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中的父子将军初期打豹英雄王姓父子

王氏溯源五千年传承世系一百三十代略传_游子苍生的博客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89519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1)(1)(1)(1)(1)(2)(1)(1)(1)(1)(1)(1)(1)(2)
远祖黄帝&&周灵王传承世系40代姬姓一线表
1黄帝&2少昊&3蟜极&4帝喾&5后稷&6不窟&7鞠&8公刘&9庆节&10皇仆&11差弗&12毁隃&13公非&14商圉&15公叔祖&16周太王&17王季&18周文王&19周武王&20周成王&21周康王&22周昭王&23周穆王&24周恭王&25周懿王&26周夷王&27周厉王&28周宣王&29周幽王&30周平王&31姬孤&32周恒王&33周庄王&34周厘王&35周惠王&36周襄王&37周顷王&38周定王&39周简王&40周灵王&
&&&&王氏始祖太子晋&&相州王传承世系90代一线表&
1晋&2宗敬&3凤&4覃&5渠&6丰&7芝&8亿&9错&10墳&11渝&12息&13恢&14亢&15頣&16翦&17贲&18离&19威&20志&21珣&22言&23峙&24嶔&25彝&26彛&27勖&28励&29霸&30殷&31亥&32岱&33卓&34述&35懋&36宏&&37并&38扬&39寓&40罕&41秀&42玄则&43焕&44虬&45彦&46杰&47隆&48通&49福畤&50勉&51怡&52潜&53质&54庆存&55乾&56言&57彻&58祜&59旦&60素&61巩&62时&63华&64性&65槐卿&66埴&67&汉&68棠&69佑&70德政&71灿&72庠&73隆&74仁&75绩&76允升&77恢基&78钺&79沛懏&80柯&81元鹭&82垂纪&83为金&84渟&85绮树&86燕翔&87功培&88锴、钊&89云泉&90光荣(木春)&&&&&&&&
从黄帝&&周灵王直系血亲共代远祖(其中代帝王、尊王位、农师(部长)位)得姓始祖太子晋&&琅邪王&&太原王&&三槐王&&相州王共代(其中:丞相、大将军、司徒、刺史省府州县以上官员多代),总共代(帝王将相及出仕者约代),呜呼盛矣。又经查阅《太原王氏世系一线图》,历三十年查证,远祖黄帝与诸城相州王五千年血脉相连,怎不令人欣喜感叹。分类: |
共2页/52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1琅琊王氏 -
秦汉时期相关书刊王翦、父子是秦灭六国的关键人物,除了韩以外其余五国齐、楚、燕、赵国、魏均为此父子二人所灭,所以《史记·王翦传》中说“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秦朝统一天下以来,被秦始皇受封列侯者史籍中并不多见,然王氏祖孙三代(王翦、王贲、王离)皆受封列侯,可见一斑。王离长子王元的曾孙王吉,字子阳,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之子王骏为御史大夫,王吉之孙王崇官至大司空,封扶平侯。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又王崇之子王遵,光武帝嘉其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其后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生四子:曰王谊、曰王浚、曰王典、曰王融。王音之子王融,融公官至南康尹。王融生有二子,长子叫王祥;次子叫王览。兄弟二人虽同父异母,然皆是大孝子。卧冰求鲤是关于王祥的故事,王览友悌便是关于王览的故事。
魏晋时期是魏晋时期的大孝子,汉末遭乱,王祥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一次徐州刺史吕虔征召王祥起为别驾,此时王祥以年近花甲,固推辞不接受。弟弟王览劝他,王祥乃应召。吕虔委以王祥州事。当时州郡寇盗很多,王祥率励士兵,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孝子王祥因得到百姓的爱戴,年迈古稀的王祥仕魏晋,仕晋间先后担任重要官职,为朝中三老,德高望重。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8年)薨,策谥曰元。22年后,公元290年晋武帝刚辞世,便发生了贾后专权的局面,从而引发了一场西晋诸侯王之间长达16年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5年后,即306年,便又爆发了。
琅琊王氏家族的兴盛时期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许多家族都举族迁居长江以南避乱,王氏家族也是衣冠南渡。&在建康(今南京)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拥戴之下建立了东晋王朝,中兴了晋室。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只有在淝水之战中崭露头角的陈郡谢氏家族能与之平肩,并被后人合称“王谢”。东晋100年后,司马氏被自己的一个将领名叫刘裕的取代了,刘裕自立国号为宋,同时期鲜卑拓跋氏统一了北方,自立国号为魏,历史进入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四个小朝廷为宋、齐、梁、陈,皆偏居江左,南朝历时169年,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叫陈被隋朝所灭,继秦朝以来天下再次得到统一。在整个南朝间,琅琊王氏家族明显是声望高于实力。“王谢”也成为了当代后世名门望族的代名词。但是不乏文学名人,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就是一代儒学宗师,梁时的王融、王籍、王褒、王肃等是当时知名的诗人。王融便是永明体诗歌的几位创作家之一。
隋唐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经不复存在,虽然琅琊王氏在唐朝有宰相四人,分别为王方庆、王睿、王与、王抟,这几个要是与两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相对比,真是沧海一粟。
琅琊王氏 -
琅邪王氏出自姬姓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任司徒,时人称为“王家”,子孙遂以“王”为氏。从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王翦与其子王贲、孙王离,三代皆为秦国大将,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功勋之臣。秦末,王离之子王元为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徒临沂”。西汉昭、宣时期,王元四世孙博士、谏议大夫王吉始家皋虞,后徒临沂都乡南仁里,成为于史可考的琅琊郡临沂王氏家族的始祖。
琅琊王氏作为汉唐时期名门望族,肇端于西汉,发展与曹魏西晋,鼎盛于东晋,延续至唐末五代。近七百年的时间里,在政治舞台及书法方面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可谓是将相之家,书法名门。
即墨王吉、王骏父子二人,是即墨九贤之一。王吉父子世名清廉,布衣疏食,刚正直谏,颇有政声,王吉官至博士谏议大夫,其子官至御史大夫。
王吉少好学明经,治经术,既精且博,在经学史上也有相当高的地位。关于其经术之“博”,苏绍兴先生有论云:“吉能五经兼通,睽诸当时风气,并不多见。武帝时夏侯始昌亦能通五经,《汉书》所载似亦仅二人。岂其时汉儒治学最重要专家故耶?”关于王吉经术之“精”,并未因其通《五经》而疏诞,而是有其精深的专家之学。王吉能为驺氏《春秋》,通梁丘贺之《易》,当在家族内授,特别是传承《韩诗》,史载甚明。《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赵子,河内人也。事燕韩生,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与王吉。吉为昌邑王中尉,自有传。……吉授淄川长孙顺。顺为博士,丰部刺史。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王吉传《韩诗》,成一家之学,其地位不言自明。至于王吉以《论语》教授,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汉书》卷三○《艺术志》叙述《论语》学术史云:“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王阳就是王吉,他能成为传授《齐论语》之名家,影响颇大。因此,王吉不仅开创了琅邪王氏经术传统,对于其家学影响深远,而且在汉代经学史上也有突出的地位。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王吉为官十分清廉,班固在《汉书》中对王吉评价甚高,史书说他辞官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同平民百姓。王吉与贡禹情意相投,交往至深,所以后来有“王阳在位,贡公弹冠”的成语。
