述,否则会使问题繁杂,脉络不清,主题淡化。   D.主题鲜明,论文的中心思想地位突出,除了在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结论部分明确地点出主题外,在正文部分更要注意突出主题。  (2)材料,就是为了表现主题而收集到的各种事实、数据和观点等。  (3)对结构的要求   A. 正文的结构是层次及其划分。 章、节、小节分别以1、1.1、1.1.1、1.1.2(1)等数字以树层次格式依次标出。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   B.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对于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的错误;叙述事实,不弄虚作假;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 。8、结论和建议  结论即结束语、结语,是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描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  (1)结论应包含的内容是:   A.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B.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尚待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研究设想和改进建议。   C.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9、注释注释是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10、附录附录是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1)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为了体现整篇论文的完整性,写入正文又可能有损于论文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精炼性,这些材料可以写入附录段,但对于每一篇论文并不是必须的。    (2)附录大致包括如下一些材料:  A.比正文更为详尽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的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材料;  C.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D.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E.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1”,“图2”;“表1”,“表3”;“式(1)”,“式2”;“文献[1]”,“文献[2]”等。11、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应是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2)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12、封底封底由指导教师评语、论文答辩提问、评语及成绩评定等组成。二、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1.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15mm。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三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5个,词间空一格。   目录: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或“⑴”,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写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5号宋体。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附录:项目名称为4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正文。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小4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    指导教师评语:内容由指导教师手写并在指定位置签署姓名和日期。论文答辩提问:一般提3-4个问题,并记录下来。评语:主答辩老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出评价。成绩评定:分四个等次:优、良、及格和不及格。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答辩指导书一、论文答辩的目的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二、论文答辩准备(一)成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成员一般有专业教师担任,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参加,人数不少于3人。对每位同学有答辩小组根据论文涉及的内容指定一个教师为主答辩人,主答辩教师负责答辩题的设计和确定,并主持答辩工作,其余教师为助理答辩。主答辩和助理答辩协同配合,共同来提高答辩质量。答辩教师要对每篇论文要详细阅读。(二)答辩前学生准备工作除进一步分析、推敲论文外,学生应写好论文提纲,编写好论文概述报告。论文提纲应用毛笔放大书写,并配以必要的图表。概述报告,要反映论文的写作意图、语言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三、答辩程序及成绩评定答辩同学先后次序一般有答辩小组提前半天公布,以便于学生准备。正式答辩开始时,应首先有学生向答辩小组做论文的概述报告,概述报告不宜照本宣读,而应采取简要口述的方式,报告要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口齿清楚,限定在十分钟左右。概述报告后,由主答辩教师逐个地提出问题,由学生答辩,一般提出3-4个问题,由主答辩教师设计,学生不得顶撞教师或拒绝回答教师的问题。答辩过程中,答辩教师可以作必要提示,对答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应灵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使答辩顺利进行。助理答辩教师要和主答辩教师密切配合,也可以当场提问。(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有答辩小组集体评定   论文答辩评分表如下姓名 项目 论文复述 回答问题 总分条理 重点 时限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满分 10 20 10 20 20 20 100得分四、答辩结束工作  1.认真整理答辩资料,并填写入论文表式;  2.在答辩过程中发现抄袭和他人代作的要认真核实,弄清事实;  3.收集整理论文资料交资料室保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04年中国网上拍卖研究报告·05版《04年中国网上拍卖研究报告·05版》简介:在《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研究报告》中表明,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实现了217.8%的增长,全年成交金额从2003年的10.7亿人民币直增至34亿。初步预期,国内网上拍卖市场今后三年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4%,2007年总市场规模约为210亿人民币。2004年,中国拍卖网站所有注册用户当中,有过成功交易体验的用户约为400万人,占全体非重复注册用户群的三分之一。