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唐兴节士文人知恩图报中图的意思思

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已,外受流言,沈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此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衰哉!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选自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1.下列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3分)
A.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D.吾与汝毕力平险
E.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下列“是”的用法与例句中“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A.觉今是而昨非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唯命是从
D.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E.同窗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下列加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陈将军足下(书信中对人的尊称)
B.立功立事,开国称孤(王侯自称)
C.不假仆一二谈也(作者的自称)
D.北虏僭盗中原(俘虏)
5.指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所通之字。(2分)
①夫迷涂知反(  )
②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
③朱鲔涉血于友于(  )
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
译: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一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
B.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
译:您离开梁朝我去寻找的时候,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不能在心里问自己罢了。
C.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
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爱妾仍在宅中。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悠悠尔心,亦何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偶句的类型,就内容说可分三类:(3分)
A两句内容是平列的,是“正对”;
B两句内容是对照的相反的,为“反对”;
C两句内容相连有承接、因果或条件关系的称“串对”。指出下列对偶句的类型。
①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场之任。(  )
②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之畴日。(  )
③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9.这篇文章所以能打动对方达到目的的缘由何在?试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
③因击沛公于坐(  )
④故遣将守关者(  )
⑤而听细说(  )
⑥坐须臾(  )
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⑧若入前为寿(  )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⑩臣死且不避(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令将军与臣有郤 _________通___________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________通__________ 3.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拔剑切而啖之 D.劳苦而功高如此 4.根据上面的第二段文字填空。&  樊哙闯帐后的表情是_______________,他的慷慨陈词中,先提怀王约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指责项羽的话是_______________,收到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该段文字中有几个成语现在仍在使用,请写出二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几段文字表现了刘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邦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鸿门宴上活跃着众多的人物,请概括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人物的?效果怎样?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用两句是深刻总结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历史教训,用以指导革命战争。请写出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①,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琕烧营卷甲而遁。英曰:“公伤矣!且还营。”永曰:“昔汉祖扪足②,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每言曰:“马援、充国③,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还京,拜光禄大夫。卒,赠齐州刺史。
(选自《北史》)
