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是我国古代散文中

古文讲出新鲜感——《爱莲说》教学中比较阅读法的运用
中考古文篇目的教学,教师通常更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感体验。所以我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重点思考了怎样把古文讲出新鲜感,尝试运用了比较教学法。老课文,知识点条分缕析,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已没了激情,怎样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让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老师给定的答案,这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我在想作者为什么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这三方面来写莲呢?学生读“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时能体会到莲的美吗?怎样让学生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呢?最终,我确定了比较阅读法。把朱自清的名文《荷塘月色》中的一段与课文做比较,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一、作者开篇就提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接着又进一步指出大隐士陶渊明独爱菊,当时的人们大都喜爱牡丹,为什么作者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呢?在作者眼中莲是怎样的美好形象?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二、夏...&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在语文学习中,运用比较的天地是广阔的。就比较内容来看。有题材比较、主题比较、人物形象比较、体裁比较、布局谋篇比较、风格比较、写法比较、表达方式比较、语言比较等;就比较范围来看.有中外比较、历史比较、艺类比较等;就比较方法而言.有本文比较、单元比较、课文比较、课内外比较。在比较中,有求“同”.有求“异”.关键是找好比较点。_F面我从课文的内容、形式两方面举例介绍几种比较阅读的方法。 内容比较有:题材比较.主题比较。人物形象比较。 题材比较。题材比较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取材、选rf才、立意、构思的能力。例如:《纪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纪念》,同是纪念进步爱国青年.也都写了鲁迅与青年们的交往,但是选材上却有很大的不同。《纪念刘和珍君》着重介绍惨案本身的细节.以反击流言家的卑劣诬陷;而《为了忘却的纪:含》则较多回忆烈士们生前的处世为人及由被捕到遇难的详细情形.以控诉反动派屠戮无辜作家的血腥罪行。为何有这样不同呢?因为前者写于惨案发生...&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教学设想】《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外在形象的描写和内在品质的赞美,寓物于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叙议结合,意味深长。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说”这种文体,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说”的一般文体知识;文章篇幅不长且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可通过反复诵读并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托物言志”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教学中将结合内容的学习进行适当地分析,以此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教学目标】1.积累并理解“蕃、予、濯、妖、鲜、亵”等文言实词。2.结合“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3.熟读并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积累并理解“蕃、予、濯、妖、鲜、亵”等文言实词。2.在有感...&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爱莲说》是苏教版语文七(下)专题《荷》中的一篇课文,文质兼美,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品。全文仅116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然而,就是这么一篇篇幅短小的名文,其题旨历来却颇有争议。早在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朱舜水先生认为:周敦颐《爱莲说》旨在寄寓对王安石变法的不满。理由是:“王安石以智慧术数逢其君,为祸方烈,先生委之不可,争之不能,是故爱莲以闲神志。”当然,这种说法因为政治色彩太浓,早已不被今人所采纳。而且学者张一民先生在其著作《探故》中已经对这种说法作了否定,文中“以宋人度正《周敦颐年谱》记载的《爱莲说》的写作时间(写于嘉枯八年通判虔州任上)作为论据,指出《爱莲说》早在王安石开始变法(熙宁二年)前六年就已写出”。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爱莲说》与王安石变法无关。当今,语文教学界对于这篇名文题旨句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说法:[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莲,花之君...&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一、摩崖石刻田野考察与教学实践按照经验判断,《爱莲说》最早公布的版本是罗岩石刻。