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曹操指挥的占有曹操为什么喜欢关羽会有不同的结果

  向来事业之争就是人才之争,事业的成就就是人才的成就。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一语道出:得天下之功,不仅在于帝王才智兼备,更在于其驭人有术,让杰出人才皆为我所用的千古智慧。为此,曹操施展“魔法”,其“做人情”、“厚待部下,收服人心”,“该翻脸时不翻脸”的种种表现犹如神来之笔,令人拍案叫绝。  1.投入最少的拉拢:封官权谋大师,讲帝王术的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利”与“害”两个字,明君应善于运用对“利”的“赏”和对“害”的“罚”去调动臣下的积极性。“立可而为之赏,设可避之罚,以结上下之恩。”又说,在赏与罚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中赏是主要的,赏的基本手段是授官封爵,若“主卖官爵”,则“臣卖智力”。为什么呢?“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认为君臣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不像父子之间有自然的亲爱之情;君主用官位爵禄与其臣下的智谋和力量相交换,即可取得臣下的拥护和支持。  韩非说,官爵可以使人富贵,“富贵至则衣食美”,而“人莫不欲富贵全寿”。吃好、穿好、身份高贵、长命百岁,是人的正常欲望。对地位和财富的追求,儒家也从不拒绝,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之。”若能求得财富,即使是手执皮鞭看守市场大门的下贱善事我也愿干。  曹操用人有一个十分可贵之处,就是厚待部下。具体地说就是冲锋陷阵、立有战功的武士有赏,出谋划策,以笔为刀的文士照样也封侯。自己发达,也让别人发达,必将感召士人心甘情愿地为其驰驱效命。因为,人才,尤其是贤大夫总是期望成为一番功名的。  反正这些官位也不是花钱买来的,自己也当不了那么多官,封给谁不一样?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张鲁带着全家来到南郑,向曹操表示臣服。曹操亲自出城迎接,立即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一万户,以客礼相待。张鲁的五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彭祖娶了张鲁的女儿。  对于有功之人,曹操更是加官进爵,给以实惠,以激发将士的立功之心。  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后方发生了陈留太守张邈与陈宫等人的反叛,许多郡县并纷纷响应,其间,多亏荀彧和程昱的全力谋划和斡旋,才保住了鄄城、范城和东阿三城的稳定形势,没有反叛。这样,三城终于成为曹操极为珍贵的一块根据地,程昱等人立了大功。面对这样的功臣,曹操回来后,拉着程昱的手说:“如果不是你尽了全力,我就没有归宿了。”于是任命程昱为东平相,屯守范城。  曹操厚待有功之人,不仅是加官进爵,给以物质奖励,而且还做出姿态,给其礼遇,让其感觉受到重视,从而立功之心更加强烈。  当孙权要偷袭刘备的荆州的时候,关羽大军正围困着曹军控制的襄阳、樊城。其间曹操对徐晃、曹仁等解困樊城之功也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那时,曹操一面派人到前线将孙权偷袭荆州之事透露出,一面准备亲自从洛阳去襄、樊救援曹仁,属下也多认为他应该速行,以免樊城失守。可是侍中桓阶有不同看法。他问曹操:“大王认为曹仁他们能否相机独当一面,处置好守城之事?”曹操回答说:“能。”桓阶又问:“大王或许担心曹仁、吕常他们不肯努力作战吧?”曹操又回答说:“不。”桓阶再说:“那么为什么您要亲自带兵前往救援呢?”曹操回答说:“我只不过担心关羽的军队太多,徐晃等人难以对付罢了。”桓阶最后表态说:“现在曹仁他们身处重围当中,而能够无二心地把城池死守下来,是因为大王掌握重兵在后方做他们的靠山。身处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之心,外有强兵之救,何必担心他们失败而要亲自前往呢?”曹操觉得桓阶的话有道理,统兵进至摩陂(今河南郊县东南)便停留下来。同时又派殷署、朱盖等前去支援徐晃。  各路援军会师之后,徐晃趁关羽举棋不定的时机,进兵攻击关羽军。关羽领兵抵抗,被曹军打败。当关羽退人设有十重鹿角的营寨时,徐晃乘胜冲人敌营,斩杀敌人很多,并且把投降关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给杀死了。关羽损失惨重,只好撤了樊城之围。  消息传到曹操那里,立即给徐晃大加赞赏。他说:“敌人围绕营垒挖了壕沟,树立了十层鹿角,将军与敌人交战获得全胜,就突进敌营;斩杀和俘虏了很多敌人。我用兵三十多年,以及听到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这样长驱直人敌人营寨的,况且樊城、襄阳被围的严重情况超过被燕人围困的莒和即墨,将军的功劳超过了孙武和司马穰直。”  莒和即墨都是春秋时齐国的城邑。燕国大将乐毅攻齐,连下七十余城,在围攻莒和即墨时,齐将田单率众坚守,始终未被攻下。孙武和司马穰苴都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被吴王用为将军,先后打败过楚、齐、晋等国,使吴一时称霸于诸侯,著有《孙子兵法》。司马穰苴为齐将,打败过燕、晋军队,收复失地,也深通兵法。  曹操把徐晃与孙武、司马穰苴相比,是对他的战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还不算,曹操还在摩陂举行庆功大会。徐晃率军前往,曹操亲自到七里之外迎接。席间,曹操亲自给徐晃敬酒,并称赞他说:“保全樊城、襄阳,都是将军的功劳啊!”  曹操还厚赐桓阶,任他为尚书。  接着,曹操在摩陂巡视各营,不少营中的士兵离开营阵观望。当他来到徐晃营中时,见军营整齐,秩序井然,将士坚守岗位,无一人乱走乱动。曹操又夸奖徐晃说:“徐将军真可谓有周亚夫的遗风啊!”周亚夫为西汉时著名将领,他治军严谨,文帝到他的细柳营劳军,称赞他为“真将军。”  对于有功之臣,曹操总是厚待之,该给名给名,该给官给官,该给利给利。特别是随着曹操势力扩大,在朝中权力日隆,他更能不吝官爵,以实实在在的利益安抚身边的将士。  