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放恭贺20144电影过年会有吗

新10放“恭贺2015——2014年度电影回顾”春季篇
2014年,内地影坛依然在“黄金时代”中大步前行,年度票房继续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突飞猛进。华语卖座片依然在掀起一个又一个社会话题,好莱坞大片也一扫2013年的颓势,开始强势收复失地,如果没有国产片保护政策,华语电影能否与之抗衡?跨界导演、青年势力强势登场主宰票房,老导演们集体萎靡,欲振乏力,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观众的“喜新厌旧”?华语卖座大片的口碑与票房严重不成正比,优质文艺片、艺术片影院难寻,盛世中是否隐含危机?弹幕吐槽、大数据,华语电影还能玩出多少花样?还有哪些吐槽神片在接棒《富春山居图》娱乐观众?敬请收看《恭贺2015——10放2014年度电影回顾》。
经过2013年华语片对好莱坞大片的全面压制,虽然2014年的华语片依旧不缺卖座大片,但好莱坞大片已经对华语电影展开了“帝国反击战”,《变形金刚4》逼近20亿的惊人票房,将内地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提升到了令人咋舌的新高度。即便抛开《变形金刚4》这个票房巨无霸不谈,《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的7亿级票房也成为大部分华语大片不可逾越的高山。不禁让人担心等到2015年好莱坞大制作电影和续集大片的“大年”来临,华语片是否还有还手之力。而且,国产片的票房大卖越来越依赖“国产片保护”这只看不见的政策之手,全年所有黄金档期都给华语片开出了专属“自留地”,在半个月以上的时间内不用担心遭遇强势好莱坞大片,可以安心地收割票房,也不禁让人担心如果离开保护政策,国产片面对好莱坞的胜算能有几成。更加令人担忧的是,2014年票房大卖的华语片延续了2013年华语片“票房高口碑低”的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大闹天宫》、《小时代3》等许多卖座片都是在网络上的一片骂声中票房节节攀升,既然粗制滥造的影片都能大卖,那么认真拍片、精心制作的电影人就会越来越少,从而让华语电影陷入恶性循环,这也直接导致2014年华语片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佳作难寻,类似于《富春山居图》的雷片神作则比比皆是,弹幕吐槽也让观众在影院中面对烂片时找到了新的乐趣,不过这还仅止于宣传层面的噱头,暂时无法在影院大规模推广。此外,主宰华语影坛的导演队伍加速更新换代,青年势力、跨界导演相比2013年更加强势地登台上位,韩寒、邓超、陈思诚作为“跨界导演”,处女作一出手就立刻进入超级卖座片导演行业,绝对是“有中国特色的影坛现象”,宁浩、陈正道、刁亦男等青年导演也有着上佳的票房表现。而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导演则大多陷入尴尬,作品令人失望。2014年,中国影坛从表面上依然无比繁荣,票房总量已经突破了280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又大幅增长60亿元,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影坛的“黄金时代”依然会延续下去,但华语片的水准能否随着票房同步提升,则成为华语电影能否走入健康发展轨道的关键问题。
2014年的春节档仿佛是2013年华语片强劲势头的一个延续,票房表现之好甚至超过了2013年的贺岁档。1月份共有28部电影上映,《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三部春节档贺岁片一共斩获21.7亿元票房,成为史上最卖座春季档,但三部影片口碑之低也使得2014年春节档成为史上口碑最差的春节档。
《圣杯神器:骸骨之城》
2014年开年就是一部“雷片”登场,似乎预示了本年度
“雷片月月有,神作处处闻”的尴尬局面,好在首部“雷片”并非经常“雷死人不偿命”的华语电影,而是这部1月3日上映的好莱坞青春魔幻片《圣杯神器:骸骨之城》,用调侃的方式介绍剧情就是:屌丝暗恋妹子,妹子暗恋帅哥,帅哥被基友暗恋,帅哥和妹子相爱接吻,妹子发现大反派是他老爸,帅哥发现大反派也是他老爸,你!妹!啊!最后妹子发现大反派不是她老爸,不过,他们还是不可以像段誉和王语嫣一样在一起,因为他们还是同一个老妈,你!妹!啊!这就是好莱坞琼瑶式魔幻片《圣杯神器:骸骨之城》。