王骏,谏议大夫王吉之子。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王骏所历职务皆显能名。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庚辰王骏始任御史大夫,至永元二年,历时五年,政有清绩,口碑很好,“众人为骏恨不得封侯”。王骏为御史大夫时卒于官,未及封侯,众人为未封侯而很是不平。其父王吉著有《鲁论》,王骏后来重编,注解为《鲁王骏论》。
非出自太原王氏
摘自王大良《中华姓氏通书"王姓"》
王姓的太原、琅琊二望,自古就是王姓的主要出处所在。王二望的起源孰先孰后?在整个王姓中的地位谁最重要?等等,每当分属二望的王姓后裔聚在一起,必定开展如此这般的争论。其结果往往是各执一词,不了了之。中国人一向有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一山不容二虎的传统说法,对王姓二望来说,也是如此。大有非分个你高我低不可的气势。
太原王氏说有言曰,太子晋因谏被废,子宗敬奔晋,世居太原,人称王家,改姬姓为王姓,为太原王氏。又说,南齐琅琊王俭撰着《姓谱》,置“太原王氏”于琅琊王氏之前,可见太原王氏的影响很早就盛于琅邪王氏。还说,《广韵》载王氏二十一地望,太原王氏居二十一地望之首。《广韵》是宋人据隋代韵籍偏着的。可是在隋代以前,已有居二十一望之首的说法。太原王氏地望太原郡,始于秦,无怪历来有太原王氏显于秦汉之说了。还说,现在海外王氏谱籍很多论着说,琅琊王氏同居太原王氏。
其实,上述诸说,大多经不起推敲和检验。今查《国语》所有版本,并无宗敬奔晋为太原王氏的任何记载;王俭《姓谱》在隋唐时已亡佚,所记内容以东晋刘宋大姓大族为本,是时琅琊王氏早已被确认为第一望族,而太原王氏已在晋末动荡中亡族,没有任何理由被琅琊王氏人偏撰的书籍放在自己家族的前面;《广韵》成书于宋代,蓝本是隋朝的《切韵》,但绝大部分内容超出《切韵》之外。宋代以前,王姓还没有二十一望之说,《切韵》也没有关于王姓郡望的记载;至于海外王姓人认为琅琊王氏出于太原王氏,也只是个别人的一面之词,并不能作为信史。
若认真考证起来,太原、琅琊二望王氏先祖两说法多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古今姓氏书辩证》两书为准,即二望同出周灵王太子晋。太子晋十八世孙秦武城侯王离有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子骏、孙崇、游,显于汉代。离次子威,九世孙霸,居太原晋阳,二十世孙泽,雁门大守。据此,可知太原、琅琊二望王氏分别出自王离二子。琅琊王氏世系除在王吉以前四世无考外,其余皆连贯不断;而太原王氏在王威子王咸以后有十八世无考,至十九世始有王泽。因此,有些史家据此断言,琅琊王氏先于太原王氏分支开族。太原王氏立祠开族的始祖,应是太子晋裔孙王霸(王季深,戎济方《太原王氏世系,初期主要分支和概况》,见《晋阳文史资料》第二辑)。
若从历史上论证,琅琊王氏的实际始祖,应是西汉昭宣时期的博士谏大夫王吉,而太原王氏始祖,祁县支为东汉太尉王允,晋阳支为王柔、王泽兄弟,时间都在东汉中叶以后,历史上所说的祁县王氏在汉魏时昙花一现,晋阳王氏也只在魏末至东晋末百余年间闻名,此后虽枝叶众多,也全属假冒祖宗而来,远不能与琅琊王氏自汉至唐,近千年间世系不断,东晋南朝有王、谢、袁、萧,王即指琅邪王氏,排名第一位;北朝有崔、卢、李、郑,还没有把太原王氏包括在内;隋唐时仍称四姓,分为二种:一曰崔、卢、王、谢,王仍指琅琊王氏;另则沿袭北朝旧称,仍无太原王氏之名。除此之外,又有五姓之说,即报王氏附于崔、卢、李、郑之前,此王氏才指太原王氏。
由此可见,太原王氏贵显历史远较琅琊王氏为晚,所谓琅琊王氏出于太原王氏云云,纯属无稽之谈。
琅琊王氏 -
孝悌卧冰求鲤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典故主人翁王祥。
二十四悌之【王览争鸩】典故主人翁王览。
1.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翻译】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王览争鸩
王览护兄。争鸩舍生。感母悔悟。九代公卿。
【原文】晋王览、母挞其异母兄祥。览辄流涕抱持。母虐使祥及祥妻。览与妻亦趋共之。祥渐有时誉。母疾之。乃鸩祥。览知。取酒争饮。母遽覆酒。遂感悟。吕虔有佩刀。相其文。佩者至三公。虔与祥。祥以授览。后果九代公卿。许止净曰。祥览二人。颇与卫公子伋寿相类。惟彼则均不得其死。此则富贵寿考。声施烂焉。则有幸有不幸也。而彼朱氏者。徒以我执太甚。爱其子反以伤其心。贻恶名于后世。亦太愚哉。
【翻译】晋朝时候,有个著名友悌的,姓王名览。他的母亲打他不同母的哥哥王祥的时,王览每每流着眼泪抱了哥哥。他的母亲虐使王祥和王祥的妻子时,王览同自己的妻子也一定赶去同做。后来王祥在社会上渐渐地有了名誉,王览的母亲很妒忌,就用毒酒要药死他。王览知道,就拿了药酒来抢着喝。他的母亲就急急忙忙把药酒夺来倒在地上。因为这件,他母亲的心里也就感悟了。当时吕虔有把佩刀,佩刀上面刻着的字说带了这佩刀的人,做官可以做到三公。吕虔就把这佩刀送给了王祥,王祥拿来给了弟弟。果然王览后代的子孙做公卿大官的有九代。贤德,竹林七贤之一,魏正始年间(240-249),、、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孙位《高逸图》(竹林七贤)局部,左为王戎孙位《高逸图》(竹林七贤)局部,左为王戎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生于大富之家&,自幼聪颖,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中书令裴楷称其双目“烂烂如巖下电”。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验之,果然如此。王戎与其父之友、年长其二十四岁的阮籍交好。时阮籍与王浑同为尚书郎,造访王浑时,便说:“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王浑死后,其故吏赠钱百万,王戎辞而不受,由此显名。钟会评之:“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按礼,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王戎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其妻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王戎也无可奈何。成语“卿卿我我”即出于此典。第一望族西晋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士族集团辅佐琅邪王司马睿,建立东晋。王导的堂兄弟王旷认为:当时北方夷族太多,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金陵,实施战略转移,而此前,王导、王旷已南下“开辟”了根据地。
公元313年,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琊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
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琊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簪缨世家士族乘坐的陶牛车,东晋早期生活较为清平
士族乘坐的陶牛车,东晋早期生活较为清平
所谓簪缨世家,在中古时期众多的家族中,就其家族历史发端之久远与绵延之流长等情况而言,琅邪王氏家族可谓少有其匹。这一家族自汉代登上历史舞台,至两晋之际逐渐达于兴盛,历东晋南朝,经十数代人,不仅子弟众多,而且才俊辈出,三百余年冠冕不绝,其流风余韵还延续到隋唐时期。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王氏江左世家传”条引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邪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历代史家一再称述琅邪王氏“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并意识到这与其家族风尚不无关系。
这一点在史籍中便可窥见。如《南史》卷二一传论曰:
语云“不有君子,其能国乎”。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其初谚云:“王与马,共天下。”盖王氏人伦之盛,实始是矣。及夫休元弟兄,并举栋梁之任,下逮世嗣,无亏文雅之风。其所以簪缨不替,岂徒然也。
卷二二传论曰:
王昙首之才器,王僧绰之忠直,其世禄不替也,岂徒然哉。仲宝雅道自居,早怀伊,吕之志,竟而逢时遇主,自致宰辅之隆,所谓衣冠礼乐尽在是矣。齐有人焉,于斯为盛。其余文雅儒素,各禀家风,箕裘不坠,亦云美矣。
卷二四传论亦云:
昔晋初度江,王导卜其家世,郭璞云:“淮水竭,王氏灭。”观夫晋氏以来,诸王冠冕不替,盖亦人伦所得,岂唯世禄之所专乎?
