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进士名单年间博平县有叫窦浚的进士

聊城进士之九
&&&&&&&&&&&&&&&&&
聊城进士之九&&&&&&&&&&&&&&&&&&&&&&&&&&&&&&
&&&&&&&&&&&&&&&&&&&&&&&&&&&&&&&&&&&&&&&&&&&&
高文秀整理
傅斯怿()清代官员。字用之,又字豫斋。东昌府聊城县人。傅以渐7世孙。咸丰二年(1852)举人,咸丰三年(1853)阴历4月21日殿试,考取第三甲第九十名进士。授知县分发浙江省,咸丰五年(1855)傅斯怿任浙江乡试同考官,咸丰六年任瑞安知县,咸丰九年,任嘉善知县,任期内,了解到自明朝宣德到咸丰200余年间,浙江嘉兴秀水二县239顷田地赋税,均摊嘉善县,农民不堪重负“奏恳赦免,条析厉害,奉旨允行”。额外赋税得以赦免,嘉善百姓奔走相告,永志难忘。光绪九年(1883)傅斯怿任湖州知府,光绪十二年五月(1886)傅斯怿调任杭州知府。因操劳过度,未满三月,于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九日丑时病逝于任所,享年六十岁。杭州和浙西一带民众闻讯“皆叹息失声”并自发为其设灵堂,立牌位,供奉哀悼,祭祀活动延续数年之久。
崔承之,茌平人。咸丰三年进士,任刑部主事。
郭恩多,字济众,冠县人。咸丰九年武进士任沂州守备,后调任冠县守营千总。       
徐延旭,清代官员。字晓山。临清人。咸丰年间进士,曾在广西任知县、知府等职。1882年,升任广西布政使。1884年中法战争时,徐延旭率部驻守宁城区,曾6次上疏请战,但法军进犯后,他却不战而逃,所部被法军一触即溃。后被革职,充军新疆,未出都,病卒。有《越南辑略》。
李金枝,字宫李,号山亭,东昌府博平县人。咸丰年间进士,由于他潜心治学,未入仕。居里教书数十年,著作颇丰。
侯甲瀛,字筱巢,茌平人。同治元年进士,任茌平?知县。
马信德,字云骥,东阿人。同治二年武进士,初任御前侍卫,因有功加授游击衔,署理沂州营都司,实授安东营都司,后任兖州右营都司。
杨绍和(),字彦和,号勰卿,聊城人,为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海源阁藏书楼主人杨以增之子,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绍和于同治十年(1871)秋撰成《楹书隅录》五卷,《楹书隅录续编》四卷,共著录宋元校钞二百六十九种。
王广寒,字桂府,号韶臣,寿张人。同治十年进士,任吏部主事、吏部考功员外郎。
任步月,字绍文,号西坪,临清人。同治十三年进士,签发安徽即用知县,因对时政不满,未任职即归里。
王善泽,字兰居,别号谷山,东阿人。咸丰十一年拔贡,朝考一等,以知县用,自请考教职,任临沂县学训导。同治三年举人,任青州府学教授。光绪二年进士,授户部江南司主事。后任河南知府。
王颖芳,字粟轩,临清人。光绪二年进士,任公安县知县、监利知县等职。
张东瀛,字震山,号秋泉,临清人。光绪三年进士,授翰林院吉庶士,历任江苏震泽、宝山娄县知县。张东瀛博学多通,尤精书画篆刻。书法工苏、黄,古逸潇散、浑然天成。
姜鸿谟,字玉轩,东阿人。光绪十二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迁潮州府平镇营都司,卒于官。
杨万选(),字子青,阳谷县郭屯乡杨庄人。1875年(清光绪元年)中举,1886年(光绪十三年)中进士,以候补知县衔供职淞江厘局。因母丧,扶柩回籍,在家乡读书讲学,远近求教造访者日盈其门。服孝3年期满,出任云南省赵州(今云南省下关市风仪镇)知州,后迁邱北知县。为官清廉恭谨,勤政爱民,声誉颇著。因不善逢迎被解职。晚年致辞力地方教育事业,1911年(宣统三年)夏,与开明绅士申集盘、李蟾泰等利用安角镇庄严寺殿基址,创办新式高等小学堂,并自任校长。
  1915年,杨万选取出任阳谷县劝学所所长。1918年,动员旧军人范耘经出资创办私立崇实小学,为地方育才颇多。1920年初春,应召去省教育厅办理公务,因旅途劳顿染疾,卒于济南,年71岁。
张儒诚,字子诚,冠县人。光绪十五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在职五年,病故,年仅四十三岁。
李孟悦()清末武状元。东昌府聊城县人。自幼爱武术,在其父(武秀才)和堂叔(武举人)的教导下,勤学苦练,精通各种武艺。20岁中武秀才,23岁中武举人,25岁中武状元。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李孟悦曾随从护驾。次年,出任广东参将,后升任两广镇台。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曾劝其参加革命,他因受忠君思想支配而婉言谢绝。袁世凯称帝后,他不愿依附于袁世凯,返回原籍,并协同杨兰亭、白凤岐等组织“六合团”,建立地方武装,维持地方治安。1923年患偏瘫病,次年病故。
李延庆,聊城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任安徽灵璧知县。
常先荣,字捷声,茌平人。光绪十五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光绪二十六年任武昌府左营游击。辛亥革命后仍任职于军界。
王贵省,字子鲁,茌平人。光绪十六年进士,签发湖南知县,未及赴任,卒于家中。
顾中安,字也庭,茌平人。光绪十八年进士,任青阳知县。
周云,字世臣,东阿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历任湖北知县,官至湖北汉黄德道。