【注】①鞍桥:马鞍。②汉祖扪足: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曾有一次被射中了胸膛,为了不动摇军心,就装作被射中了脚趾头,摸着脚趾头而向士兵喊话,激励他们对敌作战。③马援、充国:马援,东汉名将,有“马革裹尸”的典故;赵充国,西汉名将。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让:责备
B.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逆:背对
C.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规:谋划
D.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听:接受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
C.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让之而不为报
D.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
8.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傅永“善用谋略”和“勇猛坚毅”的一组是
A.①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②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B.①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 ②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
C.①永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 ②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
D.①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②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表现了傅永从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到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的转变。傅永年轻时没什么文化,连一封信也不会答复。后发奋读书,从而使自己变得“兼有才干”。
B.涡阳之围时,傅永提出抗敌措施,因不为其他人所认可而吃了败仗。虽处败势,傅永仍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由此,傅永后来虽被免官,但很快又被诏任官职。
C.义阳之战,再次显示了傅永胸怀韬略、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性格。他以“汉祖扪足”的典故激励士兵,一句“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充分表现了他强烈的自尊心。
D.晚年的傅永对自己担任的恒农太守一职很不喜欢,常发牢骚,在用人方面他不擅长,因此在任期间没有什么声誉。而他死后朝廷追封官爵,可见还是一个被肯定的人物。
10.翻译和断句。
⑴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②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⑵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王肃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杨烈妇传李 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缧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①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②。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③,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至于辩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固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节选自《唐代散文选注》注:①岁满:官员任职期满。②陴:城上的小墙,这里代城墙。③娣姒:妯娌。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又将盗陈州&&& &&&&&&&& 盗:进犯B.侃率之以乘城&& &&&&& &&& 乘:登上C.则人谁肯固矣  &&&&&&&&& 固:坚持,固守。D.不犹愈于家乎&&& &&&&&&&& 愈:养病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杨氏深明大义的一组是 &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 ②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 ③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 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 ⑥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希烈的叛军要攻占项城县时,县令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服他应忠于职责,为国家利益而坚守。B.杨氏对召来的吏人百姓讲话,激励他们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不做叛军之人。C.李侃带领召集的几百人备战,杨氏亲自为他们做饭送饭.并让李侃向叛军讲话,表示准备战死决不投降。D.李侃受伤回家,杨氏责备了他,并和他一起去指挥作战。叛军在主帅被射死后撤退,项城得以保全。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答:&&&&&&&&&&&&&&&&&&&&&&&&&&&&&&&&&&&&&&&&&&&&&&&&&&&&&&&&&&&&&&&&&&&& (2)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答:&&&&&&&&&&&&&&&&&&&&&&&&&&&&&&&&&&&&&&&&&&&&&&&&&&&&&&& &&&&&&&&&&&&(3)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答:&&&&&&&&&&&&&&&&&&&&&&&&&&&&&&&&&&&&&&&&&&&&&&&&&&&&&&&&&&&&&&&&&&&&&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语文2014年5月高考模拟检测卷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语文2014年5月高考模拟检测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3届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3级二月月考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 共 30 分 )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辟谣/复辟&&&&&
