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冯至 十四行诗诗赏析,冯志的蛇属于冯至 十四行诗诗吗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500)|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生命的轻吟—冯至十四行诗赏析》',
blogAbstract:'仿佛是在漫天碧色中,偶遇一朵小红花的触动;或者是在静寂的荒野里,竖耳倾听生命低吟的宁静;或者在漆黑的夜空,烟花绚丽绽放的肆意;或者是静立山巅,举目四眺的豁达。于我而言,这便是冯至的十四行诗,至美、至性、至真、至纯。有着不落世俗的清灵,只需那么一两个字,便能涤荡你的心灵。私以为,十四行诗的由来,源自一个美丽的意外。“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的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奏的十四行。”冯至如是说。这样的意外,就像生命的境遇般,可遇而不可寻。有太多的偶然,造就了生命的神秘,才能拼凑这样美丽的篇章。但,十四行诗又不能称作是一个意外。因为它是生命厚积后的薄发,有了积淀和升华,才能成就的如斯芳华。我们总在感叹别人的好运,从未想过自己的付出。能成大事者,必忍常人所不能忍。所以,每一个偶然,其实也是一个必然。有了量的积累,才有可能达到质的转变。',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5,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0',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冯志生平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在云南抗日战争爆发后,冯至随上海同济大学内迁,辗转于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 桂林,于 1938 年 12 月下旬到达昆明,其后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初 到昆明,冯至住在大东门内报国街,后又迁往五华山旁的节孝巷内。1939 年 8 月,冯至受统计大学学生吴祥光的邀请,参观吴父在距昆明 15 里处的杨家山林 场,得到两间供避风避空袭和写作的茅屋,1941 年 11 月,他又搬回城里的钱局 街敬节堂巷居住,直住到 1946 年 6 月西南联大在昆明结束。 (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南联大的这一段时期对冯至的创作的关键时期) 西南联大当时拥有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朱自清、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现 代主义诗人冯至、卞之琳、李广田、穆旦、郑敏,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家、诗 人燕卜荪等,他们营造了浓厚的现代主义氛围。西南联大的诗人们一方面与现代 主义诗潮进行直接交流,冯至、卞之琳翻译介绍了里尔克的诗歌和小说,燕卜荪则 以当代英国诗人的身份讲述西方当代诗歌;另一方面他们经历了战乱中的流亡生 活,能够将民族的、感性的战争体验转化为人类的、理性的生命体验和思考。 冯至在《昆明往事》中动情的说: “如果有人问我: ‘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 方?’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 ‘是昆明。 ’如果他继续问: ‘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 最苦,回想起来有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 方书很缺乏,反而促使你读书更认真?什么地方你又读书又写作、又忙于柴米油 盐,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 ‘都是在昆明’ (冯至《立斜阳集》 ) 可以说,在昆明的 8 年,是冯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 8 年,在这 8 年里,他创作完 成了诗集《十四行集》 、散文集《山水》 、和小说《伍子胥》等在这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这三部文学作品也被文学界公认为代表冯至在诗歌、散 文、小说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冯至与创造社 冯至早期新诗创作的艺术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中国古典诗词 德国浪漫主义诗歌 创造社作家的文学作品 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留下: “别载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的学诗心得,这 也是冯至学写新诗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诗人晚年回忆他新诗创作之路时,曾经坦 言: “我在晚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的。