《救火英雄》
同样在1月3日上映的还有这部堪称贺岁档最具商业娱乐品质的灾难片《救火英雄》,虽然此前香港已经拍过不少以消防员为主人公的救火题材影视剧,虽然两个多月前还有一部《逃出生天》跟本片题材撞车,但《救火英雄》依然以独辟蹊径的视角、扎实而紧凑的故事、宏大而细腻的特效、生动鲜活的角色群像以及众明星出色的表演,一举让本片成为此类型影片的新高峰!《救火英雄》有着华语电影难得的好故事,影片的主线故事情节发生在一天之内,虚构了一个引发全港大停电的发电站大火事件,救火故事线环环相扣、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而兄弟情、父子情、斗战心魔以及生动鲜活的角色刻画,都紧密地结合进了救火故事线中,毫无冷场。影片通过大量细节和丰富场景,将火场逃生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和一波三折的紧张感,同时独辟蹊径地把救火戏拍出了新意。相对于其他救火片主要着重于视觉表现力较强的“斗火”,本片从真实情况出发,告诉观众火场中造成大量死亡的并非是火,而是烟,将“战烟”作为火场戏的核心,从而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此外,影片着力营造的浓烟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也为消防员的内心戏开拓了新的表现空间,消防员会在此种环境中会产生幻觉,心魔也会在此时窜出挑战着消防员的精神承受力——胡军在浓烟中看到了自己因火灾去世的儿子,谢霆锋屡次被上一次失败的救火经历所困扰,这些时空闪回也为影片笼罩上一层超现实和魔幻色彩,营造出此前救火片从未涉及过的新鲜视角和表现空间。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爸爸去哪儿》、《澳门风云》这三部影片都在1月31日同天上映,一起为新春佳节营造喜庆气氛。以往这种“华语大片打擂台”的情况,赢家通常只有一个,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个,而这回三部影片统统实现了大卖,堪称华语影坛的一大奇景,甚至《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这两部影片在2014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把持着年度华语片票房榜的前两位,也使得春节档的票房价值首次超越了贺岁档。不过,同样令人尴尬的是,这两部影片的口碑之差也几乎排在年度华语片的前两位,算是引领了2014年华语片“高票房烂口碑”的潮流。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这是一部十分典型的投中国观众所好的华语大片,故事采用经典名著《西游记》中最为精彩热闹的“大闹天宫”桥段,同时将故事设定在颇为西方化的神族与魔族势不两立的背景框架下,让孙悟空成为决定神魔之战成败的关键人物,这无疑是为了迎合喜欢好莱坞魔幻大片的青年观众的口味。演员阵容更是全明星汇集,只有一两场戏、几句话台词的角色都由明星扮演,来满足观众过年看明星扎堆的普遍心理。而电脑特效更是本片吸引眼球的主要杀招,中国观众不就是喜欢看特效大片嘛,所以本片干脆拍成了一部“全特效电影”,大部分镜头都有电脑特效参与,打斗场面更是特效满天飞,堪称华语电影迄今为止特效镜头最多的大片。影片的种种商业算计虽好,但实现能力却相当糟糕,故事之生硬、剧情之无趣,台词之乏味,不禁让人惊叹这绝对是刚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制的编剧才能写出的剧本,整个影院的智商都被编剧给拉低了。各路明星也都毫无风采,这里有史上最二的二郎神、最楞的牛魔王、最稀松的玉帝、最装逼的观音、最吊丝的龙王、最没仙气的菩提老祖,最“天上人间”的女娲,还有仿佛是智障加躁郁症的孙悟空,这么多奇葩角色一股脑地向观众袭来,也不管人家受得了受不了。比角色更奇葩的是特效,像本片这种5毛钱特效和100块特效的结合体,真不知让人该夸还是骂,有些特效镜头让人依稀感受到了好莱坞大片的气势,而有些特效镜头则让人找到了看国产魔幻电视剧的廉价感觉,你敢说这只小狐狸不是从《古剑奇谭》穿越过来的吗?还有这群角色的造型师是从《天线宝宝》片场请来的吗?让人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被这些奇葩造型晃瞎了啊,亲!