&&&&&诘难/佶屈聱牙&&&&&
B.踽踽独行/龋齿&&&&&
&拮据/裙裾&&&&&
&&&&开拓/拓片&&&&&&
C.干瘪/瘪三&&&&&
&&&&&挑剔/警惕&&&&&&
&&&旗帜/炽热
D.蹊径/奚落&&&&&
&&&&&汰渍/沙碛&&&&&
&&&&秕政/仳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搏&&&
为虎作伥&&&
蛊惑&&& 山洪爆发
B.暮蔼&&&
循规蹈矩&&&
蹉跎&&& 未雨绸缪
C.编纂&&&
断壁残垣&&&
船舷&&& 汗流夹背
D.松弛&&&
门可罗雀&&&
畸形&&& 一鳞半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C.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D. 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毒奶事件过去一个月后,三聚氰胺再度惹祸。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又发现香港超市中的大连产“佳之选新鲜鸡蛋(特大装)”,验出超标88%的三聚氰胺。香港专家随即表示,鸡蛋内发现含有三聚氰胺极有可能是饲料被故意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因为鸡不断进食含三聚氰胺的饲料,三聚氰胺会残留体内,甚至聚积在鸡蛋中,估计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绝不会低”。这一推断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动物营养专家的肯定。日前,广东饲料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三聚氰胺废渣变身后的假蛋白添加剂--“蛋白精”,在饲料行业内生存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年,其覆盖的范围可能已经波及到部分养殖业。
国内动物营养学专家分析,三聚氰胺添加到动物饲料,与掺入奶粉中的目的相同。蛋白质含量高低是判断动物饲料营养性最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检测蛋白质含量通行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即测定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中氨基酸含氮量通常不到30%,但三聚氰胺含氮量高达66%。因此,在饲料或食品中添加这种化学物质,其含氮量立即大幅上升,从而蛋白质含量虚高。事实上,三聚氰胺毫无营养价值。不仅如此,由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对三聚氰胺有如下描述:“长期或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肾发生作用。”
“蛋白精”在饲料行业中的作用,业内专业地称之为“调蛋白”。即在饲料或原料中蛋白含量低于标准时,通过加入“蛋白精”,提高虚假蛋白含量降低饲料成本。资料显示,2007年国内三聚氰胺有效产能76万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化工废渣流入饲料行业作假,尤其是在近年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饲料生产企业和原料供应商纷纷寻找新的蛋白原料替代物,降低成本。三聚氰胺的废渣借此机会以“蛋白精”的身份混入各种原料中,提供虚假蛋白含量。
“不需要生产程序”,江苏某“蛋白精”供应商告诉记者,从化工厂流出的三聚氰胺废渣不需要添加任何成分,唯一的工序就是分装,然后换成“&&生物蛋白精”的名字后,就可以非法地进入一些饲料厂的生产车间。该供应商介绍,“蛋白精”的供应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饲料行业,牛羊饲料、禽饲料、猪饲料和水产饲料都或多或少地混有“蛋白精”。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饲料成品中,通过豆粕蛋白源提高一个蛋白含量的成本大约在80—110元,1吨饲料中加入3.5公斤的“蛋白精”就可以提供一个虚假蛋白含量,其成本只有10—15元,1吨饲料中一个假蛋白就降低成本70—90元。
目前,我国仅有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但没有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的含量标准。直到日,农业部发布实施了《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该标准中规定了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两种方法,并对两种方法可检出三聚氰胺的最低定量作了认定,分别是2.0mg/kg和0.05mg/kg。据介绍,我国对饲料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标准也只是推荐性标准,意味着不需要作强制检测。目前,农业部正在紧急制订饲料的三聚氰胺含量标准。
5.从原文看,下列对三聚氰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聚氰胺毫无营养价值,长期或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肾发生作用。
B.在饲料或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其含氮量会大幅上升,蛋白质含量虚高。
C.提高一个蛋白含量,添加三聚氰胺远比通过添加豆粕蛋白源的成本低。
