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降彩瓷器价格名家徐子详介绍

您当前的位置是:
程门 浅降彩《清晖图》瓷板台屏
月圆雅集-文人瓷版画专场
编号:0091
估价:60,000-80,000
编号:0092
估价:60,000-80,000
编号:0093
估价:60,000-80,000
编号:0094
估价:15,000-30,000
60,000至80,000
清·光绪13年(1887)
北京饭店金色大厅
拍卖会名称
拍卖会专场
北京饭店金色大厅
款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丁亥新秋,笠道人客舍。(印文:生印) 完整 流传:华月堂旧藏。 此台屏,胎质上等,画面清新,意境悠远,笔法简约,神韵独到,特别是整个画面红彩的点缀,远近高低,遥相呼应,可谓是匠心独运,古寺春朝,一片春机盎然,从笔法上看,为其晚年精品之作。 程门(),又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安徽黟县人。工书善画,尤擅山水,远师董源、米芾,兼融石田、子久之意。为清末浅绛彩文人瓷画领军人物,与当时御窑厂画师王少维、金品卿并称浅绛瓷画三大家。 丹青落瓷 潇洒出尘 中国陶瓷历经千年的发展,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瓷器,皆不同程度的受社会风尚和民间喜好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直至晚清民国时期,才掀起了一股文人书画入瓷的风潮,并影响至今。 瓷版画是瓷器品种种类之一,出现于唐代、明代中期,当时多是墓志铭、镶嵌器等。其品种大多见于青花、青花釉里红及釉上红绿,制式过于单一。入清以后,瓷板绘制纹饰色彩日趋丰富,时代风格方有显现。至晚清,由于“海上画派”的崛起,诸如张熊这样的绘画名家,投入瓷板画创作,从而推动了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并促使其商业化的出现,继之御窑厂吸纳了“新安画派”的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大批画师,他们才正真把纸绢上的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及风格带入制瓷业中,出现了题诗、写款、纪年等风气,开创了浅绛彩瓷这一新品种。“浅绛”一词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在中国画上,原指元代画家黄公望为代表的山水写意风格。浅绛彩瓷有别于传统粉彩瓷器,分工细,工艺繁琐,依图样绘制的制瓷方法,由画家一人独立创作完成,形成诗书画一体的陶瓷特点。因其大多由文化素养较高的文人画家绘制,艺术风格与中国浅绛山水画相近,故名“浅绛彩”。浅绛彩瓷的名家之作,大多为当时士大夫阶层欣赏和收藏,形成一股“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的社会风尚。 由于种种原因,浅绛彩瓷在繁盛几十年之后,渐渐衰落并消逝于历史舞台,它像一颗闪亮的流星滑落于天际,并留下了千古绝唱。民国初年是瓷板画蓬勃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的时期,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瓷板便从小件摆设变成厅堂悬挂之物,此时涌现了大批绘瓷名家,其中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画家,最具影响。他们承接了浅绛彩所开创的艺术风格,并自行融汇发展,将中国绘画技巧与粉彩制瓷工艺相结合,把中国瓷画的艺术水准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时“珠山八友”中的代表人物王琦、汪野亭作品同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名噪一时。其后王琦创立了“月圆会”,每月十五相约珠山,切磋画艺,以画会友。逐渐开创了诗画一体,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粉彩瓷新天地。确立了珠山八友在陶瓷发展史上的地位。 2009年秋,香港长风首次举办“月圆雅集”文人瓷画专题拍卖,成绩斐然,引起瓷画藏家广泛关注。今春,北京长风再次推出“月圆雅集”系列专场,得到华月堂、谦益堂及资深藏家鼎力相助,所提供拍品更为精良。其中浅绛艺术大师程门、金品卿《兽耳四方大瓶》,两方瓶,器型硕大,其烧成难度极高。集绘画技艺之大成,工艺完美,绘画笔法清朗,意境萧散,诗文画意,珠联璧合。程、金作品中书纪年款者极少,而此两瓶同有“癸酉”纪年款及印文“半圆”的出现,极具历史价值,是研究考证程门、金品卿生卒年及艺术风格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此外,“珠山八友”之首王琦所绘的《醉酒图》人物瓷板,是其早年作品。人物刻画细致,神形兼备,尤其是童子回首,虽未正面描写,然静中带动,童趣十足,体现出其技法精妙,匠心独运。毕伯涛《四季花鸟挂屏》瓷板,是毕氏少见的大件作品,且画工、品相皆极其精美,世所罕见!这些拍品多由权威机构多次出版,著录详实,流传有绪,弥足珍贵。 预祝“月圆雅集”专场拍卖会成功,并坚持下去。 著录:《华月堂瓷画》第44、45页,岭南美术出版社。主编:胡建华,2008年6月第一版。原件。