《爸爸去哪儿》
亲情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在2013年的中国荧屏上掀起收视狂潮,受到热烈追捧,按照什么热门什么就一定会搬上银幕的华语影坛惯例,片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集合这些萌娃萌爸,依然采用跟电视真人秀完全相同的形式,仅用了5天就将大电影版本拍完,从拍摄到上映也不过1个月的时间,然后在春节档轻而易举地圈走6.99亿人民币,这一内地影坛赚快钱的纪录恐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能打破了,甚至放眼世界影坛,这一纪录恐怕也找不到挑战者,让人不得不感慨当前华语电影确实处于一个不断“开创奇迹”的时代。而大电影的上映也像电视版一样在网络掀起热议狂潮,不过这回却是铺天盖地的非议和谩骂,还掀起了这究竟算不算电影的大讨论。一方面是家长带着孩子们在影院里看得不亦乐乎,一方面是影迷小伙伴在网上骂得不亦乐乎,看来这两帮人是没法愉快地做朋友了。本期节目也想跟简略探讨下本片是否算电影这一话题,从电影发展史的角度,纪录片、话剧、魔术等等都曾经是早期电影的表现形式,电影二字的概念本就是包罗万象的,不应该是喜欢严肃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影迷所认为的那样狭窄。从商业片的角度,只要具备一定长度、能在电影院进行商业放映的视频都应该算作电影,好莱坞也有过把热门真人秀《蠢蛋搞怪秀》搬上大银幕的经历,《麦莉·赛勒斯演唱会》也曾经以3D的形式在大银幕放映吸引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并创造出高票房,也没见好莱坞把这些影片打入另册。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会不断产生新类型、新形式,《爸爸去哪儿》就是华语商业片在内地市场上的一次成功探索,把它当成华语片拓展出的商业电影新类型就好,实在没有必要一味否定这不是电影了。
《澳门风云》
在《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两部影片你追我赶狂敛票房的同时,《澳门风云》依然能收获5.2亿的高票房,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毕竟在此之前,在同一档期内“三片同赢,全部大卖”的情形在华语影坛还从未出现过,导演王晶也凭借此片扬眉吐气了一把。其实王晶也算是最早来内地试水的香港导演了,2006年和2007年就以监制兼编剧的身份,通过《卧虎》和《神枪手与智多星》两部合拍片试水内地市场,此后更是以平均每年两部影片的频率不断推出合拍片新作,可惜这些影片全都口碑低迷,而且居然没有一部真正的票房大卖之作,跟王晶当年在香港影坛屡创票房新高的卖座片大导演身份实在不相符。而帮他扳回面子的这部《澳门风云》,从内容上讲也算不得多么出色的作品,好不过《大上海》,烂不过《大内密探灵灵狗》,之所以能取得前所未有的高票房,最核心的因素还在于一个“赌”字。以《赌神》系列为代表的一批香港赌片,正是王晶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的重要资本。而受制于内地电影审查,他一直没能把赌片搬上内地银幕。此番《澳门风云》能够顺利上映,王晶也做出了尽可能多的规避动作,片名从《赌神4》到《赌城风云》再到《澳门风云》的不断变迁,就不难看出这种小心翼翼。而影片中周润发也不再以“赌神”身份示人,上赌桌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捐助慈善,后来更是“以赌反赌”,充当警方卧底大破国际赌球集团,在赌术细节方面影片也屡屡用搞笑来消解赌博技巧,绝对是相当主旋律的一部赌片了。《澳门风云》一方面以此搞定审查,另一方面又凭借赌片以及发哥的名号,营造出“赌片首登内地银幕”的强大心理暗示,再加上发哥亦庄亦谐大展银幕魅力,谢霆锋张晋负责打,杜汶泽负责搞笑,景甜、童菲、吴辰君等大美女负责养眼,娱乐卖点齐备,创造出王晶在内地最高票房也并不令人意外了。而且王晶向来是个见好不收的主儿,这不,《澳门风云2》又在2015年春节档等着观众了。