应 该说,对冯至早期新诗创作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除去上面诗人自己提到 的两点以外,创造社诸作家对冯至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实际上,冯至最早与西 方文学的接触,大部分就来源于创造社各种刊物的翻译与介绍,他最早的新诗作 品也是于 1923 年发表在《创造》季刊上。所以说,就冯至早期新诗创作而言, 创造社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1 ▲冯至与郭沫若 郭沫若热情奔放、极具五四时代精神的《女神》 ,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创作开辟了 一个崭新纪元,它的艺术影响力几乎波及到当时每一个从事新诗创作的人。冯至 在 1959 年的一篇文章中就对《女神》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总之,有了《女神》 , 我才知道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我对于诗才初步有了欣赏和批判的能力,有了《女 神》 ,我才明确一首诗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应该向哪个 方向努力。从此以后,我才渐渐能够写出可以叫做‘诗’的诗。 ” 早期冯至的诗歌创作受郭沫若的影响,但又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创作特色 郭沫若诗与冯至诗的比较 郭沫若的《女神》色彩明丽、态度乐观,具有如熔岩喷发般奔放的热情 而冯至早期的两部诗集《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中的绝大部分作品,色调 灰暗,格调沉郁忧婉,盈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感伤情绪 但它们之间又有共通之处 一般有两种表现,一是局限于诗歌的形象、形式、语言等方面 二是体现在思想上,把握和表现世界的方式方面。 ” 实际上, 《女神》对冯至早期新诗创作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主要是集中在表现 形式方面。 冯至与创造社的关系已被众多学者所论述,然而,他们所普遍关注的是冯至与郭 沫若之间在新诗创作方面的艺术关联,而忽视了冯至与郁达夫之间的关系。实际 上,在表现内容、创作倾向和美学风格等各方面对冯至早期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 响的,正是创造社作家郁达夫。▲冯至与郁达夫 1923 年下半年,郁达夫从上海来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这年冯至刚刚从北大预科转入德语系就读,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冯至在友人林如稷、陈翔鹤的引见下 开始与郁达夫接触。此后,郁达夫在北大的约两年时间里,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 共同的文学爱好与相似的个性气质而日渐密切, 冯至在给沉钟社挚友杨晦的信中 对他们的交往也时有提及,晚年冯至还写了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回忆郁达夫。 在文中他用了庄子《天运》中“相濡以沫”这一文学典故来表达他与郁达夫两人 在两年相处时期的亲密关系。 郁达夫虽然不写新诗, 但他作为一个颇具诗人气质的作家, 他们两人在个性气质、 创作倾向与审美特性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一、郁达夫作品大都以叙述性的抒情手法表现对“性“的思考。 在冯至早期的一些抒情诗与叙事诗当中,都可以或隐或现的看到有关性的描述, 如《夜深了》的最后一节: 夜深了,神啊――― 引我到那个地方去吧! 我要狂吻那柔弱的花瓣, 在花儿身边长息!2 在这里,诗人含蓄的表达了在漫漫长夜之中,希望有 一位花一般美丽的柔情女子与其相伴而眠的内心渴望。 象这样对性的渴望的描述,在冯至其他的几篇叙事诗,如《吹箫人的故事》《蚕 、 马》和《帷幔》之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与郁达夫一样, 冯至在对性的描写方面态度是严肃的,他的创作目的在于用肯定人性的合理性, 来对抗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思想和礼教观念对人性的 束缚。显然,这与五四时期追求个性解放、人性自由的思想是合拍的。 二、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对自己过分地苛求,对周围环境过分地敏感,对自己 的不幸过分地夸大。 作为“自叙传”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实际上就是作家自己的影子,作品中人物 的性格也就是作家个性的再现。 