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长风,英文名Beijing Chieftown Auction Co.,L...…[]
联系电话:010-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甲22号南新仓商务大厦A501所属地区:北京拍卖品:
估价RMB 5,000--8,000
估价RMB 8,000--12,000
估价RMB 10,000--15,000
成交价RMB 34,500
成交价RMB 2,300
估价RMB 15,000--15,000
估价RMB 180,000--200,000
估价RMB 350,000--400,000
估价RMB 200,000--250,000
成交价RMB 345,000
估价RMB 400,000--400,000
估价RMB 328,000--328,000
估价RMB 2,400--2,400
估价RMB 2,400--2,400
估价RMB 2,400--2,400
估价RMB 14,400--14,400
估价RMB 2,000--2,000
估价RMB 1,200--1,200
估价RMB 6,400--6,400
估价RMB 4,500,000--5,500,000
估价RMB 6,000,000--9,000,000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估价RMB 50,000--80,000
估价RMB 544,000--1,088,000
估价RMB 480--640
估价RMB 2,800--3,600
估价RMB 560--72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800,000--1,000,000
估价RMB 8,000--9,600
估价RMB 12,000--12,800
成交价RMB 23,000
估价RMB 50,000--55,000
估价RMB 50,000--55,000
估价RMB 80,000--85,000
估价RMB 70,000--75,000
估价RMB 200,000--200,000
成交价RMB 1,150
成交价RMB 3,450
估价RMB 150,000--180,000
成交价RMB 414,000
成交价RMB 115,000
成交价RMB 32,200
估价RMB 12,000--15,000
成交价RMB 2,990,000
成交价RMB 368
估价RMB 280,000--380,000
估价:成交价RMB 89,600时间:公司:北京长风
成交价RMB 89,600
成交价RMB 109,760
成交价RMB 27,750
成交价RMB 11,100
估价RMB 15,000--30,000
成交价RMB 109,760
成交价RMB 666,000
成交价RMB 224,000
成交价RMB 999,000
估价:成交价RMB 24,640,000时间:公司:北京长风
成交价RMB 23,520,000
成交价RMB 20,160,000
成交价RMB 11,200,000
成交价RMB 8,064,000
成交价RMB 7,616,000
成交价RMB 6,608,000
成交价RMB 6,496,000
成交价RMB 6,160,000
成交价RMB 5,488,000
估价:成交价RMB 23,000时间:公司:北京长风
成交价RMB 299,000
成交价RMB 9,200
成交价RMB 264,500
估价RMB 20,000--40,000
估价RMB 40,000--60,000
估价RMB 10,000--20,000
成交价RMB 17,250
成交价RMB 69,000
成交价RMB 28,750
估价:成交价RMB 1,000,010,000时间:公司:东方艺都
成交价RMB 883,200,000
成交价RMB 672,000,000
成交价RMB 625,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36,800,000
成交价RMB 425,500,000
成交价RMB 403,2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000
估价:估价RMB 1,500,000--2,000,000时间:公司:东京中央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150,000--20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200,000--250,000
估价RMB 450,000--550,000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估价RMB 500,000--600,000您现在的位置: >>
[藏品编号:]&3.民国#浅降彩名家柳树黄莺冬瓜盖罐(1)
当前价:99元出价次数:0&
起拍价:99 元加价幅度:25元
一口价:9999 元保留价:无
品相:全品是否包退:承诺货物包退
买家承担运费:快递:38元 &&
(02月26日20:00开拍)
藏品年代:中华民国 所在地:其它欧洲
收藏次数:0次 浏览次数:次
联系卖家:古讯通
古币:&&&&&&
古币等级:
卖家信誉值:
卖家好评率:
实名认证:
藏品尺寸/规格:高约:31cm,直径:21.5cm盖子后配底小惊,余全品!