所谓“人伦所得”,正指王氏之家族文化风尚。第一豪族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这首怀古诗,大概人们在孩提时代就都耳熟能详。据说白居易曾为这首诗“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这首诗妙就妙在它集中描写了“今日”乌衣巷的破败,同时又巧妙地暗示了昔日乌衣巷的繁华,并通过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哀绪。可以说,这乌衣巷是六朝豪族,尤其是王谢两家盛衰见证,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两晋南朝史海钩沉的历史见证。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政治的混乱繁复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既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又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很多代人。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一个大家族。&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比肩。即使是曾有过“王谢”并称的辉煌历史的谢家也远远不如王家昌盛繁荣。生活在齐梁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三百多年来,王氏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是那么繁盛,那么荣耀。虽然琅琊王氏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始终不离这条河,大加共饮一河水,齐话一家情。这种错综复杂而又绵远久长的家族盛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而王氏家族因为子息实在藩盛,以至于王姓名士星缀史册,甚至出了很多同名的,王戎、王肃、王衍等等名字就常被堂兄弟、从祖孙共用。这又让人联想到了加西亚·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中的何赛·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家族。实际上,琅琊王氏家族政治生活的戏剧性、精神生活的浪漫多彩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中外两大家族,若此前真有那一代巨匠偶而援笔录下琅琊王氏家史,那这部书或许比之《红楼梦》或是《CienAnosdeSoledad》更为脍炙人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也未可知吧?能在这方面堪与王家并称的,只有阳夏(音甲)谢家而已。这正是:千古浮华红楼梦,百年孤独王谢家。&
二琅琊王氏第一代:以孝悌起家的王祥、王览兄弟&
中华书局的《世说新语》影印本书后附有“琅琊临沂王氏谱”,其中王祥、王览被列为第二代,他们的父亲王融被列为一世祖。不过,“琅琊王氏家族”真正走上历史舞台的却是王祥、览兄弟俩,所以本文以这两人为第一代进行演义。&
王祥的名字也许读者很陌生,但是提到“二十四孝”,人们便没有不知道的了。王祥和王览两兄弟,一个被收到《二十四孝图》中,一个被收到《二十四悌图》中,他们的事迹在过去曾经广为流传。&
据说王祥至孝,而且他所孝顺的是他的后母朱氏。他的后母人品一般,常在他的生父耳边“谮贬”王祥,以至于王融也渐渐讨厌王祥。但是在生父继母生病的时候,王祥却能衣不解带地伺候奉养。朱氏喜欢吃新鲜鱼,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居然要求王祥为她去捉活鱼。王祥立刻来到河边,却见河上冰层极厚……正待他打算轮锹凿冰之时,冰面突然自行裂了个缝,从中蹦出两条鲜活的鲤鱼来到王祥脚下。这条传说后来又被可爱的古人们修改成王祥脱掉衣服用身体融化坚冰,这便是“卧冰求鲤”的传说。人们都为他的纯孝所感,便把那条河改名作“孝感河”。即便如此,后娘朱氏也经常虐待王祥,还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找看果树。风雷震坼,天公威懔,谁又能以一人之力保护这几株果树呢?可是王祥做到了。每遇风雨,他便抱树而泣,后来这几株果树居然都枝桠无损。在今天,山东临沂孝感河边还有一块碑,他告诉人们:此地便是王祥“风雨守李处”。&
王览和王祥不是一个妈妈,却非常爱护自己的哥哥。据说每次朱氏虐待王祥,王览便“与俱”,让朱氏狠不起来。长大之后王览更是多次劝谏母亲,为了防止母亲把王祥毒死,每次饭前他都要先尝一遍。这哥俩的故事有些确实离奇,不能不排除被后人偶像化的可能。但是两人的孝友却还是可信的,这一方面从时人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看出,也可以从当时的社会风气推断。东汉尚名教,忠义孝信既是朝廷选拔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是当时人的行为信条。德操人品在当时为人所重,王氏兄弟的孝友仁爱,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东汉“伪名士”很多,而且很多都被戳穿,王祥哥俩的好名声却伴随他们始终,看来他们应该不是装的了。&
不过,从兄弟俩的行为中,却可以看到这个家族得以兴旺的一个深层原因:王氏家族在以后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提携甚至互相庇阴,并且坚持家风家学教育,使得王家能够世代繁盛不衰,盛名播于江左。&
兄弟俩的孝悌给他们带来了好名声,也给他们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阶梯。汉魏时期从征辟制到九品中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从月旦到清议,高尚的操守还是为人所重的。因此,当王家因避战乱来到庐江之后,便“屡受征辟”。终于,在虐待了王祥半辈子的后母死后,王祥应徐州刺史吕虔之邀,作了已经篡汉的魏朝的别驾。从此,琅琊王氏家族开始步入中国政治舞台。&
琅琊王氏家族据说是汉代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王祥的祖父王仁还作过青州刺史,可是王祥、王览的父亲王融却“公府辟不就”,不肯做官。这个平民老头也许不知道,在他身后,他的后代们将在中国统治层的金字塔尖活跃数百年。&
王祥仅比诸葛亮小三岁。在他出任别驾的时候已经是个老者了。不过他的政绩不错,吕虔又非常信任这个孝子。他击灭匪盗,大行政事,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州中智力的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当时有歌谣说:“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此后,王祥的官越做越顺,最后直到封万户亭侯,位列九卿。太学以之为“三老”,他南面几杖,教诲天子,位极荣宠,成为一个资深老官僚。&
不过,王祥真正为后人所树立的榜样,却是他的“与时俱进”。&
王祥在中央作大官的时候,正是司马氏横行的年代。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曹髦被司马氏兄弟杀死。这时,朝廷中人人自危,王祥却抱着小皇帝的尸体大哭,并高喊:“老臣无状。”这个行为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旧主的忠心,使其他人“面有愧色”。另一方面,这“老臣无状”的自责又把错误都推到了高贵乡公身上,替司马兄弟的丑行进行了开脱。聪明绝顶的司马兄弟怎能不领情?于是,孝友忠义并且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老王祥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升为三公。&