建安二十年,曹操获得了“承制封拜诸侯守相”之权,可以用献帝的名义直接封侯,任命郡守国相。这给曹操厚待部下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是年十月,曹操专门设置六等七十级爵位奖赏立功的将吏: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关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墨绶,皆不食租;原为列侯的县、乡、亭三级;关内侯。这样,几乎所有从军从政之人都有机会得到与其功绩相应的爵位和食邑。  曹操授官封爵的活动是经常进行的。规模较大的有四次:建安十二年“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依次受封;十三年九月,“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二十年九月,封杜获、朴胡等为列侯;二十年十一月,封张鲁等人为列侯。  曹操通过“授官封爵”,使“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效果十分显著。他“失去”的是官位爵禄,得到的是政权、土地和人口,而政权的巩固和统治区域的扩大又可提供更多的官爵,吸引更多渴求富贵名利的贤才为之效力,推动统一大业的完全实现。  海尔集团有个条重要的经验:先发奖金再开会。集体得到利益,为集体做出重要贡献的成员也会得到利益。所以,自己发达了,别忘了身边的功臣。该提拔的提拔,该发奖金的发奖金,须让更多的手下人看到希望。  2.人都有点虚荣心,对兄弟的好不仅心里有,嘴上也常说人才有了,怎样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俗话讲,君子也须予于利。曹操深知,今天的成功来之不易,是众兄弟拼死换来的。如果不及时给予实利,恐怕要生怨隙,如此则军心不稳,战斗力不强,就会打消众将士进取的积极性。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在大封功臣的《封功臣令》中说:  “从我起义兵讨伐叛乱,到现在已经有十九年了。每战必胜,难道是我个人的功劳吗?这是文武官员献策出力的结果啊!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我还要和文武官员一起去平定;若独自占有这些功劳,我怎能安心呢?现在要赶快给大家评定功劳,进行封赏。”  在这个令文中,曹操认识到从起兵讨伐董卓到现在的十九年,所取得的节节胜利,并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众多谋士、武将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的统一大业,还需要靠大家的共同奋斗。功劳不能自己独贪,要大家分享。因此,论功分别封赏了很多文武官员。  有时对一些提过错误意见的部属,曹操也采取鼓励的政策。他北征乌桓回到邺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厚赏先前反对北伐的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曹操认为这些人所提的意见是“万安之计”,希望以后“勿难言之”,从而保护了这些人。  对于兄弟们的功劳,曹操能给予肯定,不随意抹煞,不独吞胜利果实,不贪天之功据为已有。这种谦逊和坦诚在为将士请功的表文中,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如(请爵荀彧表):  “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雍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或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或之功也。”  又说:  “守尚书令荀彧,自在臣营,参同计划,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悉皆共决。及或在钆常私书往来,大小同策。《诗》美腹心,《传》贵庙胜,勋业之定,或之功也。”  认为自己举义兵以来,与荀彧同心合力,为朝廷谋划,所提出的建议施行起来没有不成功的。每次取得胜利,所运用的奇妙机密的计谋都是同荀彧共同决定下来的。由于荀彧的功业,自己才获得了成功,国家也才有了建树。如此倾心推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对于手下的功劳,曹操总是能够如数家珍。而且对于自己要封赏的人,必定要封,就是有此不要名利也不允许。  对于荀彧,曹操认为,如果荀彧不提出在官渡坚持下去的建议,而从官渡撤兵,袁绍必定鸣鼓进攻,我军则必然士气沮丧,这样就会必然失败。如果荀彧不提出回师河北的建议,就不可能取得平定四州的胜利,而以饥饿之师南进,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相反连兖、豫二州也有丢掉的可能。荀彧的建议确实关系全局,非常重要,难得的是曹操能够予以充分认识和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得出了,荀彧“谋殊功异,臣所不及”的结论。作为一个控御朝政、雄图大略的统帅,敢于承认自己的谋略和功劳比不上臣属,这确实是非同寻常的。  曹操上表增封后,荀彧坚决辞让,曹操又写一封信给他:  君之策谋,非但所表二事。前后谦冲,欲慕鲁连先生平?此圣人达节者所不贵也。昔介子椎有言:“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密谋安众,光显于孤者以百数乎!以二事相还而复辞之,何取谦亮之多邪!  说荀彧所贡献的计谋并不只封表中所说的两次,而是有很多次,因为这些计谋,使他获得了百多次的荣耀,因而要表奏两件事来予以报答。言辞恳切,发于肺腑。荀彧推不过,这才接受了增封。曹操还想表荐荀彧为三公,荀彧让荀攸出面坚决辞让,前后达十余次,曹操这才打消了念头。  不仅对荀彧如此,对其他有功之臣也往往如此。如认为荀攸自到他身边以来,没有哪一次战役不跟随着他,前后多次战胜敌人,都是荀攸的计谋,对荀攸的功劳作了高度肯定。又《请追增郭嘉封邑表》云:“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又说:“臣今日所以免戾,嘉与其功。”说每有重大的决策,自己主意还没拿定,而郭嘉已经拿出成熟的意见了;自己现在能够不出差错,免无获罪,郭嘉是有功劳的。  