周振东,临清人,光绪二十年武进士。钦点营用守备,归河南省标,任至中路马队统带。
侯引龙,临清人,光绪二十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南京将弁学堂(即军官学校)毕业后任陕西榆绥镇标都司。民国后,任湖北督署副官,中校。
栾守纲,茌平人。咸丰二年进士,栾以绂之孙。光绪三十年进士,任度支部主事。
【注】度支部官署名。清光绪二十二年,改组部院各衙门,将户部更名为度支部。
马荫荣,字越菴,茌平人。光绪三十年进士,任翰林院吉庶士,散馆授编修,任山东优级师范监督。调任日本留学监督,回国后任山东学务处议长兼农业专科学校校长。1913年选北京国会参议员。1923年任长江上游总司令部参议。
张西曹,字念慈,号伊蔚,莘县人。光绪年间进士,任新城县县令(江西)、吉水县令。两袖清风,深得民心。
杭齐苏,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仕吏科至给事中。
刘元运,聊城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仕至山西冀宁道。
杨逢春,聊城人,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任职不详。
朱训诰,聊城人,朱延禧从孙,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康熙元年官给事中,仕至江西按察司副使。
杭苏齐,聊城人,清顺治三年进士,任邳州知府。
邹元鼎,堂邑人,清顺治三年武进士,任大宁卫掌印守备。
王丕基,临清人,清顺治三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程四维,寿张人,清顺治三年武进士,任金吾左卫守备。
李侃,堂邑人,清顺治三年武进士,任京卫守备
杨君正,临清人,清顺治三年进士,任江宁推官。
田棛,寿张人,清顺治四年进士,任职不详。
郑之文,临清人,清顺治六年武进士,任台州守备。据临海洪若皋、虞邻著《海寇记》记载:从来防海者,防倭。倭远处东海中,号日本国;所统五畿、七道、五百七十三郡。自汉以来,不通中国。虽元世祖征倭师败,亦非倭始衅。迨元末,张士诚、方国珍余党遁入海,始往往引为患。顺治十三年(丙申)正月,台州城守副将马信叛入海;十四年(丁酉)八月,引成功破黄岩,知县刘登龙死之。二十六日,破台城,令伪总制张英入城镇守;台道中军守备郑之文骂贼不屈,被害;台之邑皆陷。九月十七日,劫掠既饱,执城守副将王必、台州知府齐维藩、临海知县黎岳詹下海而去。
路坦,堂邑人,清顺治六年武进士,任福建建宁府中军守备。
杨光都,临清人,清顺治六年武进士,任荆州守备。
相有度,堂邑人,清顺治六年进士,任通蓟道。【注】通蓟道,驻通州,领顺天府通州、三河、宝坻、蓟州、遵化、丰润、玉田八州县、永平府。
隋邦荣,临清人,清顺治九年武进士,任河南汝州道中军。
隋泽,临清人人,清顺治九年武进士,任陕西神永营中军。
郭明经,聊城人,清顺治十二年武进士,任济南巡道东营都司。
杨鼐,临清人,清顺治十二年进士,任通政司正卿。
王邦柱,临清人,清顺治十五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郑州玺,聊城人,清顺治十六年进士,任江西都昌县知县。
曹振邦,临清人,清顺治十六年进士,任贵州施秉县知县。
孙缵(zuǎn),人,清顺治年进士,任唐山知县。
李居易,东阿人,清顺治十六年进士,任河南密县知县。
王复兴,堂邑人,清顺治十六年进士,任广东新会知县。
石得仁,临清人,清顺治十七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徐习斌,临清人,清顺治十七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柳植,临清人,清顺治十七年进士,任凤阳左卫守备。
韩万象,聊城人,清顺治十七年进士,任山东都标左营中军守备。
张翕(xī),人,清顺治十八年进士,任职不详。曾修茌平和博平县志。
周大训,临清人,清顺治十八年进士,任职不详。
韩烺,临清人,清顺治十八年进士,未仕而卒。
王功元,聊城人,清顺治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张天柱,东阿人,清顺治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庞如龙,康熙二年(1663年)进士。
庞见龙,聊城人,清康熙二年进士,任职不详。
李观光,堂邑人,清康熙二年进士,任山西提学佥事。
李纯一,茌平人,清康熙三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陈起尧,临清人,清康熙六年武进士,任兴武卫守备。
阎蘧(q&),寿张人,清康熙六年进士,任职不详。
石得璧,临清人,清康熙九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柴京兆,临清人,清康熙九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孙玉泽,莘县人,清康熙九年进士,任河间府靖海知县。
马镇都,堂邑人,清康熙九年武进士,任济宁卫守备。
安国勋,莘县人,清康熙九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孙诜(shēn)聊城人,清康熙十二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臧大受,寿张人,清康熙十五年进士,任督学。
石毓璿(xu&n),临清人,清康熙十五年武进士,任靖远卫守备。