也许是一月份的贺岁片太过强势,二月份公映的影片超乎想象地少,仅有15部,不仅是2014年公映影片最少的月份,也是近三年公映影片最少的月份。而2月14日也成为近几年最没竞争力的情人节档,仅有《北京爱情故事》这一部知名作品上映,剩下的全是无名炮灰,得以让《北京爱情故事》毫无压力地收获4亿票房。
《大话天仙》
2月份上映的第一部影片依然是一部奇葩神作,这就是刘伟强执导、郑伊健、孙俪主演的魔幻片《大话天仙》。本片最让圈内人大惑不解的一点就是:一部没有压根没有拍完就散了摊子、烂了尾的影片怎么就敢大张旗鼓的上映了?片方知道“恬不知耻”这四个字怎么写不?《大话天仙》可谓创造了华语电影最大的“豆腐渣工程”:2009年底开拍,拍摄数月后资金不足,剧组停机解散。也许是孙俪凭借《甄嬛传》爆红的人气给了片方信心,居然在导演主演全部无法到位的情况下,于2013年重新建组启用替身演员将本片补拍完毕,放在2014年春节档上映。导演刘镇伟甚至公开声明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影片,主要演员也无一配合宣传。在影院里观看本片的观众看到结尾会惊奇地发现,郑伊健和孙俪两位主演突然没有特写和正面镜头了,再定睛仔细一看,居然模样都变了,全是替身在演。会不会有观众以为这部魔幻片已经魔幻到玩起“大变活人”的划时代超现实的全新电影技法了吧?好在观众的“烂片雷达”这次没有失灵,最终本片票房不足3000万,片方的圈钱行动彻底失败。
《冰雪奇缘》
迪士尼轰动全球的圣诞档动画电影《冰雪奇缘》姗姗来迟于2月5日在内地上映。本片可谓是迪士尼在2D动画电影失势、被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等一批3D动画新势力相继超越之后,攒足20年人品的一次大爆发。影片完全原创的故事带给人强烈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而“公主电影”的模式又让人找到了迪士尼最为亲民的熟悉感,欢快、忧伤、幽默、纯真相混合的剧情氛围让影片从头到尾都保持着极佳的节奏感,结尾的颠覆式反转又让剧情不落入俗套。一首接一首好听到爆的歌曲,更是将迪士尼动画的音乐优势发挥到极致。冰天雪地的视觉美景蕴含着情感充沛、真挚动人的内核,以姐妹亲情代替迪士尼传统的“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作为情感主线,也更加充满感人能量。影片所承载的“抛开世俗眼光勇敢做自己”、“勇气战胜恐惧发现新天地”的主题,也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心理暗示。从各方面来看,本片带给观众的都是一次完美而愉悦的童话之旅,创造出迪士尼动画片史上的全新经典。凭借在世界各地的出众口碑和超强人气,本片一举成为风靡全球、热议不断的年度现象级电影,12.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也使得本片将一众强片踩在脚下,成为影史第五卖座的电影。虽然本片在内地收获的3亿人民币票房并不十分惊人,但鉴于好莱坞动画片在内地一向难以取得超级大卖的现状,这样的票房成绩已经算是相当成功了。
《北京爱情故事》