咸熙二年(公元264年),也就是晋取代魏的前一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同为三公的何曾、顾顗(音蚁)和王祥前去庆贺。前两者都是晋公的心腹,事前和王祥商量是不是要跪拜。王祥危言道:“相国诚为尊贵,然是魏之宰相。吾等魏之三公,公王相去,一阶而已,班例大同,安有天子三司而辄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君子爱人以礼,吾不为也。”拒绝向司马昭跪拜,看起来象是很有骨梗之气,其实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三公在晋公面前下跪磕头,确实容易让司马昭难堪,这么做也算是替司马氏考虑。司马昭自然也对这件事情心知肚明。&
入晋之后,王祥坦然迎纳新朝。不过他年岁已高,又知道自己不是司马家的心腹,便提出退休的要求。司马炎在屡请之下最终用高调厚赏打发了这位老臣,既成全了王祥,又美化了自己。&
王览似乎无甚特意之处,但也像他哥哥那样,没犯什么大错误,最后也得以光荣退休.&
曾经一手提拔王祥的吕虔有一把配刀,据说此刀只有位列三公的人才能佩带,否则反受其殃。爱才而且知趣的他似乎预感到了王祥家族的昌盛,便把这把刀赠给了当时的别驾。据说王祥死前又把这把刀转赠弟弟王览,并对他说:“汝后必兴,足称此刀。”非常巧的是,此后叱咤六朝的王家世族,绝大多数是王览的后代。于是,这把佩刀和孝感河一样,成为了王家精神的象征,与琅琊王氏家族共始终。&
王祥临死前还给后代留下了遗训,内容为:“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启手何恨。不有遗言,使尔无述。吾生值季末,登庸历试,无毗佐之勋,没无以报。气绝但洗手足,不须沐浴,勿缠尸,皆浣故衣,随时所服。所赐山玄玉佩、卫氏玉玦、绶笥皆勿以敛。西芒上土自坚贞,勿用甓石,勿起坟陇。穿深二丈,椁取容棺。勿作前堂、布几筵、置书箱镜奁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糒脯各一盘,玄酒一杯,为朝夕奠。家人大小不须送丧,大小祥乃设特牲。无违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谓之愚。闵子除丧出见,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谓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杀,饮食之宜,自有制度。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颜子所以为命,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这五条,从此也成了王家的家风指导。其后人虽偶有违逆,却大体上被后人遵循了下来,尤其是“扬名显亲”和“宗族欣欣”,成为了琅琊王氏家族几百年间的处世准则。&
三琅琊王氏第三代:清谈任诞与权倾江左(上)&
王氏家族的第二代没有太有名的。王祥有五子,王览有六子。他们多为循吏,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不过,非常重要的是,这批人一方面因为父荫而为官,体现了世家大族的传承特征;另一方面,他们似乎对家风保持得很好,在政治风波中趋吉避凶,同时又不放松文学和思想教育,这就为下一代的崛起打好了基础。&王家从第三代开始,才真正叱咤九州,成为最为煊赫荣耀的世家大族的。他们中的主导人物是: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王衍和王澄是亲哥俩,而王戎则是他们的堂兄,三人的祖父王雄与王祥、王览兄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只算是“同族”,而且王衍家族与王祥族相比算是别支。王敦和王导是堂兄弟关系,都是王览的孙子。敦、导兄弟是衍、戎兄弟的从(音纵)弟。&
这是从辈分和亲缘关系上说。实际上,这五王在性格和作风上与乃祖差异非常大,都有着强烈的“清流名士”派头,与乃祖的儒士风范相乖甚殊。这种情况在谢家第一代“硕儒”谢衡和第二代属于“中朝名士”的谢鲲情况非常类似。而且,有意思的是,以名士风潮先后来分别的话,这五王居然属于三代人:王戎属于“竹林名士”;王衍、王澄属于“中朝名士”;而与他们同辈的王敦、王导则属于“江左名士”。&
在评说这五位名士之前,先要了解“魏晋清流”。&
前文说过,东汉“以孝治天下”,讲究名教。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名教的号召力逐渐衰微,腐朽的东汉朝廷根本没资格维持名教的正统地位,一方面,把持朝政的外戚宦官镇压高节名士,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另一方面,社会风气败坏,儒家传统理念的僵化在汉末间接导致了一些虚伪的假名士的出现。某人“纯孝”,父亲死了居然搬到墓道里面去住了好几年,为父亲守丧。结果十几年后人们意外地发现他在他爹的墓里生了一堆儿子。汉末张湛也是个虚伪的人,被人指出来之后他居然大言不惭:“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在此情况下,任情而动的名士风范渐渐成为风范。他们的行止坐态,不妨从这五王身上来观察观察。&
先说王戎的为人。&
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实际上,据考,七人几乎不存在常常相聚竹林的可能,他们年龄相差很多,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最年长的山涛已经44岁,而最小的王戎只有16岁。此后有人步入仕途有人选择归隐,未必能有“世说”中的雅聚。具体的辨析也将放在《魏晋风流》当中说明。&
王戎从小就聪慧过人,双眼炯炯有神,被阮籍高标以“清尚”而成名。而王戎的行事也受到了阮嵇等人的影响,不拘小节,纵情饮酒,后来他驱车经过黄公酒垆的时候还曾与人追忆当年语阮嵇在此饮酒事,被晚唐诗人陆龟蒙写进了《和袭美春夕酒醒》一诗中,一时被传为美谈。王戎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仿效阮籍,强忍悲痛,依旧喝酒吃荤,直到后来方才痛哭失声。时人对之有“死孝”的称呼。&
不过,王戎却未必长有阮嵇的高操。在尖锐的政治斗争中,他最后还是投靠了司马氏,而没有死硬到底。西晋本就得国不正,司马氏所虚伪地提倡的儒学名教便对名士们不起作用。这便是西晋的所谓“政失准的”,“士无特操”。人们纷纷求全以自保,纵情以自适,怡情山水,嗜利如命,甚至对“美女”一般的美男子悠然神往。&王戎的贪财在当时就很出名。他不顾自己身份,四处占田,以至家资万贯却仍不满足,整日盘算如何能有新的财源。同时他又吝啬无比,每天省吃俭用,连女婿朝他借钱他都不给人好脸色,直到女儿急取钱还,他才“释然”。&
次说王衍的为人。&字夷甫,小王戎二十多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知名伪君子的典型。王衍小时候长的比王戎还精神,他未成年的时候曾去拜访山涛,后者见了这个极为标致的小孩居然赞叹道:“何物老抠,生宁馨儿!”从此,“宁馨儿”便成了天下美好事物的代名词(可见魏晋名士言行的深远影响)。这个风采出众的王衍从小就聪敏异常,辩才极佳,不过他的夸夸其谈总是华而不实,他先是谈论纵横之术,被人相中之后推荐他去作辽东太守,他坚决不干,还转而谈玄,侃起来虚无缥缈,不着边际,挥舞着一种类似蝇拂子的麈(音主)尾,白话过头了发现错误了就随口更改,人们都称他“信口雌黄”。这个著名的成语最开始说的就是他。不过王衍实际上除了对前人的“贵无”论大家宣扬之外自己没什么新鲜创造,不过是在人家“贵无”的基础上进而鼓吹“虚无”罢了。&
不过因为自小得到的好名声和他的风采标致,加上他的优秀口才和当时新兴青年贵族的特别爱好,王衍得虚无主义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晋书》中他的本传说当时“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也是出自王衍。《晋书》本传中有这么一段:“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情有所钟”这个成语便由此得来。不过,《世说新语》把这个故事说到了王戎身上。这句话实际上说到了当时玄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圣人无情”上面。不过,且不论这句话的哲学深意如何,这件事情本身还是很感人的。&
