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宠溺 陈卿舞 小说的养老院价格,请问怎么收费?那里需要招人吗?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有种去那里工作的想法

武汉小伙卖拆迁补偿房办养老院:不以赚钱为目的
相关新闻:武汉小伙卖拆迁补偿房办养老院:不以赚钱为目的
据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徐东商圈,有几座外观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居民楼。但就是在这不起眼的外表下,却开办着武汉人家喻户晓的“大家庭养老院”。这个贯通两栋楼的三层、占地约3700平方米的养老院的主人,名叫陈卿。
陈卿,一个33岁的80后,一个大家口中“有钱人家的少爷”,将手中拆迁得来的35套“还建房”,变成了如今这个拥有198张床位、每个房间都配有独立卫生间和浴室的大家庭养老院。
有人为陈卿的行为点赞,因为他并没有挥霍这笔“天降之财”;也有人开玩笑说,他“有钱就是任性”,因为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单靠房租,一年的净收入就会超过百万。
如今,距离陈卿开办养老院,已有一年半的光景;这也是陈卿在“大家庭养老院”度过的第二个春节了。今年,这个大家口中任性的小伙儿,日子过得怎么样?这家民间资本投资的养老院,运营状况又如何?
大家庭养老院的春节联欢活动,在小年那天就提前进行了。陈卿告诉记者,尽管很多老人乐意留下过年,但选择回家团聚的还是多数。自己和家人留在养老院陪剩下的老人一起看春晚,吃饺子。这样的春节,今年已不是第一个:
陈卿:因为有些老人他们自己有合唱、有表演节目他们准备了一两个月了,可能在三十饭都搞的丰富一点,他们吃个年饭吧,基本上过年过节我们是没有休的。
2008年,陈家50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拆迁,开发商补偿了35套4000平方米的“还建房”。得知家里拆迁的消息,在已经毕业的陈卿,马上辞掉了当地年薪40万的工作,回到武汉。他不是为了当“包租公”坐收每年100多万的房租,而是为了圆自己和家人的一个梦——开办养老院:
陈卿:以前就是我们家条件也不是很好,我爷爷在床上瘫了7年时间,我奶奶也是91就去世了,心中有点遗憾。就是想以后条件好一点办一个类似养老这种机构,类似家庭以后不要有这种遗憾在里面。
刚拿到补偿款时,许多人带着项目找陈卿投资。被一一拒绝后,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什么非要涉足“高风险、又如此微利的养老行业”。走遍武汉调研三个月、又卖掉了9套房产,陈卿凑齐了资金,2013年7月,大家庭养老院正式开业。在刚开始的半年里,因为入住的老人太少,养老院一度亏损得厉害。花大力气培养的专业人才,流失的也很厉害:
陈卿:因为我们下了很多工夫去培养这些员工,医院里内部先培训,理论层次的或者是操作层次,考试然后拿证,但是现在有的也不是很稳定的一个岗位,因为我们这里人员差不多都是40、50岁的人,他们的小孩以后结婚要生小孩可能就要回去带小孩。还有这个行业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你可能刚培训好,还没有做多长时间就跳槽了,特别是一线的护理人员是比较难的,要面对瘫痪的老人端屎、端尿,然后喂饭这类东西,真正自己在做的时候可能做不了这些事情。
其实,陈卿现在遇到的问题,眼下我国所有从事民办养老院的投资者都遇到过。除去前期需要包括消防、卫生防疫等数类许可证齐备,经过复杂的审批手续不说,单是经营上的压力,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有相关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沉重的养老压力单依靠政府兴建公办养老院,恐怕难以消化,亟需民间力量的进入。从陈卿举全家之力兴办养老院的故事背后,又反映出现阶段我国养老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得知陈卿的故事之后,有人开玩笑说他“有钱就是任性”。这个评价,正因为不少投资者对养老院微薄的利润心中有数。为了达到高龄老人的照料要求,大家庭养老院光是推倒重新装修就有两次,前期投入在500万左右,还没算上属于陈卿个人的房产成本。如今养老院共有120个老人,每人月收费在之间,眼下他才刚刚扭亏,回本还需6年。
虽然陈卿说,办养老院“不以赚钱为目的”;但以投资人的身份,他同样认可,如果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这个市场亟需建立合理的秩序,为盈利创造一定的空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两个字“土地”:
陈卿:在郊区,地、租金都比较便宜,甚至他们距离非常远看望老人、配套的设施、交通、医疗、购物都不是很齐全的,运作起来的话可能会存在很多不便,入住率也不算很高,就像我们在市中心第一个规模大不了,核算、收入和支出的这种它是按平方来算,一个平方多少钱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还有一个就是大多数是以租赁为主,养老院本来是个微利行业,它是一个长期的才有盈利,租期的话现在一般是三年一签,三年可能刚刚达到盈利点,扭亏那个状态的时候业主不租给他了,相当于他是白干了。