李观我,堂邑人,清康熙十五年进士,任陕西狄道知县。清康熙二十七年李观我曾修《狄道县志》。
萧鹏程,堂邑人,清康熙十五年进士,任职不详。
李辅臣,聊城人,清康熙十五年进士,任职不详。
罗企睿,临清人,清康熙十五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张珍,临清人,清康熙十五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王建功,寿张人,清康熙十五年武进士,任金山卫参将。
郭藩,聊城人,清康熙十八年进士,任职不详。
郭治,聊城人,清康熙年进士,康熙四十一年任正定府知府。
房嵩,字申公,东阿鱼山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甲进士,初任山西猗氏县县令,后任内阁尚书,1693年任河南副考官,在开封逝于任上。
王勋,茌平人,清康熙十九年进士,任宁阳县训导。
孙玉泽,莘县人,清康熙二十一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何泌,聊城人,清康熙二十一年武进士,任守备。
任士瑞,茌平人,清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任职不详。
张奎璧,阳谷人,清康熙二十四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崔文禧,堂邑人,清康熙二十四武年进士,任广州府武备。
马延眉,馆陶人,清康熙二十七年武进士,任守备。
李悌,博平人,清康熙二十七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王守凯,东阿人,清康熙三十年武进士,任守备。
吴耀赋,冠县人,清康熙三十年武进士,任守备。
唐之材,高唐人,清康熙三十三年进士,任职不详。
高坤,临清人,清康熙三十三武进士,任湖广抚标游击。
刘健,临清人,清康熙三十六年武进士,任福建漳浦营游击。
赵琮,高唐人,清康熙三十六年武进士,任滁州卫守备。
柏光斗,莘县人,清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任德清县知县。
杨万程,临清人,清康熙四十二年进士,任詹事府(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洗马(从五品)。
龚鼎元,聊城人,清康熙二十四年武进士,任守备。
孙来贺,朝城人,清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任广西怀远知县。
王永祥,东阿人,清康熙四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张延庆,临清人,清康熙五十一年进士,任职不详。
张丰孙,堂邑人,清康熙五十一年进士,任职不详。
辛光岱,临清人,清康熙五十四年武进士,任侍卫。
王大勇,临清人,清康熙五十四年武进士,任天津都司。
许炳,临清人,清康熙五十七年武进士,任重庆右卫守备。
王锐,临清人,清康熙五十七年武进士,任天津大沽营守备。
王珽,临清人,清康熙五十七年武进士,任安庆抚标参将。
苏俊,字用章,别号钝夫,东昌府武城县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敕授徵仕郎,历任中书科中书舍人、浙江乡试副主考行主考事、兵科给事中等职。他的长兄苏伟则是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
傅予润,字钟玉,东昌府聊城县人。清康熙十二年进士,任至内阁中书。
李辅世,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
郭 藩,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
郭 治,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康熙51年任保宁知府。
韩鼎盛,聊城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任职不详。
彭 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官云南罗次县知县。
归 琏,康熙五十一(1712年)进士。
李霖泽,聊城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任职不详。
王万寿,东阿人,清雍正元年武进士,任山西朔州卫守备。
邓泽勇,东阿人,清雍正二年进士,任安徽贵池县知县。
秦谨义,东阿人,清雍正二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杨玺,朝城人,清雍正二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清雍正年进士,任
王万里,东阿人,清雍正十一年武进士,任江西横冈营都司。
萧麟趾,堂邑人,清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六年曾任广东普宁知县,乾隆十年撰《普宁县志》。
董鹤年,清平人,清雍正二十五年进士,任云南宾州知州。
邓泽永,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安徽贵池知县。
董猷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职不详。