民国#浅降彩柳树黄莺冬瓜盖罐(1)海外回流,画工精细,民国早期作品,李义成不兜呐笥巡灰砉
卖家最新上传的竞拍藏品
当前价:99元
当前价:99元
当前价:99元
当前价:200元
当前价:99元
当前价:99元
汇款方式(中华古玩网指定汇款账户)
帐号:开户名:上海乐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番禺路支行帐号:1 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招商银行上海市延安支行帐号:08 2006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卢湾支行帐号:94 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帐号: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市安顺路储蓄所帐号:5092552开户名:梅群
买家须知:
卖家须知:
近期活动:
服务热线:&&E-mail:&&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时间:0.047秒 6:01:12欢迎来!  
> 包老*民国名家汪芳林浅降彩人物故事粥罐A30
商品价格:
¥议价交易
发货运费:
卖家承担运费
是否包退:
承诺货物包退(退货的运费、保险费由买家)承担
上传时间:
商品评论:
出价金额:
向本网交易管理员寻求帮助
本网交易处理电话:9
为保障您的利益,请网上成交。查看
用户名:ahfyccc
信誉值:2467
消保用户:
身份验证用户:
提示:如果您的报价卖家同意,但您不履行购买,视为恶意报价,首次警告,第二次扣除500藏币,第三次直接封号处理!
卖家其他商品
相关类别商品
地摊最新商品
年代:民国艺术类别:绛彩表现形式:罐品相:有瑕疵内容:人物故事
描述:包老*民国名家汪芳林浅降彩人物故事粥罐A30 惜盖有残粘,余全品,口径约14.8cm 通高约16.8cm
评论回复:
*回复提交前请看清楚下面的注意事项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回复中的任意内容;
?违反本网其他相关规定的,本网有权删除评论,严重者封闭帐号甚至封闭IP地址;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古玩城网店商品藏品交易声明:
华夏收藏网藏品交易区所展示的物品供求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华夏收藏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有两种交易模式,1、买卖双方私下协商自行交易;2、买卖双方委托华夏收藏网代理交易。凡是用户私下交易免费,但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华夏收藏网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推荐您选择委托华夏收藏网代理交易,具体安全交易方法如下:
代理交易其运作的实质是以华夏收藏网为货与款转移的中介,提供让买卖双方都放心货款转移的一种服务。
1、买卖双方通过看图、交流达成交易意向,买家将货款作为押金汇至本网,本网收到押金后,通知卖家向买家发货供买家上手检查确认;
2、卖家收到本网通知后向买家发货,买家上手检查确认货物,如果认可接收,通知本网交易成功;如果不认可,在7日内将货物退还给卖家,并通知本网交易失败;
3、本网接到买家交易成功通知,打款给卖家,同时扣除银牌3.8%、金牌3.6%、钻石3.4%的押金用于本网汇款手续费以及相关税收费(卖方支付),不足1元按照1元来收取;手续费封顶500元。
4、本网接到买家交易失败通知,等待卖家到货确认后,本网将押金扣除银行手续费后还给买家;
5、根据交易成功与否和交易金额的大小,进行相应交易信誉值的加减。
藏品交易注意事项:
1、如藏品有缺陷,请单独拍照并作说明,否则交易因此出现责任由卖方承担;
2、交易过程中双方自行协商包装、保险、运输的要求及费用,如因此发生问题本网不承担责任;
3、如果出现交易纠纷,先买卖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态度来解决问题,7日内未果,本网具有裁决权,买卖双方可以酌情参考;
4、本网联系交易联系热线电话:9 或者;
5、查看,本网藏品交易专用帐户
6、用户因进行交易、获取有偿服务或接触华夏收藏网服务器而发生的所有应纳税赋,由用户负责支付;