能做到这一步,还有谁不肯为他驱死效命呢?  曹操一生事业大多与征战有关,曹操集团也是在战斗中凝聚而成的。所以这个集团的每个成员大多才兼文武,立的都是战功。我国古代官制,无战功不封爵。而曹操集团内很难把“文”和“武”绝然分开,因此文官封侯也比比皆是。  曹操靠的是文武众臣的辅佐,为他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这个集团的其它成员也正因辅佐了曹操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曹操和他的文臣武将们,可以说互相依靠成就了对方。  曹操何以能成功?观其作为,大多也是师法古人。像他的用人之道、争地之策、“挟天子以令诸侯”、“修耕植以蓄军资”之谋。齐桓、晋文、始皇、高祖早已行之。但曹操师古不泥古,所行之法,源于古人,高于古人,达到权谋的又一个顶峰。  曹操生逢乱世,其治世之道,出自法家。也就是申不害、商鞅、韩非等人所主张的权谋之道,曹操无论争人、争势、争地都突出一个“谋”字,也就是突出了大智慧。  曹操集团,自是以曹操为核心。曹操的成功,离不开龙虎群英的辅佐。他争势、争地的成功都是集团集体智慧的表现。但若无争人这个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懂得一套凝聚手下人的一套法术,是曹操最高明的地方。  那怕是一点点的成就,也不要以为是你个人的功劳,链条上的每个螺丝都在起作用。一句欣赏的话,可以产生千金难买的力量。  3.用人组合,黄金搭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有某方面的特长,而同时又必然地存在另外一些方面的缺憾。正如盲人听力超过常人,而耳背的的大多视力较好,是同样的道理。曹操起家时势力不如袁绍,为何能够后来居上,成就千秋霸业?我们说,曹操能够雄霸天下,是和他能够用人之长,同时,又容人之短的用人大法分不开的。  曹操帐下有几种类型不同的人,有的性如烈火,视死如归(如典韦、庞德等),每有大战恶斗,曹操总是派他们披坚执锐,冲锋陷阵;有的智勇双全,文武兼备(如曹仁、张郃等),曹操平时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遇有战事,放手让他们统帅诸军,独挡一面;有的胆识不足,优柔寡断,曹操就因人制宜,将他们搭配在合适的主帅营中,当好配角。曹操量才任使,既善用人,又善用言的实例很多,只要有一技之长,他就抓住不放。对于不能征战的文人,曹操也爱不释手。如果不是曹操把那些著名的文士都收拢到自己周围,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很难想象我国的文学史上,会有空前繁荣的“建安时代”。文学大师王粲,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将曹操、袁绍、刘表做了对比,深有感触地说:  袁绍虽兵多,然有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共贤后置之列位,使海内归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衡量一个霸主是否高明,不仅看他招揽了多少人,更要看他如何用人。聚才是为了用才,用好才能更好地聚才。人才再多而不善用,不是造成怨声载道,反使内耗丛生。这样,人才越多,反而作用越大,不仅不能成大事,反而坏大事,得不偿失。  曹操用人之长,同时尽量避开他的短处。如果让几个各有所长的人配合做事,曹操也能够得心应手,人尽其能,其整合长短的功夫更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魏、吴两军在合肥进行了一场激战,曹操对这次战役的人事安排充分体现了他知人善任的能力。  这次战役曹操安排的三个主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都是曹操手下的大将,都立有赫赫战功。论资历和能力,三人相差无几;论地位和职务,三人也不相上下,这大概是“进、典、辽皆素不睦”的主要原因。它排这样三人守城,确有很大的危险性。但是,曹操自有高见,他在西征张鲁之前,就写好了一封密信交给了合肥护军薛悌,在信封上特别注明:等吴兵来攻时再拆开看。曹操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大家都不得而知。等到曹操去远了,孙权果然率大兵来攻。危急中大家拆开密信,不看则已,一看都有点纳闷。只见信上寥寥数语:“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第一个明白了曹操意图的是张辽,他说:曹公的意思是说,他远征在外,如等他来救,敌人早已把我们打败。我们只有在敌人站稳脚跟之前,有守城的,有进攻的,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才能以攻为守。是胜是败,在此一战,大家还怀疑什么!听张辽慷慨一谈,李典也有了同感。  曹操为何这么安排呢?这自有他的道理,且看张辽这个人,“少为郡吏,武力过人”,很早就当过并州刺史丁原的“从事”,以后跟何进、董卓等人征战,二十七岁时,在吕布手下“领鲁相”。吕布被曹操战败,张辽率部归降了曹操,被曹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跟曹操后,张辽曾不避大险只身到敌营威劝昌豨投降成功,又在败袁绍、攻袁谭、征柳城等大战中屡建殊功。在别人看来办不成、不敢办的事上,张辽屡有独见,敢于一搏,所以多次得到曹操的赞赏。经历和实绩表明,这是个文武职务都任过、有胆有识的人物。曹操把他放在合肥,目的是清楚的,就是要他起组织和协调守军的核心作用。张辽果真不负曹操所望。  令人费解的是,曹操为什么不让乐进出战而让他守护,不让李典守护而让他出战?史书记载,乐进“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曹操称他“每临攻战,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袍鼓,手不知倦”,为此封他个雅号叫“折冲将军”。不难看出,乐进是个性烈胆壮的猛将。李典的气质与乐进有很大不同。“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李典跟随曹操的时间虽长,但独挡一面的经历很少;他虽然年仅三十五岁便死去,但早巳得到“长者”的美称。不难看出,李典是个爱学习、有修养、善与人同、顾全大局的人才。按照用人常规,让李典守护较适宜,而让乐进与张辽一块出战更加合适。