虽然2014年的情节人档期有《北京爱情故事》、《江南爱情故事》、《谁说我们不会爱》、《林中小屋》、《菊花台》、《过界男女》等6部电影在2月14日这天扎堆上映,但真正具有知名度且商业卖点突出的作品只有《北京爱情故事》一部,所以本片独霸情人节档期斩获4亿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北京爱情故事》作为热播同名电视剧的衍生电影版,并未延续电视剧的故事,而是另起炉灶打造出一部拼盘电影,也许改名叫《爱情麻辣烫2》才更合适些。那些争论《爸爸去哪儿》算不算电影的人都死哪儿去了?怎么没人说说本片这种网络微电影集合算不算电影呢?其实对拼盘电影并无恶意,若是拼盘里个个菜式精美,组合在一起相映生辉,诸位食客们也不会有意见,但像本片这样每个拼盘样式老气、口味糟糕,组合在一起莫名其妙,让人还没吃完就犯恶心,也就甭怪食客们掀桌子了。如果说导演主演一肩挑的陈思诚拍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时,还能让人看到他的诚意和情怀的话,那么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就只剩下利用电视剧人气圈钱的急功近利之心了。首先,本片除了镜头展现了北京一些地标性的建筑,剧情内容和氛围情感严重缺乏“北京”特色,梁家辉和刘嘉玲那段将的就是“希腊爱情故事”,跟北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一对香港夫妻有一个台湾腔的女儿在北京上中学,难免会让观众生出“导演你一定是在玩我”的疑惑。其次,5段拼盘故事意图囊括各个年龄段的爱情故事,结果导演的野心与能力成反比,搞成了自以为是、陈腔滥调、生硬造作的网络故事集合,毫无新鲜感与创意可言。尤其是陈思诚和佟丽娅的第一段故事不就是《不道德的交易》的山寨版吗?请问给好莱坞交版权费了吗?最让人不能忍的是,5段故事都让人看不到对爱情的真诚态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表达,还好意思起名叫“爱情故事”?第一段讲的是爱情在物质面前的尴尬,第二段讲的是黄脸婆对出轨老公的发泄式逆袭,第三段讲的是富豪夫妻的激情不再爱无力,第四段的少年纯爱最为俗套做作,让人感觉陈思诚真应该跟同龄台湾导演好好学学怎么拍小清新爱情片,而不是动不动就扯什么“有些人背后有光,我从小和人不一样”这种虚头八脑忽悠人的东西,而且这个纯爱故事最后实在编不下去,就干脆让丫飞了,这种导演拍脑袋想出来的新技能真的很难让观众get到啊!第五段讲的是绝症老太太帮老公找老伴儿,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故事还能小感动,但拍成电影怎么看怎么假,简直是史上最作老太太。拍到最后导演发现,全片没啥美好爱情啊,很不正能量啊,就用一个长镜头搞了个其乐融融的大团圆结局,这应该算是华语片史上最拙劣的长镜头了吧,让人根本搞不明白这帮人咋能同时凑到医院里来的,凑在一起能表达出啥样的意义。总之,5个很low的短片生拼硬凑成一部更low的电影,这就是本片的全部价值。
2014年的3月没有了2013年同期《虎胆龙威5》、《北京遇上西雅图》等中外大片争相热卖的盛况,恢复了往年作为“票房冰期”的平淡,三八节档期也没有值得一提的作品。倒是在柏林电影节意外斩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白日焰火》,上映后票房破亿制造出不小的惊喜,成为首部票房破亿的华语文艺片。
《极品飞车》
作为同名经典游戏改编电影,《极品飞车》于3月14日上映,斩获4.1亿成为3月份的票房头牌。作为一部赛车电影,本片相对于“赛车片一哥”《速度与激情》的独特之处在于,剔除掉破坏力十足的飙车戏和枪战打斗等暴力元素,用最简单的剧情展现出高度贴合经典游戏的魅力——驾驶最极品的跑车,展现最巅峰的技巧,飚出最极限的速度。一辆接一辆炫爆眼球的极品跑车、一路接一路的风光各异的飚车场景,一场接一场酣畅淋漓的飙车对决,一次接一次惊心动魄的转危为安,还有一个接一个身临其境的主观镜头,都将观众带入到最为纯粹的游戏魅力中。影片将注意力都投注到“车”这一元素上,演员将主角之位让给各类跑车,那辆超级拉风的福特野马堪称当仁不让的第一主角,剧情也让位于从头到尾接连上演的刺激飙车戏,影片的最佳台词就是响彻耳边的跑车轰鸣,最佳动作就是福特野马那令人心荡神驰的凌空一跃。