邓汝功(),字谦持(榜名汝勤),聊城人,邓锺岳长子,一字午厓。渊源家学,善读父书,楷法尤本天授。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乙未通籍后,无不决为大魁。因不能从仕,乃工愁善病,落落不自得。
又一说为:传胪后即病归,末及授官而卒。汝功工诗,有《密娱斋诗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冯瀚,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
傅京辉,字耀亭,号松峤。聊城人,嘉庆十年(1805年)第三甲第三十八名进士。历任江苏肖县、四川盐源、射洪、南充、巴县知县;道光乙丑科(1829)四川乡试同考官,因军功加一级。
朱学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仕至户部江南司主事。
孙梦麟,聊城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官江苏桃源知县。
顾仲安,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署安徽青阳知县。
徐坊,清代官员,曾为宣统皇帝之师。字士言,号醒生。临清人。出身官宦世家,捐为户部主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两宫西逃,徐坊追随而去。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尚书荣庆荐,越级擢升为国子丞。后为宣统皇帝之师。卒后为正一品封典,晋赠太子少保衔,谥“忠勤”,国史馆为其立传。
叶俊昌,聊城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官广东化州知州。
王宝权,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直隶密云知县。
孙查俊,聊城人,清嘉庆元年武进士,任湖北宁国营参将。
徐廷元,临清人,清嘉庆元年武进士,任侍卫。
马云鹏,临清人,清嘉庆元年武进士,任庐州府副将。
张世泽,东阿人,清嘉庆四年武进士,任直隶开州(今贵州省开阳县)协副将。
温秉正,茌平人,清嘉庆四年进士,任青州府学教授。
齐攀龙,清平人,清嘉庆四武年进士,任广东兴宁营都司。
张宾,观城人,清嘉庆六年武进士,任广东增城营守备。
谢太吉,临清人,清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翰林。当时,谢太吉还是临清的书法家,名重一时。
贺宗禧,临清人,清嘉庆十六年进士,任职不详。
徐太平,高唐人,清嘉庆十六年武进士,任河南参将;高唐有民谣曰:“高唐没北门,夏津不撞钟,北门生蝗虫,撞钟人头疼。”“北门透透气(儿),出了个杜兵备;北门透透明,出了个徐太平。”
徐梦兰,观城人,清嘉庆二十年进士,任福建光泽知县。
刘廷榜,高唐人,清嘉庆二十二年武进士,任台州营副将。
王愚泉,寿张人,清嘉庆二十二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布永清,阳谷人,清嘉庆二十二年进士,任职不详。
刘际昌,高唐人,清嘉庆二十三年武进士,任广东参将。
侯澍,临清人,清嘉庆二十三年进士,任国子监学正。
冯铉,临清人,清嘉庆年二十四进士,任福建邵武知县。
秦武林,东阿人,清嘉庆年武进士,任侍卫。
李大煃,阳谷人,清乾隆元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张一廌(zh&),观城人,清乾隆七年进士,任职不详。
刘续,寿张人,清乾隆七年武进士,任湖州府副将。
张虬(qi&),观城人,清乾隆十年进士,任至内阁中书。
姜顺,观城人,清乾隆十三年进士,任郴州宜章县知县。
郭柯,冠县人,清乾隆十六年进士,任湖北兴山县知县。
陈世荣,临清人,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任贵州长葛知县。
刘魁龙,寿张人,清乾隆二十八年武进士,任福建督标营参将。
刘化龙,寿张人,清乾隆二十八年武进士,任守备。
蒋攀龙,聊城人,清乾隆三十四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齐冠东,冠县人,清乾隆三十四年武进士,任广西左江左营都司。
隋润,临清人,清乾隆三十六年武年进士,任守备。
刘永瓒,人,清乾隆三十六年进士,任职不详。
孙兆锟,博平人,清乾隆三十六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齐永泰,清平人,清乾隆三十七年武进士,任绍兴协标都司。
杨钦安,高唐人,清乾隆三十七年武进士,任江南邓州营守备。
杨运功,高唐人,清乾隆三十七年武进士,任侍卫。
刘辉烈,聊城人,清乾隆四十三武年进士,任职不详。
王延英,临清人,清乾隆四十三武年进士,任长沙府副将。
杨玺,朝城人,清乾隆四十九武年进士,任陕西临洮卫守备。
郑太平,馆陶人,清乾隆四十九年武进士,未仕。
吴三泰,聊城人,清乾隆五十四年武进士,任直隶提标游击。
王有年,观城人,清乾隆五十五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马瀚,聊城人,清乾隆六十年进士,任职不详。
李应虞,寿张人,清乾隆六十年进士,任直隶枣强县知县。
曾广照,聊城人,清道光二年武进士,任守备。
刘振彪,高唐人,清道光三年武进士,任贵州都司。
房魁英,字俊仟,东阿鱼山人。性沉毅,有智略,胆气过人。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武举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运粮千总。