曹操偏偏将二人倒用,这不是费解吗?细分析,这正是曹操用人上的超常表现。三驾马车,绝无战斗力可言,如把互不和睦的三人拧在一起,必先有两人携手。  如何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而避开自身的缺点,是能否打胜仗的关键。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曹操也表现了超平常人的思维逻辑。  曹操盘算:大敌当前,张辽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是没有问题的,李典素有“不与诸将争功”的品格,如见张辽以大局为重,配合张辽行事也没有问题。令他二人出战,自然容易统一思想,相互支持,完成任务。有了这二人的团结和统一,就不愁把乐进带起来了。如让乐进出战,很难保证乐进不与张辽争功斗气,如二人发生争吵,李典很难协调,那样三人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这里面还潜着一层意思:明明该由乐进出战而令其守护,是对他的“警告”和“将军”。就是说,你乐进如果以大局为重,就要在张辽指挥下与李典争着出战,即使你不争着出战,也要好好地将城守住。如果乐进争着出战,那么三人的凝聚力会更大。这才是曹操希望的第一方案;如果乐进不明白这个意思。老老实实地守护,也是很不错的第二方案。  曹操一封密信,为三人的团结对敌设了一个“双重保险”,无论出现哪种情况,都能做到万无一失。果如曹操所料,张辽见信,率先表态,慷慨激昂地表示决一死战,紧接着附和的便是李典。《三国志·李典传》是这样写下李典附和支持张辽的:“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  《三国演义》描绘此战更为神奇:“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所以,善用人才,人尽其能,事半功倍,以弱胜强;不善用人,不懂的人才的“长短”之道,必将引起内讧,自相消耗,事倍功半。在这方面,曹操值得我们学习。  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这正是曹操的不平凡处。  你可以不知道你周围人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们的长处。“仁者用其仁,智者采其智”。不能苛求“长短”,但要会整合“长短”,从而练就一身团结兄弟的法术,集结众人的智慧和力量,为我所用。  4.顺者给馒头,逆者抛砖头曹操出于功利的目的,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不管鸿学巨儒,还是乡隐俊士,甚至鸡鸣狗盗之徒,皆能为其用。但以曹操之为人本性,待人处事也难免谲诈,有时已经把不合己意的杀了,还表示痛惜,在那里惺惺作态,有时表面和气,而内心实恨之,并且必将除之而后快。由此可见,曹操用人的两面性是十分突出的,能用者,听话者,诚待而用,封官加爵;不为我用或不欲为我用者,虚以宽客,待机而用或杀之。对于人才,曹操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是针对不同情况,给于不同的处理。  曹操平定冀州后,就下令恢复盐铁官营,任命王修为司金中郎将。建安十七年,王修给曹操写信提出工作上的建议,但他流露出盐铁工作平凡,影响建立功业的情绪。因此曹操给王修写了封长信,肯定盐铁官营事业的重要,鼓励王修安心工作:  你修身养德,名扬本州,忠诚和才能构成了你的功绩,为世人所称颂,名实相符,远远超过他人。我从心里了解你,十分深刻,十分熟悉,并不只是耳闻目睹啊。考察先代贤人的议论,多认为盐铁之利,足以供应军队和国家的开支。当初我设立司金中郎将,考虑不委屈你,别的就没有胜任的。所以给你的教令上说:“古代遏父当陶正官时,人们靠他的陶器使用,到他的儿子妫满被封为陈侯;近代桑弘羊官做到三公。这是预先告诉你的好兆头。”这是我要用你的本意啊!恐怕一般人不懂得我这个意思。  从这次以来,在朝廷的官吏,每当有一个显要的官职,常常首先推举你,听到军师袁涣同一些士大夫的议论,也认为不应跳过你去用别人,然而我坚持将要有所确定,因为军师的职位虽然高于司金中郎将,到了建立功业,司金中郎将却比军师更为重要。我的真心实意,完全可以使你了解,你对我的了解也完全可以深信不疑。但是恐怕别人见识短浅,并以自己的浅见度人,无中生有,将会说:“前后多次选举,每次都没有用你,却使你埋没停留在司金中即将的职位上。张某李某尚且超过了你,这是主人待你不优厚的结果啊!”我担心有这种谣言冒充事实,流言蜚语扰乱视听。假若真有此事,也希望你会像钟子期那样不致错听。如果没有,多加防备又过去汉宣帝看到少席望之有宰相之才,有意把他调出,让他担任冯翊郡地方行政长官。从正卿这职位调去,好像是降职了。皇上让侍中去传达自己的意思说:“你任平原太守的时间不长,所以又派你到三辅的冯翊去试一试,并非对你有所疏远。”我猜测宣帝的用意,确实是准备这样做的。希望你尊重自己的功业以符合我的心愿。我要像公叔文子和他家臣那样和你同时升官,他家臣只是什么人啊!(你难道不如他吗?)吏载王修得曹操信后,触动很大,后来屡有功绩,曹操遂把更重要的职位交给他。  祢衡,平原郡盘县(今山东宁津县)人,年少才高,是大儒孔融的朋友,出身布衣却心高气傲,目空一切。他初游京城许昌,怀揣着自己的一张名片就想去“捞世界”。然而这名片却无处可投,以致名片上的字迹都褪色了,还没递出去。当时的许昌名流云集,司空掾陈群、司马朗等都是当世名士。  有人劝祢衡结交他们,祢衡却说:“我怎能跟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呢!”这位祢衡评论起人来嘴巴更是绝无关子,他说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白长了二副好相貌,如果要吊孝问疾,倒可以借他的面孔一用”,言下之意别无他用;说荀彧的侄子荀攸(说是侄子,倒比荀彧年长)可以用来“看坟守墓”;说曹营猛将许褚可使牧牛放马,大将徐晃可使屠猪杀狗;说曹洪是个“要钱太守”(曹洪性悭吝,历史上倒确以爱财如命闻名于世)……其余曹操手下的也都是酒囊饭袋——轻薄得几乎有些神经病了。  他惟独看得起孔融、杨修两个人,评价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大儿”、“小儿”并非我们今天说的“大儿子”、“小儿子”,古人称大儿、小儿类似我们今天说的“大丈夫”、“好男儿”、“好儿郎”。然而,偏偏他看得起的两个人都是曹操掐着手指排队要杀的朋友。  