近一年多来,包括《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陆续公布,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到工商登记后置审批,都是希望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陈卿告诉记者,目前武汉的政策是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4000,对部分老人按月补贴200元,养老院的用水用电走的是民用价格。不过,从事这个行业,除了经营压力,还有另外一层压力:
陈卿:老人安全性,如果出现了摔伤,出现了一些意外对养老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老人是一个动态的,他可能脑梗、或者心梗,或者他背着护理员想回家了他就偷偷跑了,造成一些后果其实养老院是承受不起的。存在着可能你辛辛苦苦干一年的钱就因为一个小的意外就相当于白干了,现在养老院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所以说相关的法律法规、责任划分都不是特别的明确,所以一般的养老院就会吃哑巴亏。
另外,陈卿提出,现在住养老院有八成以上都是超高龄,或者失能失智老人,生活难以自理,需要特别的医疗服务。普通养老院,特别是民办小规模养老院,只能解决老人日常照料问题,一旦遇到老人出现急难病症的情况,难以及时处理。如何更好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恐怕是包括他在内的养老领域投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陈卿:基本上住养老院里面,80%是属于超高龄,80多岁90岁甚至100岁;第二就是身体情况特别差,失能失智,高危人群。携带问题就比较多,特别是医疗方面。私营养老院的话,是以养老服务为主,护理啊,协助他们吃饭什么的。但我们一般的养老院,是做不了医疗的。相关的技术人员配备,以引进为主,与医疗单位合作。所以老人出现什么事情的话,要等别人来,时间就比较长。(记者何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拆二代”陈卿:办养老院不以赚钱为目的_澎湃人物_澎湃新闻-The Paper
澎湃新闻客户端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
陈卿这个本可以吃房租的“土豪”选择了成为武汉最大民办社区养老院的院长。 刘建维 图        33岁的陈卿是澳洲留学的海龟硕士。回国后,他拥有一份数十万元年薪的工作。特殊的是,2008年,因为拆迁,他获得35套房,坐拥数千平米房产。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本可以吃房租的“土豪”选择了成为武汉最大民办社区养老院的院长。        陈卿出生在武昌区原团结村。21岁时,他远赴澳大利亚留学,5年电子信息管理本硕连读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管理公司就职资讯分析师,年薪40多万元。 一年后,陈卿回国。他曾在北京一家证券公司做大客服部咨询经理,年薪也有20万元。        父亲陈保安早年做餐饮生意,后来转做技术工程。1994年,陈保安承接公路项目赚了一笔钱后,在自留地盖起2栋楼房。2008年,5000多平米的房子被拆,开发商还建4000平米房产,另补偿160万元。        靠着租金,一年至少有上百万的收入,可是,打算干一番事业的陈卿决心辞职创业。        做餐饮、开宾馆、建会所、办养老院,3个月市场调研后,陈卿还是决定办养老院。        父亲因忙于生计,少有时间陪伴家人。1986年爷爷中风去世,没过多久奶奶也跟着离世,这成了陈卿家心头的遗憾。        陈卿告诉澎湃新闻(),办养老院的心愿,除了这个家庭的因素和看好刚起步的养老行业,看重老街坊的邻里情也是一部分原因。他不希望看到年纪大的老邻居拆迁之后渐渐成为独居老人,由于缺乏交流,身体和智力逐渐衰退。“养老院可以提供同龄老人交流的平台,一起做手工、做操、聊天,对身体和精神都好。”        2012年9月,卖掉9套房产,先后投入500多万元,陈卿将两栋楼中第三层的房子腾空打通,建成了80间房,3700平方米的养老院。        经过10个多月的装修,2013年7月,大家庭养老院正式开业。木地板、地暖、空调、独立卫生间、液晶电视齐全,还配有晾晒台、娱乐活动区和健身设备,“算平民化里的中高档”,陈卿说。        而今,院里入住的12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有85岁。年龄最大的100岁,最小的57岁,其中,以高龄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居多。        院里的老人把陈卿当“小儿子”。他每天查房,朝九晚五,还常常加班。“对住了2个月以上的老人,基本的身体情况、家庭情况我都比较了解。“他自信地说。        运营1年多,陈卿说,“利润方面,基本上算是平,没有什么赚。“从年薪数十万元的白领到经营一家养老院,陈卿完全转变了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院长,担负起一群老人的责任,陈卿压力不小,但他觉得自己的性格挺适合这一行,“任何一家养老院主管最不可或缺的是耐心和爱心。老人是要哄的。和哄孩子还不太一样,老人是有自己思维的,而且还要注意尊老,话不能说重喽。”        对话陈卿        澎湃新闻:创业之初,有想过开宾馆、建会所或者办养老院。为什么最后决定做投资回报最慢又相对辛苦的养老行业?        陈卿:首先是觉得比起餐饮,养老是个朝阳行业,可以当一个长期的事业来做。第二,政府对这块比较重视,政策环境也比较好。第三呢,爷爷奶奶的事是家里一个很大的遗憾。其实早在2002年,我们全家就已经有了这个心愿,只是那时候经济状况不合适就搁浅了,现在条件成熟了就一点点做起来,挺简单的。        澎湃新闻:养老问题始终是社会的一个焦点。