石刻包括墓志铭、佛教石刻和摩崖石刻三大类型,摩崖石刻以诗文内容居多,是石刻作品中文学性最强的。永州的摩崖石刻兴起于唐宋时期,现存总量,以北宋诗刻为例,湖南位居全国首位,大约占全国的1/5。以唐宋石刻为例,永州占到湖南全省在60%左右。周敦颐喜欢探山探水,喜欢题字,他的字是楷书,或称正书,很端正的字体。他在全国各地的题字现在留下来的大概有13幅,其中“朝阳岩”洞门口有一幅,字数最多,字体最端正,保存也最好,这幅字应该是“朝阳岩”的镇岩之宝,是无价之宝,有一千多年了。投影这幅榜书“高岩幽窟”照片,大字中间还有小字。表明以前先有小字,后来刻大字的时候就把小字抹掉了,但抹掉以后还剩下15个字的残刻。我们学校的学生把这15个字调查出来,知道这是明代文人史正志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在文献里还保存着,但在石刻里就剩这15个字,如果不看文献还不知道这15个字是写什么的,...&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我认识严群先生是通过贺麟先生。贺先生常常说到严先生,他谈到严先生时非常亲切,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尊敬,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有些好奇,也感到有点神秘。我第一次见到严先生,是在芜湖那次会议上。会议期间贺先生和严先生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我由于陪伴贺先生,也常常和严先生见面。我不再那么好奇,印象不再那么神秘,我感到严先生是个平易近人的人,是一位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次会议后我和严先生在他杭州家里有更直接交往,我更加感到他亲切可爱,也感到他对我的厚爱;和他在一起,我感到安定、充实,但是我也看到在我面前的这位老人和老师是个不寻常的人。他的内心和性格里有一种特别的东西,那是一种自己应该学习、然而却不易学到的东西。我试图全面理解他,这一愿望至今没有能够完成,仍然不能清楚说明,更不要说学到。他有一种精神力量,而他的精神力量又有一种深厚的底蕴,但这一底蕴却同时是明亮的,明亮,但同时不易说明,不易学到。我曾试图从中西哲学和哲学家脉络,理出一点线索。有人...&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爱莲说》@孙长山$最高人民法...&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分析--《新教育》2014年03期
《爱莲说》教学设计与分析
【摘要】:正【教学设想】《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外在形象的描写和内在品质的赞美,寓物于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叙议结合,意味深长。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3【正文快照】:
【教学设想】《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外在形象的描写和内在品质的赞美,寓物于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叙议结合,意味深长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符思毅;;[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邓永芳;;[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3期
周建华;[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朱雪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龙井仁;蒋民胜;;[J];社会科学家;2009年08期
卢云;;[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2期
张文真;;[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小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杨匡汉;;[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对话嘉宾:刘光跃 湖南省郴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本报记者:杨诗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邵泽毅;[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王巨才;[N];文艺报;2010年
通讯员 陈勇;[N];永州日报;2010年
赵培光;[N];吉林日报;2001年
李盛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衡阳市十五中教师
范素虹 刘小武;[N];衡阳日报;2011年
郭娟;[N];经济观察报;2011年
梁根祥;[N];中国文化报;2001年
沈荣生;[N];中国商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古代游记散文研读和教学
你好,游客
古代游记散文研读和教学
作者: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比如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使多少文人对那一片神奇的&世外桃源&充满向往;比如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千百年来,一直被具有儒家情怀的为政者奉为&圣经&,抬头捧读;比如王勃,一篇《滕王阁序》,成为骈体文的登峰造极之作,千古传颂;比如苏轼,一篇《前赤壁赋》,不仅使黄州这个小城名闻史册,成为旅游胜地,而且文人骚客每每落寞之时,总要反复诵读,以释放心中官场羁旅的无限愁怀;比如张岱,一篇《湖心亭看雪》,不仅反映了晚明文人生活的微妙情趣,也成为文人赋闲生活的浮华若梦&&不用举很多例子了,我们已然了解,古代游记散文十分重要,它不仅勾勒了大好河山的瑰丽景致,而且寄托了文人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文人难解的百结愁肠。