7、提醒买家:到货后一定要检查货物的完整性后再签收,如果发现有损、少件,当场拒收退回,并确认做好包装,如已签收请要求快递当场出具证明;
8、提醒卖家:考虑到目前邮政以及物流体系不够完善,请卖家选择相对比较规范、有信誉的物流公司,卖家本人要对藏品做好包装,并和邮政和物流公司签约做保障;
9、本网特别提醒:大件易碎品一定用木架打包固定好。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解放路支行帐号:01 开户名:罗俏
开户行:招行杭州解放支行帐号:23 2875开户名:罗俏
开户行:杭州建行莫干山路支行 帐号:50
开户名:罗俏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古翠支行 帐号:622 30 5818开户名:罗俏
开户行:邮政储蓄银行杭州湖墅南路支行 帐号:00
开户名:罗俏
投诉商品:
投诉理由:浅降彩人物瓷版画一套四幅,请鉴评!(59/3807)
老伙计-bl
西山黑发老头
浅绛彩来源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其画家代表人物为黄公望。而浅绛彩瓷中的“浅绛”,系特指晚清至民国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编辑本段]清晚期浅绛彩
  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浅绛彩不用,而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上瓷胎,故粉彩有渲染而浅绛没有。清代粉彩艺人由于分工细,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数只能专工一种题材。浅绛艺人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鸟。清代官窑粉彩由宫中发样,工匠照描,描完后填色,故很难表现出艺人的个性。浅绛则从图稿设计、勾画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达画者的风格与个性,因而粉彩为局部工人分工合作的产物,而浅绛则是文化层次较高的艺人得心应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浅绛活。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图案,浅绛则多借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稿。其文化气息更加浓郁。
[编辑本段]浅绛彩的特征与沿革
  从烧制工艺角度看,浅绛彩所用之彩料与粉彩大致相近,烧成温度也一致,然而它们之间仍有质的区别。据刘新园先生《景德镇近代陶人录》所言,两者区别在于:(1)粉彩所用之黑料为纯度较高的钴土矿,而浅绛彩所用黑料,称之为“粉料”(即在钴土矿中加入铅粉配制而成)。由于粉料含铅,纹样画出后不用“雪白”(一种含钴料)覆盖便能烧成。故粉彩之黑深而亮,浅绛之黑浅而淡,但烧成效果似水墨浑化,别有韵味;(2)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含砷的不透明白色料)打底,浅绛彩不用,而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直接画上瓷胎,故粉彩有渲染而浅绛则无;(3)清代粉彩艺人由于分工细,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数只能专工一种题材。浅绛艺人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鸟;(4)清代官窑粉彩由宫中发样,工匠照描,描完后填色,故很难表现出艺人的个性。浅绛则从图稿设计、勾画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达画者的风格与个性,因而粉彩为局部工人分工合作的产物,而浅绛则是文化层次较高的艺人得心应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浅绛活。晚清粉彩多取自前代瓷器图案,浅绛则多借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稿,故粉彩“工”而浅绛“放”。