张淑京,观城人,清道光十二年进士,任乐清知县。
朱润章,聊城人,清道光十二年进士,任直隶州知州。
宋培之,聊城人,清道光十二年进士,任六安直隶州知州,一八五四年太平军攻占安徽六安州,原知州宋培之投降,即任之为该州监军。
唐汝蕃,高唐人,清道光十三武年进士,任守备。
杨云峰,临清人,清道光十三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张元杰,馆陶人,清道光十五年进士,任职不详。
王青熙,清平人,清道光十五年进士,任职不详。
张周南,博平人,清道光十六年武进士,任守备。
朱锡侯,阳谷人,清道光二十一年武进士,任侍卫。
马振文,清平人,清道光二十一年进士,任洪洞县知县。
曹长青,阳谷人,清道光二十一年武进士,任侍卫。
韩殿元,阳谷人,清道光二十一年武进士,任侍卫。
赵鹏飞,馆陶人,清道光二十四年武进士,任湖北兴国州守备。
冯国祯,馆陶人,清道光二十五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王鸾鏕(l&),高唐人,清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任职不详。
高集祥,寿张人,清道光三十年进士,任青州府学教授。
王宝权,聊城人,清道光三十年进士,任密云知县。
苗龙池,博平人,清咸丰二年武进士,任河南陈州都司。
娄俊岑,馆陶人,清咸丰二年武进士,任职不详,光绪年间三品官衔。
宋良薰(以下资料选自:宋以钦博客)
宋良薰(),字琴斋,号南轩。山东省堂邑县宋小屯村(今属冠县范寨乡)人。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联捷考取进士,榜示成绩名列第33名。钦点吏部主事,主管稽勋司、考功司。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出生,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享年41岁。
宋良薰从小家贫,勤奋好学。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步入学堂。幼年时的一天,他在本村私塾附近捡柴,听到教书先生给学生讲授诗文,就站在窗外静听。当教书先生发现他,并问刚才讲的是什么时,他一五一十地背诵下来。教书先生看他聪明伶俐,收他当了学生。
  据《堂邑县志》记载:宋良薰之母刘氏,为让宋良薰成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辛勤操劳。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宋良薰熟读《四书》《五经》,领会深刻,灵活掌握,精辟之处可背诵默写。他聪颖好学,刻苦用功,胸怀大志,为后来科举考试录取进士、进入官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良薰在任吏部主事,主管稽勋司、考功司期间,根据当时历史条件,客观分析用人规则,主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用人才,向皇帝提出许多中肯意见。使很多官员、知县合理调配,合理流动。这些官员、知县,分赴全国各州、府、县,为当地社会发展、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如咸丰九年(1859年)的张景垣、杨绍和、刘世英;咸丰十年(1860年)的杨芝田、李金川、陈介锡;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赵铭铸、余云、李鸣佩等等。
  宋良薰认真核办京察、大计及各官俸次功过,严格按章办事,清廉严峻,政绩突出,功绩显赫,赢得了皇帝的嘉许。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初一,咸丰皇帝为宋良薰吏部考功司加一级,给予晋级表彰;同一天,又授旨诏谕奉而诰命,向宋良薰之父母传达。诰赠父亲宋永泰为奉直大夫。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诏谕宋良薰到山西省任职。在回原籍探亲时得了伤寒,卒于故乡家中,享年41岁。惜英年早逝。
  据《聊摄士宦录》记载,宋良薰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考取进士,是堂邑县清朝从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同治四年(1865年)132年间的唯一一个进士,可谓给堂邑县增光添彩。
宋孔淑,宋良薰之子,系贡生。曾在北京国子监学习,后在堂邑县任教谕(八品)。主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民政等职。
孙丕烈,茌平人,清咸丰六年武进士,任守备。
鞠鹏程,莘县人,清咸丰八年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马振鸿,清平人,清咸丰九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朱学篯,聊城人,清同治元年进士,任户部江南司主事。
刘昌续,清平人,清同治年元进士,任兴国州知州。
张学颜,东阿人,清同治元年武进士,任胶州营副将。
周太和,茌平人,清同治二年武进士,任驻京堤塘。
张化堂,高唐人,清同治三年武进士,任滋阳县守备。