在个人气质方面, 冯至与郁达夫有着惊人的相似, 正是由于年轻的诗人那种多愁善感,略显自卑的创作心理,造成了《昨日之歌》 、 《北游及其他》两本诗集中所体现出来的沉郁幽婉的整体风格,连冯至自己也意 识到了这一点: “我真是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 ” 在冯至的一生中,有一个人对他的影响很大,那就是里尔克。 ▲冯至与里尔克 我们知道冯至曾留学德国。1930 年 9 月,冯至去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他回忆 这段大学生活是“在留学期间,喜读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作品,欣赏荷兰画家梵 诃的绘画,听雅斯培斯教授讲课,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可以说冯至在德 ” 国期间生活经历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早在 1926 年的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冯至读到了里尔克的散文诗《旗手》 ,这 是冯至第一次接触里尔克。 直到 1930 年的夏天,周作人送给他一本里尔克的《罗丹论》 ,冯至第二次接触到 里尔克。他们的第三次相逢,是在冯至到德国三个月之后。此时,心情和感受已 全然不同。 在德国的日子里, 冯至越来越钟情于里尔克, 他曾计划把里尔克的 《布 里格随笔》作为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但因指导教授突然去世,最后才不得不选择 了诺瓦利斯。 里尔克的一个重要的诗歌理论――“诗是经验” ,诗歌并不是,或者说,不仅仅 是感情的产物,青年人感情敏锐而混乱,面对现实有感而发,往往能借此创作出 一些佳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的力量薄弱了,但是他们的创作仍然停留在激 情的基础上,他们就再也抓不住良好的创作机会,诗神也就远离他们而去。里尔 克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提出了“诗是经验”的主张,并设定了以“观看”为 主要方式的创作积累形式。 里尔克本人的创作实践证明了他的理论,既然诗是经验,那么经验是需要经过长 期的辛苦的积累才能产生效力的,与冯至一样,里尔克也是在沉寂了十年以后豁 然开朗。他在 1910 年出版《布里格随笔》以后创作进入了低潮,除了 1912 年创 作了几首哀歌的片段之外,整整沉默了十多年。里尔克静静地忍耐着,积累着他 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只要向前迈一步,我无底的苦难就会变为无上的幸福” 他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创作的信心。1922 年 2 月,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终于到来 了,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里尔克完成了《杜伊诺哀歌》中的后六首,两部 《致奥尔 弗斯的十四行诗》 ,共五十五首。这一个月,因此被许多传记家称为是3 里尔克的“神奇的月份” (这里只是对里尔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艺术特征 一、挥之不去的古典情结 1、首先,题材选自古典文学。 在冯至最为优秀的叙事诗《帷幔》《蚕马》《寺门之前》《吹箫人的故事》中, 、 、 、 题材的选取无一例外都是借用历史或神话典故。 《蚕马》由干宝《搜神记》中“女 化蚕” 的故事演变而来,诗人将其改编,在古代故事中融入了自己新的思考。 帷幔》 《 一诗副标题即明确指出这是“一个民间的故事” 。 2、其次,在诗歌意象的选择、意境的渲染上,也充溢着地道的中国古典气息。 如《吹箫人的故事》中“深谷松林”“新月弯弯”“小溪低语”“洞箫恬静”营 、 、 、 造出一派古典的宁静、安谧之美;而“洞箫哀怨”“眼中轻泪”则自自然然地营 、 造出了一种显而易见的悲苦意境。 同时诗中多次出现的 “古庙” 、 “池塘” 、 “月色” 、 “楼窗”都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典型意象。在《帷幔》中也有这样的典型意象的反 复出现,“绿树”“红墙”“僧院”“尼庵”“春风”“秋雨”“月儿”“莺雀” 、 、 、 、 、 、 、 、 “潭水”“寒冰”“积雪”“梧桐”“炊烟”“泪珠儿”无一例外都是极为传统 、 、 、 、 、 的典型意象。这些意象由于长期蕴染于古典诗词中,以致在自身之外更多地负载 了深厚的意蕴,选择这些意象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扩展诗的空间,使之达到言简意丰 的效果。 3、再者,在抒情气质上,冯至的叙事诗也呈现出幽婉沉郁的传统美。 二、视之易见的现代品格 冯至叙事诗中的现代性品格表现在对于诗体形式的把握、鲜明的神秘色彩、对于 “人”的关怀性思考等方面。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源于 13 世纪的意大利,最早是中世纪意法交界的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 民间诗体,后流传于法国等其他欧洲地区。 “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 ,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欧洲文艺复 兴时期,意大利著名诗人弗兰奇斯科.