  除上述之外,浅降彩瓷还有一大突破是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或题诗、署款兼备,这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因为它首次使中国画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诗、书、画”一体的优良传统表现在瓷器上,其文化气息更加浓郁,也为近、现代的新粉彩瓷创造了新模式。
  尽管大部分的浅绛彩瓷器上留有作者的款识及年款,但目前仍无法具体判定这种格式诞生于何朝何年,或像其他瓷器一样,也有一个变种和蜕化的过程。笔者认为,浅绛彩瓷产生于道光末年(即年前后)应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其一,大部分浅绛彩釉面呈细微波浪纹起伏,称“橘皮釉”,是道光时期釉的特色;其二,浅绛人物画明显受道光时期流行的“无双谱”人物影响;再者,道光时开始,文人士大夫自行设计与制作文玩已不是新鲜事,著名的“曼生壶”、“子冶壶”等即诞生于此时,因此文人画家在瓷器上别出新意的创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像海上画派名宿张熊(字子祥)于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所绘《四清图》瓷板(图1)。张熊时年五十三岁,在画坛上已有一定地位。由于有了像他这样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参与,浅绛彩器在社会立即博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
  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浅绛彩的“黄金时期”,这时浅绛绘手名家辈出,蔚然成风,浅绛彩瓷器的书画水平空前发展,足可媲美纸绢丹青。以程门、王少维、金品卿、俞子明等为代表的名家留下不少佳作。在流俗影响下,一些非绘瓷专业名家也加入到创作中来,如篆刻大师黄士陵、山水画家吴待秋等都有作品传世。浅绛彩器也从供观赏的瓷板、扁壶之类转向日常用品,如帽筒、水盂、印盒、花盆等,几乎覆盖整个日用瓷领域,风行一时。一些器物上还烧有“某某堂藏”等字样底款,则说明是藏家专门订制的珍玩。
  到了光绪末年,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同时也给浅绛彩画上了句号,尤其是民国之后,许多陶瓷学校、研究所和私人都致力于复烧各种彩釉。民国时期著名的“珠山八友”很多人在早年都曾画过浅绛彩,但后期亦都转用新粉彩了。到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为粉彩所代替,至今景德镇也没有人能画浅绛彩。但是浅绛彩的技法与创造力并未随之消失,而是被“珠山八友”为首的彩瓷艺人在其它领域成功地继承和发展,其流风余绪至今未绝。
[编辑本段]浅绛彩绘名家
  浅绛彩艺人不同于前代瓷器工匠,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均具有多方面的修养,擅长多种画科,多数且能诗善书。数十年间留下作品的画人为数甚众,但留名于记载的则甚少,现仅选具有代表性的略作介绍。
  程门(年前),原名增培。字松生,号雪笠、笠道人,安徽黟县五都田段村人,是浅绛彩绘艺术的集大成者。《黟县四志·人物志》中记:“程门……幼聪慧,工书善画,作行书随意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画尤精妙绝伦,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鸟、鱼、虫、兽兼擅其长。其得力于唐宋元明及国初诸大家者甚深。故所谓直到古人。咸同时名噪大江南北,赏鉴家得其片纸零嫌什袭藏之。”又张鸣坷《寒松阁谈艺琐录》中记:“程雪笠(名)门,工山水花卉,尝客景德镇画瓷器,有得一杯一碗者皆球壁视之,尝以七寸瓶画青花寒松阁图见贻。”
  从以上史料记载,我们大略可以知道程门的浅绛画艺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以及“赏鉴家”视浅绛彩为时尚玩意而竞相罗致的情况。程门的存世作品颇多,现国内大型博物馆及文物店多有收藏。这些作品的彩绘中又以所作山水成就最高。他的山水取法元人及清初四王,在瓷板上大胆地运用偏锋连勾带皴,表现出近于文人画的写意效果,为瓷画别开生面。同时,一些颜色釉的运用,是传统中国画所不取的,例如《云山飞瀑》中近坡与中景上的草绿。程门还喜爱用红或青色作点景人物,以取得“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他的作品在当时已有专门收藏家订制,如《幽栖琴趣》花盆上即带有:“筱园珍藏”款 。