王九令,堂邑人,清同治四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张扶清,寿张人,清同治七年武进士,任守备、候补游击。
于茂林,高唐人,清同治十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郝梦熊,临清人,清同治十三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于相臣,高唐人,清光绪三年武进士,任湖北枣阳县都司。
郝延庆,高唐人,清光绪三年进士,任职不详。
李廷魁,临清人,清光绪六年武进士,任湖北兴州国中军守备。
丁殿英,堂邑人,清光绪六年进士,任职不详。
张清文,馆陶人,清光绪九年武进士,未仕。
李慕堂,高唐人,清光绪九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刘瑞方,高唐人,清光绪九年武进士,任遵义府游击。
孙建邦,朝城人,清光绪九年武进士,任云南景孟营参将。
宋金锺,馆陶人,清光绪十二年武进士,未仕。
郭绍泰,朝城人,清光绪十二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
韩宝球,堂邑人,清光绪十二年进士,任宝庆府(今湖南邵阳)知府。
傅秉鉴,清平人,清光绪十二年进士,曾任代理兰州知府、新疆正监理官等职,曾编篡《甘肃清理财政说明书》。
张金元,观城人,清光绪十二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孙之沅,冠县人,清光绪十五年武进士,任御前侍卫、河南陈州营都司。
张儒成,冠县人,清光绪十五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
韩殿元,阳谷人,清光绪十五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仝辅臣,寿张人,清光绪十五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河南河北道中军游击。
周应捷,清平人,清光绪十六年进士,任国子监学正。
李九成,临清人,清光绪十六年武进士,任守备。
李万魁,茌平人,清光绪十六年武进士,任守备。
秦文选,观城人,清光绪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侯树祯,清平人,清光绪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曹长清,阳谷人,清光绪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刘英翰,寿张人,清光绪十八年武进士,任职不详。
乔仲元,聊城人,清光绪十八年武进士,任侍卫。
田河光,朝城人,清光绪二十年武进士,任营用守备。
宋澂濁,朝城人,清光绪二十年武进士,任营用守备。
段立德,清平人,清光绪二十一年武进士,任古北口游击。
董庆安,清平人,清光绪二十一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
张凤麟,清平人,清光绪二十一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
王文田,寿张人,清光绪二十四年武进士,任蓝翎侍卫
王允清,清平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任国子监司业。
李式兰,寿张人,清光绪年间进士,任翰林院大学士挑选。
单永庆,茌平人,清代进士,任未仕,居家授徒。
崔永寿,茌平大崔庄人,清代进士,任临淄县训导。
王重遴,茌平人,清代进士,任候选县训导。&
孙之沅,聊城于集镇孙堂村人。光绪十四年中武举人,光绪十五年中武进士。任御前侍卫,河南陈州营都司。四品。其父孙世忠诰赠昭武都尉,御前侍卫。(孙世忠本人为同治十二年武举人)。其叔叔孙世桢敕封昭武都尉御前侍卫。其祖父孙灼南诰赠武冀都尉河南陈州营都司。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博平视频】_博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95贴子:
【博平视频】收藏
百科名片:公元201年(汉高祖6年)置博平县,治博陵。自1037年(宋景佑四年)博平县城迁至宽河镇(今博平),至1956年3月茌平、博平合县前,为博平县城所在地。
历史悠久:1956年以来,先后为博平区、博
平乡、博平人民公社驻地,日改称博平镇。镇区呈园形块状聚落,面积约8.5平方公里。济(南)邯(郸)、聊(城)高(唐)公路交叉过境,徒骇河、西新河、老徒骇河、位山第一、二干渠、博平分干渠穿境而过,年均径流量12358万立方米。2001年3月,博平镇与原大桑乡合并,辖75个村民委员会,100个自然村,5.6万人。年末耕地8.8万亩。境内有“孔子回辕处”一方,晋文公重耳曾在博平居住。旧有“犊河圣迹”、“灵址朝烟”、“莲池秋月”、“东渠蜃江”等景观。  博平县春秋齐博陵邑,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博平县,因县境广阔且平故名。属东郡,治所在今茌平县肖庄乡王菜瓜村西1公里。王莽始建国,改名嘉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三国魏属平原郡,晋属平原国。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属魏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属平原郡。