彼得拉克在民间十四行诗体得基础上写了 很多的歌咏爱情的十四行诗。 我国第一首十四行诗是发表于 1920 年的《少年中国》杂志 2 卷 2 期上的《赠 台湾的朋友》 ,署名东山,实系郑伯奇所作。以后朱湘、孙大雨等人都尝试创作 过十四行诗。闻一多先生还为它起了一个漂亮的中国名字叫“商籁体” 。这种诗 体起源于意大利民间,十四世纪通过但丁和彼特拉克等大师的精心制作,达到完 美的境界,成为一种格律谨严的诗体。它的音韵回旋,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形式 上分上下两节,上节分为四、四行;下节分为三、三行(也有分为四、二行)。前 八行的韵式为 ABBA、ABBA、后六行的韵式为 CDE、CDE,或为 CDC、DCD、 每行十一个音节,多用抑扬格节奏。这样的节奏往往含有“层层上升而又下降, 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 ,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 的特点,擅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歌咏永恒的主题,如爱情、上帝、死亡以及对个 人的命运的思考等。如莎士比亚、华兹华斯雪莱、勃朗宁夫人、歌德等都创作过 脍炙人口的十四行诗。4 ▲十四行集 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一气呵成的,包括 27 首十四行诗。1942 年 5 月由桂林 明日社出版。1949 年由文化生活出版社重版,出版时仅有序号没有标题。但值 得注意的是,其中 6 首诗在 1941 年 6 月 16 日的《文艺月刊》战时特刊上发表 过,分别用的诗“旧梦”、“郊外”、“杜甫”、“歌德”、“梦”、“别”。按照他的组合,这 6 首诗的内容既相独立又相关联,自成一个小系列,即神界/凡界;东方/西方; 凝聚/离别,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揭示出诗人面对抗战的苦难与悲壮所演化的 个人精神历程,具有鲜明的个人的烙印。包蕴的内涵以及形而上的哲理显然比原 先的六首组诗要深刻丰富,也宏大得多,因此他取消了原来拟的诗歌小标题。后 来在《十四行集》收入《冯至诗选》时,诗人对十四行诗作了不少修改,并且给 每首诗加了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仅仅是为了便于区别而已。 ▲创作背景(艰难的十年) 1928 年完成《北游》的创作之后,到 1930 年他去德国留学,这中间两年的时间 创作平平,去德国留学后几乎完全停止了创作,1935 年拿到博士学位回国任教 于同济大学高中部,直到 19 41 年,他的创作成绩几乎是零。诗人自己后来也力 图解释这次危机: 1928 年后, “我虽然继续写诗, 尽管语言和技巧更熟练了一些, 但写着写着,怎么也写不出新的境界,无论在精神上或创作上都陷入危机。我认 识到,自己的根底是单薄的,对人世的了解是浮 浅的,到了三十年代开始后我 几乎停止了诗的写作。 ”后来, “1930 年至 1935 年我在德国留学,读书、考试、 吸收西方的文化,脱离实际。19 35 年回国后与中国的现实社会也很疏远,没有 直接的感受,所以写的很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十年代,我在昆明,既接触现 实,也缅怀过去,诗兴大发,写了一部《十四行集》” 。 ▲写十四行集的缘由 1941 年,是诗人冯至创作进入神奇高峰的一年,这一年他生活在昆明附近的一 座山里,每星期要进城两次教书,来回要步行十五里的路程,诗人把这当做一种 散步。他一人走在山径上田埂间,边走边看,只觉得自己“看的好像比往日看的 格外多,想的也比往 日想的格外丰富” 。某一天(我想应该是年初的冬天或者早 春时节),诗人说, “那时,我早已不惯于写诗了,――但是有一次,在一个冬天 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 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 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 一首变体的十四行。这是诗集里的第八首,是最早也是最生涩的一首,因为我是 那样久不曾写诗了。 ”看着飞机在天空飞翔,心灵也不由地开始飞翔,诗的灵感 不知不觉地回到了诗人的心胸。 下面我们开始研读 27 首十四行诗的文本。 十四行诗二十七首(这是冯至在 1941 年一气呵成的作品 第一乐章:庄严的序曲――涅中永生(第 1―4 首) 一、我们准备着 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三、有加利树 四、威尼斯5 第二乐章:诗神降临世俗――速写与警示(第 5―7 首) 五、鼠曲草 六、原野的哭声 七、我们来到郊野 第三乐章:诗人的精神之旅――启蒙到自救(第 8―14 首) 八、一个旧日的梦想 九、给一个战士 十、蔡元培 十一、鲁迅 十二、杜甫 十三、歌德 十四、画家梵高 第四乐章:生命的颂歌――人之旷远与爱情(第 15―20 首) 十五、看这一队队的驮马 十六、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十七、原野的小路 十八、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十九、别离 二十、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 