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上总共约有4250万件商品,而所有这些登录商品的成交率约为40%,总成交商品量约在1700万件左右,所有成交商品的平均交易价格约计200元。《04年中国网上拍卖研究报告·05版》目录:I.研究背景II.概念定义III.研究方法1 网上拍卖基本定义特征1.1 网上拍卖定义1.2 网上拍卖特点1.3 网上拍卖竞价方式1.4 网上拍卖经营模式2 全球网上拍卖市场概况3 中国传统拍卖市场概况4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概况4.1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第一阵营4.2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第二阵营5 中国网上拍卖行业生命周期分析6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分析6.1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规模  6.1.1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规模及预期  6.1.2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历年占比  6.1.3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类别  6.1.4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卖家类别6.2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  6.2.1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及预期  6.2.2 中国网上拍卖企业市场规模7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分析7.1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网站浏览量对比7.2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网站功能辅助工具对比7.3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网站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分析  7.3.1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网站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状况对比  7.3.2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网站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流程分析7.4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现行费用政策分析与未来预期  7.4.1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现行费用政策分析  7.4.2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未来费用政策预期7.5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综合分析8 中国网上拍卖行业法律环境分析9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分析9.1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交易习惯分析  9.1.1 网民对拍卖网站的态度  9.1.2 网民访问拍卖网站的情况  9.1.3 网民参与网上拍卖的的比例  9.1.4 用户访问过和成交过的拍卖网站分布情况  9.1.5 用户成交最多的拍卖网站  9.1.6 用户在拍卖网站上拥有的帐号数量  9.1.7 用户使用拍卖网站辅助工具情况  9.1.8 用户使用过的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  9.1.9 用户对拍卖网站辅助工具的满意程度  9.1.10 用户对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的满意程度  9.1.11 用户对于拍卖网站提供的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的态度  9.1.12 用户每次浏览拍卖网站所花费时间  9.1.13 用户进行网上拍卖时平均每次成交金额  9.1.14 用户在网上拍卖时成功交易的比例  9.1.15 用户对拍卖网站向卖方收取费用的接受度  9.1.16 用户在网上拍卖网站经常交易的商品  9.1.17 用户对不同拍卖网站的满意指标  9.1.18 用户对拍卖网站的满意程度  9.1.19 用户了解网上拍卖网站的渠道9.2 不同类别网上拍卖用户态度和需求分析  9.2.1 用户进行网上拍卖时担任的角色  9.2.2 买家在网上进行网上拍卖活动的原因分析  9.2.3 买家选择物品时考虑的因素  9.2.4 买家希望拍卖网站需要改进之处  9.2.5 买家是否在两个或以上拍卖网站注册会员/参与竞买  9.2.6 用户作为卖家在网上进行拍卖活动的原因分析  9.2.7 卖家在拍卖物品时所考虑的因素  9.2.8 卖家希望网上拍卖网站改进的地方  9.2.9 卖家是否在两家或以上拍卖网站注册会员/登陆商品  9.2.10 网民不进行网上拍卖的原因分析9.3 中国网民未来网上拍卖行为预期  9.3.1 中国网民未来网上拍卖可能性预期  9.3.2 网民未来网上拍卖流行商品预期  9.3.3 网民未来网上拍卖成交金额预期10 研究结论11 样本情况11.1 样本年龄情况比例11.2 样本婚姻情况11.3 样本职业情况11.4 样本地区分布情况11.5 样本城市类型分布情况11.6 样本个人收入情况11.7 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情况11.8 样本的网龄情况11.9 样本的上网地点情况11.10 样本访问拍卖网站的情况11.11 样本参与网上拍卖的比例图表目录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经营模式(按企业类型分)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经营模式(按费用政策分)图表 2004年全球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图表 eBay全球分站发展情况图表 2004年中国传统拍卖市场情况图表 中国传统拍卖市场拍卖领域变化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第一阵营图表 eBay易趣网站商业周转率变化图表 eBay易趣注资情况图表 淘宝注资情况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第二阵营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发展阶段分析图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规模及预期图表 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情况图表 中国网民网上拍卖用户占比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用户类别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用户成功交易者占比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各竞争者用户份额变化趋势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用户(含重复注册)市场规模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卖家类别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规模及预期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企业市场规模图表 