曹操对他倒还算客气,开始只是想羞辱他一下,召他来当一名击鼓的小吏,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为乐。没想到这祢衡也真想得出做得出,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故意慢腾腾地换衣裳,拿今天的话说叫做跳起脱衣舞来,有意赤身裸体让曹操宾主讨个没趣。这就是后来京戏里有名的《击鼓骂曹》。曹操自然恼了。这位大奸雄阴险地笑笑说:“本欲辱衡,衡反辱孤。”但他又不想背害贤的名,就让人将祢衡强按在一匹马上,两个人押着送到南阳,送给了荆州牧刘表,想借刀杀人(见张衡《文士传》)。而这刘表倒也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他既不是汉室宗亲,但也不见得是庸才,识得曹操的用心,就把祢衡又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儿去当秘书。有一次黄祖在战船上开宴会,祢衡说话无礼,遭到黄祖呵斥。祢衡实在狂到有点神经不正常了,竟顶嘴骂道:“死老头,你少罗嗦!”结果,“死老头”一发脾气,这位二十六岁的狂才就先死了。  派上用场时,曹操百般讨好,一旦发现苗头不对,也决不手软,即使以前的功劳再大,也无济于事。  建安元年,曹操慕孔融名而征人朝内,以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但不久,曹操便知其难用,便想把他除掉。史载,孔融“自以智能优赡,溢才命世”,对操多有不敬。如《三国志》注引《汉纪》说,“融所建明,不识时务;又天性气爽,颇推平生之意,狎侮太祖(操)”。先是曹操欲借故杀太尉杨彪,融责操“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曹操制酒禁,孔融上书调笑:“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孔融恃其才望,经常戏侮曹操,曹操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御史大夫郗虑承曹操风旨,构成其罪,以法免官。孔融居家失势,本性不改,宾客日满其门,爱才乐酒,常叹说:“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郗虑更承曹操意,令丞相军祭酒路粹进一步构其罪,一曰昔在北海,“欲规不轨”,二曰“与孙权使语,诽谤朝廷,”三曰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更相赞扬”。曹操遂以“大逆”论处,杀融及其妻、子,并公布起罪状。不过,曹操宣示的孔融的罪状仅属第三项,而不及一、二避开政治问题,而说孔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理,虽肆市朝,犹恨其晚。”可见其用心良苦。  由此可见,曹操用人的原则是:顺着加官进爵,逆者死路一条。曹操只要感到难以为用,不管功劳多大,旧情多深,都会设法除掉。况且其杀人没有什么事实根据和标准,全靠个人臆断。  历史上的政治家,处理大事胸怀坦荡、宽宏大度者多有,但大都对那些自套近乎、自恃其功、自伐其能,以至戏侮不尊、偶发自己所短者,不能容忍。曹操当然也不例外。  杨修,做丞相主簿常常自作聪明,揣知曹操之意而宣之,如操出教令“鸡肋”,修知曹操将要回师,便公然宣其意于众。这在客观上便扰乱了军心。又加杨修与曹植交好,曹操既然已立曹丕,疑修对曹不不利。于是把他杀了。  曹操对不合己意,不听话者除之,有时连孩子也不放过。  据(三国志·刘表传)注引《零陵先贤传》说:曹操还曾派刺客把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周不疑杀了。周不疑,宇元直,零陵人。《先贤传》称“不疑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太祖欲以女妻之,不疑不敢当;太祖爱于仓舒,夙有才智,谓可与不疑为俦。及仓舒卒,太祖心忌不疑。欲除之。文帝谏以为不可,太祖曰:‘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乃遣刺客杀之。”自己的儿子死了,“心忌”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的人,出于揣测,怕将来子孙不能“驾御”,就把二个年轻人杀了。  曹操“顺者给馒头,逆者抛砖头”的做法有点过分,我们不宜效仿。但你的同事、领导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问题背后提,当面戏侮不尊,或偶而揭揭领导短的,最后总要吃大亏。  5.让对方感觉好象欠自己什么中国人最讲究人情,咱们自己也称是礼仪之帮。礼仪之帮熏陶下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感情的亲疏对事物发展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历代权谋家都特别注重对人心的笼络。投之以桃,报之以礼;送个人情,赢得众人扶我大业。曹操在这方面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把人才招拢过来,只是完成了用人的一个阶段,而对所归附之人如何对待才是用人的第二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更显出一个领导者的领导品质和用人能力。在这一点上,曹操的办法就是对所归之人才,一以厚待,送大人情,让对方感觉好象欠自己什么,以尽可能的使其归心归智。曹操与关羽的一段经历最具典型。  自从张辽说降关羽后,关羽暂时归顺了曹操,但是,心却仍在刘备处。他一见到曹操便声明:“关某若知皇叔所在,虽蹈水火,必往从之。”面对这样的情况,曹操对关羽仍然表现出一种超乎一般人的爱意:乍到许昌,曹操便分拨一府给关羽住,并引关羽朝见献帝,封为偏将军;次日,设大宴,会集所有谋臣武士,以迎接贵宾的形式礼待关羽,并赠送绫锦及金银器皿;在许昌的日子里,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10人,侍候关公;以后,更赠赤兔马,封官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尽心机。  曹操盛待关羽是他千方百计争夺、网罗人才中的精彩二幕,充分体现了曹操越是难得人才越要百般争取的态度。曹操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要获得关羽的真心归顺,让他离弃刘备,淡忘过去,追求在曹操这里的地位、待遇和享乐,最后,一心一意跟着曹操打天下。