第五乐章:存在之歌――狭窄中的宇宙(第 21―23 首) 二十一、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二十二、深夜又是深山 二十三、几只出生的小狗 第六乐章:幽远的尾声――有和无的转化(第 24―27 首) 二十四、这里几千年前 二十五、案头摆设着用具 二十六、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二十七、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 (下面来看一下《鼠曲草》 ,简单了解一下十四行诗的形式) 鼠曲草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 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6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鼠曲草,源于德语,可译为贵白草) 全诗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八行为一部分, 后六行为一部分。 前八行每四行为一节, 后六行每三节为一节。 诗人显然不是单单地赞颂一种名叫鼠曲草(也叫贵白草)的小草,而是赞美着某 种人生态度。如果说临风玉树有一种宏大庄严的象征,那么,鼠曲草的谦卑、渺 小、无名、默默荣枯的生活状态,和它的白色绒毛所显现的高贵洁白的色彩形成 一组充满诗意的喻象,清楚不过地指向了抗战时代的所牺牲的普通的生命。赞美 了普通的生命能够担当大宇宙的力量。普通的生命是谦虚的,所以他们所象征的 伟大是在他们的自我否定里完成的。只有如鼠曲草般默默成就死生,才能避开虚 伪的赞美与浮夸,才能“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 这首是采用意体十四行诗的形式, 结构为四、 三、 韵式为 ABBA、 四、 三, ACCA、 BCC、BAA。前八行是两个抱韵,即第一节一、四句“生”与“称”同韵,二、 三句“祷”与“草”同韵,第二节一、四句“称”与“生” ,二、三句“活”与 “白”同韵,全诗只用了三个不同的韵,即“生”“祷”“活” 、 、 。 冯至说: “我用这种形式,只因为这形式帮助了我。??它正宜于表现我要变现 的事物;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而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适当的安 排。 ”也许,这就是冯至对十四行诗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冯至《十四行诗集》的创作主题 诗人冯至是一位善于从寻常人生中发掘“惊奇”与“奇异”生命体验的作家。 他在 1940 年代战争岁月中创作的《十四行集》,体现了对生命的形而上的思索与 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具有血脉贯通、一以贯之的生命沉思、体验型精神气质,是对 五四以来新诗大众化、常规化创作传统的一种个性化反拨,也是冯至在经历了曲 折的生命历程与深切的生命体验之后智性与心血的凝结,被后来的研究者誉为 “生命沉思者的歌”,体现了冯至独特的哲理追寻。 1、 “蜕变”与“超越”中的生命“存在” 整部《十四行集》从多角度体现了他对大时代民族命运与个体生命“存在”价值 的理性沉思,表达了人类命运无不在“蜕变”与“超越”中完成、实现的生命过 程的“存在”主题。1938 年前后,冯至来到西南联大。在这里,他开始逐渐克服了 1930 年代因“存在”体验的危机而导致的诗思枯竭,渐渐把在 1930 年代留德国期7 间获得的深厚丰富的西方思想文化资源结合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对现实的关注 当中去。诗人深沉静默地进入了生命的“沉潜”之境,无时不在深刻领会、感受 着从“旧”到“新” 、从“死亡”到“新生”的歌德式的“蜕变”与“超越” 、里 尔克式的“转化” 。 诗人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了 它们美妙的一生”(《十四行集?一》),以昆虫的经历来比喻人的生命同样在不 断地提高与新生。在战争年代诗人时常“感到有抛弃旧我迎接新我的迫切愿望” : “我们准备深深领受着/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十四行集?一》)。这也是生命 的新旧交替,即存在主义哲学的“超越” 。 2、个体生命的孤独与自然万物的交流 《十四行集》 生命主题的又一重要表现是宇宙万物无处不在的 “关联” 与生命 “交 流” 。在这种“关联”与“交流”中,诗人也表达了特殊情境下的形而上的个体生 命孤独。二者看来似乎是矛盾与悖论的,实际上却揭示了宇宙的全息统一与更大 程度上的生命真实。 这里既有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思贝斯 “关联”学说的影响, 又可以看到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宇宙观的痕迹。诗人不仅对世间万物产生了 博爱的情怀,而且也从它们那里得到了无穷的创作灵感。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 风云草木无不相依相映,互相影响。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之间存在着深层的 息息相通、和谐统一。