与王戎得守财奴德行相反,王衍似乎很不爱财,不爱财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他老婆郭氏贪财如命,他虽然不加干涉,却也非常反感,于是:决口不提一个钱字。某天他老婆好奇心大炽,决心拿老公作个试验。一天,趁王衍睡熟,她让奴婢把钱撒了王衍一卧室,起床后王衍怎么也绕不开,只好大叫:——把阿堵物拿开!“阿堵物”就是“那东西”,王衍到底也没提“钱”字。不过,这种特行与他在政治上猥琐卑劣结合起来,就越发显出了他的虚伪。&
王戎出仕很早,在曹魏时就已经做到吏部郎了。后来参加灭吴的战争,还打了几次胜仗。不过王戎的执政本领一般,只不过他曾有过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在他作宰辅的时候推出了“甲午制”,革新人才铨选。不过在西晋后期混乱的政局和散诞的世风下,这种想法根本就不现实。据说因为他的作为,有人还奏了他一本,说他“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幸亏王戎和当时的太后贾南风是亲戚,终于不得坐。&
在血腥而又残忍的中,王戎谁也不得罪,和谁也不凑近乎,目睹惨剧也不伸冤,听说也不干涉。结果几乎每次宫廷巨变他都安全度过了,被人讥为“与时舒卷”“与时浮沈”。这是不是祖上“与时俱进”的变体呢?&
王衍最初做官不高,但是在黑丑皇后贾南风当权之后,他很快作到了尚书令。这一方面因为他的妻子和贾南风是表亲,另一方面也因为王衍作为清流中的名士,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似乎王衍也乐得与这位皇后联手。他有两个女儿,在皇后的安排下,比较漂亮的嫁给了贾后侄子贾谧;长相一般的惠风则嫁给了太子。&
未久,贾后以卑鄙的手法诬陷这个非为自己所生的太子谋反,贬为庶人,并将他软禁。王衍因为害怕连累自己,居然请求让自己的女儿同这个废太子离婚。然而惠风已经同太子产生了感情,知道此时离开太子,那便是永诀了,因此失声痛哭。几个月之后,贾后对太子下了毒手。&
贾后的瞎折腾终于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就在太子死后一个也,赵王司马伦在孙秀的策划下,发动政变,杀死了贾后、张华和王戎的女婿裴頠(音尾)。王衍这种反复小人本应该受到诛杀,但是因为此前在王戎的要求下王衍曾经品鉴过孙秀。王衍当时影响很大,被他品评过的人会立刻出名,此所谓“一世龙门”。孙秀这条大鲤鱼果然感恩,王戎毫发无损,而王衍则保住了性命,被司马伦宣布“禁锢终身”——永不录用。&
司马伦一向被王衍瞧不起。虽然在孙秀的疏通下他没有杀掉王衍,但是总是看他不顺眼。于是,觉察到了危机的王衍便上演了一场“免祸”的滑稽戏。先是王衍。在司马伦称帝之后,他装疯卖傻,效法孟德公砍死了一个婢妾。&
无独有偶,在局势危险复杂的八王之乱中王戎也差点丢了小命,仅仅因为出错了主意。当时司马冋掌权,被围攻得心惊胆寒,于是向王戎问计。王戎便建议他缴械。结果司马冋的一个忠臣大怒,要求杀死这个出馊主意的人!这一吓唬不要紧,王戎连忙跑到厕所装作解手,又佯装五石散药力发作,掉到了茅坑里,这浑身的腥臭最终救了他的命。&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在这场变乱中,很多王室子弟丢了性命,更多的名士文人成了随葬品。不过王氏因为他们的“与时俱进”,他们的官职不降反升。最重要的是,在变乱中,虽然王戎病死,但新的一批王氏子弟在长者的庇阴下和斗争的锻炼下也成长了起来。这其中就有王衍的弟弟王澄和王览的孙子王敦、王导。据说八王之乱后期司马越最终得胜,王澄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王敦被任命为青州刺史。王衍当时很是得意,便对他们说:“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
后人对王衍的“狡兔三窟”非常看不上眼。不过王衍如此安排到并不完全出于私心。他此间还对王导和王羲之的父亲王旷作了安置,并且向弟弟王澄表达过“匡扶晋室”的决心。人们之所以对王衍的行为如此鄙薄,还是因为他此前和此后的那些可笑的历史性人格性错误。&
八王之乱导致统一安定的西晋王朝迅速垮掉。永嘉年间,境内的胡汉人民纷纷起义,竟至于组织起几十万大军抗衡“王师”。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羯人石勒已经形成了对洛阳的包围,晋室岌岌可危。在这个危机时刻,司马越又急又怕,病死了。结果,国家的命运都寄托在了根本不会打仗的王衍身上。&
王衍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倒是可以左右逢源,可是打仗他就不行了,独当一面更不是他所希冀的。所以——只有逃跑。可是逃跑他似乎也不很在行,没多久就被石勒大兵追上了。&
被俘的王衍仍然不失名士风度和派头,使得石勒这位胡人对他也不禁肃然起敬。王衍于是在敌营纵谈古今,痛说家史,一个劲强调晋的灭亡和自己没关系,他一介清流,不过随波逐流而已。没想到直率而且性格火爆的石勒听了大怒:“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当场就下令处死王衍!不过石勒“爱其名士”,允许他“不加锋刃”——用砖头活埋。&
据说被填埋之前的王衍曾经悲凉地四面张望,叹道:“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王澄小时候也很聪明,属于“生而警悟”。王家能辉煌这么多年,优秀的遗传基因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王澄小时候与王衍曾有一段著名的对话:衍有重名于世,时人许以人伦之鉴。尤重澄及王敦、庾敳,尝为天下人士目曰:“阿平第一,子嵩第二,处仲第三。”澄尝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澄由是显名。有经澄所题目者,衍不复有言,辄云“已经平子矣”。&
王衍所评论过的人物都可以“跳龙门”,更别说他亲弟弟王澄了。不过王澄之放诞远胜他哥哥,他聚集起一群放荡公子,仿效竹林名士,纵酒畅谈,一喝就是连续好几天,偶尔还脱光衣服耍酒疯。此外,这位公子居然还练了一身武功。虽则如此,他仍然是个不理政事的废物,每天就知道喝酒胡闹,裸衣爬树。&
这位公子的死有些悲惨,但更多的是戏剧性。他是琅琊王氏家族第一个死于本家人之手的。王衍死后,王澄被司马睿——未来的东晋元帝征召为部属,被调往建业。途中,他去拜访了正在豫章(今南昌)的本家兄弟王敦。王澄的脾气从来都那么桀骜不驯,加上出道比王敦早,所以在人家地盘还像以前那样随意侮慢人家。可是王敦也不是善茬,也是自尊心极强,他当时就要杀掉王澄。好在王澄本身武功不弱,有玉枕可以自卫;自己还有死士二十,王敦急切不得下手。最后,王敦用酒把卫士灌醉,并借过王澄的玉枕说要“欣赏欣赏”,得手之后立刻诬陷王澄勾结叛匪。王澄这才发现上当,立刻飞身擒拿王敦,结果只撕坏了他的衣服带。据说王澄飞身一跃上了房梁,对族弟破口大骂。不过他到底寡不敌众,死于力士之手。&
当初王澄潇洒太过,刘琨就曾警告过他:“卿形虽散朗,而内实动侠,以此处世,难得其死。”当时王澄默然不语。没想到,这位枕戈待旦的刘琨居然一语成谶。&
琅琊王氏 -
王羲之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人,官至博士谏大夫。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
王骏(?—公元前15年),&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子。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司隶校尉、少府、京兆尹、御史大夫。
王崇:谏议大夫王吉之孙、王骏之子。历任刺史、郡守、御史大夫、大司农、卫尉、左将军(《百官公卿表》为右将军)、大司空,封扶平侯。安汉公王莽专权于朝,篡位之心日益明显之时,王崇无力回天,为保名节,欲称病乞骸骨归于乡里,未成,后被傅婢毒死。
王祥(185年—269年),字休征,琅邪临沂人。东汉末年隐居20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历汉、魏、晋三代,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事后母孝,民间流传“二十四孝”有王祥卧冰求鲤故事。今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处”。