D.所谓“蛋白精”实际就是三聚氰胺的废渣,这是一种假蛋白添加剂。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后,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
B.业内人士称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的历史已有五年时间,覆盖的范围已经波及到部分养殖业。
C.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被业内认为主要来自于化工厂废渣,经过简单的生产程序流入饲料行业。
D.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国际通用的凯氏定氮法能更加有效地检测三聚氰胺含量。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聚氰胺添加到动物饲料,与掺入奶粉中的目的相同,即提高虚假蛋白含量,赚取更大的利润。
B.三聚氰胺惹祸的事件表明,国际上通行的凯氏定氮法作为检测产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有待完善。
C.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虽然价格昂贵,但作为蛋白源,它们能转化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蛋白质。
D.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凯氏定氮法三管齐下,可以有效地检测三聚氰胺含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舆,有风干。图,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遂奔咸阳,间关至河中。僖宗次凤翔,即行在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后狩宝鸡,不获从,又还河中。龙纪初,复拜旧官,以疾解。景福中,拜谏议大夫,不赴。后再以户部侍郎召,身谢阙下,数日即引去。昭宗在华,召拜兵部侍郎,以足疾固自乞。会迁洛阳,柳璨希贼臣意,诛天下才望,助丧王室,诏图入朝,图阳堕笏,趣意野耄。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
图本居中修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
(《新唐书·列传一一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
&坐:由……而获罪
B.以足疾固自乞&&&&&&&&&
自乞:请求辞职
C.不获从,又还河中&&&&&
D.客或难之&&&&&&&&&&&&&
难:感到难堪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B.属于观察使卢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C.璨知无意于世,乃听还//今其智乃不能及
& D.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图在咸通末考中进士,礼部侍郎王凝对他特别赏识。不久,王凝被贬商州,司空图感激他的知己之恩,跟随王凝一起去商州,他待人就是这么讲义气。
B.黄巢攻陷长安,将领四处逃散,司空图不能前往追随天子。他弟弟的仆人段章曾劝他,司空图因不肯背弃朝廷而没有去,显示了他忠贞朝廷的一面。
C.柳璨想笼络司空图,司空图假装失态,故意表现出粗野和衰老,柳璨见他无意于仕途,于是听任他回山。
D.司空图淡泊名利,辞官后便隐居王官谷不出。还在那里建造了简陋的亭观,并将亭题名为“休休亭”,表明了自己“宁处不出”的心志。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5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3分)
译文:&&&&&&&&&&&&&&&&&&&&&&&&&&&&&&&&&&&&&&&&&&&&&&&&&&&&&&&&&&&&&&&&&&&&&&&&&&&&&&&
& (2) 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3分)
译文:&&&&&&&&&&&&&&&&&&&&&&&&&&&&&&&&&&&&&&&&&&&&&&&&&&&&&&
&&&&&&&&&&&&&&&&&&&
(3)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2分)
译文:&&&&&&&&&&&&&&&&&&&&&&&&&&&&&&&&&&&&&&&&&&&&&&&&&&&&&&&&&&&&&&&&&&&&
1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3分)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己。
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②凤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分)
答:&&&&&&&&&&&&&&&&&&&&&&&&&&&&&&&&&&&&&&&&&&&&&&&&&&&&&&&&&&&&&&&
(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
&&&&&&&&&&&&&&&&&&&&&&&&&&&&&&&&&&&&&&&&&&&&&&&&&&&&&&&&&&&&&&&&&&&&&&&&&&&&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2)、&&&&&&&&&&&&&&&&&&&&&&&&&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3)、&&&&&&&&&&&&&&&&&&&&&&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4)、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他隐隐约约地看见他的儿子们怎样地饮酒作乐,说些嘲笑他和抱怨他的话。他又看见他的孙儿们骄傲地走在一条新的路上……他自己衰老无力地躺在这里,孤零零的一个老人,没有人来……”
15.请问,这里的“他”描写的是《家》中的哪个人物?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答:&&&&&&&&&&&&&&&&&&&&&&&&&&&&&&&&&&&&&&&&&&&&&&&&&&&&&&&&&&&&&&&&&&&&&&
&&&&&&&&&&&&&&&&&&&&&&&&&&&&&&&&&&&&&&&&&&&&&&&&&&&&&&&&&&&&&&&&&&&&&
&&&&&&&&&&&&&&&&&&&&&&&&&&&&&&&&&&&&&&&&&&&&&&&&&&&&&&&&&&&&&&&&&&&&&