应该说,曹操用心良苦,巧用计谋,其手法令人叫绝。怎奈他遇上的是关羽——一个执着而重情义的人,尽管关羽对曹操的知遇之恩十分感激,但是,在大方向上,却丝毫没有为之所动。  曹操的用心良苦终究会得到回报,官渡战役,关羽斩颜良的故事众所周知。当时,白马是曹操所置的东郡太守刘延的领地,袁绍令颜良攻打白马。  颜良率军来到白马,即对曹军展开猛攻。刘延忙向曹操告急,但曹操鉴于袁绍大军压境,一时不敢贸然抽出兵力前去救援,以致白马被围月余,士兵死伤不少。到了四月间,曹操见袁军并无大举南渡迹象,这才决定分兵前去救援。荀攸向曹操献计说:  “现在我们兵力不多,如果同袁绍正面交锋,恐怕占不到什么便宜,应当设法分散袁绍的兵力才行。您可带领一支队伍扑向延滓,摆出一副就要北渡黄河袭击袁绍后方的样子,袁绍必然分兵向西阻截。这样,我们就可以乘机突袭白马,攻其不备,一举将颜良俘获是没有问题的。”  曹操非常赞同这一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立即依计而行。果然,袁绍听说曹军将要北渡黄河,连忙分兵前往阻截。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掉头东向,督率一支轻骑日夜兼程,直趋白马。  这时在徐州被俘的关羽正在曹操军中。曹操因十分钦佩关羽的为人和勇武气概,很想把他留下来,在俘获关羽后立即任他为偏将军,平常礼遇,但曹操发现关羽常常心神不定,似乎并没有长期留下的意思,便对张辽说:  “你与关羽感情不错,你去同他聊聊,探探他的底细。”  张辽遵命去找关羽,说明来意后,关羽感慨地说:  “我深知曹公待我不错,并想让我留下来。但我受刘将军厚恩,曾发誓同他共生死,我无论如何不能背弃他。我不能留在这儿,不过,我要找机会报效曹公一番后再走。张辽把关羽的话如实禀告了曹操。曹操听了张辽的报告,不仅没有生关羽的气,反而十分赞赏关羽,说:“事君不忘其本,真是一个难得的义士啁!  曹操问张辽:“你估计他什么时候才会离去呢?”  张辽将关羽受曹操恩惠,一定会报效一番之后才会离去的话说了。  这次突袭白马,关羽也在军中,因此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立功报效的机会。当曹军直趋白马,到离白马只有十多里路时,颜良才发觉,不禁大吃一惊,慌忙摆开阵势准备应战。曹操派张辽、关羽率先出击。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旗帜和车盖,立即鞭打坐骑飞一般地驰去,转瞬间就来到颜良马前。颜良猝不及防,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关羽一刀砍下马来。关羽又下马割下颜良头颅,这才奔回本阵。袁军被关羽的气势所震慑,竟无一人敢上前阻拦。曹军乘势掩杀过去,袁军阵势大乱,纷纷溃逃,曹军大获全胜。  曹操解除白马之围后,立即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曹操因关羽有言在先,预料关羽即将离他而去,因此对关羽厚加赏赐,希望借此稳住关羽。无奈关羽去意已决,他把曹操送他的东西全部封存起来,留下一封告别信,竟自跑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去了。曹操的部下得知,要求前去追击,曹操不同意,宽容地说:“他这也是各为其主,就不用再去追了!”  这次,曹操的人情是送大了。俗话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曹操的人情是种子,收获是早晚的事。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  及至后来,赤壁一战,曹操一败涂地,最后只得从华容道败走。诸葛亮派关羽截杀曹操。等曹操赶到华容道时,关羽早已等在那里。论说各为其主,关羽完全可以不顾私情,杀了曹操,但以关羽的性格,曹操还是捡了一条命,或者说是关羽还了曹操一条命。至今,在长江北岸湖北监利县北面三十公里处的毛山镇,仍有一个叫放曹坡的地方。  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人情上拥有钻石宝藏。在中国,人情更是一门学问,人情不仅可以储蓄,到时候还可能连本带息。你要做的只是更好地开发你的“钻石”。送一个顺水人情,就是种下收获的种子。  6.该翻脸时不翻脸俗话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对政治家来讲,谋略与打赌大度,是两种优良的品质,缺一不可。有谋略而无大度,则必残忍;有大度而无谋略,则必无能。曹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和谋略家,这两点他都做到了。曹操虽然一生奸诈多疑,但惟在用人方面却能够宽厚待人,不念旧恶,从而赢得手下人为他拼死卖命。  曹操用人不念旧恶,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一次,曹军打扫战场时,从袁绍的图书案卷中,检出一束书信,皆是曹营里的人暗中写给袁绍的投降书。当时有人向曹操建议,要严肃追查这件事,把凡是写了黑信的人统统抓起来杀掉。然而曹操的认识与众不同,他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于是下令把这些密信付之一炬,一概不去追查,从而稳定了军心。曹操焚书看来是效法光武帝,其实却又有本质的区别。光武焚书是在平灭王郎,大局已定之后,可谓是恕之于人心已定之后;而曹操焚书则是在汉建安五年(公元2叩年)十月焚乌巢粮后,袁绍虽败,但仍据有河北诸州,尚有相当实力。曹操的焚书可谓是忍之于人心未定之时。一个有真气度,一个是好权谋,同一般事,用心则不同。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日:“帝王有帝王气象,奸雄有奸雄心事。”也有人说,这些缴获的书信,曹操在焚之前都已逐一看过了,了然于心也未可知。四年之后的事情可资印证。  据《三国志,赵俨传》引《魏略》载: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曹操彻底打败袁氏,占领邺城(春秋时齐桓公始筑城,战国时为魏国都城,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北)后,派人搜查袁绍手下谋士逢纪的衙门,就是专门为搜查自己部下当初与袁绍私下相通的信件。  历史的重复,往往第一次以正剧的形式出现,而第二次则多少带点悲剧色彩了。