冯至曾形容这种体验“像是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 苦恼一般” 。 《十四行集?十六》中写道: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我们的生命。 这种物我互化、物我相与、互相呼应、融化为一的阔大境界,早已超越了中国传 统文人漫游山水之间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进入到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境界, 使个体的生命在“自我”的扩大中发展着对广阔世界的关注。 3、人世群体的“寂寞”现实忧思 在《十四行集》中,冯至深化着青年时期就已敏感到的人世的“寂寞”与“苦闷” 、 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疏离与隔膜的意识。这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必然要经历、遭逢 的生命境遇。于是, 在《十四行集》中,作者由西方水城威尼斯联想到了“它是个人世的象征/千百个 寂寞的集体/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当你向我拉一拉手/便像是对 面岛上/忽然开了一扇楼窗”(《十四行集?五》)。以一座座孤独的岛屿象征人世 的“寂寞”,以连接水上的“桥”表达现代人渴望心灵的沟通、交流,可谓新奇而 恰切。而这种联结心灵的“桥”能把孤独相连,把寂寞相通,而且又无时不把生命 交流、万物和谐纳入生命存在的理想秩序中。8 ▲冯至《十四行集》思想内容上的复杂性和艺术上的独创性: 一、冯至“不但是诗人,而且是哲人。 ” 他独具慧眼,可以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日常印象中发现最不平凡的诗意。 “他是 沉思的诗人,他默察,他体认,他把他在宇宙人生中所体验出来的引证于日常印象, 他看出那真实的诗或哲学于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 ” 二、诗人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个“哲人”般的诗人,首先来自诗人对宇宙、自然、 人生的“关切”―――由“契合”而来的“关切”,由“关切”而来的“契合” 。 正如“佛家弟子,化身万物,尝遍众生的苦恼。 ”诗人与宇宙、自然、人生完全融合 了,所以,宇宙、自然、社会、他人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都 尝到,他是一个“忠实于生活的诗人” 。其次,诗人格调甚高,他总把世界上、历史 上那些最伟大的人物作为自己学习和追随的目标。在《十四行集》中,他歌颂了 蔡元培、鲁迅、杜甫、歌德和凡高,他从他们身上学到伟大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创 造世界的精神,认真工作的精神。 三、诗人的诗作深受歌德、里尔克等西方伟大诗人诗作的影响,特别是里尔克,从 对待世界的态度,观察世界的方法,诗歌所要表现的内容精神及表现的技巧,都对 冯至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上面已对冯至与里尔克得关系作了介 绍,这里就不再多说) ▲《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质。 一、格调的庄严与体验的凝重 冯至在《 〈十四行集〉序》中说明了,诗作是为那些曾给予他启示和营养的 人和自然留下一些“感谢的记念” :由于这个念头,于是从历史上不朽的精 神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远方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上的小草,从个人的一 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的遭遇,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连的,对于 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对这些人和物,冯至有着深刻的体验。 在《十四行集》中则是一个个场面和意象的选择和建构。不论是他所记念的人物 或自然现象,在《十四行集》中都凝成一个个瞬间和场景,这些意象被串接在时 间性链条上。就具体的意象而言,如原野的小路、绿草和青松、林中的小屋、有 加利树、鼠曲草、威尼斯的小岛与桥等等都是静态的,有些如《什么能从我们身 上脱落》中的意象虽有动的特征,但最终凝定的却是“一脉的青山默默” 。象里 尔克的诗一样, “使音乐的历险与体验 二、多向组合与体验的丰富性 《十四行集》中有一个平行结构,既在句与句之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组诗, 也包括篇与篇之间。 1.篇与篇之间的对比、并列 生与死的对比: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什么能 、 从我们身上脱落》 伟大与微小的对比: 《有加利树》《鼠曲草》 、 相聚与分离的对比: 《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 夜》《别离》 、 融合与疏离的对比: 《我们听着狂风里原幕雨》《有 、 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9 童年与成年的对比: 《几只初生的小狗》《这里几 、 千年前》 思虑和行动的并列: 《案头摆放没着用具》《我们 、 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2.