  除山水外,程门还兼擅人物、花鸟及高温釉下彩(青花)。彩绘帽筒上的《探梅图》,是其较少见的人物刻瓷作品,以纯熟线条刻划一位老者携童子采梅归来的小景,生动而流畅,展现其高超的人物画功夫。程门之子程言与程盈(曾盈)。也是画瓷名家。其门生则有程士芬及汪友棠等,俱能传其技。
  金品卿,名诰,号寒峰山人,黟县人。擅长绘浅绛山水及花鸟人物,亦工行书,宗法二王。山水仿明沈周、文征明,花鸟则学蒋庭锡、邹一桂工细的路子。由于他在御窑厂任职,因此其作品受宫廷工细风格影响也就不奇怪了,《秋葵麻雀图》是其代表作品。
  王少维,名廷佐,以字行,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同治至光绪年间,擅作浅绛山水与人物,能在瓷板上写肖像,又以画猴著称。他与金诰均曾在御窑供职。有“御厂两支笔”之称。
  俞子明,字静山,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擅人物与花鸟,又工行书及篆书,受民间绘画影响较深。他的特色之一是多画大型器物。如《女魁星图》莲口瓶高80厘米,属罕见的浅绛彩大器(图5)。上海文物商店所藏大画缸亦是其型体硕大的作品。俞子明除人物外,所作花鸟小品尤其可人。
  汪藩,字介眉,活跃于同治、光绪年间,擅人物及花鸟,流传作品较多,以人物最精。他处理人物的手法与别家不同,人物衣纹袍发一丝不苟,这种刻意工描有点像海派四任所推崇的陈洪绶。
  高心田擅画山水,他是浅绛彩转向新粉彩承前启后的画人之一。他的作品对后来“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影响极大。从他作的《杖藜图》瓷碟与汪野亭所作同样题材作品比较,两者之间师承关系便很清楚。高心田画中山石的效法,青绿的运用及树权出枝、红叶的点缀都可以在汪野亭的山水画中找到踪迹。汪野亭的粉彩青绿山水向来被视为民国以及现代的创新瓷画品种,现在看来,实汲取营养于浅绛彩山水。除上述几位外,尚有工人物画的汪章、汪友棠,工山水花鸟的任焕章、许达生等。
  后期的新粉彩名家中,有些早年也曾画过浅维彩,如“珠山八友”之首的王琦,他在早年也曾画肖像画,但流传绝稀,连研究其作品多年的刘新园亦“未能得见”,《老妇人像》瓷板(图7)仅于左下角画“王琦”朱白文小印(王的早期作品均不署款),图中妇人面貌吸取海派钱慧安的“西法”,有明暗凹凸效果,与他后期作品如出一辙。“珠山八友”中画过浅绛彩瓷的还有汪野亭、王大凡等人。
  除以上专业瓷画家外,一些画坛名宿偶尔在瓷胎上也一展身手。这类瓷画作品以其稀见而更显珍贵,除上述介绍的张熊、黄土陵外,尚有吴待秋、王震(一亭)等。
[编辑本段]浅绛彩形制、款识及画科
  浅绛彩瓷在其最盛期,几乎占据全部日用瓷范围,在此仅介绍几种常见的器形。
  (1)瓷板、浅绛彩瓷板尺寸、从现存清末民国初的“润例”看,从六寸到三尺都有,而传世浅绛彩瓷板多为30至40厘米宽,40至50厘米高。厚度有两种,一种为厚片,约6至8毫米,一种薄片厚仅3至5毫米。形状以长方为主,用于镶嵌家具则有圆形、扇形等。薄而小的瓷板,通常平置于窑中烧制,故底面时有“砂底”,中型及一尺以上的大片,背面有等距凸起的胎骨以防变形。
  (2)瓶类,清末流行较大型(80厘米以上)的花瓶,甚少浅绛彩器,这与浅绛彩只适合写意画有关。浅绛彩器中最常见是琮瓶。左右两侧有象耳铺首,通常是正背两面作画,左右两侧书法。此外还有棒槌瓶、胆瓶等,大都为小件。
  (3)帽筒,流传至今的浅绛彩帽筒也许比任何一类器物都多,高度在40厘米左右,以圆形为主,也有六角、方形的,有的还在各面开窗作透气或装饰用。此类器通常成对摆设于厅堂,以同治、光绪年间最为流行。
  (4)食具及茶具,食具之中以汤盆数量最多,一般为圆形直身,高约6至10厘米,两侧配铜耳,厚胎,上有盖。此种食具流行于咸丰同治年间。碗则以六角棱角形碗为典型。这种碗胎釉均厚,高足,多带同治款。扁平的碟类较少见。茶具类以茶壶、茶盘及盖盅为大宗。茶壶有六角、方形、圆、瓜棱等各种,多带底款。茶盘是承茶盅的器物,多为椭圆式正圆形,边高1厘米左右,盘内绘人物或山水,一般为露胎或砂底。盖盅是清末时期流行的茶具,由盖、盅、水底二部分组成,讲究的浅绛彩盖盅三者上都有绘画。
  浅绛彩瓷器物有一些典型的特点:(1)光绪年之前,方形及棱形的器物(包括瓷片)多为“米汤釉”。(2)多数器物胎都较厚,白釉白度普遍不高,名家所制者有时釉会细滑、洁白一些。(3)除瓷片等需要镶嵌的器物外,绝大部分彩器口沿都有一道金边,以金釉涂一圈作装饰,有点类似清初的“酱口”。但这道金釉极易剥落,保存至今鲜见完整的。