王览(206―278),字玄通,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西晋太保王祥的同父异母弟。“书圣”王羲之的五世祖。历经东汉、三国和西晋三代,曾入仕曹魏及西晋,在西晋官至光禄大夫。,字元伯,王戎(竹林七贤最年少者)、王衍的祖父,王浑(与王昶之子同名,但不是同一人)、王乂之父。受到魏国安定太守·孟达(与原来是蜀将的新城太守孟达不是同一人)的推荐而得到曹丕的赏识担任幽州刺史。与田豫政见不合,使人阴构田豫乱边,魏明帝遂将其转为汝南太守。青龙元年,轲比能再度叛乱,诱反步度根,并大败并州刺史毕轨,为害魏国边境。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深感威胁的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其政权立刻崩溃,鲜卑民族再次陷入混战。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而发动政变,史称王敦之乱。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汉族,琅邪(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王廙(276—322年),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屈指可数的音乐家。王廙是东晋丞相王导的从弟、晋元帝的姨弟,并与王导一起倡导晋室南渡。晋室过江,廙书、画为第一,为晋明帝的图画老师,他初仕晋惠帝为太傅掾,转任参军。建武初,擢升为辅国将军,封武陵县侯,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等职。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王廙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世有“王平南”之称。他死于同年,谥曰康。享年47岁。
王邃(?-324?),字处重,东晋中领军,西晋光禄大夫王览之孙,侍御史王会之子,琅邪临沂人。累迁中领军,尚书左仆射(淳化阁帖作海陵恭候)。
王彬(278—336年),字世儒,东晋大臣。琅邪王氏成员之一。系王正第三子(王正长子王旷,次子王廙)。
王含(?—324)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字处弘。王敦兄。累迁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敦举兵时,为敦军元帅,与钱凤等率众攻建康。兵败,奔荆州,被荆州刺史王舒沉杀于长江。
王浑,字长源。是王雄之子,王乂(字叔元)之兄,王戎之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担任过曹魏的凉州刺史,封贞陵亭侯。其子王戎,是西晋初年的名士,为“竹林七贤”之一。
王旷,东晋书法家,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父亲。历官丹杨太守、淮南内史、淮南太守...善隶、行书。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三载:“旷与卫氏,世为中表,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
王衍(公元256年~公元311年),字夷甫,西晋大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著名的清谈家,魏晋名士。官至太尉。喜老庄学说,当他解读老庄玄理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把“与手同色”的玉拂尘,神态从容潇洒,谈论精辟透彻,倾动当时。当他讲错时,却又会“随即改更”,所以被当时之人号为“口中雌黄”。
王澄(269~312)字平子,王衍之弟,王戎堂弟,王敦族弟。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世族,有盛名,勇力过人,好清谈。
王戎(234-305),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司徒,封安丰侯。永兴二年(305年)卒,谥元侯。
王洽(323--358):字敬和,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他是宰相王导的第三子。历官至吴郡内史,征拜中书令,苦让不受。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王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复工于草,落简挥豪,有郢匠成风之势。尝与羲之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宛转,大行于世。在《晋书本传》、《能书人名》、《书断》中,都有关于他的详细记述。
王恬:汉族,字敬豫,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丞相王导的次子,东晋著名围棋手。少时尚武,不为公门所重,后袭爵为即丘子,官至中军将军。善弈棋,为中兴第一。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恬)多才艺,善隶书,与济阳江霦以善弈闻。”
王劭:汉族,字敬伦,小字大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大臣及书法家,丞相王导第五子。历官东阳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丹杨尹。因得桓温器重,故迁任吏部尚书,后转尚书仆射,领中领军。后调外任建威将军,吴国内史。王劭去世后获赠车骑将军,谥号为简。
王荟,字敬文,小字小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第六子。王荟恰虚守静,不竞荣利,承家学,善行书。南梁庾肩吾《书品》列其书为下之上品,并云:“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传世墨迹《万岁通天帖》中有其《疖肿帖》。
王应(?--324年):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其父王含为东晋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含,叔父王敦是东晋丞相、江州牧、武昌郡开国公。王敦无子,以王应为嗣。
王允之(303-342):汉族,字深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会之孙,王舒之子,丞相王导的堂侄。仕东晋,为钱塘令、领司盐都尉、宣城内史、建武将军、西中郎将、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会稽内史,封番禺县侯。死时,年仅40岁,谥号为忠。(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琅邪临沂人,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珣(349~400),字元琳,小字法护,东晋琅邪临沂人。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再从侄。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卒于晋安帝隆安四年。孝武帝司马昌明,雅好典籍,王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孝武帝,累官左仆射,加征虏将军,并领太子詹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寻以病卒,终年五十二岁,谥献穆。
王珉,晋(351—388),字季琰,小字僧弥。珣弟。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赠太常。自导至珉三世善书,时方之杜、卫二氏。尝书四疋秦,自朝操笔,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无误字。子敬(献之)戏云:“弟书如骑骡,骎骎欲度骅骝前。”&《晋书本传》、《书断》。