六、(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补鞋匠苏小青
苏小青的补鞋摊上有一个微型录音机,她放的音量不大不小,来找她补鞋的人坐在摊子前的小马扎上正好能听得清楚:“日落黄昏风凄凄,我肚内无食身上少衣……”&&&
&听着王汉喜这凄楚的唱腔,来补鞋的人会疑惑地抬起头来看看她,只见苏小青脸色平静,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并没有丝毫潦倒相。她头上黑色中掺杂着少许变白的发丝,脸上干干净净,穿着也干干净净,绝对没有常见的补鞋摊主那副尘灰傍土样。只有垫在腿上放鞋的那块帆布上,时常落上粘在鞋底的土屑,但每修好一只鞋,她会及时地轻轻抖落掉,然后才拿起另一只鞋子来补。
她以前是县吕剧团的台柱子,后来因不景气剧团解散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她就购置了一些简易设备,到街头补鞋了。二十年过去,她成了县城里手艺过硬的补鞋人。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世了,只是时常响起的吕剧声透出些微信息。&&&&&
“……到后来才知你挪到外村住,赌志气搬得远远的……”张爱姐唱到这里,苏小青一双鞋子也修好了,苏小青拿起一块抹布仔细地擦拭,鞋面上一点尘土也没有时,才用手捏着递过来:“穿穿试试。”
鞋主赶紧接过来,程式化地一看,就蹬到脚上去了,然后从兜里掏出钱来递过去。
这时,苏小青并不抬手去接,而是从摊子上的一个提包侧面的兜里拿出一把银亮的镊子来,向前伸过来,用镊子口夹住钱币,放入盛钱的提包口里,再用镊子拨拉一下,把应回找的钱从包里用镊子取出来,夹到客人的手中。
有的顾客觉得她不必多此一举,就劝她:“俺的手不是也拿鞋了嘛。”
&&苏小青浅浅一笑,并不接这个话茬,但对下一位来补鞋的人她照样如此重复收钱找钱程序。
《王汉喜借年》放完,苏小青起身,“咔吧”一声又换上另一盒磁带,录音机“哧哧啦啦”一阵响。
& “马大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借亲》正唱着,果真来了醉酒者。
“补——鞋——”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歪歪斜斜地走过来,在摊前的小马扎上一坐,满嘴酒气喷过来。苏小青一看,崭新的鞋子上裂开了一道大口子。小伙子坐在那里,把脚直直地伸着,并没有脱鞋。
苏小青拿起腿上铺的那块帆布轻轻抖动一下,仔细地在腿上铺展好,做好了为小伙子补鞋的准备,看小伙子的腿仍直直地伸在那里,苏小青的右手就随着录音机里的唱腔在膝盖上一下一下拍起来。
“脱鞋。”小伙子又往前伸伸脚,见没动静,慢慢抬起头来,看苏小青。苏小青神情淡定,笑中带威,威中含笑,慢慢伸出手来,等着小伙子把鞋子递过来,小伙子翻翻眼皮,瞪了一阵子,眼光暗淡下去,低下头,慢慢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递到苏小青的手上。&&
苏小青先把鞋子认真擦拭一遍,然后用双手将撕裂的茬口仔细地对接着,看看对准了,拿出一盒胶水来,挤出一些,在茬口的两面抹均匀,放下晾着。然后把缝纫机整理一下,先顺溜一下上面,纫入缝纫机针头丝线,再看看底线,等到鞋子接口处的胶水已经干了,就赶紧对接起来,压紧,然后缝出一行细密匀称的针脚,等用剪子清理好多余的线头线尾后,苏小青露出了满意的神情,鞋面上除了多出一行针脚外,并没有丝毫接茬的痕迹。
& “好了”她又拿起抹布,把鞋子细心擦了一遍,给小伙子递过来。
& “哪用费这么多的事儿啊,回去我就扔了。”小伙子看后说。
苏小青淡淡一笑:“补好每一双鞋是我的事儿,至于补后怎么处理,那是你的事儿,请便。”尽管表面上这么说,苏小青心里还是一颤,她知道小伙子说的不假,回到家,小伙子就不会再穿这双鞋了。&&
小伙子可能还为刚开始的不礼貌有些后悔,在苏小青用镊子找他钱的时候,连连摆手,真诚地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
苏小青好似没听到一样,镊子直直地举在他的眼前,小伙子抬起眼皮与苏小青对视了半天,眼光慢慢弯下去,伸出手接了过去。
&& 苏小青笑笑:“骑车小心点,注意别磨了鞋子。”
&& 小伙子郑重地点点头,起身离去了。
极富苍凉之感的《小姑贤》又在鞋摊上响起来:“千年的大道走成河……”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0年第3期,有删改)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一开头描写苏小青作为一个补鞋匠,却没有常见的补鞋摊主那种潦倒样,不仅脸上干干净净,穿着也干干净净,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设置悬念。
B.苏小青收钱和找钱时都是用镊子夹住钱币,这个细节表明,在内心深处苏小青仍旧把自己看做一名吕剧演员,她依然保留着作为演员的清高。
C.听到小伙子的话后,“苏小青心里还是一颤”,这个细节说明她也意识到自己的补鞋方式有时并不值得,对不尊重自己劳动成果的人表示了反感。
D.醉酒青年从态度傲慢到自己脱鞋递给苏小青,再到对方找钱时因对刚才行为后悔而表露出真诚,这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苏小青人格力量对他的感染。&
E.本文描写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补鞋匠的故事,主人公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地寻求自身生存的价值,表现了一个人的尊严和气节。
17.补鞋匠苏小青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18.在小说中,录音机里不断放出的唱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19.有人认为苏小青一生都沉迷在演员的角色中,还有人认为苏小青能心安理得地做一个补鞋匠,是一个超脱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人物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七、(10分)
20. 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变脸”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个字。(4分)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它已被其它兄弟剧种所采用,而且已经传到国外去了。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而形成的。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观众对此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是文化之都,历史悠久。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请从下面所列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选择一个向国内外游客推荐,并为此写一条宣传语。要求:扣住所选景观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3分)