  浅降彩瓷底款分为两类:(1)年号款,目前仅发现“同治”及“光绪”两朝。“同治”款出现最多,以矾红直接书于器底,带边框。光绪年间款多写“光绪年制”字样,也有不带框的。(2)室名款,分作者名和收藏者名两类。前者如俞子明的“友竹轩作”,后者如程门《幽居琴趣》底款“筱园珍藏”。有个别底款用青花作,则为较晚期出品。
  浅绛彩绘成就最高的画科是山水,往往体现了元代以来文人画中的意境,且多配以题诗。浅绛山水多取林亭一类幽静小景,点景人物用红色或青色,取其醒目。回远山则常用一层赭石一层花青,以表现层次感。
  浅绛彩花鸟画取材多为吉庆祥瑞的寓意,与海派花鸟画面貌相似。禽类画鹦鹉、绶带、仙鹤、喜鹊;花卉多作紫藤、梅、兰、松、竹、牡丹等,以迎合当时市民欣赏趣味。浅绛彩由于受材料影响,花卉着色不太鲜艳,因而牡丹、荷花等都画得较小。但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并未因此受到限制,他们选取木本团簇状花卉作对象,如紫薇、桃花,同样取得很好效果。
  浅绛彩人物画可分肖像与人物两种。肖像画必力求细意描绘。非浅绛所长。能画浅绛肖像者仅知有王少维及王琦二人,肖像画在浅绛瓷中极为罕见。
  浅绛彩仕女人物造型面容消瘦,神态娴静,装束素雅,多效仿道光年间著名人物画家改琦(年)风格。《陶雅》云:“道光窑人物似改七芗”。又云:“历朝画瓷人物,其面目神采,大抵相同,缘当时画手不过一二人,惜姓氏不传耳。”
  浅绛彩瓷上还以独立的书法作装饰,这也是革新性的突破。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人都兼工书法,整体看来,不脱赵(子昂)、董(其昌)一路,这与清代早、中期行书祟尚走势相似。而“当红”的书法家的风格对当代时兴书风会有所影响。例如许达生的楷书似成亲王,任焕章的行书类何绍基。清季嘉道以还,研究金石碑版成为文士风尚,这种风气在浅绛彩瓷上也有体现,如俞子明《女魁星图》瓶一侧就有金文书法。录自阮元《积古斋钟鼎款识》。之后则流行起用金文来装饰浅绛彩器,往往是在器物的一侧绘画。另一则用金文(通常以矾红书写)作装饰,内容是“子孙永享”之类的吉祥语,这种风尚一直到民国初年。
  浅绛彩瓷价值渐变现
  近几年,在瓷器收藏中,一种浅绛彩瓷正吸引越来越多收藏者的注意,其身价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古玩市场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人在向摊主问询是否有浅绛彩瓷,而摊主自然是把畅销一些的浅绛彩瓷摆出来且要价不低。同时在国内一些拍卖会上也出现了像程门、王凤池这样有名气的浅绛彩瓷艺人的作品,并且逐步有了固定的购藏群体。这种境况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浅绛彩瓷不为收藏者所认知,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收藏者对浅绛彩瓷独特工艺价值的逐渐认识,浅绛彩瓷在市场上还会有所作为。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我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则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绿、淡蓝等颜色,经低温烧成的釉上彩瓷。题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
  从事浅绛彩瓷制作的艺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大多通书画,能诗擅文,制作浅绛彩瓷时,从图稿、勾画到渲染都是由一人来完成的,使画面自由洒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这种彩瓷特点是在上面题上作者名字,或题上诗句,首次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一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展现在瓷器上,文化气息浓郁。