的心灵,润泽我们日显苍白的生活,能矫正我们对大自然的恶劣态度和蛮横气势,能使我们在盲目的快节奏面前,慢慢放下脚步,去欣赏身边的美丽,去凭吊古人的雅致,去与古代文人对话,去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增加我们的幸福指数。
要下功夫去钻研。下面对这些问题分别说明之:
一、古代游记散文的定名
(见朱耀廷主编巩滨编著的《中国古代游记》北京大学出版社。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谢灵运的《登池上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忆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游山西村》,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这些诗词都是游记诗词的名篇。
教授也认为《桃花源记》属于游记散文。梅先生进一步从哲学层面论述了游记散文的性质,他认为&游&本身具有神游与物游的超越意义,&游&可以引申出目游、神游、卧游、梦游等非现实的精神之游,因此可以把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归属为一种虚拟性的游记散文(见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
算不算游记散文呢?这篇文章,以时间为序,真实地记录自己从长安、洛阳入黄河,过汴河、淮河、长江、富春江、鄱阳湖、漳江、浈江,最后到达广州的全过程,历时半年,事无巨细,照单全收,真实是无可挑剔的,但在我看来,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即便是散文,也算不得是一篇好文章,或许对研究古代交通史的人更适用。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把那些以记叙游踪或描摹物件作为主要目的,并且文学性强的散文作品归属于游记散文,这样的散文或叙述,或抒情,或描写,或议论,或纪实,或想象,都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与纪游有关,而是突出文学性。
二、本课程需要研读的基本篇目
三、古代游记散文的特点和类型
先生认为游记散文有五个特点,分别是&片断性、抒情性、美感性、知识性、形式多样性&;王立群教授抓住山水游记的特性,界定游记散文应具有三个文体要素,即&游踪、景观、情感&;梅新林教授认为游记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文本,也是一种文化文本,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游记文学具有七种文化特征,即&哲学指向&、&政治指向&、&宗教指向&、&道德指向&、&科学指向&、&民俗指向&和&文化指向&,应该说梅先生的概括既有高度,也很精准。
为基础,不管这纪游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它都应属于游记散文的内容;
见长,游记散文应该以叙述和描写为其基本表达方式,有的游记散文可能兼有议论,没关系,它的主要表达方式肯定还是叙述和描写,否则,这议论就成了空谈;
不能纯粹是客观纪实的,否则就是历史资料,而不是散文作品。
因为是书信,就不太可能写得很长,因此&书&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字数不多,像初中学过的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篇幅都很短小,《答谢中书书》全篇不足百字,但都是好文章。
用以介绍出版或发表书本的目的、内容、特点、前后经过,交代作者写作的缘由。因为功能所限,所以偏于写景状物的序言并不多,像王羲之《兰亭集序》这样的&序言式&的游记散文名篇,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孤篇就成为高峰。东晋居住庐山的一群和尚写了一组&游石门诗&,慧远为其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游石门诗序》,尽管是一篇序言,但也是很不错的一篇山水游记。
。&记&因为彻底拜托了文体的束缚,不再受制于&赋&、&书&和&序&的文体限制,所以&记&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短的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以&记&为题的散文名篇很多,虚构想象的有《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偏于写景状物的有《活水源记》《游麻叶洞记》,兼有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的有《醉翁亭记》,《五人墓碑记》,以叙述描写作为基础,但重在说理的有《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着重表现个人情怀的有《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以&记&为题的散文,在唐代和明代更是出现了偏重于文学抒怀的诗人游记和偏重于考查地形地貌的地理学家游记,前者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后者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前者是诗人,着重于抒怀,后者学者,着重是考察,但二人都对自然山水作了很细致很有特点的叙述和描写,这标志着游记散文的成熟。
四、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