政府对民办养老院有哪些具体的扶持措施?        陈卿:政府还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入行的门槛不苛刻。区民政局有一些补贴、免税和物资发放,办手续有一些绿色通道。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4000元,另外,对于连续住满6个月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200元。还有,目前院里的水电气价格都按民用价格算,还可以免税。        澎湃新闻:家人是怎么支持你的?        陈卿:家里把所有的固定资产全都拿出来了。房子、现金,不足的地方,还向亲戚朋友借一点,相当于把身家都放在养老院了。也有家里人放弃了原先工作的,比如妹妹现在是养老院的出纳,母亲管食堂,对老人的伙食可以把把关。        澎湃新闻:办养老院的主要投入在哪里?        陈卿:投入最多的在装修上,硬件设备像柜子、床铺、地热、液晶电视。刚开始,卖了5套房,预期300万够了,可老人入住后,发现按照70%左右能够自理老人设计的房型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二次改造又重新投入了4套房子,加起来大概差不多500多万。        澎湃新闻:现在,每位老人每月生活费、床位费、护理费在元之间。这个价格是怎么定下来的?        陈卿:我们对这个价格没有硬性的要求,是根据整个武汉市的养老消费水平来制定的,核算一下院里正常运作需要的开支,再参考一下其他院的标准。        澎湃新闻:利润方面没想过扩大一点?        陈卿:养老院这行,像我们这样批购来做的话,基本的利润就维持在一个很低的回报率。不过,我没有想过要从一个赚钱的角度来做。我们的床位一共就200张,收满了,利润点也就这么多。在正常运营不亏本的基础上的有一点盈利,足够了。        澎湃新闻: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创业的人,不多见。        陈卿:家里一直是这样想的,人活着一辈子,追求名利以外,还是要做点事情。也许一个人一生的花费大概要100万,那有多余的钱,可以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而且,多余的钱对人生、对下一代也不一定是好事,不利于开拓或是积极向上。        我们家庭对物质要求并不高,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之后,也就没有想更多创造财富价值,有的用就可以了。我在上班的时候,已经打算好要办养老院,只是当时房子还没有下来,在外打工是为了熟悉国内的情况,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我是想在养老行业起步阶段里先摸爬滚打,等行业规范起来、市场成熟起来后,我们对养老机构经验积攒起来,到时候还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另外,在养老院运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看到刚来时候身体不太好的老人,慢慢状态、心态好起来,觉得晚年还有点余热,活得积极向上,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安慰。        澎湃新闻:每天在养老院里工作,心情是怎么的?        陈卿:压力还是蛮大的。从装修开始,3年不到的时间,我只休息了半天。不在院里看一下,会担心运作状况。晚上不能关手机。对于院里的安全、消防、清洁的问题,可以说是提心吊胆的心理状态。越久感触越深,这个行业还真是比较辛苦、难做的。        澎湃新闻:有的老人脾气不好,有的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对于这个群体,你会有感到麻烦或者厌烦的时候吗?        陈卿:我是一个创办者,也是投资者、管理者。其实每天面对最脏、最苦工作的是一线护理人员,甚至,他们有时还要遭受来自老人的委屈。有些失智老人发起脾气会骂一下、打一下护理员,他们也自己扛了。护理人员对养老行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现状来看,他们时常得不到应有的平等和尊重的对待。        一开始我也不适应,慢慢就习惯了。时间做长了,跟老人也有了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亲人一样的。而且你也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老人还是特别可爱的(笑)。        澎湃新闻:跟老人打交道,你觉得最开心、最困难的各是什么?        陈卿:最开心的就是,他们也关心你,也把你当亲人看。他会告诉你他的事情,他的困难,他很放心让你去帮忙办事情。有信任感在里面。        最苦的就是风险的问题。养老是个高风险的事业,安全是最大的责任和难关。老人可能无意识的一个行为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对我们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和运营负担。        澎湃新闻:无意识的损失和伤害,具体是指哪些情况?        陈卿:举例子来说,有的家里没有沟通好,强行把身体状况挺好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而本身有4、5个子女的老人,心里就会有被嫌弃的想法,这种扭曲会以极端的方式发泄出来,比如跳楼轻生。还有,对于送来的失智老人,晚上为了保护老人,是不是采用束缚带。