王谧(360-407):汉族,字稚远,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于晋穆帝升平四年,卒于晋安帝义熙三年,死时48岁。他是东晋宰相王导之孙,王劭之子,后过继给伯父王协(王协早死)。谧著有文集十卷,《隋书》、《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王彪之(305年-377年),字叔虎(《晋书》因避李虎讳而作叔武),小字虎犊,琅邪临沂人。东晋重要官员,出身琅琊王氏,王彬之子,王导堂侄。初任著作郎,东海王文学,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官至尚书令,曾与谢安等人对抗桓温,并于桓温死后与谢安一同掌政。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唐书经籍)传于世。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王献之的兄弟,善草书、隶书。作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是谢安的兄长谢奕之女谢道韫的丈夫。深信五斗米道,孙恩攻打会稽时,不听手下进言,不设防备,祷告后相信已请得“鬼兵”助阵,因而与诸子一同遇害。
王徽之(338--386年):汉族,字子猷,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五子。东晋名士,东晋书法家。其书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仅次于其弟王献之。历任车骑参军、大司马及黄门侍郎。徽之自幼追随其父学书法,在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传世书帖中有《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邪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死时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弘(379~432)字休元,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珣子。元嘉九年(432)进位太保,卒年五十四,谥文昭。人望所宗,书翰、仪体,后人皆依放之。
王昙首(394~430)名不详,琅邪临沂人。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七年,年三十七岁。幼有素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惟取图书。文帝为徐州刺史,以为府功曹。文帝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帝被迎入奉大统,议者疑之,昙首劝帝行。帝未许,复力谏。及帝即位,以为侍中,迁太子詹事。卒,帝为之大恸。谥曰文。昙首著有文集二卷,(《隋书志》注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王华,字子陵,琅邪临沂人,太保弘从祖弟也。祖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廞,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
王僧达(423~458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宋文学家。东晋王导五世孙,太保王弘之子,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之婿。
王猷,字世伦,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太保王弘之侄,光禄大夫、东亭侯王柳之子,位侍中、光禄大夫。有子王瞻。
王僧绰,琅邪临沂人,左光禄大夫昙首子也。幼有大成之度,弱年众以国器许之。好学有理思,练悉朝典。袭封豫章县侯,尚太祖长女东阳献公主。王僧绰著有文集一卷,行于世。
王僧虔(426~485年),字简穆,琅邪临沂人,王羲之四世族孙。南朝齐书法家。官至尚书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齐书》本传称:“僧虔善隶楷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惟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唐代张怀瓘《书断》称:“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涧含冰,&冈峦被雪,&虽极清肃,而寡于风味。”窦臮《述书赋》称其书:“致丰富,得能失刚。鼓怒骏爽,阻负任强。然而神高气全,耿介锋芒。发卷伸纸,满目辉光。”墨迹有《王琰帖》。著有《论书》等。
王俭(452~489)&南朝齐文学家、目录学家。字仲宝。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东晋名相王导五世孙。其父僧绰、叔僧虔,俱有文学才能。王俭1岁时,父被害,为叔父所养。自幼勤学,手不释卷。宋明帝时,尚阳羡公主,拜驸马都尉。18岁时成为秘书郎,历任秘书丞、义兴太守、太尉右长史等职,后辅佐齐太祖萧道成即位,礼仪诏策,皆出其手。以佐命之功封南昌县公,升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兼丹阳尹。齐武帝时任侍中、尚书令,领国子祭酒、学士馆主、太子少傅、卫军将军、中书监,死后谥文宪。
王道琰,南朝宋琅邪临沂人。东晋丞相王导六世孙,宁陵县五等侯、中书令王僧达子,徙新安。元徽中,为庐陵内史,未至郡,卒。子王融。
王融(476--493):字元长,南朝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宰相王导的六世孙,王僧达之孙,王道琰之子,王俭(王僧绰之子)的从侄。
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六有论云:“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书法,最具代表的人物与作品无不出自琅邪王氏家族。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王氏最精擅书法,其书家之众,书艺之妙,皆空前绝后,无可比拟。
赵翼《陔余丛考》卷四○有“世擅书名:”和“世擅文字”二条札记,详论琅邪王氏之世代精擅书法,文字。
条述唐武则天时王方庆献其家族先辈28人之书法真迹,后一条进而论云:
“江左之王可谓盛矣,然不特文也,书法亦然。自羲,献之外,先有丞相导,大司马敦,太保弘,太子詹事筠,荆州刺史广,丹阳尹僧虔,黄门侍郎涣之,会稽内史凝之,豫章太守操之,中书令恬,领军洽,散骑常侍徽之,东海太守慈,特进昙首,卫将军殉,中书令珉,皆以书名,合(王)方庆所上家藏真迹观之,可谓世其家学者矣。”
琅邪王氏已形成了书法方面的“家传之学”。有自己的书法传统,为文学,书艺之世家。、
琅琊王氏 -
“王谢”是、在时期两大家族的并称,又是简称。其代表指和。王导与其兄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建者,可以说他们缔造了东晋王朝,67年之后是谢安与侄子在淝水之战中挽救了东晋王朝。王谢对东晋的贡献非常之大。两个家族渊源深厚,例如谢安曾习书法于,王羲之的次子又娶了谢安的侄女为妻,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才女。东晋时期的大族不止王谢两家,有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南朝时期有陈郡袁氏、,后人皆简称:“王谢庾桓”、“王谢袁萧”,王谢庾桓袁家其实都有渊源都有关系,就而言东晋肯定不止这几家。确都没有“王谢”知名,估计是唐朝诗人的一首《》使得“王谢”千古流传吧。
《乌衣巷》
唐代 刘禹锡 桥边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
唐代、和的等也都有诗词赞云。
忆江南旧游
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
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 沁园春