杜甫草堂&&&
金沙遗址&&&
都江堰&&& 青城山
景观:&&&&&&&&&&&
&&&&&&&&&&&&&&&&&&&&&&&&&&&&&&&&&&&&&&&&&&
&&&&&&&&&&&&&&&&&&&&&&&&&&&&
22. 点评下面一段新闻,要求:语句简明,见解深刻,是非分明,不超过45个字。(3分)
【新华网中国海监137船2月10日电】
“这里是中国海监137船,你船已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你船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请你船立即离开中国管辖海域!”铿锵有力的严正喊话,拉开了中国海监137船农历蛇年在钓鱼岛巡航执法的序幕。正月初一,中国海监船50、51、66、137船组成的编队在我国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巡航,距离钓鱼岛主岛13海里。巡航中,面对日方船只的尾随、跟踪,中国海监137船执法队员严阵以待,执法组组长朱星林对日方船只进行了中英文喊话,两位执法队员贾涛、李志明迅速进行了执法取证和详细记录。
八、 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 附着在大地上
& 你是土壤
&& 沉浮在空间里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首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高新区高2013级二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biě/biē;& tī/t&;
&zh&/ch&;A、p&/b&;ji&/j&;dǐ;B、jǔ/qǔ; jū;tu&/t&
&D、xī;z&/q&;bǐ/pǐ )
2.D(A、爆——暴;B、蔼——霭;C、夹——浃)
【“稻粱谋”本指禽鸟寻觅食物,出自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亦用作比喻人之谋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须。A.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完备无缺。是贬义词,一般用于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题中用于严格要求自己,不妥。C.
茹毛饮血,茹:吃。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壮态。D. 望文生义。
“请君入瓮”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他自己。此句误解为用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中圈套。】
4. C(A、项缺少谓语“有”,改为“很少有人会有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
B项“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改为“所生产的内衣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个著名品牌”;
D、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5.C(混淆概念。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并没有提高蛋白含量)
6.A(B.变推测为肯定,原文有“至少”“可能”字样;C.与原文“不需要生产程序”矛盾;D.无中生有,原文无据)
7.D(原文无据)
三、8.C& 从,跟随。
“于”均为“对”。A“以”分别为“凭借”和“因为”。C“乃”分别为“于是、就”和“竟”。D“则”分别为“那么”和“却”。&&
10.B& 是司空图打算逃走,跟随唐王朝朝廷一起逃难。“将奔”不是指“将领四处逃散”。
四、11.译文:
(1)我的首领张将军喜欢结交读书人,可以去见他,不要冤枉送命。(3分)&
得分点:“所主”“下士”“虚死”。
(2)你为什么看不开呀?生与死本是一回事,我哪里只是在此暂游呢?(3分) 得分点:“广”“一致”“宁”和反问语气。
(3) 恰逢卢携重新执政,征召司空图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得分点:“会”、省略句、“寻”(2分)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对四处给1分,共3分)
13.【答案】(1)“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
【答案】(2)“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1分)。“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并不平静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1分)。“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表达了词人心中面对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而不能有所作为的伤感。)(1分)。(答到意思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要从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
14.(1)、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2)、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5)、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五、15.答案:高老太爷。这是他在临死前对现状极度失望后产生的幻觉,指出了导致他死亡的两大原因: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从内部蛀空了封建大家庭;新一代叛逆者又从外面动摇了这个制度的根基。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六、16.(4分)(DE)(答E给 3分,答D给 2分,答A给1分;答B C不给分)(A.