第一次总还带有些原本的正义性,第二次则纯粹是借用伟大的旗号而已。而且,他的性质与“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又不同,以鲜花比作女人充其量是缺乏想象而已。借用伟大旗号的人则不是没有经验的轻浮者,就是刁滑的大奸雄。  自齐桓公舍射钩而用关仲为史家一致称道外,历代帝王好权谋者无不惺惺作态,乐此不彼,将个“不念旧恶”似戏台上道具一般玩与股掌。曹操继承前人的先进做法,在这方面的确是一流的高手。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曹操,说他“官万搅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曹操为了罗致人才,收买人心,确实很有一番“不念旧恶”的表现。  他与张绣的恩恩怨怨,说来都曲曲折折。张绣是董卓四大将之一张济的侄儿,年轻时只是一个县吏,因平定了一次暴乱而在当地出了名。他纠集了一批血气方刚、任侠使性的少年,拉起自己的队伍,投奔了叔叔张济。当时司徒王允与吕布等人设计杀了董卓,四大将起兵为董卓报仇,张绣随军参加了对吕布的战争,并因军功升为建忠将军,封宜威侯。后来,张济在一次战争中中流矢而亡,张绣便接替了叔叔的位置,驻屯南阳,并与刘表结为“战略伙伴关系”。  曹操挟天子后,挥师南征,大军杀至宛城(汉末荆州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县南),张绣自知不敌,乃请降。一开始双方欢宴终日,气氛倒很融洽,没想到曹某人坐收了一支大部队,有些得意忘了形,做出一桩风流事来——与张绣漂亮的婶婶邹氏勾搭上了,还将邹氏弄回营寨同宿同起。张绣面子上挂不住了,于是复反,发动了对曹操的突然袭击,曹操猝不及防,大败一仗,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都遇害,心爱的坐骑“绝影”马被射杀,自己也中了流矢,狼狈得一塌糊涂。十岁的曹丕当时也在军中,他命大福大,居然逃了出来,而且曹昂一死他就成长子了,反倒便宜了他一人。曹操缓过气来,兴兵报仇,张绣与刘表互相援助,双方攻战几年,各有胜败,这曹阿瞒一时奈何不得张绣,只得咬牙切齿,望城兴叹。  后来,曹操要去对付更大的敌人袁绍,官渡之战前夕,曹、袁都来拉拢张绣这支生力军。在这节骨眼上,张绣听从了谋土贾诩的意见,再一次向曹操投诚。他的算盘是:曹弱袁强,投曹才会受重视,且在此要紧关头帮曹操一把,可消除昔日宿怨。  果不出所料,曹操听说张绣来降,欢喜得不得了,替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冤家变成了亲家,还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在官渡之战中,张绣果然为曹操出了大力。打了袁绍,再打袁谭,曹操对他的封赐也特别大方,封他的地比诸将都多。两亲家誓将袁家赶尽杀绝,又一起手拉手出征乌丸,追杀袁尚。  对于那些反对过自己,甚至辱骂过自己的人,只要肯转变态度,曹操也总能够宽大为怀,不念旧恶,并委以一官半职。比如陈琳在官渡之战前夕为袁绍起草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历数曹操的种种“罪恶”,其中有的是事实,有的则不一定是事实。如说曹操亲率将士盗墓,“破棺裸尸,掠取金宝”,军中还设有“发丘中郎将”、“摸金梭尉”等官职,专事盗墓,似乎就是事实。而指责曹操曾盗粱孝王墓,则不一定是事实。还说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父亲曹嵩是领养的,而曹操则是“赘阉遗丑”,揭曹操出身的老底,就更有人身攻击之嫌。汉末宦官,由于数度操纵朝政,残害士人,名声很坏;汉代又看重门第,陈琳把曹操骂到父祖,比骂本人在感情上更难接受。但是,曹操对陈琳如此的“恶毒攻击”,在打败袁绍后得时,却只是责备陈琳说:“你过去为袁本初写檄文,骂我也就行了,不是说憎恨邪恶只限于本身吗?怎么往上牵扯,骂到祖父的头上去了呢?”  陈琳赶紧向曹操赔罪。曹操爱才,不但没有杀他,还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这是曹操不念旧恶的一个突出的例子。  曹操重用刘雄鸣的例子,也颇值得今人回味。话说三国时有个人叫刘雄鸣,蓝田人,年轻时以采药打猎为业,常居覆车山下,每天早晚出入云雾之中,从不迷路,人们说他能兴云吐雾。李傕、郭汜为乱时,不少人前去归附他。马超反叛时,他不肯随从,被马超打败,后去投曹操。曹操拉着他的手说:“我刚进关中时,梦得一神人,这神人就是你吧?”于是以厚礼相待,任他为将军,让他回去招揽部属。谁知刘雄鸣回去后,部属不肯投降曹操,逼着他一起反曹,于是聚众数千人,扼守武关道口。曹操派夏侯渊前去讨伐,获胜,刘雄鸣南奔汉中。  曹操平定汉中,刘雄鸣无处可逃,又来投降曹操。曹操一见,拉着他的胡须说:“老贼,真把你捉住了!”但并未予以追究,而是恢复了刘雄鸣的官职,把他调往渤海了事。  此外,程银、侯选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曾随马超一起起兵反抗曹操,兵败后南逃汉中,这时也来投降曹操,曹操同样既往不咎,也都恢复了他们原有的官爵。这些措施,对安抚人心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由此想到,一个军事指挥员如果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为了一点区区小事,就不能容人而打内战;发现自己的部下有一点与自己不一致的地方,就使出一套整人的权术,其结果必然忘记战略目标,做出许多使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这种鸡肠小肚之徒,是不能成大事的。  作为一位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曹操有宽大为怀的一面,但也有凶狠残暴的另一面,即他的不念旧恶是有条件的。对那些于他还有用的人(如文章好手陈琳、书法高手梁鹄等),他可以不念旧恶,但并不等于说用完了之后仍然“不念”;至于对他没用的人则是睚眦必报的。《曹瞒传》记载:曹操少年时在故乡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行业偏乖,游荡无度,他的父母官、沛国相袁忠曾想将操绳之以法,还有同乡桓邵亦看不起曹操。后来曹操权倾朝野,袁、桓都吓得避难到了交州(今两广一带,三国时交州首府在番禺),曹操还是派使者去叫交州地方官灭了袁忠一族。桓邵看看躲不过去,便出来自首,跪在曹操面前,磕头如捣蒜。