句与句之间,有比较严格的对句 从沉重的病中换来新的健康 从绝望的爱里换来新的营养 《歌德》 甚至还有“当句对”和“扇面对’ ,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颠》 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 《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第二十四首《这里几千年前》 : 这里几千年前 处处好象已经 有我们的生命; 我们未降生前我们忧患重重。 这里怎么竟会 听到这样的歌声?一个歌声已经 看那小的飞虫, 从变幻的天空, 在它的飞翔内 从绿草和青松 时时都是新生。 唱我们的运命。 (时间在空间里积累, 如同长流水汇入深潭。人的来到和领悟使时间重新从空间 流出, 如同抽开的线团般展开长度)(漫长的人生过程和小飞虫短暂的一生的蒙 : 太奇一般叠加,映衬。时间的长度伸缩变化,却仍是全诗的一条基线。时间的单 向性对应的是作为过程的体验而不是传统诗歌中飘渺无端的抒情。在诗集中,叙 事的痕迹随处可见。 叙事既是空间的展开也是时间的延续,它体现着叙述者的某 种生存状态。 三、意象的朴素与体验的深刻性 与这种朴素的语言相应的是诗中的意象的特点。冯至曾说过, 《十四行集》可以 与他的《山水》中许多篇目作参照性阅读。如《有加利树》和《鼠曲草》与《一 个消逝了的山村》 中关于有加利树和鼠曲草的描写就可以相互对比理解。在四十 年代留下的一张杨家山林场茅屋的照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房屋四周是茂密的 森林,甚至还可以识别出有加利树参天的身影。 ▲《十四行诗集》的艺术特色 1、善于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和自然中发现内在的哲理。在冯至这一时期的诗中, 蕴含着对个体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和思考。 2、在形式上,采用的是对西方十四行诗的变体。冯至的《十四行集》虽然采取 的是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 实际上却并不严格遵守这种十四行诗的传统规律,10 而是利用这种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自己语调的自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3、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用一些日常的具体事物,对一些不易确定的感悟给 以定形,在从“流动”的意象向和“凝定”的意象的转化中获得一种有法度 的美。人们通常把《十四行集》中的最后一首看作冯至诗的艺术宣言“从一 片泛滥无形的水里,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 ,前者 如风、云、水、空气、飞鸟等,后者如山、路、泥土、树、塔、殿堂、茅屋、 水瓶。 4、在情感把握上,注意拉开诗歌和直接情感的距离,获取和表现那些经过沉淀 与升华的人生经验,避免急于描写和呼喊出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东西。诗人常 常将他所经常看到的原野的哭声这一极为普通的景象,经过悟性的处理,上 升为人类对于一个“绝望的宇宙”中的痛苦,成为一种人生体验的象征。如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在灯光下这样的孤单/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就 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 向往江边的陶泥/他们都象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好像自身也 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有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红灯/在证实我们生命 的暂住?? 显然这首诗要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生命“ “微弱”和“孤单”的感觉。从自然 里来的一切东西都要回到自然中去,生命虽然“紧紧抱住” ,但却“都不能自 主” 。这种对人的生存困境的终极思考,带有存在主义哲学的色彩,但作者却 将其哲学的沉思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 ” 《十四行集》所体现的艺术追求,超出了诗人自己的预料,产生了笼罩一时 的影响诗人,许多具有现代意识的青年,都从中找到了创作的营养。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的十四行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