“为了设置悬念”不全面,也为了凸显人物性格;B.“仍旧把自己看做一名吕剧演员,她依然保留着作为演员的清高”错,体现了她处处为顾客考虑,心细;C.“对不尊重自己劳动成果的人表示了反感”错,表现了她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漠视的失落)
17.(6分)①坚强乐观(从剧团台柱子到补鞋匠,在巨大的人生角色转变面前,没有消沉,并且心态平和,心满意足)②敬业认真(无论顾客态度如何,把不起眼的补鞋工作,每一步都做得精心细致)③宽容善良(醉酒青年虽然表现出不礼貌,但仍旧为他认真补鞋,并叮嘱骑车小心)④自尊自重(不因自己是补鞋匠就看轻自己,打扮干干净净;面对顾客挑衅也不卑不亢)(答出3点,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①小说四次出现唱词,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②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是以前县吕剧团的台柱子,也间接地表现了苏小青对以前的怀念。③文章情节上的推动作用,如《借亲》的唱词引出“醉酒者”出现。④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如文章结尾的唱词,情感蕴藉,起到了意在言外的效果。(答出3点,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5分)
观点一:苏小青一生都沉迷在演员的角色中。
①苏小青修鞋时时刻不忘听吕剧;②虽是修鞋,但苏小青的打扮、气质和派头永远还是一个名演员的模样;③苏小青用近乎艺术表演的形式对待修鞋。
观点二:苏小青能心安理得地做一个补鞋匠。
①苏小青补鞋时脸色平静,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②苏小青补鞋时态度认真,工作精益求精,显然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③面对醉酒青年的挑衅,苏小青能够态度平和,不卑不亢。
观点三:追求艺术完美是苏小青的生活态度,这与其工作性质无关。
①苏小青唱吕剧,成了剧团的台柱子;修鞋后,成了县城里手艺过硬的补鞋人。②苏小青修鞋认真细致,她既是修鞋,也是在同时展示艺术。③对生活艺术般的追求使得这个修鞋女子气质高雅,威严而不可辱。
(选择一个观点作答每一点3分,答出3条给6分意思对即可)
七、20.变脸是川剧艺术通过“抹(脸)”“吹(脸)”“扯(脸)”等手法改变面部形态,揭示人物内心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特殊手段。&&
答案句式正确(符合下定义的句式),抓住了关键词(手段、目的、作用),句子基本通顺即可给4分。
21. 【示例】3分
杜甫草堂:青青草堂飘千年墨香,森森竹柏仰万代诗圣
踏入文人故居,感窗含西岭雪之美;漫步诗意草堂,寻千秋传世诗之魂
观成都杜甫草堂,品诗圣笔墨留香
金沙遗址:赏千年绚丽古蜀,游今朝神秘金沙
踏上金沙遗址之旅,畅游古蜀文明之巅
触碰历史刻下的印记,感受古蜀文化之精髓
都江堰:观千年古堰雄壮景象,评李冰父子千秋功业
都江堰水润天府,二王功业传千秋
青城山:登青城山观天下清幽之景,到天师洞探四海道家之源
登幽幽青城山,品浓浓道家韵
幽然天下,山也;闲云野鹤,道也。幽以洗心,闲以逸致。
3分,评论示例:选择大年初一巡航,就是要表明态度:中国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已成定局,这个立场不会改变。(无论日本软还是硬,中国只会进不会后退了。就看日本如何选择,想冲突,中国奉陪!)