隋开皇二年(582)属贝州;大业三年(607)属清河郡。唐武德三年(620)属博州;贞观十七年(643)并入聊城县;嗣圣元年(684)复置博平县;天宝初属博平郡。宋至道三年(997)属博州;景佑四年(1037)迁治所至宽河镇即今茌平县博平镇。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6年属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博平县建制撤销。辖区划归茌平县。[自州而县而镇]  博平,古称博陵,其名字的起源,知者甚少。近读得博陵一鹗的一篇题为《古来博陵知何处》的博文,方知其名起源久远。博陵之名,大凡读过中学的人,恐怕还都能记得起学过的《隆中对》吧。“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而评剧《人面桃花》的台词“请告你家小姐,小生博陵崔护,年长二八,尚未娶妻”,大概也为众多人所熟知。  博陵,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在《田敬仲完世家》中有:“晋伐我,至博陵。”事在齐威王六年,战国时的齐国,都于临淄,辖有山东的济北、胶东之地,既是来伐我,博陵自是齐国之地。唐张守节《正义》仅称“在济州西界也”。唐杜佑《通典·郡县·博平郡》:“博平:齐之博陵邑也。有摄城。汉博平县故城在今县东界也。”《元和郡县志》、《嘉庆一统志》也俱称:春秋齐国有博陵邑。汉置博平县,属东郡。唐太宗贞观时并入聊城县,武则天天授年间又恢复设置。今山东茌平之博陵镇即此。  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则始于东汉。据《后汉书·桓帝纪》:“(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又“(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园陵。”东汉末年,梁太后和她的哥哥大将军梁冀当权,汉质帝刘缵被梁冀鸩毒驾崩,太后将袭为蠡吾侯的刘志征召到夏门亭,准备将妹妹嫁给他。于是兄妹二人定策禁中,拥立刘志为皇帝,是为汉桓帝。桓帝的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刘翼死后,儿子刘志袭封为蠡吾侯。刘志即位当了皇帝之后,追尊父亲刘翼为孝崇皇帝;母亲郾氏是刘翼的媵妾,故追尊为孝崇博园贵人。梁太后驾崩之后,才又追尊为孝崇皇后,其园陵曰博陵。
博平与《战国策》《战国策》:苏秦曰: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如赵强。赵地方三千里,西
博平县有常山常山,即恒山。见前,南有河、漳河,见前《禹贡》。漳,见前《职方》,东有清河清河,在北直广平府清河县西境,今湮,北有燕国。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摈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洹水,一名安阳河,出河南林县西林虑山,至北直内黄县,合于卫水,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食道食道,《史记》作粮道。《索隐》曰:拥兵于关之外,又守宜阳也。关,即今西安府蓝田县东南九十里之蓝田关。宜阳,见前,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今大同府西北四百余里有古云中城。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在河南汜水县。见前,魏塞午道郑元曰:一纵一横为午,谓交道也。鲍彪曰:北为子,南为午,秦南道也,赵涉河、漳、博关博关,今山东博平县西北三十里故博平城是也,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武关,在陕西商州。见前,齐涉勃海海之旁出者曰勃。自山东青、济北向沧、瀛,即所涉处也。瀛,今河间府,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见前北有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县。见前。○苏厉为齐遗赵王书: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巨鹿沙丘,今顺德府平乡县东北二十里有沙丘台。巨鹿故城,即今平乡县敛三百里敛,减也,韩之上党去邯郸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间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今延安府以北,近关至于榆中者关,吕氏曰:在晋阳以西。者,蔽之义,非关名也。又曰:赵之关,陆道之关;楚之关,水道之关。榆中,即今榆林镇东北故榆溪塞,时尚属赵,千五百里。秦以三郡郡,当作军攻王之上党王氏曰:上党远韩近赵,亦为赵之险塞,故云,羊肠之西潞安府壶关县东南百余里有羊肠阪。今详见山西重险天井关、勾注之南勾注山,在太原府代州西二十五里。详见山西名山勾注,非王有已。逾勾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代、胡之地,俱在常山北也,昆山之玉不出已昆山,在塞外,或以为即昆仑。《国策》多脱误,今从《史记》。