第一,游记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即魏晋的诞生期、唐代的成熟期、宋代的高峰期、元明的复兴期和清代的衰变期。我认为,游记散文的发展脉络也大致与此相同。梅先生认为,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使自然山水和人都得到了解放,人们开始对自然山水进行审美认识,游记文学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散文也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到了唐代,古文运动兴起,客观上推动了游记散文的发展,一批诗人集中写作游记,这标志着游记散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宋代,欧阳修承接唐代古文运动,再兴古文运动高潮,程灏、程颐和朱熹等一批理学家推儒学,兴理学,所以这一时期山水游记表现为诗人游记和哲人游记并置的局面,许多游记打上了尚理的印迹,于是宋代成为中国游记散文的发展高峰。这个时期游记散文明星灿烂,游记散文文体空前活跃。梅先生甚至认为,前后《赤壁赋》更可以说是宋代游记散文乃至整个中国游记文学最辉煌的诗篇。明代由于公安派袁宏道提倡&性灵说&,受其影响,游记文学转向才人游记,一些人在文章中独抒性灵,尚真、尚俗、尚趣,终于使晚明小品成为一道霞光,它与徐霞客的学者游记成为明代游记散文复兴的重要标志。清代游记散文走向衰变,诗人游记彻底堙没,哲人游记不再波澜,才人游记难成潮流,只有学人游记在顽强挣扎,桐城派作家姚鼐的《登泰山记》是清代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
第二,游记散文何以兴起。
诠释了山水游记何以兴起的缘由。他说,玄学的兴起,把人和自然从功利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予人以超越性的品格,还自然以本来面目,促成山水意识的觉醒,为游记散文的发展提供了深层动力。
像玄学的开山之祖何晏、王弼。他们从老庄的思想中找依据,创立&本无论&。他们认为,世界本于物,作为人应该把目光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内部存在,这样才可以超越万有,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观照万物,体验人生,从而获得超脱。魏晋时期的游记散文,基本上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山水同构的倾向,他们基本上扭转了以前&山水比德&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把自然和人放到同等的平台上,一起关照,山水映照人的潇洒,人欣赏山水的洒脱。
山水游记的主体就是模山范水的作者,客体就是自然的山水,这两者都必须独立出来,山水游记才可能产生。但在魏晋之前,这两者都不具有独立性。
就不一样,一方面,玄学兴起,一方面,佛学引进,这两种思想都强调人应该从外在的客观世界转向人内在的客观存在,所谓&世界本无&和&四大皆空&就是这两种思想的集中代表,从而在理论和形式上为人和自然山水的双重解放准备了条件。当然,魏晋时期的社会动乱,客观上也启发人们寻求精神转向。这一些就是山水游记得以兴起的主要原因。
五、山水里到底有什么&&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山水自有格,无处不成景。
许多人沉浸在这个世界中,娱情山水,陶醉其中,并且用生花妙笔,极尽所能地去描绘它,赞美它。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等都是这样的名篇。我们选《答谢中书书》一起来分析一下: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盼望一睹永嘉山水的奇秀,心情十分急切。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则赞叹说:&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谢灵运自贬谪永嘉之后,遂使永嘉山水名扬天下,从此中国诗国就新增了一块领土&&山水诗!永嘉山水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相映生辉。
第二,山水自有情,人间牵挂真。
他们到底惦记着民间了!这样的散文占据了游记散文的较多篇目,且名篇众多。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序》等都是。
第三,山水照人影,情性付流云。
所以庄子的&濠梁之辩&是性情之作,是因感受到小鱼的快乐而快乐的佳作。
第四,天地有大美,理趣各分舒。
比如&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这是写由前洞上山,进入后洞,除了一个&窈然&稍微有点修饰外,其余的文字全部都是说明,且惜字如金。为什么要写成这样,原来是为了后面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后洞深处,才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然而作者没有深入,所以引出&有志&的问题。前面写得简约,意在突出后面的议论,所以绝对惜墨如金。又比如,&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同样写得简约,目的是惜出文字,让后面的议论能充分展开。&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从&有志&说起,指出&志、力、物&三者是达到一个目标不可或缺的全部条件,缺一项都不行,比如&有志&,但力气不足以深入,不行;&有志&,也有力气,但没有火把照明,也不行。你看,议论是多么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每一处议论,都扣住前面的&记&,无一&记&没有作用,无一&议论&没有着落。真是严谨到了极点!
六、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七、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建议
第一,以文体分类设计成四个专题
第二,以个人成就为重设计成三个专题
第三,以内容手法来分成八个专题
八、古代游记散文的教学要求和拓展思考
教学要求:
拓展思考:
相关新闻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名篇欣赏 中国古代散文(爱莲说)舞蹈 木丹
丹青_高清在线观看_百度视频
订阅精彩视频,请
&&努力加载中...
名篇欣赏 中国古代散文(爱莲说)舞蹈 木丹CopyRight & 2011-.cn All Rights Reserved 郴州市维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服务时间:周一 至 周日 8:00 - 18:00 客服部: 服务投诉:
法律顾问:湖南五岭律师事务所 李群主 (电话: 手机:)
 郴工商注册号:45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莲说中考复习课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