襟韵何如,文雅风流,王谢辈人。问传家何物,多书插架,放怀无可,有酒。一咏一谈,悠然高致,似醉当年春。还知否,壮胸中万卷,笔下千军。门前我有佳宾。但、更此君。喜西庐,心间胜日,东皇倚杖,目送行云。闻道君王,玉堂佳处,欲诏长杨奏赋孙。功名看,一枝丹桂,两树灵椿。
琅琊王氏 -
王吉、王骏父子二人,是九贤之一,九先贤在正史中均有记载,王吉父子世名清廉,布衣疏食,刚正直谏,政声,王吉官至博士谏议大夫,其子官至御史大夫。即墨九贤分别是:安平君、、博士谏议大夫王吉、御史大夫王骏、胶东相、不其令及即墨三大夫,被后人誉为即墨九贤,建有九贤祠。
王吉少好学明经,治经术,既精且博,在经学史上也有相当高的地位。关于其经术之“博”,先生有论云:“吉能兼通,睽诸当时风气,并不多见。武帝时亦能通五经,《》所载似亦仅二人。岂其时汉儒治学最重要专家故耶?”关于王吉经术之“精”,并未因其通《五经》而疏诞,而是有其精深的专家之学。王吉能为驺氏《》,通梁丘贺之《易》,当在家族内授,特别是传承《》,史载甚明。《汉书》卷八八《儒林传》:“赵子,河内人也。事燕韩生,授同郡蔡谊。……谊授同郡食子公与王吉。吉为中尉,自有传。……吉授淄川长孙顺。顺为博士,丰部刺史。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王吉传《韩诗》,成一家之学,其地位不言自明。至于王吉以《论语》教授,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汉书》卷三○《艺术志》叙述《论语》学术史云:“汉兴,有、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尚书令、胶东庸生,唯名家。”就是王吉,他能成为传授《齐论语》之名家,影响颇大。因此,王吉不仅开创了琅邪王氏经术传统,对于其家学影响深远,而且在汉代史上也有突出的地位。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王吉为官十分清廉,在《汉书》中对王吉评价甚高,史书说他辞官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同平民百姓。王吉与贡禹情意相投,交往至深,所以后来有“”的成语。
王骏,王吉之子。历任谏大夫、赵内史、幽州刺史、、少府、、御史大夫。王骏所历职务皆显能名。王骏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始任御史大夫,至永元二年,历时五年,政有清绩,口碑很好,“众人为骏恨不得封侯”。王骏为御史大夫时卒于官,未及封侯,众人为未封侯而很是不平。其父王吉著有《鲁论》,王骏后来重编,注解为《鲁王骏论》。&
琅琊王氏 -
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六有论云:“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亦犹唐之,宋之,元之,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书法,最具代表的人物与作品无不出自琅邪王氏家族。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王氏最精擅书法,其书家之众,书艺之妙,皆,无可比拟。 《陔余丛考》卷四○有“世擅书名:”和“世擅文字”二条札记,详论琅邪王氏之世代精擅书法,文字。前一条述唐时献其家族先辈28人之书法真迹,后一条进而论云:
“江左之王可谓盛矣,然不特文也,书法亦然。自羲,献之外,先有丞相导,大司马敦,太保弘,太子詹事筠,荆州刺史广,丹阳尹僧虔,黄门侍郎涣之,会稽内史凝之,豫章太守操之,中书令恬,领军洽,散骑常侍徽之,东海太守慈,特进昙首,卫将军殉,中书令珉,皆以书名,合(王)方庆所上家藏真迹观之,可谓世其家学者矣。”
琅邪王氏已形成了书法方面的“”。有自己的书法传统,为文学,书艺之世家。&
琅琊王氏 -
琳琅满目琅邪王氏是魏晋时最著名的美男家族。成语“”最早出处, 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还遇到了王戎、王敦和王导在座,在另个屋子,又见到王诩和王澄。出来后,他对人说:“今日太尉府一行,触目所见,无不是琳琅美玉。”楚囚相对公元316年,刘曜率军灭了。司马睿在王导的拥护下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一些贵族及大臣每当天气晴朗时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酒,武城侯周凯发感慨引发大家都哭了起来,丞相王导说要收复神州,不能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入木三分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击碎唾壶王敦虽然身入军营,却不改高雅本性。他时常招聚文人雅士,浅酌清唱,抒怀咏志。酒过三巡之后,他便纵情高歌魏武名篇,难抑心中激情,手中的玉如意不由自主地击打着身旁的唾壶,为自己的歌声敲出相宜的节拍。因为他常常如此激情地歌唱,他家中唾壶的边口全都不齐。贡公弹冠汉代的王吉(字子阳)和贡禹是知心好朋友,人们说:“王吉做官了,贡禹也可以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入仕为官了”。后来用这个典故指准备做官或者将会得到官员的举荐。江左夷吾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是,江左营建始尔,纲纪为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惧,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情有独钟晋朝时期,王衍死了年轻的幼子,十分悲伤。山简前往吊唁,并劝王衍说孩子只不过是“抱中物”,不必如此。王衍动情地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宁馨儿出身于著名的琅琊世族王氏。东晋士人谈误国论时,把晋室之乱完全归于王衍。王衍容貌俊美,风采出众。小时候去拜访山涛,山涛不觉赞叹:“何物老妪,生宁馨儿!”意思是哪个不起眼的老太婆,竟生下如此标致的孩子。后来,“宁馨儿”一词便成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清谈误国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人更是批评两晋亡于清谈,遂有“清谈误国”之说。王衍只是当时的清谈名士而已,他只是当时晋朝官场的一个代表。东床佳婿晋代太尉郗鉴派一位门客到王导家去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吃饭的,好像没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因此后来也称女婿为东床。信口雌黄晋朝清谈家王衍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鹿尾拂尘,侃侃而谈,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质疑时,他随口更改,随心所欲。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阿堵物王衍很不爱财,不爱财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他老婆郭氏贪财如命,他虽然不加,却也非常反感,于是:决口不提一个钱字。某天他老婆好奇心大炽,决心拿老公作个试验。一天,趁王衍睡熟,她让把钱撒了王衍一卧室,起床后王衍怎么也绕不开,只好大叫:把阿堵物拿开!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王敦举兵以诛刘隗为名进攻建康,王导诣台待罪,刘隗劝元帝诛灭王家,周顗为王导仗义执言,而王导不知此事。王敦入石头城放纵士卒劫掠,王敦问王导周顗何如?王导没回答,遂为王敦所杀。事后王导看见周顗申救之表,大哭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3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22:42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到解放初期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