古博平城址 我老家博平县现在是一个较大的交通重镇,从我很小开始记事起,就听家乡人称呼博平为“城里”,到博平赶集就是到“城里”去赶集,我小时去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城里”了,到真正的县城是我15岁,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才踏上那快宝地。  古博平县的城址不是在今天博平镇的位置上,尽管这个博平县城也仅仅才废止了半个世纪的样子。今天的博平镇的位置一个世纪来是非常重要的大十字交通要道,东到济南;西到临清、河北;南到水城、河南;北到德州、河北、北京,尤其是主要靠汽车公路交通的年代,是水城、临清两大鲁西重镇去济南的必经之地。博平东依新徒骇河,南距水城仅30华里。  博平城中十字交叉路口,也有一个小鼓楼,就象水城古城中央的光狱楼一样,可惜的是在万恶的“文革”时代,红卫兵小将把它给拉倒弄没了,不然也是很好的一个历史古建筑景观。  一直以来都传说要把博平划为水城的一个区,现在看来无望了,因为市里已经准备把阿城划为一个区了。  新县西部的博平风俗、习性、口音与东部县城还是能够区别开的。  就拿风俗习惯来说,博平境内流行在大年初二上坟的习惯,就是一大早所有的男性都要到自己的祖上墓地祭拜,名之曰送回家过年的祖宗回阴间,因为在年三十下午要派一个男性去祖宗墓地迎接回来过年。年初二这一天,如果家中有老人过世,不超过三年的,所有能来的亲戚朋友要一起到墓地去祭拜。其他事情这天亲戚一般不能走动串门,这和全国大部分地方流行大年初二走新亲戚回娘家是有天壤之别的。这个风俗除博平境内,还波及到周遍大约方圆一百华里的样子。  水城城区的南北就十里不同俗,据说可能在城区的某一条东西街为界限,街的南部年初二可以串门,北部就不可以。  提到口音的差异,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个小故事。  在省城读大学的时候,我到省政府家属院去拜访李士钊老先生。李老先生是家乡水城的文化名人,因为电影剧本《武训传》遭受江青的批判,一直蒙受不白冤屈,文革后平反,任省政
博平县府参事室参事。第一次见面很冒昧,他很和蔼,主动问我是那里人,我用家乡话告诉他说是某县人,他只听了我几句乡音,就说我不是哪儿人,应该是博平人,他说你是博平口音。因为他60年代初曾经在博平包过队搞调查,了解乡音乡俗。  这是我第一次开始从口音上把博平与县城区别开来,以至于我现在很注意分析比较研究不同地方的乡音方言。水城各县市区的口音区别相当大,每个地方的口音都有自己的方言习惯。  小的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关于博平老城以及搬迁的故事。博平的古城在今天的博平城西北大约25华里的黄河故道地儿。哪儿有好多村庄的村名至今仍然保留着与古县城有关联的痕迹,例如:箩园、马临张、马厂胡、席家店(就是我奶奶的娘家)、皮胡李、王菜瓜、黄河崖宋庄等。  古博平城位置距离我老家村庄约12华里左右,但我至今一次也没去看过,从水城沿水夏路北行,走不到30华里,在博临公路南约4-5华里东不远处就是了,至于是否还有遗址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地方大约从战国到秦汉一直都是古代黄河的流经之地,后来因为黄河摇摆多次改道,从河南濮阳到冠县、博平、高唐、齐河,一直到河北天津,西南东北一线的黄河故道,呈现明显的沙化景象。  后来不清楚什么时间?起码应该是在明前吧?因为我们谢氏祖宗从胶西迁来是洪武五年,落户博平新城北街,那个时候新城镇已经到位了。  到底是地震还是黄河水灾的原因,导致了古博平城废弃,开始搬迁到今天的位置?老人传说,老城的城砖都是靠人力,一块快传递到新城来的。这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管理与流水线作业吧!  博平镇是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为了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全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
博平的现状近年来,博平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发展迅速,食用菌、博陵大枣等特色农业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各种店铺林立,商业空前繁荣。  如今,博平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弘扬实干创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资源三大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三大产业互动发展,为把博平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镇而不懈努力。  我们竭诚欢迎中外客商来博平投资创业,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博平正迈开巨人般的步伐,朝着富民强镇、率先发展、文明富强的小康目标奋勇前进。五万五千勤劳智慧的博平人民正期待着与四海宾鹏携手奋进,共创伟业。
兄弟又搞政治了?
写的贼拉的好。很详细,有必要把博平的历史给大家介绍介绍!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进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