家人由于情感上的原因不同意,不想老人半夜坠床,而这些最后的责任基本都由养老院来承担。        澎湃新闻:老有所养是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你觉得目前民办养老院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陈卿:目前,养老产业中,政府承担了一部分,而大部分还是由民间养老为主,也是趋势。对于投身养老行业,有的人的顾虑首先在于回报期太长,一般在5到8年。我现在算下来,亏损期在2到3年,看到回报需要5到6年;其次是风险高;还有,就是租赁场地不稳定。很可能3、5年养老院刚有起色,场地就要被收回去,那就白做了。我在这方面,担子就比较轻一点。当下,确实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来推动整个养老事业的发展、完善,也让我们投身其中的人,更有信心。        澎湃新闻:马上要春节了,养老院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        陈卿:会有个小型的联欢晚会,工作人员会排个小品之类的节目,老人有表演大合唱、写个三句半,拉二胡、朗诵,当然,过节会加菜(笑)。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9
澎友先来登录吧!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澎友先来登录吧!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获取邀请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请输入4-20字符
请输入6-12数字或字母
&&同意相关注册协议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输入注册时的手机号或电子邮箱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您的密码已重置,请输入新密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广州日报:为什么想开办养老院?
12:49:40 来源: 作者: 【
】 浏览:24次
  陈卿在养老院留影。新华社发  武汉80后陈卿:让老人在养老院“生活”而非“活着”  一个人,拆迁分了几十套房,当上了千万富翁。这个钱怎么花?买奢侈品?买豪车?80后武汉小伙陈卿,拆迁分得35套房,他既没有坐吃房租,也没有买豪车,而是创办了武汉最大的民办养老院,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老人过得舒心快乐。  卖7套房筹启动资金  广州日报:为什么想开办养老院?  陈卿:我父亲之前就想过要办养老院,当时他想采用自家两栋楼办一个养老院。2008年,城中村改造开始了,我家的拆迁面积是5000平方米左右,政策规定80%还建,另做资金补偿,那时候我和父亲又想办养老院了。  广州日报:创业的选择许多,开办养老院并不是赚钱的行业,你有想过吗?  陈卿:其实办养老院之前,我做了摸底,这个行业只是微利,要盈利得经过8~10年的市场培养期。不过,我发觉大多数养老院只能维持老人的基本生活,根本谈不上生活品德。所以,这个行业我可以长期做。  广州日报:你开办养老院,家人都很支持吗?  陈卿:家人都很支持我。父亲有时候也会帮助。当时养老院的启动资金至少要500万元,这么大的数目有些为难,后来还是父亲的主意,我们卖掉了7套房子,再加上政府的补偿金和自己的一些积蓄,终于凑足了启动资金。  放弃高薪创业不后悔  广州日报:为什么放弃金融行业的高薪,选择回家创业,你后悔吗?  陈卿:我的专业是通信信息管理, 2003年10月,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留学,5年半读完本硕连读。之后就从事金融行业,但我一直有创业的想法。2011年下半年,我家分得35套住房以及160万元的现金补偿,我就坚决果断地辞职回家预备开办养老院。做养老院后,我就没有后悔过,基本上把我们家里所有资产财产都放在养老院上。  广州日报:有没有难处?  陈卿:其实创业都会碰到一些难处,比如房屋装修、验收问题,每一件事情都不会那么顺利,我们办齐手续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最大问题就是经营压力,我们这里1600平方米,200张床位,经过计算,要住进100多个老人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可开业半年多,才住进20位老人,相当于天天都有五六千元的亏损啊。现在住进100多人了,基本维持盈亏平衡。  广州日报:政府对你办养老院有哪些优惠和支持?  陈卿:武昌区民政局牵线帮我们查找有经验的经营者,也给了一些补贴和物资发放,办手续有一些绿色通道。目前养老院水电气价格依照民用价格算,还可以免税。  将来会加强医疗服务  广州日报:养老院将来还有什么规划?  陈卿:我办养老院的初衷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在不亏本的前提下,把养老院搞好,为老人做点实事,让老人住得舒心快乐。现在养老院聘请了医生,成立了医务室,盼望能够处理一些小问题,对老人显现的病症提早预判,准时送医。我想将来可能还会与其他医疗构造合作,加强对老人的医疗服务。我和父亲有一个心愿,就是让来养老院的老人在这里“生活”而不是“活着”。  文/广州日报记者陈庆辉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星浩资本 陈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