然而曹操还是不肯饶放他,说:“跪可解死邪?”仍旧杀了他。  以于己是否有用来决定是否对人宽容,这只是其一;另外,大凡要叫领导做出宽容的姿态,下属自己先得做出扭曲个性的姿态来,这一点曹操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甚至可以说,曹操的大度于小人能容,于君子则不能容,荀彧、杨修、孔融是以死也!  再说到底,其实也不是曹操一个人如此,自古帝王大凡如此。  大爱与大恨,应该仅仅属于舞台的。真实的人生,该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转寰的余地。尽管目前我离“不嗔不怨、不怒不恨”的境界还很远很远,然而,至少,我已懂得了在“大爱”和“大恨”之间,有个“中庸之道”。  7.表面礼遇,暗藏戒心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特别如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淡了,彼此的信任度较低,况且鱼目混珠,好人坏人难以分辨。所以,适当地怀一些戒心还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处在高的位置上,周围不免有小人,此时当表面以礼相待,但背地里戒心不能完全丧失。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  曹操擒杀吕布后,刘备随曹操回到许都,曹操表荐他为左将军,任命关羽、张飞为中郎将。刘备原为徐州牧,徐州既已收复,按理应把徐州归还给他,但曹操却让他的心腹车胄做了徐州刺史,镇守徐州,而把刘备带回许都,目的是为了便于就近控制,以免放虎归山,可见曹操虽然表面礼遇刘备,但实际上是怀着很深的戒心的。  刘备对曹操的用心自然也很清楚,因此到许都后,一方面为寄人篱下的境遇苦恼,随时都在考虑如何脱离曹操,另图大业,一方面又深知自己处境的危险,因而处处小心,不露锋芒。为了表示对政治漠不关心,刘备甚至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后院种菜。  曹操自然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他深知刘备颇具才能,善于笼络人心,又是汉皇帝的同族,在土族中享有号召力,决不可对他掉以轻心。有一次曹操邀请刘备来喝酒,曹操笑着说:“刚才看见枝头上梅子青青,想起当年急行军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将士们在行军中口干舌燥,无力前行,我就说‘前面有大片梅林’。将士们听了,口舌生津,就不再渴了。今天看到这些梅子,真是不可不赏,酒又刚煮好,特邀请你来坐一会儿。”刘备见曹操亲切而热诚,便随至小亭,见梅子已摆好,热酒也斟上了,两人就对坐,畅饮起来。正喝着,天空阴云密布,他们两个人看着远处天空中变幻莫测的像龙一样的云,谈论起关于英雄的话题。  曹操问刘备:“你知道龙的变化吗?”刘备吗:“不知道。”曹操就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时刻,龙更是乘时变化,如同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人世间的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可知哪些人是当世的英雄?”刘备便说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曹操说:“所谓英雄/必须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具备包藏宇宙,吞吐天地的志向。”最后用手指着刘备,又指着自己说:“当今够资格称为天下英雄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而已。”  曹操真是慧眼识英雄,即便是刘备无一兵一卒,装做胸无大志地种菜日子,曹操也看出了他是潜隐于波涛中的龙。  中国古代兵法书《三略》论及的“用人”之道,是古籍中最深入的,它从军国大政的安排,说道遣将用兵之道。  《上略》谈的是王者治国之逼: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深通则能任贤、擒敌。《中略》讨论总帅的用人原则:差德行,审权变……深通则能御将、统众;《下略》是具体的行政领导要领,陈道德、察安危……深通则能明盛衰之源,掌治国之计。  《三略》虽为兵书,却反对战争,主张备而不战,重视策略的运用,而策略的重点是抓住人才。它说:“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领导者最重要的责任,便是识别真正的英雄人才。能够认识“英雄”的经营者,才有资格做到“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心腹,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能够识贤认贤,爱民如子,这才是治国者的风范。曹操能够在煮酒论英雄时,认出刘备,确有经天纬地的才能。  曹操能识出刘备,既然也不可能坐视其发展壮大。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对刘备的戒心自始自终都是不曾丢掉的。  刘备知道曹操防着自己,从此更加提高了警惕。一次,刘备陪同曹操到郊外打猎,有一阵曹操周围的人跑散了,关羽劝刘备乘机杀了曹操,刘备没有照办。后来刘备南依荆州刘表,曹操挥师南征,刘备败退夏口,关羽还为此责怪刘备,说:“当初打猎时,要是听我的话,把曹操杀了,就不会有今天这种倒霉事了!”  刘备解释说:“当时也是为了国家爱惜人才。如果天道辅正,怎能知道我们今天这样就不是福气呢?”刘备这样解释,当然只不过是为了把话说得冠冕堂皇些而已。他当时不杀曹操,倒不是想要为国家爱惜曹操这个人才,而是因为曹操耳目众多,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行事,纵然行刺成力,自己也绝难脱身,所以只得权且隐忍,以待良机。  识别对手,却不露声色,然后暗做准备,是智者的做法。八字还没一撇就唧唧喳喳,反对者的暗流已然涌动却浑然不知,多半会栽跟头。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特别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