八、23.作文参考立意:
人生不能浮躁轻飘,而应脚踏实地。同样是一粒尘土,径直在空中漂浮,将永远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微小个体,而一旦脚踏实地,依附于一片厚实的土地,渺小的个体便有了意义。
(2)位置的高下不能决定价值的大小。
“附着在大地上”的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的是“尘埃”——两者之所以不同,全在于所处位置的悬差。“土壤”是安于下位的,附着在大地之上,被踩成道路,垦作田园。“土壤”处在脚步之下,蹄印之下,车轮之下,处在草木之下,果蔬之下,稻麦之下。但离开这处在一切之下的“土壤”,世间万物将无法成长,无以存活。位置卑下的“土壤”,功用是无上崇高的。“尘埃”与“土壤”脾性相反,不甘下位,游离大地,飘浮空中。它虽然取得了令“土壤”仰望莫及的高度,但也因此失去了“土”的功用和意义。蒙蒙乱扑、扰扰乱飞的“尘埃”,污染清洁的空气,使鲜亮变为污浊,明净变为混沌。高位置的结果,是本性的异化与价值的沦丧,“尘埃”完全走向了“土壤”的反面,变成纯害无益之物。可见所处位置的高下,决定不了价值。
(3)当把生命与理想同一种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示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
(4)不同位置各有不同的价值。是土壤就作出土壤的贡献;是尘埃,也有尘埃的作用。虽然灰尘有许多不是,但是它的功劳也无量,它能使地球温和地获取太阳能量,也能使大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以增加云、雨形成的机会;调节地表的气温,使之适合于生命的生存和繁衍。
虽然我们可能不够优秀,不够聪明,并不出类拔萃,甚至常常犯些错误,但是,我们依然是有能力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也许这些贡献可能常常被人忽视,但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为最佳立意,(2)(3)也不错,(4)最次。
参考译文: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名舆,干练有风采。司空图咸通末年考中进士,礼部侍郎王凝对他特别赞许。不久,王凝犯法贬为商州剌史。司空图感激他知己遇恩,跟他同去商州。后来王凝被起用任宣歙观察使,于是召他入幕府。皇帝召空图任殿中侍御史,他不忍离开王凝府,台官指斥他误期之罪,于是贬为光禄寺主簿,分管东都。卢携以原宰相的身分住在洛阳,赏识司空图的气节,常与之交往。卢携回朝时经过陕虢,叮嘱观察使卢渥说:“司空御史,是志行高洁的人。”渥即刻上表请任司空图为同僚官佐。正逢卢携重新执政,委任司空图为礼部员外郎,不久,升为郎中。
黄巢攻陷长安,司空图将随天子避难,但未成行。司空图的弟弟有个仆人段章在黄巢军中,拉着司空图的手说:“我的首领张将军喜欢结交读书人,可以去见他,不要冤枉送命。”司空图不肯去,段章为之落泪。司空图去咸阳,历尽艰险到达河中。此时僖宗住在凤翔,就在行宫委任他为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后来皇帝巡狩宝鸡,没要司空图随从,司空图就又回到河中。龙纪初年,他官复原职,因病辞官。景福年间又委任他为谏议大夫,他不到任。后来又召他为户部侍郎,司空图到朝廷致谢,几天后又走了。昭宗在华州,召他为兵部侍郎,他说自己腿有病坚持请辞。那时迁都洛阳,柳璨迎合贼人的旨意,陷害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帮助削弱王室。诏令司空图入朝。司空图假装失态掉笏,意趣粗野。柳璨知他无意于仕途,于是任凭他回山。
司空图原住中条山王官谷,有祖上的田产,于是隐居不出。建造了简陋的亭观等房子。在亭中画下唐兴以来全部有节操者及知名文人的图像,并题名为“休休亭”,还写文章表述心志:“辞官,是美事。既安闲自得,美也就有了。本来,衡量我的才能,一宜辞官;估量我的素质,二宜辞官;我老而昏聩,三宜辞官;再,我年轻时懒散,长大后马虎,老了后迂腐。这三者都不是治世所需要的,那么更宜辞官了。”还自称为“耐辱居士”。他的言语奇特古怪,以此来免祸。他预先准备了棺材坟地,遇到好天气就领客人们坐在墓穴里饮酒赋诗。客人觉得难堪,司空图说:“你为什么看不开呀?生与死本是一回事,我哪里只是在此暂游呢?”每年过年时,村里集合击鼓跳舞祝祷,司空图与乡里老人们同乐。王重荣父子非常看重他,多次送东西给他,他都不收。为了作碑,王重荣赠绢几千匹,司空图把绢放在虞乡市上,任人拾取,一天就拿光了。当时寂盗所过之处都抢掠烧杀,就独不去王官谷。不少读书人都去那里避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士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