2004年中国网上拍卖市场主要竞争者市场份额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市场各竞争者市场份额变化趋势图表 2004年中国主要拍卖网站每百万用户平均到达率对比图表 2004年中国主要拍卖网站流量排名对比图表 2004年中国主要拍卖网站日均页面浏览量对比图表 2004年中国主要拍卖网站功能辅助工具图表 2004年中国主要拍卖网站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图表 拍卖网站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应用流程图表 2004年中国主要拍卖网站收费政策图表 中国拍卖网站未来可能的收费项目图表 eBay易趣用户规模图表 eBay易趣市场规模图表 淘宝用户规模图表 淘宝市场规模图表 2004年eBay易趣/淘宝核心指标变化对比图表 中国网上拍卖主要相关法规制定进程图表 网民对网上拍卖的态度图表 网民访问拍卖网站的情况图表 网民参与网上拍卖的比例图表 用户访问过和成交过的拍卖网站分布情况图表 用户成交最多商品的拍卖网站图表 用户在成交最多商品的拍卖网站上拥有的帐号数图表 用户使用的拍卖网站辅助工具情况图表 用户使用过的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图表 用户对拍卖网站辅助工具的满意程度图表 用户对使用过的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的满意程度图表 用户对于拍卖网站提供的信用中介安全支付服务的态度图表 用户每次浏览拍卖网站所花时间图表 用户进行网上拍卖时平均每次成交金额图表 用户在网上拍卖时成功交易的比例图表 用户对拍卖网站向卖方收取费用的接受度图表 用户在网上拍卖网站经常交易的商品图表 用户对不同拍卖网站的满意指标图表 用户对拍卖网站的满意程度图表 用户了解网上拍卖网站的渠道图表 用户进行网上拍卖时担任的角色图表 用户作为买家在网上进行网上拍卖活动的原因分析图表 买家在网上拍卖活动时选择物品考虑的因素图表 买家希望拍卖网站需要改进之处图表 买家是否在两个或以上拍卖网站注册会员/参与竞买图表 用户作为卖家在网上进行拍卖活动的原因分析图表 卖家在拍卖物品时所考虑的因素图表 卖家希望网上拍卖网站改进的地方图表 卖家是否在两家或以上拍卖网站注册会员/登陆商品图表 网民不进行网上拍卖的原因分析图表 中国网民在未来1年内参与网上拍卖的可能性图表 网民未来1年内希望进行网上拍卖的物品类型图表 网民在未来1年内作为买家打算交易的总金额图表 网民在未来1年内作为卖家打算交易的总金额图表 样本年龄情况比例图表 样本婚姻情况比例图表 样本职业情况比例图表 样本地区分布情况图表 样本城市类型分布情况图表 样本个人收入情况图表 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情况图表 样本的网龄情况图表 样本的上网地点情况图表 样本访问拍卖网站的情况图表 样本参与网上拍卖的比例&a href=&www.zikoo/payreport/article/13090.html& target=&_blank&&www.zikoo/payreport/article/13090.html&/a&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创业计划样本示例(本案例为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作品)1. 执行总结1.1. 公司甲壳质材料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提议中的公司,它拥有甲壳质纤维制备的专利技术,提倡科技为本的绿色生活新理念,为人类提供尽善尽美的天然生物产品。我国医用缝合线每年约有15亿人民币的市场需求,其中可吸收缝合线约有7.5亿。公司成立初期生产医用甲壳质可吸收缝合线,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可吸收缝合线市场的需求,使用投资建厂解决方案,针对解决PGA(Polyglycolic Acid聚乙二醇酸)类可吸收缝合线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影响提高人们医疗水平的问题。公司注重短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的结合,中长期目标将逐步拓宽产品领域,涉足甲壳质医用抗菌材料、药物缓释材料、人造器官、化妆品、保健食品、保健服装面料、新型环保包装材料、快餐用具等,形成以甲壳质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经营集团公司。1.2. 市场医用缝合线市场是集团市场,购买过程属集团购买行为。目前,我国大量使用的医用缝合线主要有丝线、羊肠线和PGA类可吸收线。羊肠线材料本身有缺陷,PGA类缝合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用范围均受到影响。医用甲壳质缝合线将就这一切入点进入市场。医用甲壳质缝合线采用竞争定价策略进入市场。产品生产成本约2.1元/根,是PGA类缝合线的十分之一;平均定价30元/根(据调查,市场可接受价格为30—40元/根),大约是PGA类缝合线平均市场价格的1/2,而且降价空间较大。公司将在全国设立七个区域分销中心,与代理商、经销商一起建立健全的营销网络。产品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将大量赠送产品让医生试用作为促销手段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手段,第一年赠送90万根,第二年赠送160万根,第三年以后每年赠送80万根。国际领先的甲壳质纤维制备专利技术是制备医用甲壳质缝合线的关键。公司将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力争获得国际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1.3. 投资与财务公司设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享受“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公司成立初期共需资金1100万。其中风险投资700万,东华大学投入资金100万,短期借款300万。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602万,流动资金498万。另外,天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入股100万。股本规模及结构暂定为: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外来风险投资入股700万(58.33%);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专利技术入股300万(25%),资金入股100万(8.33%);上海天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设备入股100万(8.33%)。第二年估计盈利1000万人民币,以后每年销售利润率45%左右,第二年资产报酬率为75.39%,投资回收期为两年零一个月。风险资金最好在第3—5年撤出,采用收购方式比较适合本公司。1.4. 组织与人力资源公司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初期组织结构采取直线制。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下设营销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甲壳质纤维制备技术专利属东华大学所有,郯志清教授等老师是专利技术发明人。郯志清教授有多年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经验,将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技术副总经理;创业小组成员将参与公司的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工作;公司还聘请了东华大学市场营销系顾庆良教授作为营销顾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的几几真实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