  同治、光绪两朝是浅绛彩瓷最流行的时候,瓷瓶、瓷板、帽筒、茶壶、花盆等都有制作,在当时风行一时。后来,艺人开始用进口的彩料绘烧瓷器,也就是一种新粉彩,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流行,并代替了浅绛彩瓷。浅绛彩瓷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品种,是清末这段历史上所特有的艺术种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在文物商店中有许多这类浅绛彩瓷器,当时许多人都不认识这类瓷器,国家博物馆和民间都少有收藏。文物店在销售中几乎是成批的低价销售。后来,少数人意识到了它的收藏价值,开始有选择地收藏。上个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这类瓷器的认识,浅绛彩瓷的价格开始不断升温。在1994年上海拍卖公司曾专门推出了一些浅绛彩瓷,吸引了人们的兴趣。现在,浅绛彩瓷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收藏品种,拥有众多的爱好者,有一些民间收藏团体还专门组织了浅绛彩瓷的收藏展览。
  在收藏浅绛彩瓷器时,一是要注意画面的完整性。浅绛彩瓷器是低温烧成,受彩料与烧制工艺的限制,彩料与胎釉的结合不够紧密,容易脱落,这在收藏时要引起注意;二要注意收藏名人作品,浅绛彩瓷在制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们的作品艺术水平高,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同时,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保存的相关资料并不是很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才对他们有一定的认同,当时的代表人物有:程门,字松生;金浩,字品卿;王廷佐,字少维;王凤池,字丹臣,其实还有许多未见著录的浅绛瓷高手,只能根据他们的作品来判断了。
老伙计-bl
东西开门,是粉彩非浅绛彩。
多谢各位光临评帖!!
老伙计-bl
此板画,是多种画法和多次烧制而成。人物是釉下彩,其它是釉上彩。釉上彩是二次烧制。
老伙计-bl
(173.42 KB)
(284.14 KB)
(174.8 KB)
(208.35 KB)
(179.07 KB)
老伙计-bl
[localimg=166,300]1[/localimg][localimg=342,300]2[/localimg]
老伙计-bl
(275.25 KB)
老伙计-bl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我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则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绿、淡蓝等颜色,经低温烧成的釉上彩瓷。题材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卉等。
  从事浅绛彩瓷制作的艺人大多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大多通书画,能诗擅文,制作浅绛彩瓷时,从图稿、勾画到渲染都是由一人来完成的,使画面自由洒脱,充满了艺术表现力。这种彩瓷特点是在上面题上作者名字,或题上诗句,首次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一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展现在瓷器上,文化气息浓郁。
老伙计-bl
老伙计-bl
是多种画法和多次烧制而成,人物是釉下彩,其它是釉上彩,有粉彩、浅绛彩,好象还有五彩有...............。
老伙计-bl
东西的确不错,特漂亮,值得收藏,
胡乱说说↑
谢谢新老朋友光临评贴!
老伙计-bl
复兴论坛网友
老伙计-bl
注意.人物衣角的画法太均匀,线条较细!!!!!!!!!!
我再细看看!
老伙计-bl
引用:原帖由 Eddy258 于
22:33 发表
注意.人物衣角的画法太均匀,线条较细!!!!!!!!!!
人物衣角的画法是太均匀,线条的确较细!
老伙计-bl
到底有多少种画法结合在一起我还是没搞清,比如:釉下蔡、釉上彩,粉彩、浅绛彩等!
老伙计-bl
老伙计-bl
人物衣角的画法是太均匀,线条的确较细!
老伙计-b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降彩瓷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