而外冷内热的男主角、操着优雅英国腔的金发妞、总是能搞到各种飞机的碎嘴子黑哥们儿,都成为“车主角”身边的出色配角,简单鲜明的个性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而影片所表现出的反飚车、反暴力元素,则似乎是有意对《速度与激情》进行“拨乱反正”,片中男主角虽然掌握着高超的飚车技术,却始终秉持着“非暴力”的飚车态度,面对各种车手的挑战,只是寻求避让和逃生,从不主动攻击对方。最后跟大仇人对决,仁善之心也压过了复仇之火,大仇人的失败完全是自取灭亡,男主角最后甚至出手救了大仇人一命,影片结尾警车呼啸而至,所有人都要接受法律的裁判。甚至可以说,《极品飞车》是好莱坞前所未有的一部相当“主旋律”的飚车片。
《雪国列车》
如果在近几年的好莱坞影片中选一部跟能“天雷巨制”《富春山居图》媲美的影片,我一定会首推这部3月17日公映的《雪国列车》。本片跟《富春山居图》一样,在导演意图和实际呈现方面出现了巨大鸿沟,成为了影片巨大的荒谬喜感来源,而细节与逻辑上密布的硬伤简直让影片变成了个大漏斗。影片构架在一个幻想设定之上,人类采取在大气层中人工制冷的方法来解决温室效应,结果却使得全球进入极寒世界,幸存在人类只能在一个装有永动引擎、不断奔驰的列车上生活,而这里的富人和穷人也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上等车厢和下等车厢两大群体。阶级对立、革命起义、血腥镇压、生存法则、冷酷人性、追寻希望……导演为影片设计了无数严肃而深邃的高大上主题,但却在科幻设定、故事剧情、人物角色、动作打斗等各个方面散发出浓郁的脑残无厘头气息,台词无味之极,从影片开始各种角色就一直在说个不停,既啰嗦又无味,只会产生催眠的效果。而且从头到尾都皆是槽点,随便怎么吐都成。先说科幻设定,影片压根都没讲明白列车作为唯一的末日避难所有何必然性与合理性,为啥列车非得一刻不停地绕着地球跑圈?这是科幻片不是胡编片,给个理由先!影片的革命理由也很牵强,也没见上等车厢的人如何奴役压迫下等车厢的人,下等车厢的情况也并非民不聊生、活不下去了,咋一个个地都不惜把自己性命搭进去闹革命了?而且他们革命也没啥崇高的目的,不过也是想过上上等车厢人那种好日子,那么这群暴民在本质上跟上等车厢的人也没啥不同。动作场面更是雷点所在,影片屡屡使用慢镜头来渲染血腥暴力,也明显是想玩玩暴力美学,但结果也是只有暴力而不见美学,而且为了追求所谓的风格化,刻意到了犯二的程度。谁能告诉我这些黑衣打手在打开前非得杀条鱼玩玩的行为艺术是几个意思?还有这几位老兄,人家戴面罩都留俩眼睛,你们把头整个罩上还打不打算认真地打架了,都脑残到这份儿上了,难怪一帮手执利斧的黑衣猛男会被一帮下等车厢的屌丝们干掉。还有,都杀到如此惨烈的份儿上了,还有闲心一起高喊“新年快乐”,这不是摆明了让观众笑场吗?此外,还有这样的火炬接力,莫非是在搞列车奥运会吗?就连大屠杀都还要玩个从蛋里把枪掏出来的把戏,究竟还能不能好好地杀人了?片中唯一的火柴在之前的剧情中明明交代过是在下等车厢的小孩手里,怎么到了结尾就奇迹般地出现在男主角手中了?莫非你是机器猫吗?至于角色塑造更是二到不能再二,就拿反派大BOSS来说吧,居然在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就想把作为“革命带头人”的男主角说服成他的“事业接班人”。其实,要想成为掌握列车生态平衡的接班人,必须具有极度理性的冷酷无情,但这位革命者明显是热血激情型的,结果砸锅了吧?而且那个韩国人一定要走出列车、寻找新生的执念也经不起推敲,甚至为此不惜以全车人的性命为赌注,最后搞到车毁人亡的结局,凭什么你可以为全车人的命运做选择呢?而且凭什么你认为在冰天雪地里一定有生机呢?难不成有冰雪女王艾莎在等着你吗?面对如此一部烂到让人不忍直视的好莱坞大片,看到导演一栏顿时让人释然了,原来是韩国人导的啊,看着导演在影片里刻意安排让男主角带着观众一起学习韩语的劲头,严重让人怀疑他是韩国影坛派去好莱坞的卧底啊!
《白日焰火》
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导演刁亦男携新片《白日焰火》参赛柏林电影节,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居然爆冷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柏林影帝两项大奖收入囊中,创造出2014年华语片在三大电影节唯一也是最大的成就。于是,影片挟柏林夺奖之余威,于3月21日上映,并且再一次出人意料地创造出过亿票房,这也是华语文艺片首次票房过亿,堪称2014年华语电影的一大亮点。《白日焰火》通过发生在东北城市的一桩离奇碎尸案,引出办案的警察同神秘的死者妻子之间一段纠结暧昧的情感,最终揭示出隐藏在凶杀案背后的可怕而哀伤的真相。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影片上映后,在柏林获得的巨大荣誉并没有托起影片的口碑,而是出现评论两极分化的局面。甚至有人提出这样一部缺乏深度、硬伤不少的“东北版《白夜行》凭什么获得金熊奖”这样的疑问。平心而论,本片有艺术感的地方就在于通过风格化的选景和摄影,以及十分平衡而有韵味的整体格调,将东北城市的粗粝质感和世相人情以极为逼真和冷峻的手法呈现出来,悲情苍凉的压抑氛围点缀着恰到好处的黑色幽默,让凶杀案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刺痛人心。但同时,影片的缺点也很明显,故事层面还是稍显夸张,对社会和人性本应有震撼观众的深度表达却浅尝辄止,角色背景、角色动机和角色关系也交代得不够有说服力。而导演选择桂纶镁来演绎东北妞,则体现出影片鲜明的商业机心,能斩获柏林大奖也许连导演都未曾想到吧。不管怎样,本片至少为文艺片如何获得高票房、赢取商业成功指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导演可以不放弃自己的艺术风格和个人表达,但同时也要巧妙地嵌入商业类型和元素。《白日焰火》即便抛开艺术性不谈,本身也是个悬念重重、引人入胜的悬疑探案故事,还有血腥暴力以及激情虐恋等噱头十足的商业元素,桂纶镁、廖凡、王学兵等主演的明星效应也能够给影片带来一定的人气,这样就能同时催动冲着奖项的文艺片观众以及冲着商业类型元素的普通观众这两大群体进场观影,而“两极分化”的口碑也恰恰在社会上掀起了足够的话题性,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关注和观影,于是过亿的票房就这么一步步地水到渠成了。(文/列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化服务快讯
& 文化服务快讯
越秀区图书馆:骏马贺岁迎新春,佳片有约过大年——2014年文化共享工程电影播放
排 期 表:日 期&&& 影 片 名 称&& &&& 1月31日&& 《恭贺新禧》 2月1日&& 《富贵黄金屋》 2月2日&& 《悭钱家族》 2月4日&& 《财神客栈》 2月5日&& 《美女食神》 2月6日&& 《爱比甘蔗甜》 2月9日&& 《杜拉拉升职记》 2月16日&& 《非诚勿扰1》 2月23日&& 《非诚勿扰2》 播放地点:越秀区图书馆一楼大堂文化共享工程视频播放区播放时间:上午09:30-11:30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十放映室电影过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